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西湖的形状

找到约282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西湖龙井茶人物志:传说龙井茶从天台引种到西湖的谢灵运



古西湖多茶客,湖山有幸结茶缘。西湖山水、龙井绿茶与历代湖畔爱茶人,这三大组合,在中国任何一地都难再复制。

 

天下西湖三十六,全国湖泊风景名胜区有二十多个,其中也有产茶的,唯有杭州西湖产茶最著名。龙井茶依傍钱塘江,受惠于西湖山水,才有其非凡的品质,钱塘江以南地域也产龙井茶,但是“橘逾淮而北为枳”,那就不是“西湖龙井”了。

 

佛教文化在西湖起源早,影响大,积淀丰厚,对茶在西湖的引种、栽培起到开风气之先的重要作用。白居易、赵抃、苏轼、徐渭、袁宏道、张岱、袁枚、吴昌硕、马一浮、梁实秋、汪曾祺、陈从周等众多历代爱茶的文人雅士,接踵集聚于西子湖畔,都因为湖光山色之间还有龙井茶而停住脚步,放缓节奏,品茶咏赞,或诗文酬唱,或绘画作书,他们赋予龙井茶丰富的精神文化。

 

 

谢灵运

 

(一)谢灵运——传说天台引种西湖

 

灵隐、天竺二寺茶树的来历,有传说是大诗人谢灵运从浙江天台引种过来的。

 

谢灵运年少时,曾被寄养在钱塘(故县治在灵隐附近)的杜明师家中。北宋晏殊在《舆地志》中记述说,有一晚,杜明师梦遇有贤人自东南相访。次日,灵运便来到灵隐山中了。

人们因此将飞来峰上杜明师梦会贤人的一处亭子,命名为“梦谢亭”。巧合的是,陆羽在他撰写的《灵隐天竺二寺记》中说:梦谢亭一名客儿亭,在灵隐山间。

 

灵隐

 

浙江天台华顶山上,至今有辟自汉代名道葛玄的茶圃。苏东坡的西湖茶诗名篇《送南屏谦师》的诗中说到:“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安在?”“天台乳花”,借煮茶之沫而指谢灵运当年在灵隐时曾常常饮用的“天台白乳茶”。

 

这个传说是否可信?有待探讨,不过近年在浙江大学留学的韩国茶学博士生李恩京,运用生物遗传学和比较形态学的方法,对韩国双溪寺茶和浙江天台茶、西湖龙井茶进行比较研究,他得出的结论是:无论在茶树的外表形态如性状结构、叶片形状和对生数等方面,还是从相对更具稳定可靠性的茶籽和花粉的显微结构及遗传性状等方面,三者之间都惊人的一致和相似。

这说明韩国茶起源于浙江天台山的历史记载是有根据的,同时也可佐证灵隐、天竺二寺茶与天台山茶的亲缘关系。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出身陈郡谢氏,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 [1]  ),生于会稽始宁(今绍兴市嵊州市三界镇)。南北朝时期诗人、文学家、旅行家。

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谢灵运继承了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义熙元年(405年),出任大司马司马德文的行参军。此后任抚军将军记室参军、太尉参军等职。刘宋代晋后,降封康乐侯,历任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内史,元嘉十年(43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年仅四十九岁。

谢灵运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他还兼通史学,擅书法,曾翻译外来佛经,并奉诏撰《晋书》。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END


整理自网络,如因内容、图片问题,我们会及时更正或作删除处理。

西湖龙井茶人物志:传说龙井茶从天台引种到西湖的谢灵运



古西湖多茶客,湖山有幸结茶缘。西湖山水、龙井绿茶与历代湖畔爱茶人,这三大组合,在中国任何一地都难再复制。

 

天下西湖三十六,全国湖泊风景名胜区有二十多个,其中也有产茶的,唯有杭州西湖产茶最著名。龙井茶依傍钱塘江,受惠于西湖山水,才有其非凡的品质,钱塘江以南地域也产龙井茶,但是“橘逾淮而北为枳”,那就不是“西湖龙井”了。

 

佛教文化在西湖起源早,影响大,积淀丰厚,对茶在西湖的引种、栽培起到开风气之先的重要作用。白居易、赵抃、苏轼、徐渭、袁宏道、张岱、袁枚、吴昌硕、马一浮、梁实秋、汪曾祺、陈从周等众多历代爱茶的文人雅士,接踵集聚于西子湖畔,都因为湖光山色之间还有龙井茶而停住脚步,放缓节奏,品茶咏赞,或诗文酬唱,或绘画作书,他们赋予龙井茶丰富的精神文化。

 

 

谢灵运

 

(一)谢灵运——传说天台引种西湖

 

灵隐、天竺二寺茶树的来历,有传说是大诗人谢灵运从浙江天台引种过来的。

 

谢灵运年少时,曾被寄养在钱塘(故县治在灵隐附近)的杜明师家中。北宋晏殊在《舆地志》中记述说,有一晚,杜明师梦遇有贤人自东南相访。次日,灵运便来到灵隐山中了。

人们因此将飞来峰上杜明师梦会贤人的一处亭子,命名为“梦谢亭”。巧合的是,陆羽在他撰写的《灵隐天竺二寺记》中说:梦谢亭一名客儿亭,在灵隐山间。

 

灵隐

 

浙江天台华顶山上,至今有辟自汉代名道葛玄的茶圃。苏东坡的西湖茶诗名篇《送南屏谦师》的诗中说到:“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安在?”“天台乳花”,借煮茶之沫而指谢灵运当年在灵隐时曾常常饮用的“天台白乳茶”。

 

这个传说是否可信?有待探讨,不过近年在浙江大学留学的韩国茶学博士生李恩京,运用生物遗传学和比较形态学的方法,对韩国双溪寺茶和浙江天台茶、西湖龙井茶进行比较研究,他得出的结论是:无论在茶树的外表形态如性状结构、叶片形状和对生数等方面,还是从相对更具稳定可靠性的茶籽和花粉的显微结构及遗传性状等方面,三者之间都惊人的一致和相似。

这说明韩国茶起源于浙江天台山的历史记载是有根据的,同时也可佐证灵隐、天竺二寺茶与天台山茶的亲缘关系。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出身陈郡谢氏,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 [1]  ),生于会稽始宁(今绍兴市嵊州市三界镇)。南北朝时期诗人、文学家、旅行家。

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谢灵运继承了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义熙元年(405年),出任大司马司马德文的行参军。此后任抚军将军记室参军、太尉参军等职。刘宋代晋后,降封康乐侯,历任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内史,元嘉十年(43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年仅四十九岁。

谢灵运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他还兼通史学,擅书法,曾翻译外来佛经,并奉诏撰《晋书》。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END


整理自网络,如因内容、图片问题,我们会及时更正或作删除处理。

西湖龙井、乌牛早,谁是孙子谁是爷?

记得三年前一位茶学老师在一个授课视频中煞有介事地讲解“乌牛早”与“西湖龙井”的区别,这位茶学老师很年轻,我私下问她这是哪里学的茶知识,她说:跟她老师学的,难道哪里有不对吗?.......

几天前我偶尔在一个茶叶群里有一家做西湖龙井的在推销她家的茶,并给群内人传播她的茶知识,我一看,靠!三年前的那个错误知识点还在传播.......

本来,这属于小儿科的茶叶知识点,但为了更多的茶小白以后不被这些“老师”们所误导,我还是给大家理清楚这个毫无逻辑的所谓“知识点”吧。

1、乌牛早

首先,乌牛早是一个茶树品种,一个产自浙江永嘉县乌牛镇的一个特早生茶树品种。什么是特早生,就是很早很早就可以采摘,每年春天群体种还在睡大觉的时候它就可以采摘了,比群体种大概要早一个月或更早(看地域)。所以乌牛早这个品种,在全国各茶叶种植区都很吃香,采的早、卖的好,不管哪一个产茶省份,只要是当地每年第一次开园采摘的茶,那绝对是乌牛早。

不完全统计,共有10余个省100余个个县种植了乌牛早,种植面积大概在160万亩左右,相当于山东加江苏茶区种植面积总和的2倍,绝对是宇宙第一茶树品种。

乌牛早这个品种虽早,但也有弱势,就是发枝率不高,再怎么修剪也不容易成蓬,哪怕修剪成蓬后芽头稀疏也不粗壮,后期没啥产量。所以我们所见到的乌牛早茶园基本都是这样的,春茶采摘完后立刻修剪养树,每年只采一季春茶。

2021年2月16日浙江新昌的乌牛早(尚未到采摘标准)

这张是川黔地区传统单芽产区采摘标准,不带鱼叶鳞片

浙江茶区的采摘标准,短而粗壮,形似笋尖,美中不足是带蒂头采摘

乌牛早品种在它的原产地永嘉境内也称“乌牛早茶”,但加工工艺也是扁平型绿茶,说的通俗一点也是龙井茶。那为什么当地只称“乌牛早茶”,为的是为本地品种打广告,加持品牌效应,不想本地只有品种而无品牌。

2、龙井茶

再说“龙井茶”的概念,龙井茶是一个茶名,也代表着一种制茶工艺,是一种扁平型的炒青绿茶。

论龙井茶的出处,西湖龙井是祖师爷,它历史悠久、名扬天下,十大名茶排行榜始终是老大,还有自己的国家标准。

龙井茶龙井茶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概念,是指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区所生产的龙井茶。除了西湖产区龙井,还有钱塘产区龙井、越州产区龙井(包括新昌的大佛龙井、嵊州的越乡龙井)以及浙江省内其他产区(默认)。

论龙井茶的广义概念,是指利用茶鲜叶原料用龙井茶制作工艺加工的扁平型炒青绿茶的统称,但并非任何茶树品种都可以制成龙井茶,还是有品种适制性的。

西湖龙井产区有严格的品种认定标准,必须是辖区内的群体种、龙井43、龙井长叶三个品种,现在也默认中茶108 等几个中茶系品种,除了这几个品种其他的都不认。但是这几个品种加工成龙井茶也会有品种差异,其外形、色泽、香气、滋味并不能完全套用标准去衡量。

除西湖龙井产区,其他浙江省内产区就没有那么多品种束缚(按龙井茶国家标准4制作龙井茶的茶树品种可以是群体种、龙井43、龙井长叶、迎霜、鸠坑种等经审定的适宜加工龙井茶的茶树良种)。这是一个很科学、很开明的标准,你看越州产区早期都是用乌牛早品种制作龙井,也不单是越州产区,包括钱塘产区、丽水产区、温州产区每年最早上市的百分百都是乌牛早品种制作龙井;其后陆续有平阳特早、龙井43、白叶一号(安吉白茶)、浙农117、群体种、以及从本地群体种里繁育出来的新品种,只要加工成扁平型炒青绿茶的都叫龙井茶,然后冠上地方品牌,如新昌产的(说标准一点是在新昌卖的)都叫大佛龙井,嵊州产的(说标准一点是在嵊州卖的)都叫越乡龙井。

由于龙井茶制作工艺所带来的香高味醇特性,让很多消费者特别喜欢,加上浙江人近十多年间的种苗推广、技术传播和市场培育,又出现了“黔龙井”、“川龙井”、“鄂龙井”、“赣龙井”.......

这些地方品种就乱了去了,除了浙江引出去的茶树品种,还有各省自己的品种,只要制作成龙井茶的模样,就叫“龙井茶”,遇到机灵点的,就叫“扁茶”。

绕了一大圈,我只想说龙井茶已经从原来的某个地域名茶,慢慢发展成一个制作工艺代名词。只有品质高低之分,而无产地贵贱之实。

我很讨厌有些人动不动会拿西湖龙井国标来参照对比其他地域的龙井茶,只会纸上谈兵讲身份论血统 ,丝毫不尊重市场现实。如上图表格拿乌牛早和西湖龙井作对比,好比拿一个可以加工任何形状的茶树品种,和一个已经加工好的名茶作对比,是不是很滑稽。在尊重现实的前提下,你要比也是品种对品种、工艺对工艺比、地域对地域来对比才对。比如拿乌牛早和龙井43比;拿机器的和手工的比;拿西湖的跟越州的比,这样才有科学性和可比性。

找到约277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