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思茅:茶香弥漫山水间 茶旅融合步新途

遥望茶山云雾绕,茶香醉心人神往;新竹背篓采茶女,俏影丽容赛繁花。

在普洱市思茅区倚象镇竜竜村的有机茶园,延绵群山片片翠绿,垄垄茶树蜿蜒向远方,微风略过,阵阵茶香沁人心脾。

垄垄茶树蜿蜒向远方。图片 由思茅区委宣传部提供

普洱,地处祖国的西南端,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是“世界茶源”,有着悠久的种茶、制茶、饮茶历史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2021年,全市茶园面积175万亩,茶叶产量12.4万吨,茶叶综合产值338亿元。

这座因茶而名、因茶而荣、因茶而兴的城市,以绿色作为发展底色,以茶产业为核心,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绿色品牌,构建绿色社会,在绿水青山的生态画卷上书写着绿色发展的靓丽答卷。

思茅区是传统优势茶产区,以全域大力发展有机茶为主要发展方向,通过“一县一业”示范建设等一批项目的实施,布局了现代化产业发展要素,健全了产业链,成为全市茶产业中一个亮点。

“茶+有机”喝一杯干净茶

倚象镇是思茅区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茶园面积9.63万亩,占全区近50%。

倚象镇党委书记宋佳佳介绍,近年来,为对标思茅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打造全国有机茶产业发展标杆”目标定位,倚象镇大力推进绿色有机茶园建设,全镇8600亩茶园获得有机认证,还有约3.98万亩正处于有机转换期。

茶农杨琴正在采茶。人民网 记者 张婷婷 摄

“过去,我们采到的‘一叶一芽’一级鲜叶,每公斤收购价为十几元,现在改成纯天然、无污染的有机种植方式,一级鲜叶的春茶价格就能卖到40多元。”烈日下,杨琴快速地将一片片刚刚冒出的新芽采下,“产量虽然减少了,但我们收入增加了。”

采摘下来的鲜叶,将统一送往村子的普洱永锋茶业有限公司进行萎凋、杀青、揉捻……完成茶叶的初制加工。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目前已带动竜竜村645户村民种植有机茶。通过生态茶园改造,提升茶叶品质,大家对发展有机茶信心满满。

“虽然有机茶的价格要比传统茶高出20%以上,但对于老百姓来说,最难的是转换期的头一年,产量会出现断崖式下降。”宋佳佳坦言,有机认证每年都要检测,不但要检测鲜叶、成品茶,连茶园的水、土壤、空气都要检。

对此,思茅区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对正处于有机转换期的茶园按照每亩282.5千克标准提供有机肥,并给予金融政策支持,计划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完成有机转换。

发展有机农业,有机肥的供给体系必须构建,思茅区除了建设一批有机肥公司之外,还推动茶企、老百姓自己生产,以满足巨大的需求。

倚象镇竜竜村有机茶园。人民网 记者 张婷婷 摄

为打响有机茶品牌,思茅区坚持区域公共品牌与企业品牌并重,联合当地龙头茶企,成立了包括祖祥、龙生等品牌在内的普洱思茅有机茶产业联盟,实施以区域公共品牌为依托,企业品牌为支撑的双品牌发展战略,是云南省第一家有机茶产业联盟。

“你看这袋普洱茶的外包装,前面是区域公共品牌商标,后面是企业商标,认准这个准没错!”在思茅区茶业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项目股股长蒋晶晶拿着一袋印有“思茅有机茶”的普洱茶介绍。

区茶特中心,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也是产业服务部门。建立了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服务体系,提供全程专业社会化服务,引导企业发展有机产业。据介绍,思茅有机茶,溯源过程从茶园—采摘—加工—销售—二维码扫描体验,实现全区多家龙头企业全产业链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和赋码销售。

“我们的初衷,就是让人们喝上一杯干净的茶。”思茅区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董事长董祖祥说道。该公司带动南屏镇整碗村茶园绿色有机认证和有机茶产品加工,建成了云南省绿色有机示范村。

“思茅有机茶”,是思茅的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如今,已成为一张响当当的名片,在思茅有机茶联盟的加持下,阔步前行。这一片生态有机的茶叶,已成为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茶+旅游”解锁茶饮打开方式

在思茅区东部的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不只有工人忙碌的身影,还有游客手机、相机的“聚焦”,这里催生了新业态——工业旅游。

茶俗体验,工厂变身旅游景区。“这里是融现代化产业生产线与产业参观为一体的工业旅游景区,创新了‘茶旅融合’的全新发展模式。”思茅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施薇介绍。

沿着茶原料进入生产线至生产成品,可以体验到普洱茶一系列的升级与奇妙变化,每年吸引了5万游客前来游览。该公司总经理卢念东介绍,“目前,企业文化、普洱茶文化对游客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游客数量在稳步增加,客源从本地扩大到昆明、北京、上海等地,最多的时候一天的客流量就达600余人。”

帝泊洱生物茶谷研发的茶珍。人民网 记者 张婷婷 摄

致力于普洱茶全产业链技术创新、标准创新、产品创新和安全功效创新的研究,帝泊洱生物茶谷通过运用现代科技和生物技术,将茶叶进行深加工。同时,在包装、工艺、口感、香气上下功夫,推出了茶珍、茶保健品等,改变着人们对普洱茶的传统认识和消费方式,用一杯速溶普洱茶珍探索现代茶饮新的打开方式。

“茶珍即冲即饮,口味丰富,深受国内一线城市白领的喜欢。”卢念东介绍,“下一步,企业将与云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实现‘校地’合作,成立数字创新中心,强化茶叶和特色资源加工优势。”

思茅区东郊的龙生有机茶主题公园,在万亩茶园间设置了彩虹滑道、网红桥、小火车、穿越森林等多个娱乐项目,游人络绎不绝,运营仅一年多就收回了投资。

围绕自身茶资源,普洱市突出茶山、茶园、茶叶主体,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加大旅游产品及服务供给,吸引游客到普洱品茶购茶、体验茶文化,延伸产业链。

在百里普洱茶道观景台俯瞰,万亩茶园尽收眼底。人民网 记者 张婷婷 摄

几年间,一个个集基地、加工、体验、休闲、观光、购物、文化为一体的茶小镇、茶主题公园、茶庄园在普洱市逐渐发展起来。如今,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谷、普洱市茶马古道旅游景区、中华普洱茶博览苑景区均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茶+康养”寻找诗和远方

“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站在普洱倚象山营地暨半山酒店的栈道上俯瞰下去,云海翻涌,茶园连绵,重峦叠翠,气象万千,茫茫绿野。

这个建在茶园山腰的精品酒店是普洱市茶旅融合发展的业态,位于思茅区倚象镇大寨村倚象山的千亩茶园。依托思茅区绿水青山、茶山云海等优质生态资源,以房车营地为切入点,建设以野地露营、茶园康养、茶山游学等为内容的“大健康+生态旅游”综合开发项目。

一栋栋板屋别墅和帐篷酒店散落在云雾里、茶山间、花海中,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犹如一个个世外桃源、人间仙境。  

普洱倚象山营地暨半山酒店。图片由思茅区委宣传部提供

云海变换莫测,茶山峰峦叠翠。看着眼前的美景,从上海和爱人自驾而来的陈晨直呼,“太治愈了!”

自倚象山营地出发,驱车往南16公里,便来到思茅区营盘山的中华普洱茶博览苑。整个景区以两万四千亩茶园为建设背景,从普洱茶起源演化、发展嬗变、种植生产、历史渊源、文化品鉴等不同角度,立体化地展现普洱茶的全貌,是一幅普洱茶文化的缩略图。

原木色的桌椅依山而置,茶艺师们坐在桌前,倒水、洗茶、沏茶,一整套娴熟的泡茶工序下来,清新淡雅的茶香扑鼻而来……在这里,游客不仅能够观赏茶艺表演、品鉴普洱茶,还可以深度体验一番普洱茶的采摘、制作等过程。

事实上,来普洱探寻感受茶文化,已成为不少人的旅游必选项。

每一个有茶的地方,都是一处优雅的景致。推动茶旅融合发展,突出示范项目引领,正成为撬动思茅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新支点。  

在中华普洱茶博览苑体验中心,工作人员正现场制茶。人民网 记者 张婷婷 摄

近年来,思茅区将茶产业作为“一县一业”特色产业进行集中打造,以茶产业为核心,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采取“基地+加工+品牌+文旅”的模式高度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通过建设“百里普洱茶道”,串联茶主题庄园、旅游综合体、茶马古道旅游特色村寨,带动全区休闲茶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构造一条普洱茶产业整合发展经济环线,为全力推进“一县一业”茶叶产业示范县创建工作注入了新动能。

截至目前,思茅区已建成10个茶叶庄园,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形成了“茶+旅游、茶+文创、茶+健康、茶+科研、茶+互联网”等新型产业业态体系。

以茶兴旅,以旅促茶。利用“普洱”无形资产,普洱市以“+旅游”的方式加强产业联动,促进生态旅游与茶产业融合发展,在茶源寻根、茶俗体验、庄园度假、养生旅游等领域不断尝试,拓宽和延伸普洱茶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全力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

千百年来,茶文化已经融入普洱市发展的脉络之中。一片茶叶,承载着普洱的历史,正述说着普洱的未来……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