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普洱宁洱县种

找到约185条结果 (用时 0.013 秒)

普洱宁洱:非遗技艺制茶 赋能茶文化传承与发展

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非遗名录中的璀璨明珠,不仅承载着深厚的茶文化历史,更是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为申遗之地的云南宁洱,多年来致力于非遗传承、保护与创新,通过系统工作、深耕细作,积极促进茶文化的多样性与交流传播,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下正是茶叶丰收的季节,在宁洱的万亩茶园里,茶农们穿梭在翠绿的茶树间,熟练地将饱含春天气息的嫩叶收入箩筐。

在宁洱县普义乡雾露山有机茶园,春风吹拂,生机勃勃。茶厂生产车间主任周明正带领茶农们忙碌着,他们严格按照标准采摘春茶,每一片茶叶都承载着他们对传统技艺的尊重与传承。在周明正和他的技术伙伴的默契配合下,萎凋、杀青、揉捻、蒸压等制茶流程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春茶采摘季不仅是丰收的季节,更是考验着制茶人技艺传承与产品创新。按照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的相关流程,制茶人需要在高温灶台面前反复翻炒,揉捻时均衡用力,压制成型时专注用心。每一个环节都紧凑有序,需要制茶人们全身心投入,不得有丝毫懈怠。

“对我来说,传承老祖宗的这些技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普洱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周明正说,过程中,他们要专注于每一个细节,把关每一个环节,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品味到普洱茶的独特魅力。

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作为历代普洱制茶人在实践中形成的相对固定的流程模式,经过宁洱县文化馆“非遗保护部”的提炼和整理,大体分为祭祀茶神、原料采选、杀青揉晒、蒸压成形等环节。

2008年6月,这项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2年11月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两大荣誉的取得,不仅彰显了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的独特价值,也为宁洱县确立了普洱茶原产地和集散中心、茶马古道的源头的地位。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金字招牌的加持下,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得到了更广泛地宣传和推广。普洱周边地区的制茶人纷纷向“非遗圈”靠拢,与传承人互动交流,相互切磋技艺,共同提升发展空间。

目前,宁洱县已有众多代表性传承人致力于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他们不仅守护着传统技艺的精髓,更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他们的努力,使得普洱茶文化得以广泛传播,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文化享受和精神滋养。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宁洱县文旅局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对全县制茶人与茶产业发展进程的全面整合和调查,建立健全了非遗档案和数据库,对非遗技艺进行了详细记录和整理。同时,还组织各类协会举办技艺培训班、开展技艺交流活动等方式,促进技艺的传承和创新。

此外,在非遗传承人的申请环节中,除了对技艺流程的认知和操作作为硬条件外,还强调了社会作用的发挥作为参评条件,以鼓励更多的手艺人在运用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中充分发挥社会价值,产生更多经济效益。

  

“技艺传承是普洱茶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制茶和产品开发中,我们要充分发挥非遗文化的价值,推动茶产业的繁荣发展。”宁洱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张世坤说。

“茶商在产品开发中紧紧围绕关键技术,对不同种类的产品进行分解和细化,找出各自的制作差异,以更加精细的参考依据持续创新。”张世坤说,另一些茶商则在非遗传承人身份的助力下,尝试将产品开发“还原”为历史成果,丰富品牌文化内涵,提升市场竞争力。

宁洱县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天说,作为非遗传承人,要坚守宁洱的原料、宁洱的加工、宁洱的包装,将贡茶的制作技艺贯穿于每一款产品的选料、采摘、压制等环节。“我们要把普洱茶的品牌推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品味到这一文化瑰宝。”

宁洱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道路上,将继续深耕细作,不断推动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加强非遗传承教育、扩大非遗文化影响力、促进非遗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等举措,让这一非遗技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同时,也将积极探索非遗文化与现代产业的结合点,为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宁洱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杨媚 朱卫国

来源:宁洱发布,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普洱宁洱:做好绿色茶文章 共享健康产业福利

近年来,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紧紧围绕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产业新发展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做特“绿色食品牌”,做优“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的具体目标,不断从基地建设、产业升级、市场开拓等方面施策,推动实现绿色茶产业发展。


今年是茶源山基地获得有机认证以来的第五年,按照绿色有机的管理方式,经过几年的努力,茶树挺拔,茶芽肥壮,茶园生机勃勃,周围的绿树高山给茶园助添着生态之美,人们置身其中,尽可享受天然的美好环境。为分享春天的喜悦,宫廷茶厂特地举办春茶采摘仪式,邀四方宾客与茶农共同体验着春茶的鲜美,感受着绿水青山间的丰收喜悦。


2019年以前,这个属于普洱宫庭茶厂的基地还只是一片普通的栽培型茶园,根据县里对茶产业的绿色、生态、有机发展方向的指导,茶厂通过种植覆荫树,结合茶树全年的生长习性,科学地修枝、除草、施肥,对中低产茶园进行改造,申报有机认证,通过几年的努力,茶园的产量和品质明显提升。以“绿色有机”为主打招牌后,企业生产价值持续好转,2023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


“以前卖10多块钱,现在可以卖到1000多块钱1公斤(干毛茶),通过品质的提升,每年向西藏供应的茶又通过西藏供应到尼泊尔,我们的基地是有机茶园,有机茶园加工和出口认证都通过了,我们肯定有信心有义务做好品质,向广大消费者提供放心健康的饮品。”普洱宫廷茶厂生产厂长蒋云海说。


宁洱全县共有现代生态茶园20.48万亩。其中,有80年代以前种植的大叶群体种3万余亩,90年代中期种植的大叶群体种2万余亩,90年代中后期种植的良种茶云抗10号、长叶白毫、雪芽100、普景1号、景谷大白茶嫁接苗等15万余亩。在大叶群体种中,通过生态茶园建设、实施生态留养等举措,大力推进茶园有机认证,截至2023年,已有4.2万余亩茶园通过改造取得有机认证。


结合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产业新发展理念,宁洱县牢固树立茶产业作为普洱第一支柱产业和举全市之力打造普洱茶产业“两个共识”,聚力推进市场开拓、产业升级、基地建设“三个重点”,深入实施目标市场开拓、名企名牌培育、有机茶园建设、茶旅融合发展“四大战略”的责任担当思想意识,推动宁洱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中有的茶企根据自身实际把有机茶园建设和茶旅融合两者结合,通过完善基地设施建设,丰富基地旅游体验,不断摸索出旅游+康养+茶文化体验等多种模式在实践中创新,促进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过去管理的茶园修剪得更整齐,给人的感觉是人工雕琢的痕迹更多一些,我们把它养到2米左右高,就如生长在自然的树林里,自然的公园,自然的景观,这样的庄园让人感觉舒服,我们追求健康养生,现在就是科学改变和干预提高它的品质和产量。”普洱古府茶厂基地负责人曾天毅说。

“我们从茶园土壤改造开始,厂房建设按照有机茶的建设要求来改造。现在建好的有专家工作站,在技术方面我们跟一些专家团队,特别是普洱茶研究院合作,不断开发出新的产品,在工艺上得到提升和改造。”普洱宫廷茶厂总经理杨秀琼说。

而在品牌打造过程中,普义乡端金村、普洱山龙潭坝等其他有机茶园正建立产品追溯体系,严格执行产品加工标准,通过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等环节逐步完善管理体系,为满足客户及市场的需要共同合力生产出优质、健康的普洱茶产品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宁洱县将紧抓乡村振兴项目渠道,从基地提质上谋划“示范村”“示范镇”建设,在加工环节中谋划茶叶初加工场所的规范和提档升级,全面推进产业发展水平。2023年,全县实现毛茶产量1.31万吨,总产值40.63亿元。预计到2025年,实现产量14430吨,总产值达50亿元以上。

“现在也提出了低碳茶园的思路,结合整个国家的双碳战略目标进行探索和思考,也是为了让广大的消费者始终能喝上健康的普洱茶,也是未来整个普洱茶良性发展的方向。茶园管理方面,我们还会强化指导茶农结合各自小气候使茶叶(树)与林木形成一种共生的关系,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多方面的丰收。”宁洱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李江波说。

宁洱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来源:云南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普洱市宁洱县走有机之路 促茶产业发展

近几年来,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对全县30余万亩茶园逐步实施有机改造,并通过抓标准、抓品牌、抓庄园、抓整合等措施全力推进“绿色食品牌”基地建设。

在雾露山1000多亩的茶叶基地里,杀虫灯、灭虫板安装均衡有序,生态科学的防治方式,让茶园保留着自然面貌。据茶农介绍,这片茶园曾经是一片传统的密集型茶园,茶树栽种间距较小,加之前些年单一粗放的管理,产量和产值均不高。2005年起,普洱茗上品茶叶有限公司收购了这片茶园,成立普义乡端金村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有机茶园的标准逐步实施改造,从源头把关,从细节把控,引导茶农科学种茶。

经过多年的努力,端金村雾露山茶地已从传统的密集型茶园变成了“仿古茶园”,并于2011年正式取得有机认证,2021年2月份,基地还获得了“绿色食品牌”市级产业基地称号。获得有机认证后,茶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凸显。农户管理面积从户均5亩增至40亩,有效减少了劳动成本,经济效益是原来的6—8倍,实现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目前,宁洱县共有茶园面积33万亩,其中,现代生态茶园面积20.48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12.16万亩,栽培型古茶园3600亩。宁洱县通过加大对茶园有机建设的宣传与指导,对有天然屏障优势的常规茶园,或茶园里已具备行道树、遮阴树等自然植被的茶园,逐步向有机茶园转换,已建成有机茶园(含有机转换)42454.05亩。

宁洱县持续加强绿色有机茶园建设,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有机肥替代化肥,推广茶园绿色防控,推进有机茶园和有机产品认证,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分类市场营销,不断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强化质量把关,严格农药销售使用监管。

来源:普洱日报 通讯员:杨媚 苏红亮 李清,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81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