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品读经典:《大观茶论》的“微观论茶”

作为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在位25年。其笃信道教,擅长艺术。人评“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诸事皆能”,其中也包括茶艺。他兴致所至,也会“亲手调茶,分赐左右。”

○ [宋] 赵佶著 《大观茶论》

而其大观年间(1107-1110)所著的《大观茶论》则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茶学理论高度。

《大观茶论》原名《茶论》,全书上承前贤经验,解剖茶学事理,融汇时代新意,论述结合,具有相当的技术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而这些价值的呈现,与作为具体的著述方式和视角紧密相关。

正如他的工笔花鸟和瘦金体书法一样,该书以体察入微的视角和丝丝入扣的描述,对典型茶事进行剖析,具有真实感和现场感。

○ [宋] 赵佶 文会图

现例举栽培、品种、鉴别、点茶四方面内容,以窥一斑。

01

╱ 茶的栽培╱

○ [宋] 赵佶 晴麓横云图(局部) 宋徽宗艺术造诣成就空前,他流传的画作以花鸟为多,山水十分罕见。图中如海中仙山的群峰,明净又大气。

“植产之地,崖必阳,圃必阴。盖石之性寒,其叶抑以瘠,其味疏以薄,必资阳和以发之。土之性敷,其叶疏以暴,其味强以肆,必资阴以节之(今圃家皆植木以资茶之阴)。阴阳相济,则茶之滋长得其宜。”(地产)

---------此节观点虽出于陆羽《茶经》中的“阳崖阴林”。但更加具体,且从“阴阳理论”角度阐述了环境中土壤、阳光、树荫三者与茶的生长关系,并提出了利用“阴阳相济”的方式调节茶的生长及品质。把陆羽《茶经》未加深究的内容展开、细化和深入,也证明了宋代茶树栽培中已有“茶林间作”的方式。

02

╱ 茶的品种╱

(摄影:罗萍)

○ 现代人熟知的白茶,因芽头多满披白毫而得名,与《大观茶论》中的白茶不是一回事。前者为现今六大茶类中的微发酵茶,后者为蒸青绿茶。

“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正焙之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澈,如玉之在璞,他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格不及。”(白茶)

-------关于变异白茶,较早见于宋仁宗年间梅尧臣(1002—1060)《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诗句:“东溪北苑供御余,王家叶家长白牙。造成小饼若带銙,斗浮斗色倾夷华。”宋英宗治平(1064~1067)年间,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中也记载:“白叶茶,民间大重,出于近岁,园焙时有之。”

通过诗文的记载,可见在前后近五十年间,白叶茶作为当时非常稀缺的品种备受关注。徽宗特别指出,因为白茶的茶叶量比较少,给杀青、烘焙温度的掌握增加了难度,提示了工艺水平是体现茶树品种天然优势的重要保证。

03

╱ 茶的鉴别╱

○ 茶饼:胡人靴,像胡人所穿的靴子,皱缩不平。

“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首面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即日成者,其色则青紫;越宿制造者,其色则惨黑。有肥凝如赤蜡者,末虽白,受汤则黄;有缜密如苍玉者,末虽灰,受汤愈白。有光华外暴而中暗者,有明白内备而表质者,其首面之异同,难以概论。要之,色莹彻而不驳,质缜绎而不浮,举之则凝然,碾之则铿然,可验其为精品也。有得于言意之表者,可以心解。

比又有贪利之民,购求外焙已采之芽,假以制造,研碎已成之饼,易以范模;虽名氏采制似之,其肤理色泽,何所逃于鉴赏哉。”(鉴辩)

---------其大意:“茶的形状不一样,就像人的面容。研膏稀,茶饼表面易起绉纹,研膏稠,则肌理比较紧结;当天做成的茶,色泽青紫;隔夜再做的,色泽暗黑。有的茶饼肥厚如蜡,研出的茶末虽白,一旦冲点,汤色却是黄的;有的紧实如老玉,研成茶末,虽呈灰色,但注汤后却反而清白。

有的茶饼外表光鲜炫眼,但里面却昏沉黑暗,有的茶饼里面清白而外表质朴。正如人面各异,很难一概而论。总之,精品之茶应该具有色泽匀、质地坚,重实而干燥的特点。至于有些贪利之徒,将外地鲜叶作为原料,有的甚至将外地茶饼碾碎,另换模型重新压制。这些作伪之茶外形看起来虽然像名家大师之作,但其外表纹理和色泽却难逃鉴赏之法眼!”

蔡襄《茶录》中曾说:“善别茶者,正如相工之视人气色也,隐然察之于内”。这一节是从制茶工艺的角度,更加细腻地描述了茶的研磨稀稠、制作时间长短对外形、内质的影响,以及如何由表及里、干湿结合,正确鉴别茶的品质。尤其是对当时两种典型作假方法的揭露,可谓入木三分,淋漓尽致。

04

╱ 茶的冲点╱

○ [宋] 佚名 斗茶图(局部)斗茶,又称“茗战”。画中两人已捧茶在手,一个正在提壶倒茶。“点茶”之后斗色斗浮,反映了宋代斗茶之风极盛。

“点茶不一,而调膏继刻,以汤注之。手重筅轻,无粟文蟹眼者,调之静面点;盖击拂无力,茶不发立,水乳未浃,又复增汤,色泽不尽,英华沦散,茶无立作矣;有随汤击拂,手筅俱重,立文泛泛,谓之一发点。盖用汤已过,指腕不圆,粥面未凝,茶力已尽,云雾虽泛,水脚易生。妙于此者,量茶受汤,调如融胶。环注盏畔,勿使侵茶。势不欲猛,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如酵蘖之起面。疏星皎月,粲然而生,则茶之根本立矣。第二汤自茶面注之,周回一线。急注急止。茶面不动,击指既力,色泽渐开,珠玑磊落。三汤多寡如前,击拂渐贵轻匀,周环旋复,表里洞彻,粟文蟹眼,泛结杂起,茶之色十已得其六七。四汤尚啬,筅欲转稍宽而勿速,其清真华彩,既已焕发,云雾渐生。五汤乃可少纵,筅欲轻匀而透达。如发立未尽,则击以作之。发立已过,则拂以敛之。结浚霭,结凝雪,茶色尽矣。六汤以观立作,乳点勃结,则以筅著居,缓绕拂动而已。七汤以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可欲则止。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凝而不动,谓之‘咬盏’。宜均其轻清浮合者饮之。《桐君录》曰:‘茗有饽,饮之宜人’,虽多来为过也。”(点)

------点茶艺术关联到的因素有选水、择器、控温等,但这节文字,则聚焦于点茶的手法和程序。此文也可视为对前代蔡襄《茶录》中所概述“钞茶一钱匕,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毫无疑问,它从技能要点、操作手法和艺术审美上大大丰富了点茶的内涵。

文中“咬盏”一词,是形容茶汤沫饽绵密稳固的一种状态。这是反映点茶水平的关键指标,较早出于梅尧臣(1002—1060)《次韵和再拜》诗中:”建溪茗株成大树,颇殊楚越所种茶。……烹新斗硬要咬盏,不同饮酒争画蛇。”

○ 元代钱远《品茶图》局部

历经半个世纪以后,这个形象化的“咬盏”仍被徽宗引用,足见当时点茶标准的稳定性。

此外,“七汤”之论,是对点茶技艺的分解剖析,教科书般的条分缕析,艺术效果的层层渲染,有利于对技术细节的逐个把握和练习,同时,又有一种层层递进的程序感和渐入佳境的审美感受。

○ 清代姚文翰仿《茗园赌市图》中描绘的斗茶会上的情景

需要指出的是,宋徽宗是道教的忠实信徒,在中国特别是道家文化中,“七”这个数字往往是指代一个完整而重要的周期,象征着“道”的系统性和秩序性。因此,将“七汤”,作虚数解,把它作为点茶中茶汤变化的一个系统过程来理解,可能更贴近于原意。

纵观《大观茶论》全书,在“序”中,以宏观的站位,阐述了茶学的人文意义。在分章论述中,则以微观的方式,沉浸落实于专业中,明显能感受到一种难得的“格物”精神。在充分尊重和理解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发掘、有所发明。对某些问题的深入解析和阐述,颇具逻辑性;对技术内容的细化和原理分析,更具指导性。虽时隔千年,今天读来依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来源:中国茶叶学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