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炭焙黑色茶铁观音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喝武夷岩茶,遇上“起霜”的大红袍,是好是坏?


《1》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的一块金字招牌,人情往来,用作茶礼最好不过。

这不,爱喝茶的隔壁张大爷,就收到了一盒大红袍。

喝了多年铁观音的张大爷,这些年,岩茶也接触过不少,但打开这盒大红袍时,心里起了嘀咕。

原来呀,这大红袍的干茶条索上,泛着一层白霜,像柿饼般,联想到当下发潮天气,猜想这茶不会发霉了吧。

今儿,正当麻花捧着盆新买的多肉往回走时,突然身后传来张大爷笑呵呵的声音,“过来一起喝杯茶,正好有盒大红袍,你来看看。”

这大红袍起了一层霜,到底还能不能喝呀,是不是发霉了?



在看过具体的茶样后,麻花找到了大红袍起霜的真相,原来这不是发霉,而是茶碱。

焙火较透的岩茶,茶叶里面部分咖啡碱跑出来,凝在表面上,就成了这起霜的模样。

放心吧,这大红袍没有存坏,也没什么怪味酸味,可以喝的。

从张大爷那回来,就在想一个问题,喝岩茶,干茶条索上的白霜,人们对它的误解,可真是不少。

没接触过起霜岩茶的人,看到这层白霜,会误以为是这茶发霉了。

亦或是,在知道焙火透的岩茶才有可能出现白霜时,又将白霜奉为好岩茶必备的金科玉律。

岩茶的起霜真的有这么神奇吗?今儿就来好好扒一扒,岩茶身上的那层霜,是怎么一回事?



《2》

岩茶干茶条索上的白霜,是怎么形成的?

白霜,在不少古诗里,是个美好的意象。

竹里疏枝总是梅。月白霜清,犹未全开。

霜落满地,带几分清冷的美感,朦朦胧胧的,带着诗意。

日常生活里,霜,是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水汽凝华而成霜,在严冬的清晨,户外的植物上,常会结上一层霜。



水汽凝结成霜,需要一定温度作用,近地表的温度低于摄氏零度时,才会结霜。

茶叶中的咖啡碱析出,凝成茶霜,同样需要相应的温度条件。

咖啡碱在120℃时开始升华,在180℃时开始大量升华,冷却后凝华成针状结晶,温度的骤高或剧减,是白霜形成的关键。

岩茶的起霜过程,与岩茶的焙火工艺,息息相关。

要是到过岩茶的炭焙坊,多细心留意,能明显的看出炭焙间的墙壁、焙火的用具表面,都会带出咖啡碱凝成的白霜。

岩茶条索上凝出白霜,主要分为两个步骤进行:

【升华】

茶叶中含带有咖啡碱,在没有发生反应时,以生物碱物质形态(固态)存在于叶片的细胞液中。

当岩茶焙火时,由于受到温度的作用,大量的咖啡碱由固态模式转向气态,开始升华。



【凝华】

气态的咖啡碱,就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在寻找落脚点。

岩茶在焙火中,不断翻焙,温度骤降,部分的咖啡碱凝在茶叶表面,由气态转为固态,起霜由此形成。

另一些咖啡碱,降落在表壁温度较低的墙壁,或是焙火用具上,同样会泛出白霜。

露白霜清,自然界的白霜,和岩茶的起霜,都是同样升华、凝华的过程。

水汽升华,凝在地表,落地成霜;

咖啡碱升华,凝在茶叶表面,茶叶起霜。

关于岩茶干茶条索的起霜,过程并不复杂。



《3》

岩茶起霜,和什么因素有关?

岩茶在焙火过程中,如何才能形成白霜呢?

接触过岩茶的茶友,都会知道,不是所有焙过火的岩茶,都会形成白霜。

岩茶的起霜,与茶叶自身内质物含量,焙火的温度,以及方式有着直接关联。



【咖啡碱含量高低是起霜的基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咖啡碱含量过少,岩茶起霜根本无从谈起,成了海市蜃楼。

茶叶中的咖啡碱,其含量的多与少,与茶树品种、生长环境、制茶工艺等,息息相关。

茶叶内含的咖啡碱含量高低,是决定岩茶起霜的基础前提。



【焙火工艺,决定白霜的产生】

咖啡碱在茶叶中广泛分布,是构成茶味的重要组成物质。

那么,为什么岩茶能起霜,而其他茶类,如白茶等,不会起霜呢?

终归到底,和岩茶的焙火有关。岩茶焙火的温度,决定白霜的产生和有无。

焙火的温度,要恰到好处,才会凝出白霜。

焙火温度太低,咖啡碱达不到升华的最低条件,无法析出;

而焙火温度过高,咖啡碱升华速度过快,来不及冷却凝华,依附在干茶条索上。



【传统的焙火方式,更容易起霜】

采用传统炭焙工艺的岩茶,更容易起霜,这和岩茶的焙火方式相关。

在传统炭焙之下,岩茶的条索,通常会集中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进行焙火。

这样一来,咖啡碱升华后,从哪里来,就往那里去,干茶条索上更容易起霜。

遇见一款起霜的岩茶,在很大程度上能反应其焙火到位,岩茶吃火够透,咖啡碱才会升华。

这样焙火透彻的岩茶,条索干度足够,轻轻一抓,发出来的声音,是清脆的。这样的岩茶,更耐储存。



《4》

岩茶起霜,能作为判断其品质的标准吗?

起霜,并不能作为判断其品质的标准。

判断一款岩茶的好坏,万变不离其宗,要看准其山场和工艺。

喝着有香,有水,有韵的岩茶,方是好茶。

好的岩茶,香气纯正、馥郁、清晰,没有杂味怪味酸味;

好的岩茶,汤水透彻明净,不含杂质,茶汤醇厚,有内容物。

好的岩茶,茶汤下肚后,喉咙留有气韵,回味绵绵不绝。

这三点,才是判断一杯好岩茶,永不过时的招数。



若是干茶有无白霜,来判定一款岩茶好坏,按图索骥之下,会犯不少啼笑皆非的笑话。

若是按这样的标准,那么,是不是能说明,所有轻火功的岩茶,品质都不好?

焙火程度较低的轻火功岩茶,温度达不到咖啡碱升华的要求,干茶条索上少有白霜。

又或是,将一款山场普通的岩茶,拿来急火猛烘,温度大起大落下,大量咖啡碱析出,白霜凝了一层又一层。

这样急火烘焙下的岩茶,能说其品质好吗?

用岩茶起霜,作为判断岩茶好坏的标准,实在很奇怪。

像是遇见了一匹毛色黑亮的马,用毛色黑作为马的判断标准。

如此一来,牵来一匹白马,识别标准不通过,白马不是马。

牵来一头黑色的小毛驴,却将其视作马,不是很奇怪吗?

岩茶起霜,说明其焙火透彻,但有白霜,不一定就是好茶。

岩茶干茶条索带白霜,与岩茶的品质,不成正比关系。

决定一款岩茶品质走向的,除了焙火,还和山场、工艺、采摘天气、储存情况等一系列因素相关。

若是用白霜作为判断岩茶好坏的标准,会停留在浅薄的层面,不少好茶就要被彻底误会了。



《5》

麻花最近在烦恼一件事。

在手机脸部识别时,卸掉了眉毛的麻花,五官识别不通过。

没有画眉毛的麻花,难道就不是麻花了吗?真是生气!

喝茶也是一样,没有白霜的岩茶,就不能是好茶吗?

这完全没道理呀!

起白霜的岩茶,不一定是质量有问题。

干茶条索上的白霜,并非发霉变质的产物,而和焙火过程中,咖啡碱凝华有关。

而条索不带白霜的岩茶,与焙火程度有关,不能说明茶不好。

具体鉴别一款岩茶的好坏,单看干茶白霜是没有用的,得结合香气和口感,看好不好喝。

若以白霜有无,作为判断岩茶好坏的依据,那可真是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饮 茶 の 时 辰,什么时候喝什么样的茶

 

 

 

 

茶与四时人体之阴阳论

按照中国传统理念,四季、四时,白昼、黑夜,都有阴阳之分。春夏阳气盛,秋冬阴气盛,白昼阳气盛,黑夜阴气盛。一天的12个时辰,与一年四季一样,阴阳轮转,循环不止。

人,在天地间生存,需要讲究阴阳平衡。阳气盛则热,饮食则需要摄取偏阴性之物,用以平衡体内阴阳。阴气盛则寒凉,又需要摄取偏阳性之物,也是为了平衡体内的阴阳,以求达到平衡之效果。这个,也是“秋冬进温补”的道理。

 

茶,本性属寒,阴性。经过高温炒制、发酵、焙火、陈放等等的工艺手段,逐渐可以改变茶性。茶内含物中的阴性物质,在逐渐的氧化和转化,茶性也趋于阴阳平衡,处于温和性质。不再是单纯的阴性。

通常情况下,干茶及泡开后的叶底,颜色越显得嫩绿的,阴性越强,颜色越显得红褐及偏黑的,阴性越弱。

 茶性寒凉の茶 

再简单一点,大致可以把茶叶这样的分类一下:

阴性较强,茶性偏寒凉的茶叶有:陈放时间较短的白茶(3年以内)、绿茶(晒青、烘青)、陈放时间较短的普洱生茶(8年以内)、陈放时间较短的黑茶(8年以内,普洱熟茶除外)、铁观音(消青/拖补,清香型)、抽湿单枞(清香型)等茶叶品种。

这些茶叶种类,茶汤浅黄偏绿色,香气清扬,口感鲜嫩度较高。绿茶及清香铁观音,通常需要在冰箱保鲜存储。以上的一些陈放时间,仅供参考。

 

 茶性偏阴の茶 

 

阴性较弱,但阴性仍强于阳性的茶叶有:绿茶(炒青、蒸青)、黄茶、红茶(轻发酵)、乌龙茶(单枞、浓香铁观音、岩茶、台湾高山茶,较轻焙火的)、陈放时间适中的白茶(5年左右)、陈放时间适中的普洱生茶(10年左右)、陈放时间适中的黑茶(10年左右,普洱熟茶除外)、发酵较轻的普洱熟茶等。

这些茶叶的特征,有以下几点:干茶颜色偏深,偏向于棕黄色,乌龙茶等焙火茶叶,通常会出现暗青灰色泛红色的感觉,而红茶则偏向于金黄色。这些茶叶冲泡出来的茶汤,整体偏向于金黄色至橙黄色。香气比较浓郁一些,口感鲜爽度偏低,略显浓厚,茶汤的甜度偏大。

 

 茶性温和の茶 

 

某些工艺程度较深的茶,阴性属性最为薄弱,茶性温和,趋向于阴阳平衡。这样的茶叶大致有:红茶(深发酵)、乌龙茶(单枞、炭焙铁观音、岩茶、台湾乌龙等,深发酵,重焙火的)、陈放时间较长的白茶(8年以上)、陈放时间较长的普洱生茶(20年以上)、陈放时间较长的黑茶(20年以上,普洱熟茶除外)、发酵较深的普洱熟茶等。

这些茶叶的特征,通常干茶颜色很深,偏向于红褐色及黑色。这些茶叶冲泡出来的茶汤,整体偏向于红色至褐色。香气比较低沉,口感醇厚,茶汤的甜度大。

 

 饮茶的时辰 

以上对茶叶的阴阳属性做了些描述。那么一年四季与一日12时辰呢?

按照阴历(农历)节气,春分之后,昼长夜短,太阳过赤道而向北移,阳气逐渐加大;秋分之后,太阳过赤道而向南移。太阳,乃是阳气之源。中国处于赤道以北,所以春分之后,阳气渐长,至三伏为极至。秋分之后,阳气日衰,阴气渐长,至三九为极至。

一日之内,随地球自转,午时太阳直射,阳气最盛,子时月光直射,月乃阴气之源,子时的阴气最盛。

人体也分阴阳。大致而言,平时阴柔畏寒之人,体质偏寒,属阴性。平时阳刚暴躁之人,体质偏热,属阳性。

在大致了解了人体、四时、茶性的阴阳属性之后。何人何时饮喝茶为宜,自然得解。

举例如下:体态平和之人,阴阳较为平衡,在夏天的午时,也就是上午11点到下午1点的时候,此时季节也是阳性,时辰也是阳性,是阳气最盛的时间,如果要喝茶保健,达到较好的养身保健之功效,那么就适合选饮阴性较强的茶叶。如:较新的白茶、绿茶、清香铁观音、较新的普洱生茶等等。

如果在春秋较热的季节,巳时(上午9点到11点)或申时(下午15点到17点),此时,气候时辰属于偏阳性,而阳性较弱时分,身体阴阳较为平和的人,就可以选用阴性较弱的茶叶,如:炒青绿茶、乌龙茶、干茶颜色偏金黄色的红茶、陈放了一些时间的白茶、生普和黑茶。

 

 

立冬后饮茶调阴阳,因“色”而异各不同

立冬,意味着万物开始进入休养、收藏的状态。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 庭前诗冬雪,围炉诗酒茶。天气虽寒,幸有暖茶养身,得以慰藉。

人在天地间生存,需要讲究阴阳平衡。阳气盛则热,饮食则需要摄取偏阴性之物,用以平衡体内阴阳。阴气盛则寒凉,又需要摄取偏阳性之物,也是为了平衡体内的阴阳,以求达到平衡之效果。这也是“秋冬进温补”的道理。

人对茶叶需求,或者说茶叶对人体的调节作用,实际上就是人对自然的一种尊重和遵循。那么我们遵循自然规律,在不同季节,根据自然变化做出不同调整,来科学饮茶是至关重要的。

秋冬时节饮茶应偏温性

由于现在气候变暖,南方真正的冬季特征已经并不明显了,冬季也带有秋季的季节特征。在这个季节,随着季节变化和气候变冷,人的身体各种机能都会衰退或者收敛,这是秋冬季节给人带来的体征上的变化。

那么秋冬交替季节,从身体体征或者从季节变化方面看,人体需要补充什么呢?

由于季节变化,人体在内敛当中,会形成机体上功能上的一些暂时的歇息或衰退。作为大自然的一种平衡,在人体状态调整过程中,我们如果借助于同为大自然的产物——茶,会调整得更好一些。

茶,本性属寒,阴性。经过高温炒制、发酵、焙火、陈放等等的工艺手段,逐渐可以改变茶性。茶内含物中的阴性物质,在逐渐的氧化和转化,茶性也趋于阴阳平衡,处于温和性质,不再是单纯的阴性。

应季的茶品里,对身体恢复调整效果最好的,首选应是乌龙茶。乌龙茶的盛产地是福建省,它包括铁观音,包括大红袍,还包括其他的一些种类。作为半发酵茶,乌龙茶兼有绿茶和红茶两方面的特征。

在初冬季节,气温还没有明显降低,人的体征在逐步收敛的情况下,两者都要兼顾:第一要去火,轻发酵茶是去火的最佳选择。

同时气候早晚寒冷,人体需要滋补,需要养肾,需要御寒,秋冬饮食中过多的高蛋白和脂肪摄取,会出现一些沉积或者积淀。这时候,乌龙茶的部分功能就显现出来了,它的直接作用就是消积、去腻,效果非常明显。所以我们说乌龙茶是秋冬季节的最佳选择,它具有同时调节身体的两方面的作用。

随着进入冬天气逐渐变冷,我们可以逐步地增加发酵茶类的饮用,因为发酵茶是温性的,对于人体发热、保暖和养胃有很好的作用。

喜欢喝普洱茶的朋友,建议这时候在选择普洱生茶时,尽量选择一些老茶品饮,普洱生茶经过三五年以上的陈放,经过了部分发酵,可以更好地适应我们的身体在这个季节的调整需要。

这个季节,红茶类或者是普洱熟茶类,我们也可以适当地增加饮用,因为普洱熟茶或者红茶属于暖性的茶,它的特性是温暖的。在寒冷的天气下,我们喝一泡热茶或者是温性的茶,会让我们的身体迅速温暖起来,对调整身体和机能有很好的作用。

如何区分茶类的阴阳属性?

通常情况下,干茶及泡开后的叶底,颜色越显得嫩绿的,阴性越强,颜色越显得红褐及偏黑的,阴性越弱。

大致可以把茶叶这样的分类一下:

阴性较强,茶性偏寒凉的茶叶有:陈放时间较短的白茶(3年以内)、绿茶(晒青、烘青)、陈放时间较短的普洱生茶(8年以内)、陈放时间较短的黑茶(8年以内,普洱熟茶除外)、铁观音(消青/拖补,清香型)、抽湿单枞(清香型)等茶叶品种。

这些茶叶种类,茶汤浅黄偏绿色,香气清扬,口感鲜嫩度较高。绿茶及清香铁观音,通常需要在冰箱保鲜存储。以上的一些陈放时间,仅供参考。

茶 性 偏 阴 的 茶

阴性较弱,但阴性仍强于阳性的茶叶有:绿茶(炒青、蒸青)、黄茶、红茶(轻发酵)、乌龙茶(单枞、浓香铁观音、岩茶、台湾高山茶,较轻焙火的)、陈放时间适中的白茶(5年左右)、陈放时间适中的普洱生茶(10年左右)、陈放时间适中的黑茶(10年左右,普洱熟茶除外)、发酵较轻的普洱熟茶等。

这些茶叶的特征,有以下几点:干茶颜色偏深,偏向于棕黄色,乌龙茶等焙火茶叶,通常会出现暗青灰色泛红色的感觉,而红茶则偏向于金黄色。这些茶叶冲泡出来的茶汤,整体偏向于金黄色至橙黄色。香气比较浓郁一些,口感鲜爽度偏低,略显浓厚,茶汤的甜度偏大。

茶 性 温 和 的 茶

某些工艺程度较深的茶,阴性属性最为薄弱,茶性温和,趋向于阴阳平衡。这样的茶叶大致有:红茶(深发酵)、乌龙茶(单枞、炭焙铁观音、岩茶、台湾乌龙等,深发酵,重焙火的)、陈放时间较长的白茶(8年以上)、陈放时间较长的普洱生茶(20年以上)、陈放时间较长的黑茶(20年以上,普洱熟茶除外)、发酵较深的普洱熟茶等。

这些茶叶的特征,通常干茶颜色很深,偏向于红褐色及黑色。这些茶叶冲泡出来的茶汤,整体偏向于红色至褐色。香气比较低沉,口感醇厚,茶汤的甜度大。

如何按照季节和时辰喝茶?

按照阴历(农历)节气,春分之后,昼长夜短,太阳过赤道而向北移,阳气逐渐加大;秋分之后,太阳过赤道而向南移。太阳,乃是阳气之源。中国处于赤道以北,所以春分之后,阳气渐长,至三伏为极至。秋分之后,阳气日衰,阴气渐长,至三九为极至。

一日之内,随地球自转,午时太阳直射,阳气最盛,子时月光直射,月乃阴气之源,子时的阴气最盛。

人体也分阴阳。大致而言,平时阴柔畏寒之人,体质偏寒,属阴性。平时阳刚暴躁之人,体质偏热,属阳性。

在大致了解了人体、四时、茶性的阴阳属性之后。何人何时饮喝茶为宜,自然得解。

举个例子:

体态平和之人,阴阳较为平衡,在夏天的午时,也就是上午11点到下午1点的时候,此时季节也是阳性,时辰也是阳性,是阳气最盛的时间,如果要喝茶保健,达到较好的养身保健之功效,那么就适合选饮阴性较强的茶叶。如:较新的白茶、绿茶、清香铁观音、较新的普洱生茶等等。

如果在春秋较热的季节,巳时(上午9点到11点)或申时(下午15点到17点),此时,气候时辰属于偏阳性,而阳性较弱时分,身体阴阳较为平和的人,就可以选用阴性较弱的茶叶,如:炒青绿茶、乌龙茶、干茶颜色偏金黄色的红茶、陈放了一些时间的白茶、生普和黑茶。

来源:茶道CN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