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广州早茶有哪些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一周速读:广州茶博会茶业“风向标”、茶产业将如何重塑、海垦早春茶上市

11月20日-11月26日茶界资讯速读!了解更多详情点击文中标题及连接查看~

1、2021年10月中国茶叶进出口数据

据中国海关数据,2021年10月,中国茶叶出口量为38638吨,出口额为22844.1万美元。2021年1-10月,中国茶叶累计出口量为296741吨,累计出口额为186508万美元。

https://www.puercn.com/news/108908/

来源:中农促茶产业委员会

2、大潮所向,中国茶产业将如何重塑!

本次年度大会落地荔湾区,选择在白天鹅宾馆举办,不仅因为这里邻近被誉为中国茶叶风向标的芳村茶叶商圈,也是因为这里是纪录中国改革开放的地标建筑。广州市荔湾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局长刘立峰在开场致辞中表示,荔湾区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市场优势,继续做大做强茶产业,丰富茶文化内涵,延长茶产业链,做强茶科技,全面提升芳村茶叶市场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让“芳村”美名远扬。


https://www.puercn.com/news/109038/

来源:广东省茶文化促进会

3、聚焦三茶融合,统筹陕茶发展,共助千亿茶产业链建设!

为了实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塑强“陕茶”品牌,提升“陕茶”影响力,推动陕茶产业转型升级,特别策划丝路陕茶文化推广周重磅活动——第四届陕茶高质量发展论坛暨首届陕西三茶统筹发展高峰论坛,将以“陕茶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共探陕西茶产业发展新未来!

https://www.puercn.com/news/108973/

来源:陕西省茶业协会

4、2021广州茶博会与《媒眼看国茶论坛》同期举办

11月25日-29日,被业界称为茶业“风向标”和“温度计”的第26届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简称广州茶博会)在广州举行。作为大会的重点活动“媒眼看国茶”论坛于2021年11月25日下午在广交会展馆C区举行,主题为“科技引领风好起航”,中国科学院院士、学者、科技创新企业家、资深媒体人深度探讨和交流。这是一场茶行业、科技领域、媒体界的一次跨界对话,将碰撞出有价值的思想火花,引领产业的发展。


https://www.puercn.com/news/109029/

来源:郭静广东记者

5、科技赋能安徽茶振兴 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2021年11月18日,科技赋能茶产业发展座谈会在合肥圆满召开!本次会议围绕安徽农业大学、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上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和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绿茶自动化加工与数字化品控关键技术装备及应用,总结了我省先进的茶科技发展经验,讨论了当前茶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提出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时关于“三茶”讲话精神,推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落到实处。


https://www.puercn.com/news/108622/

来源: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

6、海垦2022年早春茶全面上市首日订单突破1000多万元

11月19日上午,海垦热作集团2022年早春茶上市暨中国首款零碳咖啡发布会在海口市龙华区海垦路绿海大厦一楼海垦热作体验中心举行。

发布会上,身穿传统茶服的茶艺师以新鲜上市的海垦春茶进行茶艺表演,茶香随热气升腾,缭绕,汤色明亮迷人,让参加发布会的各界人士大加盛赞。产自五指山白马岭北麓的白马骏红,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鲜爽甘醇,是海南传统红茶中的顶档产品、中国红茶的标杆。


https://www.puercn.com/news/108589/

来源: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7、2021茶业风采展示:立足实际出发,抢抓数字农业发展机遇

雨城,北纬30°线上的生态家园,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雨城多雨多云多雾,年均气温16.1摄氏度,适宜茶叶生长,全区30万亩茶园多分布在海拔600-1200米之间的浅丘及山区,按地域分为“青衣江流域早茶区”“绿色生态出口茶区”“南部高山有机茶区”三大茶区,生态环境良好,茶叶原料优质,加工技术精良,产品品质稳定,主产名优绿茶、雅安藏茶等,先后获评“全国茶业百强县”“四川茶业十强县”“四川省现代农业(茶叶)产业基地强县”“四川省特色农产品(茶叶)优势区”等称号。


https://www.puercn.com/news/109015/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8、乡村振兴看福建点头镇:探访“中国白茶第一镇”

点头镇依山傍海,被誉为“中国白茶第一镇”。走进点头镇,你会沉醉在茶乡的世界,与茶香融为一体。作为福鼎白茶核心产区,点头镇共有茶园5万多亩,全镇茶叶加工企业200余家,2020年全年茶干总产量达4610吨、毛茶产值5.47亿元,涉茶总产值25.71亿元,茶叶产量、产值双居福鼎市首位。走进“中国白茶第一村”——柏柳村,年近80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鼎白茶制作技艺传承人梅相靖,端坐屋前正与他人弈棋。他的身后,古老的“白茶作坊”古朴典雅,似乎在诉说着“中国白茶在福鼎”的那段峥嵘岁月。


https://www.puercn.com/news/109001/

来源:央广网

9、2021华茶盛典将于12月16日隆重举办!

这一年,茶行业有哪些重大新闻?哪些茶书值得一看?中国茶叶企业品牌声誉评价榜单有哪些企业上榜?......2021华茶盛典给你答案!

12月16日-20日,2021中国(深圳)国际秋季茶博会(简称:第25届深圳秋季茶博会)将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如约启幕。借此茶界年度盛会契机,2021华茶盛典将在茶博会现场隆重举办。

整理:茶小果

解密东莞凭什么是“藏茶之都”?

  在东莞的大街小巷,茶文化氛围浓厚。一个不经意的小店里,拥有的茶叶可能超出你想象;一个衣着随意的喝茶者,可能家里都有藏茶的私人仓库。东莞,“藏茶之都”这张名片已经日渐打响。为什么偏偏是东莞?“藏茶之都”未来走向何方?

  天得茶仓

  藏茶基因:改革开放前沿地

  港商和台商在莞投资办厂,带来了当地喝陈茶的习惯和工夫茶文化,这种伴随着经济输血的文化输出特别具有感染力。港商台商喝老茶的习惯慢慢地影响了东莞企业家,他们也逐渐开始关注老茶陈茶。

  作为东莞对外展示茶叶仓储的第一人,广东茶文化促进会会长、东莞天得茶业负责人蔡金华先生发现陈茶的美好是从朋友视若珍宝的“40年陈沱茶”开始,他边喝茶边买茶边送人的同时,茶叶本身还在升值,陈年普洱茶实在是个好东西。

  东莞市茶馆办的刘景芬女士说东莞的茶馆尤其是五星茶馆都有个特征,就是每家茶馆都有个自己的大茶仓。这些茶馆的老板的主业并不是做茶的,而是房地产、物业、工厂等等,甚至有些茶馆的老板就是当地的富豪。至于是因为卖茶致富还是爱茶之人生意本来就做得大,那就不得而知了。

  岁月知味茶仓

  港商台商闽商来相助藏茶之都羽翼渐丰

  东莞作为岭南文化重要的起源地,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藏茶在民,藏富于民,在20世纪初的东莞,随着改革开放,以及东莞敢为人先的创新发展,大家手上都有余钱,当时正值茶叶价格上涨迅猛。

  东莞本土的资深老茶人江湖人称“粤雪飞”的叶汉民先生就是最早进入茶行业的一拨人。他对普洱茶的历史娓娓道来,他说普洱茶的再次兴起得益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港商、台商。他们进入珠三角投资办厂,将当地的喝茶文化,包括喝的普洱茶,喝茶的方式——工夫茶带到了这片南国之境。

  东莞万江茶叶协会创会会长、艺馨坊茶业馆负责人郑旭的一席话也佐证了这一点:郑旭进入茶行业的领路人是他的姐姐,而他姐姐又从1994年开始,在台商开的茶馆里做茶艺师,慢慢地接触到茶到后来自己开店,带领家族的成员进入茶行业。艺馨坊也从当年10来平的小店发展成为东莞可圈可点的茶叶价值服务商。

  于此同时,在普洱茶的原产地云南,吕礼臻、陈怀远等老一批台湾茶人循着留存于世的“号级茶”宋聘号、福元昌号内扉上的文字千里迢迢到达这里。他们去到易武,找寻上面所书“易武正山”,古老的茶山再次走入世人的视野,普洱茶工艺也得以恢复。

东莞藏家收藏的罕见成件88青饼

  这里还不得不提福建茶商对“藏茶之都”的影响了。以现在东莞茶业最为兴盛的万江石美茶叶市场为例,它的前身是一条物流街,因为茶文化兴盛,该村村民家里的存茶也日渐增多。村里几位爱茶之人碰头商议后,决定试水茶叶市场。于是,他们去广州芳村游说福建籍的茶商帮来开店,以极低的价格将铺租给他们,让福建籍的茶商在此落地生根。

  双陈养普庄园

  茶叶大数据仓储:温度、湿度等指标全程可控

  普洱茶的火热,带动了东莞茶产业整个链条的发展:诸如石美茶叶批发市场这样的茶城日益成型;有钱有物业、偏好收藏的东莞人民纷纷进入藏茶领域;另一波茶人不满足大厂生产的茶,走进茶山做茶去。一时间,云南茶山风光无限,原料价格翻着跟斗上涨。

  云南茶山上帮助大厂收毛料的易武麻黑寨茶农何建国对那段疯狂的岁月印象深刻,最初几块钱一公斤的毛料,突然翻着番上涨,一路攀升到300块/公斤。他们卖茶收钱,茶叶升值的速度让本来只是家庭补助的茶叶收入变成了主要收入,一时间,很多茶农都放弃了橡胶和香蕉,投入收益更多的茶叶领域,全国更是掀起一场普洱茶的投资热。

  东莞人见证了普洱茶的起起落落,以及一款款传奇茶品的前世今生。上个世纪90年代在东莞从事茶行业最早的华尔佳茶叶公司的少东家赵沛良回忆当年。华尔佳刚开始是做百货的,当年以铁观音为代表的茶叶只是日用百货里的一个品类。后来,渐渐变成了专门经营各类茶叶的门店。渐渐地,普洱茶、黑茶风靡东莞市场,华尔佳的经营类别也发生了变化。

  前一阵,东莞茶叶圈风传的一张华尔佳开具的“出货单”:2002年的班章有机茶王青饼,43元/饼。而如今,这款茶成件的市场交易价格已经达到百万。

  东莞民间藏茶,看似没有组织,实际上内部消息非常流通。人们喝茶研究茶,最近什么茶好卖,什么茶未来会好卖,一个爆款茶品的幕后操盘人是哪些,最近市场有哪些资本进入……这些都是东莞人民茶余饭后的谈资。

  如今,东莞民间的藏茶喝茶氛围已经很成熟,在东莞,人们去茶楼悠闲地吃早茶的时候都会带上自家的茶叶去冲泡。东莞已经成为全国各地茶叶收藏经营者前来找茶的地方了,收藏氛围浓厚到很多厂家都会给到这边的经销商一个所谓的“流通价格”,这是收藏氛围带来的议价能力。许多品牌都把新品的发布会放在东莞发布,这群掌握了茶品运营逻辑的人对产品的认可才是产品推向更大市场的基础。

  即使放在全国的茶叶行业,莞系的企业家和资本都是不容小觑的一股力量。东莞本土茶人低调务实,东莞本土的藏茶市场,可以用卧虎藏龙形容。这些藏茶、开茶馆的茶人,很多早年都不是做茶的,有些现在主业都不是做茶的。但是他们纷纷进入茶行业,并且深耕茶行业的方方面面,成为了茶领域的一份子,成为了藏茶之都的一个茶叶收藏家。

  藏茶之都正蜕变:定价中心、交易中心、发布中心

  多年来,东莞茶企通过积极探索研究,在规模化存茶、品牌运营以及渠道拓展等方面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举办多年的东莞国际茶博会很早便提出了“最佳陈化地”概念,让东莞茶仓在茶界声名鹊起。

  同时,政府正着力提升“莞仓茶”的知名度,打造“藏茶之都”城市新名片。东莞市商务局在东莞茶博会期间推出优惠参展政策,为东莞本地藏茶企业免费提供100个国际标准展位,全力打造一年一度的东莞藏茶产业盛会,进一步打通“莞仓茶”营销通道,推动东莞茶产业健康发展,促进东莞茶产业贸易合作,推动“莞仓茶”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2020年12月31日,由专业展览公司华巨臣集团主办的东莞茶博会将在广东现代展览中心举行。茶博会将运用“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优势互补驱动模式,发挥“东莞藏茶”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完善的体系优势,践行“藏茶之都”的品牌发展战略,突出重点,展示特色,齐心协力将东莞茶博会打造成政府重点培育项目,推动东莞成为全国中老期茶的仓储中心、定价中心、交易中心,权威发布中心!

  图文来源:东莞阳光网

文化东莞,世界工厂之外,“藏茶之都”名片已经打响!

东莞,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世界工厂”之外,藏茶之都的名片正在打响!10余家茶城,近万家茶馆,40多万吨藏茶,东莞人以超前的眼光,雄厚的经济基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东莞存茶量、老茶保有量与交易量均位居全国第一!

在东莞的大街小巷,茶文化氛围浓厚。一个不经意的小店里,拥有的茶叶可能数都数不清楚;一个穿着拖鞋的喝茶者,可能家里都有藏茶的私人仓库。东莞,藏茶之都这个自发形成的名片日渐打响,为什么偏偏是东莞成为“藏茶之都”?藏茶之都正在向世界散发什么样的能量?藏茶之都未来走向何方?值2020华巨臣东莞茶博会即将举行之际,容若踏上这片藏茶热土,探茶仓、茶馆、茶协会,访老茶人、茶商、收藏家,以探求一点东莞藏茶基因与发展轨迹的雪泥鸿爪。

藏茶基因:改革开放前沿地,莞邑人民迷恋实物收藏

东莞,作为广府文化的发源地,从古至今,人们都有“实物”收藏的爱好,不只是茶,还有陈皮、花胶、酒、雪茄、古茶器甚至萝卜干……任何可藏可品、越陈越香且有升值空间的东西,莞邑人民都喜欢。所以当作为健康的饮品、又有“越陈越香”且具有投资收藏价值的普洱茶出现的时候,东莞人民没有理由不喜欢。

天得茶仓

港商和台商在莞投资办厂,带来了当地喝陈茶的习惯和工夫茶文化,这种伴随着经济输血的文化输出特别具有感染力。广东茶文化促进会会长、东莞天得茶业负责人蔡金华先生发现陈茶的美好是从朋友视若珍宝的“40年陈沱茶”开始,他边喝茶边买茶边送人的同时,茶叶本身还在升值,陈年普洱茶实在是个好东西。

茶馆办东莞秘书处秘书长的刘景芬女士说东莞的茶馆,尤其是五星茶馆,都有个特征就是每家茶馆都有个自己的大茶仓,这些茶馆的老板的主业并不是做茶的,而是房地产、物业、工厂等等,甚至有些茶馆的老板就是当地的首富。至于是因为卖茶致富还是爱茶之人生意本来就做得大,那就不得而知了。

岁月知味茶仓

港商台商闽商来相助 藏茶之都羽翼渐丰

东莞作为岭南文化重要的起源地,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藏茶在民,藏富于民,在20世纪初的东莞,东莞本土人们收获了一批政策的红利,手上都有余钱,当时正值茶叶价格上涨迅猛。东莞本土的资深老茶人江湖人称“粤雪飞”的叶汉民先生就是最早进入茶行业的一拨人,他对普洱茶的历史娓娓道来,他说普洱茶的再次兴起得益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香港人、台湾人,这些人进入珠三角投资办厂,将当地的喝茶文化,包括喝的普洱茶,喝茶的方式——工夫茶带到了这片南国之境。

东莞万江茶叶协会创会会长、艺馨坊茶业馆负责人郑旭的一席话也佐证了这一点:郑旭进入茶行业的领路人是他的姐姐,而他姐姐之所以为进入茶行业是因为1994年在台湾人开的茶馆里做茶艺师,慢慢地接触到茶,到自己开店,带家族的成员进入茶行业。艺馨坊也从当年10来平的小店发展成为东莞可圈可点的茶叶价值服务商。

于此同时,普洱茶的原产地云南,老一批的茶人,包括吕礼臻、陈怀远这些台湾茶人循着留存于世的“号级茶”宋聘号、福元昌号内扉上的文字,千里迢迢去到云南、去到易武,找寻上面所书“易武正山”,古老的茶山再次走入世人的视野,普洱茶工艺也得以恢复。

这里不得不说茶行业的犹太人——福建茶商对藏茶之都的影响了。以现在东莞茶茶业最为兴盛的万江石美茶叶市场为例,它的前身是一条物流街。因为茶文化兴盛,村里的大佬们家里的存茶也日渐增多,几个大佬碰头商议一番,决定做茶叶市场。于是,去广州芳村游说福建籍的茶商帮来开店,以极低的价格将铺租给他们,让福建籍的茶商们、让茶在此落地生根,日渐兴盛。

双陈养普庄园

普洱茶的火热,带动了东莞茶产业整个链条的发展:诸如石美茶叶批发市场这样的茶城日益成型;有钱有物业、偏好收藏的东莞人民纷纷进入藏茶领域;另一波茶人不满足大厂生产的茶,走进茶山做茶去。一时间,云南茶山风光无限,原料价格翻着跟斗上涨。那时候,人们的品牌意识没有那么强,大部分人对品质也没有那么清晰的认识,甚至只要是个饼或沱的形状,上面写了普洱茶三个字,就有人抢着买。

彼时,云南茶山上帮助大厂收毛料的易武麻黑寨茶农何建国对那段疯狂的岁月印象深刻,最初几块钱一公斤的毛料,突然翻着番上涨,一路攀升到300块/公斤。他们卖茶收钱,茶叶升值的速度让本来只是家庭补助的茶叶收入变成了主要收入,一时间,很多茶农都放弃了橡胶和香蕉,投入收益更多的茶叶领域,全国更是掀起一场普洱茶的投资热。

普洱茶三起三落间,金融属性搅动藏茶之都

鸿鑫隆茶仓

和低调务实的东莞本土人聊天,聊到越陈越香的普洱茶,它的投资属性是无法回避的。因为普洱茶的金融属性,东莞人经历了完整的普洱茶的三起三落,甚至可以说这里就是风暴漩涡。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藏家大佬说,许多普洱茶爆款跌跌涨涨的“风筝线”其实是掌握在几位东莞大佬的手上。每年大佬们都会坐在一起,商议当年打算经营打造的爆款,并以多大的资金盘运作。这一套流程和股市并无差别,而且已经运作得驾轻就熟。

在普洱茶、黑茶投资火热的那些年,很多传奇就发生在藏茶之都的东莞,如今江湖仍有他们的传说:下关与飞台;今大福的班章大白菜;天得的七大茶仓;神秘茶商垄断了白沙溪的十年产茶……这些事件,联系上茶行业后来的发展,都能找到历史优胜劣汰的规律,一个品牌的发展基石应该如何筑造才能走得长久稳健。

2004年,华尔佳开具的班章茶王青饼出货单

东莞人见证了普洱茶的起起落落,以及一款款传奇茶品的前世今生。上个世纪90年代在东莞从事茶行业最早的华尔佳茶叶公司的少东家赵沛良回忆当年。华尔佳刚开始是做百货的,当年以铁观音为代表的茶叶只是日用百货里的一个品类。后来,渐渐变成了专门经营各类茶叶的门店。渐渐地,普洱茶、黑茶风靡东莞市场,华尔佳的经营类别也发生了变化。

前一阵,东莞茶叶圈风传的一张华尔佳开具的“出货单”:2002年的班章有机茶王青饼,43元/饼。而如今,这款茶的市场交易价格已经达到685万/件。容若默默掏出手机算了下,8.15万/饼,试问,18年时间,从43元涨到81500元,接近2000倍的上涨,市面上有几款投资产品能有如此高的投资回报率。

藏茶之都45万吨茶:是财富还是负担

鸿鑫隆茶仓

在走访市场的之前,耳边常听到一些关于东莞藏茶的说法:东莞45万吨茶都是卖不出去的茶……莞仓茶永远难去库存……这些声音其实稍有分辨能力的人都会知道是偏执之言。走访之后,一个声音日渐清晰:东莞的藏茶市场,是一个市场经济自发形成,又根据市场规律优胜劣汰,有进有出,有质有量的良性循环的茶叶市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见过风雨彩虹的东莞人民更加对茶叶市场的发展洞若观火。他们将源源不断地将资金流入茶叶领域,可不是来做慈善的。

东莞民间藏茶,看似没有组织,实际上内部消息非常流通。人们喝茶研究茶,最近什么茶好卖,什么茶未来会好卖,一个爆款茶品的幕后操盘人是哪些,最近市场有哪些资本进入……这些都是东莞人民茶余饭后的谈资。

如今,东莞民间的藏茶喝茶氛围已经很成熟,在东莞的茶楼,人们去茶楼悠闲地吃早茶的时候都会带上自家的茶叶去冲泡。东莞已经成为全国各地茶叶收藏经营者前来找茶的地方了,收藏氛围浓厚到很多厂家都会给到这边的经销商一个所谓的“流通价格”,这是收藏氛围带来的议价能力。在东莞民间,如果谁去买茶叶,是用零售价买来的,可能会被认作是“水鱼”。许多品牌都把新品的发布会放在东莞发布,这群掌握了茶品运营逻辑的人对产品的认可才是产品推向更大市场的基础。

全国茶叶江湖,莞系的企业家和资本都是不容小觑的一股力量。东莞本土茶人低调务实,东莞本土的藏茶市场,可以用卧虎藏龙形容。这些藏茶、开茶馆的大佬们,早年都不是做茶的,可能现在主业都不是做茶的。但是,他们纷纷进入茶行业,并且深耕茶行业的方方面面,成为了茶领域的一份子,成为了藏茶之都的一个茶叶收藏家。很难说这是他们选择了茶,还是茶选择了他们。

藏茶之都正蜕变:定价中心、交易中心、发布中心

双陈养普庄园

东莞民间对茶珍爱备至,他们认为茶是他们的财富和荣誉。东莞仓是自然生态的干仓,并且东莞的藏茶在迭代,从不放坏到藏得好,到养普时代,东莞藏茶技术已经走在全国藏茶行业的前沿。越来越多的藏茶企业在和科技机构、和专业的企业跨界合作,以求建立普洱茶的仓储标准,打造陈年普洱茶的爆品。

同时,政府正着力提升“莞仓茶”的知名度,打造“藏茶之都”城市新名片,东莞市商务局在东莞茶博会期间推出优惠参展政策,为东莞本地藏茶企业免费提供100个国际标准展位,号召、组织全市的藏茶企业参与,全力打造一年一度的东莞藏茶产业盛会,进一步打通“莞仓茶”营销通道,推动东莞茶产业健康发展,促进东莞茶产业贸易合作,推动“莞仓茶”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全面点燃莞茶经济发展新动力,为中国茶叶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2020年12月31日,由专业展览公司华巨臣集团主办的东莞茶博会,将在广东现代展览中心举行,将运用“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优势互补驱动模式,发挥“东莞藏茶”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完善的体系优势,践行“藏茶之都”的品牌发展战略,突出重点,展示特色,齐心协力将东莞茶博会打造成政府重点培育项目,推动东莞成为全国中老期茶的仓储中心、定价中心、交易中心,权威发布中心!

文/容若之水

图/双陈、天得、鸿鑫隆、华尔佳、华巨臣茶博会

注:内容转自茶悦世界,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