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云南腾冲极边乌龙茶价格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17 秒)

“只此青绿” 云南乌龙茶

“只此青绿” 云南绿茶、乌龙茶

云南是世界茶源,尤其是大叶种茶树的原生地。很多人认识云南都是通过由大叶种制成的普洱茶开始,在云南,少数民族鲜活的种茶、制茶、吃茶的历史自成一派,源远流长。

然而,在普洱茶还未闻名之前,云南茶有相当漫长的时间是游离于中国茶范围之外的。

云南大叶种早已经被证实,除了普洱茶还适合制作绿茶、红茶、白茶,有着不俗的口感。由于大叶种茶树茶种和高原地貌的特殊性,尤其是古树茶,发芽总比小叶种树更晚一些,普洱茶只说“头春”,不讲究“明前”。在头春还没有采摘之际,又正值窗外春日风光无限好,到处青绿一片,正是品饮属于云南“只此青绿”的最好时节——绿茶、乌龙茶。

青·云南的高山乌龙茶

说起“云南乌龙茶”的兴起,台湾是绕不开的话题。这些台湾人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在云南普洱市思茅区的群山中引进台湾、福建等地的优良品种,开辟优质的高山乌龙茶园,种植“思茅乌龙茶”。

这些茶人有着丰富的种植和加工乌龙茶经验,慢慢的“云南乌龙茶”也有了名气,成为云南茶继绿茶、红茶、普洱茶之后最有潜质的一个新品类。随后,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在省内茶区种植,其中包括近些年声名鹊起的产自云南腾冲极边高山乌龙茶。相信去过云南腾冲高山乌龙茶景区的人,都会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分不清自己是处在公园还是茶园。

极边茶业的销售经理李雪梅从公司2005年成立至今已

经任职16年了,长期耳濡目染下,对于乌龙茶的历史、品种和工艺都有所了解。

“我们公司最早主营业务为山葵,常年与台湾商人有合作关系,偶然的机会,我们老板从台湾移植了乌龙茶在腾冲种植。”作为土生土长的腾冲人,李雪梅眼里的乌龙茶属于比较昂贵的茶叶,即便在原产地台湾也是如此。

“早些年,台湾人还比较贫困,乌龙茶一般人喝不起,作为难得的东西让老人喝,被称为老人茶。”台湾早在19世纪上半叶就种植乌龙茶了,茶种与制作工艺都是从福建传过来的。

后来,台湾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时期,乌龙茶因创新运动而蓬勃兴起,出现了很多流行的比如高山茶、青心乌龙、生态茶等台湾茶概念。

乌龙茶又名青茶,属半发酵茶类。基本工艺过程是晒青、晾青、摇青、杀青、揉捻、干燥。“台湾乌龙茶早年的工艺更偏向人工重度炭焙,但是这样做出来的茶虽然有一种炭香,却失去了茶叶天然的香味。

后来台湾乌龙工艺出现了坚持重度烘焙的传统派与尝试轻度烘焙的创新派。尝试轻度烘焙的创新派起名于高山茶,也叫高山茶派。

高山茶派认为,好喝的乌龙茶,一定要让人能够感受到在高山种出来的茶,那种本真的味道,我们极边乌龙也是走这个路线,引进台湾原种青心软枝乌龙品种,得益于腾冲高山多湿的气候环境,这才生产出高品质的乌龙茶。”李雪梅介绍说。在李雪梅的工作中,总是会有太多人来询问,云南怎么能种出乌龙茶?

云南乌龙茶好在哪里“这样的问题我几乎每年都要回答上百次。虽然乌龙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近年来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

腾冲怎么生产乌龙茶的?其实得益于腾冲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腾冲属于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丰富的水能资源,优质的火山灰土壤,充足的降雨量,适宜的气温等自然优势,为“极边乌龙茶”造就了几乎完美的生长条件。

极边茶业在五合乡明光镇乌龙坝清镜山的茶园紧邻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距中缅边境4公里,海拔达 2500米之高,森林覆盖率高达 80??上,平均海拔 2100米,每年都有降雪,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高原雪地茶园。

在李雪梅眼中,能够在云南做出一杯好喝的乌龙茶,得天独厚的环境是第一要素,腾冲高山高寒的环境并不适应喜热,不耐寒的普洱茶生存,这里的气候反而和台湾南投县冻顶和阿里山气候相似,非常适合乌龙茶树的生长。高山气候下的高海拔,高温差是腾冲乌龙茶高香的根本原因。

“在乌龙茶品中,青心乌龙是高海拔种植的首选品种。如今我们乌龙茶园面积3.1万亩,年生产力可达1200吨。”高产量又高品质的青心乌龙茶,吸引了众多快消品牌纷纷前来谈合作,极边乌龙茶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价格却不高。

在李雪梅看来这并不奇怪,毕竟一杯好茶的标准,其中也有让人喝得起这一重要因素。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吉普号×茶业复兴沙龙回顾:茶行业二十年未有之大变局

2021年12月14日,吉普号×茶业复兴沙龙重启,一场主题为“2021茶行业观察,20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沙龙在雄达茶城猫猫茶书馆举办。

这个充满茶香的夜晚,嘉宾和茶友一同回顾了2021年的变革与机遇,寒冷冬夜,因爱茶人的相聚而温暖,更因思想的交锋而热烈。

01

2021年,茶行业都发生了哪些大事

这一年,各行业有喜有忧,表现分化,茶行业也如此。2021年,茶行业都发生了哪些大事,我们先来做个简单回顾——

  • 3月,习近平总书记福建考察,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 。

  • 3月,美国:疫情中求闲,茶叶市场获新增长。

  • 4月,上海警方查获10余吨假冒品牌普洱茶饼:单个市价数十万元。

  • 6月 ,奈雪的茶上市首日破发。

  • 6月,喜茶完成新一轮融资,估值达600亿元人民币。

  • 6月,澜沧古茶终止深交所主板IPO 。

  • 6月,英语四级考试考龙井、普洱、铁观音上热搜了。

  • 7月,大益仓颉号二级市场被「熔断」,首次出现无报价时刻。

  • 7月21日,港交所取消龙润集团在香港主板市场的上市地位。

  • 8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国茶园面积2527.05万(比原有数据缩水2100万亩)。

  • 9月,茶叶中农药量残留最大量迎来新国标。

  • 10月,八马茶业突然中止IPO。

  • 11月,立顿易主,全球最大茶公司联合利华45亿欧元出售其全球茶业务。

  • 11月,山东大学考古团队发现世界最早茶叶,将茶文化的追溯提前了三百多年。

  • 天猫双十一,茶行业的交易金额整体稍下降,其中普洱、红茶、黑茶类目降低10%以上,普洱茶下降了26%(2020年49.8亿,2021年36亿)。

02

一份茶行业的媒体观察

周重林(茶文化学者,茶业复兴出品人):今年的行情是二十年来未出现的,行业分化明显,头部效应明显。红利消失了,很多靠自然流量的店铺生存面临很多挑战。普洱茶的上一次危机是2007年,茶城搬走了很多人,危机无处不在。

3月份习主席提出的“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 最大的不同就是顺序的不同,茶文化放在了最前面。最近几年茶文化和茶产业的发展每年都上一个台阶,我上个月领了个奖,是表彰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我研究茶文化的,第一次被排在了第一。

美国疫情期间茶卖的好,是因为疫情大家哪都去不了,“嘴闲着特危险”,疫情刚刚开始,我去逛超市就发现休闲食品卖的好,超市里的瓜子、袋装茶都很好卖。4月份的造假事件,说明真货假货会长期并存的,我们都知道奢侈品的假货非常多,特别是普洱老茶,利润高,有奢侈品的属性,造假者有利可图。

今年最热的是茶的资本市场的兴起,奈雪的茶是靠新茶饮上市的,据说还有7、8家茶企(包括新茶饮)正在准备上市,这意味着茶的资本市场开始形成。今年多家传统茶企上市受阻,中止的原因也很值得关注。通过看企业报表我们会发现很多,比如加盟店的数量和公司赢利点之间的关系、比如什么样的茶品比较赚钱、我还发现了普洱茶是能持续挣钱、能周期性的挣钱的茶品。

6月份喜茶600亿的估值,让我们看到一个新茶饮品牌能做多大,能多值钱。除此之外,喜茶这一轮带来的是空间美学的变革,喜茶之后,市面上出了很多关于茶空间设计的书,云南的霸王茶姬也是在这一波崛起的,吉普号今年孵化的上山喝茶也很受关注,两个月“霸屏”昆明最受欢迎茶饮店,吉普号是我认识的唯一一家在传统赛道和新茶饮赛道同时在跑的。

回到普洱茶,仓颉号事件可以让我们反思芳村模式,反思消费市场。我们也要思考普洱茶特有的收藏属性、金融属性到底给茶企带来了什么?

立顿易主是今年年底的大事,前些年大家讲的都是立顿故事,最广为流传的是“七万家茶企,不如一家立顿”。立顿易主也标志着变革已经到来,在这些变革背后也看到普洱茶的机会。

山大的考古发现,当天有20多个人转文章链接给我,我国饮茶的历史长,但是文献记载的历史比较晚,最近几年西藏阿里、陕西西安的考古发现都用实物证明了我们有2000多年的饮茶历史,而山大的考古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前了300多年,提前到了战国时期。

总的来说,今年是充满变化的一年,也是充满生机的一年。

03

极边年销售占比40%来自新茶饮

这个数字在3年前是0

徐海波(云南腾冲极边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我一直认为茶行业的变化不是突然发生的,当从业者感受到这些数据变化的时候,变局其实已经早就开始了。我们今年7月份就完成去年的销售额,11月与去年同比有30%的增长,这和我们提前布局新茶饮有关,我们极边专注做优秀的原料供应商,专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好我们可以做的。

极边今年的销售总量40%来自新茶饮,这个数字在3年前是0,因为有新茶饮支撑,我们才可以达到这样的增长。之所以布局新茶饮,我最开始的直觉是发现很多年轻人只喝新茶饮的茶,不用茶壶、也不用公道杯。无论大家如何臧否新茶饮,但新茶饮让大量的年轻人开始喝茶了,新茶饮对茶行业的贡献巨大。传统茶行业各种办法,都没有能让年轻人普遍接受茶,但是新茶饮做到了。传统茶行业现在开始转变仍不算晚,还有机会,但要抛弃一些旧的销售方式,以及文化方面的旧有观念。

我先说茶科技,别的不说,光是研究成果的数量和等级,都远远低于咖啡。茶叶研究所、茶企应当多做这方面工作,但不能被伪科学、玄学骗,要踏踏实实做科研。

一方面,我认为茶文化没进入应有状态。茶不能只讲功能和品饮,前些年马化腾提出了互联网+,这个概念提的很好,它的意思就是每行每业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获得自己的加分项。我们回来看茶行业,说的最多的是品饮,而茶的社交属性、文化属性、茶和人的关系,茶在仪式中的作用、以及茶衍生的茶空间、茶具的研究相当不足。

另一方面,我认为茶在各种文化场景中没有发挥作用,我是个茶人,又是个戏剧人,我很少在主流剧场看到茶馆,全是咖啡馆。现在慢慢开始有奶茶店了。所以我对做新茶饮的企业心存敬意,这些企业构建了年轻人喝茶的消费场景、通过茶进行社交的场景,这里边没有太多的高大上的东西,但它确实形成了一种文化。

其次,我认为茶在哲学、美学、科学方面都有很明显的问题,还有太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喝茶带来的美感、真正关注研究得不够,重视的不够。举个例子,最近几年网络上把“茶艺师”这个名词污名化,把“茶艺师”类比为失足女青年,茶行业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绿茶”、“茶艺师”这些与茶有关又相当侮辱女性的新词汇,会对茶行业造成重伤。

希望更多研究者去关注茶在哲学和美学层面的东西。茶一直是文化生活的重要参与者,现在的研究实在太不够了。

大变局来临之时,需要茶行业同仁共同努力、共同探讨。

04

变局之下

如何面对困局,突围增长?

张宇(吉普号CEO):听了徐总的分享,我最明显的感受是确实未来整个行业的进步是体现在生态位的分化,极边找到了很棒的生态位,把握住了极边的优势,有自己的护城河,有自己的利润,配合起来很愉快。我们今天现场听装冷萃茶中的乌龙茶原材料就是徐总他们公司提供的,在冷泡方面我们试了很多种乌龙茶,极边的青心乌龙是最合适的。

徐总分享了咖啡案例,我补充说一点,上山喝茶使用的主流器具,三分之二是咖啡器具,为什么我们要用咖啡的器具呢?是因为标准化和精细度很好,基于标准化与精细化,云南咖啡的初制和烘焙最近几年进步很快。

徐总刚刚围绕着茶社交和空间,进行了哲学层面审美探讨,我今天刚刚得到了一组数据:昆明市区现在正在营业/持平盈利的独立咖啡馆有300多家,这是昆明独立媒体《山茶花小姐》的数据,每个店都有自己对咖啡的理解,以及在审美、技术层面的实践,构建了精品咖啡馆丰富的生态,我觉得这是值得茶行业借鉴的。

下面我要回到吉普号数据和行业数据的对比,这些数据在茶业复兴公开,是希望和行业有一个互动。

刚刚PPT的最后一条数据是我提供的,“双十一”指的是10月20-11月11日晚零点,普洱茶缩了13亿,相较去年萎缩了26%,这是真实状况。即便之前有刷单,也说明今年刷不动了,因为刷单要垫钱,需要2-3周的资金周期。26%的缩水,我第一时间是不敢相信的。看到这个数据,很多人会说销量都去抖音了,其实根本不是,这个数据出来之后,我们电商团队很焦虑,于是我们进行了内部的订单比对,筛了几百条订单之后发现,我们在天猫和京东购买的老客户去抖音的只有7%,但是抖音首次成交后,再跳转来天猫的有15%,这说明不是天猫和京东的去抖音了。

我再分享一个数据,我们在抖音上卖普洱茶饼,80前的客户只有10%-15%,结合天猫的数据,我们发现这是80前消费者断代的问题,综合各种原因,80前的消费者失去了消费信心。像茶城的很多店铺,过去的订单是解决收藏和礼品,但这部分用户这两年少了收藏和礼品消费的信心。再举个例子,我们今年的单品503,今年出了1万片,在抖音、京东和天猫预售不到10天就卖光了,数据复盘时发现20%是95后用户,一开始看到数据我是很惊讶的,503预售的价格是不到3000十片,200多一片,我们的数据是80后、90后、95后在主力消费。

从我入行前8年到我入行以来的12年,这20年间我们聊茶的语境没变过,这个语境下主要聊的是普洱茶是越陈越香的、是可以送礼的、是可收藏的、是可增值的等等,这个语境和今年缩水的百分之二十多一比对,我们就会知道是什么类型的消费缩水了。

一个时代塑造一代人的价值观,吉普号门店店长周欣就发现今年来门店买茶的消费者和过去的不太一样了,以前很多消费者买茶关注的是树龄、山头,坐下来和你聊一下午。现在很多年轻消费者不想和你聊天,他进店一看包装价格差不多就买了走了,交易的速度快了很多。这种变革迟早会发生,只是被2020年、2021年的疫情和大的经济形势加速了,广州的茶叶交易过去商行很重要,依靠熟人、重定制等等。现在商行和熟人的交易在衰落,随着科技的发展,陌生人之间的交易成本在下降,交易变得更加简单、便捷和透明。

最后,我觉得最棒的是普洱茶的消费在变局之中逐渐回归品饮、回归日常、回归流通,整个语境开始回归到消费品行业。

05

对产品标准化的探索,没有终点

吴坤(吉普号产品策略部负责人):普洱茶行业的极度不成熟,导致市面上乱象横生,充斥着各式玄学与造魅,我们身为从业者,也为之困扰。吉普号的产品到今天能有一套标准化的呈现,其实也是经历了长达9年的探索与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曾彷徨过、质疑过,但秉持着“做理性的普洱玩家”的理念,我们还是坚持了下来。

纵观整个进程,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阶段、四度更名,详见下表——

关于完整的产品体系,下图可做案例说明。简简单单的数字编码,却蕴含了一款产品的主要信息,消费者可以按图索骥,根据自己的需求或者口感喜好,快速锁定自己中意的茶品,不用去花一下午时间不停的喝,同时还要听一大堆的普洱茶玄学和故事,大大缩短了决策成本,最终提升了商业效率。

时至今日,吉普号产品的标准化已经得到了很多茶友的认可,甚至在抖音留言区都形成了独特的语境社区:“买了一提405,我终于可以4系自由啦”、“我啥时候才能6系自由呀”... ...当然,在这9年期间,不止吉普号,其他同行也有试图走这个标准化路线的,比如说有用星级来区别的、有用颜色(黑票、蓝票等等)来区别、也有用数字来区别等等,但是大都浅尝辄止。现在想来,我们产品标准化的这一路,真是太不容易了。

当下,除了生茶、熟茶之外,吉普号的滇红茶、柑普两大系列的单品之间,也都呈现出非常强的逻辑链,但我们认为仍然还没有完善到位,这个对于产品标准化的探索,没有终点,我们将持续前进。

06

现场茶友精彩发言

周晴(塞林格咖啡馆主理人):小黑总提到让“上山喝茶”回到社区的话题时,我忍不住拍手称快、表达期待。塞林格咖啡馆坚守已经门可罗雀的钱局街白云巷多年。自从2019年谷雨,茶业复兴、吉普号联合塞林格咖啡馆举办“云南咖啡与茶,哪一个更普及”活动之后,隔了个疫情年,虽然一直关注,但从未与小黑总见面,直至今日参加活动。其间,到“吉茶庭”探店,也关注到“上山喝茶”,赞叹和钦佩于小黑总在传统普洱茶和快销潮茶饮品之间坚持不懈的探索和愈加的努力,未被疫情阻隔反被激发出新的热忱。

感谢小黑总引领新生代回到味觉美感的正途,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用云南天然茶跨界运用咖啡品饮手段,把他们从工业添加剂和巨糖奶茶中拖拽出来,取得超强认同感的消费主张。

我从地产公司辞职接手一个奇葩咖啡馆,本身就是文脉老社区精神家园的回归。并不是看不到商业综合体人流、看不到快销市场红利,而是坚信人和人之间面对面交流、交往反而更为网络时代所急需;并在上百场次活动中自身和客人以及主讲人达成共同的精神流动承载。小黑总在取得快销市场阵地后,竟然已经“鸟瞰”到快销品市场的“快起快落”,期许社区商业业态的温情暖意和持久生命力,我一个不务产品正业的票友,必然翘首以盼,期待“上山喝茶”花落隔壁。

国潮之下,以小黑总团队为首的“云南潮茶饮品”成为全国品牌和“全国劳模”时日可期——审视昨日活动准备的“茶味评测笔记本”和手办即可知:他们做广谱性茶市场是认真的!

更感谢重林,愿意成为首度也是唯一搭建茶产业文化平台巨大“蜘蛛网”的“大蜘蛛”,数年不断吐丝结网,吞噬信息,产出书籍。

Bonnie :感想一:茶产业从一开始就离不开茶文化,而且从历史、经济、社会、哲学、美学、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是最具影响力的休闲消费方式。所以爱茶人和做茶人都要研究茶文化,也是茶之魅力。感想二:社会越发展、文明越进步,茶越有市场!茶作为消费品永远是解决温饱后才能有的,是文明、文化高度的产品,所以必须要有仪式感、体验感,对于年轻人也不例外的有需求,只不过要用这个时代特有的呈现形式。感想三:各位茶人还是让茶体验尽量慢下来吧!这个时代什么都讲快,带来的精神焦虑日益增长,你们的产品体验能让大家静下心来、收获宁静美好就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

李丽琼:普洱茶行业或者说整个茶行业的健康发展一定跟我们从业者本身对茶的正确认知,以及正确对消费者的引导是分不开的。这需要我们从业者对茶的了解是基于自身实践的,(如投身源头关心茶树生态、懂制茶工艺,了解茶性等)而不是现在市场以讹传讹的乱像,或单纯把茶作为赚钱的媒介,不考虑品质,只关心盈利。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新茶饮时代的到来带动整个行业的新发展,但传统茶行业以及茶文化的复兴,更需要专业宣传和正确引导。传统茶企如有人手和资本的条件下可以细分企业业务,发展新茶饮。如自身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应坚守茶人本真,扎根传统茶饮,为新茶饮企业提供好原料,共同为茶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钟梅:我是一名茶师,以茶为师,我饮故我思。今天晚上的沙龙,听着过瘾,喝出期待,发人深省。

为什么说是听得过瘾呢?因为茶业复兴,绝对可以说是茶行的所有信息集散中心,今晚分享的行业大事件,非常具有代表性,虽然普通茶友并不见得对这些大事件感兴趣,但它却与每一位茶友息息相关!与此同时,这些信息的后面暗藏玄机,看起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所有事件的发生都是必然的,那,凡是看透了一定发展规律的企业,都能够顺应茶行业的发展,获得阶段性的成功,那吉普号无疑正是这样一个茶行的弄潮儿。

今晚的易拉罐听装冷萃茶,确实是让人意外,第一次尝试乌龙茶和普洱茶的拼配,香气自然而清心,茶汤,层次分明,且余味持久,第一次喝到有余味的即饮茶,茶行年轻化非常有望。

2021年,包括过去的2020年,其实都是充满了挑战,但是又处处是机遇的时期。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企业的发展才真正的见分晓,只有既能够体现自己的特色和核心资源优势,善于利用新媒体,又能够适应和满足市场的产品和茶企,才会脱颖而出。

春和景明(农大吃货):学习要一直在路上,无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琴棋书画诗酒花茶,都是值得学习的重要内容,特别感谢周老师及“茶业复兴”提供的这个开放而前沿,又非常接地气的学习交流平台。也希望能一直坚持下去。

农大吃货与茶,除了兴趣于个人把玩的“三无”产品(十年前保山挂职锻炼以来),现在更要关注云南普洱茶的品牌与行业发展,尤其是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下的云南普洱茶之何去何从,唯有此,才能说自己一直追求的当一个“吃相优雅”的吃货。

从今天开始,我会重点关注“吉普号”,这是一家立足于普洱茶未来发展,关注于年轻消费市场,致力于普洱茶与时尚快销完美接轨的创新型普洱茶企业。

从某种意义上讲吉普号代表了普洱茶未来重要发展趋势,而且这是一家云南成长起了地方本土化企业,更为难能可贵,也任重道远。值得更多的掌声和祝福。

我们一起来为吉普号,为云南普洱茶的明天,撸起袖子加油干。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