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日本的茶道与插花的故事

找到约18条结果 (用时 0.012 秒)

茶叶世界观 | 两面“茶叶江山”构成一个中国人

 

2018年10月16日,弘益大学堂与昆明璞玉书店共同举办《茶叶江山》签售茶会,此次茶会的主题为“秋日识茶——周重林和李乐骏的《茶叶江山》”。

本次茶会由弘益大学堂策划执行,茶会中邀请了《茶叶江山》的两位作者弘益大学堂校长李乐骏先生和茶业复兴创始人周重林先生做演讲分享,并且邀请了弘益大学堂提供茶道美学展演,让参会的各界爱茶人士于茶、花、香的视觉盛宴中感受中国茶的悠久历史和文化魅力。

    活动流程及现场    

▼以下内容为弘益茶道美学编辑部实录

▲签到台

 

签到完毕后,弘益大学堂主持人穆星洁老师宣读此次签售茶会的主题,邀请嘉宾上台就坐,宣布茶会正式开始,随后是弘益大学堂精心准备的茶道美学展演。

 

▲茶道美学展演

 

音乐里是雀跃的鸟鸣,潺潺的流水,目光中是那焚香的女子,缥缈如射姑仙子,冥思小憩,绝尘辽远;然后是持篮插花的少女,人面与花相映红,翩若惊鸿于花间穿梭;曼妙的茶师轻轻投茶、注水,婉若游龙。茶香悠然,香意祥和,花影婆娑,将尘世的喧嚣冲泡成手中的一碗茶,人人沉浸于这如梦如幻的展演中。

 

▲器物展示席

 

    弘益大学堂校长李乐骏先生讲座    

弘益大学堂校长

云南弘益职业培训学校校长

华茶青年会主席

人社部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审定专家

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

云南省青联委员

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读书分享会,看到那么多读者,甚至有坐飞机赶来的读者,我非常的感动,谢谢大家。这是我和我的好朋友周重林先生共同创作的一本书,名字叫作《茶叶江山》。今天时间可能非常有限,我就想跟大家谈一谈,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我们为什么要用“茶叶江山”来命名这本茶的书籍。

 

优人神鼓

 

我想这其中谈到的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我们人一生要面对两个“江山”,这两个江山成就了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思维,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

 

1988年,台湾一位著名的舞蹈家,也是一个剧作家,刘若瑀女士,她创立了一个舞剧团,叫作优人神鼓。很多人问她,说刘老师,你应该是做传统文化的吧?今天我也常面对这个问题,大家说你们是年轻人,你们正在做古老的传统文化。但是我想我们究竟是做什么的,今天我看到了这句话,我觉得我和刘老师心里面想的是一样的,她说:我们并不是在寻找传统文化,我们是在寻找自己的本来面目。坦白来说《茶叶江山》这本书,就是从这样的一个意寓出发。中国人为什么今天还在饮茶,因为在茶当中有我们每个中国人自己的本来面目。

 

中国明代的地图

 

全盛时期清代的地图

 

我们来看这样一张地图,这是中国明代的地图,我们看到它还非常的广博,甚至包括今天东北的大部分。当然这是明代全盛时的地图,到了明代中期,女真人崛起,我们发现明代的版图被大幅度缩小。我们这个民族的版图在明代是经过一次大幅度的缩水。

 

我们再看全盛时期清代的地图,大概在乾隆年间,我们发现这是一个浩瀚的版图,它有多大呢?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应该发现这里面包含了西北、东北大量的版图,和前面这幅地图相比西藏新疆全在版图当中,为什么?这里面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历史变迁使我们这个国家的地图前所未有的被保留了下来。包括到民国时期到今天,我们保留的领土,很大程度上依据的是这样的一幅地图。

 

▲讲座现场

▲长城

 

我们在书中谈到很重要的一点,我们今天所饮用的茶叶,尤其是在云南这样一片土地上,生长的大叶种普洱茶。1620年,普洱茶这个词还没有被汉族的典籍所记载,仅出现了“普茶”一个词;到1729年,出现了一个著名的政策叫“改土归流”;到1799年,我们第一次把普洱茶记录到清代中期,出现了重要的一个语句,叫“普洱茶名震天下”, 阮福在《普洱茶记》中记载“普洱茶名震天下,味最酽。”普洱茶开始在明清之际,开始最大规模的融入到中原的历史当中。

 

由此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包括到今天,在坐的有多少茶友去过西双版纳,走过古茶山?我们应该有意的看到一个有意思的历史现象。在明代政府时期,我们一方面在修建石头的长城,但是我们开始懂得在西南开始修筑一个绿色的长城,用这个绿色的长城同样的保卫我们国家的江山。我们知道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只有一个朝代没有大规模修筑长城,就是清朝。因为清代就是从长城那边过来的人,所以我们的版图前所未有的扩大。

 

鄂尔泰

茶马古道地图

 

同时,从清代开始,我们建立重要的制度,用西南所产的茶叶交换西北所产的马匹,数百年的饮用传统使西北的民族离不开茶叶,于是我们看到一条绿色的长城在清代发展成为极盛,使我们这个国家的江山和版图开始出现重要的牢固关系。这个人叫鄂尔泰。最近大家都在看《延禧攻略》,他就是高贵妃的后台,高贵妃就是靠这样一个重臣获得皇帝的宠幸。历史上真有其人。他最大的贡献就是治理了云贵,使西南真正融入了中央政权,他靠的是什么样的策略呢?很重要的就是通过“改土归流”使云南最重要的茶叶物资,大叶种的普洱茶开始向全中国的内地和西北边疆地区进行销售,透过茶的这个物资,我们这个版图这个江山融为一体。

 

周老师是我们中国研究茶马古道的专家,我相信他看到这张图非常的熟悉。我们整个茶马古道贸易网络,有出国的,有到北京的,这是一张局部图,仅是指我们的茶马古道在西藏西北地区的局部交易网络。我们发现这个网络是多么的重要。多少年来透过这样的一条道路,我们不仅输送茶叶,我们更输送了一种伟大的民族认同。使西藏人、蒙古人也知道,他喝的茶叶来自这个共同国家的另外一些边疆地区,云南、四川、湖南。它透过一片叶子,建立了一种重要的民族认同,五百年来历经不怠,所以茶叶江山很重要的一层意义在此。

 

▲各地早餐习惯

 

当然今天,我还想和我们所有的读者朋友们探讨另外一个意义上的江山。刚刚我们所讲到的是版图上的江山,我称之为“物质的江山”。我们还有一个江山,是“精神的江山”。物质江山是我们画得出来的江山,叫作外在的江山,但是中国人还能称其为中国人。应该还有一个江山,这个精神江山我们称之为内心的江山。那么茶和我们内心的江山有什么联系呢?我有这样的一句话,我们的早餐和宵夜,茶酒饮品都凝聚了我们的乡愁。现在比较晚,我们看到这样的一些图片勾起了我们的味蕾,南来北往,我们中国人被不同的地域文化所定义的根本是我们选择的早餐,我们选择的饮品。

 

这些所有的饮品和食物凝聚了我们的乡愁,塑造了我们的味觉记忆,甚至在一种心理结构方面奠基了我们的心灵,决定了我们的潜意识。一个人在做出很多决定的时候,是来源于我们的潜意识,而潜意识很重要的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我向大家推荐一个词汇,我们应该重新思考我们吃进身体里面的物质。在德语里,“食物”一词的字面意思就是生命的媒介,就是一切有生命能量物质才值得被人类使用。所以我们今天所吃的物品,所喝的饮品是不是遵循了这样的一个原则?我们透过吃,透过饮,来构建一种生命的连接,来构建我们心灵的结构。

 

▲云南茶山

 

看一些随手在云南茶山拍摄的图片,没有比这更美好的场景。我号召我们云南人,来到云南生活旅游、工作的人,我们只要有空就到茶山走一走,你会发现生命的真相,这些所有的树都是透过生命的连接,透过最自然阳光的光合作用来成长,来奉献给我们的一片叶子。我之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我们那么痴迷地饮用普洱茶,尤其是这些来自深山老林高山云密之中的大叶种古树普洱茶。当我看到,食物的本质是生命的媒介的时候,它体现了我们今天所饮用的这样一杯茶,它是实实在在生命的媒介,只有生命可以认知生命,只有生命可以感动生命。

 

 

最后我花五分钟的时间,向大家介绍我工作的地方。我们和璞玉书店的创始单位阳光心霖公社一样是一所学校,璞玉书店的创始单位是专门做少儿英语教育的,应该是我们西南最成功的少儿英语学校学校。我们是做茶的教育,弘益大学堂的诞生就是基于我刚刚所讲述的所有美好理念。弘益大学堂2014年创办于云南昆明,弘益茶道美学是我们创办的一份微刊,到今天有35万的读者在关注。我们和重林创建的茶业复兴是一样的,是一个完全原创的刊物,有120位撰稿人在为我们撰写内容。我们有一些视频团队,在做一些和生活美学有关的视频,看这样的一些视频与文章都是免费的,我们希望透过这样一些美好事物去让所有人感受到。

 

 

2014年我们创办了一间学校,这间学校是今天唯一的省级重点茶花香的职业培训学校,到今天我们结业的学员已经有5000多人,在座的会有一些弘益的学员。我们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来选择我们的师资,到今天在全球范围之内,最好讲授茶、花、香领域的老师几乎都在弘益大学堂登台上课,这些老师加起来超过了150位。云南是世界茶源,我刚刚放给大家的图片,全部都来自这片土地,来自澜沧江周边。但是长久以来,我们输出物质并不讲出精神,我们把所有的物质用最简单的方式售卖到中国乃至全球其他任何地方,五百年来从未改变,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一次次的物质奇迹,但是从来与精神无关。希望在这一代的我们向更遥远的一代致敬时,在物质丰饶的地方,一样要有精神的力量。所以在世界茶源我们说一定要有一所顶尖的茶学校,我希望来立足云南,立足美好生活。

 

 

花教育也是这样,云南不仅是世界茶源,我们更是亚洲花都。在距我们十五公里以外的地方,每天诞生着中国交易市场上80%的玫瑰。没有昆明的斗南,中国人都没有办法谈恋爱了。但是我们长居于云南,输出了玫瑰花,却没有输出花艺教育体系,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中国人今天要有自己的花艺教育体系,所以弘益大学堂的花学院正在致力于做这方面的尝试。

 

云南是得天独厚做生活美学最佳的教育空间。弘益只做三个教育:茶、花、香。做茶是世界茶源,做花我们是亚洲花都,做香我们是植物王国。中国和香中所用香料品种的70%在我们这片土地上生长,但是过去三十年来,我们只做最基础的贸易,出售最廉价的基础香料油,这并不是不好,因为全球所有的香企业,我们知道的Dior、雅诗兰黛等等全部都在昆明设立了办事处,他们只用在销售额中扣除可以忽略不计的采购成本,来采购最廉价的香料物。但是被他们组成的香水,组成所有的香料配方与我们这片土地上所有的文化无关。

 

 

我们希望从今天开始,希望从四年前开始,我们是不是能透过云南的芳香物质,能恢复我们中国人古老的传统。刚刚我们看到博山炉中焚出的香烟,这本是我们这个国家一直以来的文化传统。自明代开始,乃至在唐宋,我们所有家庭的一天,是从我们点燃一炉香开始的,但是这个传统在今天已经不多见了。

 

所以今天我非常期待,现场的读者们,能和我们一道,不仅是复兴传统文化,更是透过“两个江山”的构建去找到我们的本来面目。我相信大家可以和我们一道通过一杯茶重新寻找我们的内心。透过一片茶,我们的茶叶江山得以成立。

 

   茶业复兴周重林先生讲座    

 

锥子周文化机构总编辑

自媒体《茶业复兴》出品人

当下茶文化卓越的研究者与传播者

 

▲“天地”茶饼及包装

 

对于传统我们可写的东西并不多,但是可以做得很精细,今天我的这个主题叫做茶心、茶汤、茶人。这本书很多人看过,这本书封面上画作里的人物,与我和李乐骏先生今天穿的衣服是一样的,很有意思。而这本书的内容也与刚刚李乐骏先生放得很美的云南茶山的照片有关,在撰写这边书的时候,我们就是在这样的云南茶山之间穿越,如同书本封面上的这两个古人一样在群山之间瞭望江山,更有趣的是这幅画的作者是一个法国人,我们可以看到书本封面上的这个版权签名是法语。我们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在普洱市,遇到了这幅画的两个作者,她们俩在普罗旺斯做了一款茶叫做“天地”,她们的产品包装便是这本书的封面,她们对中国茶的理解如同水墨画一般,是意象美,是古人仙气飘飘在群山峻岭之间穿梭 。

 

▲销法沱第一张海报

 

法国人接触到茶,最先看到的是销法沱第一张海报,他们理解的中国就是有茶,有茶就是有信仰,所以销法沱的海报是一张佛陀,和中国人所说的禅茶一味、佛茶一味如出一辙。茶是在中国的寺院里兴起的,所以对他们来说佛陀就是最好的口号。销法沱其实是一个很普通的茶叶,现在下关茶厂生产的沱茶在茶叶市面上或者茶叶店都是很常见。

 

把销法沱真正做得大的人他的中文名字叫做甘普尔,甘普尔是二战的时候的一个伞兵,就中越边境线附近作伞兵,那时候是丛林作战,有很多的毒虫、蚂蝗、野外有毒的昆虫等等,那时候作战是十分艰难的事情,这时候他们发现中国的军人使用一种东西来调养身体,而这种东西就是茶叶、茶膏还有沱茶。后来他们的军队得到了中国军队的支持给了他们一些茶,甘普尔当时分到的是一个沱茶,据他自己回忆他将沱茶放在军衣的左上方口袋,也就是心脏的位置,跳伞的很多人死了,而他没有死,他觉得是沱茶保佑了他,附着了他的心脏,而刚好沱茶又是这样的形状,这是很有意思的。

 

▲甘普尔

 

▲荣西禅师著述《吃茶记》

 

甘普尔是一名法国人,更早的时候法国人之所以要引进中国的茶叶则是因为一个传说,传说中国人的茶是可以治疗心脏病,中国人的这种病很少,主要原因是茶能养心,日本荣西禅师写过一本书叫做《吃茶记》,这本书里面用的就是中国的原理从饮食结构告诉大家吃茶养生,在日本的饮食结构中缺少一种苦,这种苦只有茶叶中能提供。

 

荣西禅师将茶带到日本之后治好了一个将军的病,就让茶在日本生根,路易十四将茶引入法国时就说茶可养心,他不是我们今天说的茶可以养闲心,而是真的可以养护心脏。在茶叶江山这本书中我们有讲到在我国的西藏、新疆乃至更远的边陲地区都将茶叶视为很珍贵的东西,《茶叶江山》这本书都在围绕着这些故事来展开。

 

▲甲乙寺主持和周先生

 

▲牧民家修缮很多次的茶器

 

关于茶汤的故事则要从青海湖边的甲乙寺开始说起,当时我将一个沱茶送给甲乙寺的主持,他开心得不得了,又带我们去了塔尔寺。后来我们去了青海的一个牧民家,看到他们喝茶的器物觉得十分震撼,他们对瓷器的珍惜表现在瓷器本身,有许多不断修复的痕迹,在藏民的眼中茶即代表着文化。我们在《茶叶江山》这本书中提到一个故事,一个藏民家中挂有一幅字画“之子于归”,现在许多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出自诗经,意思是家中有女儿已经出嫁。

 

在云南老曼峨这个地方依旧保持着结婚需要茶礼的习俗,而在大部分地区早已没有了这种在习俗,这种习俗传承着茶的文化,《茶叶江山》这本书反复讲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从塔尔寺、湟源、玉树林芝、拉萨、扎什伦布寺、松赞林寺、雨崩等等地方人与人相遇的故事,茶与人相遇的故事。如同李乐骏先生说的一样,茶叶守住的不仅仅是外在的江山,还守住了我们内心的江山,味道这种东西是最难改变的,我们现在说故乡,我们回到家以后发现其实是有很大变化的,城市不断改变、建筑的不断重建,但是滋味是不会变的。

 

 

现在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是茶人的责任是什么,现在从事茶行业的人越来越年轻,这是很了不起的,在十几年前也是很难想象的事情。我们于茶中逐步逐步的找回连接,或者找回法国人眼里中国人应该有的样子,法国人眼里的中国一直是仙气飘飘穿梭于这天地之间的样子,就像这本书封面上的古人。

 

   签名及合影    

▲文章由弘益茶道美学编辑部根据嘉宾现场发言整理,未经嘉宾审校,解释权归嘉宾所有

责任编辑:离苏

END

2022年2月1日至28日茶书销售排行榜

第一名

编号:GDZPS9855

书名:《茶艺培训教材Ⅳ》

版别: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周智修 江用文 阮浩耕主编

书号:ISBN 9787109280120

定价:98.00

出版日期:202202

内容简介

本书为“茶艺培训教材” 五册(五级)中的二级/茶艺技师培训教材。“茶艺培训教材”是在中国茶叶学会原培训教材基础上,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为依据,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2018年版)》相关要求,以令读者“ 从零开始学的茶艺学习”,逐步提升茶学和茶艺素养为编撰原则,邀请几十位茶叶科技、茶文化等领域专家共同编写完成。本系列从一级到五级,内容逐级深入和延展。系列书体例核心内容为 :科学篇、文化篇、技能篇、管理篇。依据每个阶段需 要掌握的知识,每册有增补内容篇章。本册为高艺技师培训教材,主要内容为:茶叶中的主要生化成分与品质表现;茶叶品质相关标准与对样评茶;宋代茶文化概述;宋代茶诗书画赏析;宋代茶著作;中国茶的精神世界;茶与饮食文化;佐茶食品的演变及其文化性格;茶与宴;中式茶美学的特征与范畴;黑茶与审评;茶叶专业英语;仿古茶道;国外饮茶风俗;茶艺编创;茶艺的评价与指导;茶会组织;茶艺馆的规划与风格;茶艺馆的管理;茶艺培训的组织等。

周智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级周智修智能大师”创办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茶艺项目裁判长。长期从事茶叶科技推广、茶文化传播与研究工作。主持农业农村部“茶文化转化与创新”研究项目多项。起草《中国茶艺水平评价规程》团体标准3项,编著《习茶精要详解》上下册、《茶席美学探索:茶席创作与获奖茶席赏析》《大家说茶艺》《茶童子喝茶》《茶·健康》等;被授予浙江省劳动模范、“第四、五届中国科协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江用文,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兼任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茶叶加工研究,共取得科技成果10余项,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4),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3),二等奖共4项(2项排名第1、1项排名第2、1项排名第3);2007年被授予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卖家,2011年荣获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2014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6年被评主浙江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者。

阮浩耕,曾供职杭州茶厂、浙江茶叶进出品公司。曾任《茶博览》主编、浙江国际茶业商会秘书长。著有《龙井茶与其他》《品茶录》《茶馆风景》《茶之文史百题》等。合著《西湖龙井茶》《名茶美器》《茶道茗理》等。主编《浙江省茶叶志》《浙江通志·茶叶专志》等。合编《中国茶文化丛书》《人在草木中丛书》《中国古代茶叶全书》《点茶》等。参与《中国茶经》《中国茶叶大辞典》等编撰。现为“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顾问。

第二名

编号:GDZPS8511

书名:《少儿茶艺指导用书:上中下》

版别:济南出版社

作者:大可 王莹主编

书号:ISBN 9787548840169

定价:118.00

出版日期:202001

内容简介

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习和体验茶文化是感受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本套书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出发,在传统性和文化性上,兼具趣味性和适宜性,能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了解茶艺知识,以及品茶、泡茶实践活动中更真切地感受茶文化,养成大方、高雅的风度和气质,是一套实用性和研究性非常高的少儿茶艺课程指导用书。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茶文化,本套书根据小学生各年段的学习特点和接受程度,从低、中、高三段,分别从茶之礼、茶之器、茶之艺、茶之叶四个方面讲述中华茶文化,注重知识内容的生活化、游戏化、趣味化,引导学生通过听、说、看、闻、触等方式获得更加完整、丰富的茶文化体验。书内还包含茶艺活动课程资源,同时也提供了茶文化体验空间及班级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案例。

第三名

编号:GDZPS9865

书名:《中国茶山行记》

版别: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作者:陈勇光著

书号:ISBN 9787518438181

定价:98.00

出版日期:202202

内容简介

在茶文化被花哨的器物与繁复的仪式渐渐遮盖本真的今天,本书用一种慢而踏实的态度,向我们展开了中国茶的源头画卷。作者不以茶价论高下,对知名品种和深山野茶一视同仁,用脚步丈量茶生长的土地,记录中国20省茶产区的独特风土。15年行走茶产区,在天涯之南寻找野茶树,在青藏高原考察还在记工分的茶场,在飘雪的茶园中记录得茶之不易,更关注求证茶背后的传说故事,还原真实茶事,本书是当代茶文化著作中难得的客观记录与冷静思考。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是他在云南目睹古树茶的热潮与外来采茶工的艰难时,发出的慨叹。一盏诗意,万千辛劳”,是亲历苏州东山岛制碧螺春细致工艺后的感慨。对于茶树生长环境和生态的初心关注贯穿全书,也贯穿作者十几年的不懈行走。

一部茶之源头的百科全书:几乎每一种你听说过的中国茶品种,名品茶和小众茶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真实的产地故事。一部制茶工艺的珍贵纪实:武夷岩茶、茉莉花茶、君山银针、雨花茶……详细、如实记录每一种茶的制作工艺,为当代茶文化留下珍贵的记录。一部爱茶人的游学指南:去茶产区看什么,学什么,怎么看?来自茶人的真实攻略为你指路。

陈勇光,《茶道》杂志社主笔,国家一级评茶师。自2006年《茶道》创刊以来,深入一线茶区,知行并举,足迹遍布中国20个省市的茶产区,上百座茶山。常年走访茶农、学者,深度纪录并研究茶区土壤生态、种植与制茶工艺,以亲身体验来讲述对茶的理解与感悟。著有《闽茶夜话》《茶悦--奇茗30品》及数十万字的茶文。

第四名

编号:GDZPS9794

书名:《云南近代茶史经眼录》

版别:云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郭红军编

书号:ISBN 9787548245643

定价:338.00

出版日期:202201

内容简介

书中所辑史料的来源,有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网络及个人等诸多渠道,但均为历年官方文献、档案及公开出版物等原始材料。当自然科学对某些事物尚无法做出精确判定的时候,从历史文献入手,似乎不失为一种好的解决方案。譬如云南茶树品种的多样性,云南茶区发展趋势暨省内各地区茶树的种植历史和古茶园、古茶树的来历及野生茶资源;等等。

本书没有《前言》《后记》等内容,旨在凸显所辑文献的力量,让史料中的文字“活”起来。本书虽名《经眼录》,但实际上编者“经眼”之云南近代茶史文献十倍于此。书中所辑,主要着眼于读者亟需了解的角度,全面回顾云南近代茶业的发展历程。此类书籍的编写,考较的主要是编写者蒐集史料的能力和语文水平。因此,每一位肯下些“笨工夫”的有心人,都可以做到、做好。惟不少原始文献需要断句、标点,编者囿于学识,错讹定然不少,心中惴惴,尚请读者宽宥。

本书辑录了1840–1949年间有关云南茶政、茶法、茶务、茶论等方面之稀见史料,分中外著作、海关报告及贸易统计、省内刊物、茶业文集、茶文化藏品赏析等五编,复按其编撰、所涉历史时期或出版、刊发时间之先后次序呈现,内容涉及云南近代茶业的产、制、销各个环节,是一部研究云南茶史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郭红军,笔名求阙斋主、中土茶人;茶史、茶工艺研究学者及践行者;云南省茶业协会(驻会)副秘书长,中国茶叶学会(个人)会员,中华茶人联谊会理事,一级评茶技师。事茶近20年,在《农业考古》《云南茶叶》《茶艺·普洱壶艺》《普洱》等中文核心及相关茶叶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万字,2017年编著出版《黑茶通史:兼记民国茶事》(67万字;云南美术出版社)。

第五名

编号:GDZPS9623

书名:《安化黑茶品质化学与健康密码》

版别: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刘仲华主编

书号:ISBN 9787571012663

定价:98.00

出版日期:202110

内容简介

《安化黑茶品质化学与健康密码》以安化百岁老人现象为出发点,从安化黑茶对糖类、脂类的代谢促进和增强身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的机理等角度,深度阐述了“安化黑茶,二十一世纪健康之饮”的科学内涵,解读黑茶中蕴含的人类健康密码。书中部分学术成果已在国际知名学术杂志如《nature》等期刊上发表,现以更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从化学角度讲解安化黑茶有何种神奇功效,又要如何促进人体健康。

  刘仲华(1965.3.14- ),男,茶学专家,湖南衡阳县人。1985年、1988年于湖南农学院茶学本科、硕士毕业,2014年获清华大学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茶叶加工理论与技术、茶叶深加工与资源利用研究。揭示了黑茶品质风味形成机理,创立了黑茶优质高效加工关键技术体系。建立了茶叶功能成分和速溶茶绿色高效提制新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及湖南省十大创新奖。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六名

编号:GDZPS8706

书名:《瓶花六讲》

版别:九州出版社

作者:徐文治著

书号:ISBN 9787510869990

定价:68.00

出版日期:201806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继《瓶花之美》又一中国传统插花力作;作者为国内知名瓶花艺术家,在插花界有影响力很大;作者常年从事瓶花教学,学生众多,深受插花爱好者欢迎;内容通俗有趣,图片精美,是学习中国传统插花入门必读之作。

瓶花乃历代文人惜春护花,清雅之首务,故与文人诗画颇多假借,其涉及工具、花器、插贮、滋养、环境、玄赏诸多方面。深入其中,方知瓶花之道与历代文人艺术修养、审美时尚流变、生活方式嬗递息息攸关。

该书偏重探讨的是瓶花一事,旨在为读者勾勒出传统插花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以期能自瓶花一窥传统文化之堂奥,体味传统文人赏鉴艺术之慧心。味之者若能从中悟得传统文化之门径,或竟从中汲取今日生活之动能,化传统入于当代,我辈夙愿即达矣。

本书《瓶花六讲》自朝代入手。一代有一代之学风、之好尚,瓶花处风雅之榜首,自然吸引一众文人殚思其间,沉湎其中。梳理一代瓶花史料,或可见历代文人性情及时风所尚,故不可以微艺而鄙薄之。奈何仅为浅尝辄止,未能深入。权作抛砖引玉,所谓“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本书是国内著名瓶花艺术家徐文治继《瓶花之美》之后又一部有关于中国传统插花的力作。本书以瓶花发展的历史为线索,梳理了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历代瓶花的文化、器具、风俗,是一部极为难得的中国传统插花文化史。

徐文治,恭王府传统中式生活研究所副主任,布里艺术文化中心创始人,资深艺术媒体人、策展人、空间艺术规划师。曾任《画廊》杂志副主编,《新美域》杂志主编,对萧谦中、陈师曾、溥儒、赵朴初诸先生研究用功甚勤,有相关论述发表或出版。

近年来致力于传统生活美学研究,主推整体空间的艺术规划、设计和布置,对文人茶事及瓶花艺术颇有心得。近来更致力于探讨瓶花在艺术展览和当代生活空间中的运用实践,常年为恭王府、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苏州博物馆等机构的相关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提供展陈设计服务。为苏州博物馆“梅景传家——清代苏州吴氏的收藏”展陈待花,作品入围中国室内装饰协会陈设艺委会第八届陈设中国•晶麒麟空间陈设美学奖。

第七名

编号:GDZPS9769

书名:《茶鉴:中国名茶知识、品鉴与茶艺》

版别: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作者:陈龙主编 蓝彬 李军副主编

书号:ISBN 9787518436163

定价:68.00

出版日期:202201

内容简介

《茶鉴:中国名茶知识、品鉴与茶艺》是一部实用的中国名茶品鉴宝典和茶艺全程学习指南。此书600余幅精美图片,独特的图说方式,以图鉴茶,以文识茶。名茶图谱展示干茶、茶汤、叶底,帮您识别、鉴赏、选购中国名茶。配有六大茶类冲泡参考视频。一本书窥见中国优秀茶文化。超实用、很科学、可珍藏。

本书是一部实用的中国名茶品鉴指南书,全书以非茶专业人士为读者对象,挑选读者感兴趣的方面加以介绍,总体包括名茶知识、名茶图谱品鉴、名茶茶艺三部分,具体介绍了中国名茶的起源、文化、品类、特征、鉴别、赏析、茶艺、茶与健康等内容,语言风格通俗易懂,是一部系统介绍中国名茶的大众读物。其中涵盖几百幅精美图片,结合灵动的图文叙述方式,以图鉴茶,以文识茶。图片展示干茶、茶汤、叶底,帮读者识别、鉴赏、选购中国名茶。本书图片视觉效果精美、叙述精炼直达要义,适合茶叶爱好者、饮茶初试者等大众人群。

陈龙,茶书网创始人、“品茗读书会”发起人、“感德真品”茶业机构创办人。出生于有“中国茶叶第一镇”之称的福建省安溪县感德镇。曾任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茶》制片人、《劳动午报 茶业品牌》副主编、《中国法治》杂志记者,现为“感德真品”茶业机构总策划、茶书网主笔、“品茗读书会”规划人。

茶书网以继承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为理念,以弘扬茶文化、科普茶知识为宗旨。网站的开通弥补了茶界的一项空白,更好地服务于茶业经营者及广大茶文化爱好者。网站目前拥有上万种茶类书刊和音像制品,除经营茶文化产品、茶产品外,还(代理)出版茶类作品,而且还为茶文化爱好者提供茶类书刊、音像制品的订购和闲置茶文化书刊、音像制品的代销服务。网站的设立结束了长期以来爱茶人没有自己书店的历史。

第八名

编号:GDZPS9577

书名:《茶童子喝茶》

版别: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周智修主编 中国茶叶学会编绘

书号:ISBN 9787109161061

定价:8.00

出版日期:201201

内容简介

茶的故乡在中国 茶童子喝茶 茶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古代医药书《神农本草经》中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古为茶字)而解之”之说,也就是早在5000年前我国农业初始时期,就已经知道了茶的药用价值。直至现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大森林中,仍生长着许多古老的大茶树。茶的故乡在中国。我们热爱故乡,也热爱故乡的茶。

本书是中国茶叶学会编写一本少儿科普读物,以漫画的形式,生动而浅显地讲解了关于茶的历史、文化、基础知识、营养健康、泡饮方法等。文字有1万多字,图片70多幅。

周智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级周智修智能大师”创办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茶艺项目裁判长。长期从事茶叶科技推广、茶文化传播与研究工作。主持农业农村部“茶文化转化与创新”研究项目多项。起草《中国茶艺水平评价规程》团体标准3项,编著《习茶精要详解》上下册、《茶席美学探索:茶席创作与获奖茶席赏析》《大家说茶艺》《茶童子喝茶》《茶·健康》等;被授予浙江省劳动模范、“第四、五届中国科协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第九名

编号:GDZPS9645

书名:《即茶即道:中国茶道思想研究》

版别:四川文艺出版社

作者:董海斌 唐海桂 耿琼珂 刘怡凡著

书号:ISBN 9787541160134

定价:58.00

出版日期:202105

内容简介

中国茶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广泛吸收了其他文化元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在传统哲学视域中,中国人一贯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并且在实践层面也深入贯彻了这一伟大的哲学思想。中国茶道作为传统优秀文化的代表,集中反映了中国文化多元性的特点。中国茶道主要围绕人、茶、社会和自然四者的关系开展。在这里,中国茶道表达了一个深刻的观念:人的存在应该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为前提。这样理解中国茶道的精神就不难发现,古代注重人的主体,同时也注重自然的利益,讲究人以茶道为载体,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正好契合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在中国茶道的研究领域,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茶道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的特点属性,广泛汲取了儒、释、道等文化要素,建构和发展了特有的文化体系。从儒家积极入世,提出“精行俭德”,赋予茶道“仁义”“中庸”等义理,到佛家的“禅茶一味”,通过品茶水的苦、甘、甜等味而觉悟人生,再到道家倡导“清静无为”“顺应自然”等的修行理念。可见,中国茶道在自身的发展脉络中遵循着客观的规律,即其理论及实践活动符合传统各家文化的要义。中国茶道开放性的特点体现在其理论逐渐渗透了儒、释、道的理论元素,并且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体系。以辩证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中国茶道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书分为五章,主要从中国茶道与道的关系、中国茶道与佛家的关系、中国茶道与儒家的关系、中国茶道与现代人的身心修养的有关系和中国茶道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系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以下是本书内容的简要介绍。

第一章,中国茶道与道家思想。本章探讨中国茶道与道家思想的有关系,揭示了中国茶道中所体现出的道家合一、崇尚自然、养生长生等思想。

第二章,中国茶道与需家思想。本章探讨中国茶道与儒家思想的关系,认为儒家思想对茶人人格的自我完善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与价值。

第三章,中国茶道与佛家思想。本章主要论述了茶道与佛家禅宗的思想渊源,以及禅茶一味的思想发展。中国茶道传播至海外,对日本茶道四谛——“和敬清寂”的提出亦有很深的影响。

第四章,中国茶道与现代人的身心修养。本章探讨了中国茶道与现代人的身心健康产生的积极影响。

第五章,中国茶道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本章论述了中国茶道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指出中国茶道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家园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以及现实意义。

董海斌,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唐海桂,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耿琼珂,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刘怡凡,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第十名

编号:GDZPS0224

书名:《中国茶文化》(修订版)

版别:山西人民出版社

书号:ISBN 7203037274

作者:陈香白著

定价:15.00

出版日期:200805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上、中、下三篇有机组合而成。上篇简叙茶史,突出了茶文化体系对于“生态环境优化”、“人类生命优化”的深远意义。中篇阐明茶理,提出了中国茶道“七义一心”说,首创《中国茶道太极图》,揭示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中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是中国茶文化之内核。下篇详析茶法,以潮州工夫茶为实例,全方位论证了“中国茶道”、“中国工夫茶”、“潮州工夫茶”实质是三位一体,梳理了工夫茶道的家庭文化功能及其存在的基础,深层次地显现出“历史与现实、民族与世界之观念融通”这个时代主题。

陈著以人为思考中心,以人类所创造的茶文化为研究对象,以服务现生世为立言宗旨。陈著的逻辑思维是严密的,论证是成理的,观点是新鲜的,可为中国茶道理论体系之构筑奠基。

陈香白 1938年10月生,香港人,大学文化,广东韩山师范学院副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潮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高等学校《岭南丛书》编委,广东省高等学校古籍整理研究中心委员,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特约顾问编委,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易》学,历史学,文化学,方志学。主要著作有《中国茶文化》(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潮州三阳志辑稿》(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被列入《岭南丛书》、《稽愆集》点校(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等。主要论文:《永乐大典“潮”字号残卷概说》发表于《文献》第15辑;《永乐大典所辑潮州城图考略》(第一作者)发表于《自然科学研究》第8卷第3期;《潮州工夫茶与儒家思想》发表于《孔子研究》199D年第3期;《论中国茶道的义理与核心》发表于《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秋之卷;《茶道即人道》发表于《中国文化研究》1996年秋之卷(该文入选中国经济出版社《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萃》);《茶道与<易>道》发表于韩国《第四回国际茶文化(研讨)大会条文化论文集》(1996年5月)。此外尚有发表于国内外学术刊物的论文70多篇。先后应邀出席“法门寺唐代茶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香港“潮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韩国“第四回国际茶文化(研讨)大会”等国际会议10多次。获奖作品有专著《潮州文化述论选》、《潮州工夫茶概论》,论文有《地名:一种文化积淀》、《畲族源论纲》等。1995年获郎山师院优秀科研工作一等奖。其学术传略被载入《中国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辞典》(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历史学学者辞典》(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世界名人录》(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出版)等近10种大型辞书。

来源:茶书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带您了解日本茶室设计


由石材砖瓦结构的传统所孕育而出的欧洲建筑师,在面对木头青竹搭设而成的日本合屋时,也许不愿意承认里头会有什么能称得上是建筑学的东西。一直要到非常晚近,在研究西方建筑的人士中,才终于有人懂得欣赏日本雄伟的寺院,赞扬它们掠获人心的完美姿态。既然连最经典的建筑也只受到此种对待,我们自然难以期待外地人,对于茶室那精致深邃之美,能够加以领略,抑或是体会它在建筑与装置原则上,截然不同于西方的优点所在。

奈良唐招提寺·金堂

茶室(数寄屋),望文生义且又名副其实地,不过就是一间小房间,甚至只是一座小草屋。数寄屋这个词,本义即为“时兴之所”。而近来,许多茶道流派的大师,纷纷依据自己心目中茶室的构思,对传统摆设改弦易辙,将大量中国元素纳入其中。如此一来,数寄屋也可以有“虚空之所”或“不全之所”的意思。就其材质特性无法持久,目的也只是建来盛载一时涌现的诗意而言,茶室不啻是间“时兴之所”;就它在满足当下所追求的美感之外,便完全不做多余的装饰摆设而言,茶室确实是间“虚空之所”;就它刻意留下一些未竟之处,交由想象力来加以补足而言,正足以作为一处崇拜“缺陷”的圣地,因此也的确是间“不全之所”。

时至今日,日本的室内装潢,依旧极端简洁朴素,在外国人眼中可说是到了无聊的地步,也是由于我们的建筑观念,自16世纪以来,便深受茶道的理想影响所致。首座独立建造的茶室,创始者乃是千宗易,也就是广为后人所知的千利休。16世纪时,身为史上最伟大茶道宗师,在太合秀吉的支持下,千利休制订出一套相当完善的程序规定,以供参与茶会之人遵循。在此之前,茶室内外该有的设计与规格,则为15世纪知名大师武野绍鸥所定。

千利休(1522—1591年4月21日)是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著名的茶道宗师,日本人称茶圣。本名田中与四郎,家纹是“利休梅”。时人把他与今井宗久、津田宗及合称为“天下三宗匠”。

武野绍鸥(1502—1555),千利休的老师、日本茶道创始人之一。同时他还是一位连歌师。他的连歌中凝聚了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并把这种美的意识及思维方式与茶世界的表现方式结合为一。

京都大德寺高桐院·意北轩(1607年由利休宅邸移筑于此)

早期的茶室,仅仅在一般客厅的内部,由屏风隔出一块地方,作为集结品茶之用。这块被隔出来的区间叫作“围间”,直到现在,凡是附属于整体房舍、非独立建成的茶室,依旧以此为名。至于自为独立建物的数寄屋,组成的部分则包括:一间茶室本体——其空间大小设计成一次至多只能容纳五人,呼应那句“多于美惠三女神,少于九缪斯”;一间用来在茶会开始前清洗及整装茶具的准备室(水屋);一处玄关(待合),宾客要先在此等待主人的邀请召唤;以及一段连接“待合”与茶室两处的庭径(露地)。

美惠女神:希腊神话中体现人生所有美好事物的美惠三女神,她们代表了真善美,因此也成为了艺术家们歌颂的主题之一。她们的名字和人数随不同地区和时期有许多变化。但在赫西俄德笔下她们有三位,从年轻至年长分别为:阿格莱亚(“光芒四射的”)、欧佛洛绪涅(“兴高采烈的”)、塔利亚(“鲜花盛开的”)。在罗马神话里她们被称为Gratiae。德尔斐附近的赛菲索斯河(Cephissus)是她们的圣地。

茶室的外观可说是其貌不扬。在大小上,甚至不及日本一般人民的住屋。但其建造时所选用的建材,则是刻意在简朴的外表下深藏着高贵。我们切不可忘记,这些呈现于外的结果,背后可是有着深刻的艺术洞见。而且,就投注于各种细节小处上的心血而言,茶室也许更胜过那些最富丽堂皇的宫殿寺院。具有一定水平的茶室,比起普通行情的豪宅大院还要所费不赀,因其在建材挑选,以及施工技术上,都极为要求周延细心与准确严谨。实际上,能够受到茶道大师延请的木工师傅,在同业中形成一个特有的光荣族群。出自他们之手的作品,比诸最精致的漆柜也毫不逊色。

茶室不仅与西方的建筑成就大不相同,更与日本自身的建筑楷模差异甚巨。

首先,古老尊贵的日本建物,不论其具有宗教性与否,单就尺寸规模而论,都还不至于令人小觑。而那些少数历经数个世纪仍能幸免于祝融之灾者,其雕梁画栋之富丽堂皇,依旧令我们惊艳不已。

直径二三英尺宽、三四十英尺长的木头大柱,透过繁复精密、交织错落的支架座托,撑起因沉重的砖瓦斜顶而嘎嘎作响的巨梁。这种建材性质和搭建方法,虽然不利于防火,却特别能够抗震,且与日本气候条件适切符合。法隆寺金堂与药师寺大塔,乃是日本木造建筑确实能够长久保存的例子。它们已经完好矗立了约12个世纪之久。各处古寺与皇宫的内部装潢,也都相当多彩多姿。

法隆寺·金堂

宇治凤凰堂

建于10世纪的宇治凤凰堂,内中色彩缤纷,镶有琉璃与珍珠母的精美顶篷与金箔华盖,光华依旧可见,更不用说那些原本置于墙上的绘画与雕刻,其残留之部分也仍于另处保留。在年代稍后的日光或京都二条城,我们甚至可以见到结构本身的美感,是如何为了装饰之繁复而受到牺牲,但不论是在色彩组合,或是各种细部处理的精巧程度上,它们都足以与阿拉伯或摩尔人风格中最为灿烂华丽的建筑艺术并驾齐驱。

▎茶室的纯净源自对禅寺的模仿

茶室所具有的简单与纯净源自于对禅寺的模仿。与其他佛教宗派不同,禅宗寺院的唯一用途,就是作为僧众的居所。佛堂不是用来供人参拜或朝圣,反而比较像间教室,供学僧们聚会讨论,或者练习禅定。屋里除了中央讲台后方的壁龛,会设有开山祖师菩提达摩,或是佛祖释迦牟尼,加上随侍其侧的伽叶及阿难塑像——他们同时也是最早先的两位禅宗祖师——除此之外,几乎可说空无一物。讲台上供奉的鲜花与束香,只是为了纪念上述诸圣对禅门的贡献。我们曾经说过禅门僧侣在达摩祖师的画像前,依序共饮一碗茶的仪式,是日本茶会的渊源。这里可以附带一提的是,上述禅宗佛堂讲台后方的壁龛设计,则是日式房间内那处用来放置书画与插花,以陶冶宾客性情、表现主人敬意的空间——“床之间”的原型。

京都最古老禅寺建仁寺·红叶庭园

每一位伟大的茶人,都是禅的子弟,并且试图将禅思精神,引进到现实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因此茶室与其他茶会的器具设备,率皆反映着许许多多的禅宗教义。正统茶室的尺寸,是四叠半榻榻米大小,也就是十平方英尺,此规定源自于《维摩经》中的一个段落。在这部引人入胜的经典中,维摩诘就是在这样大小的房间里,迎接文殊菩萨以及佛陀的八万四千名弟子;这个寓言的主旨在于,在佛家理论中,对于真正达到大智慧境界的人来说,空间也是一种“空”。

另一方面,“露地”,也就是自“待合”连至茶室本体的庭园小径,则象征着禅定过程的第一个阶段:进入自明之道。因为它的作用,正是一面将茶室与外在世界区隔开来,一面为人们的感官注入一种新鲜感,以利于完全赏味茶室本身追求的唯美精神。步入万年青的摇曳树影,踏上乱中有序的碎石小路;路边散落干枯的松针,石灯笼上布满青衣。走过这样一条庭径,没有人会忘记自己当初的心情,如何不知不觉地,将所有世俗纷扰抛到九霄云外。这让人可以虽身处于闹市中心,却感到自己位在远离文明扰攘的森林。

京都大德寺瑞峰院·露地

在追求这些“静”与“净”的效果时,茶道大师们所呈现出的匠心独具,可说是精彩万分。不同的茶人,对于“露地”应该激起通过的宾客何种感觉,见解也不尽相同。有些人是追求完全的寂然,例如千利休,便主张设计露地的秘诀就在这首古代歌谣中:

“踽踽独行远眺望,也无红叶也无花,

深秋薄暮月朦胧,一轩坐望浪淘沙。”

而像小堀远州等其他人,则要求不同的效果。远州认为庭园小径应有的理念是像下面这类句子:

“夏夜望海远,茂林眺月晦。”

小堀远州(1579—1657),继千利休和古田织部之后的江户时代初期的代表茶人之一。他不但在茶道上独树一帜,而且也是一位著名造园家。像京都御所、仙洞御所、江户城、骏府城、名古屋城等的建筑工程以及南禅寺金地院、大德寺孤蓬庵等,都是在他的指导下建成的。

想要掌握他所欲表达的意义,并非什么太困难的事。他希望露地创造出一种有如刚刚清醒不久,一方面灵魂还停留在方才梦境中的阴暗角落,一方面精神又浸淫在半梦半醒的微醺光芒中,因此渴求着坐落于前方另一个广袤空间中的自由自在。经过如此安排与设计之后,光临此圣殿的宾客们,来到门前自然会安神宁静,假如他的身份是武士,当然也会将他的佩刀留在檐下的刀架上。茶室,是已然卓然出世的和平之所。接着这位武士需要弯躬屈膝,跪行而入,以通过不到三英尺高的矮门,不论来者身份多高,都需如此而为。

茶室入口小门

这项设计,可以陶冶宾客谦冲居下的性情。众人起先在“待合”休息暂待之时,便互相商定推辞入席顺序。待主人召唤后,诸君便依序入内,就座的动作必须保持安静,并且需先向主人安置于床之间的书画插花行礼致敬。一直到客人全部入席,除了铁壶煮水沸腾外,所有声响骚动告一段落,房内再度恢复静止无声之后,主人才会现身。茶会所用的壶底铁片经过特殊设计,让沸水带动出一种特殊的音律,悠然成乐,有如瀑布回声轰轰,激起云气隐隐;又如远处之海潮拍岸,碎浪成花;亦如暴雨滂沱,过竹林窸;或如远方山丘,松涛飒飒。茶室斜顶垂檐的高度,只容少许阳光射进,使得即使是日间,内部的光线也不会太过耀眼。

从屋顶到地板,室内所有的对象,色调都偏淡素;宾客们也需慎选服饰,好与背景颜色协调。岁月熟成是最重要的一项特征,凡是新近取得之物,都禁止出现在茶室之内,唯有竹制茶筅与麻布拭巾,特准与周遭整体形成新旧对比。茶室与茶具看起来即使再怎么陈旧,却绝对是干净无比。就算是最黑暗的角落,也都保持着一尘不染,若非如此,主人便不够资格以茶道大师自处。成为大师的首项基本功,就是通晓打扫、清理、洗刷的要领;毕竟,清扫抹拭也是一门艺术。例如,对待一件年代悠久的金属艺品,总不能如同肆无顾忌的荷兰主妇那般粗暴以对。

现代茶室设计案例

又或是,花瓶滴落的清水其实并不需要加以抹去,因为它暗示着露水一般的纯净与清爽。在这一点上,有一个关于千利休的故事,可以说明大师心目中的洁净为何。有一次,利休之子绍安正在打扫刷洗庭径,利休本人则在旁边看着。当绍安全部打扫完后,“还不够干净”,利休吩咐他再扫一次,绍安只好继续。又经过一小时的辛勤努力之后,绍安对利休说:“父亲大人,已经没有东西好清理的了,小径已经刷洗了三次,石灯笼跟树梢上都洒了水,苔藓和地衣看起来都生气勃勃,洋溢生机;哪怕是一根小树枝,或者是一片落叶,都不能在地上找到。”利休听了不禁斥责道:“蠢蛋,庭径不是这样扫的。”一边说着,一边步入庭中,抓住—棵树干摇将起来,园内登时洒满红黄落叶,片片皆是秋之锦缎!可见利休所欲,并非徒有清净,更要兼有美感与自然。

桂离宫

茶室有“时兴之所”这样的名字,暗示着它是一个容纳创意的空间结构,可以符合特定的、个别的艺术需求。茶人是去造就茶室,而非受限于茶室。因此茶室的具体样貌,自始就是为了一时所好,而非流传百世。这种人人皆有一间考属房舍的想法,源自大和民族的远古习俗:根据我们神道信仰的要求,在家长去世之后,剩下的家人必须搬离共住的住屋。不过当时之所以需要这样做,背后也许有一些卫生上的考虑也不一定。另外一项古老习俗则是,每对新婚的新人,都应该受领一栋新落成的屋子。

受这些习俗所致,远古时期的国家首都,一直需要惯常地更迁。伊势神宫这座天照女神的最高神社,每二十年重建一次的传统,即是古代仪式延续至今日的一个例子。要实际遵循这些传统习俗,一定得采用我们特有的木材构造与工法,方便拆解也方便搭筑的建筑形式不可。如果使用较为耐久的砖瓦石材建筑,当初的迁移现象便不可能出现。事实上,自奈良时代以后,虽然同为木造建筑,但改采更为巨大坚固的中国式设计后,迁都也就很少发生了。

伊势神宫

伊势神宫是日本神社的主要代表。神社是崇拜与祭祀神道教中各种神灵的的社屋,是日本宗教建筑中最古老的类型。自建造起没有外国人能够进入,直到1957年后才对外国人开放。伊势神宫依照造替制度,每隔20年要把神宫焚毁重建,称神宫式年迁宫。迄今已盖了六十二次,神宫占地达5500公顷,其中内宫90公顷和外宫90公顷严禁采伐,其神宫林为式年迁宫建筑用木材。

天照女神:日本神话传说中最核心的女神——太阳女神,被奉为日本皇室的祖先,尊为神道教的主神。据《日本书纪》记载,伊奘诺尊在逃离“黄泉国”的归途中,在日向国的橘小户阿波岐原,洗刷污秽时洗左眼生出一美丽女神。因女神出生时光辉耀天照地,伊奘诺尊甚喜,将其命名为天照大神,送她八坂琼曲玉,并命其司理高天原(诸神所居之处)。

另一方面,具个人主义色彩的禅宗思想,于15世纪时跃上主导地位,而茶室更让我们察觉到,这种思想是如何为古老日本的艺术理念注入了更深切的意涵。承续佛教一切无常的看法,还有以心御物的训勉,禅宗思想将房屋视为身体暂时的避风港。而且就连我们拥有的身体,同样不过有如原野中的一座草屋——以四周杂生的草杆绑束而成,虽能用来遮风避雨,但也有点单薄脆弱,终有一天散落开来时,又回归隐没至原本的荒芜之中。茶室以其茅草屋顶,诉说短暂易逝,以其纤细支柱,透露脆弱本性,以竹撑暗示轻微,以平凡的选材言明无所滞碍。因为将美感投射于如此单纯简朴的环境上,那妙不可言的灵光始能现身于现实之中,而所谓的永恒,唯有在这种精神世界中,才有可能追寻。

▎茶室的建造遵循对当下的真诚

茶室必须依循某种个别特定的品味来建造,乃是在遵照一项重要的艺术原则:若要淋漓尽致地赏玩艺术,就必定得真诚面对此刻的生活与生命。这并非是说无需考虑将来人们的观感,而是应当更试着去享受当下;这也不是在说无需尊重过去留下的作品,而是应该试着将前人的果实融入自己的胸怀中。

盲从于传统与公式,只会禁锢建筑艺术中个体性的展现。甚至,当今日本对西方建筑单纯的模仿,缺乏目的,又无自省,此情此景,直教人哀叹不已。我们也讶异,西方最先进国家的建筑艺术,为何尽是老调重弹,不见任何原创。也许你我正历经艺术的民主化时代,只能等待有哪一位大师,成为开创下一个光荣朝代的君王。我们何不更加喜爱往昔,而更少从事抄袭?人们不是说希腊民族伟大之处,即是他们从不依赖过去吗?

“虚空之所”这样的称呼,除了带有道家“无所不有”的理论之外,也关连到另一个概念,那就是茶室中装饰的主题,需要持续不断有所变更。茶室乃是绝对的“空”,其中的摆设,只是符合某种暂时性的美感情怀。所有的对象,都是为了增添与主题应和的美感,而刻意挑选与安置的,只有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下,才会加入一些别有用意的艺术作品。就如同一个人,无法同时聆听一首以上的曲子,美丽的事物,也只能经由不断回到某个中心主题,才能真正地掌握。因此,日本茶室的装置原则,与动辄将任何厅房变成博物馆的西方室内装潢,两者之间显然有所不同。日本人早已习惯单纯而不断变换摆设方式的装饰方法,西方那种永远都塞满了琳琅满目的绘画、雕像与古董的内部装潢,反而给我们炫耀富有的庸俗印象。一件艺术品,即使是大师的杰作,观赏者也必须要拥有强盛丰富的鉴赏力,才能在不停凝望之下,还有享受之感。由此看来,处于欧美寻常家庭的人们,艺术欣赏的能力与天分,必定是无穷无尽,深不可测,否则又怎能在混杂各种色彩与形式的作品中安稳度日呢?

“不全之所”这个说法,指出我们装置架构的又一个面向。同样是受禅道两家典范影响所致,日本的艺术作品中欠缺平衡对称,此项特征经常为西方评论家所着墨。以二元论理念为根本的儒家,以及崇拜“三元”的北方佛教,绝对不会认为表现出平衡对称,会有什么值得加以反对之处。事实上,假如对中国古代的铜器,或是中国唐代与日本奈良时代的宗教艺术有所研究,当可发现它们持续在追求这类美学理想。

日本过去典型的室内装潢,在各种设计安排上,显然也是以规律与秩序为准则。然而,道家与禅宗对于何谓完美,与上述提到的看法大相径庭。人们唯有在心智上克服自身的不完全,才能对真正的美有所认识。生命与艺术的蓬勃生气,源自于它们具有成长的可能性。茶室,将这种可能性保留给每一位客人,让他们的想象力为自己填补出完整的美感效果。在禅宗思想蔚为主流之后,远东的艺术创作,对于那不仅展示出完满、亦呈现出重复性的“对称”观念,便刻意加以回避。同样地,循规蹈矩的构图,也被认为会戕害想象力的生机。因此,画家写生时偏好的主题,乃是花鸟风景,而非人物体态。后者本是每位自身皆拥有的事物,常常让人太过于断定自己所见,即为其所是。甚至,就算没有虚荣心作祟,只出于单纯的自觉,我们所获得的观感,还是容易趋于单调。

在茶室中,随时随地可见害怕造成重复的心思。用来布置房间的各种对象,必须经过精心挑选,以避免在颜色或式样上有所重叠。已经摆上实体的花卉,绘画中就不可以再出现;煮水壶身若是圆的,盛水的器皿就得有棱有角。茶碗选的是黑色釉彩,茶叶罐便不应该挑黑色漆光;如果要在床之间放上花瓶或香炉,则切记不可将其置于正中央,以免空间受其平分对称。床之间的柱子也有必须遵守的规范,它所用的木材不能与茶室内其他柱子相同,否则还是不免引来千篇一律之嫌。

日本茶道所用部分茶具

这又是日本与西方在内部装饰上呈现差异之处,后者各种摆饰,多是匀称有序,均衡罗列在诸如壁炉架等室内各处。因此,西方的家内布置,让人目光所及之处,常常是些多余无谓的重复。更有时候,当我们正试图跟主人谈话时,他本人的等身画像,却自其身后注视着我们。

到底哪个才是真的他?正在说话的,抑或是画中那位呢?我们心底不禁冒出一股莫名其妙但又万分肯定的念头:两者之中,必有假货!多少次,我们得在餐桌前细细凝望,周围那精彩纷呈的餐厅四墙,不知不觉消化不良:鲜果与肥鱼的雕刻纵然栩栩如生,但为什么要用这些被我们采集追捕、戏弄消遣的猎物为主题呢?又为什么要特地展示传家餐具,让我们无法不去想象,是哪位早已不在人世的祖先,也曾经在此以其用餐?

简单朴素与不落俗套,确实让茶室成为免于外界忧烦的桃源。此中之外,再无他处,可以让人对美尽情沉醉,不受打扰。16世纪时,日本的统一与再造工程,令不少战士与政治家热切投入,茶室为这些人提供一个愉快放松的喘息之处。而对17世纪以来的艺术精神来说,在德川幕府所倡立的严格形式主义之下,茶室是其追求自由交流的唯一机会。任何伟大杰出的艺术作品,都会对大名、武士或庶民百姓皆一视同仁。当前的工业主义,正使得无论在世上何处,都越来越难出现真正的高贵典雅。比较起来,最需要茶室的,难道不是你我吗?

图文来源于冈仓天心、TeaChaThe,知识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7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