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国成都

找到约1,929条结果 (用时 0.013 秒)

相邀成都茶博会丨2019中国(成都)国际茶业博览会将于10月举办

规模倍增,从上届的20000㎡发展到本届的35000㎡!2019中国(成都)国际茶业博览会将于10月在西部经济、文化、时尚中心——成都举办,本届国际茶博会将汇聚国际国内500茶企、展商,举办各类茶事活动数十场,继续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办展,继续打造中国西部最强茶行业贸易盛会。
今天要给热爱健康茶饮、向往品质茶生活的人们,推荐即将亮相成都茶博会的一个民族特色庄园式茶企品牌——冰岛俸字号。值得一提的是,双江自治县勐库镇俸字号古茶有限公司的冰岛俸字号普洱茶也是本次大会的普洱茶指定用茶。


双江自治县勐库镇俸字号古茶有限公司(简称“冰岛俸字号”),前身为冰岛金木茶坊,位于云南省双江县勐库镇冰岛村委会冰岛组61号,是一家拥有冰岛老寨古茶园基地,集茶园种管、手工初制和精制为一体的民族特色庄园式茶叶企业。


冰岛俸字号是冰岛老寨的本土企业。由勐库冰岛寨世居傣族村民俸健平(阿金木)先生于2006年创建。俸字号在冰岛老寨拥有占地面积300 余平方米的老宅和建筑面积3000 余平方米,集生产、加工、展示、体验、住宿、餐饮、休闲功能的古茶庄园。俸字号在冰岛老寨自有古茶树基地,年产古树茶近1 吨(不含合作社和外购部分)。俸字号在冰岛老寨建有冰岛村唯一获得SC认证的普洱茶精制加工生产线。有少数民族制茶师及员工50余人。公司立足冰岛,依托自身古茶园资源优势,秉承传统制茶技艺,并进一步精益求精,成功推出“冰岛王子”、冰岛纯料、冰岛金条等普洱生茶经典产品,产品以优异的品质,得到国内外普洱茶爱好者的热捧。

 


发展历程

冰岛俸字号前身为冰岛金木茶坊,成立于2006 年。2010 年更名为冰岛俸字号古茶坊,2014 年 8 月成立双江自治县勐库镇俸字号古茶有限公司。2017 年 1 月被认定为临沧市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质量体系认证目前,公司的茶园基地和产品已经获得中国有机产品认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多项认证。 


公司荣誉

2012年,俸健平先生荣获临沧市“五四青年勋章”奖。2013年11月,参加2013年秋季中国(广州)国际茶叶博览交易会名优茶叶评选活动,公司选送的产品冰岛流金(普洱生茶)获得金奖,小户寨(普洱生茶)获得金奖,昔归忙麓山(普洱生茶)获得银奖。2015年9月,在2015年宁夏(首届)中阿国际茶博会上“冰岛普洱生茶”获得优质产品奖。2016 年 10月,临沧市茶叶商会授予俸字号古茶有限公司临沧市茶叶商会会员单位。2016 年成为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理事单位。2017年4月被双江自治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爱心公益企业。2017年,在第七届河北国际茶业博览会上,公司荣获“消费者最喜欢的茶品牌”称号。在中国·双江第三届(2016 年)、第四届(2017年)勐库(冰岛)茶会勐库大叶种茶拍卖会上,冰岛俸字号推出的“冰岛王子”普洱生茶,连续两年蝉联拍卖会“标王”。2018年,俸字号“冰岛老寨”单品,斩获2018 中国(北京)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2018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2019年,俸字号获得《普洱》杂志社理事会理事单位会员及入驻2019 年“诚信茶企业矩阵”会员;在参加中国·双江第六届勐库(冰岛)茶会茶道茶艺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在县农业局评选过程中获得县农业局颁发“三品一标”农产品奖励证书。


社会责任企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始终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自2008 年起,积极开展公益活动,为茶山小学捐款捐物,为茶山修桥补路。2015 年,为双江地震灾区捐款,2016 年、2017 年,将“冰岛王子”拍卖全部所得捐赠给双江自治县脱贫攻坚工作。2017年、2018 年、2019 年,公司举办“茶山游学”、“茶山行”等茶文化体验活动,对边疆地区特有的少数民族茶文化进行弘扬。 


10月31日-11月3日,欢迎广大茶友光临2019成都国际茶业博览会,到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9号馆T918展位,品鉴冰岛俸字号普洱茶;恭迎经销商、合作商前来参观、洽谈。

中国(成都)红茶产业发展大会成功举办!十大产区结盟共促发展!

10月19日,2023中国(成都)红茶产业发展大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圆满举行。

作为“2023中国成都(秋季)国际茶业博览会”主论坛活动,本次红茶产业发展大会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商务厅、四川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成都市博览局指导支持,四川省市场营销协会、四川省供货商商会主办,四川省博览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茶道新生活、茶源地理联合策划执行。

大会重头戏是“红茶产区发展论坛”,由《茶源地理》系列丛书主编、中国小产区认证委员会茶产业副秘书长吴垠主持,湖北利川市政协主席、利川市茶产业链链长刘勇,安徽祁门县副县长胡文华,四川九龙县副县长陈强,筠连县茶叶(红茶)产业发展专班常务副组长谢明生,云南昌宁县茶叶产业专家组组长王洪斌,江西修水县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齐军,江西浮梁县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叶林等全国红茶重点产区代表应邀出席。论坛围绕地域、品种、工艺、营销、政策扶持以及历史人文等话题,深入探讨各大红茶产区如何携手前行,共同努力推动红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红茶产区发展论坛

话题一:注重产区特色是关键

“祁门红茶为什么能香飘世界”,独特的“祁门香”究竟从何而来?祁门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胡文华介绍“祁门香”和祁门独有的生态环境、茶树品种密不可分。祁门地处北纬30度的黄山西麓,生态绝佳,境内的自然保护区宛如原始森林,这样的生态赋予了一方好茶的自然基础;同时,制作祁门红茶的槠叶种是国家级的优良茶树品种。祁门香似花似果,自祁门红茶问世以来,它就以高香味醇、形美色艳著称于世,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就盛赞“你们祁门红茶世界有名”。

▲祁门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胡文华

利川市政协主席、利川市茶产业链链长刘勇介绍,利川红茶“冷后浑”的现象特别明显,已经得到了业界的公认,这些年利川抓住当地红茶的特色,打出了“花蜜香,玛瑙红,冷后浑”9字广告语,让许多消费者印象深刻。其中,“利川红1号”是目前利川红茶的天花板,这个品种是恩施州做茶树品种普查的时候,从当地品种的一个单株培育出来的。刘勇说这个品种来之不易,40多年前利川县特产局技术员宋本多在毛坝镇发现这个茶树品种的时候,当地只剩下两株了,他意识到这两株茶树的珍贵,在自己工资并不高的情况下,拿出两块五嘱托当地一个农民帮忙把这两株茶树看好,这才有了后来科研人员在这两株茶树的基础上,培育出“利川红1号”。

▲利川市政协主席、利川市茶产业链链长刘勇

昌宁县茶叶产业专家组组长王洪斌分享了昌宁茶产业的产品分布和结构,他介绍昌宁既有红茶,也有做白茶、绿茶。在红茶方面,比较著名的有野生大理茶树品种做出来的红茶,以琥珀金汤、花蜜香、冰糖甜著称;此外,全县有七条CTC红碎茶的生产线,在整个昌宁县的群众增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方面都发挥比较重要的作用。

▲昌宁县茶叶产业专家组组长王洪斌

采摘时间早也是红茶发展的优势之一,筠连县就是这样得天独厚的地方。筠连县茶叶(红茶)产业发展专班常务副组长谢明生介绍1957年,筠连县双腾乡苔草村有一个叫张银武的茶农上报了“早白尖”品种,说这个品种比当地的其他的品种要早15天左右,到了1984年这个品种就被评为国家级良种。2002年,科研人员从3万株早白尖中,选育出“早白尖5号”,不仅成为国家级良种,也是目前四川工夫红茶的典型代表。谢明生先生指出,川红要发展一定要仔细挖掘地方的优良品种,然后把它传承好。

▲筠连县茶叶(红茶)产业发展专班常务副组长谢明生

在众多红茶产区中,宁红是成名非常早的,修水县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齐军说江西九江修水县的茶叶“始于唐,名于宋,盛于清”。修水双井村是名茶双井白芽的产地,也是宋代大文豪、书法家黄庭坚的故里,他经常将双井白芽送给欧阳修、苏轼等师友,他们之间诗词唱和,留下了数百首关于双井茶的诗词,欧阳修甚至称双井白芽为草茶第一。到了乾隆末年,修水从武夷山引进了制作红茶的技艺,到了道光年间修水的红茶就比较出名了,尤其是到了光绪年间,全县大概有43万多亩茶园,年产红茶30多万担。1891年,来自修水的宁红被俄国太子赠送了“茶盖中华甲天下”的匾额;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更是荣获甲级大奖。齐军先生认为在红茶产业的发展、推广、复兴的过程中,修水茶业、宁红的历史都有许多值得深挖的地方。

▲修水县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齐军

话题二、抓牢茶叶质量安全是根本

昌宁县茶叶产业专家组组长王洪斌介绍,昌宁一直重视茶叶产品质量安全,为了保障质量安全,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昌宁在每个村都设立茶叶的农药专柜;第二,每个村都有专门的植保员,由植保员负责经常巡逻茶园,检查农户对茶园的投入品,进行监督工作;第三,加大对茶农、茶企的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王洪斌分享如今昌宁除了有2.98万亩国际雨林联盟认证茶园,还有6000多亩的绿色食品基地认证;此外,已经通过有机茶园认证的茶园有2.2万亩,另外还有9万亩茶园的这个已经过了有机认证的转换期,有望在今年获得认证,届时,通过有机认证、绿色认证、雨林认证等权威认证的茶园,将超过昌宁全部茶园面积的一半。

除了茶园的种植端,在生产加工方面,昌宁也推动了初制所的改造,通过清洁化、连续化、标准化的改造,实现食品的从茶园到茶杯的安全性。

利川市政协主席、利川市茶产业链链长刘勇也分享了利川茶园获得德国德米特认证的经验。德米特认证是有机农业领域里的最高品牌,目前利川有德米特认证茶园1006亩。刘勇女士介绍忠路镇的杨家坡茶园从十多年前就开始做有机茶园,后来忠路镇一直在推动全域有机,如今已经获得有机认证的有17000多亩。

修水县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齐军先生说修水的森林覆盖率超过70%,要发展好宁红就一定要把这样的环境保护好,传给下一代。他说过去有一款宁红保健茶,本质上就是倡导健康的,而目前宁红也是朝着健康、绿色、有机的方向努力发展。

九龙县是一个养在深闺的茶产区,地处高原地区,在生态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九龙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强先生介绍九龙是目前海拔最高的茶区,最高的茶树生长在海拔2828米。九龙的红茶借鉴了滇红制作工艺,高海拔、无污染的生态条件让九龙的茶叶通过了500多项的欧盟检测,达到0农残标准。

▲九龙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强

话题三、政府推动做大做强

推动红茶产业发展,一方面需要在品质、食品安全方面着手,另一方面如何让红茶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才能让红茶产业的发展充满生命力。

浮梁县在茶旅融合方面的经验值得各大产区借鉴。浮梁县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叶林先生和大家分享了两个案例,第一个是浮梁茶“始于汉,盛于唐”的特点,加上当地高岭村是全国村长会议基地,在高岭村打造了一个“大唐茶室”,结合文旅餐饮、茶旅融合,展现大唐浮梁茶的盛貌;第二个与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茶叶的第7代传人合作,在拥有100多亩百年以上古茶树的茶园,打造一个茶旅融合的民宿。

▲浮梁县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叶林

茶文化创新,除了文旅融合,用好国家的政策和资源也非常关键,比如说形成一些特色小镇、特色村,筠连县在这方面近年做了很多工作。筠连县茶叶(红茶)产业发展专班常务副组长谢明生先生介绍了筠连县在大力发展红茶为主的茶产业的过程,其中一个主要的抓手就是一村一品,重点乡村有20个。谢明生先生以迎新村为例,抓住川红特色小镇建设的机遇,建设红茶产业园,目前该村有茶园2.2万亩,13家茶叶加工企业中有8家属于规上企业,销售额达到6000万左右;整个村产值3.8亿,是全国的茶叶专业村。

祁门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胡文华女士表示祁门县把祁红产业的发展作为强农富农,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第一产业。祁门围绕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打造世界红茶之都和全国首个全域茶园无农残城市的目标,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工作。

第一方面是围绕这个绿色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和强化祁门红茶的品质保障。祁门建立了一个县乡村三级推力,政企民三级合力,奖培宣三级引力的“三三机制”,来落实责任推进网格管理,强化制度的保障,尤其是引导企业的带动共同构成一个全域茶园绿色防控的共同体;建成了国家级的祁门红茶标准化园区的示范区,来推进茶叶加工生产的清洁化、标准化和智能化。

第二方面是大力推进祁门红茶的品牌宣传。目前正在推进的万里茶道申遗工作中,祁门县是安徽省唯一的节点城市。通过积极举办万里茶道申遗的活动;世界三大高香红茶的对话;中国诗茶大会;以及即将在11月举办的万里茶道申遗,中、俄、蒙三国在黄山市召开的红茶国际论坛等一系列的这些活动,加强祁门红茶的品牌宣传与在社会上、世界上的影响力。

第三方面是大力推进茶旅的融合。祁门地处黄山市一府六县之一,拥有绝佳的生态和深厚的茶文化,祁门在原来的县委大院以及祁门红茶的最早的改良的历史遗迹的基础上,先后建成了祥源的祁门红茶博物馆,天之红的祁门红茶博物馆;同时,把祁门红茶的制作,历史以及品鉴,研学一体化打造,建设了一批茶旅融合的主题民宿,来促进茶旅融合,提升产业链。

第四方面是加大科技的投入,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早在2013年祁门就组建了祁门红茶产业发展局来统筹推进茶产业、茶人才以及茶科技的整块的提升,在政策上、人才培养上、产业升级上,给予政策指导;去年政府又成立了祁门红茶发展集团国企平台,集团在茶叶的基地建设、品牌的打造,以及茶叶的加工上都发挥了示范作用。

今年3月祁门红茶集团开发了安徽省首台套5G智能的茶叶生产线项目,在8月下旬安徽合肥召开的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成功亮相,引起了非常强烈的反响。胡文华女士说这些年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祁红产业的发展的,现在祁门红茶也作为万里茶道申遗过程当中,相关活动的专用茶;也作为黄山市国际会客厅的指定用茶。目前,祁门红茶的品牌价值达到了40多亿。

提到政府的支持作用,浮梁县在前几年托市收茶,帮助了很多茶农渡过难关。浮梁县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叶林先生介绍前几年,浮梁对于茶农手里的茶叶全部托底收购。浮梁有10家省级龙头企业、26家市级龙头企业,还有3家国家级的合作社,在政府的引导下按照市场价积极的收购了茶农的茶叶。

在体现担当方面,利川市的国企也起到了领头的作用。利川市政协主席、利川市茶产业链链长刘勇女士说自从2018年4月28号东湖茶叙之后,利川红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但随之而来就发现利川190多家茶企在拼市场等方面做得都很吃力,当时最大的一家企业综合产值也就一个亿,整个的茶产业就显得小、散、活力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去年的3月份利川成立了利川红产业集团,集团成立的初衷就是政府主导企业参与,茶农受益。利川通过五个统一,即统一产业规划,统一品牌宣传,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生产规范,以及统一销售资源,来打造利川红的航母抱团出海。一年多来,运营效果显著,比如说在产业规划上,通过利川红产业集团统筹申报项目更加科学,并形成合力,现在每年有4,000万的产业资金用在茶产业上;品牌宣传上,通过节日、会议、文学作品、文艺作品、创作“利川红”歌曲等方式传播,利川红的知名度逐渐打开了。

随后,九龙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强先生则分享了在杭州西湖区的帮助下,通过这个东西部协作机制,养在深闺的九龙绒巴茶今天才有机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从品牌到企业推动的支柱案例,筠连县茶叶(红茶)产业发展专班常务副组长谢明生先生分享了川红“黄金白露,领袖红茶”的故事。

关于茶叶如何渗入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昌宁县茶叶产业专家组组长王洪斌先生和大家讲述了茶在彝族同胞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他说彝族人早上起来就要烤小罐茶;讨媳妇的时候,在媳妇进家门的时候,要把茶叶拌米撒在新娘的身上;在敬山神的时候,可以没有酒,但是必须要有茶;人感冒发烧,用糊米茶、姜糖茶祛湿祛风。现在,为了让昌宁这些茶文化、茶俗更加发扬光大,在中小学开设了这个茶文化,每周必须有一节课是讲这个茶文化;在这个中小学开展知茶识,明茶礼,爱家乡的茶文化教育。通过这样的教育,当他们长大后出去读书,他要去读书就成为昌宁茶文化,茶品牌的传播大使。

浮梁县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叶林先生分享历史上,浮梁上交的茶税相当于全国的3/8,他希望通过对茶产业的重视,做好三茶统筹的工作,让茶叶对国家的贡献可以恢复到历史的盛况。

▲《茶源地理》系列丛书主编、中国小产区认证委员会茶产业副秘书长吴垠

最后,吴垠主编总结茶首先是富民的,也只有农民富裕了,产业才可持续。同时,茶产业也需要品牌化,只有品牌化之后这个产区的茶的附加值,才有机会通过税的形式来反哺当地的产业可持续发展,形成一条生生不息的链条。

成立“红茶产区发展联盟”

论坛结束后,云南昌宁县、江西修水县、浮梁县,湖北利川市、宜都市,安徽祁门县,湖南茶陵县,四川九龙县、筠连县、荣县等全国红茶主产县(市)的代表举行了“红茶产区发展联盟”成立仪式。

产区代表拿着装有各自产区茶园土壤、代表该产区典型性风味茶叶的盖碗,按顺序依次倒入一个玻璃缸中封存,表达同一片中国土地,同一杯中国茶,同时也象征着大家是相连的,只有携手共进才能更好推动红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书记王云为各产区代表颁发联盟证书,并将“红茶产区发展联盟”首届轮值主席牌颁给荣县茶产区代表荣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伍祁君先生。


▲荣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伍祁君

伍祁君先生对组委会的信任与兄弟产茶县的支持表达了感谢,他介绍荣县位于四川省南部是有悠久历史的产茶区,产茶历史有2,000多年是川南优质早茶区,荣县是中国花茶之乡,主要产品是荣县花茶。伍祁君先生荣县将与兄弟产茶县的各类茶,尤其是广受欢迎的红茶,融入荣县花的元素,把花朵芬芳与茶香分享给更多的人。接下来的一年,荣县将为大家服务好,搭建起沟通交流的平台,也欢迎大家到荣县来,观荣县美景,喝荣县花茶。

至此,2023中国(成都)红茶产业发展大会圆满结束。

当天下午,吴垠主编还对利川市政协主席、利川市茶产业链链长刘勇女士,九龙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强先生,筠连县茶叶(红茶)产业发展专班常务副组长谢明生先生,浮梁县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叶林先生,修水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齐军先生,昌宁红茶产业发展协会会长李忠文先生等红茶产区代表进行了专访。

作为“2023中国成都(秋季)国际茶业博览会”主论坛活动,本次红茶产业发展大会是一次整合产区共促发展的积极探索,活动受到产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一致肯定。未来,成都茶博会将与更多专业机构紧密合作,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致力于开展更多有影响力的行业配套活动,助推三茶统筹高质量发展。

来源:四川茶博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浮梁茶企组团亮相2023中国(成都)国际茶业博览会,收获颇丰

以茶会友,香飘蓉城。10月19日至22日,2023中国成都(秋季)国际茶业博览会在成都举办。浮梁县茶叶协会牵头组织浮梁茶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浮梁县昌南茶叶有限公司、浮梁县五河源油茶发展有限公司、浮梁县润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茶企组团入川参展,推介浮梁茶。浮梁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应飞、县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叶林应邀出席开幕式并考察指导。

成都茶博会迄今已成功举办九届。作为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西部地区唯一专业茶展,成都茶博会已发展成为全国茶企拓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平台。本届茶博会以“茶和世界·共享美好”为主题,采取“线下+线上”双线办展模式,线下布展面积3万平方米,国内外60余个产茶区的800余家茶企参展。浮梁茶企组团亮相推介浮梁茶,全方位展示浮梁茶的魅力。浮梁茶展馆位于世纪城国际展览中心2号馆T204-1。现场,宾客如云,品茶交流。四川省商务厅副厅长陈友清、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周南华等领导嘉宾前来浮梁茶展馆巡察,咨询了解浮梁茶。

开幕式上,举行了“红茶产业发展大会”,浮梁县、祁门县、九龙县、利川市、昌宁县、筠连县、修水县、茶陵县、宜都县、荣县成立“红茶产区发展联盟”,相约战略合作,互通信息,良性竞争,共同推进中国红茶产业的现代化建设,为打造中国红茶品牌而共同努力。

叶林代表浮梁县政府应邀参加“红茶产区发展论坛”,与全国红茶主产县(市)的政府和行业领导、专家学者一起从地域、品种、工艺、营销、政策扶持以及历史人文等方面,深入探讨各大红茶产区如何携手前行,共同努力推动红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期间,还举办了“全国红茶斗茶大赛”授牌仪式,浮茶集团产品荣获大赛金奖。

展会期间,一行人考察成都重点茶城及成都茶叶市场,了解了茶叶品种、销售、产品包装设计等情况。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茶企茶人的共同努力下,浮梁茶得到了大力发展。此次浮梁茶亮相成都茶博会,不仅将拓宽浮梁茶市场渠道,更是一次浮梁茶文化的传播机会。今后,浮梁县将继续借助茶博会这一对外开放窗口,讲述浮梁故事,展示浮梁茶文化特色,助推浮梁茶走向全国和全世界。(来源:浮茶集团)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867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6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