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苏州名茶

找到约390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苏州虎丘茶消亡史

现今的人提到苏州的名茶,多想到的是闻名遐迩的洞庭碧螺春。但若是放在数百年前的明朝,虎丘茶更胜一筹


01.源起


洪武二十四年(1391),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茶改散茶,一改唐宋将茶叶蒸压成茶饼和碾茶为末的茶饮习惯,崇尚自然真趣的芽茶,“一瀹(yuè,煮)便啜,遂开千古茗饮之宗。”


可以说,明初茶法革新给苏州茶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茶道崇新,制茶工艺随之革新,一时间各地名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苏州虎丘山的虎丘茶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脱颖而出


刊于清朝的《虎丘山志》对虎丘茶做了这样的描述:“虎丘茶,出金粟房。叶微带黑,不甚苍翠,点之色如白玉,而作豌豆香,宋人呼为白云花。”



虎丘茶的确有着与众不同的奇特品质,其汤色如玉露,韵清气醇,香若兰蕙,有的说像“豆花香”,也有人说像即将开放的“橙花”香。


金粟房是虎丘山上十八房寺院之一,在竹亭房北,罗汉堂前。这里除了树林、竹丛,三分之一不到是茶树。三三两两的茶树长在如此山林之下,安静而舒展。



如果虎丘茶还有什么特异性的话,恐怕就在于这样的生长环境吧,就如同最好的碧螺春一定是种在山顶杨梅枇杷树下的。


02.黄金时代


虎丘茶历史不长,名气却很大。


王世贞《试虎丘茶》称赞道:“虎丘晚出谷雨候,百草斗品皆为轻。”说每当谷雨期间虎丘茶一面市,其它茶叶就黯然失色了。


虎丘茶还被明朝文人屠隆誉为“天下第一”,王士性则把天池茶也拉在一起,说:“虎丘、天池茶,今为海内第一。” (天池茶,产于苏州天池山,亦为旧时苏州名茶之一)



虎丘茶何以会被评价得这么高?应该不是这几个人对家乡茶的自吹自擂。要知道屠隆、王士性两人可都来自出产龙井的浙江,他们能对虎丘茶,赞不绝口,一定是出自真心地喜爱。


事实上,虎丘茶之所以能征服那么多文人墨客,更大程度上在于其制茶工艺的独特。虎丘茶无论是采摘、焙制甚至存储,都有一定的规范标准,且要求分毫不差。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虎丘茶采制法开创了我国绿茶焙制的一个流派,时人称之为“虎丘法”。 



“虎丘法”曾流传各地。明人《茶录》载,嘉靖(1522—1565)中有个叫大方的比丘僧在虎丘寺进修了很长期间,学得了虎丘茶采造法,后来他到歙县松萝山(位今安徽休宁县北)结庐为庵时,开始以“虎丘法”制茶,一时远近闻名,人们称为松萝茶。


当时也有僧人曾用“虎丘法”制松江佘山茶,结果与松萝茶一模一样。总之,以“虎丘法”制茶,总能出好茶。



03.消亡


于是有人疑问了,这么有名的“天下最”、“茶中王”,后来怎么就销声匿迹了呢?


俗语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一片赞美声中的虎丘茶成了“唐僧肉”,惹来官府及巨富争相巧取豪夺,茶芽还长在树上,就争夺开了,也就此埋下虎丘茶后来遭毁的祸根。   《虎丘山志》记载道:“明时有司以此申馈大吏,诣山采制。胥皂骚扰,守僧不堪,剃除殆尽。”


明代天启四年(1624年),当时的虎丘茶园归虎丘寺和尚管理。有位京城的官员巡临苏州,他早闻虎丘茶大名,遂利用职务之便,让虎丘寺和尚献茶。



由于竭尽一山所产,“虎丘茶”也不满数十斤,十分稀少。再加上苏州本地有权势者向寺僧索茶者不止一人,导致寺僧就无茶可献了。


这位嗜茶的官员死活不信,就派人把住持和尚带到衙门,强行索茶。住持实情相告后,此官就命手下将其暴打一顿。住持被抬回寺院,全寺僧众无不悲愤!之后,众和尚一气之下将所有茶树连根拔起。


毕竟是天下第一的“茶中王”,大约寺僧也不忍令这天下茶中绝品失传,据《虎丘山志》记载:“后复植如故,有司计偿其植(值),采馈同前例。睢州汤公斌开府三吴,严禁属员馈送,寺僧亦疲于艺植,茶遂萎。”


也就是说,寺僧后来又再种过,然而依旧老样子,还是被官府搞得疲于奔命,直到汤斌巡抚三吴,严禁馈送,才算是免除了劫难。


虽然如此,因为寺僧身心疲惫,疏于种植,茶树也终于萎顿。一代茶中绝品真的就此成为了“绝品”。



直至1982年,苏州当地园林管理处才在虎丘茶故地上,重辟茶园,并从太湖洞庭东、西山等地引进优良茶种,扩展为现今约15亩的虎丘新茶园。然而,虽说虎丘现在有茶了,但所产的茶却已经默默无闻。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林逋


苏州本色美术馆陈升号品鉴会,月末相约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茶为饮品,可清凉解渴,亦为尚品,可陶冶情操。千百年的发展,让茶这片简单的树叶,承载了精神、文化与艺术等饱满高阶的内涵,多姿多彩。

  今年7月,陈升号入驻苏州本色美术馆,这是彩云之南高山大树茶与艺术的无缝衔接,两种文化之间的碰撞,相辅相成,绽放出别样风采。

  本色美术馆专营店

  当陈升号走进苏州本色美术馆,生长在深山密林中的大树茶,也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其实,茶未尝不是一件艺术品,从采摘时银芽玉叶之美,到加工制作时涅槃重生之美,再到遇水而生品味之美......茶的一生,精彩绝伦!

  当茶与艺术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10月31日-11月1日,“陈韵流金”陈升号普洱茶品鉴会,将在苏州本色美术馆举行,诚邀各界有识之士共赴高雅之约。

  如果有一种茶是特别的,那一定是普洱茶,它能藏住时光的味道,多年之后,绽放在茶汤中,品味陈香陈韵,感怀流金岁月。

  “陈韵流金”陈升号普洱茶品鉴会,将品鉴2008年“老班章”、2018年“老班章”、2020年“陈升一号”、2020年“霸王青饼”四款产品。其中不同年份老班章的对比品鉴,是对流年的回味,今年标杆产品的品鉴,是感知品质升级之后全新的口感风采。

  2008年,陈升号与老班章村签约合作,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全新合作模式,共同开发品质优越的大树茶资源,打造老班章茶叶品牌。

  当年面市的陈升号老班章产品,是陈升老班章系列常规产品的开山之作,十余年来,荣耀口碑满怀,已然成为了茶界传奇。2018年七星“老班章”,如今也沉淀了两年时光,陈韵渐显,值得品味。

  2019年“陈升老班章”产品,荣获云南省“十大名茶”嘉奖,这是最具权威性与代表性的省级名茶评比活动。

  “陈升一号”和“霸王青饼”是陈升号品牌的标杆产品,源自2009年,每年延续生产,这两款茶口感风格迥异,一号是气足型产品的代表,霸王是底厚型产品的代表,它们像一对双子星,闪耀在陈升号琳琅满目的普洱茶产品星空。

  2020年,品质全新升级的“陈升一号”和“霸王青饼”三个月前已经面市,无论是口感品质,还是视觉元素,都获得了多年陈升老粉丝的一致好评。

  2018年“陈升一号”产品荣获云南省“十大名茶”嘉奖,2020年“霸王青饼”荣获云南省“十大名茶”嘉宾,彰显了产品不凡的定位及影响力。

  苏州本色美术馆

  本色美术馆坐落于中国苏州,是陈翰星先生私人投资兴建并由专业团队经营管理的非赢利艺术文化机构,主要致力于推广中国当代艺术在试验性方面的探索,并试图在多种艺术形式上进行跨界的积极尝试,涉及绘画,雕塑,装置,行为艺术,摄影,录像,建筑,设计,音乐等方面。

  本色美术馆位于运河畔,依水而建,占地面积13亩,主体造型为三个立方体相连而成,外立面用100多万块青砖凹凸拼贴而成,青灰色质感使整个建筑气势内敛而又饱含张力,与周边河流,湖泊,民居等自然生态相得益彰。

  茶为嘉木,用心方可雕琢。制茶如创作,一款产品便是一副作品,世人惊叹其香水气韵回味无穷,却不知背后是多少严苛的工艺,多少匠心的凝聚。

  对一个茶人来说追求极致口感,需要付出一辈子的时光去寻找,同样,对于一个艺术创作者,不将就是对美最好的诠释。当陈升号遇到苏州本色美术馆,追求美好的愿望不谋而合,前方华章初现,脚下正在书写!

  霜降过后,寒意渐浓,沏一壶时光的茶为你驱散秋凉,虽然不能暖一辈子,但可以暖一阵子......

  【陈韵流金】
  陈升号普洱茶品鉴会

  时间|10月31日(周六)-11月1日(周日)

  流程|10月31日  第一场13:00-15:00

  第二场15:30-17:30

  11月01日  第三场13:00-15:00

  第四场  15:30-17:30

  茶品|2008年老班章(官方指导价4万元/饼)

  2018年老班章

  2020年陈升一号

  2020年霸王青饼

  价格|120元/人/场(每位来宾赠送价值398元茶礼一份)

  席位:每场60席

  地点:本色美术馆2号厅生活美学馆

  预约须知:预约茶会以交费为准,按预约先后顺序,约满为止,请添加陈升号客服咨询确认,凭支付凭证在2号厅签到处领取入场券及礼品券。

  特别提醒

  1.入场后敬请保持手机静音;

  2.苏州本色美术馆及本色东西桥市集限制12岁(含12岁)以下儿童入馆,敬请谅解;

  3.敬请穿着宽松素雅的东方服饰,不使用香水;

  4.预约茶会不得迟到,不得缺席,请提前半小时到场;

  5.所有的参与人员必须出示苏城码绿码以及测试体温。

  地址:苏州本色美术馆-苏州市吴中区通达路219号

  交通信息:地铁2号线至郭巷站3号口,向北步行约500米,步行6分钟即可达到。本色美术馆东门为唯一入口,停车场也在东门,由于停车位有限,建议大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绿色出行。

  文/罗照清

  海报/陈泽锋

  原文标题:陈韵流金|苏州本色美术馆陈升号品鉴会,月末相约

  来源:陈升茶业

清雅苏州与茶不得不聊的缘分

苏州与茶的缘分有多深?


苏州人爱喝茶,苏州也种茶,苏州还产名茶,苏州的茶馆更是遍布大街小巷,由茶点衍生出的苏州小吃不胜枚举……


01.

陆羽虎丘著书


苏州茶文化起源于汉,发展于东晋、南北朝,兴盛于唐宋,至明清则在全国独领风骚。


苏州与茶圣陆羽也有一段渊源。据明代学者文肇祉的《虎丘山志》记载,唐朝茶圣陆羽晚年曾在苏州虎丘山闭门著书,对《茶经》进行最后增补。可以说苏州见证了中国茶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性时刻。



唐之后,宋、明、清三代,由苏州人所著的茶书也极为丰富。如宋代叶涛臣著《述煮茶泉品》、明代顾元庆著《茶谱》、张谦德著《茶经》、清代陈鉴著《虎丘茶经刻注》等等。


02. 

苏州茶


说到苏州的茶,洞庭山碧螺春是最佳代言人。


洞庭山碧螺春产于苏州洞庭山,因其清香持久,被本地人冠上“吓煞人香”的称号。清朝康熙皇帝南巡时,品尝后倍加赞赏,觉得“吓煞人香“这名字不雅,又见其汤色碧绿、卷曲如螺,亲自取名为”碧螺春“,并将其列为贡茶。



其实苏州茶除了碧螺春外,苏州花茶在历史上也非常有名。


苏州花茶的历史最早可追溯于清朝,繁荣于民国和解放初年。光品种就有茉莉花茶、白兰花茶、玳玳花茶、珠兰花茶。其中茉莉花茶最出名。


苏州茉莉花茶最大的特点是用盆栽法种植,培植的茉莉花香气格外浓郁。当时用安徽茶做茶坯,苏州茉莉花茶窨制的技法被称为“徽坯苏窨”,曾风靡一时。



03. 

苏州茶馆


作为碧螺春茶的产区、江南经济的中心,苏州有着独具特色的饮茶文化。其中茶馆,是苏州茶文化的核心。


苏州茶馆历史悠久,清人沈朝初《忆江南》里写:“苏州好,茶社最清幽。阳羡时壶烹绿雪,松江眉饼炙鸡油。花草满街头”。


近代作家陆文夫这样描述苏州人对茶馆的情结:“苏州人上茶馆喝茶是颇有名的,即所谓的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洗澡)。每至曙色朦动,鸡叫头遍时候,那些茶瘾很深的老茶客就睡不着了,爬起来洗把脸,昏昏糊糊地进茶馆店,一杯浓茶下肚,才算是真正醒过来,才开始他一天的生涯”。



曾经的茶馆是苏州市民生活中重要的公共空间,不仅仅具有消闲功能,还具有信息交换和商讨社区事务的社交属性。


苏州茶馆中沿袭着一种叫作“吃讲茶”的规矩,即在茶馆中调解民间矛盾,矛盾双方由亲戚陪同,在茶馆中当众陈述理由供茶客分辨是非,理输的人付茶钱。


苏州的茶馆遍布城内,大街小巷、园林深处,高档的、平民的应有尽有。


园林里品茶,也只有在苏州有这样的享受。留园里的冠云楼、艺圃里的延广阁、网师园里的露华馆、狮子林里的暗香疏影楼,都是茶室。伴着悠悠茶香,感受园林文化,实在是美。


茶馆里听评弹也是苏州茶馆的一大特色。呷一口茶,听一场书,吴侬软语,琴弦铮铮,如珠落玉盘,这是江南人的风雅,也是苏州人的慢生活。


04. 

苏式茶点


喝茶时搭配茶点、茶食的习惯在中国古来有之,中国茶点那么多,但苏式茶点绝对占得一席之地。


在旧时苏州茶馆中有专卖茶食的流动小贩,将各式茶食装在敞口蒲包中,穿行于茶桌之间兜售。烧饼摊的蟹壳黄出炉时,摊主会遣学徒来茶馆,茶客可以现买也可以定制。



茶馆门口也来往各式小吃担子:如生煎馒头、油条和麻团,也有糖粥、小馄饨一类。


苏州人善治细点,苏式糕点也称为四季茶食,有“春饼、夏糕、秋酥、冬糖”的时令规律。


春天有酒酿饼,夏天有薄荷糕、绿豆糕、小方糕,秋天有如意酥、菊花酥、巧酥、酥皮月饼,冬天有芝麻酥糖。还有不分时节的梅花糕、海棠糕、定胜糕、桂花糕、猪油年糕……



一壶鲜雅清醇的碧螺春,佐以精致细腻、颜色鲜艳的茶点,这大概就是苏州人骨子里的优雅生活美学。


二千五百多年的吴门烟水,孕育了苏州特有的茶文化,并且延续至今。清雅江南离不开一缕茶香,茶也为苏州文化更增一份色彩。



“倘若说龙井的香,剑气锋芒,是春寒料峭的凛冽之感,那碧螺春的香,则温婉娇媚,是盈杯满盏的花馥之味。


找到约386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