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泰顺茶叶排名

找到约15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浙江泰顺:听《采茶舞曲》,饮泰顺三杯香茶,享康养福地

5月20日,2023年第四届茶乡旅游发展大会在浙江省杭州国博中心举行。大会以“非遗”与茶乡旅游的融合发展作为大会的主题,通过发布“中国茶技·忆之非遗”为主题的茶乡旅游精品线路、“多彩茶乡—特色魅力茶乡”、全国“三茶”统筹发展典型案例以及主旨演讲等环节,推动茶乡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茶文化保护与传承。

本期为您推介“多彩茶乡—特色魅力茶乡”——浙江省泰顺县。

申报单位:浙江省泰顺县农业农村局

旅游月份:3-10月

推荐茶品:泰顺三杯香茶

泰顺县位于浙江南部,与福建交界,明景泰三年(1452)置县,取“国泰民安,人心效顺”之意。

葛垟茶园基地

泰顺是“生态之县”

泰顺是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首批碳汇城市,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县域森林覆盖率达76.88%,空气质量优良率、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排名居全省前列,主要河道出水水质、出界水质均达到Ⅱ类以上标准。

泰顺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单体总数295个、聚合区10个,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3A级旅游景区4个。泰顺入选“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最美乡愁旅游目的地”、“浙江十大养生福地”、“浙江省十大欢乐健康旅游城市”。

醉美乡村

泰顺是“茶叶之乡”

泰顺产茶历史悠久,明清时期,茶叶畅销天津、上海、营口等地,并远销东南亚地区。明崇祯六年修纂的《泰顺县志》就对泰顺产茶进行详细记载,清嘉庆十五年所编的《中国名茶志》将泰顺黄汤、银针等名茶列入其中。

泰顺人崇尚自然,垦山种茶,巧手制茶,会友品茶,把对茶的特殊感情融入到自成独特的民俗风情,有着深厚底蕴的茶文化得以弘扬和传承,1958年著名作曲家周大风先生在泰顺县东溪乡采风时,创成的《采茶舞曲》,风靡大江南北,传唱至今,被列为“亚太地区优秀音乐教材”,2016年唱响G20峰会的舞台,2017年在《采茶舞曲》诞生地—泰顺东溪乡建成了周大风《采茶舞曲》纪念馆,《采茶舞曲》的文化菁华得以传承发展,已成为泰顺的一张金名片,极大地提升了泰顺的文化印象和旅游品牌形象。

《采茶舞曲》诞生地

泰顺产茶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县域有茶园面面积8.6万亩,2020年茶叶产值4.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40.6%,是泰顺县的民生产业、农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

茶园自然生态和谐,泰顺有浙江省“五园创建”生态茶园示范基地4个,县级生态茶园示范基地10个,其中休闲观光茶园12座16400亩和万排万亩“中国美丽茶园”,所产茶叶具有“香高味醇,经久耐泡”的独特品质,1985年以泰顺炒青绿茶为原料拼配的“天坛牌”特级珍眉荣获第25届世界食品博览会金奖。

如今的泰顺三杯香茶,秉承炒青绿茶的特质,创新工艺、精工制作,已成为绿茶当中的上品,先后荣获国际名茶金奖、“国饮杯”特等奖等近百项荣誉,获农产品地理标志和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登记,2019年获中欧互认,曾作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指定用茶。泰顺县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眉茶出口基地县、全国茶叶百强县、中国茶叶之乡、中国茶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

▎万排万亩中国美丽茶园

万排万亩中国美丽茶园,位于泰顺县文化古镇、武状元蔡起辛的故乡—仕阳镇。这里是一个世外桃源,海拔600~800米,林木茂盛,茶园绿树葱郁,生态优美,茶香四溢,远离一切污染源,是纯天然无污染、环保的洁净之地,也是著名音乐家周大风创作《采茶舞曲》采风体验地。区内建有休闲健身骑行道、游憩平台、游客中心、品茶观光亭、生态停车场等,是农业休闲观光、骑游摄影、采茶体验、制茶体验、茶艺体验、茶文化体验、茶园农事体验、农家美食文化体验、乡情体验等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万排—中国美丽茶园

泰顺是“廊桥之乡”

现存各类桥梁970多座,古廊桥33座,其中15座古廊桥和“仕水矴步”被列为国家级文保单位,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闽浙木拱廊桥入选中国“世遗”预备名单。泰顺乡土民俗文化底蕴深厚,被列入国家和省市非遗名录123项。

泰顺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浙江省第一批传统戏剧之乡”“第二批浙江省传统节日保护基地”。

▎廊桥文化园

廊桥文化园景区位于廊氡度假区泗溪镇内,是国家AAAA级景区。人文景观丰富,自然景观优美,以廊桥文化历史为主要发展定位,体现浙南地域风情和民俗特征,打造小桥流水、良田炊烟的世外桃源景象。被誉为“世界最美廊桥”的北涧桥和溪东桥组成,均为编梁式木拱廊桥,造型古朴,结构精巧,均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廊桥的“活化石”。此外,还建有古廊桥博物馆、集文保和非遗体验一体的临水殿非遗体验馆。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闽浙木拱廊桥入选中国“世遗”预备名单。园区内主要有北涧桥、溪东桥、陈十四娘娘庙、宋代十八学士旧址、汤氏宗祠、林家大院等多处人文景观,以及险峻高耸的将军山、泗水洄澜等自然景观。

溪东桥

泰顺是“养生之地”

拥有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风景名胜区“承天氡泉”,被称为“神水宝地”“天下第一氡”,为全省两个4A级温泉之一。

氡泉为国内罕见的高热含氡矿泉,表露水温54-62℃,含氡量21.4埃曼,具有4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极为显著的医疗、美肤和养生功效。泰顺入选“中国生态养生旅游目的地”“浙江省十大养生福地”。

▎氡泉景区

泰顺氡泉景区坐落于廊氡度假区雅阳镇境内,是温州四大王牌景区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泰顺氡泉景区以山水秀丽、水热含氡而闻名,素有“天下第一氡”的美誉。经检测,泰顺氡泉是高温低矿度含氡含氟含硅,具有弱放射性四十多种微元素的大温泉,日出水量500吨以上。沐浴氡泉对高血压、糖尿病、内分泌失调、神经衰弱、风湿病、皮肤病等多种疾病有疗效,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浴用医疗热矿泉水。

氡泉景区

泰顺是“印石之都”

泰顺矿产资源丰富,尤以泰顺石最为著名。泰顺石储量丰富,理论储量1亿吨以上,极具文化艺术创造价值和收藏价值,是与寿山石、昌化石、青田石、巴林石“四大名石”同等优秀的工艺石。泰顺龟湖被誉为“世界蜡都”。泰顺籍篆刻大家方介堪先生,为20世纪中国三大篆刻大师之一。

茶乡—罗阳城区

泰顺是“珍禽之家”

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生态系统完整,动植物种类占全省一半以上,被誉为“天然生物基因库”和“绿色生态博物馆”,是世界唯一的黄腹角雉保种基地和科研基地。黄腹角雉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乌岩岭现存种群数量500多只,是目前已知的野生黄腹角雉最高种群密度区。泰顺被命名为“中国黄腹角雉之乡”。

雾锁乌岩岭

▎乌岩岭景区

位于浙江省泰顺西北部,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约18861.5公顷。原生态系统完整、山岳风光绚丽,森林植被结构完整、典型,山峻地广、复杂的地形地貌及原始森林构成了独特多样的自然景观,常年温暖湿润,雨水充沛,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达10万个每立方厘米,是真正的天然氧吧,被誉为“天然生物基因库”和“绿色生态博物馆”。乌岩岭还是世界唯一的黄腹角雉保种基地和科研基地,被命名为“中国黄腹角雉之乡”。拥有黄腹角雉主题馆、飞云江源,浙南第一高峰白云尖,廊桥,瀑布群,5月杜鹃花,原始森林等各种自然奇观和珍惜动植物资源,是亲近自然、亲子游玩、科普研学、避暑度假等主题旅游的好去处。

《与自然共舞》乌岩岭白云尖

注:图文材料均由浙江省泰顺县农业农村局提供,图文版权归浙江省泰顺县农业农村局所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践行“两山”理念 打造绿色减贫“泰顺样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下简称“两山”理念)是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的科学论断。它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观念出发,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为遵循,从保护生态和经济发展的双重角度阐述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其核心就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互动双赢,也体现了绿色减贫的内在机制。

按照《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年)划定,以浙江西南山区为代表的丘陵山地是全省重要生态功能屏障,而泰顺县正在其中。为了破解绿色生态屏障地区环境保护和扶贫开发之间的矛盾,泰顺县在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发与引导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实践过程中,积极践行“两山”理念,探索形成了生态大搬迁、公用品牌战略、全域旅游发展的绿色减贫模式,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扶贫开发的内在统一,也为浙江乃至全国山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泰顺样板”。

倡导移民搬迁 加快改善人居环境

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移民搬迁扶贫主要是指将生活在自然灾害频发、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等区域的群众有计划地逐步搬迁到生活环境更好的地区。对于原先居住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差地区的贫困群众而言,他们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对于当地自然环境的持续改造和索取,而这会使原本就不堪重负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贫瘠。因此,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差地区实施移民搬迁也就成了迫在眉睫之事。

泰顺县山高路远致富难,是全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重点县、交通最偏远山区县。针对山区群众居住分散、生态碎化的客观事实,泰顺县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大搬迁长效机制改革。2003年12月1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调研泰顺县时提出了“下得来、稳得住、富得起”九字方针。18年来,泰顺县紧紧围绕九字方针,努力做好“下山居住、上山致富、人才回归、产业兴旺”文章,重点对偏远山区、水源涵养地、地质灾害频发区的贫困群众,以整村搬迁为主要形式,推进乡镇撤并、撤村并点,引导人口、产业、资金等要素向城镇形成规模集聚。通过下山移民、分流安置等方式,已累计让10万农民实施了异地搬迁并安居乐业,百姓生活和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8年的生态大搬迁长效机制改革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03年启动“一镇带三乡”搬迁工程,将峰门、黄桥、竹里3个乡“整乡搬迁”到司前畲族镇,累计搬迁下山农民达9540人;二是2011年实施“无区域生态移民”工程,偏远山区贫困群众可跨行政区域无障碍搬迁到县城或中心镇;三是2017年发力“生态大搬迁”工程,把城镇和中心村作为农村宅基地置换的主平台,同时整合各类惠民政策,大力推进无区域生态移民功能区建设。通过生态搬迁的绿色减贫方式,泰顺县不仅破解了宅基地连片难的问题,还腾出了环境容量、拓宽了就业渠道、改善了生活环境,全面提速绿色高质量发展。

现如今的泰顺,生态大搬迁已经从单纯的“搬人”,升级为县域发展的重要载体,不仅是当地长治久安的重要依托,更是为泰顺将来的发展腾出了生态空间。未来,泰顺将加大搬迁点的产业配套建设,逐步改善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农户下山,产业上山”, 构建起“搬家不搬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推动养蜂、蔬果、茶叶等绿色产业实现大发展,同时在搬迁点引进来料加工,就近布局小微园区,推进人口和产业进一步集聚,实现搬迁致富一体化,重点增强下山移民的“自我造血功能”,让搬迁群众不仅“下得来”,更要“富得起”。

发展品牌农业 探索长效脱贫机制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也是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认可接受程度的体现。品牌农业并非传统式简单粗放地对自然资源加以开采加工并销售,而是在产业分析和定位的基础上来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生态品质的高附加值品牌产品的过程。这样能将环境资源优势转化为品质及品牌优势,使得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价值能在市场上稳定可持续地增值变现。

长期以来,泰顺县的特色农产品虽然种类繁多、品质优良,但多数种植户都是各自为战,未形成规模,难卖出优价。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提升区域农产品竞争力,推动山区农民实现增收致富,近年来,泰顺县积极实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战略,大力整合县域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资源,有序推进农业的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打造了以“一杯茶、一个桃、一瓶蜜、一根竹、一棵菜”等“五个一”为特色的泰顺“山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并积极引导和鼓励本地特色农产品加入到区域公用品牌运营体系,使越来越多泰顺山珍成功走出了大山。其中,茶叶、水果、山地蔬菜、中药材、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优势开始逐步凸显。“2020年,泰顺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347元,增长8.2%;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909元,增长15.7%,增长率排名位列温州市第一。泰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战略正成为当地推动农业提质升级、农民共同富裕的一大撬动点。

泰顺县还积极探索、持续推广“订单农业”模式,为农产品打通产销渠道。即由基层党组织“牵线搭桥”,由农企向村经合社提前下单,在农产品当季价格基础上承诺保底回收价,从而让农户“手中有订单,种养心不慌”。该模式不仅缓解了农产品产销信息不对等的问题,更是为提升散业农户农产品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提供有效途径。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经营模式,当地着力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发展,大力推广“互联网+农产品”的销售模式,不断健全市场营销网络体系,帮助农户持续增收致富。

推动全域旅游 建立稳定增收路径

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旅游扶贫是指通过开发贫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兴办旅游经济实体,通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来带动当地经济增长和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使旅游业成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动力乃至形成区域支柱产业。旅游业具有从业门槛低、收益可观等优点,既能因地制宜地将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又能帮助当地群众形成良好的“自我造血”机制,而且旅游扶贫过程中会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当地独特的资源、文化等的有效保护利用,有利于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欠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业,是一种兼顾扶贫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减贫模式。

泰顺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森林覆盖率达76.68%,地表水和空气质量长期位列全省第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与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资源。近年来,泰顺县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部署,按照“旅游主业化、全域景区化”发展目标,把生态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打造,作为富民工程来培育,构建起全域旅游发展的大格局。2020年,泰顺一方面以“走走泰顺 一切都顺”文化旅游季、“走走泰顺、一切都顺”泰顺旅游推介会等旅游营销活动打响品牌,另一方面加快创建廊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华东大峡谷氡泉旅游度假区等一批旅游龙头项目建设,全年共接待游客751.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产值达50亿元,均增长10%以上。随着农旅融合进一步加快,产业观光、民俗体验、农业科普、养生度假等新模式也不断涌现,泰顺各地村民纷纷加入乡村旅游行业,通过在家门口开设农家乐、经营民宿等实现增收。

下一步,泰顺将通过景区镇和A及景区村庄创建、打造最美乡愁村、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业等形式,将山林、民居、民俗等沉睡的资源盘活再利用,勾勒“一景一幅画、一村一风光、一镇一天地”的全域旅游新面貌。同时,积极探索“农旅融合+文旅融合”,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利用游客资源,适时开展特色水果采摘等农旅活动、节庆活动,让游客乐享绿水青山,更让当地百姓乐享生态红利,走出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来源:温州新闻)

如涉及侵权请 联系删除

刘仲华:中国茶业现状与泰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10月19日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泰顺分会在泰顺县体育中心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在峰会的“青年π·in泰顺”生态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作《中国茶业现状与泰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主旨演讲。现本刊将主旨演讲全文刊登,以飨读者。

目前,茶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水的第二大饮料。我国作为茶树的原产地,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茶园面积,最高的茶叶产量和第一大消费量,同时也是目前世界第二大茶叶出口国。

全世界现在每天有20多亿人都在饮茶,其中每两杯茶便有一杯来自中国。世界茶产业在过去的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茶叶产量在不断提升,国际贸易量的发展不是很快,稳定在180—190万吨左右,说明产茶国的消费量在快速提升。茶产业在我国农业中是践行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健康中国、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的重要特色产业。习总书记的“两山理论”,包括对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都来自于主要茶区发表的最高理论,他是我们中国茶产业的形象代言人。在茶界有这么一句话“一家人喝茶,和睦;全社会喝茶,和谐;全世界喝茶,和平。”所以习总书记用茶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世界的和平。

观察过去20年中国和世界主要产茶国的茶产量增长情况,中国远超其他的产茶国,如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土耳其、越南、印度尼西亚、阿根廷等,它们都有增长但幅度并不是很大,是因为过去的20年始中国经济全面高速发展的时期,可以说,中国成为过去20年世界茶产量增长的发动机。

刘仲华(中国工程院院士),演讲题目:《中国茶业现状与泰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中国茶叶总面积达4597.9万亩,主产茶的21个省、市、自治区的产量、面积排序中,浙江曾位列第二。但进入新世纪之后,农业、茶业相对工业的发展,速度较慢,所以导致浙江的排名降到了第六位。

如今中国茶业的发展有这样的趋势:发达地区往欠发达地区转移,从东部地区往西部地区转移,从平地往高山转移。浙江不以单位面积的增长作为发展的模式,而以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益作为发展的新模式,也就是高质量发展。

中国现在茶产业六大茶类轮番发力,绿茶的相对比之下的绝对量在不断的提升,不管怎么样,绿茶依然是中国茶产业的绝对主板。尽管其他茶类逐步的增长使绿茶的相对比值下降,总体而言,绿茶是60%的比例。大家都说中国茶叶卖的很贵,其实茶叶的农业板块的平均价格不高,以绿茶为例,2019年的平均价格每一公斤是131.5元,相对于网传的高价茶,茶叶的主板还是老百姓喝得起的好茶。

全球大概接近600万吨茶产量,190万吨的茶叶总贸易量中,中国茶叶贸易占比徘徊在20%左右。200年前,中国茶叶占据世界茶叶贸易的80%,所以今天我们在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同时,我们要不断的把中国茶通过我们的更高的品质、更高的性价比,通过科技、文化的融合让更多的人爱上中国好茶,让中国茶能香飘世界,重新占据更大的比例,这是我们茶人共同努力的目标。

泰顺县人民政府与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院士专家团队签订茶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2019年,我国出口的茶主要以绿茶为主,占82.9%,乌龙茶、红茶、花茶所占比例都在10%以内。中国茶叶出口在2019年达到了36.66万吨、20亿美金的总量,平均价格在5.51美元(每千克),观察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省、市、自治区的数量、金额及单价的情况,浙江拥有接近16万吨的中国最大茶叶出口量,有近5个亿美金的创汇,平均价格达3.046每公斤,这个数据有喜有忧。喜的是浙江省的出口量远超所有的其他出口省份,但是在单价上面却排在全国倒数2、3位,所以我们要改变浙江茶叶产业出口的结构,提升茶叶的品质、价格,从而形成价、值、量同步提升的出口发展格局。

特别值得骄傲的是,2019年中国茶出口单价在世界位列第一,出口茶主要消费市场对象是欠发达的非洲国家。当今我国茶饮料的发展飞速,中国茶产业存在了几个问题:茶叶产销失衡矛盾正在凸显、茶叶生产的劳动力成本攀升、茶叶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茶叶出口规模增长速度缓慢、夏秋茶资源利用率有待提升、茶业效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泰顺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在历史上是全国的重点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也是中国出口茶叶的基地,如今拥有9万亩的茶园,7.4万亩的开采茶园面积,有近4个亿的茶叶总产值。在历史上,尤其是在八九十年代,以泰顺三杯香为代表的产品品质口碑非常好,但是进入到新世纪之后,中国茶产业的产销两端发展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泰顺有许多自身的优势,譬如说泰顺炒青绿茶被誉为是“浙江绿茶的味精”,它得到过无数个国际奖项,并且泰顺的自然环境能够酝酿出独一无二的自然品质,但如何把历史的优势、自然的优势、品牌的优势转化成为产业的优势(规模优势、效益优势、品牌优势)引人深思。泰顺三杯香作为很好的区域公共品牌,同时也是老百姓喝得起的好茶,并且产品结构布局比较科学、合理的,这样的优势是有机会打造成为有影响的区域公共品牌,让产品香飘神州大地。

另外泰顺三杯香在四个方面有待加强。分别是公共品牌市场影响力有待加强;龙头企业市场带动力有待加强;出口茶叶国际竞争力有待加强;国内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我们常说三大创新策略即科技创新、营销创新、业态创新。

科技创新:高产优质的品种资源、高效低耗的栽培技术、绿色安全的病虫防控、先进的加工技术装备、跨界增值的综合利用。

营销创新: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培育龙头企业品牌、建立先进营销模式、拓展产品营销渠道。

业态创新:茶业与旅游、文化、大健康、金融的结合,一二三产联动的大产业。

如何做到三大创新策略的结合发展是促进产业又快又好的重要环节。

泰顺茶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有两个方面,第一是生产与加工方面:茶树资源良种化、茶树栽培生态化、茶树植保绿色化、茶园耕作机械化、鲜叶采摘机械化、茶园管理信息化、茶叶加工自动化。品种是品质的基因,优化高香茶树的品种,推广茶树绿色防控新技术确保质量安全,坚持生态有机栽培,确保足够营养供给;全面提升名优茶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加工水平。同时优化泰顺茶类结构,以绿茶为主,红茶、白茶、黄茶为辅,内销外销协同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在市场营销与业态创新端,更要强力打造品牌,做强公共品牌、做大龙头企业、构建内销网络、扩大国际市场、拓展深度加工、茶旅融合发展、打造高效茶业;打造三杯香公共品牌下的龙头企业集群,提升龙头企业的规模、效益,尤其是对市场的带动力。期待三五年之后随着三杯香的影响力、市场的渗透力越来越强大,龙头企业作为强劲的支撑,泰顺茶产业有更好的发展。

泰顺三杯香的发展下一轮需要强化的是构建立体营销网络,提升内销的市场份额,要从配角转化成为主角,从卖散装茶到卖小包装品牌茶,从省内做到省外,国内到国际,传统营销与新营销模式结合,选择最佳的营销模式组合。

中国茶叶出口市场大多为中低档绿茶,在此要开发中高档绿茶产品,发扬出口绿茶品质优势,同时发展优质高香红茶,形成竞争特色。花茶是绿茶走向世界的重要形态,要把泰顺的绿茶通过技术上的创新,推进出口数量金额双跨越,不断创新开发形成具有自己品牌特色的花草茶。通过拓展中高档名优茶、特种茶的品质、包装等方面来提高国际市场影响力。

深加工企业是解决夏秋茶利用的重要途径,通过提取茶叶功能成分再加工形成茶叶新形态,从而形成以茶饮料、茶食品、保健产品、美容护肤品为主的茶叶深加工终端产品。我国利用20多万吨的中低档茶叶资源,打造了千亿级深加工产业规模。泰顺茶产业发展可以思考茶叶深加工方向,从而实现一个新的跨度。

泰顺茶产业最需要推广和传播的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泰顺拥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坏境,更要把茶、康、文、旅融合,打造一二三产联动的新型泰顺茶产业。

原标题:

刘仲华在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泰顺分会论坛作主旨演讲:中国茶业现状与泰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茗边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5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