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口与来时路:中国茶叶2019之问

茶叶从传统农业模式向工商业不自觉的行进,这个过程,政府在收放之间,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定位。


近三十年的时间,不短不长,可值一提的品牌和企业没有培养起来,平常百姓可以放心购买的产品体系和标准没有切实建立,传统茶叶没有变成成型的流通经济作物,新的科研和创造在大市场中闭门造车、加速上马,人们乐此不疲,莫不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消费者身份在转变,年轻一代的崛起,变成了品牌满天飞,高价无市场容量,低价无可靠产品的写照。


至2018年,茶产业大数据显示,2017全球茶叶产量588.6万吨,其中中国几乎占据半壁江山,为260.9万吨,茶园总面积达4588万余亩,从分布面积来看,前三甲贵州、云南、四川也在全国经济总量近三年增速最快的省份之列。



这个数字,反映了中央对中西部发展战略的重视和投入,也折射出过去30年快速发展的沿海经济带在政策和人口红利退缩的大背景下,寻求突破和转型的迫切性。


其中高房价就是一个参照物,当资本的目光盯向土地时,这个怪物是要和老百姓抢饭碗的,而碗中的物什,不止是粮食,还有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困于生计,喝茶便成奢侈。



至此,人们才明白过来,这世上本没有捷径,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也是这两年网络流行语之一。


明白又如何?太阳照常升起,在朝九晚五的一成不变中,人们被自己的奋斗麻木着,觉醒着。


对于中国茶叶而言,在农产品和小商品之间徘徊着,经营者呻吟着,管理者摸索着,消费者试探着,没有大气象,自有掘墓人。                       

---------------


 /// 


近十年,受美国资本转型的影响,也是人们喜谈经济危机的十年,中国茶叶在传统茶叶买卖的所谓瓶颈中尝试着创新,在深加工,延伸领域,市场模式,茶叶科技寻找途径,这既有小领域的创新,也有大领域的舍本逐末。


大建厂房,大上机器,大投入科研经费,大开辟茶园面积,一切以大为好,为上,为准,小企业也在追求全链条,什么产供销,什么农户+生产+销售,各大茶城林立,批发市场丛生,品牌加盟急切,人们急着用一个问题掩盖另一个问题。



制茶师傅不再好好制茶,开始讲情怀,在终端发展客户,卖茶人不再好好卖茶,开始玩文化,钻入山林研究茶树的年龄、采茶的老妪,中间市场不再坚守市场底线,用更低的价格说服终端顾客,品牌企业在高企的运营成本下提高价格、给经销商压货,原本规则的生态链不再,在大繁荣的场面下,求生存没有错,但破坏生态是要付出代价的。



互联网和新资本力量的进入,给这个行业带来了新气象,这是好的方向,茶叶这个链条上,可资探索的模式很多,做为传统农产品,安全健康的底线不能突破,这也是唯一的出路。


在这个基础上,做茶旅,茶宿,茶饮,茶包装,茶食,茶培训,茶具,水,可以无限延伸。反过来,专心做好茶叶,认真经营市场者在稳中发展,步子迈得慢,但坚实。

---------------


 ///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内需,出口两大命门,对喜欢用数据总结的官方来说,中国依然稳居世界第二大茶叶出口国。


2017年官方的数据为35.5万吨,至于收益,数据显示为16.1亿美元,均价4.54美元/公斤,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举个例子,就是说经过严苛欧盟标准检测后,安全达标的中国绿茶以人民币一斤15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人,美国人认为绿茶是世界六大保健饮品之首,于是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国。



中国的出口企业拿着4.5元美国的“刀乐”,是否得向政府申请出口补助?


暂不提补助从哪里来,且说说为什么要补助,这样算,如果干度达标没有加东西的话(加了也出口不了),一斤绿茶干茶用五斤茶青叶制成,一斤青叶多少钱呢,算满3元,这就是15元,暂不问一斤3元的青叶是找谁采摘还是茶园管理科学,再算一下,制茶工人要不要吃饭?电费要不要收?出口要不要运费?这15元一斤欧盟标准的茶,不知道由中国的那家企业制做?看得出来,中国茶叶在他乡没有话语权。



当然,我们的思维中依然把他乡认故乡的成分,不知“洋大人”的瓜可甜?出口受阻,不是企业问题,但反映了企业的问题。


我们出口的原料,如果要说收益,一斤是在毛和分的范围,需要在企业内部管理规范,运营高效的条件下才有这毛分之利。


很显然,国内现在的农业企业还没有这样的管理和运营水准,也没有这样的经营思维,农产品加包装的概念,在自家门口可以卖个好价,但外国人的帐算得更精,他们用低价的茶叶原料加工出了以多酚类为主的科研产品,用天价卖给我们,虽然不承认资本的力量,但资本早已飞龙在天。



狭隘的代价我们尝了,过度的开发也试了,时过境迁,人工的红利不再,创新和科研的基础不扎实,既得利益的大门被堵牢,所谓的民族企业在哪里?内需在质量和标准上没有欧盟标准的把关,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这些标准由谁制定?由谁执行?官本位?民本位?创新来自于哪里?


一个成人最大的本事不是骗得了别人,而是说服自己,茶叶之路,不需要复杂,供需之间,要有一条明确的大道,产业链条上,不要试着砍掉谁,壮大谁,应该动手去加固两端,疏通中间,这条路,我们早已有之,丝绸之路衰落,欧亚大陆兴起,茶马古道尚存,海上之路开启,这都是我们先人用心血走出的大手笔,值得今天的人深思。

---------------


 /// 


中国茶最大的市场在内需。


数据显示,2017年260.9万吨的产量中,国内年消费量达到190万吨,市场销售规模达到2353亿元,这个数字中出口量为35.5万吨,如何做好内需市场,是今天的产业人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不能模糊概念,去搞拍脑袋的假大空,在产品安全和市场规范上,要有严苛的标准。



我们一直标榜的茶文化,不要成为虚浮的概念,应在文化基因和道德层面加强,在茶叶的健康品饮上下功夫。


一是要有标准规范的产品,二是让各类茶能够通过便捷的通道让老百姓购买到,三是通过高效的企业管理降低产品的成本,让老百姓能喝得起茶。


年轻一代的消费群体,喜欢碳酸和口感甜腻的饮料,过去30年我们在走过极度贫乏的物资时代后,面对极大的物质繁荣,西方营销市场的精准性让我们的消费者做了习惯性的选择,茶是中国人的饮品,但没有得到重视,消费者对什么是一款好茶,如何喝一款茶,茶对健康的作用了解不够。



二战后的日本,举国之力推行健康饮品,绿茶是他们的首选,不但要喝茶,还要吃茶,在日本和美国人眼里,他们的孩子应该喝绿茶,增强体质。


更颠的是,我们口中叫着茶为国饮,但并没有把茶当做日常饮品,如果用文化两个字把茶叶绑架,让茶叶背负一个民族沉疴的历史灰尘,目的却是为了卖一个好价钱,这就显得道貌岸然的同时,极尽龌龊。


做为茶这个产业链条中的所谓高级知识分子和掌话语权者,喜欢在两个方向捉摸,一个是飘渺的历史,一个是飘渺的未来,直观地讲就是在茶的历史和科研上做文章,这就搞笑了,当下高产能的时代,让百姓喝一杯清新健康的茶难吗?

---------------


 /// 


茶叶消费世界第一大国土耳其,人均消费量在年6斤左右,就说说他们的茶器吧,一壶多杯,来者有份,便捷实用,习以为常。


我们的茶器产生了两极分化,最常见的是一次纸杯、塑料杯,不知出于什么习惯,出于什么原因,什么时间开始,我们讲起了公共卫生,公用的东西不干净了,一次性流行,这并不是好现象。



另一个极端是茶器极尽奢华,金银铁壶,知名堂口的陶瓷,国家大师的手作,既求最贵,也求更好,实用性有限。在两极之间,最需平常二字,在日常和雅集之间,牵起一条线来,便是生活。


更不知从什么时间起,我们的饮茶人把茶当做药和“保健品”来卖,一度是什么茶减肥,什么茶养胃,什么茶助眠,什么茶美容,如此种种,这五花八门的生意经,让消费者投鼠忌器,靠嘴买卖,王婆卖瓜,说自家瓜甜没有问题,但不能说别人家的瓜有毒,长此以往,人人王婆,遍地毒瓜,这样的场景,想必有之。



那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理想国,就是中国人的桃花源,在一个人人自危的空间,能爬出死人堆的,不一定是刽子手。


在繁荣昌盛的国度,茶饮之事代表着国民的从容自信,大度得体,优雅不失真味,喝茶是一种生活方式,最为美好的存在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方是人间烟火。

---------------


 /// 


这一年即将过去,各项总结陆续上演,我们在表达得失时,当尽量减少浮华,脚踏实地,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比如攸关性命的餐饮之事,在美国人自导自演的经济危机波及的太平洋彼岸,这个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创造了世界茶饮的伟大高峰。



这里有勤劳善良、无所畏惧的老百姓,还有越来越多的“聪明人”,努力奋斗在城市住上了高价房,也经受着公信良知的考问。不得不和转基因,地沟油,毒奶粉,毒疫苗捉迷藏,这是老百姓的食衣住行。


柴米油盐,茶事日常,却也是国之根基,成就了国民生活的点滴,也塑造着百姓的精神防线,在娱乐至上的年代,文化和道德作为茶余饭后的佐料,唯一的底线,但是良心与安全,那么,您喝的这一杯茶还安全吗?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