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对茶行业影响最大的,是线下的茶叶门店,还是线上电商

《1》

抗疫的时刻,每天早晨的必修课,就是坐在家里刷手机。

从10号开始,朋友圈里的茶叶店主们,渐渐开始活跃起来了。

在这之前,大年三十到初九,几乎看不到任何开茶叶店的朋友发的朋友圈。

一片冷寂和萧条。

几乎令人以为,他(她)们都消失了踪迹。

这两三天,消失的人们,又开始出现了,消失已久的茶杯茶汤们,又P上了LOGO,配上那些关于茶的或迷离或深刻或平实的文字,出现在了他(她)们的朋友圈信息栏里。

仿佛,这个行业,又活过来了,开始苏醒了。

包括微信文章也是一样。

大年三十之后,同行们的微信文章几乎绝迹。初三之后,零星地开始有了一篇两篇。

初六封小区之后,这些星星之火般的文章再次熄灭了。

直到,昨天,国务院规定的复工日期到来,才又, 三三五五地冒出头来。

如同大雪之后,冬阳初霁,小草们一棵接一棵探出头来。

好似在告诉人们,冬天已远,春天已来。

这场时疫,最初的时候,人们大多觉得,只跟武汉有关,只跟特定的人有关。

甚至年后那三四天,也并没有太多人引起重视。

直到开始封小区,开始不能出门,才渐渐感觉到了形势的严峻。

直到初八初九,原定的上班时间大家都复不了工,茶圈里才开始有了紧张的气氛。

直到张教授教大家如何防范疫情,如何洗手做清洁,未来如何在生活中采取防护措施的视频流行起来,人们才意识到,这个防疫的警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会长鸣。

勤洗手、戴口罩、不聚集,这些卫生安全措施,大概需要坚持老长一阵子。

现阶段,集会当然是不行的了。

爱茶的人们,最喜欢的聚在一起喝茶,大概也是行不通了。

就算硬要凑在一起,口罩也是不可避免的道具之一。

讲究一些的人可能还要加上一次性手套才觉得安全。

另外,闻盖香这道工序,可能在未来会被省略掉——闻盖香万一不小心碰到盖子怎么办?会不会传染给别人?

在健康与安全的大前提下,再爱茶的人,也懂得避点嫌,顾及在座诸人的感受。

那么,只能一切从简了。

当然,纵观整个泡茶喝茶流程,最不能从简的,是开泡之前的清洁工作——烫壶温杯。

盖碗需要仔细反复烫洗过,用沸沸的水,超高的温度,杀死各种病毒和细菌,让喝茶的人喝得安心。

当然茶叶也需要沸水冲泡,除了杀菌消毒,还需要借助沸水才可以激发出更多更丰富的物质。

那些喜欢80度水温泡茶的茶友,你们还要坚持老习惯吗?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在飓风来临的时候,所有房屋都有可能被吹倒。

这次的疫情,对茶行业影响最大的,就是线下的茶叶门店了。

往常,喝茶的人可以喝到大年三十下午,初一到初三休息三天,初四便开店营业了。

甚至一些敬业的茶掌柜,初二就开门纳客。

有客,便会有销售,有钱赚,撑得住房租水电。

然而今年,因为疫情,年后大家便隔离了。这大半个月来,店不能开,生意不能做,但店租却仍然要支付,以及相应的物业费等等。

还有员工的工资。

这些硬性成本,实打实地压在各大茶叶店掌柜的心头。

10号是普遍的发薪日,昨天,不知道这些茶叶店的工作人员们,有没有如约领到薪水?

如果只开了一家店,还好一些,店租成本低一些,损失略小。

若是一下子开了好几家店,或者连锁店开了好多家,那要撑下去,估计得动用私家小金库才行了。

总之今年,开茶叶店,必定是劳民伤财的活——疫情当下,不能开工。疫情告一段落,可以开工了,能有多少客人会恢复到店喝茶的习惯,还是一个未知数。

部分被疫情恐吓过的人类,应激反应的时间,可能会长与旁人。

如果这部分人在茶圈的比例很大,那可以想见,大概半年之内,原来人潮汹涌人满为患的茶叶店,只能以门可罗雀来形容了。

没人,就没生意,没生意,就付不起店租和请不起员工。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不必太久,茶叶店的关门潮,势必涌起。

尤其是一些开在茶城的店铺,复工的时间,更是遥遥无期。

三天前看到,有KTV和教育机构,开始大量裁员了。

我们茶叶行业盘子小,目前还没有听说哪家连锁店闭店裁员的。

但是,如果疫情造成的负而影响一直不能恢复的话,大浪袭来,区区茶行业,又何以独善其身?


有一些人认为,线下门店店租贵,那就转到线上,线上没有租金,相对成本低,能避风。

然而,线上真的就是绿洲吗?

非也。

电商卖了多少货,用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

并且,货卖了有什么用,如果不能发货,退货率照样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以某家大型线上花草茶零售店为例,从年三十到现在,一直不能发货。

问其究竟,答曰:仓库员工回老家,被封村了出不来,没人发货。

看,下订单,付款,只是完成了电商的前半段。

发了货,才算是完成了后半段。

一家由于员工无法回来上班而不能正常发货的电商公司,还能盈利么?还能正常运作么?

难,难,难。

另外,快递公司的大面积停工,也被视为线上茶叶电商发展的巨大阻碍。

早在年二十五六的时候,各地的中小物流公司就停工停业不收件了。

只有顺丰这样的“大牛”,还在坚持运转着,当然费用也是很高了。

现在又遇上疫情隔离,快递员们被隔离在了老家,不能出来上班,就算出来了,由于城市的小区大多封闭式管理,外来租户不得入内,导致很多快递公司到今天虽然打着复工的旗号,依然无法做到正常运行。

他们收件和派件的速度仍然很慢,很慢。

造成这个原因,一方面是返城人员少,人手不足;一方面是大量年前囤下的货来不及派送。两相之下,快递业想要恢复年前的那种顺遂的出件与派件,仍然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所以,线下门店不开了,转到线上,并非就是一条康庄大道。

至少目前,在各地区还没有解禁,在各大快递公司还没有恢复正常运转之前,谈电商正常,都是空谈。

正月十五过后,早生的绿茶们,迎来了采摘季。

往年,我们福建霞浦的元宵茶,在元宵节前后便幸福地诞生了。

青翠欲滴的茶芽们,浸在玻璃杯中,是浓浓的春意盎然。

然而今年,因为疫情的缘故,便不见了这款比春笋还早萌芽的“春的使者”的踪迹。

其它的绿茶产区,早生的绿茶们,估计也会有相同的遭遇:无人采摘,或者无人制作,即使有人采摘,有人制作,也会碰到上市时无人购买的命运——人都隔离在家了,两天只出一次门,出去还不得多采购一些生活物资,谁还有功夫拐到茶叶店里去买茶?且茶叶店也不敢开门呀......

今年的绿茶减产,应该是事实了。至于减产多少,茶价会不会升高,这只能由市场来调节,我等无法预测,也不可预测。

我只是可怜茶农们。

一年一次的绿茶春茶,便如此,草草收梢。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的心境,千年之后,仍有人同。

上周看一位同行在得瑟,说他们的茶四月才采摘,彼时疫情已过,丝毫不会受影响。

很想叫他闭嘴。

大疫当前,还说这种风凉话,太没有良知。

并且,你真的就以为,三月份采的茶会受影响,四月份采的茶就不会受影响吗?

如果三月份没有人采茶,四月,也不会有人采。

多米诺骨牌效应,应该听说过吧。一切都是连锁反应。

在这场天灾人祸里,没有谁是赢家。我们都在局中,只能奋力上浮,同心协力,盼望这艘船别沉了。

幸灾乐祸,实在不是正常人所为。

当然,除了早春的茶类之外,三月四月开始采摘的茶类,受影响的机率不大。现在是2月初,到三月中下旬之后,生产基本就恢复了。

并且,今年有闰四月,有两个四月,这是老天爷,事先知道有疫情,而给我们预留的彩蛋么?

有人在讨论,大疫之后,房价会下跌吗?

当然不会。

好房子永远不会下跌,因为好房子永远是抢手货,好房子永远有它的忠实粉丝准备着做接盘侠。

同样,也会有人讨论,疫情过后,茶叶的价格会下跌吗?

这得看具体的茶类的行情而定。

譬如新上市的绿茶,像是明前的那一批,可能价格会略上涨一些。但这跟疫情无关,每年的新茶不是都会略有上浮么?

另外,涨价与否,还要看是哪种茶叶销售模式。

线下店,因为遭遇了这半月一月的闭店,损失较大,一旦复工后,若是疫情后遗症仍在,人流量少,门前冷落车马稀,那么,部分掌柜那想给茶涨价的心,真真是昭然若揭的。

恐怕原来会员可以打5折的,疫后只能打8折了。当然折扣还是那个折扣,只是茶叶的基本价上涨了,茶拿到手上需要付出的银子,必然就多了。

而线上的茶叶,价格相对比较稳定。

因为线上销售虽然也同样有成本,但对比店租和装修的费用,线上开店的成本仍然是较低的。

所以,线上的茶叶,疫后的价格基本不怎么变化。

只是如果新茶出来的,老茶的价格势必要上涨一些。一年级的学弟学妹入学了,二年级的师兄师姐,可不得得瑟一下么?

这也是年年的惯例,跟疫情,倒还真没有太大关系。

并且今年由于疫情,老茶涨价的时间还推迟了。

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也算是因祸得福。

有人说,疫情这么严重了,你们为什么还在喝茶?

呃,听到这种话,就觉得不想回答。

道不同,不相为谋。

疫情当前,我们茶圈中人,除了管好自己,闭好关,不添乱之外,我们难道还能去前线支援么?

我们又不是医学人才。去了也是越帮越忙。聚集在网上讨论,更是越讨论越乱。

最怕外行去指导内行,还打着正义的旗号。

我们要是天天在手机上关注疫情进展,刷各类五门六道的未经证实的消息,那还不得生出抑郁症来?更添乱。

这种时候,喝茶,就是在给社会减压。

教会更多的人一起喝茶,更是在做好事。

一杯香茗,可以让人宁心静气,精神有了寄托,就不会再胡思乱想。

安静地呆在家里,泡一碗茶,听一支曲,看一篇茶文章,这简直是这个漫长假期里,不可多得的放松。

放下心里的恐惧和包袱,才可以让人更加健康,从身到心,都健康。

唯有一个健康的人,复工后,才可以为国家,产生更多的价值。

毕竟,疫后,生活仍要继续,生产仍要继续,GDP仍然要增长。

这一切,都需要正常的人,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去努力。

而一个闭关十几二十天之后仍然精神正常的人,除了需要运动,阅读,听曲之外,喝茶,也是个好方法。

所以,这时候,喝茶,是好事。

为什么不喝茶呢?

难道要抱在一起痛哭,才是爱国么?

疫情过后,草长鹰飞。

各大茶类的采摘,即将开始。

可以预测,线下门店的日子,会有一段极为难熬。

线上的茶叶销售,也未必是一帆风顺。

幸得,中国人骨子里,就是能经风雨能扛事的。

几千年的沧海桑田,累积下来的精神与意志,并非一两个流行病,就可以打垮。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愿茶圈的同行们,携起手来,共度难关。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来源:小陈茶事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