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浙江的西湖龙井茶

找到约750条结果 (用时 0.057 秒)

西湖龙井茶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在杭举行

勇担使命,砥砺前行,共同守护西湖龙井——西湖龙井茶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在杭举行

又到一年春茶香。去年的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杭州考察时,驻足西溪湿地亲眼观摩了西湖龙井的手工炒制,感概“两个巴掌做出来的东西,有些科技还是无法取代的”,对西湖龙井茶的保护与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恰逢总书记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3月31日,一场西湖龙井茶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在杭州隆重举行。

本次论坛由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旨在勇担使命,砥砺前行,共同守护西湖龙井的历史文化和独特匠心工艺。来自西湖龙井茶管理部门、西湖龙井茶骨干企业、西湖龙井产茶村等50余名代表参加了论坛。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于辉达致辞

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宏致辞

论坛会上,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关新作《论西湖龙井茶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主旨演讲,围绕“西湖龙井茶保护与发展”主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西湖龙井茶的“根”在文化、“魂”在文化、“芯”也在文化。璀璨夺目的西湖龙井茶文化,不仅是杭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瑰宝。为更好传承和发扬西湖龙井茶文化,需要以人为本、强化西湖龙井手工技艺传承,三产融合、构建杭州茶文旅发展新格局,创新引领、开发茶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新动能,文化为媒、弘扬西湖龙井茶史茶人茶事。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姜爱芹作《“质量为基,标准先行”——西湖龙井茶标准化探索与思考》主旨演讲,结合西湖龙井标准化建设谈了切身体会。她说,要打破“看茶做茶”的经验主义做法,将口口相传的西湖龙井传统制茶技艺提炼升华为龙井茶炒制的普遍样本,以西湖龙井为引领带动中国绿茶的生产。

杭州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与种业管理处副处长申屠姣作《以立法形式推进西湖龙井茶品牌综合保护》主旨演讲,介绍了开展西湖龙井茶保护管理立法的管理思路和基本做法,表示要认真开展西湖龙井茶保护管理立法,积极引导茶企做真做优。通过西湖龙井茶保护管理立法,提升西湖龙井茶保护和管理措施的刚性约束,持续擦亮西湖龙井这张“金名片”。

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包静作《文旅融合背景下中国茶叶博物馆对西湖龙井茶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主旨演讲,她表示,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既是西湖龙井茶产业面临的全新升级,也是中茶博发展的重大契机,中茶博将积极从构建西湖龙井茶文化的媒体传播体系,构建多层次、个性化的西湖龙井茶文旅活动体验体系,构建以西湖龙井为文化核心的系列课题研究体系,构建西湖龙井茶文化相关展览提升及成果展示体系四方面着手发挥博物馆自身优势,实现文化赋能,助力西湖龙井茶产业的发展。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社会发展局局长李慧敏作《品质优先多措并举持续推进西湖龙井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主旨演讲,呼吁要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努力做好西湖龙井茶品质提升、品牌保护、文化传承等各项工作。她提到,西湖风景名胜区是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区、国家礼品茶定点生产基地,也是“狮、龙、云、虎、梅”老字号产区。近年来,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品质优先,多措并举,持续推进西湖龙井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区现有西湖龙井茶面积7000余亩,第一产值约1.5亿元,生产型企业57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国家驰名商标1个。

杭州西湖龙井茶骨干企业联盟执行主席游红英作《在行业自律中提升西湖龙井茶品牌保护的责任担当》主旨演讲,她提到,杭州已进入高品质、高质量建设的新时代,保护和经营好西湖龙井茶品牌是西湖龙井茶生产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以企业品牌塑造,来维护和擦亮“西湖龙井”区域公用品牌的光彩,做到诚信、守法、廉洁经营。

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樊生华作《做好新时代西湖龙井茶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主旨演讲,在现场分享了作为炒茶匠人的“心里话”,呼吁本地的茶企茶人放下浮躁,用心做茶,秉持工匠精神,坚守初心,做好传承。

与会人员表示,本次论坛的举行对于加强西湖龙井生态保护、传承西湖龙井炒制技艺、创新西湖龙井品牌建设、弘扬西湖龙井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西湖龙井的保护与发展是一项伟大事业,全体茶人要不负总书记的关怀,共担使命,砥砺前行,争创新的辉煌。

为了更好传承发扬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技艺,保护区范围的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和西湖区政府先后组织开展了狮峰龙井茶制作技艺传承赛和西湖龙井茶炒茶王大赛,从而激励更多人关心热爱和传承西湖龙井茶的传统工艺,让两个巴掌做出来的东西薪火相传。

今年恰逢中国茶叶博物馆建馆三十周年馆庆。为此在本次论坛上还特别发布了《甘传天下·中茶博建馆30周年纪念邮册》。邮册回溯了中茶博三十年发展历程,展示西湖申遗十周年风貌。册内搭配纪念银章、个性化邮票、专题纪念封,兼具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

据悉,本次活动得到了浙江大华集团的大力支持。浙江大华集团是一家集房地产开发、土建、市政、能源投资、旅游开发、装饰、建材于一体的集团型企业,下属有浙江大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天目山旅游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杭州市城市建设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天物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大地之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20余家子公司。集团年产值已达50余亿元。

来源于:茗边,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西湖龙井茶传承发展和品牌综合保护的探索

▲ 全手工西湖龙井茶(狮峰产区)

西湖龙井茶是中国重要的传统历史名茶,在中国名茶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审美艺术和精神哲理,与西湖一起被称为杭州的“金名片”。西湖龙井干茶外观扁平、挺直、光滑、尖削,颜色嫩绿光润、绿中带黄,具有清香,冲泡后香气馥郁持久,滋味鲜醇甘爽,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品质特征,深受世人青睐。

2005年盛产西湖龙井茶的杭州被授予“中国茶都”的荣誉称号;2008年西湖龙井茶炒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西湖龙井茶作为“中国世博十大名茶”正式入驻上海世博会;2011年西湖龙井茶在作为西湖文化遗产六大要素之一纳入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2014年西湖龙井茶文化系统被农业部列入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7年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组委会组织评选产生的“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西湖龙井茶位列第一。

▲ 西湖龙井茶 / 王一潇 摄

01

西湖龙井茶总体发展情况

1、 西湖龙井茶面积的扩展

早在唐代《茶经》中就有杭州产茶的记载,其产茶区域分布于灵隐、天竺一带。

根据南宋时期编撰的临安三志记载,所产茶叶可分为“白云茶”“香林茶”“宝云茶”,基本上位于现在西湖灵隐、天竺及葛岭一带。

《西湖游览志》(成书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记载:“龙井之上为老龙井,其地产茶为两山绝品”,但栽种范围一直较小,明代屠隆在《考槃馀事》中记载:“龙井,不过十数亩。外此有茶,似皆不及”。

随着名气和效益的不断提升,到了清乾隆年间的《龙井见闻录》记载:“凡近龙井者率冠以龙井,不必以岭以寺限也”,可见当时龙井茶的生产范围已扩展到西湖群山周围。到了19世纪末,大量工商资本进入龙井茶区,创办茶场,开荒种植。

1935年何伯雄在《西湖龙井茶业概况》一文中对龙井茶“狮、龙、云、虎”四个字号产区的49个产地进行了统计,当时面积已达到198公顷,总产量59.4吨。与此同时,在杭州以外的地区也有冠以“龙井茶”之名而生产龙井茶,1939年吴觉农在《浙江茶业瞻望》一文中指出:“龙井茶虽冠以西湖之名,而其产区实包括杭州附近杭县、余杭、临安、富阳,乃至於潜、昌化及绍属各县”。

▲ 十八颗御茶 / 何光华 摄

新中国建立初期,整个西湖龙井茶产区茶园面积为234公顷,每公顷产量约360千克。1965年4月,浙江省茶叶工作会议指出:“龙井茶是一种名茶,有独特的品质规格要求,只限在杭州市西湖龙井茶产区生产、收购”,所以直至上世纪80年代以前西湖龙井茶产地范围仍仅限于杭州市西湖区西湖乡(现西湖街道)的十几个自然村。

1985年,为满足市场需求,杭州市委形成了《关于加快发展西湖区第三产业的会议纪要》,做出了“与龙井茶产地西湖乡同属一座山、一条溪,又有相应制作技术的十几个自然村,都可以生产西湖龙井茶”的决定。1986年,国家农牧渔业部同意划定以西湖乡为中心的名茶生产商品基地640公顷,西湖龙井茶区扩大为西湖乡、龙坞镇、留下镇、转塘镇四个乡镇的15个自然村。

至2004年,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西湖龙井茶基地和后备基地范围划区定界的公告》,两个保护区当时已实有面积1261.1公顷,西湖龙井茶的生产范围最终确定完成。

▲ 天孕地育龙井茶 / 潘宪勤 摄

2、龙井茶和西湖龙井茶的变化

以前,龙井茶和西湖龙井茶的概念是基本一致的,龙井茶的使用率、接受度和覆盖面反而更广泛一些。

龙井茶很长一段时间是按照“狮”“龙”“云”“虎”四个字号进行分类,民国期间杭州一些较大的茶庄如翁隆盛、方正大的高档龙井茶均按照“狮”“龙”“云”“虎”严格区分,以保持各字号特色,如方正大的茶叶品种中有特级狮峰、狮峰龙井、龙字龙井、云字龙井、虎字龙井等不同品种,另外翁隆盛针对低档龙井虽然香气较好,但口味带粗,所以选用较嫩的旗枪进行拼配,则称龙字旗枪、云字芽茶、虎字云雀等以示区别。

后来因梅家坞区域产量上升,“梅”字号从“云”字号单列,就有了“狮”“龙”“云”“虎”“梅”五个字号。

1953年将龙井茶五字号合并为“狮峰”“梅坞”“西湖”三个品类,1965年,又将这三个品类统一调整为西湖龙井。

同时因供需矛盾突出,鼓励非龙井茶产区仿制龙井茶,1960年浙江省商业厅批复同意萧山的仿制龙井茶按西湖龙井“龙”字号价格收购(1965年停止),1980年浙江省物价委员会、浙江省供销社发文决定将萧山湘湖旗枪及邻近所产品质相近的旗枪茶更名为浙江龙井,以满足市场需要。

因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特殊时期,龙井茶原来的独特的小产区字号特征逐渐消失,原来的龙井茶产区生产的龙井茶则逐渐称为西湖龙井茶,与外地龙井茶相区别。

2001年,由浙江省政府出面对龙井茶实施原产地域保护,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28号《龙井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08年更名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龙井茶》),将龙井茶的生产范围确定为浙江省18个区县市、200多个乡镇和3000余个行政村,并分为西湖产区、钱塘产区和越州产区,原来的“浙江龙井”这一名称不再使用。

据相关业务部门统计,2015年全省龙井茶产量2.5万吨,其中西湖龙井茶为471吨;2019年全省龙井茶产量2.4万吨,其中西湖龙井茶为502吨,西湖龙井茶的产量约占全省龙井茶产量的2%左右。目前,对于西湖龙井茶和龙井茶的产区界定、产品定位和品牌发展等方面已基本明确。

02

品牌综合保护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直以来,杭州市委、市政府及属地管委会、区政府对西湖龙井茶品牌建设十分重视,尤其是近十几年,杭州市、区政府每年投入2000万元资金对西湖龙井茶生产管理、品牌保护、产业发展、企业培育等进行扶持,在政府、行业协会、企业、茶村的共同努力下,品牌保护和质量提升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1、地方法规和商标保护

2001年,杭州市《杭州市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颁布(2010年修订),用法规的形式明确了西湖龙井茶的生产地域范围和保护级别,成为国内首个茶叶类的地方法规。

条例规定“西湖龙井茶基地,是指杭州市西湖区东起虎跑、茅家埠,西至杨府庙、龙门坎、何家村,南起社井、浮山,北至老东岳、金鱼井的范围内,由市人民政府划定予以保护的茶地”,明确“西湖龙井茶基地实行分级保护,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龙井茶基地(东至南山村,西至灵隐、梅家坞,南至梵村村,北至新玉泉)为西湖龙井茶基地的一级保护区;其余龙井茶基地为西湖龙井茶基地的二级保护区”。

分别由属地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和西湖区人民政府进行管理和保护,重点突出对基地面积的保护,其中对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的西湖龙井茶基地,除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地确定无法避让需要征收外,一律不得占用;法规颁布20年以来有效保障了西湖龙井茶基地面积的稳定性。

2011年《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条例》对龙井茶园的传统景观、传统品种、种植方式等规定。《杭州市西湖龙井茶保护管理条例》也正在立法过程中。杭州在西湖龙井茶的立法保护上,将有2部地方性法规,在全国茶类属于唯一。

在1995年刚实行证明商标时,丁安甫等即建议以法律形式保护原产地和龙井茶的声誉,实行龙井茶注册证明商标来规范龙井茶的产销。但当时由于涉及到较复杂的历史和区域问题,直至2008年“龙井茶Longjing Tea”(注册号:5612284,现注册人已变更为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才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1年“西湖龙井”(注册号:9129815,现注册人已变更为杭州市西湖龙井茶管理协会)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其中西湖龙井茶还被认定为驰名商标。证明商标的注册虽然比其他茶叶品牌略晚,但最终也实现了从品类到品牌的转变,目前两者各自均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品牌保护与管理的规定。

2、品质提升措施

西湖龙井茶的品牌影响力主要得益于其优良的品质。

1982年,商业部对全国82个名茶进行评比,西湖龙井茶评分列全国十大名茶第一。西湖龙井茶的品质与优良的生态环境、独特的种质资源、传统的加工工艺以及严格的质量管理等因素密不可分。

2010年7月杭州市政府专题召开会议,形成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西湖龙井茶群体种种质资源保护和病虫害统防统治有关问题的专题会议纪要》,安排专项资金,落实种质资源保护和茶叶质量安全这两方面工作。

通过实施农药补贴、专业队防治、病虫害测报、茶叶质量安全检测、农资供应点设置、植保员补贴等措施进行保障,不仅保障了农资供应和规范了购买渠道,降低了茶农茶树病虫害防治成本,增强了茶农病虫害管理的组织化程度,还组建了一只相对稳定和完整的村级农技员队伍。

在群体种保护方面,通过建立群体种保护区,对种植群体种的茶农实施菜饼有机肥补助,建立种质资源圃等多种方式以稳定种质资源多样性和原真性。

▲ 西湖龙井群体种茶园

另外建立了20多个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中心,实施炒制技艺培训和炒茶技师等级考证制度,培养手工炒茶技师700余名,每年开展炒茶大赛和炒茶集训,做好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技艺传承。

完善基础设施方面,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从2013年起,筹资1000余万元,在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区对茶园游步道、蓄水池进行了完善,建设完成茶园游步道22条、抗旱蓄水池63个、喷灌示范点1个、茶园绿化隔离带5137平方米。

通过改善茶园生态环境,茶叶铅含量等污染指标大幅降低,经对2011~2017年共566份西湖龙井茶铅含量的监测,发现西湖龙井茶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低于1999~2008年的平均数值,与1996~1998年平均数值接近,西湖龙井茶铅含量水平已基本恢复到20年前水平。

3、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

西湖龙井茶种植、加工、品牌管理等方面已建立较多的标准。

1995年就分别制定了西湖龙井的标准(DSBB33X02—95)和浙江龙井的标准(DSBB33X01—95)。

2014~2016年,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承担了第八批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根据西湖龙井美丽茶园农业标准综合体总体框架设计,按照覆盖产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相关领域的原则,梳理了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操作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共计64项标准,期间完成DB 3301/T 1021—2013《美丽茶园创建规范》、DB3301/T 1063—2015《西湖龙井茶园生物防治技术规范》等4项新标准制定和发布,其中GH/T 1115—2015《西湖龙井茶》行业标准的发布更是解决了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制定企业标准的技术性困难,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DB3301/T 1066—2016《龙井茶(西湖产区)地理标志产品国际化运用管理规范》和DB3301/T 1088—2018《杭州龙井茶栽培技术规范》等品牌管理和生产技术标准。

同时为进一步保持和巩固西湖龙井国家美丽茶园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成果,2018年由杭州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区商会等单位牵头制定的T/XHS 001—2018《狮峰龙井茶》团体标准公布,成为浙江省内首个茶叶类团体标准,为打造高端西湖龙井茶,保护以狮峰龙井茶为代表的“老字号”龙井茶品牌,提升文化内涵,彰显品牌价值,满足市场多样化消费需求等方面提供了依据。

2020年,由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组织、杭州龙冠实业有限公司主导制定的T∕ZZB 1568—2020《预包装龙井茶》发布实施,成为首个“浙江制造”茶叶产品标准,此标准指向明确,高度可量化,且兼顾消费者体验,对市场及消费者具有引领规制的作用。

目前西湖龙井茶生产、加工、管理等标准体系的建设已经较为系统。

4、持续的品牌宣传推介

西湖龙井茶的品牌宣传以政府为主导,重点突出西湖龙井茶文化历史、质量管控等方面。

为加强西湖龙井茶的准确宣传,提高西湖龙井茶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西湖龙井茶宣传的社会公信力,杭州市政府从2010年起建立了西湖龙井茶新闻发言人制度,每年有关西湖龙井春茶情况以及保护和宣传工作,如春茶开采时间等重要信息均由指定的相关新闻发言人统一发布。

同时每年还举办多种形式的西湖龙井茶事推介活动,如西湖龙井茶开茶节、炒茶王大赛、“全民饮茶日”等,积极参加各种茶博会、茶展销、茶论坛等活动。杭州作为西湖龙井的主产区,从2017年开始,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永久落户杭州,进一步扩大了西湖龙井茶的品牌影响力。

03

建议与展望

西湖龙井茶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问题和困难,比如在采摘、加工和精制方面,产业主体规范化程度,发展空间,以及市场信誉等方面尚需要多方完善。

1、重视西湖龙井茶的产品质量

提升西湖龙井茶的质量水平,需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种质资源、传统工艺和质量安全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在自然环境方面,继续加强生态恢复和对毁林种茶的打击。在种质资源方面,做好群体种面积不减少,保持西湖龙井茶原真性和品质特征。

在质量安全方面,继续强化实施西湖龙井茶统防统治工作实施,增加茶树诱虫板等绿色防控覆盖面,推广非化学农药、推广无人机飞防技术,加强茶叶抽检,守住西湖龙井茶产品质量安全生命线。

在茶叶的采摘和加工方面,加强技术培训,标准化生产水平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西湖龙井茶传统手工炒制的人才培养应着重加强。

2、弘扬西湖龙井茶的文化内涵

制定较为系统完善的西湖龙井茶产业扶持引导政策,打造不同区域、不同主体之间差异化品牌,鼓励茶叶企业扩大市场营销规模,提高企业品牌的知名度。

注重西湖龙井茶的文化内涵对产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创新、发展和宣传西湖龙井茶文化,扩大西湖龙井茶宣传覆盖面,有条件的情况下在杭州市重要景点、广场开展西湖龙井茶宣传或企业品牌广告,普及西湖龙井茶文化知识与技能。

鼓励西湖龙井茶茶艺、茶会展、茶文化创意与传播等茶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与西湖龙井茶文化有关的书刊影像、歌曲视频、茶具器皿、营销策划等茶文化产业的发展。

引导企业扩大电商营销规模,拓展营销方式,科学定位西湖龙井茶市场,形成品牌之间的差异性和特异性,改进产品包装贮藏方式,精简产品分类体系,增加显著的消费者识别方式。

▲ 西湖龙井双峰村茶园 / 石琳 摄

3、推进西湖龙井茶产地细分

西湖龙井茶生产区域不断扩大,但产区之间的差别还是比较明显,从传承龙井茶的历史文脉、尊重历史和正本清源着手,恢复西湖龙井茶传统上“狮”“龙”“云”“虎”“梅”等字号,有利于保持“老字号”龙井茶独特的品质和特色,提高杭州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个西湖龙井茶产区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传统的“狮龙云虎梅”为基础,支持“狮峰龙井茶”证明商标的申报和注册,逐步走向产地、品质、企业品牌相结合的道路。

4、促进西湖龙井茶品牌营销发展

在西湖龙井茶的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中寻找合适的平衡点,西湖龙井茶区域公共品牌的重点应是传播其文化传播力、普及西湖龙井茶品质特征和维护行业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西湖龙井茶的企业品牌格局塑造的方式应该是通过企业质量提升、品牌塑造和信用建设等方面来实现。

良好地处理西湖龙井茶营销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是要更多发挥政府作用,而是要在保证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管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需要充分体现西湖龙井茶营销主体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通过疏通引导、减少审批环节、营造公平环境,加强对西湖龙井茶市场环节的整治打击力度,充分发挥协会的自律作用等手段,促进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的相得益彰和可持续发展。

姜新兵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社会发展局四级调研员,浙江大学园艺系硕士。从事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区行政管理工作16年,对茶文化及西湖龙井茶的历史文化、生产种植、加工技艺、品鉴、品牌以及监管等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经验。主持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综合标准化、重大农业推广等国家重大项目3项,省市区重点项目10余项,多次发表论文、参编相关茶和茶文化书籍,参与起草和审定多项地方和团体标准,受聘为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狮峰茶学院等单位客座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宣传西湖龙井茶产业、品牌和文化工作。

来源:中国茶叶加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西湖龙井茶产品标准发展历程及现状调查分析

西湖龙井茶历史上原称龙井茶,发源于西湖周边群山之中,自唐宋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西湖龙井茶品质卓越,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闻名于世,被誉为“绿茶皇后”,是杭州的城市“金名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龙井茶产区划定为西湖区西湖乡(现西湖风景名胜区西湖街道),除此之外不得冠“龙井”之名。1980年浙江省物价委员会、浙江省供销社发文决定将萧山湘湖旗枪及邻近所产品质相近的旗枪茶更名为浙江龙井,以满足市场需要。1985年,中共杭州市委员会、杭州市人民政府提出扩大西湖龙井茶面积,将原产旗枪茶的龙坞镇、留下镇、转塘镇和周浦乡划入龙井茶产区。

2001年10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龙井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公告(2008年更名为《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龙井茶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包括西湖产区、钱塘产区和越州产区,原来的“浙江龙井”这一名称不再使用。龙井茶西湖产区即杭州市西湖区(西湖风景名胜区)所辖行政区域范围,这一区域所产龙井茶被冠以“龙井茶(西湖产区)”或称“西湖龙井”,以区别浙江省其他区域所产龙井茶。目前,对于西湖龙井茶和龙井茶的产区界定、产品定位和品牌发展等方面已基本明确。

2001年7月,《杭州市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实施,2010年对该条例进行了修改。该条例规定西湖龙井茶基地实行分级保护,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龙井茶基地为西湖龙井茶基地的一级保护区;其余龙井茶基地为西湖龙井茶基地的二级保护区。

根据西湖风景名胜区及西湖区统计部门数据,2021年西湖龙井茶种植面积1524.2公顷,其中一级保护区(西湖风景名胜区)481.6公顷,二级保护区(西湖区)1042.6公顷。

01

西湖龙井茶产品标准发展历程概述

1、早期实物标准样

茶叶标准是茶叶质量审评与检验的依据,是茶叶品质管理的重要环节。茶叶收购、茶叶加工、茶叶出口制订和执行全国统一的标准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茶叶标准主要是实物标准样。实物标准样分毛茶标准样和加工标准样,加工标准样又分内销加工标准样和外销加工标准样两大类。1954年浙江省制定包括龙井茶在内的10种毛茶标准样,龙井分十级。1954年,中国茶叶公司浙江省公司制定内销龙井加工标准样,内销龙井花色等级包括狮峰特级、梅坞特级、狮峰上级、梅坞上级、一级至七级龙井、龙井芯、拣片、粗片、细片、龙井末,属暂行标准。1958年上海口岸的外销龙井茶配方交由浙江配置,1966年外销龙井茶正式制定加工标准样,等级设极品、特级至五级、龙井片。

在上世纪80年代茶叶市场放开前,实物标准样对于毛茶收购、外销及内销茶叶加工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文字标准

1987年浙江省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浙江省茶叶标准管理和质量监督进入一个新阶段。鉴于全省出口眉茶、珠茶尚无国家标准,西湖龙井、茉莉花茶两种特色产品尚未定标,浙江省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选择了这4种产品制定地方标准。经过省内生产、加工、商检、出口、科研、标准等部门“采标”讨论,实地考察了解,组织专业人员编写,首次提出除实物标准样外的文字标准,并于1988年首次发布,经过三年实践,1992年做补充修订后,列入浙江省地方标准。

《西湖龙井茶》编号为DB33/162—92,标准规定了西湖龙井茶的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贮存的要求;适用以西湖龙井茶产区的龙井茶为原料,经精制而成的西湖龙井茶。以浙江省内销西湖龙井茶标准为实物茶样,每4年更换一次。按产品质量要求分为狮特、梅特、龙特、狮上、梅上、龙上和一级至六级,感官检验茶叶的品质因子共8项,即外形4项(扁平、整碎、净度、色泽)、内质4项(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理化指标包含水分、水浸出物、粗纤维3项。

该标准是西湖龙井首次提出了实物样外的文字标准,为之后的西湖龙井茶产品标准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不少感官审评术语一直沿用至今。1995年7月,浙江省标准质量管理局发出《关于加强茶叶标准及标签管理的通知》,规定“企业生产的茶叶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原有地方标准的产品,应将其转换为企业标准”,根据这一规定,1996年西湖龙井茶地方标准转为浙江省茶叶公司的企业标准。

1999年,杭州发布地方标准DB3301/T 005—1999《龙井茶》。《龙井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公告后,标准进行了更名修订。2004年杭州质监局组织起草发布了DB3301/T 005—2004《西湖龙井茶》系列标准,共分苗木、栽培技术、鲜叶与加工技术和商品茶四大部分,对西湖龙井茶进行了标准规范。2005年,DB3301/T 005.4—2005《西湖龙井茶 第4部分 商品茶》标准,在2005年进行了修订,根据这一标准,西湖龙井产品分为精品、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比国标多了一个“精品”高档次分类。

2009年,DB3301/T 005.4—2005《西湖龙井茶 第4部分 商品茶》与DB3301/T 005.3—2004《西湖龙井茶 第3部分 鲜叶与加工技术》两个标准被DB3301/T 005.3—2009《西湖龙井茶 第3部分 加工技术》代替,产品等级分为精品、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五个等级,《西湖龙井茶 第4部分 商品茶》不再作为一个独立产品标准存在。

另外,2011年,杭州市质量监督局发布了DB3301/T 198—2011《精品西湖龙井茶评价规则》,规定了精品西湖龙井茶评定的术语和定义、申请、评定要求和程序、电子监控系统设置及要求、监督检查控制的要求,适用第三方评定机构对杭州西湖产区生产的精品西湖龙井茶的评定、认定和管理等评价工作。

3、现行有效产品标准

2001年,国家质监总局正式批准“龙井茶”为原产地域产品,作为配套标准,2002年GB 18650—2002《原产地域产品 龙井茶》正式实施。

2008年,原产地域产品更名为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也相应改名为GB/T 18650—2008《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

2015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布GH/T 1115—2015《西湖龙井茶》行业标准,解决了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制定企业标准的技术困难。

2018年,为保护以狮峰龙井为代表的“老字号”龙井茶品牌,杭州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区商会发布T/XHS 001—2018《狮峰龙井茶》团体标准。2020年杭州龙冠实业有限公司主导制定的T/ZZB—2020《预包装龙井茶》“浙江制造”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并实施,标准对龙井茶生产企业技术能力、龙井茶原料与质量、加工过程控制以及部分理论指标的要求体现了“浙江制造”标准的先进性及行业引领性。

2021年,杭州市西湖龙井茶管理协会发布T/XHLJ 001—2021《西湖龙井茶》团体标准,该标准首次通过数字技术和理化分析,对不同等级西湖龙井茶的感官品质、理化指标进行规定,建立量化指标,对茶条外形中的形长、形宽和芽尖叶尖比例进行了界定,对滋味中氨基酸含量、酚氨比和叶底嫩度比例、冲泡下沉比进行了科学评价,提高西湖龙井茶品质检测的精度。西湖龙井产品标准随着时代和产业发展,不断丰富、完善。

02

西湖龙井茶产品执行标准比较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67条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的事项包含产品标准代号,即执行标准。产品执行标准是标准化工作的中心环节,产品执行标准技术指标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也就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西湖龙井茶企在西湖龙井茶上使用的产品执行标准主要包括国家标准GB/T 18650—2008《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行业标准GH/T 1115—2015《西湖龙井茶》、团体标准T/XHS 001—2018《狮峰龙井茶》及相关企业标准,前三种标准主要在适用区域、感官品质、茶树品种、加工方式存在差别,见表1。

1、适用区域

《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适用范围最广,覆盖浙江省4市18县(市、区),分西湖产区、钱塘产区、越州产区。

《西湖龙井茶》适用范围是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和西湖区所辖区域,也即《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界定的龙井茶西湖产区。

《狮峰龙井茶》适用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所辖区域,即西湖龙井茶基地一级保护区。

2、感官品质

现行西湖龙井茶产品标准均以感官品质作为产品等级分级依据,《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感官审评包括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5因子;《西湖龙井茶》《狮峰龙井茶》感官审评均采用8因子:条索、整碎、色泽、净度、香气、滋味、汤色、叶底。

《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等级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GH/T 1115—2015《西湖龙井茶》等级分为精品、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狮峰龙井茶》分精品、特级、一级。精品级西湖龙井茶一般体现了西湖龙井“以早为贵”的特点,原料采用比较早期的鲜叶,成品茶从感官指标来看,外形通常呈现芽锋显露、糙米色;香气馥郁持久、嫩香;滋味鲜醇甘爽;汤色、叶底呈现嫩绿鲜亮等特点。参见表2 T/XHS 001—2018狮峰龙井感官品质。

3、茶树品种

《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因涵盖区域较广,茶树品种含龙井群体、龙井43、龙井长叶、迎霜、鸠坑种等茶树良种;GH/T 1115—2015《西湖龙井茶》、T/XHS 001—2018《狮峰龙井茶》茶树品种为龙井群体、龙井43、龙井长叶。

目前西湖龙井茶主要选用的茶树品种为龙井群体种和龙井43,少量产品选用龙井长叶、中茶108。龙井群体种是西湖龙井茶区传统的茶树品种,是经历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驯化形成的一个优异的品种资源。龙井43、龙井长叶是通过龙井群体种选育的无性系良种,具有发芽早、品质优、产量高等特点。中茶108是从龙井43插穗辐照诱变株中经单株选育而成。

4、加工方式

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于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十大炒制手法,是西湖龙井茶优良的品质特征形成的重要因素。但在机械化生产普遍代替手工炒制的趋势下,传统手工炒制工艺濒临失传,保护西湖龙井手工炒制工艺意义重大。

从产品标准来看,GB/T 18650—2008《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规定“手工加工采用“抓、抖、搭、榻、捺、推、扣、甩、磨、压”等传统手法,机械加工应符合龙井茶加工工艺要求”。

GH/T 1115—2015《西湖龙井茶》规定“采用传统的摊青、青锅、辉锅等工艺在当地加工而成的”。

T/XHS 001—2018《狮峰龙井茶》规定“手工加工采用“抓、抖、搭、拓、捺、推、扣、甩、磨、压”等传统技法。在符合品质要求的基础上除辉锅工序外可辅助使用相应的加工机具。”即明确了西湖龙井茶加工工艺中辉锅程序必须手工操作。

由于手工炒制的人工成本较高,而西湖龙井茶有较高品牌溢价,因此全手工或半手工炒制龙井茶主要集中在龙井茶西湖产区。

03

西湖龙井产品执行标准应用情况调查

分别对西湖风景名胜区14家、西湖区10家西湖龙井茶生产企业产品执行标准情况进行调查问卷,西湖龙井茶企产品执行标准存在以下特点

1、国家标准使用最为广泛,但产品等级不能完全满足生产需求

西湖龙井茶使用国标、行标、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分别占比79.17%、33.33%、25%、16.67%,国家标准使用率显著高于其他标准。

但由于国家标准GB/T 18650—2008《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最高等级为特级,无法满足茶叶企业生产精品级或特色产品的需求,所以部分企业兼用行标、企标、团体标准作为国家标准的补充或替代。其中3家企业仅以行业标准作为产品执行标准;1家企业仅以企业标准作为产品执行标准;1家企业兼用行标、企标、团标作为执行标准;9家企业主要以国标作为特级及以下产品执行标准,兼用企标、行标、团体作为精品以上产品执行标准。

2、西湖龙井商品茶以二级以上产品为主

西湖龙井茶国标最低等级五级、行标最低等级三级,但是从企业实际生产的商品茶来看,主要以精品、特级、一级为主,少量二级,二级以下西湖龙井茶基本不生产。24家被调查企业,生产一级及以上产品的企业15家,占比62.5%,生产二级西湖龙井茶9家,占比37.5%。生产精品级西湖龙井茶14家,占比58.33%;西湖龙井茶产品等级趋少,精品化、高端化定位愈加明晰。对于产品等级评定,较大规模的企业会按照往年留样或本年度第一批次样为对照样进行等级评定,或根据客户要求,按一定批次比率送第三方机构评定等级,但大部分企业以内部技术人员凭经验评定等级为主,这也是导致市场上同一等级西湖龙井茶质量参差不齐的重要原因。

3、龙头企业使用企业标准积极性高

制定并使用企业标准的6家企业均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企业标准主要用于各企业高端或特色产品。各企业标准相较于国标或者行标,区别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提高感官品质,细化产品分级。如某企业根据绝感官品质产品等级分为雀舌、特级、一级、二级;某企业根据鲜叶采摘时间及采摘区域,精品级西湖龙井细分为天赐珍品、天赐精品、精品三个级别;二是在质量安全指标方面严于国家强制性指标,比如氯菊酯、六六六、铅含量等指标高于国家强制性指标;三是理化指标高于国标或行标。如某企业雀舌等级产品水分小于等于6%,而国标、行标、团标西湖龙井茶产品水分标准小于等于6.5%。

4、团体标准使用有待进一步宣传推广

《狮峰龙井茶》是浙江省首个茶叶类团体标准。历史上西湖龙井按产地和品质分“狮、龙、云、虎、梅”五个老字号,“狮峰龙井茶”历来是高品质西湖龙井茶的代表,无论是生产端还是需求端,对狮峰龙井茶都是存在实际需求的,但由于该团体标准发布时间较短,且很多企业不熟悉团体标准使用规则,因此使用该团体标准的企业较少,调查中仅有4家企业使用该团体标准。个别茶企在其产品包装上使用狮峰龙井字样,但其产品标识上以GH/T 1115—2015《西湖龙井茶》作为执行标准。部分企业反映,对《狮峰龙井茶》团体标准有使用需求,但由于不熟悉团体标准使用规则不敢贸然使用。

04

推进西湖龙井茶产品标准化有关建议

1、推进西湖龙井茶产业标准化水平

要积极引导推进西湖龙井茶地流转,引导茶地从茶农向合作社、茶企流转,逐步改善西湖龙井茶以农户为主的“低、小、散”生产经营格局,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标准化发展奠定基础。以产品标准为核心,进一步完善西湖龙井茶标准体系,建立健全茶园管理、生产加工、冲泡品饮、品牌管理等配套标准,以产业综合标准化保障产品标准化,进一步提升行业标准化水平和生产效益。另外,西湖龙井茶作为全国知名的茶叶地理标志产品,目前仅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并未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其使用的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是龙井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建议由西湖龙井茶产地政府牵头,申报西湖龙井地理标志产品,并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完善相关技术标准。

2、企业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产品执行标准

企业作为产品标准化主体,应认真履行产品标准主体责任,认真研究各类产品标准,在熟悉标准的基础上,基于对自身技术能力及产品定位的分析,选择合适的产品执行标准。建议企业生产西湖龙井茶,以GH/T 1115—2015《西湖龙井茶》作为产品执行标准;其中生产狮峰龙井茶的,以T/XHS 001—2018《狮峰龙井茶》作为产品执行标准;兼营非西湖产区龙井茶的,可以采用GB/T 18650—2008《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作为其龙井茶执行标准。鼓励有技术实力的茶企、社会团体研究、制定、使用企业标准、团体标准等制定周期较短、灵活性高、能及时响应新技术新产品需求的标准、制定,开发特色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企业应围绕产品执行标准,做好茶园管理、生产加工、质量安全把控等各环节,把标准真正贯彻到生产全过程,确保产品品质符合标准要求。

3、定期发布西湖龙井茶实物标准样

文字标准容易在理解上产生偏差,为了使西湖龙井茶产品定级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定期发布西湖龙井实物标准样是十分必要的。建议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根据西湖龙井茶相关标准,定期发布对应标准的分级实物标准样。同时,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在产品生产加工及定级环节使用实物标准样,进一步提升西湖龙井茶整体品质的均衡及稳定。

4、加强标准的宣贯及实施监督

标准化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加强西湖龙井茶相关标准宣贯培训,让企业能熟悉各类标准的内容和使用规则,增强企业标准意识。市场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产品执行标准实施监督,定期开展西湖龙井茶质量监督检查,促进企业按照产品执行标准生产优质西湖龙井茶。同时,建立标准实施举报、投诉机制,鼓励社会公众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作者简介:

黄小萍

毕业于浙江大学环境生物学专业,现就职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行政服务中心(区民生保障中心),农艺师,主要从事西湖龙井茶基地一级保护区行业管理和技术推广工作,主持浙江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与服务团队项目—西湖龙井茶生态茶园绿色成套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等。

来 源:中国茶叶加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739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