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安化十年千两黑茶多少钱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好茶推荐丨一页白沙溪,半部黑茶史,79个春秋造就一杯好黑茶!

安化黑茶分花卷茶、紧压茶、散装茶,今天我们以紧压茶中的茯砖、花卷茶中的千两茶、散装茶中的天尖茶为例,来说说如何鉴别黑茶的好坏!

鉴别黑茶茯砖茶

1.金花:越多越好,有"茶好金花开,花多茶质好"的说法;

2.外形:同一年份的茯砖其砖面越平整越好;

3.内质:汤色越红亮,不浑浊、菌花香越浓、滋味越醇,茶品越好

4.级别:同一年份,原料等级越高越好

鉴别黑茶天尖

天尖古代是专供皇上喝的,所以原料等级是一般是选用一级黑毛茶原料,天尖黑茶多少钱一斤也是极具工艺考究的!

1. 首先闻干茶的气味,如果味道难闻肯定工艺出了问题,茶不会好到哪里去。

2. 开汤,如果汤色透亮说明茶工艺不错,如果浑汤说明发酵过头,有些新茶开始几泡也有点浑汤(内含物丰富),尝滋味,是自己喜欢的口感就不错。

3. 一定要用心喝透喝懂才能分辨。

鉴别黑茶千两茶

 1.从工艺 

正宗安化黑茶花卷茶的生产在原料选择上需经筛制,拣剔、整形、拼堆程序,在加工上需经其绞、压、跺、滚、锤工艺,最后形成长约1.5米、直径为0.2米左右的圆柱体,置于凉架上,经夏秋季节50天左右的日晒夜露(不能淋雨),在自然条件催化下,自行发酵、干燥,吸“天地之灵气,纳宇宙之精华”于茶体之内,进入长期陈放期,陈放越久,质量越好,品味更佳。

 2. 看包装 

篓装千两茶呈比较规则的圆柱状,没有开剥时径围(横截面的周长)70cm左右,高160cm左右。篾片松散、径围过大者次。

千两茶每支净重为老秤(16两为1斤)1000两(约37.3公斤),连皮为38.5—39公斤。重量超过40公斤可能是干燥不够,,容易出现烧芯变坏的现象。

重量若低于35公斤则基本可以肯定已经烧了芯(烧芯是指千两茶或其它紧压茶在后期处理过程中,由于控制不当,中间部分发生强烈的湿热作用,导致产品局部灼伤变质的现象,灼伤部分呈黯淡的红色)。这是基本的物理判断方法。

 3. 看眼力 

接下来看你的眼力,鼻子,手艺了,可要仔细辨别哦:打开篾篓撕去棕片后,需要剥开紧贴于茶胎的蓼叶。原料好、做工也好的千两茶,剥开蓼叶比较费劲些。

相反,茶叶品质就可能没那么好了。完整的茶胎应该通体乌黑有光泽,紧细密致,外观十分漂亮,这是档位比较高的表现。

如果锯成饼,锯面应平整光滑(锯纹呈斜线规则平行也一样)无毛糙,无裂纹和细缝,结实如铁石,无法用手掰开或使之发生形变。

差的饼松动、散落、有裂纹。高档饼锯成3cm厚为宜,直径不超过20cm,重约0.9公斤;普通饼厚可3.5cm,直径22cm—23cm,重约0.8公斤。

 4.看汤色 

烧芯饼的芯上出现一线暗红,烧芯严重者只剩边缘不红。如果锯开的饼面呈现出深颜色的水痕,可能是含水量过高所致,则不宜收藏。

品质不同的二龄千两茶,用一般的方法开泡,可以立见高低。

好的茶开汤,微微带有甜酒香,汤色透亮如桐油,头两泡有稍许涩味,三泡后涩味渐淡至无。叶底呈青褐色。可以泡到12泡。

看了这些黑茶鉴别方法,

你是不是信心满满呢,

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自己受骗了!

 

本期推荐品牌:白沙溪

01

2018·御品茯砖·茯茶

年份:2018年

级别:一级

规格:318克/盒,30盒/件

储存方法:避光、通风、无异味

保质期:在贮存条件下适宜长期存放

市场价: 110元

商城价:扫码登陆更优惠

 

推荐理由

严选安化一级黑毛茶为原料,采用筛分、发酵、压制、发花干燥等工艺精制而成。

半成品秉承传统七星灶松柴明火烘焙工艺,使其成品茶砖带有浓郁松烟香,茶砖外型规格一致,棱角分明。

遵传统自然发花工艺,砖内金花茂盛,菌香馥郁;汤色橙黄油润,滋味醇厚!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

 

02

2017·茯缘·原叶金花手筑茯砖

年份:2017年

级别:二级

规格:750克/片,20片/件

储存方法:避光、通风、无异味

保质期:在贮存条件下适宜长期存放

市场价: 108元

商城价:扫码登陆更优惠

推荐理由

一款物超所值的口粮茶,一款前途无量的收藏茶,砖面平整,金花茂盛,发花均匀

云台山大叶种原料:采摘自北纬30度黄金产茶带的海拔800米高山野生茶园。叶质肥厚,纹路清晰,条索肥壮,内含物丰富。

原叶茶砖,突破传统工艺限制,采用不切碎、轻发酵、无烟烘焙、手工压筑等原叶茶生产工艺,留住丰富活性营养,带来清醇甘爽口感。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

 

03

2017·百两茶·优质花卷茶

年份:2017年

规格:3625克/支,6支/件

储存方法:避光、通风、无异味

保质期:在贮存条件下适宜长期存放

市场价:585元

商城价:扫码登陆更优惠

推荐理由

高性价比,古朴制法,造型独特。

花格篾篓,选用品质上等的楠竹为原料编制;箬叶防水、防尘、防外漏,垫在花格篾篓内;人力压紧踩,松紧适度,茶体表面呈花纹状;日晒夜露,踩制好的花卷茶放到凉棚自然发酵,干燥,使箬叶、竹篾的香气进入茶叶内。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

 

04

2017·国之梦(黑砖茶) 

年份:2017年

级别:二级

规格:1200克/盒,10盒/件

储存方法:避光、通风、无异味

保质期:在贮存条件下适宜长期存放

市场价: 345元

商城价:扫码登陆更优惠

推荐理由

本品采用安化二级黑毛茶为原料,精心配制,多道工艺精制而成,降低烘焙度,突破传统工艺,外型光洁,棱角分明,图案、文字清晰;口感醇厚,清香明显,叶底完整匀齐。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

企业介绍

“白沙溪“为最早的湖南黑茶生产企业,公司成立于1939年,历史悠久

白沙溪是国家民委历年来确定的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中国黑茶的发祥地,湖南紧压茶的摇篮,曾创造了我国紧压茶史上的数个第一,即第一片黑砖茶、第一片茯砖茶、第一片花砖茶;挖掘、继承和发展了民间传统茶叶产品天、贡、生尖茶和花卷茶(俗称千两茶),为湖南紧压茶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输送了大批的英才。

早在一九五六年就被评为全国五个优秀茶厂之一,在我国紧压茶生产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白沙溪”系列产品包括“三砖”,“三尖”,一“花卷","其中“三砖为“黑砖,花砖,茯砖”茶,“三尖”为“天尖,贡尖,生尖”茶,“花卷”系列包括“千两茶,百两茶,十两茶”!

更多产品,请点击http://www.chawo.com/?act=search&keyword=%E7%99%BD%E6%B2%99%E6%BA%AA

 

从5大方面,正确了解安化黑茶

  “你们这安化黑茶多少钱一斤?”

  “走!走!走!我才不喝安化黑茶呢”

  前者,这个问题让很多茶商回答的很苦恼,因为引发的后文有点长——就如同安化黑茶复杂的制作工艺一般“长”。

  后者难道是只差没说出口的真话?安化黑茶沦为低端茶了?

  每类茶、每种茶中都有高中低端茶品,不能偏向就说某一种茶是低端茶或高端茶、仅靠售价的高低来判断一类茶是否是低端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先从什么是安化黑茶开始了解。

  一、黑茶代表——安化黑茶

  何谓安化黑茶?黑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成品茶(初制毛茶)色泽乌黑,称为“黑茶”,湖南安化黑茶、云南普洱、广西六堡茶等都属黑茶类。

  中国的“黑茶”一词源自安化,所以在这所讲的茶,称之为“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因产自中国湖南益阳安化县而得名,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采用安化境内雪峰山脉群体品种鲜叶为原料,在安化特有的环境下,经杀青、揉捻、渥堆、发酵、烘焙干燥等独特工艺加工初制成具有干茶色泽黑褐油润、滋味醇和或微涩、汤色橙黄等品质特征的黑毛茶,再以其黑毛茶为原料精制加工(包括人工后发酵和自然陈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风味的系列黑茶产品。

  @安化黑茶历史

  “我,从大唐走来,渠江薄片是我的前身……”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两千年前的一篓茶叶,唐代“其色如铁”的渠江薄片,安化黑茶才初见端倪。公元641年,为安抚边疆,文成公主下嫁西藏所带茶叶,亦为安化黑茶。公元1373年,明太祖诏命“乌茶易马”,乌茶即黑茶,“黑茶”首次见诸文字。安化黑茶进入茶马时代的鼎盛时期,开辟了始于安化连接欧亚的万里茶路。1391年、1595年,安化黑茶先后被明朝定为贡茶和官茶。1575年,北蒙古与明朝经历了一场历时三年的清河堡战争,双方死伤无数,引发这场战争的是安化黑茶。1866年,陕西总督左宗棠,大力整顿西北茶务,采取以票代引、增设南柜等有力措施,使安化黑茶源源不断进入西北茶市,为收复新疆作出重大贡献。1958年专业生产伏砖茶的益阳茶厂建成投产。198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30周年,中央代表团赠送给新疆人民的礼品就是该厂生产的茯砖茶。2008年,安化茯砖茶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安化黑茶产地和产品相继被授予“中国黑茶之乡”和国家地理保护标志;2013年,中国安化黑茶行业品牌示范区获国家批准,中国黑茶博物馆在安化落户兴建……

  传统安化黑茶主要品种有“三尖”、“三砖”、“一卷”。三尖茶又称为湘尖茶,指天尖、贡尖、生尖;“三砖”指茯砖、黑砖和花砖;“一卷”是指花卷茶,规格不一的千两茶、百两茶、十两茶等统称为花卷茶。

  @经典类别之——茯砖

  茯茶的出现,相传约在公元1368年(洪武元年即朱元璋“明太祖”建立明朝初)问世,采用安化黑毛茶为原料,运输至泾阳压制成砖型,称“泾阳砖”;因在伏天加工,故又称“伏茶”。名称由来因其药效似土茯苓,就由“伏茶”美称为“茯茶”或“福砖”。安化对茯砖的研制,于1953年获得成功,从此,茯砖“移地筑制的历史得以改学。泾阳茯茶在很长一段时间退出了历史舞台。茯砖因为边销需要成为安化黑茶产量最大的主流产品。

  茯砖茶中自然生长繁殖了一种有益菌,俗称”金花“,学名”冠突散囊菌“。这种金花成为了安化黑茶神秘色彩和神奇保健功效的源头。

  金花是茯茶独特菌香和保健基制产生的根源。现代科学研究,并经权威专家通过动物实验、人体临床实验、毒理学研究、安全性评价、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茯砖茶”金花“的多种提取成分对PPARγ、PPARδ均有激活作用,”金花“内两种新的活性物质茯茶素A和茯茶素B,具有显着降低人体类脂肪化合物、血脂、血压、血糖、胆固醇等功效。

  二、安化黑茶的品质特征

  干茶色泽乌黑油润,条索紧卷,香气纯正,汤色红黄明亮,滋味醇和、纯厚,回味舒爽,当年新茶微涩,耐冲泡。

  (1)原料是基础:安化独特的自然地理雪峰山脉孕育了品质优异的安化云台山大叶种,为湖南黑茶(即指安化黑茶)提供了优质纯正原料,其中,长在冰碛岩上的富硒茶这一优质特色资源更是附上了神秘色彩,历经了历史的熏陶(敬请关注!)。

  (2)工艺是关键:湖南黑茶的渥堆、自然晾置干燥以及茯砖茶的”发花“是湖南黑茶品质形成的关键。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在原产地生产加工。

  (3)存放是升华:在一定时间内,黑茶在存放过程中,由于益生菌、湿热、自动氧化作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茶品内含成分发生一系列变化,从而使黑茶品质风味和保健功能得以提高。

  三、安化黑茶的保健功效

  安化黑茶之所以被韩国人称为”瘦身茶“,日本人称为”美容茶“,台湾人称为”消食茶“,东南亚人称为”苗条健康茶“,西北少数民族称为”生命之饮“,是因为其特殊加工工艺使其具有特殊的药理功效。这不光在民间已得到广泛证实,而且被现代科学研究及临床实验所证明。黑茶的刮油功效远近闻名,对各种亚健康能起到很好的辅助调理作用,其主要功效有:降”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消食、去腻、通便、治肠炎、解毒等作用。

  1、溶解脂肪,帮助消化。

  2、降”三高“、减肥健美。

  3、排毒清肠胃、提高机体免疫力。

  4、暖胃。

  5、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延缓衰老。

  6、能清热降火消滞去寒。

  7、预防龋齿、去口臭。

  8、防辐射抗癌,缓解重金属的毒害。

  9、补充营养、增强体质。

  10、杀菌消炎、醒酒解毒。

  安化黑茶的保健功效与其他茶相比,表现得较为突出,不应神话安化黑茶的保健作用。

  四、安化黑茶老茶的增值效应

  一般而言,高品质、经过良好仓储转化的黑茶会随着仓储年限增加而变得滋味层次更丰富、口感更厚重、风格多变,醇厚、甜滑,远胜于新茶。香气呈现陈香、参香、药香、枣香、樟香等不同的香气,这与新茶迥异。优质老茶在品饮过程中给饮茶人带来的茶气感受冲击感更强烈,且调理功效增强。老茶相比新茶品饮价值更高。

  据了解,目前老茶存世数量非常稀少,流通价格更高。物以稀为贵,因其稀有,仓储良好、口感佳的老茶更是流通价格节节攀高,知名茶品被炒到了天价。因此,黑茶具有一定的通过良好仓储陈化而增值的属性、升值潜力。

  茶友们请注意,不是所有的老茶都能增值。原料差、仓储失当、口感不佳的老茶,因其品饮价值低而价格并不会越存越高。

  五、不应出现的过度炒作和销售

  近年来,针对安化黑茶的销售,市场上出现了过度炒作、不合理的销售方法,给安化黑茶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首先,一些不良商家采用过度宣传甚至神话安化黑茶保健功效的方式,更有甚者把安化黑茶包装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药,谋取暴利。

  其二,以神话黑茶保健功效、销售可以获取暴利等宣传手段,欺骗以老年人为主的消费者大量购买远超过市场价格的安化黑茶。

  其三,一些茶商过度炒作黑茶老茶的增值潜力,提前透支了安化黑茶的增值空间。

  市场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对安化黑茶的形象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使一些茶友对安化黑茶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安化黑茶本身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黑茶,因其物美价廉、去除油腻,长期作为边销茶在大江南北销售,已经成为边疆、牧区人民生活必备的饮品,近年来越来越被内地的茶友所认知。

  安化黑茶中既有高端茶品,也有中低端茶品,茶友们应客观了解安化黑茶的实际状况后,经过品饮,再对安化黑茶产生全面、准确的认识。

如何炒作一种茶?当年台湾茶商的那些骚操作

一种茶,原本默默无闻,如何让它在几年之内做到全国爆红,又如何让它从几百块一斤的价格,飙升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一斤的?

没错,靠炒作!

炒作是那么容易的吗?那可是硬桥硬马的真本事,我们崂山茶因为产量稀少,价格比较高,所以很多网友经常在我文章和视频下方留言,说崂山茶价高不就是靠炒作吗?咚咚你也别在那又拍又写的,炒作什么?

一开始我没什么反应,后来看多了,发现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我这心态有点炸:这些“炒作炒作”张口就来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叫真正的茶叶炒作吗?天真了吧?今天咚咚我就跟大家详细说说炒作茶叶的事。

炒作一种茶,比看战争大片还刺激,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徐徐渐进,环环相扣,惊心动魄,更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事:大庄家发了,了事拂身去,深藏钱与名;炒客们惨了,崩盘如山倒,一朝解放前。

全国最开始炒作的茶,就是普洱,后来有大红袍、安化黑茶等等,而全国第一波茶叶炒作的始作俑者,就是一批台湾茶商,他们的招数眼花缭乱,到如今还被经常拿来用。

今天,咚咚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炒作一种茶,都需要做些什么?

普洱茶:噩梦开始的地方

2004之前,知道普洱这种茶的人寥寥无几,喝的人就更少了,原因很简单,普洱作为边销茶,主要供给西藏等地区的牧民们喝,同时边销茶过去受国家管制,价格也一直上不去,云南又地处偏远,内地绿茶情节严重,别说普洱,就是红茶也没几个人喝,再一看这粗枝大叶子做的茶,加工也粗糙,茶饼里还经常夹杂着鸡毛什么的,简直下不了嘴。种茶也不挣钱,很多茶农甚至把古茶树都砍了,改种水果。

说起那几年的普洱,可怜得能让人掉泪。

但普洱茶在80年代就已经在港台地区开始流行起来,最初因为便宜又耐泡,普洱成为香港茶楼的宠儿,后来这批港台茶商居然发现了一个门道: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普洱茶的味道竟然上去了,普洱的储藏属性被这帮人挖掘了出来,众茶商欢呼:我的天,这不收藏价值就来了!

香港的茶馆遍地都是

于是这拨人就开始在港台地区炒作普洱老茶,那几年确实弄得挺红火,但炒作注定长不了,更何况台湾香港才多点人,发展得又比较早,已经被各种营销手段教育过好几轮了,都精得跟猴似的,所以没几年功夫,大规模普洱炒作就在港台地区歇菜了。

于是台湾人盯上了大陆。大陆这个时候是个什么情况?刚加入WTO,第一波人也富起来了,但钱袋子鼓了,却没见过什么大阵仗,属于“人傻、钱多”的阶段,那是真·土豪,这不正是人家下手的机会吗?

阿哥,阿叔,速来!

炒作第一招:打文化牌

在中国,一种茶要想成为名茶,必须征服一类人——精英阶层,而且最好是皇帝,靠这些人带货是最便捷的路数。只有这群人说好,这茶叶才能出名,全国人民才能效仿精英们去喝,古往今来皆是如此,龙井、碧螺春、茉莉花、金骏眉不都是这样火的吗?

正因如此,茶叶必须具有文化属性,才能入得了精英阶层的法眼,要不然这群人聚在一起喝茶的时候,咽了汤之后就只能大眼瞪小眼了,顶多说句:这茶不错。

那能行吗?那不得瞎扯两句,显得自己有知识,有品位,有票子吗?

来,小王,喝了这杯82年的普洱,然后给我写个喝后感

所以这第一招,就必须凸显茶叶的文化属性,越古老越好,越高大上越好。

台湾人炒作普洱茶的第一步,就同时打了两张文化牌,搞了个大阵仗:在2005年的时候,上演了一出“马帮进京送贡茶”的好戏。

2005年5月1日,一支由120匹马、43名赶马人、20多名管理和后勤人员组成的马队,从云南向北京进发,打着旗号是:“云南普洱·瑞贡京城”。

2005年马帮进京的空前盛况 

整整5个月,大小活动相互配合,马帮一路北上,引起全国各地媒体的关注,成为当年最火的事件之一,一路走一路曝光,赚足了全国人民的眼球。

为什么是两张文化牌:第一张讲的是茶马古道,凸显了普洱茶的历史属性;第二张是贡茶,讲的是普洱茶的高贵身份,乾隆爷都喝过,还写了诗(“独有普洱号刚坚,清标未足夸雀舌”),那能错的了吗?

要说乾隆就是吃了活得太长、写诗太多的亏,一生写了三四万首诗,没一首能传世的,但一不留神就被别人给用来打广告了,而且连广告费都没有,从京城亏到爪洼国去了!

那个时候的国人,也是纯真可爱,哪见过此种手段,本来以为在路旁看热闹,当吃瓜群众呢,没想到自己早就被算计进去了。一帮媒体也跟着瞎起哄,本来以为能蹭人家点流量,结果却给人家抬了轿子,捧了臭脚。

这不就是现在的路演吗,想想也是可笑,就搞这么个前后矛盾的宣传手段,也能成为一个重大社会新闻。

要是放在现在的舆论环境,我估计很多媒体人和围观群众就要开始喷了:你们马帮是不是走错路了,贡茶是你们能送的吗?茶马古道是往京城走的吗?赶紧掉头,往西藏走,不务正业,没脑子也学人家炒作!

没办法,人嘛,都是从傻白甜过来的,被坑几次,就都精了。

还没完,除了送贡茶入宫,还有迎贡茶回家。

2007年,“在故宫中珍藏了百余年,被专家誉为普洱茶中的珍品的“万寿龙团贡茶”,3月19日离开北京故宫,途经天津、山东、上海、浙江、广东等地,返回云南省普洱市。”

当年为了这个真·宝贝疙瘩,相关部门还购买了保额1999万元的保险

这是真名:普洱金瓜贡茶

据说当时场面非常火爆,大人物都站台了,市民为了一睹普洱茶老祖宗的风采,把现场挤得是水泄不通。

打文化牌这招也被咱们大陆这边学会了,以至于几年后宣传安化黑茶的时候,就借鉴了普洱茶的路数。

普洱不是有茶马古道吗?我们安化黑茶有万里茶路啊,清朝时候,晋商就是从我们安化出发,北上5千公里,将茶叶送到俄中边疆的蒙古恰克图,所以万里茶路是“纵贯中国、连接欧亚的国际商贸大道,是推动世界贸易发展的大动脉,其历史意义完全可与“丝绸之路”媲美”。

08年的时候,相关人士拍摄了《万里茶路》的纪录片,另外还请了当时名气极大的张纪中拍了一部以安化黑茶为线索的《菊花醉》,讲的是清朝咸丰年间的事,结果没上映,不知道什么原因。

大红袍当年炒作的时候就更方便了,连纪录片也不用拍,先把名字来源,“状元给茶树披红袍报恩”的故事炒一炒,然后直接亮明自己顶级国茶的身份:咱们是历代皇家贡茶,6棵树一年就产八两茶,也就美国总统尼克松来能给他四两,其他人玩蛋去吧,如今种植技术先进了,大家也能跟尼克松一个待遇啦。

母树茶到底啥味?

打文化牌,除了策划活动、拍摄电视节目,很关键的一招,就是写书。

咱们国人认一个理:一种说法如果要可信,必须成书,也就是“著书立说”,书上写了,那就可以用来辨别真伪,否则即使名声再大,也没有可信度,因为书上没说啊~

普洱茶就是吃了这个亏,古往今来的历史书籍中,对普洱茶的记载是凤毛麟角,台湾人甚至需要从朝鲜国的一些罕见的史料中,去寻找普洱茶在清代士大夫阶层中交往中的运用,以弥补普洱茶在汉语记录文字史料中的空白(2006年,韩国学者姜育发在台湾刊发了一篇论文《清代北京上流社会普洱茶海外史稿》,还是要走高大上的路数)。

这怎么能行?于是台湾人专门写了第一部介绍普洱茶的书《普洱茶》,客观地说,此书对推广普洱茶起到了积极作用,因为之前没人写,所以被很多人誉为普洱茶的“圣经”,但里面的内容很多与事实有出入,甚至直接作假,把云南很多做普洱茶的老前辈们给气不轻,有的内行更是直接拆台,而更重要的是,此书的创作目的不纯粹,夹杂着卖茶的私货,重点描述了一些普洱老茶的流通过程,为炒作台湾茶商手里的老茶铺了路。

这招咱们的人也很快学了起来,就比如为了普及安化黑茶,也有很多书出版了,比如08年出版了第一部介绍黑茶的书——《安化黑茶》,以后还出了不少,现在很多的茶书,也有这个目的。

其实上文介绍的第一招文化牌,严格意义上还不能算炒作,只能说是营销,都是常规手段,没什么可指责的。炒作和营销的概念不一样,营销是指”企业发现或发掘准消费者需求,让消费者了解该产品进而购买该产品的过程。”,也就是说让别人知道我,了解我,然后购买我的产品,央视上天天打广告的,你不能说人家是炒作吧?

而炒作,是通过各种虚假的宣传和经济手段,不仅让别人知道了我,而且要花远高于产品实际价格的钱来购买我的产品,从而谋取暴利。但是炒作的前期铺垫工作,就是要靠营销的手段来完成的,铺垫完了,那就该动真格的了。

炒作第二招:拍卖

就算不喝茶的人,一般也听说过一些天价茶,网上一查比比皆是,什么2007年170万元/公斤的黄山毛峰,2009年200万元/公斤的太平猴魁,2012年1公斤67万的铁观音,现在大家都习以为常而了,但要说最早开始搞拍卖的,那还得说是普洱茶,人家2002年就搞拍卖了,搞这一手,当时很多人都懵了,咋的?茶叶也能拍卖了?

早在2002年11月广州春秋季优质茶评比会上,鲁迅先生收藏的20克普洱茶拍卖出16万人民币。后来更多了,2019年甚至在香港拍出了2311万元的天价。

拍卖茶叶这招,其实早就有了,1837年英国就成立了伦敦茶叶拍卖中心,当时拍卖的是阿萨姆、锡兰和中国产的当季红茶,是大宗交易,不是古董茶,后来被港台茶商学走了,放在大陆拿来用,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

这就是2000多万的百年号级茶:1920年紫票福元昌号 

为什么搞拍卖?因为人对钱其实是非常敏感的,天价茶的出现,一方面赚足了人们的眼球,另一方面可以拉高茶叶整体的价格水平,不管是新茶还是老茶,一般人看了会说:你看这50年的茶都拍出100万了,咱们这2年的不也得值个好几千,就算是新茶,放它5年不也值钱了?

这不跟理财似的,这买的人不就多了?

于是这招咱们也学会了,到了现在依然乐此不疲,你说这普洱、黑茶还有点储藏价值,沾了点古董的边,人家大红袍母树那几年就那几两茶,几个买家也是为了宣传自己,你绿茶顶破天了也就能放18个月,量还不少,拍这么高的价格,一泡下去,一条十几克的金项链没有了,给谁喝?到底谁买的?很多拍卖会其实有猫腻,左手倒右手,就是赚个眼球罢了,偏偏有人到现在还信,别妄想把他们往回拽,只能用血淋淋的现实来教育。

所以很多拍卖,就是以不正常的经济手段,来达到拉高价格进行炒作的目的。

不知道大家拍没拍过东西,我就拍过,那是真刺激,当然是小打小闹,就是购物中心里当年那些拍卖油画的小把戏,不过一旦参与进去,那种患得患失、不肯跌份,与人争胜的情绪,很容易就让人丧失了理智:我看上一幅画,跟人家较上了劲,一个劲地举牌,心脏怦怦直跳,血压也上去了,手心都出了汗,一副普通的半人工油画,从50元拍到1000元,我差点着了道,还好因为自己穷,最后顶住了,到了600就放弃了,就这样被别人拍了,我还直后悔。直到完全冷静下来,才感觉幸亏没买,本来就是凑个热闹,怎么就跟着了魔似的?

也不知有多少人当时也是着了拍卖的道,花了大把冤枉钱,其实你不买,大概率是有内部人接盘的。

炒作第三招:保健

很多人喝茶,是为了养生,茶叶也确实有一些保健功能,比如提神解酒什么的,就比如普洱和安化黑茶,过去销往牧区,主要就是由降低血脂血糖,解油去腻的作用,有一少部分幸运儿还能减几斤肉(降低血脂血糖并不等于减肥)。

但要炒作嘛,光刮油哪能行,还得能美容养颜抗衰老,明目健齿防中风,护肝养肾抗癌症,最不济,也得养个胃吧。

这茶到了他们手里,简直成了包治百病的万能良药,什么“神农尝百草,得荼而解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搬出来了,再宣传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这养生保健茶就出来了。

不良商家炒作普洱茶和黑茶,当年都走了这个路数,现在有些茶依然拿来用,只不过换成一些不知名植物做成的代用茶,花茶,把一些老头老太太忽悠的一愣一愣的,把养老的钱都拿来买茶了。

保健功能是炒作一种茶必须的一个招数,只有有了这个功效,才会让一些人动了尝试的念头,心甘情愿地掏钱,所以以后一旦有一种茶又再大张旗鼓宣传自己的保健功效,大家就要小心了。

炒作第四招:囤货

囤货其实是前期工作,在上面几个招数之前就要完成。一般炒茶,都炒大茶厂的茶叶,因为有品牌,可信度高。大茶厂是跟代理商合作的,代理还分割1、2、3级,大代理商给茶厂交保证金,从而垄断了茶叶的销售渠道,也就是说,这种茶只有我手里有货,什么时候发,发多少,全我说了算。

还有的台湾茶商直接收购茶场和茶园,直到现在,云南的很多茶园还是在台湾人手里。

不过有一说一,有些台湾茶商确实最早认识到了老茶树的价值,给保护起来了,也让当地人知道了茶树的价值,要不然由着茶农们这么砍,到现在还剩多少,那可真不好说了,并且也有台湾人是真喜欢普洱,也想一门心思做好普洱茶。

当然这是新茶,普洱这种越老越贵的茶,台湾茶商们早就提前派人到处去收茶,规模很大,加上过去在港台地区炒剩下的存货,然后在自己的书里宣传一下,这盘没多长时间就做好了。

炒作第五招:抬价

货也囤完了,营销也做了,那市场就该启动了。

怎么启动?首先大代理商先往市场放一小部分的货,这货还不是随便放的,一般都是比较熟的人,然后看看形势,如果价格涨得不厉害,那自己再高价收回去,给市场造成涨价的假象,来回几次,围观群众一看,这价格上来了呀,这么暴利的吗?前天一件(84饼为一件)普洱才4800,今天就涨到6800了,不靠谱,我观望观望,看看价格能不能下来?睡一觉起来,一看又涨了,一件已经到了12000了,再观望,这钱就赚不着了,那我赶紧进场吧,就这样,稀里糊涂当了韭菜。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都是逐利的,巨大的利益面前,人性的弱点暴露无遗,于是之前做房产的、卖水果的、开出租的、做家电的人都进来了,一点茶都不懂,也敢进上百万的货,每天盯着价格噌噌地往上窜,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前期出货挣了钱了,以为他们会罢手吗?不会的,挣了钱,接着进货吧,还想再捞一笔,这就是人性。

到最疯狂的时候,普洱茶已经金融化、期货化了,不见实物也敢买卖。

普洱茶之后的大红袍也是这样,但是大红袍没有像普洱茶那么疯狂,最关键的就是几个大茶厂比较理性,开始平价出货,拉低了市场的价格,最终保持了终端市场的稳定。

炒作第六招:放货

大庄家们左倒右手,这价格终于上去了,就比如普洱,2007年已经到了每件20000以上的高位,就要出货了。

当然这是个技术活,偷偷地出货,打枪的不要,几个大庄家约定好了出货顺序,今天你出点,明天我出点,就是不能让市场上大部分散客们发现,但出货往往伴随着价格的飙升,也就是说,庄家出货的时候,也就是茶叶涨得最猛的时候,但是他们不回购,不抬价了,价上不去了,但货在增加,买涨不买跌,这盘就崩了。

人家正出货大把捞银子呢,散户们还在花大价钱去进货,但像普洱,安化黑茶这种茶,每年的出货量巨大,都在几万、十几万吨,市场上根本就消化不了,供大于求,那崩盘就是迟早的事。

大红袍也是如此,真茶确实少,但假货横行,一旦市场到了饱和点,一样也要崩盘,那600万一公斤的普洱,据说跌成10万也没人要了。

崩盘之后的血与泪

其实大家发没发现,那几年炒作的手法,和炒股基本差不多:炒作一个概念,建仓,唱多,然后出逃。

最苦的是茶农,原本好不容易能看见钱了,这一棒子打下去,鲜叶无人问津,又烂在自己手里。

不过炒作普洱的人比炒股还是要强一些的,因为台湾庄家虽然走了,可咱们内地自己的人把招都学会了,不断积蓄能量,组织反扑,所以普洱的炒作是时断时续,这十年一直小炒不断,只不过进化了,比如讲山头、炒树王了,花样也是层出不穷,比如搞个认领野生茶树什么的。

如今台湾茶商的套路咱们都会了,玩得比他们还溜,要论耍心眼,他们台湾人还能玩过咱们吗?爷爷那一辈的时候就不是对手,这才“转进”,给圈在岛子里去了,所以这几年他们也基本都歇菜。

其实普洱这种茶,就算台湾人不炒作,以其自身的储藏属性,保健功效,再加上醇厚的味道,老百姓生活条件好了,它注定还是要火遍全国的,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频繁地炒作,是实打实地在砸普洱的招牌,同样的还有安化黑茶,大红袍,和普洱一样,文化和味道上都是有料的,被不良商家这么一搞,吃亏的是消费者,损害的是茶叶的品牌形象,肥了炒家,但这炒作的标签一贴上,十年二十年你是摘不下来的,让很大一部分人敬而远之。

我喷了普洱茶这么多,其实是对人不对茶,可不是对普洱有意见,相反,我非常喜欢喝普洱,除了绿茶红茶,就属普洱喝得多,但我喝普洱很简单:你别跟我说哪个山头什么年份,我觉得对我口味,我喜欢就行,其他的我一概不听,也不敢研究,因为全国的茶叶,没有哪一种跟普洱一样,有这么多道道和概念可以讲的,一旦钻进去,就停不下来了,而那些山头、年份、茶树、历史的概念会一股脑进了你的脑子里。

如果你不是一种茶的品茶行家和老茶客,对茶叶的概念认知会严重引导你对味觉的判断,有时候一个暗示就行,就比如有人送了你一份茶,当着你的面指着这红盒子说,"这茶是我送的啊,记住了,千万别送人,这是好茶",有些人就跟着了魔似的,会倾向于认为这个茶喝起来就是好,就这么神奇,除非你是这个茶的绝对内行。所以研究上之后,这买的茶越来越讲究,价格也越来越高,“适口为珍”这句话,早就扔到姥姥家去了。

我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给崂山茶正个名:因为历史短,文化上也没什么料,没啥概念可炒的;宣传力度也不够,否则也不会成现在这样,出了山东没几个人知道崂山茶是个什么东西;也没啥收藏属性,大庄家游资们也看不上,倒是搞过拍卖,但因为不会宣传,知道的人也没几个,对整体的价格没产生什么影响。

也就是说崂山茶的品牌营销都没做好,更别谈炒作了。

所以大家以后也别说什么炒作、炒作的,崂山这边哪有这些手段和资本?先学学营销吧。

来源:崂山咚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