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国土产畜产中茶

找到约191条结果 (用时 0.044 秒)

中茶:2019年收入16.28亿,各茶类销售额、单价如何?

前天,刑法修正案(十一)表决通过,新增条文13条,修改条文34条。其中,引起社会关注的内容主要是加大对证券犯罪的惩治力度—取消罚金数额上限和修正刑期上限。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国内证券市场越来越规范,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到证券市场挂牌上市将成为常态。当前,国内A股市场没有以茶叶经营为主的上市公司,作为央企的中国茶叶正在积极冲刺“茶叶第一股”。

中国茶叶,公司全称为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为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粮集团通过中土畜合计间接控制中国茶叶55%的股份。

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中土畜)是中粮集团全资子公司。其中,中土畜直接持有中国茶叶股份比例为40%,中国茶叶员工持股平台股份比例为15%,中土畜与中国茶叶员工持股平台有一致行动安排。

中国茶叶主营业务主要为各类茶叶产品及相关制品的销售收入,旗下核心品牌是“中茶”,细分茶类品牌有“海堤”、“猴王牌”、“蝴蝶牌”、“百年木仓”等。其覆盖产品主要包括乌龙茶、普洱、花茶、红茶、六堡茶、白茶、安化黑茶、绿茶及相关制品等。

对于中国茶叶来说,2019年营业收入为162,832.04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158,661.06万元,占总体比例为97.44%;电商业务收入为10,227.23万元,占总体比例为6.28%;出口业务以原料茶为主,出口原料茶和品牌茶收入为20115.08万元,占总体比例为12.35%。

在该公司主营业务中,各茶类销售和原料采购概况如何?

01销售茶叶概况

从销售额来看,乌龙茶4.80亿元>普洱茶3.67亿元>花茶1.62亿元>红茶1.55亿元>六堡茶1.19亿元>白茶9607万元>安化黑茶7985万元>绿茶7873万元。

从毛利率来看,六堡茶52.03%>白茶49.90%>安化黑茶49.82%>普洱茶45.89%>乌龙茶44.86%>红茶27.06%>绿茶23.68%>花茶21.40%。

从销售平均价格(元/千克)来看,白茶276.53>普洱茶218.44>六堡茶123.96>乌龙茶73.72>安化黑茶62.45>红茶40.56>花茶34.47>绿茶28.10。

从销售量来看,乌龙茶6508.87吨>花茶4695.94吨>红茶3820.51吨>绿茶2801.94吨>普洱茶1679.19吨>安化黑茶1278.63吨>六堡茶958.29吨>白茶347.43吨。

02采购原料概况

从采购额来看,普洱茶3.62亿元>乌龙茶2.07亿元>花茶1.30亿元>红茶9339万元>六堡茶7241万元>绿茶4381万元>白茶2857万元>安化黑茶2509万元。

从采购平均价格(元/千克)来看,普洱茶157.45>白茶100.24>六堡茶32.96>乌龙茶32.45>红茶24.12>花茶19.99>安化黑茶17.99>绿茶14.10。

从采购量来看,花茶6518.00吨>乌龙茶6378.21吨>红茶3872.01吨>绿茶3107.33吨>普洱茶2296.24吨>六堡茶2196.77吨>安化黑茶1394.55吨>白茶285.00吨。

03主要客户和供应商

从该公司前5大客户和供应商情况来看,其不存在依赖少数客户和供应商。

1.前五大客户

2019年,中国茶叶前5大客户销售金额累计为2.71亿元,占总体营业收入比例为16.66%。

前5大客户,3家采购原料茶,比例为13.29%;2家采购品牌茶,比例为3.37%。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茶叶整体销售收入以品牌业务为主,但前5大客户却以原料业务为主。

上海超智食品贸易有限公司(日资控股企业)排在首位,中国茶叶向其销售原料茶的金额为1.48亿元,占总体营业收入比例为9.10%。

2.前五大供应商

2019年,中国茶叶前5大供应商全部是民营企业(民营资本100%控股),向它们采购金额累计为1.83亿元,占总体营业成本比例为19.15%。

福州百利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排在首位,中国茶叶向其采购原料茶的金额为1.48亿元,占总体营业成本比例为5.02%。

小结

有公开财务报告的茶叶企业,给行业信息对称做出非常大的贡献,推动行业加强创新和提高效率。并有助于加强自身品牌势能、获取资本市场认可、赢得上下游合作伙伴信任、招募优秀人才加盟等。

对于2019年的中国茶叶来说,以下业务数据值得注意:

茶叶销售额最高为乌龙茶,4.80亿元,占总体营业收入比例为29.47%;最低为绿茶,7874万元,占总体营业收入比例为4.84%。

茶叶采购额最高为普洱茶,3.62亿元,占总体营业成本比例为37.80%;最低为安化黑茶,2509万元,占总体营业成本比例为2.62%。

茶叶销售平均价格最高为白茶,276.53元/千克;最低为绿茶,28.10元/千克。

茶叶原料采购平均价格最高为普洱茶,157.45元/千克;最低为绿茶,14.10元/千克。

此外,从2019年中国茶叶销售量和采购量对比中可以发现:

1)乌龙茶和白茶采购量低于销售量,可能是乌龙茶和白茶已经有大量存货,2019年销售相关产品除了当年原料成品,还有不少过往陈年老茶。

2)花茶、红茶、绿茶、普洱茶、六堡茶和安化黑茶采购量高于销售量。对比来看,花茶多1821.21吨>六堡茶多1238.54吨>普洱茶多617.01吨>绿茶多305.25吨>安化黑茶多115.85吨>白茶多50.70吨。

结合采购均价估算,中国茶叶公司形成存货估值前3茶类依次为普洱茶、六堡茶、花茶。

其中,普洱茶和六堡茶可能是布局陈年老茶产品标准和投资收藏体系,有规划地推动相关产品仓储工作。而花茶预期销售量和采购量错位,主要是因为2019年公司原有花茶原料大客户部分流失。

注:本文数据资料源自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仅供参考。

【大益茶史02】经历了“三年大跃进,十年大革命”的勐海茶厂

大家好,我是茶不多先生,

一个每天都幻想用八八青泡脚的硬核男人。

友情提示:

本文篇幅近3700字,宜为睡前读物或者私人时间读物

书接上回,咱们接着来啊!

1950年,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佛海县临时人民政府接管佛海茶厂,茶厂正式成为国字号企业。随着范老出走台湾,茶厂群龙无首。省茶司遂派王兴、杨秉葵、唐庆阳等人深入佛海,恢复茶厂的生产与运营。一行人来到佛海,眼前的景色完全可以用“凄凉”来形容。彼时的茶厂,经历了兵荒马乱,已经完全停产三年,荒草丛生,厂房因长期失修而破旧不堪,与废墟无异。与其说是重建,不如说是新建一个茶厂。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10多个人经过了好几个月的整顿、清理、修缮厂房,1951年,机器再度轰鸣,茶厂勉强恢复了生产能力。

1952年,为了庆祝茶正式厂复产,也为了彰显自己“国企”的身份,其中一名负责人的提议,“要不咱们改个名吧”,得到大家的同意后,将茶厂名字注册为“中国茶叶公司佛海茶厂”。自此,“庆祝一下改个名吧”成为勐海茶厂的保留节目。根据当时统销统购的要求,除了藏销产品外,都需要使用“中茶”商标。咋看之下没什么不妥,但由于当时的大环境依旧处于民不聊生阶段,在饭都吃不饱的前提下,喝茶无疑是一种奢侈,所以那时的中茶并不好过,因此,使用商标是需要付费的。每贴上一个商标,都需要为中茶支付一笔费用。当然,好处是不用为销售烦恼了。

茶厂的配套也并不完善,经常出问题,没有电,就自己发电;不够吃,就自己种植,不够穿,就找少数民族以物换物。几年下来,茶厂周边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甚至还创办了自己的电影院,子弟学校等。在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勐海县的人民背靠茶厂,居然迈向了小康生活。所以后来围绕茶叶系统的商检质检等部门都大量派遣了驻厂代表,城市里限量供应的食物吃不饱,派驻到这个边远之地,反而算是一个巨大的福利。

如今的勐海县

从1953年开始,茶厂迎来疯狂改名1.0的时代,

1953年,为了庆祝接管南糯山茶厂,更名为“中国茶业公司西双版纳茶厂”。

1954年,为了庆祝进攻紧压茶、绿茶,更名为“云南省茶业公司西双版纳茶厂”。

1956年,为了庆祝没有坏消息,更名为“思茅专区勐海茶厂”。

1957年,为了庆祝制茶机器改革,加工能力突飞猛进……好吧,改名确实太频繁了,这次就不改了。顺便说一句,这一年,一名叫“邹炳良”的18岁少年中学毕业,分配到了茶厂。享誉海内外的云南七子饼茶也是这一年,在唐庆阳的主持下迎来复产。

1958年,新中国迎来了大跃进时代,“赶英超美”成为人们的口号,吹牛B是人们的基本诉求,为了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茶厂也立志做大做强,再创辉煌!于是搬迁计划,也就提上了日程。新厂址选在新茶路一号,也就是如今的勐海茶厂旧址,一边建设新厂,一边疯狂研发产品,在产量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只好增添品类,造成创收的假象,单是1959年一年的时间,便研发了“勐海方茶”、“普洱方茶”、“勐海沱茶”、“勐海砖茶”等数款新品。这是非常迎合时代的一个操作。具体口感差异个人没有喝过,但是结合时代环境,个人猜测口感差别不会太大。

· 大跃进时代标志性的海报

1961年1月,为期三年的大跃进结束,新厂也日益完善,两厂并行生产,正式进入改名2.0时代,更名为“勐海县茶厂”。

1962年,茶厂没啥大事儿,但是在遥远南边,一道红光划破海南的夜空,一个吴姓的家庭诞下一名男婴,取名“远之”。有种说法是1966年,这里以百科为准,如果有机会面见这位“男孩”,我再亲自求证一番。

1963年1月,茶厂更名为“云南省勐海茶厂”。副厂长周培荣、以及前面提到的少年邹炳良先生,也再这一年参加了由国家外贸部、商业部、农业部联合开展的为期两年的分级红茶研制工作。旨在提升个人水平,分享制茶工艺,提高中茶的质量与数量。直到1966年,十年动乱开始。相比大跃进而言,文革对于茶厂的影响不大,毕竟茶是一个务实的行业。只要茶厂负责人不出什么事情乱开车的话,安然度过。再说了,当时的茶厂压根就没有厂长,依旧是多名负责人同谋同策。

1967年,勐海以“中茶公司”之名生产砖茶,当时正值“文革”,勐海茶厂所制砖茶,也遂以“云南省勐海茶厂革命委员会出品”字样署之于茶砖内飞之上,标重250g。款砖茶都带有明显时代符号,因此藏茶的行家也将此砖茶称为“‘文革’砖茶”。虽然这块砖茶不是很贵,但是很有纪念意义,算作一个时代的烙印。

1970年,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成立,茶厂又改回了“勐海县茶厂”。前后两次改名,约等于改了个寂寞。

1973年,参加了分级红茶研制工作的邹炳良先生已经成为了勐海茶厂的技术骨干,也成为了“渥堆方法制造普洱茶”工艺技术的探索者、研究和实验者,他根据多年学习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并亲手研制、开发的实践经验,与昆明茶厂原厂长吴启英共同撰写了各地不同气候、不同季节的温湿度条件下制造普洱茶的工艺——“速成后发酵法”和“普洱茶生产操作规程”。自此,与吴启英女士携手成为普洱熟茶的父母。

熟茶父母

1975年,云南茶叶逐步进入了量化生产阶段。人工发酵技术的成熟,研配技术的革新和规范管理给予普洱茶从前有别于山头茶、商号茶统一而稳定的风格。而7542、7572就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诞生了。两者被誉为新时代的开端,既有承先启后的味道,又有开放进步的氛围,对普洱茶来讲也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也是一个重要的时代,他代表了一种旧式生产观念的结束,也开启了新的生产时代,由于它的改变,也直接影响了后世对普洱茶的观念,也间接地改变了云南种植普洱茶的方式,多年来,两款产品均被业内誉为普洱生、熟品质的“评判标准”,成为普洱茶界的一个传奇。这其中,邹炳良先生的贡献功不可没。

文革结束后,茶厂负责人终于发现了一个问题,咱们复产20多年,我们居然连一个厂长都没有!于是,周培荣被推举为第二任厂长。我想,周老先生本来只是想以普通人身份和大家相处……

1983年,随着周培荣逝世,唐庆阳成为勐海茶厂第三任厂长,自1938年开始,唐庆阳为云南的茶业躬身奋斗了56年,其中四十余年的时间,全部奉献给了勐海茶厂,从俊逸青年到满头白发,‘滇红’有他的心血,藏销紧茶有他的操劳,七子饼茶在他的主持下恢复制作,他的伟大不仅仅体现在勐海茶厂,而是整个云南现代化制茶的开拓者奠基人之一。但接任厂长时年纪颇大,到了年底便选择了匆匆退休,因此,这个厂长更多属于名誉厂长,是专属唐老的终生成就奖。

接连两任厂长上位,都是在自己的人生末年,难以为茶厂计划长远的发展策略,大家应该是误解了厂长这一职位的功能性,厂长应该是一种职位,并且具备带领茶厂的责任,而非一个成就。因此,勐海茶厂急需一位“年轻人”为茶厂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与长远的规划。1984年,邹炳良老先生唱着“我还是曾经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出现在备选人目录中,彼时的邹炳良,45岁,娶妻生子,已经扎根在这块土地上,加上自身履历确实耀眼,深得民心,就这样,邹炳良成为了新厂长的不二人选。自此,人们看到了茶厂的后续发展的希望。同年,中茶逐渐稳定,统销统购的制度取消,虽然不用再支付使用费,但是市场的消费习惯已经认准了中茶的商标。一时间,销售又成为了勐海的难题。算是给邹炳良上任的第一场大考。为了解出这个答案,邹老用了5年的时间。

1985年,邹炳良没有想出大考的答案,顺便应香港南天公司要求,创制出8582(生茶)、8592(熟茶)两种新茶号。

1986年,邹炳良还是没有想出大考的答案,旗下的普洱茶10级、8级顺便获得了省优称号。

1988年,邹炳良依旧没有想出大考的答案,顺便在八达、布朗山开辟两个万亩茶园基地,为当地创造了大批就业机会,也为勐海茶厂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意义深远的基础。

· 邹老的大考

1989年,邹炳良上任5年后,终于悟出了第一场大考的答案,邹炳良先生意识到,海茶厂要做大做强,必须拥有自己的自主品牌。他与厂领导班子共同创意、研究,因为品饮普洱茶对人体“大大有益”,所以,设计创立了“大益”牌商标,并于1989年成功注册,自此,大益成为了勐海茶厂的独立品牌。也成为了勐海茶厂巨大的无形资产。

除了大益,邹炳良在任期间,建立种植、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产、供、销体系,发展新茶园10万多亩,建设茶叶初制74所。勐海茶厂工业产值、利润、上缴利税、职工收入连续11年同步增长,成为勐海县乃至云南省的纳税大户。

1996年,57岁的邹炳良从勐海退休,但是与茶叶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心中万千不舍。短暂休息之后,邹炳良终究还是寂寞了,遂与友人创办了海湾茶业,并推出了耳熟能详的老同志品牌。在茶叶圈,邹炳良是受人尊重的中国普洱茶终生成就大师,即使参与了褒贬不一的小罐茶宣传,人们吐槽也只会是小罐茶的营销负责人杜国楹,邹老在茶圈,必然是德高望重的典范。

伴随邹老40余年的勐海生涯结束,【大益茶史】第二集告一段落,下一期,我们将回顾千禧年前,勐海茶厂在下一任厂长带领下,濒临破产日子,至于广大朋友期待的辣个男人的故事,可能还要再等等。

中茶股份发布招股书,能否成“茶叶第一股”?

  谁将成为A股市场“茶叶第一股”?中国证监会近日同时发布两家茶企的招股书。其中,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茶股份”)拟募资5.4亿元,用于普洱茶产能、营销网络及品牌建设项目。而普洱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澜沧古茶”)拟募资6.28亿元用于营销网络建设、普洱茶技术及仓储中心建设等项目。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茶行业目前资本化程度较低。据不完全统计,中茶股份、澜沧古茶、华祥苑、安溪铁观音、八马茶业、谢裕大、七彩云南等茶企都曾欲闯关IPO,竞争A股市场“茶叶第一股”。


  专家表示,随着小罐茶等新生代茶企的不断崛起,茶行业竞争已进入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阶段,“中茶股份此次IPO吹响了老牌茶企上市的号角,也成为老牌茶企创新升级的战略手段”。

  中粮集团实控55%股份


  中茶股份的前身可追溯至1949年,是新中国成立后贸易系统中最早建立的全国性专业总公司,统一经营和管理全国茶叶的收购、加工、出口和内销业务。1949年11月,中国茶叶公司(中国茶叶前身)成立,时任农业部副部长、被称为“当代茶圣”的吴觉农出任第一任经理。1956年1月,中国茶叶出口公司成立,除了茶叶以外,又将咖啡和可可的业务囊括其中。


  1961年1月,中国茶叶土产进出口总公司由中国茶叶出口公司和中国土产出口公司合并成立,统一经营茶叶和土产类商品的进出口业务。1970年1月,中国茶叶土产进出口总公司和中国畜产进出口总公司合并成立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经营茶叶、土产、畜产三大类商品的进出口业务。随着时代和政策的改革,中国茶叶一直不断合并和改革。直到1985年,中茶股份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6.88亿元。


  目前,中茶股份旗下已成立中茶科技、中茶黄山、中茶湖南等14家一级控股子公司,拥有“中茶”“海堤”“猴王”等品牌,主要产品包括乌龙茶、普洱茶、花茶、红茶、绿茶及相关制品等。


  招股书显示,目前中茶股份的股东有10位。其中,控股股东为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持有40%的股权;第二大股东是PolystoneInvestmentCompanyLimited,持股比例为25%;天津紫茗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8个股东,持股在2%至7%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40%的股权,中土畜通过一致行动人中茶员工持股平台控制公司15%的股权,中粮集团通过中土畜可合计间接控制中茶股份55%的股份,为实际控制人。


  5家一级控股子公司去年亏损


  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中茶股份营收分别为12.29亿元、14.9亿元、16.2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5亿元、1.45亿元、1.66亿元。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在其14家一级控股子公司名单中,中茶云南、中茶厦门、中茶福建净利名列前三,2019年分别盈利7134.03万元、5878.76万元、4855.69万元;而中茶融通、中茶雄安、中茶网络、中茶黄山、中茶科技等5家在2019年处于亏损状态。

  根据招股书,中茶股份拟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9375万股,募集资金计划投资于两个项目。一是投资2.9亿元用于云南普洱茶产能建设项目,利用2年时间改造和新建云南凤庆工厂。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紧压茶加工产能3000吨/年,小包装普洱散茶加工产能500吨/年,滇红茶加工产能250吨/年。


  二是投资2.51亿元用于营销网络及品牌建设项目。中茶股份计划3年内在全国大中型城市内新设50个营销网点,单店面积200平方米左右。其中,网点建设占项目费用40.39%,推广费用占57.65%。


  针对上述募资计划,7月6日,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聚焦普洱领域是因为普洱不仅有囤货升值的空间,应用人群也较广,适应了中国茶叶发展的趋势,也匹配了消费端的核心需求和诉求;另一方面,新设营销网点实际上是旗舰店的建设,是与粉丝建立黏性的一个场所,任何品牌都必须要有体验感,有体验感才能吸引粉丝,进而购买商品。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招股书还显示,今后,中茶股份将以普洱茶、绿茶作为主要增长点,进一步完善品类布局,提高公司综合竞争能力。此外,招股书也透露了茶产业存在“存货跌价”风险。2017年至2019年,中茶股份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6.6亿元、7.15亿元和9.67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8.38%、39.64%和45.75%。


  中茶股份在招股书中表示,如果未来茶叶市场需求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可能导致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降低,将面临存货跌价损失的风险,从而对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多家茶企欲闯关A股


  茶叶市场有多大?招股书披露,2009年以来,全球茶叶产量增速放缓,但整体仍保持增长态势。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2019年国内茶叶年消费量达到202.56万吨,较前一年增长11.50万吨,增幅为6.02%;国内市场销售额达2739.5亿元,增幅2.95%。根据《中国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到2020年底,我国茶叶农业产值达到2000亿-2200亿元,经济总量争取突破5000亿元大关。


  不过,目前我国茶行业集中度低,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以中小、私营企业为主,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茶叶企业发展报告》,2017年我国茶叶企业总数约为6万余家,其中,规模企业为1600余家,仅87家企业总资产超过1亿元,6家企业总资产超过10亿元。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茶行业资本化程度仍较低,真正以茶业为主营的上市公司目前仅有港股一家——天福(开曼)控股有限公司(即天福茗茶),截至7月7日,其市值接近60亿港元。


  而值得注意的是,中茶股份招股书公布当日,澜沧古茶也披露了招股书,拟在中小板上市,计划发行不超过2000万股,拟募资6.28亿元,用于营销网络建设、普洱茶技术及仓储中心建设等项目。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据不完全统计,除了中茶股份和澜沧古茶以外,华祥苑、安溪铁观音、八马茶业、谢裕大、七彩云南等6家茶企均曾尝试登陆A股,欲争A股“茶叶第一股”。其中,八马茶业、七彩云南、澜沧古茶和中国茶叶从2019年起陆续启动了上市辅导程序。从目前注册资本来看,中茶股份排名第一,远超过其他7家茶企。


  “随着小罐茶、喜茶、奈雪的茶等新生代品牌的不断崛起,目前茶行业的竞争已进入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阶段。”朱丹蓬认为,作为一家老牌茶企,中茶股份此次也是吹响了老牌茶企上市的号角。如今,整个茶行业都在进行创新升级的阶段,如果中茶股份没有跟上行业步伐,可能将会落后新生代品牌。

来源:新京报网

找到约184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