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普洱万亩茶园营盘山

找到约19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云南普洱思茅区加快建设茶产业“一县一业”示范县

  持续擦亮有机普洱“金字招牌”,云南普洱思茅区加快建设茶产业“一县一业”示范县!

  在“中国茶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正掀起一场有机茶建设热潮。到2021年底,全区17万亩茶园全部实现绿色有机化,实现“思茅有机茶联盟”标准、品牌、标识“三统一”,实现规上企业茶叶产品质量管控追溯体系全覆盖。

  打生态牌,走有机路。思茅区加快推进茶产业“一县一业”示范县建设,按照构建“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要求,坚持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路子,有机茶逐步发展成为思茅区茶产业的一张崭新名片。

新茶园,有机茶园已达5.7万亩

  有机标准,为茶园带来了新风景。

  “是不是有机,走进茶园一眼就能看出来。”在营盘山龙生茶业集团有机茶基地,营盘山茶厂长王新荣对基地的有机化管理颇有心得,种植覆荫树构建茶园生物多样性,利用粘虫板等物理手段开展病虫害防控,茶地里人工除草翻土、有机肥替代了化肥,从树上到树下,有机标准管理的茶园有一种对自然生态的包容性。

  营盘山在当地群众口中常被称为“万亩茶园”,漫山的茶园十分壮美,在樱花盛开、或者云海升腾的时节,观景台看到的风景宛若世外桃源。这里仅龙生公司的茶园基地就有7350亩,已经全部进入有机转换期。5年前,管理基地的茶农被公司召集培训,禁止在茶园里使用农药和化肥,这样的改变,让茶农一下子有些不太适应。

  “就像小孩断奶一样,熬过了这个阶段,以后的路会成长得更快更强。”王新荣说基地有机化改造一开始并不容易,第一个考验就是茶叶产量的下降,营盘山茶厂的出厂毛茶从最高一年450吨降到了200吨,这直接影响到了茶农的收入。其次就是茶农的工作量增加了,比如除草防虫,过去可用化学除草剂、杀虫剂就解决的问题,现在全部都要用人工作业。

  进入12月,茶园一年一次的冬耕开始了,施有机肥、翻土除草,这些标准作业已经成为公司茶农新的种植规范。为了帮助茶农尽快适应有机种植,茶厂加大了培训力度,还提高了鲜叶的收购价,同时,政府启动了“有机肥替代化肥”扶持项目,每亩免费提供给茶农9袋有机肥,还在雨季病虫害最多的季节提供粘虫板、杀虫灯等扶持项目。随着有机种植管理常态化,茶叶产量逐步稳定增加,鲜叶价格逐年提高,茶农每亩的综合效益提高到了近4000元。

  目前,思茅区完成茶园绿色生物防控技术3万亩,实现绿色茶园面积4万亩,全区有机茶园认证与转换面积达5.7万亩,绿色食品认证茶园面积达0.87万亩、有机产品认证10个。

新主体,育龙头带动产业链升级

  从茶园到茶杯,在通向有机茶的路上,种植、加工全产业链都要进行升级。

  董祖祥是普洱有机茶产业的代表,他最早开始有机茶的尝试。如今,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2000亩茶园取得了欧盟、美国、日本以及国内的有机认证,并带动整碗村茶农种植近2万亩茶园进行有机转化。

  在祖祥有机茶庄园,做一杯干净的茶,是茶农们对有机种植最朴素的表达。公司在守住茶园基地的有机化后,按照GMP食品标准建设了8000平方米标准厂房,设有机茶生产车间、普洱茶生产车间、名优绿茶红茶精制车间,共有10条生产线投入使用,年加工生产能力4500吨。

  走进祖祥公司坐落于茶园里的生产厂房,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设备配套齐全,实现了现代化生产工艺和传统制茶手法的完美融合。

  “有机茶生产加工,我们有专门生产线,没有达到有机标准的原料都进不了这个车间。”公司产品质检员马莎莎来到压制车间制作检测样品,她介绍公司品控严格,每天有4名质检员全程跟踪生产的每个环节,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反馈并进行生产调整。“普洱熟茶生产工艺复杂,特别是在渥堆发酵时清洁化生产是一大难点。为了实现熟茶工艺获得有机认证,公司死磕工艺环节中的每个细节,就连熟茶发酵用的水全部使用桶装矿泉水。”

  龙头企业带动,有机茶生产实现全产业链升级换代。

  “在原来种植、加工标准化的基础上,实现再升级。”在茶行业摸爬滚打25年的龙生茶业集团开始了艰难蜕变,集团公司董事长朱启忠说,过去公司只是茶叶原料供应商,有机茶让公司逐步转变为打造自身品牌。目前,“龙生”牌绿茶、“龙生”牌普洱茶已经连续被评为云南省十大名茶。

  朱启忠说,未来,龙生公司将把“百里普洱茶道”途经公司有机茶园基地的区域,全部打造成以有机食品、有机农业为主的示范基地;建设一个以有机为主题的农场,让游客来到茶园就开启了有机生活方式,喝有机茶、吃有机食品、享有机无污染的纯天然环境,真正保护好绿水青山,依托有机茶园打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目的地。

加工茶叶
新科技,用科技“添香”有机茶

  在思茅区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局一楼有机产品展示中心,智慧茶山物联网平台及溯源平台建设是其中的亮点,通过扫茶饼上的二维码,可以实时看到茶叶车间的生产情况和茶厂的实时情景,让消费者能够放心喝茶。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多种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对3家有机茶生产企业进行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实现有机茶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产品达64个。

  思茅区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茶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用地保障、财政扶持、科技创新、人才支撑等方面支持措施。明确了茶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今后发展的思路、方向、目标。先后聘请了北京金必德城市规划设计院、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制定了《思茅区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思茅区国家现代农业(茶叶)产业园建设规划》《普洱市思茅区有机茶产业发展规划》等,把产业的有机茶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多规合一。

  打造“生产+加工+科技”茶业产业园区,思茅区积极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联合开展科技研发、应用和推广;完成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平台搭建;确立普洱茶研究院、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普洱学院、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等6家机构作为科技支撑。另外,促成陈宗懋院士专家工作站在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中国科学院傅伯杰院士专家工作站在普洱学院落户。强化科技支撑,打造服务全国的普洱茶科技研发中心。

  转自学习强国平台

普洱营盘山:有机茶园前景好

春回大地,普洱市营盘山万亩茶园绿意盎然,春茶纷纷吐出嫩芽。茨竹林村民小组茶农谢成一家进入农忙时节,天蒙蒙亮就起床,早饭午饭并成一餐,夫妻俩骑着摩托、挎上箩筐、备好编织袋,赶到茶园采摘茶叶鲜叶,从早上八九点一直忙到太阳快落山才回到家。

图:文旅大观

“今年茶叶发得偏晚,10多天前采摘了头拨,鲜叶价格每公斤7元,现在采第二拨,鲜叶价格下来了一点,但总体行情都比去年好。”谢成说,家里共有10多亩茶地,分布在村庄周围的3处山坡地,哪里的茶叶冒了尖,就要及时采摘,这样才能保证茶叶品质,一年采茶能收入3万多元。

“这里有虫,快过来。”“别怕,我来处理。”听到妻子的呼唤,谢成将趴在茶叶上的吊丝虫用手轻轻一捏,将虫害清理干净。边采茶边除虫,这样的场景在采茶的日子里经常碰到,即使有时对茶树上的虫子感到害怕,他们也坚持不打药进行人工除虫。

“我们营盘山正在尝试发展有机茶,有机茶很有前景,一定要克服困难坚持住,未来拿到有机认证,我们采的鲜叶价格就有望翻几番。”谢成说,营盘山村的茶园基地超过万亩,由龙生公司带动开展有机种植转化,已有8000多亩茶园连续4年没有打过农药。同时,每亩茶地政府免费发放9袋有机肥,保证了茶叶产量稳定。

在茶园里,可看到立着的一块块满是黑点的粘虫板,还有稀稀疏疏套种的遮荫树,地上冬耕时节翻过的土十分松软。这些都是实行有机标准管理的茶园特征,除草、除虫全部人工作业,不能使用农药,施肥也只用有机肥替代化肥。

“现在有省外的客户专门来认养有机茶园,虽然还没有取得证书认证,但已经得到消费者认可。”有机转化让像谢成这样大半辈子都以茶为生的茶农看到了新的希望。谢成说,有机茶的效益越来越明显,政府还在茶园建设百里普洱茶道,开展茶园观光旅游。茶叶让村民脱贫后,有机茶能帮村民实现小康。

云南网 记者 沈浩

普洱市思茅区:现代化的茶产业 崛起中的“绿巨人”

 

有机茶园成规模

现代化加工


茶尖上的思茅


日前,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通知,思茅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区,茶产业成为思茅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金字招牌。

 

“从叶子到杯子,茶产业在这里绘出了全产业链开发的现代产业图景。”思茅区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局局长郑少永说,思茅区以茶产业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名单,得益于多年来对茶产业的深耕与培育,不仅形成了规模化的种植基地,还实现了加工企业的集群化,更重要的是与茶相关的科研力量配套完善。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助力思茅区茶产业更上层楼,通过创建项目“六大工程”的实施,思茅区不断推进茶产业的全产业链开发,形成了“一心、两片、一环、一基地”的产业布局,一个集“生产+加工+科技+品牌”一体化发展的现代产业园正在崛起。

 

基地规模化 “有机”引领高品质

 

碧色万顷,茶香四溢,思茅区被誉为“中国茶城”,这里茶园面积达17.1万亩。茶,不仅成了思茅区的产业支撑,更是思茅区的城市名片。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思茅区的底气来自于这万亩连片规模化种植的现代茶园,城区周围茶山环抱,凸显了这座城的鲜明特色。

 

在距离城区10公里处的整碗村,普洱祖祥高山茶园已是享誉国内外的有机茶基地。1998年,通过对土壤化验检测后,公司董事长董祖祥在整碗村试种了30亩茶地,坚持不施化肥、不打违禁农药,还发动周边的百姓一起走上绿色、有机的发展之路。2014年以来,在政府的扶持下,公司对合作社的1万亩茶园进行有机转换改造,通过采取茶园环境(生物多样性)修复、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茶园培肥、有机茶园认证、茶园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全面推进有机茶园建设,已有2000多亩茶园取得了欧盟有机证书。

 

“我们坚持走绿色、生态、有机的路子是正确的。坚持种有机茶、施有机肥,不会对土壤、空气、水造成污染,符合现代人健康绿色的生活要求,也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回忆起种植有机茶的初心,董祖祥感慨不已。如今祖祥有机茶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还卖出了每公斤2000欧元的高价。

 

从源头上更加注重品质,思茅区推动茶产业走生态、有机路子,连续多年开展生态茶园改造,实现了生态茶园全覆盖。2017年,通过对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摸底,因地制宜开展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创建项目。该项目在思茅区南屏镇建设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茶园1.7万亩,辐射带动茶园10万亩、5个乡镇,直接惠及茶农1.05万户,逐步构建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长效机制。到2020年,将完成覆盖全区20万亩茶园的有机肥绿色农业种植。

 

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中,按有机化、科技化、景观化的要求,大力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园建设。目前,思茅区建成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园12.02万亩,其中通过认证的有机茶园和有机茶园转换面积达4万亩。截至2018年12月,现代农业产业园茶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48.66万元,安装600盏太阳能杀虫灯,完成3万亩生态防控建设,园区内75%的茶园达到国家标准园水平。

 

加工集群化 “智慧”制茶可追溯

 

无菌环境下提取,茶汤“秒变”茶珍。新鲜茶叶从杀青、晾晒,到提取、包装的整个制茶流水生产线,在生产车间现场视频监控室内一目了然。在位于思茅区的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谷,其标准化、数据化、科学化的智能制茶技术,以及普洱茶提取茶珍、普洱茶纤维饼干等创新产品的开发,颠覆了消费者对传统普洱茶加工技艺的认知,不断探索从“普洱茶生态种植标准化”到“茶叶深加工标准化”。

 

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思茅区培育茶产业集群,推动茶叶加工环节的现代化。

 

2018年1月,思茅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成立,完成智慧茶山物联网及溯源平台建设,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在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运用。目前已有祖祥、龙生、原生3家茶企完成智慧茶山物联网及溯源平台建设和标准化改造。

 

这样的加工现代化改造在普洱工业园区内的茶叶企业正不断创新运用。云南茶祖茶业有限公司自主开发太阳能中高温蒸汽压制系统与太阳能恒温烘干系统,成为国内首家将太阳能运用到普洱茶压制、烘烤加工过程的茶企。太阳能无污染、零排放、低成本的优势得到市场认可,已有5家企业完成车间改造升级,普洱茶生产正逐步告别锅炉燃煤、迈入绿色清洁生产新阶段。

 

园区内加工能力与茶园规模配套,70%以上不达标的初制所得到改造;提高精制加工企业设施装备水平,对园区内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精制加工厂进行技改;开展茶叶精深加工,大幅度提高茶产品附加值;茶叶加工工程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010万元,改建初制所1.5万平方米,购买茶叶加工设备68台(件),加工率提升20%。

 

目前,园区年生产加工能力在500吨以上的茶叶企业有62户,加工转化能力得到提升。思茅区建有木乃河加工片区、倚象创新片区,规划面积20.04平方公里,园区内茶叶加工厂82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今年以来新建改造茶叶初制所23家,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生产环境清洁化、产品标准化,园区茶叶精制率达到76%,推动茶产业向高端迈进。

 

产业链延伸 “融合”发展争上游

 

游客漫步茶园观光之余,还能体验采摘鲜叶、参与学习茶艺,“有机茶+茶庄园”正绘出普洱茶产业转型升级新风景。

 

来到位于思茅区营盘山的“龙生有机普洱茶庄园”,这里不仅是一片茶园,还是一个景区。龙生公司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模式,把基地建成体验式的庄园,打造集休闲养生、观光游览、康体疗养、户外运动为一体的生态化庄园,探索茶旅融合发展路子。

 

拉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思茅区探索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新模式,采取“基地+加工+品牌+文旅”发展模式,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建成茶叶庄园8个,建成4A级、3A级茶旅融合国家级景区2个,带动游客量200余万人次。产业园年总产值达60.1万元,主导产业覆盖率达78.1%,2017年一二三产年产值分别达9.5亿元、28.8亿元和21.8亿元。

 

位于思茅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倚象镇创新片区的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了“茶产业工业旅游标准化”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发展模式。2017年公司荣获中国首批十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的荣誉,在思茅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和茶旅融合的双轮驱动下,2018年6月又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认定。

 

思茅区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牵头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研究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制定各项目任务和措施,政府共计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60260万元投入产业园建设,调动489个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思茅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实施156公里“百里普洱茶道”项目,建设89.1公里茶园生产道路。

 

茶旅融合迈出新步伐,以有机茶种植、加工为主体,融观光、休闲及茶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生态产业庄园发展方兴未艾。思茅区将站在现代农业产业园新的起点,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实现“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目标,不断拓展茶产业附加值,打造康旅结合的产业发展新动能。(来源:云南日报)

找到约19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