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云南有哪些茶叶

找到约1,374条结果 (用时 0.037 秒)

滇红茶有哪些好茶?

  滇红茶主产于云南凤庆,滇红茶的特点在于优越的生态环境,高山云雾出好茶,独特的地利环境酝酿好茶,滇红茶的口感特点主要体现在浓、强、鲜,滇红茶是很多茶友都喜欢的一款茶,那么云南有哪些好的滇红茶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滇红茶有哪些好茶?

  1、滇红金针

  滇红金针的选料颇为讲究,极品滇红金针通常以一芽鲜叶为原料,稍低级别的也以一芽一叶为原料。

  红茶的常规制作工序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这些过程,而金针多了一道机械理条做型的工序,也是为了让干茶更加好看。

  滇红金针外形金毫披露,挺直似针,亭亭玉立。芽尖茶色金黄鲜明,干茶麦芽糖香味浓郁持久。冲泡后汤色红黄透亮,鲜爽甘醇,麦芽糖香味四溢,喝后口中甜滑持久,滋味浓强,属滇红中的上品。

  2、滇红金丝

  滇红金丝和金针一样,通常也是以一芽鲜叶为原料制成,属滇红中的上品。

  其外形芽叶肥壮,苗锋秀丽完整,金毫显露,色泽乌黑油润。冲调后汤色红亮,显金圈,香味纯鲜,滋味浓强,颇具刺激性,叶底红匀鲜艳。香味淡而绵长,有蜜香。

  3、滇红金芽

  滇红金芽,为滇红茶中高端产品,采摘云南大叶种一芽二叶、一芽三叶和同叶质嫩度的单叶初展,初制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精制茶分为:本身、长身、圆身、轻身四类,经筛分、拼合而成。

  茶叶条形自然饱满,茶芽直(金芽)或稍弯曲(也有人称为半曲金芽),也是以形命名的一款茶。外形金毫披露,挺直似针,汤色红艳明亮、香高韵长,鲜爽回甘。

  4、滇红金螺

  滇红金螺,采摘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等的茶料,形状如“螺”而得名。

  滇红金螺的工艺比较特别,采用了碧螺春的做形手法,揉捻程度比其他类型的更重。其外形体骨重实,冲泡后汤色金黄,滋味醇厚,回甘生津,滑厚绵长。

  5、滇红松针

  该款茶制作和命名上是金针滇红的兄妹茶品,采摘一芽一叶的茶料精制而成。

  从干茶的外形来看,整体色泽金黄乌润,条索呈直条状,较金针更为修长,苗锋秀丽完整,金毫稍显。

  6、野生滇红

  相比其他滇红茶色泽偏黑,茶品级别无要求,严格意义上讲,是在采摘原料上有区别(野生茶或放荒茶为原料),工艺特别。

  成品茶除具有特优滇红茶的条索紧秀乌润、汤色金黄透亮、滋味醇厚饱满、香气较为沉稳,悠长、叶底红匀鲜亮等特点外,更具古乔木茶山野之气强烈。


濮人种茶考(探秘云南三千年茶叶种植史)

历史许多时候是一本陈年烂账,许多东西死无对证,对于唐代之前的云南茶叶而言,更是茫不可考。一些写云南茶史的文章,引经据典,将云南可考证的种茶史上溯到3000多年前,言必称“商周之际”。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本文的观点是,云南茶叶的信史只能从唐代算起,因为唐人樊绰将云南茶写进了《蛮书》,其是云南茶见诸于史籍最早最确切最可靠的记载。在唐代之前,也有一些典籍提到了西南地区的茶叶,但没有特指云南。我们可是假设说的是云南,但缺乏确凿的证据,只能算一种学术探讨之设想。

按照茶界的主流观点,云南茶产业始于商周,云南的濮人率先发现、驯化与利用野生茶树。“濮人种茶”作为一种假说,有其巨大的学术价值。由于唐代之前缺乏确凿的文字记载,无疑让这种假说含金量大为降低。本文尝试从社会经济发展、民族迁徙与融合等角度,来破解云南唐代以前濮人种茶之谜,以及云南三千年来茶叶种植文明是如何演变进化的。当然文章的主观推想成分多,还请方家不吝指正!

唐代之前的云南茶叶茫不可考

一提到云南茶叶,许多人会引经据典,罗列出一些唐代以前的典籍关于云南茶叶的记载。主要有以下这些:

1、巴国贡献茶,跟滇东北种茶的关系

《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苎,鱼盐钢铁,丹漆茶蜜……皆纳贡之。”

质疑:这是巴志,说的是古代巴国之事。巴国的地理范围跟云南关系不大,勉强可以联系的是“西至僰道”。僰道是今宜宾,宜宾的旁边是云南的昭通。也就是说在历史上滇东北的昭通,有可能属于巴国的势力范围。但这只是假设,说明存在一种可能,但不能作为确切的证据。巴王作为诸侯国君,理所当然要向周武王上贡。《巴志》中记载了这样一份贡品清单:五谷六畜、桑蚕麻纻、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鴙、黄润鲜粉。贡品中有“茶”,但我们只能说有可能茶产自云南的滇东北。)

2、武王伐纣的濮国是不是云南濮人?

据《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在公元前1066年率南方八个小国讨伐纣王。八国即庸、蜀、羌、鬓、微、卢、彭、濮八个部族国。一些介绍云南茶叶历史的文章,于是发挥想象:其中鬓族濮族均祖居云南,鬓族分布在今牟定县,濮族分布面广,周秦时期称为百濮,其后裔分支很多,历代称呼为朴子、朴子蛮、布朗;蒲蛮、哈瓦、德昂、崩龙等。

质疑:其实在中国古代,濮人分布很广。商周时,分布在江汉流域及其以南,后散居今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与百越杂处。

今天,历史学家对百濮族人的历史演变结果有三种流派:①战国以后演变为百越,发展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各民族;②百濮与百越是两个不同的族体,元朝以后称蒲人,再后发展为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各民族;③前期之百濮与百越有密切关系,后期即为孟高棉语族各民族。

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的百濮族人,主要居住于今云南、贵州、四川至江汉流域以西一带,是今天操持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的彝族、哈尼族与土家族,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苗族,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布朗族,南亚语系·佤德昂语支的佤族和德昂族,汉藏语系·语族语支至今未定的仡佬族,以及部分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傣族(泰族)、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侗族等诸多少数民族的先民之一。

由此可见,濮人分布极广,参加武王伐纣的濮人不一定来自云南,而且濮人的族属非常复杂,至今没有定论。濮人不但是今云南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的祖先,也可能是彝族、哈尼族、土家族、侗族等的祖先,因为历史上民族融合,百越、百濮、氐羌存在相互融合之现象。比如彝族,不但是氐羌的后人,也包含着不少的百濮成分。)

3、产茶的汉代平夷县不是今天的云南富源

《华阳国志·南中志》中有“平夷县,郡治有珧津、安乐水,山出茶、蜜”的记载。据吴觉农《茶经述评》载:“平夷县约当今云南富源县地。”

质疑:这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云南富源叫平夷县,是在清顺治十四年。汉代的平夷县在今贵州毕节。且看历史真实记载:

古平夷,今贵州毕节。公元前111年置平夷县,治所在今毕节七星关区,隶牂柯郡。晋建兴元年(313)置平夷郡,平夷县为郡治,东晋文帝时改为平蛮郡、平蛮县。

富源,周秦时,属滇国。两汉时,属益州宛温县。两晋南北朝时,属宁州。隋朝,属益州开边县。唐朝,属盘州。南诏和大理国时,为摩弥部。元朝时,在境内北部设罗山县,属曲靖宣抚司。明洪武二十三年,废罗山县,新置平彝县卫,南部仍为亦佐县。清初,平彝县卫属云南都司、亦佐县属曲靖军民府。清顺治十四年,废亦佐县为平夷县。康熙三十四年,以平彝废卫、亦佐废县,建平彝县,属曲靖军民府。1954年,改称富源县至今。

4、“南中茶子”并没有特指云南所产

晋傅巽《七诲》:“蒲桃、宛柰、齐柿、燕粟、垣阳黄梨、巫山朱橘、南中茶子、西极石蜜。”

质疑:南中系东汉末时对今全滇和黔西北、川西南的总称。文章说茶子产于南中,但没有具体说产自南中哪里。我们只能假设,既然提到南中,很可能作者的本意包括云南。

由于唐之前没有确凿的文献记载云南产茶,所以云南茶产业的信史只能从唐代算起。唐人樊绰的《蛮书》写道:

“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姜、椒、桂和烹而饮之”

这被视为云南茶见诸于史籍最早最确切最可靠的记载!

逃离金沙江,古哀牢国隐藏濮人种茶秘密

要搞清楚云南三千年来茶叶种植加工与贸易传播路径,首先要解决哀牢国的族属问题,百濮、百越是怎么一回事,乌蛮、白蛮是怎么一回事,彝族是怎么一回事,而不是笼统地说濮人种茶,或者乌蛮种茶。

为什么哀牢国如此重要?是因为其地跟如今的云南茶叶主产区版纳、临沧、普洱、保山、大理、德宏等地重合。而且哀牢国的北部以氐羌为主,中部南部以濮越为主,正好与濮人种茶暗合。从地域与所居民族来看,古哀牢国无疑隐藏着濮人种茶的密码。

先说哀牢国的族属问题。两汉突然冒出来一个哀牢国,汉武帝之前的历史不可考。有人说哀牢国是氐羌系的国家,有人说是濮人建立的国家,有人说是傣族先民建立的国家。其实哀牢国并不是一个集权国家,而是部落酋长国,也就是几十个部落的联盟,部落叫小王,哀牢王是几十个小王(77王)的总王。哀牢的原住民以濮人(布朗、佤、德昂先民)、越人(傣族先民)为主,后来氐羌从北边南下,到了汉朝,形成北边是氐羌,南边是濮越的格局。哀牢王很可能是傣族先民。其实布朗族、佤族、德昂族、傣族的祖先曾经住在金沙江流域,乃至洱海、滇池一带,由于氐羌南下,濮越退到永昌一带,洱海与滇池成为氐羌人的势力范围。

我们再来说百濮、百越是怎么一回事。百言其多也。中国古代写史书的人,没有兴趣搞清楚边地的少数民族有哪些,经常笼统地说,东夷、西戎、北狄、南蛮。百越、百濮其实是一种偷懒的说法,把南方几百种部族简单化说成百濮、百越。而且最搞笑的是,濮、越可以通用,也就是同一个民族,一下叫濮,另一下又叫越。所以有现代学者主张濮越是一回事。

如同百越横跨几千公里,从江浙一直到越南都是百越,而且云南、缅甸的交界处还有滇越。百濮也是横垮几千里,汉水流域有濮人,巴蜀大地有濮人,云南还是有濮人,贵州北部也有濮人。许多地方的濮人,在文献记载中,一下记成濮人,一下记成越人。

由于古人偷懒,我们现在很难搞清楚百濮、百越究竟包括哪些民族。但我们可以从现存的傣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去溯源,根据这些民族的传说,都是说从北边南迁,也就是打仗打败了,从故土南逃,而且是在南逃途中,发现与利用野生茶树。传说中的故土在金沙江流域、洱海与滇池,沿着澜沧江、怒江两条江南逃,这两条江其实就是云南茶树种植的核心区,也是野生茶树的主要分布区。这是巧合,还是必然?

这样就可以大胆假设,以前住在古蜀国南边,深受古蜀文化、印度文化影响的布朗、佤、德昂与傣族先民,在两千多年前受两件事影响而南逃,一是氐羌人南下,二是秦王国灭古蜀国,造成民族大迁徙,其离开金沙江、滇池、洱海一带,在保山、大理南部、临沧、版纳、德宏与普洱,甚至缅北一带建立哀牢国。由于他们有巴蜀文化及古滇国的农耕文化底子,于是大幅度提升驯化野生茶树的水平。这是云南茶叶文明的第一缕曙光。第二缕曙光,是两汉及诸葛亮开发永昌郡带来的。

茶出银生,乌蛮种茶的兴起

我们再来说乌蛮、白蛮是怎么一回事。前文说到布朗、傣、佤、德昂先民离开故土南迁。其故土的洱海一带成为昆明人的天下,昆明人显然是氐羌系。但滇池一带比较复杂,濮越没有全部南迁,留下许多濮越人,而氐羌系南下滇池,称为叟人,还有古蜀人(还有一种说法叟人即蜀人),在蜀国被秦灭了,也南逃滇池。故滇池一带的民族成份非常复杂,是濮越氐羌与蜀人的综合体,还有楚人庄蹻王滇,这就体现了杂交文化的优势,这就是战国到西汉,古滇国的青铜文化那么发达的原因。

两汉以降,直到唐代,我们可以哀牢山、元江为界,以南,是南逃的傣、布朗、佤、德昂先民的势力范围,以北为昆明人、叟人、楚人、蜀人、汉人,以及没南迁的濮越人的势力范围。哀牢山、元江北边的这些民族,从汉武帝征服西南夷开始,进行民族大融合,到了南北朝隋唐,形成乌蛮与白蛮两大集团。

唐代人说的乌蛮、白蛮,不是具体指哪个民族,而是汉化程度高的叫白蛮,汉化程度低的叫乌蛮。

而且乌蛮、白蛮是多民族大融合后形成的,里面有氐羌、汉、濮越、蜀、楚多种成分,但总体来说,白蛮以氐羌、傣族、汉文化的融合为主,乌蛮保留的原生态氐羌文化更多些,并融入一些濮人文化。

最后我们来说下彝族。彝族,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民族,而是建国初期将若干个区别较大的民族,拼成一个彝族。从大的方面来说,彝族是氐羌、古蜀人、濮人的杂交融合体,以氐羌为主。彝族有三个源头,一是云南的禄劝、东川、昭通葡萄井一带的六祖分支体系,二是永昌郡源头,三是四川大凉山源头。

为什么要提乌蛮、白蛮与彝族,是因为南诏国时期,继濮人种茶之后,乌蛮系民族也纷纷种茶,比如如今的彝族、哈尼族的先民开始种茶。但我们要搞清楚的是,乌蛮民族中包含有大量的濮人成分。因为氐羌系的乌蛮诸族在势力扩张时,将许多濮人部落征服,大量濮人融入到乌蛮中。也就是乌蛮以氐羌血统为主,南下途中,在四川融合有古蜀人、濮人血统,到了云南融合有濮人血统。

乌蛮种茶,是继承濮人的衣钵,而且乌蛮包含有非常重的濮人血统,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南诏国时期,乌蛮主要居住在哀牢山、元江以北。哀牢山、元江以南主要是濮越居住。而云南茶叶主产区主要是在哀牢山以南,也就是南诏国云南种茶的主体民族还是濮人。不过这时已经有一些乌蛮系民族,越过哀牢山、红河南下,比如哈尼族的先民南迁到景东。唐代的景东是南诏银生府驻地,同时也是《蛮书》记载的“茶出银生”所在地。

“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姜、椒、桂和烹而饮之”。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茶出银生城界诸山”。银生城,有两种说法,一在版纳,二在景东。在景东的说法是主流。本文即采用银生城在景东的说法。“城界诸山”,意味着茶山离银生城不远,很可能在今天的景东、南涧一带。唐代的景东境内,居住昔扑(濮人)、和泥(哈尼族先民),后来南边的傣族势力北扩,景东在南诏末期被傣族征服。这表明在景东种茶的很可能是濮人(昔扑)与乌蛮(和泥)。也意味着,从唐代开始,云南种茶的民族越来越多,不再是濮人的专利。南诏国时期,云南种茶还是以濮人为主,但乌蛮种茶已经兴起。

二是“蒙舍蛮以姜、椒、桂和烹而饮之”。这剧透了蒙舍蛮的饮茶方式。南诏国发源于蒙舍,即今天的巍山一带。蒙舍蛮,其实是指代南诏统治中心地区的国民,也就是说南诏的老百姓煎煮茶叶,要加一些东西跟茶叶一起煮来喝。这里不能将蒙舍蛮当成真正种茶的濮人与乌蛮,因为文字只提到他们怎样喝茶,而没有提到他们种茶、制茶。也就是,南诏国的濮人与乌蛮种茶制茶(散收,无采造法),而其统治中心地区的国民(蒙舍蛮)喝茶(以姜、椒、桂和烹而饮之)。而且不能将蒙舍蛮狭隘地理解成巍山的“乌蛮别种”。因为蒙舍蛮这个“乌蛮别种”从巍山出发,征服了其他“五诏”,并建立了强大的南诏国,蒙舍蛮很多场合成为了南诏国的代名词。

虽然茶出银生,乌蛮已经开始种茶。但在唐代,还是以濮人种茶为主。在唐代,越过哀牢山、元江,迁居澜沧江中下游的乌蛮人还不是很多。

到了元代以后,迁往澜沧江中下游、怒江中游的乌蛮人越来越多,这些人中许多都种茶。宋元时期,哈尼族、彝族、拉祜族,与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一起成为种茶的主体民族。

明代以后,汉族也成为了种茶的主力之一。苗族、瑶族也从贵州迁到产茶的云南南部、西南部,其中也有许多人种茶。至于傣族,其跟布朗族的种茶历史一样悠久,因为濮越民族几千年大杂居,作为百越人的傣族肯定很早就受了濮人的影响,也种茶。只是傣族多住在坝区,种水稻为主,不以山区作物——茶叶为重点。而傣族的近亲壮族,也有一些在文山与红河种茶。

这样一来,云南的民族中,布朗族、佤族、德昂族、拉祜族、基诺族普遍种茶,彝族、哈尼族、景颇族、汉族种茶的也多,苗族、瑶族、傈僳族等也有一些种茶。

古蜀国与濮人南迁带来茶叶种植文明

前文说到,春秋战国时期,原住金沙江流域,滇池、洱海一带的傣、布朗、佤、德昂先民南迁到临沧、版纳、保山、德宏、普洱一带,建立哀牢王国。那在他们南迁之前,怒江、澜沧江中下游流域居住的是什么民族?是布朗、佤、德昂先民的亲戚——讲南亚语系的孟高棉族群。

孟人、高棉人是东南亚、云南的原住民,也曾经是东南亚势力最大的民族集团。商周时期,孟高棉族系的人,北扩到金沙江,与古蜀国文化融合,成为百濮族群的一部分,这些深受巴蜀文化影响的孟高棉人,就是当今布朗、佤、德昂的先民。后来,他们与傣族先民一起沿澜沧江、怒江南迁,其实也是征服当地土著的过程。这些土著跟布朗、佤、德昂先民一样,也是孟高棉族群,只是未受古蜀国影响,因为他们是临沧、版纳与普洱的土著,故被称为“本人”,也就是本地人的意思。这就是在普洱茶的核心产区,我们会经常遇见“本人”一词的原因。

我们现在对东南亚、云南曾经势力最大的孟高棉族群做一个小结。孟高棉人是一南一北最为发达,中间最为落后。南边的柬埔寨、泰国南部、缅甸南部是印度文明的传播范围,土著文化跟南印巴利语文化接触,催生了灿烂的高棉文化(柬埔寨)、孟人文化(缅甸南部),合称孟高棉文化。北部受巴蜀、古滇国文化的影响,成为中国百濮族群的一部分。在南北之间,由于远离巴蜀与印度这两个区域文化中心,是最落后的一部分。布朗、佤、德昂、傣的先民南下,就是先进的外地人征服落后的本地人之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南一北落后的中间部分,也有少数较为发达的地区。其主要位于古代交通要道两侧附近,比如繁华的蜀身毒道(南方丝绸之路)沿线,但难掩大部分地区落后之事实。

把濮越与孟高棉梳理清楚了,就可以对茶树驯化种植史进行分期。

分期的依据是先进的巴蜀茶叶种植文明南下,改造提升云南怒江中游、澜沧江中下游落后的茶种与野生茶驯化技术。其让云南茶叶种植由蒙昧走向了文明——濮人种茶。

而汉武帝征服西南夷,东汉初年的哀牢国归汉,成立永昌郡,诸葛亮治理南中,大开中原先进农耕文化涌入之门,则大幅度提升了濮人种茶的水平。继而是唐宋时期乌蛮种茶的兴起,以及明清时期汉人也成为云南种茶的主力之一。需要指出的是,明清时期中原茶文化对云南的影响,主要来自江南。也就是说,在明代以前,云南的茶叶种植加工主要受巴蜀先进的农耕文化的影响,明代以后主要受江南农耕文化的影响。民国直到现代,是以西方为师,学习现代种茶体系。

云南茶树驯化史:从以巴蜀为师到江南的影响,

云南茶树驯化种植史分期如下:

1、濮人种茶时期(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从哀牢国到永昌郡)

在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中国西南与东南亚中北部及印度东北部都在驯化与利用野生茶树,其中水平最高的是巴人蜀人,其次是云南金沙江流域一带受巴蜀文化影响的濮越族群,最落后的是云南西南部、东南亚中北部的孟高棉族群,因为他们远离巴蜀文化与印度文化的传播区域,原始农业很难让驯化野生茶树有质的飞跃。很有可能,野生茶变为栽培型茶树的关键一环,是由古巴蜀人、古濮越人完成的。后来居住在蜀国南方边地的古濮越人南迁,将先进的茶种与驯化野生茶技术带到澜沧江中下游、怒江中游一带,让云南茶产业的主产区进入了濮人种茶时期。

其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金沙江流域、滇池、洱海先进的濮人从春秋、战国起,南迁到保山、德宏、大理南部、临沧、普洱、版纳一带,建立哀牢国,初步提升了当地的茶叶驯化种植水平。二是两汉、三国、魏晋,哀牢国故地纳入永昌郡管辖,濮人种茶进入了永昌郡时期,由于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水平进一步提升。

2、茶出银生时期(唐宋元:濮人、乌蛮成为云南种茶两大主体民族)

唐代的南诏国时期,云南种茶以濮人为主,但越过哀牢山南下澜沧江、怒江流域的一些乌蛮人已经开始种茶,这标志着乌蛮种茶的兴起。到了宋代的大理国,乃至元朝,越来越多的乌蛮南下云南茶叶的主产区,这意味着濮人与乌蛮成为云南两个主要的种茶民族。

3、江南茶文化传播时期(明清:继濮人、乌蛮之后,汉人成为种茶的主力之一)

明代以来,江南的汉人纷纷进入云南,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文化。这标志着云南茶叶的种植文明由学习巴蜀,转向了学习江南先进的茶叶种植技术之时期。

4、现代茶文化传播时期(民国、新中国:现代茶产业传入并逐渐主导云南茶叶种植)

文/白马非马

请上帝喝茶工作室出品

国家级非遗项目-茶叶传统技艺有多少?传承人有哪些?

为了传承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管单位十多年前开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设,对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保护对象予以确认。此外,这也是履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注:国家级非遗十大门类

国家级名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大门类,分别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已经建设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前四批共计137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涉及申报地主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皆为3154个。

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开展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

本批次共有推荐申报943个项目,经专家评审后,提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337个。其中,新列入198项,扩展139项。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公示期20个工作日,从2020年12月22日至2021年1月19日结束。

国家级非遗名录建设已到第五批,茶叶传统技艺累计有多少项?

第1—5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37个茶叶传统技艺入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围茶叶传统技艺,有哪些值得关注信息?

从入围茶叶传统技艺所在批次来看

第一批有1个,第二批有13个,第三批有6个,第四批有9个,第五批有8个。

入围最少的是第一批,仅有乌龙茶传统技艺,来自福建省武夷山市的武夷岩茶(大红袍)。入围最多的是第二批,高达13个。其中,绿茶传统技艺排在首位,分别是西湖龙井、婺州举岩、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

此外,普洱茶传统技艺仅在第二批次入围,分别是云南省宁洱县申报的贡茶制作技艺和云南省勐海县申报的大益茶制作技艺。

从入围茶叶传统技艺的茶叶分类来看

绿茶有15个,黑茶有8个,红茶有4个,乌龙茶有3个,花茶有3个,普洱茶有2个,白茶和黄茶各有1个。

入围最多的是绿茶,也从某个角度验证绿茶是历史最悠久,也是国内茶叶生产和消费的主要茶类。其中,15个绿茶传统技艺,浙江省占4个,浙江省杭州市申报的西湖龙井制作技艺闻名海内外,也推动其成为我国最具知名度的名优绿茶。

排在第2位的是黑茶,有8个传统技艺入围,分别是湖南千两茶、茯砖茶,湖北长盛川青砖茶、赵李桥砖茶,四川南路边茶,云南下关沱茶,广西六堡茶艺,陕西咸阳茯茶。

入围最少的是白茶和黄茶,各有1个。其中,福建省福鼎市申报福鼎白茶制作技艺,位于第三批;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申报君山银针传统制作技艺,位于第五批。

注:37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代表性项目—茶叶传统技艺

从入围茶叶传统技艺源自省份来看

福建最多,排在首位,有6个茶叶传统技艺入围;浙江、安徽、云南并列第2位,有4个茶叶传统技艺入围;湖北、湖南和江西并列第3位,有3个茶叶传统技艺入围。四川、江苏和北京并列第4位,有2个茶叶传统技艺入围。其余省份,仅有1个茶叶传统技艺入围。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不是重要茶叶产区,但却能入围2个茶叶传统技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个茶叶传统技艺都是花茶类,也说明北京地区是国内茉莉花茶重要消费市场。

此外,入围乌龙茶传统技艺均来自福建,分别是铁观音、大红袍和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而入围红茶传统制作技艺省份分布不集中,安徽、福建、云南和江西各有1个,分别是祁门红茶、坦洋工夫、滇红和宁红茶。

从入围茶叶传统技艺申报主体来看

37个茶叶传统技艺,36个申报主体为各级政府,仅有1个为企业直接申报,是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申报的花茶技艺。

值得注意的是,绝大部分茶叶传统制作技艺申报单位都为政府,这也反映出我国终端茶叶消费市场的品牌建设处在政府推动推动的培育期。

现阶段国家级茶叶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和实力也还有待提升,区域公共品牌是茶叶消费市场培育的重要支撑。产茶区域的政府主管单位牵头申报国家非遗茶叶传统技艺,既可以作为当地中小企业品牌营销的背书,也有助于在细分茶叶品类中培育龙头企业。

从入围茶叶传统技艺保护单位来看

37个茶叶传统技艺,28个保护单位为行业协会/研究中心,9个为茶叶企业。

企业保护传统技艺分别为:绿茶技艺,婺州举岩由浙江采云间茶业有限公司保护,黄山毛峰由谢裕大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保护,安吉白茶由安吉中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保护。

黑茶技艺,茯砖茶由益阳茶厂有限公司保护,赵李桥砖茶由湖北省赵李桥茶厂有限责任公司保护,下关沱茶由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保护。

红茶技艺,滇红茶由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保护。花茶技艺,张一元茉莉花茶由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保护,吴裕泰茉莉花茶由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保护。

从现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茶叶)来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其传承人的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的“活”的文化形态。2007年、2008年、2009年、2012年、2018年,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先后命名了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3068人。

在茶叶传统技艺领域,目前共有25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其中,第一批和第二批没有,第三批有6人,第四批有6人,第五批有13人。

从性别来看,男士22人,女士3人。3位女士分别是:王秀兰,张一元茉莉花茶制作技艺;孙丹威,吴裕泰茉莉花茶制作技艺;韦洁群,六堡茶制作技艺。

从传统技艺对应茶叶分类来看,非遗传承人数量分别为:绿茶有11人,白茶有1人,乌龙茶有4人,红茶有2人,黑茶有4人,花茶有3人。仅有张一元茉莉花茶非遗传承人是企业申报,其它都是由各级政府(市、区、县)申报。

注:25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茶叶传统技艺

后记

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传承和管理工作,不是将其束之高阁保护起来。

该如何保护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叶传统技艺?在笔者看来,让非遗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才能真正保护好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茶叶传统制作技艺入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仅仅是这些重要技艺保护工作的开始。

只有将这些入围的传统技艺进行经验总结和标准制定,并用于指导现阶段茶叶生产,生产出适合现阶段老百姓需要的产品,才能真正让有中国特色的非遗茶叶传统技艺走的更远。

你怎么看茶叶非遗和具体生产、经营关系?

注:现有多家单位在开展非遗传承项目和传承人推荐工作。本文仅记录国家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茶叶传统技艺,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确定。

找到约1,339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