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开始西方人不知道红茶和绿茶都来自同样的茶树,还以为是不同的品种。直到一名被英国东印度公司派往中国的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琼发现红茶和绿茶只是制作工艺不同。
罗伯特·福琼在中国更有价值的发现是:原来红茶与绿茶并非不同的茶树种分别制成,而是一样的茶树,不同的工艺而已。而此前,英国人以及欧洲人一直固执地认为红茶与绿茶的茶树迥然有别。——《有容乃红茶:中国茶的传播史》
2.四川的蒙顶茶从唐代起就赫赫有名,但如今成都的茶客们还是更青睐茶馆里几块钱一碗的“三花”。
既然有这么好的茶种,为什么成都“啖三花”却令人如此印象深刻呢?从西汉到唐宋,蜀茶贡往陕西,直到京杭大运河开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开始南移。四川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被边缘化的四川和四川茶,大多数成为从宋代开始的“以茶治边”的利器。
茶和盐一样,中国的交子、飞钱,正是茶政的结果,也都诞生于四川。茶马交易的贸易量巨大,为了财税来源和边疆稳定,四川茶被政府人为定下了“重量不重工艺”的方向。花茶的制作工艺本来并不精细,历史上绿茶的工艺被缩减到了很小的范围里,而原料多、加工技术低,导致绿茶马上就会变黄,因此才以花茶的形式来附加香气。——《川茶之路:茶是旅程,而非终点》
3.茶叶的风味会受到其生长环境(通常被称为“山场”)的影响,除了土壤、水分这些关键要素之外,周围的植物也会影响茶叶的味道,比如周围有兰花的茶树可能会带有兰花香。
茶树在生长过程中会吸附周围植物的味道,尤其对于芬芳类的花、香草的吸收更为明显,一般采摘茶叶的时候为春季,春季的第一批花大多为白色芬芳开窍的花儿,譬如深山含笑、玉兰、柚子等。它们都会影响到周围茶树的味道生成,让茶本身充满了活力,就像自动控温室内熟成的火腿相对于安达鲁西亚山峰云雾熏陶下缓慢熟成,落满当地灰尘、生成当地微菌的火腿比,滋味就在美味之余显得缺乏生命张力。正是自然味道无可复制的独特,让每个茶区的味道都有其如实的鲜活。——《武夷岩茶中的岩骨花香》
舒城县盛产兰花,兰花茶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说,芽叶相连于枝上,形状好像一枝兰草花;二是说,采制时正值山中兰花盛开,茶叶吸附兰花香。——《皖西茶叶的地理与谱系》
4.云南的滇红还有与白兰地搭配的喝法。
人头马VSOP,呈深金黄色或琥珀色,通透如水晶,有清淡的香草味和橡木味。高品质滇红散发出标志性的蜜糖香,并伴有甜甜的花果香,色泽橘红透明。先倒干邑几滴入杯打底,再把热滇红倒入,高温激活酒香。茶香、酒香交汇融合,大口畅饮则一股热流直抵体内,中西合璧,感受奇妙。
红茶常可做调饮。但与白兰地的搭配,则是我们在云南见到的最有想象力的饮法。
——《滇红:澜沧江畔的味道》
5.不同季节采摘的鲜叶制作出来的红茶口感也会有所不同。
不同季节采摘的鲜叶制作出来的红茶口感也会有所不同,万云龙说:“春季的红茶能散发出玫瑰花般的蜜糖香味,夏天因为叶片长速加快而香气减弱,到了秋初,香味虽然没有那么浓烈,但味道变得更加悠长,更有回味。”——《布朗山:在有机茶园里制作红茶》
6.唐宋时期流行的饮茶方式是煎茶和点茶,到明朝朱元璋下令废除团茶,改喝散茶,我们现在通行的泡茶方式开始逐渐成为主流,并延续至今。
中国茶是随着不同的时代精神而变的。煎茶,点茶,泡茶,分别代表着茶的古典派、浪漫派和自然派,也牵扯着唐、宋、明三个朝代的情感。明朝以来,散茶冲泡成为主流,保留了叶片自然的形态、新鲜的香气,可以说是最自然主义的饮茶法。——《自由自在中国茶——踏访春茶的山水、人文与市井》
7.茶和佛教关系密切,最初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茶的提神功效,后来饮茶逐渐融入寺庙的日常生活与禅修仪式之中。
唐中期禅宗大兴,禅宗修炼时需要坐禅,由此达到精神上的领悟。打坐时最重要的是灵台空静,但如果功夫不到家,坐一会儿就打瞌睡了。禅师发现,喝茶可以提神,打坐就不至于昏睡,所以禅宗寺院一律提倡喝茶。寺院饮茶有一定的规矩和仪式,这些仪式也随着饮茶习俗向民间传播,从而促成了茶道的产生。陆羽的《茶经》在这时出现,为喝茶建立了文化体系,也并非偶然。
——《自由自在中国茶——踏访春茶的山水、人文与市井》
8.古代的点茶可以做出类似咖啡拉花的效果。
据说在一些寺庙内,还有特别的点茶的技术。一般说,点茶是将茶放到茶碗内,然后注入热水,接着用茶匙或者茶筅搅拌后饮用。若是能很巧妙地用茶匙搅拌,可以在茶水表面画出各种图形,和时下的咖啡拿铁拉花有些类似。在宋代初期,还有些僧侣会在茶水的表面勾画出动植物的形状,供众人观赏。——《宋代饮茶文化东渡》
9.正宗的西湖龙井一般产自“狮”(狮峰山、龙井村一带)“龙”(龙井山、翁家山一带)“云”(云栖一带)“虎”(虎跑一带)”梅”(梅家坞一带)五大产区。
和许多名茶一样,顶着御茶金字招牌的西湖龙井,开始有了不同的分类标准以及细致而烦琐的类别,茶叶商家们最早根据产地区分出来的是“狮、龙、云、虎”四个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为周恩来对梅家坞的三次视察,作为产茶区的梅家坞声名鹊起,从原有的四个字号中分离出来,成为“梅”字号。
1953年,浙江省茶叶公司为简化品级,将这五个字号调整为“狮峰龙井”、“梅坞龙井”和“西湖龙井”三个品类,1965年开始,再经过了一次简化,三个品类经过拼配后归并为“西湖龙井”,并沿袭至今。——《西湖龙井:茶叶地理与“原产地”之战》
10.潮汕人(比较正经的)喝茶不管几个人都是三个杯子。
潮州人还有一个古老的传统,“茶三酒四游玩二”,游山玩水两人结伴最佳,喝酒四人行令为妙,而喝茶,不管有几个人在,茶席上总是三个杯子。叶汉钟解释,三个杯子,摆在一起是个“品”字,求“品德”之意。
——《潮州茶米:一杯茶里的工夫》
选自天地出版社《茶之道》《茶之境》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