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一碗茶茶叶的价格

找到约340条结果 (用时 0.03 秒)

一碗茶汤里的市井——永兴茶馆记

刘小华,永兴人,高级农艺师,国家一级评茶技师;先后主持省人社厅、省教育厅“茶事”“茶叶生产加工”“制茶技能”大师工作室。

刘大师爱老大老实地摆点龙门阵,摆龙门阵不用文本参考,好比收割稻谷,随手堆垛,自有稻谷飘香。不像北溟三写作文,像打麻将,码放得整整齐齐,小心地一张一张打出来,却常常打出一铺烂牌。

大师摆龙门阵,方言如影随形,明白的会心一笑,不明白也就罢了。方言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出现,一直是常态,最近的比如作家王朔新作《起初·纪年》系列,略远点的比如作家何顿《我们像葵花》,经典的比如《西游记》……不胜枚举。在方言的表达上,和本文一样,大都从音不从形。

摆龙门阵,不就是自由么?把壳子吹起,葵花子嗑起。

永兴,是黔北四大商业古镇之一,素有“一打鼓,二永兴,三鸭溪,四茅台”之说。数百年的时间里,经商是永兴人不变的主题。后来浙大西迁办学七年,而后又有抗战时期的“民国十七临教院”荣军官兵常驻于此,到处弥漫着那种铜臭中带点儒雅,儒雅中带点匪气,站着时争强好胜,坐下来那样又息事宁人的风气。市井如此,茶馆自然就不甘落后了。

本人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从记事起,目睹了带着浓厚市井文化的永兴茶馆和那些形形色色的人和事。

(摄影:岳龙)

那些年代里,坐茶馆就是喝茶听书、听戏;偶有茶客茶友之间面红耳赤地争论小说中的英雄人物谁胜谁负;茶馆文化经历了从京剧折子戏《失、空、斩》到“造反派”宣讲会等一系列转变。茶馆的功能从躺椅上喝茶打瞌睡到黑市交易;从公开的休闲娱乐,转入地下打牌赌钱。茶客从捡“过龙茶”吃的“二齁”变成戴“红袖章”的“造反司令”;又从造反司令沦落到装疯卖傻的神汉。体制上也经历了从私人老板到“合作化高潮”,从集体所有制改制转为个体经营等一系列的变化。数十年的茶馆文化演变就是永兴社会历史的缩影,成为了那种“怀书+古装戏”杂交出来的特色文化——“口头文学”的滋生地。每每回忆起这些,犹如一幕幕的电影蒙太奇在我的脑海里重现。于是,我觉得永兴应该有一篇“永兴味”的文章把这些故事记载下来,不写出来心中总有一种堵塞的感觉。

“一街”的江家茶馆及后来的牛马店茶馆

上世纪60年代初,因刚刚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和“大跃进”高潮,全社会需要休养生息,农村有了土地下户,乡镇集市允许少量的粮食、种子及部分生产资料自由交换。省重点水利工程杨家坪水库和湄江东西二干渠,主要建设地在永兴,省水电厅设“湄江水利指挥部”于此。在水库建设进入高潮时,就有指挥部、设计室、工程处、施工队、突击队数百人常驻;外来的“209地质队”也入驻永兴;铜仁汞矿、务川汞矿车队也必经此地,给古镇带来了一点商机,乡镇市场开始活跃起来,各种服务业如茶馆、饭店、旅社应运而生。供销社成立了饮食服务总店,把开照相馆、理发店、牛马板车店、饭店的所有人作“过渡商”,让他们出资投劳,联合办店,自负盈亏。所谓“过渡商”就是把私营小商、小贩引到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来。

当时永兴镇有一、二、三、四大街的格局。一街就有江(方言读音“冈ɡānɡ”)家茶馆,位于永兴镇政府附近;牛马店茶馆(含牛马板车住宿)位于牛马市场下面,投资者用张家民房开办。主要服务过路的牛马板车,包括“骡马占槽”和人宿栈房。茶馆当然就是附属设施了。

这个茶馆后堂有七星排灶一座,顺墙而建,石水缸一口,可容二十挑水(一吨左右);大堂两侧有折叠式竹椅近三十张;一丈二的茶凳数条。最多时这个茶馆前后堂总共坐上四五十人。当时茶叶是国家二类物资,对生产方实行“统购统销,购九留一”的政策,其实就是农民生产的茶叶必须全部售给国家,留下的所谓的“一”也要由当地供销社按计划分配。茶馆就免不了要买点“黑市茶叶”补充了。

茶馆主堂上坐着的收银员是实质上的老板娘,人称“冈(江)二娘”,有客人来到时,就喊“二娘,发碗叶子!”这里讲的“发”是“浸润”的意思。当客人落座,掏出五分硬币放在茶凳上,跑堂的应一声“来了!”就在柜上领一副放了茶叶的“三套件”盖碗,左手放碗提盖,右手长嘴壶冲满并盖上,道一声“慢用”。跑堂的一般身兼两职,除了提壶掺水,还要挑水和煤,烧火加煤管灶上的事。记得“牛马店茶馆”挑水的是一名抗战老兵,驼背瘦高个,八字胡、缺牙巴,不善言语。挑水、管灶、跑堂本来是他的基本工作,但是由于和煤封灶是技术活只能自己干,至于提壶掺水的活,则经常由一些没茶钱又要混茶馆,收“过龙茶”喝的人代劳。谈到“过龙茶”,在永兴是有说法的,原意是被冲过一两开或是喝过已没味又被回收再次冲泡的茶渣,后来也泛指被他人用过或被抛弃的事和物。

这个茶馆有个特殊人物,是早期合作化高潮时“带资入店”的一个的孤寡老人,据说解放前他是“一贯道”,靠给人问卜占卦、“掐时”“看水碗”为生,由于揭发斗争地主私藏鸦片(有人说是他自己藏的),立功后,“带资投劳”入店,现已年迈,生养死葬由集体负责。于是,他在店里占了茶馆后堂的一间阴暗的小屋,暗地里做起老本行来,小屋里供有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还有忠义双全的关老爷,一旦有人带上粑粑豆腐香蜡纸烛前来问卦,就会从他那阴暗的小屋门缝里漏出一丝烛光和香火味,同时伴有打卦敲磬的声音,从门缝里偶尔看到老人口中念念有词作疯癫状,等老人醒来,双手合十面对香客:“恭喜,恭喜!灾星已过,紫气东来,东南方有财喜哟,今年不发明年都要发哟!”当香客谢过,问其报酬,老人总是满脸慈祥地重复一句话:“我就算了!我就算了!就是菩萨要点,菩萨替你消灾了,三两块随便拿。”其实就把保底价“两元”告诉你了,香客把早就准备好的一张两元钞和带来的“粑粑豆腐”恭敬又不舍地递给老人。送走客人,老人随后就在集体的灶上将“贡果”加热处理,当他拿起一双筷子双手合一地对在座的茶客们细声细气地说:“各位,请,请”不等大家回话,又说,“对不起哈,各位,我吃点私饮食哈”。这一动作,有点像现在的茶艺师在舞台上“奉茶”。总之,老人的存在给茶馆增加了几分神秘色彩。

(摄影:岳龙)

在那人性被扭曲年代,很多人没什么尊严可言。在永兴就有一些好吃懒做又喜欢坐茶馆收“过龙茶”闲聊之人。常有客人“发一碗叶子”喝一开或根本就没喝就有事离开了,这时“二娘”就将这碗茶收到柜台下面“待分配”,有踏半截鞋收“过龙茶”喝又愿帮忙的人来了,“二娘”便开口道:康二或二齁,“这碗茶还酽得很呢”“二齁”接过茶碗道一声“谢谢二娘”便找一个位置放下,到灶上提壶掺水顺便把满堂客人茶碗的水掺满,随后的半天,有客人喊“拿开来”,康二或二齁由于免了五分钱的茶钱,就自觉起身提壶掺水免费服务去了。

这个茶馆没有说书人,也没唱戏的。主要是南来北往的生意人居多,如猪、牛贩子和牛马板车的车夫等等,客源复杂,信息量大,但文化不高,坐在茶馆胡吹一通。例如他“在哪里见到了有一根豇豆十八斤呀”“哪里食堂敞起吃呀”“火车上吃饭不收粮票呀”“哪里有个公公被儿媳妇杀了啊”“重庆又抓了个强盗,杀了两个人,能在长江上平步如飞呀!后来被“老派”(公安干警)制服了”,听客们听得津津有味,有时听得胆战心惊。讲述人大都以“见多识广”自居。

其实这个茶馆的服务对象还有做猪、牛、骡马生意的贩子或中介人。中介人号称“偏耳”,他们对谈生意,一般是“偏耳客”坐中间,买卖双方一左一右,三人坐在一排,“偏耳”在长衫下拉着买卖方的手分别左右比画,说“这格的整,这格的零”,经“偏耳”左右几拉几扯就谈成一笔生意。最后是“偏耳”决定其中一方开茶钱,“人缘好”的“偏耳”有时示意把在场其他茶客的茶钱也一并开了。“偏耳”在收取中介费的同时,还随便打了点“秋风”,下次来茶馆就有人开茶钱了。

偶尔也有人在茶馆暗地里做一些布票、粮票的黑市交易,这就是当时茶馆里的商业行为了。

在那个年代,所有信息来源,如政策宣传、会议通知、物资供应、商贸往来,一是靠“夏大爷”鸣锣通知:“各家各户要注意呀!防火防贼,人人有责,水缸担懑,来客要报!”这是夏大爷每次提锣的开场白。二是街道召集的群众会,街、排长讲阶级斗争,讲忆苦思甜;三是看张贴在大街上的大字报(当时叫‘安民告示’如国庆节每户居民凭购粮证供应豆腐一块,猪肉一斤等);再就是在茶馆里听那些靠谱和不靠谱的“所见所闻”了。

二街的“群力社茶馆”

“群力社茶馆”顾名思义就是“群力社”办的茶馆。

在合作化高潮时,各行各业都有了行业的集体组织,如饮食业成立合作饭店;剃头的成立理发店;拉牛马板车的成立运输合作社,开栈房的成立合作旅社,有劳力的也成立了搬运合作社等等。最后还有大批无职无业“闲散劳动力”就由镇政府派干部组织成立群力社,组织劳动力对外劳动服务,如“挖土方”“开山放炮”“筛砂”“砌保坎”等技术要求不高的活路,这就是早期的劳务派出机构。

成立了“群力社”,大量闲散劳动力就聚集在一起等候安排活路,群力社大堂里经常是人满为患,为了解决大堂拥挤的问题,大家群策群力,想出了办一个茶馆的主意,提供给“闲散劳动力”们,花五分茶钱能够在这里边喝茶边等“活路”,这是开办群力社茶馆的初衷。一个叫郑香久的四川籍老人,属国家优抚对象,吃住都在社里,自然就成了茶馆的主管了,人称郑大爷。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这里因陋就简,“闲散劳动力”们从庙上抬来几条摆香炉的长凳作茶几,买了几十把竹折椅、长嘴壶,茶杯茶碗都是高台土窑烧制的“盖碗‘天、地、人’”三才杯;用集体食堂大灶改造为七眼排灶;地主家被没收的大水缸也派上用场。这里没有固定工,也没有什么“幺师”,除郑大爷外坐堂收钱“发叶子”外,提壶给水和煤封灶都是零时安排闲散劳动力们,报酬是免一碗茶钱,基本是义务,只有到“谢家井”挑水是每一挑五分随到随付。

(摄影:岳龙)

群力社茶馆很是热闹了一阵。“闲散劳动力”们坐茶馆可议论哪里有“活路”可以做,哪里挖土方可以得到两块钱,哪里有食堂吃得饱等等。除交流劳务信息,等活路做外,当然也吸引了一批被下放回原籍的“右派”“臭老九”和一些落魄文人。记得有遵义四中下放的老师“陈伯伯”、农业局下放的技术员“陈伯伯”,还有浙大附中的校友“覃叔叔”等;他们在一起经常闲聊《三国演义》“空城计”如何的精彩;诸葛亮三张“出师表”如何的文采飞扬;有时候还用指头在茶凳上敲打节奏,即兴来一段二黄:“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呐啊.....”。还有“饱读诗书”无所不知的“黄老师”,每次进茶馆不管身上有没有灰尘,进门之前先用手指弹一弹口吹一吹上衣,然后就双手抱拳操“北平腔”“各位老幼尊卑请了!”,当然也不乏附庸风雅之徒,同样抱拳回礼“请了!请了”。其实,永兴的这种“茶馆礼仪”大概就是“怀书”和“古装戏”的杂交出来的吧。

群力社茶馆人气不断上升,这些现象让经营者看到了商机,于是,就请来一个鸭青(公鸭)嗓的说“怀书”的“蒲堤大师”,蒲堤是四川人,何时来到永兴场已无法考证,他头戴一顶土黄色瓜皮毡帽,常年穿着一件蓝灰色土布长衫,随身除折扇、惊堂木和取暖的竹灰笼外,长衫下面还有一件法宝,是茶馆公开的秘密,就是夹在长衫下面有一个“猪尿包”。他一进场就有“粉丝”迎上去给他提灰笼并扶他上座,唯独一只手在长衫下面操纵“猪尿包”不要别人帮忙。所以他一晚上喝茶说书连场不下桌子,个中奥秘不言而喻。

“怀书”又称“评书”,受到地方戏曲影响,他用他那带磁性的老生鸭青(公鸭)嗓说本地方言。每当说到精彩之处,只见他从头上提起毡帽在空中画个圈,同时拖长腔调“只见那太上老君抛出乾~坤~圈~呼~正中大圣头上~”这时,大师便折扇一收,朝大堂画个圈,听众的目光随着他的折扇所指方向“要知后事如何?各位,我的豇豆钱”,蒲堤从来不明说收听书钱,眼示,板示,身示,手示,只要动作一出,“特粉”们心领神会,端着小簸箕,茶客们三分两分,每晚二次。这样表演韵味浓,不呆板而活泼,庄重而不轻浮,很接近听众。从《西游记》《三侠五义》《说岳全传》《济公传》,维持了很长时间。

也曾有过重庆、遵义、贵阳路过此地的说书人客串一场《烈火金钢》《红岩》之类,时时爆满。后来又有一个湄潭川剧团的“角”,剧团解散后在永兴定居,靠卖耗子药为生。茶馆里也有“星探”呀,就把他请来主场,配合当地原十七临教院培训过的京、川剧票友们,定期不定期在茶馆坐堂“打、唱”,当地称“围鼓”。后来,只要是永兴坐茶馆的人都知道京剧的“唱、念、做、打”四功或哼几句“西皮”“二黄”“道白”川剧“清音”。黄老师一进茶馆那一声“北平腔”“各位请了!”大概也来于此吧。

这个茶馆好景不长,因“踏半截鞋”吃“过龙茶”的“二齁”成长为戴红袖章的“造反司令”后,经常带着民兵来茶馆检查,看有没有地、富、反、坏、右“臭老九”坐茶馆并“放毒”,如果说书人讲“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内容就被视为“放毒”,就要被抓。但一般说书人非常机智,本来书中说道:“只见得那少年,脚踏步云靴,身穿蟒子袍,呼!呼!呼!踏云而来……”有好心的茶客在门口报一声“司令将至!”这时说书人灵机一动,惊堂木一拍,话锋一转“各位革命群众听到!高高山上插红旗!全国人民大团结!防火防特要注意啊!”。“齁司令”一进门口就用他那带着“阶级仇恨”的眼神,警惕地环顾四周,看有没有“地、富、反、坏、右分子”在那里享受无产阶级的茶馆阵地,就将“造反派随员”递上的一杯还有点酽的“过龙茶”狠狠地吸了一口,说“就是要讲政治嘛!”于是就大讲:“地主张四爷,砍了我家莲花白,阶级仇民族恨,还欠我两挑牛粪!若是地主资产阶级复辟了!我们就要吃二遍苦!受二遍罪!”之类的。茶客们听得目瞪口呆,这二遍苦,究竟有好苦呀?

后来这段时光,茶馆的生存就可想而知了。

中街的合作茶舍

中街的合作茶舍是甘家茶馆和周家茶馆,这两家茶馆在永兴要算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了。两家茶馆起于何时,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周家茶馆”与“甘家茶馆”经合作化高潮合并后称为“合作茶舍”。茶馆由四个门面合并打开,有四十多套竹椅,十来张八仙桌,大水缸、七星灶、三套件的陶瓷茶碗、长嘴壶一应俱全。主管是人称“袁三孃”的不算太老的老太婆,主管经济财务和全面工作安排,官方称“袁经理”。一般不到大堂服务。挑水的是个“端公先生”(道士),除挑水和煤外,经常“走穴”,给死人做道场“安灵开路”。要是在今天,他肯定是某协会会长了。

(摄影:岳龙)

几位出资人各有特点,甘家出资人“甘二婆”,主管坐堂“发叶子”,出资人周家也有一个老太婆,人称“周大婶”,传说“周大婶”是原“十七临教院”一个旧军官的太太,很是讲究,和“袁三㜳”“甘二婆”一样,一双穿尖尖鞋的细脚,经常是头上缠着一条白布帕子,但折叠有致,白净的皮肤在白色的帕子下露出饱经沧桑皱纹显得更加苍白。周大婶的工作是主管茶叶质量。凡从生产队或“黑市”买来的八九成干可以短期存放的“土茶叶”,茶馆有“一眼灶一口锅”,专供每天营业用茶“回锅提香”之用。所以“周大婶”每天早饭后从保管室领出未生香的茶叶,柴火烧水洗锅,等灶中柴火燃烧过后,明火转为炭火。只见那周大婶用手试锅温,炙手即可,再将茶叶倒入锅中,用“细火慢焙”之法,一只手扶在灶上,一只手慢慢地旋转锅中茶叶“回锅提香”。这一工作一般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所以经常是茶馆里“茶香四溢”,“周大婶”却由于疲倦,紧闭双眼,几分钟后,一个惊厥——手被烫了!回过神又把锅中茶叶又和它一转。直到茶叶焦脆,高香扑鼻,顾客闻香而至,“发碗叶子!”“周大婶”才将茶叶起锅迎客。每当回忆起“周大婶”的“回锅香”茶那晶莹剔透的汤色,豆香高扬,滋味甘爽,不觉两颌生津。

这个茶馆规模相对较大,位于中街,集中了较多的“落魄人”,特别是当地人被限制不能出外的“五类”分子和下放原籍的一些“臭老九”。例如,两个“李伯伯”都是茶馆的常客,“大李伯伯”是富家子弟,受过教育,风趣幽默,琴棋书画无所不晓。在“革命群众”眼里是一个游手好闲之人。“小李伯伯”姓李名绍成忠厚老实人称“李大爷”,是国民党的抗战老兵,穷苦出身属于革命派团结的对象,两人在一起故事就来了。

李大爷有件“狗屡黄”的呢子军大衣,在日光下油亮油亮的,四季不下身。关于它的来历有两个版本,一说它是战利品,是长沙保卫战战场上从日本死人身上剐(脱)下来没上缴的;一说是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送给他的。有一天下午,李伯伯来茶馆坐下,沿街给人“箍水桶”的李大爷路过茶馆,两人见面一招呼就坐下来了,李伯伯问:“绍成,你这件大衣真好呢!”“嗯!罗斯福呢军大衣”“你好福气呀,怎么得到的呀?”

这时李大爷的话匣子打开了:“长沙会战前几天。司令长官要检阅部队。我排在受阅部队前列,一声立正!枪上肩!敬礼!前方走来了一位身材魁梧,披挂全金板子的将军!我不看不要紧!那不是当年在我班上实习的士官生薛岳吗?忍不住一声‘薛岳’!从我口中蹦出来。长官一惊!回头,是谁!?我马上回答:‘上士班长,李绍成!’话音没落,就被长官的‘马弁’拖到后面一顿毒打哟。晚上我在营房里起不了床,外面喊“司令长官到!”,我刚挨打。更是被吓得起不来了,一看,还真是司令长官薛岳来看我来了。他一进来就问候了几句,老班长,让你受罪啦!然后叫‘马弁’给了我几块大洋,又把他身上那件呢子大衣盖在我的身上。”李伯伯听后连声叫好!旁边有好事者说:幸好是薛长官的马弁打的哈,要是被蒋委员长打的话,你怕脸都不洗哟。

李伯伯机智幽默,喜欢拿人开涮,在永兴是出了名的,有一次一个身穿“涤确凉”衬衣,又有点透明身材比较丰满的少妇从茶馆经过,男性茶客们眼神全被吸住了,李伯伯见状有些不雅,忙用指头搞打茶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娃儿!背得没有?”

这样的故事在周家茶馆发生太多,主要是听得多。

李伯伯还讲了一个解放前夕发生在茶馆里的关于我家“幺外公”的故事:外公家几弟兄都在经商,唯“幺外公”是个读书人,一家人供他在贵阳上学,据说与他一个地下党员的同学去过上海,也曾经被国民党县党部抓去过问,听说外公们几弟兄花了很多银子才把他弄出来。他每次回家,总是西装革履,出入于茶坊酒肆,坐在茶馆大谈其谈他的所见所闻,发一些对时局的牢骚,时不时抛出一句古文“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子在川上曰:斯者如斯乎!然而,生于斯长于斯的我。”这些,就是他的口头禅了。永兴茶馆哪里容得下他在那里咬文嚼字,于是,有一天正与他的一个“发小”谈得起劲,家里有人叫他就离开了。旁边有挑事之人问发小,“刚才‘曾老幺’骂你,你没听见吗?”发小说“哪里哟?”挑事之人说,他连骂你两句“然而!然而!‘燃’者,烧也,‘儿’者,子也,就是说你是‘烧火佬’的儿呀!”。发小立即起身。找到当时曾家的“当家人”二外公,曰:“二爷,我有什么对不起曾家没得?”二外公“没得!没得!”,发小又曰了“我有哪里对不起你家幺兄弟的没得?”二外公急了“没得!没得!究竟发生了什么?”“你家曾老幺哟,在茶馆当众骂我是烧火佬的儿哟!叫人好不寒心哟。”二外公连声“对不起!对不起!家门不幸啊,出这个不昌盛的,等我把他找来,问证清楚!要真是这样,改日摆酒席赔罪”。便叫人把“幺外公”找来,不问三七二十一,好一顿“家法侍候”。

茶馆的常客,还有饱读诗书的黄老师,也常来这里,不管哪个时候,黄老师的中山装都是一直扣到风领扣的。他喝茶不同于一般茶客,首先他是读书人,是不吃“过龙茶”的。早上五分钱“发碗叶子”,喝一开后,起身回家吃饭,将茶碗存放到“周大婶”柜台下面,中午来了,再拿来冲它一两开,就是一杯茶管早、中、晚。“提壶跑堂”的人也很现实,当你将早上“寄存”的那碗茶中午取出来再落座,就不会像“发叶子”时的“头开”那样快了。只能等到新来客人“发碗叶子”喊“拿开来!”才顺便给他冲水。所以,经常在他高谈阔论受冷落的时候,就喜欢把我们在茶馆玩的小朋友叫到身边,每人发好几颗葵瓜子,问问:学习遇见什么难题啦?喜欢看的什么书?听的什么戏?当时我家旁边就有一个出租连环画的图书摊,所以,我就实话实说,“‘花书’(连环画)!‘西游’孙悟空‘三国’”。黄老师说:“三国的故事也很好,我有空讲给你听。”有个大点的说“我喜欢三国《借东风》《包公传》”,这时黄老师发挥了,只见他摇了摇脑袋,“看来你还喜欢戏剧文学,好!好!我小时候就喜欢读‘关汉卿’,大学就读‘莎翁’”(黄老师读什么“大学”我们不得而知)小朋友说,“我晓得了,晓得了,‘莎翁’就是河沙坝堆的‘不倒翁’我也堆过的。”黄老师生气了,“孺子不可教也!你不懂,我是叫你读关汉卿的《窦娥冤》,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你长大了就知道了。”后来在茶馆里还给我们讲“王家花坟”“牌坊”哪年修,那年毁。反正永兴的事他无所不知。还讲了很多“包公传”“三国”“七侠五义”的故事。后来我们读了《三国演义》才知道,他讲的都是“古装戏”的“折子戏”。还是遵义四中下放的陈伯伯,农业局的陈伯伯给我从“曹冲称象”“孔融让梨”讲到建安七子,竹林七贤,他们每个人都有故事。还教我多看书,开卷有益呀,我似懂非懂,但为我后来喜欢读书打下了基础。

王家茶馆及一些背街的小茶馆

永兴上半截街的王家茶馆以及一些巷道小茶馆,是在“文大”后,百姓生活开始好转,市场开放而自发开办起来的。因开茶馆成本低,没有说书唱戏的,也没有“周大婶”的“回锅香”茶叶,技术含量就不说了。茶客喝茶的同时有黑白电视机可观看电视剧《霍元甲》等,除王家茶馆稍具规模外,其余的都是只有十来把竹椅,盖杯、铝壶这些是永兴人抹不去的记忆。记得一直到80年代中后期还是五分一碗的茶钱。因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在后期,这类茶馆发展五花八门麻将、大贰,还有简易“拉OK”,也可谓“功能齐全”。但这类茶馆在特殊的时期充当了特殊的角色。

时值改革开放,百废待兴,本地一些“下放”人员纷纷回到工作岗位。市场开放,市民们忙于全民经商,“三教九流”过往也少了。由于农产品价格提高,农民的地位也相应提升,并且农产品可进入市场自由交易。农村的集体所有制还没完全解体,农民的生活方式慢慢地开始转变。服务对象自然就转向近郊的农民了,如近郊的菜园生产队就以二街杨家茶馆为生产队会议的集中地,永兴桥就以周家茶馆为会议的集中地,高家湾生产队就在王家茶馆等等。他们在劳动之余,晚饭后,不约而同分别走进自己生产队的“专属”茶馆,讨论明天做什么活、用什么种子、怎么挞谷分配或哪家“红白喜事”咋整等。

“文革”期间的治安主任、造反司令也不甘落后,争相开起茶馆来了,据说,那个“齁司令”的跟班“治安主任”开起“地下茶馆”,为了满足他那个人欲望,除“睹博”外,还开的是“黑猫”旅社,在“严打”时被取缔,听说还受到了相应的刑事处罚。“造反司令”“二齁”不会开茶馆,却当起神汉,在路边摆起“八字摊”给人算命去了。

当然,服务对象还有一些真正意义上的“散淡的人”。他们留下了老茶馆“口头文学”的遗风。所以在茶馆里发生了一些啼笑皆非的故事。当年就有一个王氏家族中的单身汉,四十出头了,人称“花叔”。“文革”时忙于抓阶级斗争,没时间学文化,但在茶馆里听了好几段书和折子戏,更没时间谈媳妇,所以,一直单身,茶馆是用“街政府”的公房开的,因他是真正的“无产阶级”,所以就理所当然地住在茶馆大堂的阁楼上。族里人都为他担心,经常给他提亲,一会是龙塘湾的张二嫂,丈夫出去做生意被狐狸精缠住离婚了,只有两个娃儿;一会是堡上的唐二娘,丈夫是饿死的,只有四个娃儿,本人想改嫁上街来住。最后花叔选定了相对年轻身体丰满的张二嫂。

看定年月定就期,在族人的张罗下,街里街坊帮忙,摆起酒席,好不热闹。有几个年轻人组成迎亲队伍,扛起花烛,抬着聘礼,鼓瑟吹笙,尔呐~尔呐~接个媳妇来烧茶!迎亲去了。

没去迎亲的人在家边座席边等待,两轮酒席摆过。只见迎亲队伍一个个垂头丧气,倒拖着花烛回来了。原来,迎亲队伍到了以后,说媒人介绍花叔的营生有误,说花叔没手艺,又没房子,又不会做生意,上街喝西北风呀!——不来了。大家愤愤不平,花叔媳妇没接成,又花钱办了酒席。议论起来,说:“过龙茶”哟!还看不起花叔。并将备好的饭菜处理完,忙完手边的活。劝花叔来日方长,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早点休息。

众人作鸟兽散,当夜无事。

第二天,大家担心花叔想不通,清早就来到茶馆,朝阁楼上喊“花叔!花叔!你还好哈!昨晚上啷格过的哟”,花叔虽然没读好多书,但在茶馆听了好多“怀书”和“折子戏”呀。所以他不紧不慢从楼上下来,坐在竹椅上,不等大家说话,就语惊四座:“有什么好不好的哟!有诗为证,诗曰:一盏孤灯~照~楼~台,上床脱去~袜~和~鞋”。

后来,由于人们生活好转,农村土地承包,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市场,开始创业。永兴茶馆由大变小,由集体转为个体。原有的一点文化气息没有了,茶馆大都成为老年人的棋牌娱乐室,书场变“赌”场,(其实就是麻将馆)。“天、地、人和”的三才盖碗杯换成了有把的盖杯,长嘴壶成了文物,“回锅香”的茶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元一杯也只能喝到普通绿茶甚至于“片末茶”。听不到古装戏的“西皮流水”“摇板”和“二黄”“清音”,更没有那说书人手提着毡帽“只见那少年脚踏步云靴,身穿蟒子袍,呼!呼!呼!踏云而来……”那种绘声绘色的“怀书”表演。只有一阵阵碰!碰!和!的声音。

唉!过去的时光过去了。

来源:贵州茶香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一件茶卖6500万,谁在炒作大益茶?

「核心提示」

一件普洱茶,价格可以卖到6500万,收藏的人并不会喝,而是当“股票”一样持有。在广州芳村,有这么一群炒茶人,给大益茶标代码、画K线图,甚至发行大益茶期货券,涨跌幅超过比特币,有人日赚百万,有人亏到倾家荡产。

在芳村,“大益茶”是比“你吃了吗”更容易打开话匣子的话题,只要你说,就永远有人接茬,每个人都是行家。大家打招呼的方式是“你买了一点吗?”

芳村夹在广州和佛山之间,是全国茶叶的交流中心,但卖茶赚不了钱,炒茶才是致富的正确门道。


每天下午6点,年轻的业务员聚在市场内的小卖店口,相互刷着手机讨论当天的茶叶行情。3月8日,豹变到访的时候,一条“群峰(一款大益茶新茶)的庄家会把价格拉到30万”的秘闻,被大家热情讨论,茶商们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票。

一周后,“群峰之下”果然大涨,两天内调价19次,从22.8万冲到28.8万。李瑞在听到秘闻后,以22万元收了2提,才持有7天就有10多万元的收益。

在群峰的价值被“验证”后,芳村内部的多个“大益茶交易群”中,群峰是最热门的一个,几乎一分钟一个价。一旦有出货人报价,立马被秒,“28万要吗?现在没了,28.9有。”

群峰之外,大益茶已经发售的上千件茶品种,大概有200件茶饼价格飞涨,少则一天涨几千,多则一日浮盈上百万,一天涨200万都不罕见。

疯狂上涨的大益茶,催生了交易平台,甚至期货玩法,大益茶已经变成“金融茶”。不受约束监管的交易平台,以及飘忽不定的价值,让大益茶的“泡沫”正在迅速膨胀,且吸引更多圈外人参与炒作。

热情的投资者之外,豹变发现,大益茶公司亦从中推波助澜,通过给新茶贴标签,控制出货量制造稀缺性,让大益茶的“金融”属性得到强化。

因此,大益茶被茶商们称作“中国比特币”。

01.

像炒股一样炒茶

炒大益茶,在广州市芳村形成了一套成完整的体系,如同炒股。

被二级市场看好的明星茶饼,都有自己的代号。4年涨价56倍的轩辕号被称为“皇帝”;从2万涨到35.3万的珍藏孔雀被称作“神鸟”;从7万溢价到65万的千羽孔雀,代号“千羽”;期货价就被炒至9万的沧海,因为封面是一只叼着茶叶的鹤,被称作“仙鹤”。

诸如此类的代号还有,生肖系列的“牛饼”,“老鼠”,数字系列的“7542”,“绿豆饼”,中老期茶的“青饼”,“白菜”。

这个代号茶都有记录价格的K线图,存在于不同的交易平台。大益茶被比喻为证券交易所,发行普洱茶股票,每款茶就是一只股票。

最早期的交易平台“东和”掌控着芳村的大益茶定价权。每天下午六点半,东和会更新当日的茶饼新价,最初是在网站上,有一张简单的价格趋势分析图。

2018年前后,这套体系被搬上微信小程序。在“找找茶”“大益茶行情网”多个小程序上,不仅有一千件大益茶饼更新价格,还有专业版的K线图,行情指数,带话题的行业动向,直接显示联系电话的“找茶出茶”圈子。

一家平台的工作人员透露,目前平台浏览量每日上百万。

交易大益茶的平台在芳村至少有15~20家,更广泛地说,芳村就是一个大型交易平台,100家档口,有99家直接或间接参与大益茶的买卖。


交易平台的兴起,让炒茶变得更加容易,不过平台一直处在灰色地带。北京时择律师事务所臧小丽律师告诉豹变,私自搭建交易平台,涉嫌非法证券,建议投资者不要随便在非法的证券平台上进行交易。

她提醒,任何一种证券的发行,都要纳入监管渠道。证券并非普通的商品货物买卖,证券交易平台不是任何主单位和个人就能搭建,证券的交易也不是愿买愿卖这么简单。

未经许可,擅自从事证券业务,或者创设证券品种进行交易,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甚至诈骗罪。

然而,暴利依旧对业务员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业务员们热衷于讲述群造富神话,“你知道我们那最牛逼的人一个月赚多少吗?”,“四五十万!”

在资深业务员的讲述中,有资源的业务员能卖大单。比如转卖一饼轩辕号,只收取1%的手续费,就有一万。还能兼职“投资经理”,帮顾客炒茶,“告诉你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他们从中收取1~10%的中介费。甚至,业务员也做投资客,压下自己收的好茶,再择好时机卖出去。

算下来,一个好的业务员的收入没有上限。在芳村市场内,交易行网站最多的古桥茶街,100米里一排都是奔驰、宝马。

02.

成为“金融茶”

大家热衷炒的大益茶,前身是勐海茶厂。

1938年,受当时中国茶叶总公司委派,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的范和钧与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石城带领90多位茶叶技术工作者,赴勐海县筹建茶厂,两年后正式投产。

勐海茶厂经历过一段辉煌时光,不过传统的制作和营销方式并未延续多久,到20世纪末已经衰败不堪。2004年勐海茶厂进行改制,当时吴远之对茶厂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跟红塔山集团一起竞争勐海茶厂。

吴远之1966年在海南出生,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修飞机设计。毕业后,他远赴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工作后,吴远之一直跟金融打交道,曾在海南省政府经研中心、海南证券交易中心、海南清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香港海信投资有限公司工作。2003年,成为上市公司博闻科技的董事。

博闻科技之前是保山水泥,是云南当地的名企,借此机会,吴远之得以接触到勐海茶厂。一个传闻是,吴远之的父亲吴坤雄钟爱普洱茶,在父亲的启发下,他有意接受勐海茶厂。最终,博闻科技以1亿元的价格,买下勐海茶厂,实行民营改造。

入主勐海茶厂后,吴远之开始发挥在金融行业积累的经验,重点打造大益茶,并提出要做奢侈品茶。

他仿照“马帮进京”的活动,发起了“滇茶大益天下·马帮西藏行”活动。奥运会时,吴远之斥巨资在央视黄金时段投放广告,一系列的动作让“大益普洱茶”的品牌树立起来。

2009年,大益茶又开始打造授权专营店体系,目前全国有2000余家专营店。

知名度、经销体系起来之后,大益茶开始构建“茶中茅台”的概念,“金融茶”的名声不胫而走。

大益茶亦从中推波助澜,炒茶的方式越来越接近吴远之熟悉的金融领域。

这两年,大益茶已经发展出期货市场。

在一款新品还未发布前,茶市往往已经下注,有人抬高市价“做多”,有人压低“做空”。

以2020年的鼠饼为例,“空军”不看好生肖系列,以3~4万元一件卖出,如果鼠饼不被市场欢迎,市价仅2万元一件,走一百件空单,就能赚百万。

但随着大益公布鼠饼用料为古树料,加之配货件数少,且只能在天猫旗舰店抢货,一时间,期货价一路涨至9.8万,最高涨到14万。这就意味着,如果走了100件空单,可能赔千万。

在多位茶商的叙述中,当晚芳村人仰马翻。有人在朋友圈宣布将关机、跑路,有人发出截图,“准备喝农药”,有人表示上家跑路,尽力对单,但过手100件空单,已经亏损百万。

市场一片混乱。如果对单,这意味着做多的人,一夜净赚数万。在茶商拍摄的视频中,有人防止做空的档口老板跑路,连夜堵了商铺。

在芳村买卖期货,巨亏、巨赚都是常态。比如大益刚公布的7542茶饼,还未发布,期货价炒至8万一件,而实际配货价仅1.5万元,仅是出三单,就有近20万的浮动。

这被称之为空军和多军的博弈,一次可能亏掉一套房。而对单与否,全看个人信用,老板跑路了,都不知道去哪里找。

03.

为何是大益茶?

普洱茶那么多,为何偏偏是大益茶?

一位茶商告诉豹变,秘密在大益茶的发布会上。大益茶的发布会堪比普洱茶界的春晚,每年都会让茶市沸腾,尤其从4年前的轩辕号开始。

据当时一位参会的人员回忆,2017年10月15日,轩辕号在西安发布,大厅里超过600人,勐海茶厂的厂长在精美的PPT中闪过茶厂在班章村收料的照片,暗示轩辕号有班章茶,满座惊呼。文案上,大益茶对轩辕号的描述从原料到工艺、文化,都频繁提到“顶尖”。

在茶商看来,那时大益茶开始摸到门道,风格也发生明显变化,包裹茶叶的棉纸精美,每款茶都有了一个美丽,但又与茶叶不沾边的名字,比如“凰后”、“沧海”。

每款新茶的发布会都极其盛大,且都有相应的高端茶进行对标。


2018年,千羽孔雀在日本发布,这款茶自称七星,对比大益市价飞涨的六星孔雀。在日本发布会上,千羽孔雀还只流露出外包装图片,芳村等地的期货价从4.8万涨到7.5万一件。

2020年发布“群峰之下”时, 一位茶商告诉豹变,在发布会上,群峰被与涨价100万的轩辕号,溢价近千万的六星孔雀放在一起,“他们什么都不会说,也不会说我这款茶对标谁,但就是把它们放在一起,给你很大的想象空间。”

根据这个想象空间,大益茶已经在投资者心中标好了价格。大益茶通过提高新茶的货价,再次刺激投资者的信心,因为新茶都这么贵了,老茶不可能便宜。

豹变发现,顶尖轩辕号刚出来的时候配货价是714元一饼。2018年,新茶的茶饼价格在667~1142元之间。2019年,茶饼价格普遍上千元,2020年,群峰之下突破最高记录,发售价6857元一饼。

价格提升的同时,大益茶发售茶饼越来越少。明星茶饼的出货量也从一万提,减少到三五千提。在茶商看来,大益茶公司在人为地制造稀有性。

从2016年开始,大益茶逐渐转向线上渠道发售,饥饿营销变得更加明显。投资者需要通过官方益友会APP和天猫旗舰店抢购。原本在大益茶专营店、体验店和芳村二手市场流转的游戏,被黄牛圈渗透。

在天猫旗舰店上,大益茶发售5000件散提“沧海”茶饼,结果有200万人参与抢购。

以沧海为例,抢购价23800元一提,但有茶商注意到,有黄牛用几十台手机抢单,宣称“不到10万不卖”,市场行情价飙升至9.2万元。

群峰之下还首创了MVP会员抢购模式,只有益友会高端会员可以抢购。在大益官方APP益友会上,充值2880元的全明星可以在500提中抢一提,充值30000元的MVP可以在3000提中抢一提。

会员抢购的模式,进一步推高大益茶的稀缺性。热门的高端茶,随便抢到一提,转手就可以赚大几万,收益比打新股还好,所以越来越多圈外的人加入炒茶的行列。

有人抛售股票、房产来炒茶, 一位东莞的档口老板甚至被附近的房产中介劝告,“让把我铺子卖了,去买轩辕号。”

04.

会崩盘吗?

市场炒得很热闹,也有人赚到钱,但没人说得准茶饼的走向。

豹变在芳村听到最广泛的说法是买明星茶,是看名字、看图片,要大气的,好看的。最重要是配货量,配货量越少越珍贵。

大益在2020年推出的“沧海”“春秋大义”茶饼几乎都满足条件,但价格依然走低。

茶商们总结,“要有庄家买单”。这就导致,判断哪款新茶会涨价,成了比拼谁更能拿到庄家消息,“庄家什么时候拉价、出货。”

而就算买对茶饼,一旦受潮、乱香,再贵的茶饼都会被拒收。

在芳村,只有“品相漂亮”的茶饼才能更好流通,有更好的市价。一旦茶饼有碎渣、出油,甚至装载茶饼的原封箱有一丝磕碰,都可能被拒收,或是出货价大打折扣。


老茶商都说“买货容易,出货难”,炒茶看运气,对外圈人而言,水就更深了。

东莞茶叶协会秘书长李启敬曾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金融茶”完全脱离了茶叶的品饮属性。“这种模式赌的是信誉,但你也知道,在利益面前或者在一种大的落差下,有些人可能就会跑路,导致对不了单的情况越来越多。而且这种交易很多是口头承诺、电话截屏或者手写的收据,这些从合同法上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李启敬指出,“‘金融茶’属于市场行为,我们认为它对茶产业的发展是不健康的,与正常的茶叶交易相违背。”

这样的担忧也在茶商中蔓延。茶商余姚靠炒茶,在广州和佛山买了两套房子,仓库里,还有价值千万的屯茶。但有时余姚会感觉不真实,“炒茶的钱赚得太容易了。”

他能明显感觉到,这两年大益茶二手市场的火热,“过去1万块的茶,溢价3~4倍比较常见。现在茶饼溢价40倍,甚至400倍。”

在多款中老期茶饼的价格图上,涨势在2018年后陡然攀升,甚至直线上升。其中,大益茶在2003年推出的六星孔雀,发售时的配货价不到3万,如今已经飙升到6500万一件(48饼)。

圈内非常流行的对大益茶的评价是“茶中茅台”,但余姚忍不住想反问,“一瓶茅台,我们十几个人坐在一起喝一桌就喝完了,一饼茶呢?”

一个357克,7两的茶饼,按照7g一泡,至少能泡51次,而且每次能冲泡7次,比较新的生茶,能冲到15~20泡。也就是说,每天喝5次茶,每泡茶喝7碗,一个茶饼都能喝10天。

量如此之大,价格越炒越高,他担心市场很快会崩盘,便悄悄清空了高价买入的茶饼。

你会去炒大益茶么?

作者 | 马慧

编辑 | 张洋

来源:豹变,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尘世间的那一碗茶:2019年合和昌普洱思享生茶200克试用报告

       立夏时分,雨水悄无声息的潜进这个刚刚褪去春意的城市,淅淅沥沥间洒遍了整个龙城,初燃的暑气和着凉丝丝的雨水一点点渗透进大地,滋润着茁壮的生长万物。

  已经很久没有好好坐下来喝一杯茶了,总是在项目、应酬、家庭琐事间奔波忙碌,身体能闲下来,一颗躁动的心却一刻也不得停歇。此时此刻,端一杯茶,展一卷书,踱步到阳台,放眼望去,远处的群山一片生机盎然,楼下的花坛一簇绿油油的小草煞是可爱,心底顿时豁然开朗。

  触景生情,脑海里不自主的浮现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两句诗词,用来描述此情此景,虽不是十分妥帖,却也应了七八分。

  杯中茶,心中事,雨中情。我们常说,浮生若茶,因为茶叶的浮浮沉沉一如人生的起起落落,因为茶叶的苦后回甘恰似人生的苦尽甘来。这一个午后,就抛开尘世间的纷纷扰扰,放下一身的烟火气,以茶为引,思考为火,善意为水,天地为壶,煮一杯人间温和。

外包装

  回到我们的这款合和昌普洱思享生茶,深蓝色的手提袋,烫金的logo,翻开这卷岁月的史书,一抹生机盎然扑面而来,原生态,高品质,古树春茶,让人不禁满怀期待。

    正面包装

   内部包装

  内部包装

  背面包装,产品信息、执行标准、产地、配料等等一应俱全,大厂风范,品质看得见。

背面产品信息

  基本信息

  名称:2019年合和昌普洱思享普洱生茶

  品牌:合和昌

  茶类:普洱生茶

  年份:2019年

  价格:160元

 产品信息

  冲泡准备

  器具:坭兴陶石瓢壶(满杯容量190毫升)

  用水:普通大桶纯净水

  投茶量:6.69g

  出汤量:140毫升左右

  洗茶:一次,10秒/次

  注水方式:定点低冲

  醒茶时间:未醒茶

   茶砖图

  投茶量

   散茶

  干茶

  砖形周正,压制松紧适度,边缘少量松散脱落;砖面条索清晰,色泽乌褐油润显毫,略有花杂感;砖面有少量芽头,极少量黄片长梗拼配,整体用料品质较好。

  正面砖图

  背面砖图

  正面近照

  侧面近照

  侧面近照2

  茶汤

  1泡10秒:汤色浅黄明亮清澈,无杂味,无明显青味,舌面微涩,化开速度较快,微有苦味,化开快;

  2泡5秒:苦味加强,强度一般,化开较快,喉中段有微弱回甘,烟香感明显,有微弱花蜜香感;

  3泡5秒:舌面涩感加强,强度一般,化开速度尚可,喉中段回甘加强,舌底微有生津;

  4-6泡各8秒:汤色加深,汤质较顺滑,水路粗细适中,口腔感觉尚饱满,喉中段回甘较好,舌底两颊生津尚可,烟香稍减,汤质有一定厚度;

  1-6泡汤图

  3泡汤图

  6泡汤图

  7泡15秒:汤质转淡,厚度有所减弱,烟香缥缈,花蜜香显,回甘生津依旧;

  8泡20秒:苦涩减弱明显,汤质偏淡,厚度明显减弱;

  9泡30秒:苦涩微弱,喉中有丝丝回甘,尚可继续冲泡;

  4-9泡汤图

  叶底

  叶底黄绿发亮,梗叶较肥嫩,柔韧度较好,较耐揉,活性较好;芽叶完整,几无碎叶,有部分嫩芽及黄片,匀整度较好;无糊点黑点,极少量红梗红叶,制程到位;叶底花杂感不明显。

  叶底图1

  叶底图2

  叶底图3

  总结

  1、观感:

  干茶:砖形周正,压制松紧适度,边缘少量松散脱落;砖面条索清晰,色泽乌褐油润显毫,略有花杂感;饼面有少量芽头,极少量黄片长梗拼配,整体用料品质较好。三星半。

  叶底:叶底黄绿发亮,梗叶较肥嫩,柔韧度较好,较耐揉,活性较好;芽叶完整,几无碎叶,有部分嫩芽及黄片,匀整度较好;无糊点黑点,极少量红梗红叶,制程到位;叶底花杂感不明显。三星。

  2.汤感

  香气:无明显青味,无杂味异味,前段烟香明显,花蜜香少许,中后段烟香减轻明显,花蜜香显。三星。

  汤色:汤色黄亮清澈,通透度较好。三星半。

  苦涩度:苦味一般,化开快,舌面涩感少许,化开速度较快,喉中回甘较好,舌底生津一般。三星半。

  厚度:汤质有一定厚度,口腔感觉较饱满。三星。

  水路:水路粗细适中,无不适感。二星半。

  耐泡度:出汤9泡,可继续冲泡,耐泡度较好。三星。

  综合评价:三星。

  整体而言,各方面比较均衡适口的一款茶,饮之,或许没有惊喜,却也不会让你有任何失望的地方。在忙碌过后,那些悠闲的日子里,阅一卷书,轻啜一杯普洱思享,开启一段有深度的思想旅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找到约329条结果 (用时 0.01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