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古代名人和茶的那些事儿

  NO.1茶圣·陆羽

  “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

图1|来源网络

  陆羽,唐代著名茶学家,精于茶道,嗜茶如名,被世人称之为“茶圣”。他一生遍历山水间,采茶觅泉,闻香品茗,或与茶农交流经验,写下所见所闻,并根据长年考察的记录,终于,著作出世界第一部关于茶叶的专著——《茶经》,从此,这部著作开启了一个中国茶时代,影响深远。

  NO.2茶仙·卢仝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图2|来源网络

  卢仝(tóng),唐代诗人,精于诗文,却也好茶成癖,有《茶谱》流传于后世,与陆羽的《茶经》齐名,被世人称之为“茶仙”。最为人所传颂的“七碗茶诗”道出了卢仝对茶的痴迷,“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七碗茶诗》后来传到日本,日本茶道深得其意境精髓。

  NO.3别茶人·白居易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图3|来源网络

  唐代写茶诗最多的人非白居易莫属了,他的一生,终日与茶相伴,一生中写了不少于65首与茶有关的诗。他痴爱喝茶,喜欢和爱茶人一起品茗,而且还善于辨别茶的好坏,自称“别茶人”。有次他收到好友寄来的忠州新茶,便迫不及待地先要品茗一番,随后将此事记述在《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一诗中,并说道“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NO.4茶器师·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

图4|来源网络

  皮日休,晚唐杰出文学家,在诗和茶方面造诣非常高。皮日休对饮茶器具很有研究,本身也会自制精美的“袭美茶具”。其创作的《茶中杂咏》十组咏茶诗歌,再现了古人饮茶的生活礼仪,并细列出茶坞、茶笋、茶籝、茶鼎、茶瓯等茶器种类,让人不得不感叹古人在饮茶用器方面之精细和情趣水平之高。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唐代茶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NO.5以茶助学·李清照

  “每饭罢,坐归来堂,煮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分胜负,为饮茶先后”

图5|来源网络

  宋代著名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和她丈夫有一段与茶有关的趣事:在旅居青州时,两夫妇常以茶打赌猜书,约定,由一人讲典故,让另一人说出在某书某卷某页某行,获胜一方可优先喝茶。有一次,赵明诚说错了,正喝着茶的李清照“噗嗤”一笑,不仅茶没喝到,还弄湿了自己一身。这对佳人才子,一边饮茶一边考记忆,为我们留下了“饮茶助学”的美谈。

  NO.6自创江南第一名茶·张岱

  自称“茶淫枯虐”

图6|来源网络

  在宋代,有一种名叫“日铸雪芽”的茶,曾被选为贡品,但到了明代,“日铸雪芽”的地位就没落了。茶痴张岱怎甘心“日铸雪芽”的没落,幸好他善于茶事,精于鉴水和制茶,于是便招募技艺先进的人与他一起改革日铸雪芽的制法,用松罗茶的制法提升雪芽品质,再加入茉莉进行炒制,结果制出的茶一时间名声大噪。“日铸雪芽”经过张岱改造后被称为“雪兰茶”,并成功打败松罗茶在当时的地位。难怪乎张岱会戏谑地称自己为“茶淫枯虐”。

  NO.7君不可一日无茶·乾隆

  “龙井新芽龙井泉,一家风味称烹煎”

图7|来源网络

  清朝的乾隆皇帝也是一位十足的茶痴。在六下江南,微服私访期间,不忘饮遍江南的茗茶。龙井茶之所以能够声名远扬,成为名茶之首,还得拜乾隆御赐。六下江南五次为西湖龙井作诗,有这么强大的代言人代言想不红也难了。而且乾隆一生嗜茶如命,到了万年更甚。85岁的乾隆想隐退让位,朝中大臣有所顾虑便进谏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便回道:“君不可一日无茶!”可见晚年的乾隆,痴茶已经到了病茶的地步。

  NO.8用茶来换聊斋故事·蒲松龄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图8|来源网络

  《聊斋志异》里的故事很多来自民间传说,而这些民间故事,是蒲松龄用茶换来的。久居乡下的蒲松龄,利用自己渊博的知识,自制了一款具有补肾、抗衰老功效的菊桑茶。这茶可不是给自己饮用的,他在乡下建了一个茅亭,为过往的行人提供这些桑菊花茶,饮茶的人不需要付茶费,只需口传分享自己听过的故事和传说。这些用茶换来的故事,后来成为了《聊斋志异》多篇小说的素材来源。

  NO.9扬州八怪·汪士慎

  “啖茶日日写梅花,要将胸中清苦味,吐作纸上冰霜桠”

图9|来源网络

  汪士慎,清画家,“扬州八怪”之一,自称有“茶癖”。他一生品茶无数,视茶为友,对各种茶叶的形状和味道如数家珍。他喝茶从来不喝泡茶,他用来煮茶的水也只取三种,分别是山泉、雪花和花须水,必须有专用的茶具煎茶,可谓真“茶癖茶仙”了。

  NO.10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

  “和、敬、清、寂”

图10|来源网络

  千休利是日本茶道集大成者,他吸收前人的禅茶思想,提出日本茶道的四大内涵——“和、敬、清、寂”,创造一种简索清寂为本体的日本茶道文化,并结合当时日本的各种茶文化,将其进一步的完善,最后才使得日本茶道最终成型。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