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十年安化黑茶

找到约1,574条结果 (用时 0.015 秒)

十年安化黑茶产品

湘丰茶业

十两茶

安化黑茶 2015年

辉煌八十年 安化黑茶白沙溪打造世界黑茶品牌

辉煌八十年 安化黑茶白沙溪打造世界黑茶品牌

(远眺白沙溪)

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沿承于一九三九年,湖南省建设厅组建的湖南省砖茶厂。新中国成立后改为湖南省白沙溪茶厂,2007年重组改制成立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正为白沙溪建厂80年。

白沙溪坐落在雪峰山脉的东北端,中国黑茶之乡——安化东大门,清代两江总督陶澍故里,距省会长沙240km,离县城东坪27km。

(白沙溪厂区图)

白沙溪是国家民委历年确定的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曾创造了我国紧压茶史上的数个第一;早在1956年就被评为全国优秀茶厂,在我国紧压茶生产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中国紧压茶的发祥地,湖南边销茶的摇篮。公司共获得国家专利53件(其中发明专利13件、实用新型专利7件),核准注册商标30多件,科研成果100余项。

(传统加工工艺)

白沙溪通过80年的坚持和不断开拓创新,已经成长成为全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湖南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湖南省工业旅游示范企业暨国家3A景区、益阳市首届市长质量奖获奖单位、湖南黑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厂房占地8万平方米,可仓储原料12万担,年生产能力10000吨以上,注册资本8096万元,资产总额逾3.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8亿元。公司员工668人;拥有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拥有自主研发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的3条清洁化砖茶生产线、立体化砖茶成型车间、黑茶原料分选净化车间、高标准黑砖茶干燥房、高标准茯砖茶发花培植园。

(有机生态茶园)

白沙溪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公司专业生产安化黑茶80年,其中千两茶、茯砖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80年代白沙溪黑砖茶和花砖茶曾连续两届荣获部优、省优级金银奖、公司产品连续11年获得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 2010年被入选为“中国世博十大名茶”进入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并成为湖南馆唯一特许礼品茶。2015年,“白沙溪”黑茶再次续缘世博,荣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骆驼奖”。2016年,白沙溪参与的《黑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白沙溪《天茯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白沙溪产品获得益阳市首届市长质量奖。2017年,白沙溪全国茶行业综合实力排名16位,连续10年名列全国茶行业百强。2018年白沙溪茶厂获全国供销社系统先进集体荣誉。

(白沙溪积极开展“茶旅文一体化”开发)

白沙溪恪守“精诚携手、共赢天下”的营销理念,坚持互利双赢的原则,以形象店、专卖店、专柜为推广基础的主流营销模式,在全国建立销售分公司3家,营销中心6家,营销网点3000多家,营销网络遍及全国。同时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建立了销售网点,并在韩国建立了品牌推广中心。

(白沙溪黑茶品鉴)

近年来,我公司发展迅速,年销售额、年总产值一年一个新台阶,2018销售收入3.08亿元、总产值4.1亿元。公司投资2亿元,建成“白沙溪黑茶文化产业园”,成为集茶叶加工、销售、科研、茶文化传播、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辉煌八十年,白沙溪黑茶向下一个目标进军,打造世界的民族品牌。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以上图文,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安化黑茶产业创新与发展

茶以悦己,茶以贵人。

(节选)

安化黑茶产业创新与发展

前面我跟大家简单介绍了世界茶产业、中国茶产业和黑茶产业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一些问题。那么下面我就讲一讲安化黑茶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01

● 安化黑茶崛起的原因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过去十多年黑茶为什么火爆起来?黑茶至少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从宋代茶马贸易开始就有黑茶了,为什么最近十几年突然就火爆起来?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独到的健康功效及时应对了市场的需求

简单来讲现在我们消费者心目中认同的黑茶最明显的功能就是调理肠胃、减肥降脂,中国人在过去的三百年甚至五百年来从来没有吃饱过,只有改革开放以后最近的三四十年,我们才真正吃饱了,不仅仅是吃饱而且还吃多了,肥胖人群快速增长,产生了强烈的市场需求。独到的健康功效是安化黑茶火爆起来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黑茶品质转化规律的发现使黑茶价值多元呈现

一般而言,我们茶叶特别是绿茶、红茶都是新茶好,都说“茶要新酒要陈”。那么最近十几年,我们的消费者、收藏家、发烧友发现并逐渐接受了黑茶“越陈越香”的概念,正因为“越陈越香”就使黑茶有了收藏价值、投资价值、玩赏价值,使黑茶价值多元呈现。

消费者需求差异化

消费者对黑茶品质的需求,对黑茶文化的欣赏,对黑茶深厚历史底蕴的挖掘,使黑茶变成一个非常有故事的产品。

茶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产业和市场发展需要有产品更新和新的增长点,像云南普洱茶和安化黑茶,都是政府基于打造和振兴茶产业的要求,强力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02

● 安化黑茶辉煌十年的成就与经验

过去十年,安化黑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产业规模和市场规模高速成长

给大家看一些数据,从2007年到2016年,安化黑茶的茶园面积和产量增长了2.7倍和15倍,产值增长了500倍。2007年的时候安化黑茶只有3000万的产值,到2017年达到了152亿,增长了500倍。2006年的茶产业税收才38万,到2016年达到2亿,税收十年增长了500倍。这些数据是非常真切的,我也是见证者之一。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我们的边销、内销和外销市场,特别是内销市场,以千倍的速度在成长。以前安化黑茶主要是边销,内地的消费者很少消费,现在则主要是内销,同时还要进一步开拓外销市场,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

—— 品牌价值大幅提高

安化黑茶原来是一个粗枝大叶的边销茶,名不见经传,现在获得了无数的荣誉,如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世博十大名茶、湖南省十大公共茶叶品牌等等。最重要的是2017年安化黑茶被评为“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名列第三。现在安化黑茶公共品牌估值达35.81亿元。

—— 企业实力增强与龙头企业群形成

安化黑茶企业的实力增强,形成了一个黑茶产业的集群。安化黑茶不仅仅是一两个企业,而是有上百个企业,且至少有几十个都是响当当的企业。

——生产现代化程度提高

黑茶的清洁化、机械化、连续化加工水平大大提高。2008年外面的领导嘉宾到安化来考察,我们都不好意思带去生产车间,现在去参观安化黑茶企业都是非常现代化的工厂了,比如华莱公司、白沙溪公司、中茶安化第一茶厂、梅山公司、久扬公司等等企业的加工厂,现在看来都是非常震撼的。

—— 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我们获得了一批科技成果,上百项技术专利,2016年由刘仲华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单一茶类在新中国建国以来获得的最高荣誉;建立了黑茶质量控制标准体系,主持和参与制订了6项黑茶国家标准,制订了13项安化黑茶湖南省地方标准,形成了完备的标准体系;研发了几百个科技创新产品,安化黑茶的产品种类已经不是原来三尖、三砖、一千两的概念了,现在安化黑茶的新产品非常多,研制了方便型、高雅型、功能型、时尚型的现代黑茶产品,如直泡黑茶、袋泡黑茶、速溶黑茶等;安化黑茶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现在安化黑茶研究与创新平台体系已经建成,包括我们十几个国家级、省级研究机构和企业的技术创新中心,为以后安化黑茶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强有力的支撑。

总结安化黑茶发展的主要经验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政府有力领导和持续支持。安化黑茶产业发展起步是2007年前后益阳市和安化县政府审时度势,决定把安化黑茶作为重点产业来打造。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经验,所以外地的很多地方政府也经常到安化来参观学习,学习政府怎么支持产业的发展。

第二,坚持企业主导,市场导向。我们没有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推动产业的发展,最初就提出了市场导向,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

第三,科技支撑,创新驱动。我们的很多科研机构,包括企业自身,一直把新产品的开发和安化黑茶功能的挖掘作为推动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第四,文化引领,价值挖掘。安化黑茶出了很多书和文章来挖掘产业的文化底蕴,包括《安化黑茶》杂志,这些都是从文化营销的角度在推动产业的发展。

第五,企业团结,互利共赢。这是我们产业发展过程中一直在强调的,我们安化那么多企业,背景不一样,起点不一样,市场营销的思路不一样,但是他们没有相互贬损对方,而是抱团,这也是我们特别需要总结和坚持的优良传统,在宣传自己企业的同时,一定不能贬损其他企业,所以我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经验。

03

● 安化黑茶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安化黑茶发展到现在,也面临了很多的挑战。前面提到的中国茶业面临的挑战实际上也是安化黑茶产业面临的挑战。

我认为具体有以下几点:

第一,茶业发展进入新时代。过去的整整十年是安化黑茶快速发展的时期,那么后十年可能我们的道路会不同了。首先规模不会是几百倍的速度扩张,近两年我们的增长速度放缓,也进入了新常态;政府的支持力度还是会不断加大,特别是黑茶产业与扶贫结合;市场变化也越来越大,近几年整个中国茶叶市场的变化都非常大。

第二,行业竞争压力。行业竞争的压力也不断加大。福鼎白茶快速崛起,还有安徽黄茶增长也非常快。不同区域之间的竞争,不同品类之间的竞争,黑茶行业内部包括安化黑茶行业内部的竞争越来越加剧了。

第三,质量安全挑战。安化黑茶一定要死守的一个底线就是质量安全。如果质量安全不出问题,我们还能够保持基本平稳的发展,质量安全出现问题,整个行业都可能面临毁灭性的打击。

第四,市场开拓的压力。现在茶叶消费越来越多样化,消费热点切换的速度越来越快,现在所谓的新零售对传统渠道的冲击,年轻人市场如何开拓,在产品开发和传播时如何平衡黑茶的收藏价值和即时消费,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我认为,创新是安化黑茶产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唯一道路!

要实现持续的健康发展,我们如何去创新?我列了五个方面的创新:

科技创新

首先,解析黑茶健康功能,开发功能性延伸产品。

安化黑茶之所以能够在过去十年快速发展,最强有力的推动力就是讲健康的故事。黑茶保健功能的研究将为黑茶消费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消费。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对茶叶消费进行了一些调查,发现功效是消费者最关心的茶叶信息,近四成的目标消费者查询茶叶信息时会查询茶叶的功效。所以我们下一步要深入研究黑茶保健功能,因为茶叶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解渴的普通饮料,消费者更多的是被其健康功能所吸引。有一个案例,2017年安徽的黄大茶因在国外发表了一篇关于黄大茶的健康研究文章,使其价格上升50%,销量提高几倍。

第二,科技创新就是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刘仲华教授曾经总结了安化黑茶产品创新的四个方向——方便化、功能化、高雅化、时尚化。细化一点的就是,更方便,开发方便型产品;更时尚,吸引年轻消费者;更有效,功能更突出明显;更好喝,风味更具吸引力;更温情,形式和概念更人性化;更国际化,开发如袋泡茶、花草茶、果味茶等其他产品;更高科技含量,研发功能性延伸品。

第三,加工技术和装备创新。我们不要过分的宣传我们的传统工艺,传统工艺一定要进行现代化的包装和改造,未来的方向一定是用现代化食品加工的理论和装备来发展安化黑茶产业,要朝着清洁化、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的方向去发展,这一点我们安化黑茶很多大的企业已经做得很好了。另外需要提出的是,智能化茯砖茶烘房将来一定会对安化黑茶有巨大影响,要进一步完善,才会真正使茯砖茶的生产走向一个智能化的阶段,而不是依靠个别师傅的经验来支撑这个产业。

第四,突破质量安全屏障。农药残留、元素超标、有害微生物污染、其他有害物污染,这些问题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如砖茶中国家标准规定氟含量不能超过300mg/kg,但要全部产品达标仍然需要努力。虽然茶叶界近十年都在呼吁取消或提高氟的限量指标,但这个指标还会存在一定的时间。

水溶性农药残留是农残超标的主要原因,主要的水溶性农药残量是吡虫啉、灭多威等。国家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的指标,也就是GB-2763进一步修改了茶叶里面农残的限量,增加了种类,有的提高了要求。农残指标限制得更严。

还有就是茶叶中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污染,这是一个有机污染物,主要的来源有两个,一是空气中的含量,在塑料和垃圾焚烧时会大量释放,弥漫在空气中,然后漂移沉降;二是茶叶加工车间中,木材燃烧的烟雾中含有多环芳烃,茶叶可以吸附。茶叶里面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含量是323~8800μg/kg,其中3~4环的多环芳烃占77.7~98.7%,泡茶时的浸出率在3.03~7.69%。

正山小种就是用松烟熏,黑茶的七星灶工艺也是这样。根据林道辉2005年做的研究,在鲜叶里面多环芳烃含量只有132μg/kg,熏烟以后可能增加100倍。泡茶时PAH(多环芳烃)浸出率为3.03-7.69%,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规定PAH中的a-苯并芘的标准为0.01μg/L。我们用松柴明火七星灶的这种方法,存在着多环芳烃类这种有害物质超标的风险,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早几年中国出口到欧盟的茶叶发生过多起蒽醌超标事件。欧盟认为蒽醌具有致癌性,将茶叶中蒽醌的标准定为0.02mg/kg。虽然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为其在人类致癌上“证据不足”,仅将蒽醌划分为“对人类可能致癌”(“2B组”)一类中,但是欧盟已经把它作为一个标准,超标就是一个不合格的产品。蒽醌主要是用作制纸浆的蒸解助剂,我们在茶叶包装上要特别注意。

还有高氯酸盐,欧盟规定茶叶中高氯酸盐含量<0.75mg/kg,高氯酸盐可抑制甲状腺对碘的吸收,扰乱新陈代谢,茶树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肥料、灌溉用水、工业废水或者自来水,食品加工过程中含氯消毒剂的使用以及包装材料的迁移,都可能成为茶叶高氯酸盐的污染来源。

所以,绿色有机栽培是茶叶生产发展方向,我们要建设生态、有机、良种、标准茶园。2014年我国认证的有机茶园面积103万亩,占总面积2.5%,产量3.1万吨,占总产量1.5%,这个比例还是非常低,实际上我们真正的有机茶出口是没有什么障碍的,只是找不到货源。我记得去年有一个云南的朋友叫我到湖南来找达到欧盟标准的黑毛茶,想出口,结果我问了好几个人,没有人敢拍胸脯打包票说他的茶达到欧盟标准,这意味着这一块我们还要加强。

营销创新

第一,要创新茶饮服务,方便快捷消费,通过煮茶、泡茶服务,把好喝的黑茶直接送到消费者面前,如顺天然、泉笙道等企业,直接把泡茶机放到餐馆、饭店、宾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营销方式;还要创新茶饮器具,开发更多新型的、智能的泡茶器具,来助推黑茶消费。

第二,渠道创新,扩大市场。通过多种多样的渠道,特别是现在网络营销、微信营销等,来开发新的营销渠道,让消费者更方便的接触和购买到安化黑茶,安化黑茶在市场的覆盖面还不够,销售终端的密度还不够。

第三,传播创新与新媒体的运用。要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新媒体的方式来传播安化黑茶,去年湖南卫视的《黑茶大业》传播就是做得非常好,在网上有无数人转发、点赞,无数人连续的看,甚至录下来看,具有很强的传播和后续效应。我们要思考怎样创新传播方式,使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安化黑茶,只有了解了才可能消费。有一个案例,陕西的泾渭茯茶,通过电视剧植入、明星效应来传播,效果非常好。

业态创新

安化黑茶要与一、二、三产业联动,现在最重要也最有可能的就是与旅游业结合,茶旅融合是一个大趋势。安化在茶旅融合方面最具潜力,很多人来安化追寻茶马古道,追寻黑茶的源头,特别是中国安化黑茶文化节已经越来越有声势,我们要思考如何利用这些优势来带动黑茶的销售和传播。

管理创新

安化黑茶有大量家族式企业,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和经营理念的贯彻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我和安化大大小小企业都有一点接触,我感觉我们的营销思路不够创新,有创意的东西不多,还处在比较简单的模仿、学习的阶段,要在管理上创新,要建立系统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管理企业。

文化创新

第一,安化黑茶时尚茶饮文化。我认为要创新一个基于市场和应用的新文化体系,我们在安化黑茶的文化挖掘方面是引以自豪的,安化文化底蕴深厚,至少在最近十年,我们对安化黑茶古老的传说、故事、人物等方面的挖掘是不错的。但是,我们不能一直停留在讲那几个老故事的基础上,我的女儿是做营销策划的,她和我讨论过安化黑茶的传播,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现在我们推介黑茶的这些故事对他们年轻人来讲是没有太多吸引力的,我们为什么不去研究一下喜茶、奈雪、茶颜悦色这些时尚茶饮文化?我们都认为新闻联播之前那5分钟是广告的黄金时段,但是大多数年轻人很少关心这个时段,他们更多的是关心网络,比如今日头条等等。所以除了挖掘我们的传统文化,还要创新时尚茶饮文化,要研究最合适、有效的传播方式。

第二,安化黑茶文化与区域文化精神关联。安化黑茶传统文化要跟区域文化精神关联起来,我在长沙和一个文化研究人讨论,他认为安化黑茶和我们的湖湘精神很关联,他最近就想写一本书来创新安化黑茶的茶道精神和茶道的表现形式。

第三,安化黑茶新形象的构建。安化黑茶需要构建一个新的形象,需要我们换一个视角去推动安化黑茶文化传播。

我抛砖引玉为大家引出了安化黑茶产业创新这个话题,创新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体系。我认为未来的十年,安化黑茶一定要站在新的起点,在创新的基础之上才能够真正的再创辉煌。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作者简介:萧力争,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茶叶学会理事长,湖南省茶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湖南省大湘西茶产业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教育部茶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安化黑茶研究院院长,

2022年安化黑茶产业发布会在长沙举行

重磅发布多条最新消息

打造“千亿湘茶”领头羊

一念秋风起,一品茶香浓。在这秋高气爽的好季节,安化黑茶也迎来了年度盛事,9月3日,2022年安化黑茶产业发布会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

◎发布会现场此次发布会分为四大板块——一是安化县委书记石录明发布年度安化黑茶产业二是安化黑茶公共文化IP体系和广告语的首发仪式;三是安化县茶旅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四是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讲述安化贡茶在清廷皇宫中的历史故事与地位。四大板块环环相扣,精彩纷呈。

◎安化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廖小甫主持发布会

“三茶统筹”看安化——2022年度安化黑茶产业发布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为了贯彻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对标千亿湘茶领头羊目标,安化县围绕“三茶统筹”制定好了下阶段的产业发展计划和目标。在发布会上,安化县委书记石录明就安化黑茶产业产品赋能体系、湖南安化黑茶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的背景、目标以及产业融合三个方面向外界做了深度分析:

一是坚持健全体系、优化制度组合,确保行业行稳致远。

目前,市场端对安化黑茶认可度很高,但难免存在一些堵点问题。如消费群体对安化黑茶的产品市场价值、质量辨别以及高山茶、小产区茶、年份茶价格透明问题存在疑虑。从2022年开始,安化将全面建立“明白消费、轻松购买”三大体系制度,让消费者放心购买,享受消费乐趣。首先是建立品鉴体系制度;其次是建立价格体系和价格指数制度;最后是制订全新的安化黑茶原料和成品茶行业标准。在把控质量、降低成本的同时,更便于消费者选择性比较。

◎安化县委书记石录明致发布词

二是坚持龙头引领、实行强强联合,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安化黑茶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实现引领性、规模性和资本经营的跨越。2022年5月,安化县委、县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湖南安化黑茶集团公司,由安化县梅山城投集团有限公司和安化经济开发区投资公司联合出资,以国有企业起步,探索混合所有制发展路径和模式。

三是坚持以茶为基、推进多产融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千年茶文化的积淀,让安化黑茶演化成为一种与文旅互为依托、高度融合的产品。安化将进一步稳投资、补短板、促发展,深度推进生态、经济、景观、产城融合发展。打造雪峰湖、茶马古道、茶乡花海、芙蓉山、安化黑茶特色小镇等全国茶旅康养示范区。

石录明表示,县委县政府将全面推动安化黑茶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做好行业、企业和产业三篇文章,力争将安化打造成世界黑茶之都。

“三茶统筹”看安化——安化黑茶公共文化IP体系和广告语首发仪式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李少波发布安化黑茶公共文化IP体系

以IP赋能茶产业,以美学融入茶文化,以设计驱动茶品牌。本着这三个目的,安化县与华声在线股份有限公司倾力合作,共同打造了一套全新安化黑茶公共文化IP体系,并在此次发布会上首次亮相。

◎安化黑茶IP形象

IP形象有两个组成,一个是以战神蚩尤形象为创作来源,结合牛图腾的符号,体现粗犷,健康的形态。另外一个是以可爱为主的形象,以茶树造型作为其蓬蓬头发,与主体形象进行体态、性格的对比。根据这两个形象,还设计制作了符合现代年轻人喜好的系列动画和表情包等。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吴卫发布解读获奖广告语

作为IP体系的一部分,全新安化黑茶广告语是通过安化黑茶广告语线上征集评选而来。自2022年5月6日到2022年6月6日,官网平台共收到10289条投稿。最后雀屏中选的广告词为“安化黑茶,无可TEA代。”这句广告语朗朗上口,时尚先锋,受到广大评选委员和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三茶统筹”看安化——安化县茶旅产业项目集中签约

为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进安化县茶产业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双方资源优势,本次大会上还举行了安化县茶旅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包括湖南芒果文旅投资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等在内的8家企业分别签订了投资协议和采购协议,总金额8亿元,为安化茶旅文康产业的融合发展掀起了新一轮浪潮。

“三茶统筹”看安化——安化贡茶与故宫的历史文化故事

◎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王若宜进行专题讲座

安化黑茶历史悠久,收藏于故宫的“千两贡茶”是目前现存最早的安化千两茶实物。它不仅是一段过往,更是一方土地上劳动人民辛勤耕耘的产物印记。来自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的王宜若,以安化“千两贡茶”文物为主线,围绕清代贡茶制度,为活动现场的数百位观众阐述了安化贡茶在清宫的进贡制度及使用情况,展示安化贡茶在清宫生活中占据的重要地位。

◎茶艺表演

多年的拼搏进取,让安化连续十三年入选中国茶业百强县前十强,目前全县茶园面积36万亩、茶叶加工量8.5万吨、综合产值230亿元,还被评为全国“三茶统筹”先行县,而安化还将坚定地沿着“三茶统筹”的正确路线一直走下去,筚路蓝缕,勇毅前行。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力峰,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叶红专,省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省政府办副主任黄海,益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何军田,安化县委书记石录明等省市县领导,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中国土畜进出口商会秘书长蔡军等行业商会领军人物,各企业代表等共六百多人参加了此次盛会。

通讯员:冯皓,文字、图片:湖南茶业

找到约1,557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找到约1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