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泰顺茶农数量

找到约24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红动浙南看泰顺·百年故事 绿色茶园喜迎春之收获

作为革命老区县,泰顺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的主要战斗地、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和中共浙南特委的诞生地、浙南核心革命根据地,青山绿水间蕴藏着丰厚的“红色资源”。特推出“红动浙南看泰顺·百年故事”系列报道,记者将深入基层一线,聆听群众声音,见证时代变迁,书写百年荣耀,为读者讲述泰顺绿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精彩故事,持续擦亮“红动浙南”品牌。

沿着盘山公路刚进入泰顺仕阳的万排万亩茶园,鼻端就传来淡淡的茶叶清香。这里万亩茶园于2019年上榜“中国美丽茶园”,昨日记者走访时正是春日暖阳,满眼望去,一道道山坡,一垄垄茶树,一望无际的茶园郁郁葱葱,绿意盎然,令人心旷神怡。而更让人振奋的是,眼下正是泰顺春茶的采摘旺季,数百位采摘工人穿梭在万亩茶园中茶树间忙着采摘春茶,这种繁忙场景表明茶农们又将迎来喜人的春之收获。

春茶带来新一年增收希望

“上周二开始,我们茶园的春茶正式进入采摘旺季。”正在忙碌的浙江泰龙制茶有限公司负责人谢细和说。泰龙公司共有茶园1000多亩,目前先安排采摘其中100亩,每天可采摘茶鲜叶250-300公斤,价格达200多元/公斤。春茶的采摘季在4月底至5月初结束,之后用于出口的夏茶、作为原材料的秋茶约在8月份全部结束,一年中茶园茶叶的收获才告一段落。

据同时担任泰顺县茶叶协会会长的谢细和介绍,包括泰龙公司的茶园在内,万排共有茶园近1.2万亩;仕阳镇则共有茶叶产业基地2.8万亩,是泰顺三杯香茶叶的重点产区,目前都全面进入了春茶的采摘季。“春茶是我们茶农的主要增收来源,是所有茶园的重头戏。经历疫情后,我们对此尤为期待。”

位于罗阳的山垟坪茶场共有1000亩茶园,因为品种不同,春茶开采时间要比万排的茶园早了不少。在山垟坪茶场建有泰之叶生态种植基地的浙江泰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其基地的570亩茶园在正月初四就开始了春茶的采摘,茶鲜叶日采摘量从刚开始的每天350公斤左右,逐渐增加到现在的每天5000公斤左右。泰叶公司董事长陈方伟说,到5月1日前后,山垟坪茶场的春茶采摘就将结束。

茶鲜叶价格上升 收获喜人

“今年泰顺的春茶收获,总的来说将是喜人的。泰顺县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林伟群介绍说。由于去年底的干旱、开春后的冷空气等气候影响,今年茶叶亩产稍有减产,虽然今年泰顺茶叶的种植面积相比去年时的8.6万亩增至8.8万亩,茶鲜叶总产量预计将与去年持平。但茶叶芽头不受影响,依然保持往年品质,且因为亩产减产,茶鲜叶价格比去年上浮了5%-10%,茶干价格总体也略有上浮,总产值可达4亿元以上。

而在春茶采摘旺季获得增收的不仅是茶农,泰顺各地乃至外地的农户成了各茶园争相邀请的采摘工。谢细和说,按采摘茶叶数量计算,采茶工人一人一天有140至200元收入;但每到春茶采摘旺季,泰顺的采摘工人仍然急缺,今年泰龙公司就从乐清请来了“外援”,但目前还有30-50人的用工缺口。

全产业链发展助推产业“全年红”

除了春茶,泰顺茶产业近年来还努力提升茶叶竞争力、延伸产业链,让产业一年四季都是“春”。据了解,泰顺全县打造的茶产业全产业链机械化中,大宗茶修剪采摘机械化率已超过98%,名优茶加工机械化率也达98%以上,试点开展了茶叶机采和茶园无人机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位于雅阳东安村的猫狸坎茶场,在茶场里建起可以品茗体验的茶舍,还筹建民宿,完善茶旅融合设施,融入廊氡景区,带动东安村村民共同发展。泰叶公司开出泰顺首家茶文化主题酒店“泰之叶”酒店,将茶艺、宾馆、茶店等功能都集成在一个酒店里,并跨界牵手泰顺县章汉立石雕艺术工作室率先联合打造具有浓郁泰顺特色的茗石旅游伴手礼。万排万亩茶园里则建起了设有茶史厅、品茶厅、品牌厅等布局的泰顺茶博馆和鹅蛋石铺面的游步道、木结构的观景台、休闲亭子,种植了5000多株樱花等观赏性花木,目前还在着手筹建民宿和其他旅游项目。

不仅如此,泰顺茶产业近年还不断紧跟“风口”创新营销模式,泰之叶、御茗、泰龙等众多品牌纷纷借助电商平台开出网店,一些产业种植户还自己上阵做起了直播带货,通过新的销售渠道突破时间、空间限制,迅速拓展新的消费群体、消费市场。

林伟群表示,近年来,泰顺始终坚持把茶产业作为特色的优势产业和主导的农业产业来培育和发展,出台实施了《泰顺县茶产业发展“五个一、五个十”实施意见》《茶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扶持办法》等一系列政策,齐心共促、合力共抓茶产业发展,今年仅通过茶产业发展中心这个口,就有来自中央、区域和县里的资金3000万元用于扶持泰顺茶产业的发展提升。去年9月29日泰顺召开的2020茶产业发展大会上提出,全力创建“茶叶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县”,力争到2023年,泰顺茶产业综合产值在目前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20亿元以上,实现茶产业综合产值跨越提升,助推茶农们在春之收获后,加快实现一年四季的增收。

原标题:红动浙南看泰顺·百年故事|绿色茶园喜迎春之收获

来源:泰顺新闻,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一季度,泰顺春茶产值突破2.3亿元

头春茶,贵如金。

泰顺春茶的采摘,从2月中旬低海拔特早生品种开始,陆续往高海拔茶区和其它品种茶园拓展。1.2万户茶农,迎来了春茶忙季,1000家茶企和家庭工坊开工生产。据泰顺县茶产业发展中心统计,至3月底,全县茶叶产值突破2.3亿元。

一片小叶子,让共富路越走越宽畅。截至2022年,泰顺县茶园面积9万亩,综合产值达12亿元,其中通过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基地认证的茶园达3.2万亩,全县茶树良种覆盖率达75%,茶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三分之一以上,已成为泰顺生态农业支柱产业之首。

生态茶园树品牌 今年再建2000亩

沿着公路上山,地处泰顺三魁镇彭家堡的牛顶峰茶叶专业合作社生态农场,云雾弥漫,茶树若隐若现。今年初,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22年度国家级生态农场评价结果,全国共有299家主体入选,牛顶峰茶叶专业合作社榜上有名,温州市唯一。

为什么能获评国家级生态农场?合作社负责人董直伟告诉记者,合作社的“生态茶”有三个特色:一是茶树全部用有机肥、菜籽饼施肥;二是不用除草剂,茶园全部使用人工除草,每亩茶叶因此成本多出一千元;三是用杀虫灯和粘虫板代替农药,在夏天病虫害最多时,雇人专门修剪茶树,大大减少害虫数量。“从国家到省市县,各级农业部门和市场监督部门每年至少来我们茶园抽检8次,每次检查都符合生态标准。”董直伟说。

2019年,泰顺县引导茶农走严格生态管理道路,树生态茶品牌。董直伟明显感受到由此带来的红利:“茶叶从原来不太好销售,变得供不应求,每年茶叶不用拿到市场卖,老客户早就预定一空。”成立于2006年的牛顶峰茶叶专业合作社,目前社员107人,建设基地530亩、联结基地600多亩,已带动周边400余户农户增收。

鉴于建设生态茶园对于富民增收的良好效益,今年,泰顺将继续高效开展生态茶园建设,计划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2000亩,认定泰顺县第二批生态茶园(80亩以上)10个;2023年有机和绿色茶园认证基地新增3个以上。今年,泰顺还要投资2400万元(专项债),重点打造罗阳山垟坪茶园、玉塔茶场,继续打造仕阳万排“中国美丽茶园”、筱村葛垟茶场、三魁卢峰茶场、雅阳猫狸坎茶园、雅阳嘉木园茶园等,依托生态优势,发展建设茶旅示范园,进一步发挥生态茶园的富民效应。

产销探索数字化 政策保险稳农心

“销售这种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销得多,才敢扩大生产。”最近,泰顺茶叶企业龙头企业、浙江御茗茶业有限公司利用泰顺县搭建的平台,与滨泰共富数字经济产业园合作,第一次借力直播产业,把公司生产的泰顺茶带入“东方甄选”等直播间,第一次直播就卖了500多单,浙江御茗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叶斌用“如虎添翼”来赞叹这种新销售路径给茶产业带来的新希望。

御茗茶业有限公司拥有1200亩茶叶基地、同时保底收购几百户茶农茶叶,每年都会因销售问题,滞留下价值约300多万元的货品,需要两个冷库存放,库存成本大。如今,看到了销售走数字化道路的前景,叶斌对以后做大做优茶产业更有信心了。

面对数字化浪潮,近年来,泰顺县除了引导诸多茶企探索销售数字化,还围绕泰顺茶业全产业链,整合相关涉茶数据、主体生产和经营数据采集,与“浙茶香”对接融入全省茶产业数字化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引导企业将种植、生产、仓储、流通所有环节的各种信息,整合编写入“浙农码”,实现“码”上可追溯,品质可背书;大力开展智慧茶园试点工作,今年要在泰龙、泰叶等茶场进行数字化改造。

聚焦自动管理和智慧建造,泰顺县心博家庭农场新建茶叶初制加工厂房840平方米,完善配套茶叶保鲜库、萎调房等基础设施,形成了从筛分到烘焙的自动化流水线,实现茶叶加工自动称重、适时调温。今年春茶采摘期间,心博农场大力收茶青加工扁形三杯香茶,占领丽水松阳县茶叶市场,每天消纳周边乡镇茶农茶青3000斤左右,有效带动当地茶农增收。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到3月,两次倒春寒让早茶产量降低,但由于泰顺早在2019年即开展茶叶低温气象指数地方特色保险,按照“政策保险+试点补助”模式,财政保费补贴70%、农户自负30%。今年开春以来,泰顺因地制宜持续推广“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政策,以保险地“气象指数”作为保险赔付机制,防范倒春寒等农业气象灾害,2、3月份累计触发低温气象指数12次,为多名农户提供风险补偿。

来源:温度新W客户端

编辑/初审:毛晓辉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泰顺“三杯香”飘出浓浓“共富味”

说起泰顺县的农产品,最为人熟知的要数“三杯香”茶叶。

芳菲四月,万绿吐芽。每年清明节前后,是“三杯香”采摘、加工、上市的重要时期。作为“三杯香”主产地的泰顺县,今年当地茶企并不担心“三杯香”的加工和销售。“我们公司新建了四条由电脑控制的茶叶加工流水线,满负荷生产的话,今年可生产50吨左右干茶,目前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都在等着我们的新茶上市。”泰顺县廊桥村茶业有限公司(下称廊桥村茶业)负责人徐永高说。

实际上,泰顺县有一定规模的茶企,近几年都“装备”了现代化茶叶加工设备,茶叶品质较以往手工加工有较大幅度提升,在全国赢得大批客户、揽获大量订单。

力推茶产业现代化,技改补贴高达五成

作为我市知名绿茶品牌的“三杯香”,在加工环节过去一直由人工完成,尤其是中高端“三杯香”基本上由制茶师手工制作。“产茶季,炒茶师傅一天只能炒出几斤干茶,整体产量很低。”徐永高说。

手工制茶不仅产能跟不上,而且当前制茶师群体整体老龄化,即使制茶师工资水涨船高,日工资超过500元,但还是很紧缺。徐永高介绍,由于制茶师每个人的技艺不同、精神状态不同,导致制作出来的干茶品质参差不齐,“以往我们都要细分等级销售”。

浙江御茗茶业有限公司(下称御茗茶业)总经理叶斌表示,对于低端茶叶,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机械化的加工设备,并不担心加工产能,但是目前中高端茶叶的市场需求迅速扩大,原来手工制茶的方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有几百年历史的泰顺“三杯香”在过去走向全国的步伐缓慢,跟其产能无法跟上也有一定关系。

泰顺县茶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蔡顶晓表示,为推进茶产业发展,泰顺县做了一系列工作,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落实好浙南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和区域协调财政专项激励政策之中欧互认地理标志泰顺三杯香品牌提升建设项目,从2020年开始腾出专项资金培育、扶持龙头茶企,前后共投入扶持资金逾亿元。

“我们公司新建厂房和新引进的制茶流水线,总投入要800万元,其中制茶流水线投入400多万元,按规定最终获得175万元技改补助。”徐永高透露,这么高的补助,让茶企也更有信心进行加工设备的升级。

作为泰顺县龙头茶企之一的御茗茶业,在2018年夏天新建厂房时,就准备将生产设备一步升级到位,该公司最终获得泰顺县相关补助1500万元。“有两条全自动茶叶加工流水线去年刚建成,今年产茶高峰期,我们公司不担心产能,预计全年产能达到两三百吨干茶。”叶斌透露。

蔡顶晓坦言,御茗茶业在这次“升级”中投入数千万元,符合政府补助要求的项目都能获得50%的补助。

泰顺县的茶企愿意投入大笔资金提升自身生产技术,主要还是去年该县组织10余家茶企到省内的新昌等茶叶生产基地考察,发现当地不少茶企均是用现代化设备加工茶叶,不仅产能大幅上升,而且茶叶整体品质也提升很大,于是不少泰顺茶企考察归来后马上响应升级设备。

机器换人产能提升,茶叶品质更有保证

泰顺县的茶叶以绿茶和红茶为主,其中绿茶“三杯香”是该县的拳头产品。

“三杯香”的采摘和加工,廊桥村茶业的现代化制茶设备发挥了大作用,一条生产线一天可加工一两千公斤茶青,从周边几个村收购的茶青很快就加工完了。徐永高说,一两千公斤茶青让制茶师傅一天内加工成干茶,需雇上百个制茶师才能实现,仅劳务费就要花费数万元。

叶斌也称,其公司新上马的两条电脑控制的茶叶加工流水线,一条制作“三杯香”等绿茶,另一条制作红茶,每天每条生产线可让上千公斤茶青变成干茶。

机器制茶产能大幅增加,但茶叶品质有保障吗?在不少人眼里,手工生产的东西要比机器生产的要好,尤其是茶叶,一直以来以手工加工为主,大家更是认为机器生产的不如手工制作的。对此,徐永高坦言,好的制茶师确实能加工出高品质的茶叶,但是高技艺的制茶师并不多,无法形成大批量生产,即便雇佣到大量高技艺的制茶师,但是他们在产茶高峰期的工作强度下,加工技术也无法保持一致,进而影响到茶叶成品的整体品质。比如,茶叶加工要点是火候控制,制茶师是凭借体感来控温,火候不够或过猛均会影响茶叶成品品质。

廊桥村茶业、御茗茶业等泰顺茶企的现代化茶叶加工流水线,在生产过程均是由经验老到的制茶师事先设置好温度等程序,制作出来的茶叶成品在外观、形状、色泽、香味等方面均要比手工加工的高出不少,而且加工损耗较小,整体品质统一。徐永高说,他也一度担心机器加工的茶叶的品质能否让客户满意,于是先将一些机器加工的茶叶成品送给客户试喝,结果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这让他更坚定了机器制茶的信心。“今年,山东、云南等地的客户均加大了订购数量,他们都认为流水线加工出来的茶叶更好。”

叶斌也表示,用传统手法加工绿茶,在杀青环节往往会让茶叶成品带上“烟”味,该公司引进的现代化制茶流水线,杀青环节会使用天然气加热,不仅节能环保,而且不会使茶叶成品带有“烟”味。

在廊桥村茶业的生产车间里,徐永高开机演示了绿茶制作流水线的过程,在炒制过程中,22台炒茶机统一由电脑设定温度、翻炒次数等细节,一旦其中一台炒茶机出现故障,立即发出警示,故障炒茶机的茶叶半成品也不会混入同一批次加工的茶叶中去。同时,这套茶叶加工流水线还可实现茶叶物理上的提亮、脱毛、筛选等工艺。“手工加工茶叶,炒制环节的温度难以控制到位,也无法进行脱毛处理,所以多数手工加工的茶叶外观不怎么好看。”徐永高坦言。

蔡顶晓认为,一个地方要做大做强茶产业,在加工环节大量采用现代化设备是必然趋势,不但可以提升茶叶本身品质,而且也会减少劳动力成本和食品安全风险,毕竟现代化制茶设备可减少人为产生的食品安全风险。现代化制茶流水线在生产车间的人员就几个,不少环节是封闭式生产,从鲜叶杀青开始至茶叶成品均是在流水线上完成,不会出现乱堆放半成品的情况。

叶斌透露,由于现代化流水线生产的茶叶标准化高,该公司计划加大线上销售力度,计划和“东方甄选”等头部直播间展开合作,让更多“三杯香”茶叶卖到全国各地。

品牌提升赋能发展,实现共富更有底气

目前,泰顺县有100多家茶企,200多个专业合作社,逾9万亩的茶园,茶产业综合产值已超12亿元。这几年,泰顺县引导头部茶企“鸟枪换炮”,只是该县茶产业加速产业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泰顺县围绕“三茶融合、共同富裕”这个目标,全力推进茶产业现代化发展,促使“三杯香”品牌价值飙升至19.14亿元。

蔡顶晓表示,该县的茶产业不仅加大了加工环节的升级力度,在茶园布局、品牌推广等环节也开足马力提升,比如实施茶旅融合,将茶园景区化,挖掘茶文化,增强“三杯香”美誉度。目前泰顺县已推出“东溪乡采茶舞曲诞生地——万排中国美丽茶园精品旅游线路”,并在2021年荣获“全国百条红色茶乡旅游路线”;同时,该县还建成茶旅观光茶园10多个。

“最近3年,我们对‘三杯香’的品牌推广力度还是非常大的,总共已投入1000万多元。”蔡顶晓透露,泰顺县对“三杯香”的推广不再只是参加各种农业博览会或茶博会,而是直接到“三杯香”主要销售城市举办推介会。另外,还另辟蹊径提升品牌知晓度和影响力,如投入170万元在上海的动车组上以“三杯香”品牌冠名专列动车。

当然,泰顺县茶产业加速产业化也离不开科技的驱动。泰顺县科技局综合科负责人包艳颖表示,早在2018年开始,该县就跟温科院茶产业服务团队合作,研发新产品,攻克制茶新工艺;在2020年,该县又借力省科技厅的科技特派员团队,解决茶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技术难题,至今已解决种植、加工等环节的难题12个。

从这几年泰顺县发展茶产业的路径看,也是践行“两个先行”的一种体现。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乡村振兴、实现共富的底气更足了。

叶斌表示,茶企不装备现代化的茶叶加工设备,公司年产能根本无法达到两三百吨,也无法让该公司合作茶农获得更多的收入。该公司年茶叶销量是自身产量的一倍左右,超销部分的茶叶均采购自泰顺当地的其他茶企,这也是间接让当地茶农增收。

“由于往年泰顺县的茶叶加工能力有限,不少外地茶青收购商贩涌入泰顺抢购优质茶青,同时采取压价的方式,让泰顺当地茶农丰收也不增收。”徐永高称,该公司将厂房布局在雅阳镇下村后,附近几个村共千户茶农都不用担心茶青的售卖了,而且价格也有保证。“茶农的收入稳定了,他们管理茶园也会更用心,不会乱用农药,茶叶农残问题也不会出现。”

“三杯香”香飘万里!泰顺县正全力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让绿水青山中的这丛“枝叶”,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金叶”。

(来源:掌上温州客户端)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4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