中国茶 世界香——让“一带一路”精神走向世界

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茶树栽培史。


从唐朝开始,中国茶叶就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商品,所到之处,已经形成了不同的饮茶习俗和茶文化形态。


18世纪以后,中国茶树在印度、斯里兰卡等地种植成功,迄今为止,全世界种茶国家已达60多个,170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亿人,钟情于饮茶。


中国茶叶生产规模,全世界首屈一指。占世界茶园面积和总产量的半壁江山。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茶叶消费国。长江流域的优质绿茶,东南沿海的青茶,西南地区的普洱茶和红茶,各有其醇厚芬芳,各有其审美气韵。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具备六大类茶生产加工技术的国家,历经千年积淀,始终引领世界潮流。

——《中国茶·世界香》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树起源于中国。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利用茶叶的国家。现在茶已经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扎根,茶叶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之下,茶业界正在实现产业升级,再度复兴中国茶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丝绸之路,是丝路也是茶路,要了解中国茶走向世界的历史,不得不从丝绸之路说起……

目录海上盛景:从一艘木船说起出走:再说一条路武夷之巅:一个偶然的机会彼岸的茶:一则广告


海上盛景:从一艘木船说起


全名“东印度人——哥德堡号”,船长82米,排水量约833吨,船上配备30门大炮,为瑞典东印度公司第二大船只。


1984年,瑞典潜水员发现了沉睡在海底200多年的这艘木船。


1745年9月12日返航即将靠岸之际,它竟然满载财富触礁沉船。据说,它三次从哥德堡起航到广州,每次约700多吨货物,大约茶叶就有370吨,其中大部分是武夷茶,而这次打捞起来的乾隆时期的茶叶,还可以冲泡品评。

 

这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一场不幸。虽然那时海上的盛景不再,但,后人享受到的茶福却以另一种形式存在。 



1602年,荷兰商船首次到中国。


1610年前后,茶叶由荷兰商船首次从爪哇运回欧洲,那就是武夷红茶。


1650年以前,欧洲的茶叶贸易可以说完全被荷兰人所垄断。


164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厦门设立贸易办事处,开始与荷兰人在茶叶贸易上发生磨擦,经过两次英荷战争,英国获胜,便开始摆脱荷兰,渐渐垄断茶叶贸易。


1669年英国政府规定茶叶由英国东印度公司专营。


1684年清政府解除海禁。


1689年英国商船首次靠泊厦门港,同时,在厦门设置基地,直接大量收购武夷红茶。

 

17世纪初到18世纪90年代,荷兰人通过印尼巴达维亚城市转口,向欧洲贩运茶叶不下数十万担。


1757年,清政府实行第二次海禁,闽海关关闭,只开广州一个口岸。广州十三行经营茶叶贸易。 


据有关资料记载,1664-1684这20年间,英国进口红茶共5697磅,平均每年进口271磅。到17世纪的最后5年,平均年进口11428.2磅;推算17世纪,荷英两国进口武夷红茶的数量为3万磅(合225担)。18世纪前50年,英国平均年进口红茶873973.31磅(6556担),一下子数量飙升到前一世纪最后5年年平均的76倍。1792年,英国进口红茶156000担,而从中国出口角度讲,当年出口量为18.35万担,英国占当年出口量的85%。1886年,红茶出口达165万担,这是中国红茶出口最高的年份。


18世纪,中国尚未有福建以外省份生产红茶,武夷红茶(BOHEATEA) 成了中国红茶的总称。国内关于红茶最早的记载,当属萧一山的《清代通史》:


明末崇祯13年红茶(有工夫茶、武夷茶、小种茶、白毫等)始由荷兰转至英伦。康熙45年(1706年)绿茶(有大珠茶、小珠茶、熙春茶、雨前茶属之,婺源茶、屯溪茶、楝培茶、松萝茶、包种茶、押冬茶等)始传入英国。



出走:再说一条路

 

武夷山,春天开始了,这里美丽而忙碌的季节。蒙蒙的清晨,绿绿的茶芽,发酵好的小种茶,以及装运妥当的马帮……


每年此时,就有人们开始了这样的行程。从福建崇安启程,越武夷山入江西铅山,过河口,沿信江下鄱阳湖,再过九江入长江而上,至武昌,转汉水至樊城(今襄阳)起岸,再越秦岭至降州(今晋城),经潞安(长治),平遥、祁县、太谷、忻县、大同,天镇至张家口,至归化(今呼和浩特),再经戈壁沙漠到库伦(今乌兰巴托),最后到达恰克图。


这是中俄运茶路线,晋帮是主力。



马帮、驼帮等组成的运茶驼队,穿山越岭,风餐露宿,南方雾障山隘,北方大漠戈壁,漫漫长路,阵阵驼铃,想想都壮观!



汉代,中国茶叶就流传到日本福冈了。


据汉史记载,公元前86年至前74年,日本分立百余小国,通过当时的东浪郡,与中国接触,茶叶便随着中国文化输入日本。隋文帝时期(大约公元597年),中国文化和佛教相继传入日本后,常有航船载运少量茶叶到日本。

 

据说,印度人从1780年就引入了中国茶籽;1834年前后开始试种;1839年印度红茶在伦敦上市,但当时,印度人并不清楚茶叶发酵技术。


英国东印度公司曾指派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琼(Rorbert Fortune),于1848年第二次到武夷山,他偷学了红茶的制作技术,并带着茶苗、茶种及8名制茶工人到了印度。仅60年时间,到了1900年,印度红茶就取代了中国红茶的垄断地位,成为世界最大的茶叶出口国。


1684年,印度尼西亚,这个横跨亚洲、大洋洲的群岛国家,有说那里就有人开始种茶了。


1690年,还是荷兰人统治,被称为荷属东印度群岛,也是荷属东印度公司从中国、日本向荷兰运输茶叶的中转站。


1825年前后,荷兰人从日本进口茶籽。


1827年,试验后,开始了有规模地种植。


1829年第一批红茶售卖。就红茶而论,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第一个在中国以外的红茶生产基地。

 

1842年,英国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把正山小种的茶树种带到斯里兰卡。


1867年,一个叫James Taylor的英国人,在康提地区建立了斯里兰卡第一个种植园,锡兰红茶从那时候开始,一步步茁壮,成为今天世界四大红茶之一。


1888年,跨亚欧两洲、于地中海和黑海之间的土耳其,有东西桥梁之称、也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终点,开始了茶叶种植,土耳其人把茶叫作Cay(Cai),很像中国茶的发音。


1903年,英国人凯纳将茶树种引进到肯尼亚的Limuru地区,1920年英国殖民肯尼亚后,大约1924年左右开始大规模种植茶叶。


美国波士顿商人托马士·汉考克(Thomas Hancock)挺慷慨,1770年左右,他为自己店里的武夷红茶打广告,大意是:“如果武夷茶不合女士们的口味,她们可以退货,并退回她们的钞票。”1784年2月,美国第一艘“中国皇后号”快船,从纽约开航,经大西洋、印度洋到广州,直接运回茶叶。

 

莫斯科沙皇使者1638年带回了200包茶叶,这是中国茶叶首次亮相俄罗斯。1679年,中俄签订了固定供应茶叶的协议,定期向俄罗斯供应茶叶。到了1839年,俄国继英国之后成为最大的茶叶输入国——进口茶叶超过2724.3吨。


1833年中国茶苗输入克里米亚。


1848年再移植于高加索地区。


1888年,茶商波波夫聘请了中国茶师刘俊周和10名茶工去格鲁吉亚,指导茶叶生产。


1893年11月他们抵达高加索,并在随后的3年里,种植了茶树,建立了小型茶厂。

 

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有超过40处关于喝茶的描述。茶,不仅在俄罗斯深入人心,更在世界范围内风靡。



武夷之巅:一个偶然的机会

 

崇安县(现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东北五公里外,江墩、庙湾二村,明末某个采茶时节,遭遇了一次军队的驻扎,茶厂里的茶青成了队伍的床铺。军人们走后,村民们傻了眼,发红的茶青可咋整?


情急之下,有人想出了点子,用当地盛产的马尾松柴烘干,试试?


不想茶叶乌黑油润,带着松香,自成一番风味。



然而,村民们还是担心,这样的茶谁要?


特意担到庙湾45公里外的星村茶市贱卖,因为当时人们习惯喝绿茶。又一个没想到的是,有人竟然高价预订第二年的茶。


就这么,催生了迥异于传统绿茶的小种红茶。江墩、庙湾就是正山小种的原产地。


闽南籍武夷僧人释超全(名阮旻锡,同安人),曾写下著名《武夷茶歌》,1706年,又写了《安溪茶歌》,歌中有:“迩来武夷漳人制,紫白二毫粟粒芽。西洋番舶岁来买,王钱不论凭官牙。”漳人制,由漳泉人仿制的武夷茶。


自从厦门港开始频见这些高鼻子深眼窝的洋人之后,茶叶,特别是色黑汤红的武夷茶(英国人称为Black tea),就成了香饽饽。

  

一下子扩大的市场需求,让仿制茶也沾了光。于是,出现了正山与外山的区别。


所谓正山,真正高山地区所产,涵盖的范围:以庙湾、江墩为中心,北到江西铅山石陇,南到武夷山曹墩百叶坪,东到武夷山大安村,西到光泽司前、干坑,西南到邵武观音坑,方圆六百平方公里。这一区域,也是今天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外形乌黑油润、汤色红艳明亮的小种红茶,由于茶味浓郁、独特,备受洋人青睐。

 

生逢其时。


吴觉农先生著《茶经述评》,曾查阅全国2000多州县志中有关茶叶的记载,提到湖南《巴陵县志》(清同治11年)载:“道光23年(1843年)与外洋通商后,广人每挟重金来制红茶,土人颇享其利,日晒者色微红,故名红茶。”


清代丁绍仪所著《东瀛识略》载:“茶固闽产,然祗建阳崇安数邑,自咸丰(1851-1861)初,请由闽茶出运,茶利益溥,福、延、建、邵诸郡种植殆遍。”

 

19世纪初叶以前,国外没有红茶生产,中国是红茶的唯一产地。

 

葡萄牙人、荷兰人先后到达远东、东西方海上贸易兴起,仅仅福建一省所产已远远不能满足海外所需,19世纪初的清道光年间,其他省产红茶相继出现:安徽的祁红,云南的滇红,福建的闽红,湖北的宣红,江西的宁红,湖南的湖红,广东的英红,浙江的越红,江苏的苏红。


日后,这份红茶list更加壮大到全世界:印度大吉岭红、斯里兰卡的锡兰红、肯尼亚红等等……



彼岸的茶:一则广告


1658年9月23日,伦敦《政治公报》周刊(《Marcurinspoliticus》)登载了一则广告:“中国的茶,是一切医士们推崇赞赏的优良饮料,在伦敦皇家交易所附近的斯威汀兰茨街‘苏丹王妃’咖啡店内有货出售。”


那个时候,还没有茶馆;很明显,茶是新生事物,所以聪明的广告商要医士们出面,推荐喝茶的好处。  


166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晋献给凯瑟琳皇后2磅红茶,才2磅啊,足见其稀有。

 

有人分析为什么茶叶会先在英国风靡,因为英国的水是软水,适合于做饮料用,而用欧洲大陆的水沏茶,缺少茶味和茶香,小小茶叶,轻而易举地博得了英国人的喜爱,腐国人民以绅士淑女风范的礼仪,严谨且隆重地对待着下午茶。


 

也是因为茶的稀少,那时候,茶叶存放在上了锁的茶柜里,下午茶时间一到,女仆会取钥匙开茶柜。也有细心人指出,那时候女主人腰间会挂着钥匙,像装饰一样,实际上是为防茶叶被盗的茶柜之钥。

 

美国威廉·乌克斯1935年编著出版了《茶叶全书》,记载了其中一幕:“当时开张营业之一幕,遣一年青侍役高呼:‘新鲜咖啡,先生!新鲜武夷茶,先生!’”乌克斯还在这部全书里的“茶叶年表”中记述,1705年,爱丁堡人也曾刊登卖茶广告:绿茶每磅16先令,红茶每磅30先令。


这和英传记作家玛丽返蓝尼夫人记载当时茶价差不多,她提到:武夷红茶(BOHEA)20至30先令,中国福建省武夷山所产的茶,通常用于最好的中国红茶(China  Black Tea)。 


饮茶的好处渐被人们接受。就跟今天朋友圈里人们分析“为什么喝茶的圈子比喝酒的圈子富裕”一样,当时人们也是拿喝茶与饮酒作比较。

 


茶的心灵鸡汤作用,也被那个年代的文学家们发现。


英国作家奥维格顿(Joha Ovington)在1699年的一篇文章中写道:“饮茶具有神奇的疗效,欧洲人习惯了饮酒,但这能损害人的健康;相反,饮茶却能使人头脑清醒,使酒鬼恢复理智。”


19世纪初英国著名诗人拜伦在其《唐璜》诗中:“我觉得我的心儿变得那么富于同情,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红茶;真可惜,酒却是那么的有害,因为茶和咖啡使我们更为严肃。”


英国的一位老茶师,诺顿,也说:“喝这种茶胜过饮人参汤。”


18世纪著名的文学家约翰逊博士写道:“以茶来盼望着傍晚的到来,以茶来安慰深夜,以茶来迎接早晨。”


直到今天,世界范围内的爱茶之人仍然享用着这种茶带来的美妙。感谢那条路,丝绸之路。 

版权声明:著作权属于原作者,转载文章若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删除!

编辑//袁子

温馨提示:文章来源于网络《武夷山茶美文》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删除;微信:15960987982互联网是一个资源文章归原创者所有;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