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浙江茶叶消费

找到约1,636条结果 (用时 0.019 秒)

品牌整合不是“1+1”,浙江茶叶进入新一轮品牌升级战

导读:浙江是茶产业大省,在全国茶叶版图上,浙江以“一县一品”战略闻名,有西湖龙井、安吉白茶等多个区域公用品牌。然而,随着竞争的升级,浙江茶叶也面临着缺乏规模支撑、缺乏辨识度等问题。面对新的挑战,近年来,浙江各地你追我赶、不甘落后,注重品牌差异化塑造与场景化传播,同时积极运用数字化手段,不断探索茶品牌升级的新路径,进入到新一轮茶产业发展升级战。

一直以来,茶产业在浙江农业发展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浙江各地你追我赶、不甘落后,进入到新一轮茶产业发展升级战。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茶叶品牌建设专委会顾问陈永昊认为,尽管对质量、效益的追求,早已成为浙江茶产业发展的主题,但对品牌建设的探索,从未如此凝心聚力、聚精会神。

在乡村振兴、新发展格局、共同富裕等新的命题下,在“国际茶博会”永久落户浙江的前提下,茶叶品牌建设在浙江被赋予了更为多元的意义。

品牌整合尚需假以时日

在全国茶叶版图上,浙江以“一县一品”战略闻名。2005年,浙江第一次推选“十大名茶”,其中9个是地方政府打造的区域公用品牌。

茶叶品牌化的最初摸索,由于实现了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传播,很快便使品牌崭露头角,也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茶叶“卖难”问题。但随着竞争的升级,浙江茶叶面临新的挑战:

纵览国内,云南普洱、福建铁观音分别从西南和华南出发,一路攻城略地,迅速奠定领导地位;湖南大力度整合“潇湘茶”品牌,声名鹊起;江西“四绿一红”(四绿:狗牯脑茶、婺源绿茶、庐山云雾茶、浮梁茶,一红:宁红茶),以集团军方式,虎视全国;贵州绿茶一夜之间,以其规模的迅速扩张让人瞠目结舌。群雄纷争的格局中,浙江以县域为单位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已经很难跟其他省份同台较量。

再审察内部,因为多年来强力推广无性系良种,“龙井43”已经覆盖全省,成为当家品种,加上品种与品名混同,各地龙井的制作方法大同小异,虽然分为西湖、钱塘、越州三大产区,事实上产品高度雷同。18个龙井茶区域品牌,相互之间并没有形成区隔。

想做大,缺乏规模支撑;想做专,又缺乏辨识度。

面对这一尴尬现状,各地政府开始想方设法,以地市为区域背书,加快品牌整合进程。

宁波希望将宁海望海茶、奉化曲毫、余姚四明龙尖等品牌整合成“明州仙茗”;杭州希望将桐庐雪水云绿、富阳安顶云雾、建德苞茶等整合成“杭州龙井”;绍兴希望将新昌大佛龙井、嵊州越乡龙井、上虞觉农瞬毫、柯桥萍水日铸等捏成拳头,以“绍兴龙井”统一的品牌形象亮相……这些整合有的胎死腹中,有的试探性迈出脚步,在遭遇阻力之后,很快偃旗息鼓。

品牌整合不是简单的“1+1”。看来不仅需要研究规律,还得假以时日。在县域管理驱动为主的体制下,产业和文化的发展具有浓重的县域特色,而这正是浙江茶叶品牌升级的客观前提,也是浙江茶文化存在并得以进一步弘扬的基础。离开这一人文基础,势必难以调动县域政府的内在积极性。

彰显个性差异才能立足

“浙江茶叶尽管在全国最早推行‘品牌化’,但实际上,多年来一直只有品牌名称,谈不上品牌定位、品牌口号,更缺乏科学的传播。品牌与品牌之间,除了名称上的差别,其他都十分接近、大同小异。”《茗边》杂志孙状云认为。

事实上,对浙江农口干部而言,茶叶品牌化确实是个新课题。有人认为,只要是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就是品牌;有人认为,只要经过绿色、有机认证,就是品牌;更多人认为,只要投钱做了广告,有了知名度,就一定是品牌。正是在直面竞争中,浙江各地慢慢悟到了,只有凸显自身与众不同的个性,才能获得存在的价值。

大佛龙井每年举办节庆活动,虽然声名显赫,但品牌溢价不足。当地对标“西湖龙井”,突出远离城市这一生态环境特色;文化上则以“江南第一大佛”作为背书,彰显人生哲学,提炼出“居深山,心自在”的核心价值。

磐安云峰根据高海拔带来的外形偏瘦这一产品特点,以及文化上与道士许逊相关的历史,概括出“道骨仙风”的个性价值特征。是历史、是文化、也是产品,通过这一品牌形象,磐安云峰与其他茶叶品牌实现了区隔。

磐安云峰茶

千岛湖是千万级的世界级旅游风景区,当地聚焦区域特色,提炼出“一叶知千岛”的核心价值,主打伴手礼概念,不仅通过体验来提升品牌溢价,而且将每一个游客开发成了品牌传播媒介。

此外,开化龙顶、武阳春雨、安吉白茶、平水日铸等品牌都争先恐后,分别从文化、产品、产地,挖掘出自身最具价值、最具个性、最具差异的特点,将自身与其他品牌进行充分区隔。

“通过这一轮品牌升级,如今,许多品牌都具有了鲜明的个性特征。品牌与品牌之间,不再形象模糊、似曾相识,而是特立独行、个性十足,充分实现了与消费市场的对接。”孙状云认为。

品效合一的“场景传播”

没有传播就没有品牌的生命。但是长期以来,有关茶叶品牌的传播,人们似乎总是很难展开想象的翅膀。除了司空见惯的文化节和博览会,还有什么新的技术手段和创新理念可加利用,茶界似乎十分陌生。以至于在惯性的轨道上,各地只将节庆的规模、档次作为衡量其成功与否的标准。

随着品牌创建的日趋强化,人们发现,传统节会尽管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但其局限性也不容忽视:这类活动对行政系统,尤其是茶界人士影响较大,对外地市场、真正的品牌消费者则难以触达。而且传播形式过于传统,缺乏创新,时间一长,更是难免让人产生疲劳。

明明是茶文化主题的表演,但LED屏上看到的是桃红柳绿;舞台道具设计,展现的竟然是塑料荷花……如此错位不仅让专业人员焦虑不已,更让地方政府领导深感无奈。新昌大佛龙井正是基于这一基本背景,率先对农事节庆进行了改造。

大佛龙井茶文化节曾被评为全省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农事节庆,每年参与祭茶大典的有七八百人,最多时一千多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客观上给这个坚持了13年的茶事活动以转型机会。

记者看到,该节庆完全颠覆了传统模式,由云直播、云游览、云互动、云发布等“七朵云”构成。只有开幕式在线下举行,而且将举办地点从人们司空见惯的五星级酒店转移到了清新的茶园,大大加深了受众对品牌形象的认知。

开幕当天,新昌利用微信、H5、抖音平台,让观众在线上体验采茶、炒茶、制茶全过程,穿梭在虚拟的大佛龙井品牌馆,在“云上茶园”领略新昌茶园风光,达到了千万级的品牌曝光,同时开通线上品牌茶叶销售,实现了“品效合一”的创新传播。

不少观众感慨:没想到农事节庆,能够如此时尚化、国际化。这样的表达,不仅实现了品牌年轻化,而且赢得了未来消费族群。“接下来,我们还要在‘上海中心’这个亚洲第一高楼设立展示窗口,让浙江的茶叶品牌与国际大都市产生化学反应。”垂直场景营销多年的兆丰年公司CEO王东升告诉记者。

从“经验炒茶”到“数字制茶”

今天,消费市场的变化,对品牌提升构成了严峻挑战:一方面,消费者对产品的绿色、安全、健康越来越关注;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紧缺,造成田间管理、茶叶采摘等问题更加突出。

怎么在冲突中找到路子,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实现品牌的增收、溢价,数字化无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西湖龙井可谓中国茶界第一品牌,被誉为“国茶”,但因受到“假龙井”侵害,以致消费者尽管心有所爱,却不敢贸然下单。多年来,当地行业协会绞尽脑汁、想方设法,但收效甚微。

西湖龙井茶

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人们一目了然,不仅能看到所有茶农和茶企的茶地面积,而且能实时了解茶农和茶企的交易情况。如果交易出现异常,系统将自动报警。对外销售西湖龙井时,实现统一编号管理,其证明标编号也可随时掌握查询。

数字化管理体系的应用,通过技术手段在源头上解决了产品真伪问题,为品牌信誉提供了保障,让西湖龙井重新获得消费者和市场的信任。当年,西湖龙井的售价、产值就出现双双大幅度提升的结果。产业的集中度也显著提升。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茶叶首席专家罗列万告诉记者,今天,越来越多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理解了数字化对品牌提升的价值。大佛龙井、安吉白茶等已申请到数字化项目,还有更多的区域公用品牌正在积极申报之中。

与县域政府打造的区域公用品牌相比,数字化应用对企业品牌提升所发挥的作用可能更为直接、显著,因此,也得到了更多企业的热烈响应。

武义“更香茶业”投入1500多万元,于2020年初启动“茶叶数字化生产线及智慧茶园项目”建设,计划改造6000平方米生产车间,并创建200亩“智慧茶园”。通过各种传感设备采集的数据,可以实现茶叶长势检测、采摘预测、虫情测报、土壤及水肥管理和防冻害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在加工环节,数字化管理则通过对烘干、揉捻等各个工序的制茶设备进行5G改造,科学指导茶叶加工。同样加工4万斤鲜叶,以前一天三班倒需要40人,现在只需要五六人即可。

“以前炒茶全凭经验,现在引入数字化技术后,有了大量的数据积累和分析,茶叶品质的稳定性以及制茶效率、茶叶产量等都出现了大幅度提升。”罗列万告诉记者。

对浙江茶产业而言,纵然大数据、云计算等无论对政府部门还是企业而言,都是比较陌生的概念,但随着对数字化和品牌化“双化赋能”的日益深入理解,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速对接数字化。他们相信,随着数字化应用场景在生产、管理、营销等全链条的普遍实现,茶叶企业规模小、主体力量弱、产业集中度低等老大难问题都有可能迎刃而解。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记者 蒋文龙,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凸显个性价值打造品牌区隔——浙江茶叶品牌升级战观察

从西湖龙井和普通龙井茶,聊聊茶叶消费平权

  绿茶

  我国茶叶生产和消费的主要茶叶品类。

  从生产来看,2019年我国茶叶产量为279.34万吨,绿茶产量为177.29万吨,占总产量的63.47%。

  从消费来看,2019年我国绿茶内销量为121.42万吨,绿茶出口量为30.39万吨。

  春季的绿茶,品质优良,更承载着一份春天的诗意。

  

  说到喝春季绿茶,国人总是绕不开西湖龙井。每年春茶季,西湖边的明前龙井,因为量少、新鲜、滋味佳,被无数爱茶人追捧,江湖中更有“明前茶,贵如金”一说。

  核心的产区的西湖龙井产量有限,消费者该如何喝到一杯正宗的龙井茶?

  此外,今年西湖龙井供给问题不大,但疫情后消费市场的变化却是西湖龙井最大的挑战。茶叶经营者如何调整经营策略?

  01 西湖龙井产区

  西湖龙井茶区,位于北纬30度04分到30度20分,这个范围地区的气温、光照、相对湿度、降雨量等都是适宜茶树生长。

  该区域地处东南沿海,南有钱塘江,东临西子湖,西湖群山白云峰,白鹤峰,南高峰,北高峰形成挡住西北寒潮的自然屏障,冬暖夏凉,形成有利于茶树生长发育的小气候。

  1.西湖龙井

  在计划经济时代,西湖龙井茶不叫西湖龙井,只被称作龙井茶。其产地在现在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西湖街道范围。

  高档的龙井茶,按成品茶标准样加工,分为狮、龙、梅,三个字号,等级分为狮特、龙特、梅特,狮上、龙上、梅上,一级以下统称为龙井茶。

  核心产区的西湖龙井,产量肯定不能满足大众消费需求!

  国盛茶兴的时代背景下,西湖龙井也要走入大众消费。必然就面临着对大龙井品牌的分级管理和有序利用。

  为此,我国茶叶主管单位发布GB/T18650 -2008《地理标志产品-龙井茶》,该龙井茶分级管理标准对龙井茶原产地做了明确规定和执行说明。

  2.龙井茶三大产区

  原产地保护正式确定浙江省内18 个区县市所产扁型绿茶可称为龙井。分为三个产区:西湖产区、钱塘产区、越州产区。

  1)钱塘产区

  包括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滨江区、余杭区、富阳区、临安区、桐庐县、建德市、淳安县8个县市区

  2)越州产区

  包括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新昌县、嵊州市、诸暨市、磐安县、东阳市、天台县9个县市区。

  3)西湖产区

  西湖产区,有168平方公里。由于产地不同,品质风格不同,西湖产区又以产地行政管理区域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只有产于西湖产区的才能称为西湖龙井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一级保护区是指西湖风景名胜区。

  二级保护区是指西湖区龙坞、转塘、留下、双浦,就是风景名胜区周边一块。

  02 龙井茶特征和品鉴

  春天到,万物复苏,正是人间好时节。

  一杯龙井茶,就是春天的味道!

  龙井,茶名(龙井茶),地名(龙井村),泉名(龙井泉),三者合一。

  1.品质特征

  龙井茶的总体品质特征如下。

  外形:扁平光滑,挺直尖削;色泽:嫩绿鲜活;香气:馥郁持久;滋味:醇厚甘鲜;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成朵。

  

  2.龙井茶冲泡

  龙井茶冲泡,通常采用中投法冲泡。

  茶具以透明玻璃茶具最佳,可观赏茶叶在茶汤中的优美姿态。水温以85℃为宜。茶水比例建议约1:50左右。

  个人冲泡龙井茶,参考上述指南即可。下面,小编再分享品鉴龙井茶步骤建议:

  1)温杯洁具:清洁茶具(盖碗、公道杯和品茗杯),提高茶具温度;

  2)投茶:将龙井茶投入上一步处理过的玻璃杯中,干茶迷人的香气扑鼻而来;

  3)注水:沿着杯壁注水三分之一,不要用水直接对冲茶叶,避免损伤嫩叶,破坏茶汤口感;

  4)润茶:轻转盖碗,让茶叶充分吸收水分,促进茶味释放;

  5)再次注水:沿着杯壁定点注水,水流带动茶叶翻滚舞动,感受春天的灵动。

  6)赏茶:西湖龙井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芽叶在水中栩栩如生,意如看淡人生起落,怡然自得。

  7)出汤品饮:茶香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汤色明绿清新。在龙井茶的茶汤里,蕴藏着一个诗意的江南,怪不得乾隆下江南就要品一杯龙井茶。

  3.龙井茶鉴别

  龙井茶的品质鉴别,如何来做?

  一杯好的龙井茶,需要在种植、炒制、品控等各关键环节严格把控,保持产品的稳定性。

  龙井茶冲泡时的快速沉降是检验品质明显的特征之一。沉降快速说明采摘标准统一严苛,炒制时一点一点地杀青、定型,而且内含物丰富。

  03 龙井茶产业

  从地理产品标志保护来说,只有核心产区才配得上西湖龙井的名号。

  但抛开产地来说,西湖龙井品质一定优于其他龙井茶吗?

  在核心产区西湖龙井供不应求,大量普通龙井茶供过于求的时代背景下,茶叶生产经营者该如何理解龙井茶产业?

  如何让普通消费者信任你的龙井茶,把消费者逼成专家吗?显然不行!

  真正懂茶的人,大多有自己圈层消费,而且他们不是茶叶消费市场贡献的大户。对于大众消费,提供给他们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可能才是龙井茶走入寻常百姓家最好的方式。

  

  分享2个小故事,算是抛砖引玉,希望对大家理解龙井茶产业有参考。

  1.龙井茶手工炒制技能大赛

  2018年,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期间举行了龙井茶手工炒制争霸赛,浙江嵊州市选拔了5位龙井茶手工炒制能手,与来自全省18个龙井茶主产县的其他15位的炒茶能手同台竞技。

  最终,嵊州的三位选手李爱明、王成江、施宝春包揽龙井茶手工炒制前三名。

  这次龙井茶炒制比赛让龙井茶核心产区的大师多少有点汗颜。

  随后,在2019年浙江省龙井茶手工炒制技能大赛上也彰显了嵊州炒制龙井茶的技术领先。

  本次大赛参赛选手范围为全省龙井茶地理标志范围内的县(市、区),参赛选手共计37名。其中,龙井茶西湖产区3名,龙井茶钱塘产区15名,龙井茶越州产区19名。比赛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竞赛原则,参赛人员经抽签确定顺序号,在指定电炒锅、规定鲜叶原料、规定时间内单独炒制完成,经编号封样和专家评审后,根据得分高低评出“2019浙江省十大龙井茶炒制能手”10名。经过专家审评,最终诞生了十强选手,其中杭州4人,嵊州3人,新昌3人。而茶王继第二届中国茶叶博览会龙井茶炒制大赛上被嵊州市包揽前三名后再次被嵊州炒茶人摘得。

  嵊州炒的龙井茶,并不比西湖龙井差呀?

  当然,这里说手工炒茶比赛并不是吹捧手工。因为手工做茶已经不是现在茶叶生产的主流,茶叶机械采制是大势所趋。

  2.杭州西湖龙井茶骨干企业联盟

  2020年1月,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召集杭州市辖区内的西湖龙井茶骨干生产、销售企业,在地处桐庐开发区的艺福堂中央智慧工厂抱团成立“杭州西湖龙井茶骨干企业联盟”。

  参加此次会议的企业代表有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杭州龙井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杭州正浩茶叶有限公司、杭州顶峰茶业有限公司、杭州龙冠实业有限公司、杭州茶厂有限公司、杭州狮峰茶叶有限公司、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等单位代表。

  西湖龙井茶骨干企业联盟开会,会址选在艺福堂和艺福堂成为杭州西湖龙井骨干企业联盟主席单位的事情值得品味。

  

  1)艺福堂主要做高性价比的龙井,而不是核心产区西湖龙井。这家公司能做主席单位,本身就说明大众消费趋势到来之际,需要龙头企业参与梳理终端混乱的龙井茶市场。

  2)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会让茶叶消费更加理性和大众化,这个西湖龙井联盟更彰显他的意义。

  3)艺福堂对西湖龙井做分级管理,主打一个赛西湖龙井茶。因为核心产区产量有限,满足大众消费的肯定是大量普通龙井茶。而且,非核心产区龙井茶,并不代表着品质差。

  4)茶叶行业需要一家“小米”,让消费者可以闭着眼睛买高性价比的茶叶产品。

  后记

  科学饮茶、健康中国的时代背景下,面对国盛茶兴的时代机遇,茶叶经营者和同行是一起去做大蛋糕—扩大茶叶消费人群和人均消费量。

  从行业层面对龙井茶做分级管理,有序营销已势在必行。

  这就得回归到茶叶产业发展的趋势上来说—茶叶行业品牌化。

  对于从业者,品牌建设需要付出巨大而且持续的费用,违约成本高;对于消费者,品牌化的茶叶企业本身管理规范,而且出事有人买单,有人负责。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会发展,茶叶消费从信息平权到消费平权。

  茶叶消费追求单芽、稀缺的的时代将越来越远,茶叶市场主流将更多是大众消费。

  茶叶产品也需迭代升级。

  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茶叶产品,去迎接大众消费时代!

  注:本文有参考网络公开资料。

  来源:茶届小学生

2018年茶叶消费与出口情况分析:国内外市场稳中略升 格局相对稳定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茶文化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茶叶行业作为我国传统产业之一,无论是其生产量还是消费量,都已经是世界第一。2017年,全国茶园面积与产量产值继续增长,产品质量持续向好,大宗茶开发利用空间大,消费人群年轻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国内市场稳中略升,出口量额受国际利好影响创下新高。然而,近年来受我国国内消费市场消费结构调整和对外“一带一路”政策的变化影响,我国茶叶行业消费情况有了些微变化。

 

  内销:国内市场稳中略升,格局相对稳定

 

  2011-2017年我国茶叶消费量、消费额持续攀升。2017年,国内茶叶年消费量达到190万吨,较前一年增长8万吨,增幅为4.40%;市场销售额达到2353亿元,增幅9.54%;销售均价为123.84元/公斤,同比增长4.93%。

 

  从调研数据看,92%的产区表示销售量有所上升或持平,8%的产区表示销量有所下滑。高端礼品茶销售方面48%的产区与去年同期持平,24%的产区销量上升,28%的地区销量下滑。

 

 

  绿茶仍是市场上的主导茶类,占总消费量的53%;其次是黑茶和乌龙茶,分别占比16%和14%;从增速上看,黑、红、白茶增速较快;黑茶是近年来茶叶消费市场的热点茶类,内部多个名茶产品和“一带一路”渊源深厚,与未来茶叶市场宣传热点紧密贴合,因而扩张迅速;红茶短暂降温后重新获得较高的关注度,市场份额持续扩增;白茶则作为近年来市场的另一类热点产量,消费量持续走高。

 

  从绿茶批发市场交易数据看,浙南茶叶市场2017年交易总量76774吨,交易总额57亿元,分别同比上涨了0.77%和13.00%;新昌中国茶市2017年交易总量和交易总额分别为16632吨、5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15%和24.65%。

 

 

  受居民收入的稳步提升,消费多样化发展,健康消费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等多因素影响,我国有意愿、有机会、有能力尝试茶叶产品的消费者逐渐增多,茶叶消费群体得以持续增长。根据中国茶叶协会流通数据,2016年我国茶叶消费群体已达4.78亿人,2017年底增长至4.86亿人,同比增长近2%。其中,农村饮茶人口达到1.7亿人,占35%;城镇饮茶人口达到3.16亿人,占65%。

 

 

  外销:外贸回暖,出口量、额持续攀升

 

  2013-2017年我国茶叶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呈上升趋势。2017年我国茶叶出口总量达35.5万吨,比增8.1%;出口额达16.1亿美元,比增8.7%;出口均价4.54美元/公斤,与上年相比略微回暖。

 

  从出口量来看,集中度非常高,最大的5个主产省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近90%,其中浙江出口量最多,占全国出口量的近50%,其次是安徽,占17.9%,湖南占比9.1%,往后依次是福建、湖北、江西和云南。从出口额来看,浙江出口额占比31.72%,安徽、福建分别占比15.8%与14.8%,其次是湖北、广东、湖南,分别占比8.23%、6%、5.58%。

 

  2017年茶叶出口至128个国家和地区,超过万吨的有12个,占全年出口总量的64.8%。分别是: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加纳、毛里塔尼亚、美国、俄罗斯、塞内加尔、阿尔及利亚、中国香港、日本和德国。

 

 

 

  从茶类结构来看,绿茶仍旧是主要出口茶种,出口量占总量的83%;红茶、乌龙茶、花茶和普洱茶分别占比10%、4%、2%、1%。其中,红茶、绿茶和花茶出口量均有6%以上的较大幅度提升。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茶叶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找到约1,609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