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华茶道

找到约2,031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感悟中华茶道的独特魅力

  

  “燃灯焚香、煮水候汤、洗杯烫盏、赏茶投茶……”伴随着传统茶艺与高雅禅音,中华茶道的独特魅力在中华文化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徐徐弥漫开来。11月13日晚,中央社院第四十期民主党派培训班学员、国家一级茶艺师叶灿作为主讲嘉宾,和博山正觉寺“禅修茶道”的艺术家们共同带来一场听禅音、闻茶香的中华文化盛宴。、

  中央社院副院长袁莎表示,茶道诞生于中国,与中华文化相通。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深深融入中国人生活,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频频被带到各种外交场合,深受各国人民喜爱。茶道重要的不是茶、茶具或茶室,而是茶人,茶道是以茶为载体在品茗中以茶说事、以茶喻理、以茶论道。道在茶中,品茶就是赴一场心灵之约。

  为使观众能更好地了解中华茶道,活动一开场,叶灿以《走进茶世界》为题,从茶的历史和茶道茶艺两方面介绍了中国茶文化。她认为,“客来敬茶”“以茶会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茶文化只是其中一个载体。她将茶的发展梳理为“药、食、饮、啜、品”五阶段,指出茶文化萌芽于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端于唐并兴盛于宋,明清时期“功夫茶艺”趋于完善,茶饮正式形成“品”之格局。她还为大家讲解了茶道与茶艺的基本知识,指出茶道的核心精神为“和”。

  竹林清雅,花叶盎然,茶器禅韵,如画田园。讲座结束后,精心装点的舞台布景跃上眼帘,引领观众步入古韵清雅的“禅茶空间”。伴随着凝神钟声与缭绕烟雾,禅茶师们徐徐入场坐定,典雅恬淡。“洗杯烫盏除垢尘,拈花一笑赏投茶”,“禅修茶道”的十二道工序一一上演。“春种、夏忙、秋收、冬藏,万物必有譬阖”。本场演出共分为春夏秋冬四个篇章:春日“萌发生长”,茶园飘香,禅茶师们燃灯焚香,煮水候汤;夏日“枝繁叶茂”,荷花正红,禅茶师们烫盏投茶,花仙子虔诚花供;秋日“收获吉祥”,禅院清凉,禅茶师们静心泡茶,分享慈悲;冬日“含藏空灵”,天地无尘,禅茶师们轻声吟唱,法性一如。在艺术家们的演绎下,四季变换沁满了禅韵与茶香。《咏茶》《孝心茶》《青峰瑶》《清凉歌》《禅与茶》《禅茶百味》等节目禅韵涤心、茶香凝神、清歌悠长。最后,禅茶师们轻吟一首《禅茶一味》,“举杯对月邀仙子,酬酢星天话禅机”,伴着婀娜灵巧的手印舞,将演出推向了高潮。

  “禅借茶道显,茶倚禅生香。”本次演出融合禅修、茶道、诗词、音乐、养生等于一体,充分展现了禅茶文化“正、清、和、雅”的精神和“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的内涵,既诠释了中华茶道的文化价值,又给人以禅意的享受,受到在场观众的好评。

  中央社院“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系列活动”致力于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脉,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此次“茶道专场”是继“传统服饰专场”“古琴专场”“武当太极专场”“诗词专场”“雅乐专场”之后的第六场活动。

国画中的中华茶道

清代江苏嘉定人陆廷灿(字幔亭)曾任崇安知县,负有进献武夷茶之责。为尽责,亦有情趣,其于采摘、蒸焙、汤候颇多观察研究,查阅有关茶书,分析见闻,遂成一代茶学重镇。其《续茶经》仿陆羽体例,对历代茶事均有论及。但其第九章《茶之图》在内容上与陆羽略有差异。从陆羽《茶经》看,所谓“十之图”其实是将《茶经》内容书写在素绢之上,张挂于饮茶之处,其实是茶馆设计的最原始思想。而陆廷灿则直接将有关茶道的绘画和茶器图案,记叙下来以为其主要内容,为人们认识茶道绘画打开更为真切明了的窗口。

陆廷灿《续茶经》之第九章《茶之图》所列历代图画名目有:

唐•张萱《烹茶仕女图》(见《宣和画谱》。)

宋•宣和御府藏 唐•周昉《烹茶图》一

宋•中兴馆阁藏 五代•陆滉《烹茶图》一

宋•周文矩《煎茶图》一、《火龙烹茶图》四

宋•李龙眠《虎阜采茶图》(见题跋)

范司理龙石藏 宋•刘松年 绢画《卢仝烹茶图》一卷,有元人跋十余家

王齐翰《陆羽煎茶图》(见王世懋《澹园画品》)

董逌《陆羽点茶图》,有跋。

元•钱舜举《陶学士雪夜煮茶图》(见詹景凤《东岗玄览》)

史石窗名文卿《煮茶图》,袁桷作《煮茶图诗序》

冯璧《东坡海南烹茶图并诗》

严氏《书画记》有杜柽居《茶经图》

汪珂玉《卢仝烹茶图》(见《珊瑚网》)

明•文徵明《烹茶图》

沈石田《醉茗图》,题云:“酒边风月与谁同,阳羡春雷醉耳聋。七碗便堪酬酩酊,任渠高枕梦周公。”

沈石田《为吴匏庵写虎丘对茶坐雨图》

陆包山《烹茶图》(见《渊鉴斋书画谱》)

元•赵松雪《宫女啜茗图》(见《渔洋诗话•刘孔和诗》)

上述茶道绘画,今能见者鲜。除陆滉、董逌、冯璧、沈石田外,其他画家作品有存。

今撰著《中华茶道图志》,以与茶道相关紧密度论,分五个层次。第一类,就是以品茗为主体,不仅占画面主体位置(不一定正中间),而且茶床、茶几、茶器、茶具为主要道具,且以品茗情思为画中主人的表情。比如上述茶画外,有刘松年《磨茶图》,郭纯《人物》、唐寅《事茗图》、丁云鹏《煮茶图》、钱穀《竹亭对棋图》,吕时敏《茗情琴意图》、华喦《金屋春深图》、顾洛《小倩小影图》等。第二类,不以品茗为主题,但有明显的烹茶内容,其突出者有仇英《松溪论画图》、唐寅《西洲话旧》,清代倪田《钟馗仕女图》、冷枚《十宫词图》《邀月图》等。第三种情况属于雅集、豪族家居类的一些作品内容,如赵佶《文会图》、崔子忠《杏园宴集图》、杨晋《豪家佚乐图》、美国克利夫兰艺术馆藏叶芳林《九日行庵文宴图》。第四种情况是,候汤煮茗仅仅是角隅内容,例如西安考古所《柳岸货鱼图》、苏六朋《清平调图》及台湾故宫博物院《斟酒图》。第五种情况是取绘画适宜品茗的意境。以北京故宫《桃源仙境图》、西安博物院藏清人吴晨《高隐图》为典型,我们甚至看不到茶器,看不到饮茶的动作,但其意境却与品茗切题。

特别要指出的是,宋辽金元的出土壁画除耶律家族墓等有数幅大家公认的《备茶图》之外,大部分应该分别纳入上述第二、第三和第四种内容。还有,我们分别选取辽宁省博物馆和西安博物院的两幅仇英的《清明上河图》,也可以划入上述几个内容之中。而且西安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为人们展现了都市茶馆的初期形态。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我无法囊括所有存世的以品茗论道为主体内容的茶道画,却将一部分山水画纳入书中,请同行们批评。过去我简单地认为,存世茶画就是我们以前曾经在图册、网络上见到过的茶道画。真正专心一意地整理时才发现,整理茶道画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因为许多馆藏国画就从来没有面世过!我们经常见到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例如西安美术学院所藏国画品相很高,数量也不少。特别是吕焕成的《蕉阴品茶图》在茶道画中是不多见的。

虽然如此,我本人认为,中国茶道自唐宋以后,作为一种曾经十分高端的文化形态,渐趋衰微,甚至有人就说中国没有茶道。这可能有违历史实际。

“茶道”犹如“周礼”鲜见于馆阁文献,只好求之于文人画中。文人一直是中国茶道的中坚。饮茶作为一种生活习俗被视为开门七件事之最后一种,也就可有可无。至于弘历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已经沦为浅层次的物质生活方面。

清朝直到民国,中国茶馆总要挂一个牌子,上书:“莫谈国事”。这是将文人排除在高管队伍之外的必然结果。茶道,是一种道。道又是什么?道,就是一种人人得而效法的天下之公器。康熙乾隆、民国总统将治国权衡怀揣自己袖内,谁还敢学孔子,有老子在,谁敢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当郑燮的“难得糊涂”成为人们为人处世的座右铭时,追求“坚贞清白”最宜“精行俭德”的茶道何有立足之地!清代文化大家袁枚,对历史上的茶道清饮,应该有所体悟,他也只能说出的“味外味”这近乎佛教偈子的茶物语。

因此,从大的方面讲,茶道是一种文化形态,是对时代精神的折射。既然不能见诸文字,文人便诉诸丹青。在这些意境幽远、山青水静、茶香扑面而来的画图中,我们仍然能够体悟文人风骨和茶人情怀。茶事不仅是他们的日常生活,更是他们激扬文思的媒介、修身励志的道场。这些画都比较重视茶事活动的山水树木等环境的烘托与提炼。

本人不才,能力有限,可见图册及文章之有关茶画者不全,录述如下:

唐、五代(618—960)

阎立本(约601—673)《萧翼赚兰亭图》(辽宁省博物馆)

周昉(713—741)《调琴啜茗图》

孙位(约九世纪)《高逸图》(上海博物馆)

唐•无名氏《宫乐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五代•顾闳中(约910—980)《韩熙载夜宴图》

五代•周文矩《重屏会棋图》(北京故宫博物院)

宋、辽、夏、金、元(960—1368)

李公麟(1049—1106)《龙眠山庄图•延华洞》(台北故宫博物院)

无名氏《北齐校书图卷》

宋•王诜(1048—1104)《绣栊晓镜图》,团扇

宋徽宗赵佶(1082—1135)《文会图》

《鹤林玉露》——书画合璧

河南登封黑沟宋代壁画《备宴图》《伎乐图》《宴饮图》《育儿图》

河北白沙一号宋墓《开芳宴》

洛阳关林宋代砖雕画

山西长治市故漳村宋代砖雕《奉茶恭候》

江参(南宋前期,师董源、巨然)《千里江山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南宋•苏汉臣(1094—1172)《靓妆仕女图》

宋人物册页《斟酒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刘松年(1155—1218)《卢仝邀茶图》

刘松年《缝纫•斟茶图》

刘松年《博古图》

刘松年《斗茶图》

刘松年《市井斗茶图》

刘松年《磨茶图》

刘松年《十八学士图》

刘松年《六人斗茶图》

李复题刘松年《卢仝烹茶图》

马远《西园雅集图》

无名氏《春游晚归》

南宋•义绍《五百罗汉图•备茶》

陈居中(宁宗嘉泰年间为画院待诏)《文姬归汉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何澄(1223—?)《归庄图》(吉林省博物馆)

刘贯道(1258—1336)《消夏图》《梦蝶图》

钱选(1239—1289)《卢仝烹茶图》

赵孟頫(1254—1322)《斗茶图》

佚名《扁舟傲睨图轴》

朱德润(1294—1365)《秀野轩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林下鸣琴图》(北京故宫博物院)

赵原《陆羽烹茶图》

佚名《楼阁图》(辽宁省博物馆)

佚名《竹林宴聚图轴》

佚名《舟中读书图》

盛懋(1340—1370)《清舸清啸图》(上海博物馆)

河北涿州元代壁画《备宴图》《云鹤线图》

陕西蒲城元代壁画《献酒图》《歌舞图》

西安东郊元代壁画《奉茶图》

山东济南历城区《夫妻对坐图》

北京大兴辽墓M1东壁、南壁壁画、东壁、北壁(《考古》2004-2)

河北省宣化辽墓M1《备茶图》《喝酒图》《备茶、备经图》,M7东壁《备茶图》

河北省宣化辽墓M7前室东壁《备茶图》,M7后室东壁《持盏侍女图》,M10前室东壁《备茶图》,M10《碾茶图》《煮水图》,M6前室东壁《备茶图》,M5后室东南壁《点茶图》,M5后室西南壁《备茶图》,M2《奉茶进门图》,M2《备经图》《备茶图》,M4后室东南壁《进茶图》,M4后室西南壁《宴饮图》

辽宁法库县叶茂台辽肖义墓墓门旁西侧壁画《献食图》,东南壁《相迎图》

河北涿州辽代壁画墓东壁《宴乐图》

内蒙古滴水洞金墓壁画《点茶图》,金代(1115—1234)

山西大同市金代徐龟墓图

陕西甘泉金代壁画《夫妇宴饮图》

山西屯留宋村金代壁画墓北侧壁左侧《夫妻对坐图》《丁兰图》《夫人像》《奉茶点》

明(1368—1644)

蓝瑛(1585—1664)《草堂卧云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

谢环(生卒不详,洪武成名,永乐入宫,宣宗赐锦衣卫千户待遇)《杏园雅集图》(镇江博物馆)

杜琼(1396—1474)《南村别墅》十景图册之四闿杨楼(上海博物馆)、《友松图卷》

沈贞(1400—1482)《竹炉山房图》

吕文英(1421—1505)《货郎图•夏景》

沈周(1427—1509)《东庄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虎丘送客图》(南京博物院)、《画山水》(台北故宫博物院)

郭纯《1370—1444)《人物》(台北故宫博物院)

文徵明(1470—1559)《真赏斋图》(上海博物馆)、《茶具十咏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孝感图》(辽宁省博物馆)、《林榭煎茶图》(天津艺术博物馆)、《浒溪草堂图卷》、《惠山茶会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品茶图轴》《影翠轩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

唐寅(1470—1524)《仿唐人仕女图》《蜀宫宫妓图》《渔溪隐逸图》《西洲话旧》《画山水》《事茗图》《琴士图》《陶穀赠词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仇英(约1498—1552)《人物故事》、《写经换茶图》、《东林图》、《汉宫春晓》、《松亭试泉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赤壁图》(辽宁省博物馆)、《清明上河图》(辽宁省博物馆)、《松溪论画图》(辽宁省博物馆)、《临溪水阁图页》(北京故宫博物馆)、《桃李园图》(日本知恩寺)、《桃源仙境图》(北京故宫博物馆)及《丽园庭深图》(西安美术学院)

谢时臣(1487—1567)《高人雅集图》

陆治(1496—1576)《竹泉试茗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

王问(1497—1576)《煮茶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吴伟(1459—1508)《铁笛图卷》(上海博物馆)

杜堇(15—16世纪初)《梅下横琴图》

周臣(1487—1522)《柴门送客图》(南京博物院)

钱穀(1508—1572)《惠山煮泉图》、《竹亭对棋图》(辽宁省博物馆)、《竹溪高士图》(西安博物院)及《桐溪消夏图》(西安美术学院)

董其昌(1555—1636)《仿宋元人缩本画及跋》册页

明•戴进(1388—1462)《春酣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尤求《红拂图》(北京故宫博物院)

佚名《千秋绝艳图》

佚名《入跸图》

刘俊《雪夜访普图》

钱贡(16—17世纪初)万历十四年(1586)《山水间》、万历四十年(1612)《鱼乐图》《岁寒图》《太平春色》

项元汴(1525—1590)《梵林图卷》(南京博物院)

李士达[16—17世纪初,万历二年(1574)进士]《坐听松风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孙克弘(1532—1611)《消闲清课图卷•赏雪》《消闲清课图卷•煮茗》(台北故宫博物院)

石芮《轩辕问道图》

丁云鹏(1547—1618)《煮茶图》《滤酒图轴》(上海博物馆)

袁尚统(1570—1661)《岁朝图》(苏州博物馆《明清书画图册》)

项圣谟(1597—1658)《谢彬松涛散仙图轴》

吴彬(1573—1643)《文士雅集图》(西安美术学院)

崔子忠(1574—1644)《杏园宴集图》

陈洪绶(1599—1652)《品茶图》《授徒图》(绢本设色,美国加州大学美术馆)

余令《煮茶闻道图》(西安美术学院)

佚名《云山深处听琴图》(西安美术学院)

明•佚名《南都繁会图卷》

佚名《西园雅集图》(82.5×101.5厘米,西安美术学院)

髡残(1612—1692)《幽栖图》

周洽(1625—1700)《竹溪春昼图》(西安美术学院)

吕焕成(1630—1705)《蕉阴品茶图》(西安美术学院)

王翚(1632—1717)《石泉试茗轴》(台北故宫博物院)、《一梧轩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临许道宁山水轴》(台北故宫博物院)

吴历(1632—?)《云白山青图》

吴宏(生卒年不详)《柘溪草堂图轴》[160.8×79.8厘米,作于康熙十一年(1672),南京博物院]

杨晋(1644—1728)《豪家佚乐图》(南京博物院)

禹之鼎(1647—1716)《幽篁坐啸图》

王树穀(1649—?)《四友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

郎廷极(1663—1715)《郎廷极行乐图》(自题名《茗情琴意图》)(青岛市博物馆)

颜峄《江楼对弈图轴》(广州美术馆),此画于乾隆庚寅岁(1740)春二月75岁时作

陈枚(?—1864),上海人,所绘《月曼清游图》之《秋桐聚戏图》(北京故宫博物院)

佚名 《刻丝夜宴桃李园》(原为宫廷制造,辽宁博物馆)

王概(生卒不详,康熙时作品较多)《秋帆旷揽图》(上海博物馆)、《秋景山水图轴》(天津艺术博物馆)、《秋山喜客图卷》(浙江省博物馆)

冷枚(约1669—1742)1739年作《邀月图》(西安美术学院)

黄慎(1687—1768)《春夜宴桃李园图》

郎世宁(1688—1766)《弘历观画图像》(北京故宫博物院)

姚文翰(18世纪)《四序图》

华喦(1682—1756)《金屋春深图》(广东省博物馆)、《金谷园图轴》(上海博物馆)、《竹溪六逸图》(水墨设色,日本中西文之藏)

顾洛(1763—约1837)《小青小影图》

金廷标(?—1767,1760年入宫供奉)《仙舟笛韵》《品泉图》

潘承桂(生卒年不详)《芦湖赏月图》《琴瑟和鸣图》

苏六朋(1791—1862)《清平调图》《游僧晚归图》《秋赏图》

王素(1794—1877)《高士论诗图》(西安博物院)

费丹旭(1802—1856)《倚栏图卷》《姚燮纤绮图》《听秋啜茗图》(浙江省博物馆)

真然(1816—1884)《淮阴垂钓图》(西安美术学院)

沙馥(1831—1906)《琼筵飞觞图》《携琴访友图》(均藏于西安美术学院)

张筠(生卒年不详),近代画家,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光绪九年(1883)翰林,后任四川主考官。精诗文工书画,1861年作《说书纳凉图》(西安美术学院)

钱慧安(1833—1911)《烹茶洗砚图》(上海博物馆)、《簪花图》、《人物花卉四条屏•柳下背书图》(西安考古所)

任薰(1835—1893)《人物》(台北故宫博物院)、《临泉调琴图》(西安美术学院)

吉朝(生卒年不详),1899年作《灵山积玉图》(西安美术学院)

吴昌硕(1844—1927)《品茗图》(上海朵云轩)

倪田(1855—1919)《钟馗仕女图》(徐悲鸿纪念馆)

黄钺徵(生卒年不详)《黄钺徵符康阜册•晓雾烹茶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陈字 (1634—?)《青山红树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

王树穀《四友图轴》

汪承霈(?—1805)《群仙集祝图》

袁耀(?—1788)《潇湘烟雨图轴》(安徽博物院)

吴晨(生卒年不详)《山水册》(西安考古所)

潘振镛(1852—1921)《天街夜色》(西安美术学院)

(本文为梁子《中华茶道图志》一书序言,作者:梁子,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宋联可:让点茶成为令世界尊敬的中华茶道

电视剧《梦华录》正在热播,俊男美女的感情吸引了很多观众,而剧中女主赵盼儿和好友孙三娘、宋引章在东京开茶楼的剧情也吸引了一堆“事业粉”,刘亦菲饰演的茶楼老板赵盼儿就是靠着自己的一手点茶技艺立足茶行。剧中她不时大秀冲茶身段,和同行PK,用茶百戏画出惟妙惟肖的“茶画”,见惯咖啡拉花的观众不由得惊叹:原来我们宋代就有“茶拉花”,而更多人也许还不知道,江苏镇江就有精擅点茶的宋代点茶非遗传承人——宋联可。

近日,记者和同事约见了宋联可,喝着她点出的茶,听她娓娓道出自己和点茶的缘分。

日前,京口路上青空艺术的顶楼,这个地方是宋联可弟子曰宏的茶室,而她自己的工作室正在装修中。一身宋代装扮的宋联可拿出汤瓶、茶盏、水盂、茶筅、茶匙等各式茶具,垫上画面为《瑞鹤图》的茶巾,点上一支奇楠沉香,时空就仿佛往前倒退了一千多年。

为着方便,宋联可事先已经将茶饼制成了茶粉。第一步,先洁器,用沸水冲烫茶盏。然后将一匙半茶粉置于茶盏中,沿茶盏边沿注入少量沸水,用茶筅将茶粉调成膏状,再注入沸水,指绕腕旋,不一会汤面如酵糵起面,此为一汤。随后再注入少量沸水,用力击拂,此为二汤,二汤茶盏已经出现大量细微泡沫,这就是沫饽。第三次注水量稍多,击指轻巧匀速。如此重复四次,每次注水量都有不同,手法也略有不同。这就是宋徽宗《大观茶论》中最著名的七汤点茶法。整个过程中,宋联可手法优雅,操作皆有法度,完整地呈现了一次点茶的过程:第一汤:指绕腕旋,疏星皎月;第二汤:击拂既力、珠玑磊落;第三汤:周环旋复、粟文蟹眼;第四汤:稍宽勿速、轻云渐生;第五汤:乃可稍纵、浚霭凝雪;第六汤:以观立作、乳点勃然;第七汤:乳雾汹涌、稀稠得中,直到周回凝而不动,是谓咬盏。整个过程持续近一刻钟。

点好的茶在盏中,顶着一层浓稠细密的白色泡沫,凝结不动,闻一闻茶香清醇,喝一口甘香味正——而当举杯时,那些看上去仿佛奶泡的沫饽,喝进去却和预想的奶泡的质感完全不同,仿佛一口喝到了云中,感觉十分惊艳。

点茶,是中国传统沏茶方法之一,和唐代的煮茶法不同,点茶法是将茶末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根据当前的考古、文献资料来看,其出现时间不晚于唐末五代,盛行于两宋。宋代,品茶在社会各个阶层中普及,茶不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饮茶的风俗也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王安石曾感叹:“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

宋联可的点茶技艺是从父亲那里学的,宋联可的祖父宋伦安能点一手好茶,点出乳雾、溢旋如画,他将点茶技艺传给其儿子宋文光;宋文光专注《茶论》与茶诗,借茶悟道,再将点茶技艺与精神传给宋联可。宋家家规除了对家中子弟有德行上的约束,还要求“同门协力,弘扬茶魂”。父亲在宋联可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她做手指操,说对点茶有帮助。在宋联可的记忆中,她没有看到过父亲喝水喝饮料,都是喝茶。宋联可的父亲是语文老师,一身文人风骨,常常感慨,世人喜读茶诗茶词,但其中的茶并非今日之茶,而是点茶,可知之者甚少。

除了家传茶艺,宋联可还特别喜欢从古籍诗词中探寻点茶技艺,不断精进自己的修为。她也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点茶不仅是一门技艺,也是一种文化。文化是有生命的,不应该被放在博物馆里供人瞻仰。传承和发扬点茶,就要让点茶回归生活。“点茶作为一种饮品,非常健康。而且点茶的过程,心静神宁,也能调养身心。点茶,是一种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今,宋联可和她的弟子传人,无论每天如何忙碌,都会抽出时间点一盏茶,给自己一段完全属于个人的安宁时光。

除了自己刻苦钻研练习古法点茶,另一方面,宋联可又注重利用当今的科学方法来将点茶发扬光大。她到南京大学攻读管理学博士,又到处跟著名学者专家学习,逐渐建立了一套点茶传承体系,撰写《宋代点茶传承体系》并获得版权。“非遗宋代点茶传承体系不仅成功地传承了点茶,也正在成为中国各类技艺传承的有益参考。”

2019年,对于宋联可来说是非常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播出,点茶这个名字越来越多为人们所知。这一年,宋代点茶在1月8日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迅速受到中国茶界关注,甚至走上国际舞台。这一年,宋联可作为非遗宋代点茶第三代传人、宋宗点茶第二十代传人,受到联合国前秘书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德国前总统、全球中小企业联盟主席克里斯蒂安·武尔夫等政要接见。也是在这一年,宋联可立下宏愿,要让点茶成为令世界尊敬的中华茶道。

从2013年开始,宋联可就开始培养热爱茶艺的弟子。2015年,宋联可开始正式推广宋宗点茶。2021年,她撰写了《点茶师培训教材》一书,开始进行点茶师职业技能培训。她面向社会授课、演讲、展演、直播,不遗余力扩大点茶的影响力。到目前为止,她已开办80期点茶班,并持续通过喜马拉雅、抖音等平台上传公益点茶微课。7年时间,宋联可收徒200多位,专业培训上千人,通过网络影响上千万人。目前,5个国家、60个城市有非遗宋代点茶驿站,这些驿站也是非遗宋代点茶全球联动活动的重要站点。为了普及点茶,宋联可带领团队组织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如今已组织活动600多场。仅第3届宋茶文化节,统计参与人数有2万人次。

来源:镇江日报、镇江学习平台、学习强国、北京茶世界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995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