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普洱景迈山

找到约1,899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从茶中来 向世界走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之路

蜿蜒于青翠山峦之中,景迈山古茶林,在雨热丰富,山势起伏,森林广布的中国西南边陲寂静生长,在世居民族的代代相守间,传承绵延。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气候和土壤条件十分适合普洱茶生长。公元10世纪以来,布朗族先民发现和认识野生茶树,利用森林生态系统,与傣族等世居民族一起,探索出“林下茶”种植技术,历经千年的保护与发展,形成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独特文化景观,是保存完整、内涵丰富的人工栽培古茶林典型代表,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景迈古茶林 摄影:谭春

景迈山古茶林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区面积7167.89公顷,拥有5片古茶林,9个布朗族、傣族村寨以及3片分隔防护林,缓冲区面积11927.85公顷,居住着布朗族、傣族等少数民族,南门河与南朗河将其三面环绕,使景迈山成为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9月17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项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增至57项。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是国家文物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重要指示、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又一重要成果。中国将在加强规划、应对气候变化、鼓励村民参与、规范旅游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确保“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突出普遍价值永续传承,并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承担更多责任,为推动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人在草木间 展现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

游走在景迈山,可见山势舒缓磅礴,茶林内古树森天,茶鸟穿梭林间,古村寨在绿荫掩映中露出鳞次栉比的干栏式建筑瓦顶和金色佛塔塔尖,深灰、熟褐色的建筑外观沉着大气,与森林的浓绿相得益彰。山底,南朗河与南门河绕青山跌宕奔流而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普洱景迈山所在的中国西南地区是学界普遍认为的山茶属的分布中心和起源中心。景迈山现有5片完整古茶林,主要分布于海拔1140-1600米之间,面积共计约1180公顷,被称为千年万亩古茶林。

芒景上下寨-芒洪古茶林

在景迈村芒埂村民仙贡的带领下,记者穿梭于芒景上下寨-芒洪古茶林间,古茶林巧妙地由乔木层-灌木层(茶树主要分布层)-草本植物层构成。

循着仙贡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古茶林上层主要生长莱英、木荷、多依、红椿、榕树等高大乔木,中层则以古茶树为优势树种,同时分布有樟科、杜鹃花科等植物,下层是药材、野生蔬菜等草本植物。景观上远看是一片十分茂密的亚热带常阔叶林,进入林内则可见上层为参差不齐的高大乔木,下层为疏密不均的茶树。

而茶林中多栽植桂树、多依、樟树也有其讲究,“这些树木特有的香味不仅利于防治病虫害,还会传递给茶叶,使茶叶具有天然的香气,体现出智慧的养护技术。”仙贡笑着说。

古茶嫩芽 摄影:谭春

千余年来,景迈山先民根据茶树的生长习性,模拟和利用森林生态环境,在天然林中砍去部分乔灌木而保留一定的遮阴乔木,然后栽种茶树,养护茶园,形成了“林间开垦,林下种植”土地利用方式。

“‘林间开垦,林下种植’土地利用的传统智慧,以及世居民族遵循野生茶树生理特性和生长规律栽培茶树的漫长历程中领悟积累的生态智慧,体现景迈山古茶林世界遗产价值。”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陈耀华介绍。

为了有效防止大风、霜冻和病虫害传播等自然灾害,景迈山的先民们选择在森林间有限度地片状开发古茶林。他们一方面围绕村落控制茶园开垦面积,另一方面在开垦的古茶林外围保留森林防护线。

“禁止砍伐的森林带,宽约40米,围绕在茶林周围,布朗族称之为‘背’。茶林和茶林之间也会保留一定面积的森林作为分隔防护林。”陈耀华告诉记者,如今,这些分隔防护林大部分得以保留。

记者发现,当村民介绍古茶林时,几乎都会强调,古茶林自形成至今,不施肥料,不洒农药。古茶林为什么形成如此健康的生态系统?

“古茶林主要靠自然落叶和草本植物层提供营养,以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来防治病虫害。”陈耀华告诉记者,景迈山古茶林依托自然森林,茶树长期与多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共生,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了光、热、水、汽等要素最佳配置的生态系统,是全球古老而独特的农耕文明的杰出代表,在当今世界规模化台地茶种植园主导的背景中十分独特,显示出了对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态伦理和智慧。

传承千年智慧 诠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山峦起伏中,翁基布朗古村寨静静地伫立在山腰中,在翁基抬起头就可以看到东北部高大的神山哎冷山。“布朗族村寨一般呈现群落式布局,几个村寨背依哎冷山兴建,村寨的入口朝向神山的方向,以表达对神山的尊敬。”陈耀华在翁基观景台向记者介绍。

翁基村

景迈山世居傣、佤、布朗、哈尼、拉祜等民族,他们与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景迈山的自然条件、宗教信仰以及长期以来摸索出来的经验使得当地居民在不同海拔高度采用了最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遗产区由高到低总体呈现出神山、水源林―森林、茶林、古村寨、旱地、水田、河流的垂直利用模式。”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局长张丕生介绍,这种独特的土地平面利用方式,不仅使景迈山呈现出“森林-茶林-村落”平面功能景观,而且塑造了林-茶-人三位一体的空间关系和生态关系。森林得以利用,茶园得以保护,村寨得以发展,充分显示了景迈山居民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生态智慧,是原始森林农业土地利用的范例。

“为了有效处理和森林、茶林的关系,合理利用珍贵的土地资源,景迈山住民探索形成了自然和文化融合的村镇建设技术。”张丕生解释说,布朗族、傣族先民根据景迈山地形、水源分布和朝向等自然条件确定神山,并禁止砍伐山顶的森林。在确定神山后围绕神山选择西坡或北坡建设村寨,而将朝向较好的东坡、南坡留作耕地。

记者了解到,由于景迈山云海一般在海拔1000-1200米,各村寨都建在海拔1200米以上,而寨心是整个村寨建设的核心,村寨围绕寨心集中紧凑布局,一方面保证所有村民都可以受到寨神的庇佑,同时提高建设用地效率。村寨外围设有寨门,这样从布局上就控制了村寨规模,提高了山地村落土地利用集约性。

傣族、布朗族民居均采用传统干栏式建筑,“这种建筑既适应当地潮湿气候,满足生活所需,也能满足茶叶晾晒、加工等生产功能。”陈耀华告诉记者,布朗族屋脊饰以茶叶符号,傣族屋脊则饰以牛角符号,标志着部落对茶叶、动物的图腾崇拜。

陈耀华认为,景迈山世居民族的村落选址、布局和民居形式,都做到了对自然环境巧妙的适应和利用,体现出世居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摸索出的人居环境营建的科学性,以及与茶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共融。

“景迈山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技术和村镇建设技术等传统知识体系一直得以延续,其核心价值是基于自然资源有限性认识基础上对自然的合理和可持续利用。”陈耀华说,这些知识体系不仅完好保存了古茶林、古村寨和分隔防护林等遗产要素,而且造就了“村寨围在茶林中,茶林隐在森林中”的空间格局和整体景观,以及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有机融合,人与自然、人与人的高度和谐。古茶林不仅是他们的生产场所,也是他们的生活家园,更是整个景迈山的生态宝库。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也是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生动缩影。它连绵千年、延续不断,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它高超的土地利用方式、不断改进的种茶技艺,具有突出的创造性;古茶林中芒洪八角塔等景观,兼融中原与西南建筑风格,展现了中华文化对云南边疆的辐射和影响,具有突出的统一性;景迈山上布朗、傣、拉祜、汉等各民族友好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突出的包容性;这里所产的茶叶通过茶马古道走出国门,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合作共赢,具有突出的和平性。

欢乐景迈山 摄影:谭春

在2022年9月的现场考察评估中,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充分肯定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展现出的自然和谐、生态和谐、宗教和谐、民族和谐、社区和谐,认为这对当代世界具有重要启示和示范作用。

人茶共荣 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为何维持千年仍生机盎然?

“古茶林能够延续一千多年传承至今,一方面是其独特的‘林间开垦、林下种植’方式,另一方面也与当地独特的民族文化有关系,他们把带领部落来到景迈山并开始种茶的首领帕哎冷尊奉为茶祖,每年要祭拜茶祖,并牢记茶祖遗训,‘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茶林’。”澜沧县博物馆副研究员熊登奎告诉记者,“布朗族的茶魂树,傣族的茶神树,代表茶祖守护着茶林。茶,不仅是作物,更是他们的文化和精神。”

林中茶园 摄影:陈强

陈耀华进一步解释说,独特的茶祖信仰、以“和”为核心的当地茶文化、保护生态的村规民约,以及互敬互爱的风俗习惯,缔结了人与茶、人与自然的精神联系,保证了古茶林文化景观延续千年并依然充满活力。

2010年,针对世界遗产领域茶主题“空白”,国家文物局首倡景迈山古茶林申遗,并于2012年将其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国家文物局报请国务院将“景迈山古茶园”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支持和指导云南省、普洱市系统提升遗产保护、管理、展示水平。2021年1月,国务院批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作为我国2022年世界遗产申报项目,国家文物局指导云南省、普洱市,编制提交申遗文本,克服新冠疫情影响,采取超常规、闭环方式,顺利通过国际组织现场技术评估,最终确保申遗成功。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历时13年,这一历程是中国文物工作者锚定目标、致力于向世界全面展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和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过程,是中国文物工作者笃行不怠、推动国际文化遗产领域新理念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目前的考古发现显示,中国古人栽培茶树的历史可追溯至6000多年前,随后茶的种植、饮用和茶文化从我国相继传到邻国,并逐步走向世界。

而申遗,离不开当地居民的理解与支持。

当记者问仙贡,如何看待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时,她脱口而出,“肯定是好的,申遗成功,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古茶林。”

多年来,为顺利推进申遗工作,更好守护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国家文物局、云南省开展了大量工作。

茶林、古村寨、茶产业和茶文化是“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重要价值载体。国家文物局始终坚持文化景观整体保护原则,支持和指导云南省、普洱市,一方面建立古茶林监测体系,指导村民完善古茶林保护村规民约,确保古茶林安全;另一方面加强古村寨风貌管控,实施文物保护修缮、展示体系建设、基础设施提升、建筑有机更新、环境风貌整治。

据了解,为实现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颁布了《普洱市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条例》等3部专项法规、7部规章制度,为申遗保护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完成对现行177项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整理工作,编制景迈山村庄规划,为景观范围内15个自然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依据。

景迈山遗产监测中心

在遗产监测中心,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邹怡倩说,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建立了监测预警体系,截至目前已经安装152套监测设备,监测覆盖9个古村寨、古茶园重要位置、重点路段等,通过线上智能监测与线下人工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对风险因素实施监测预警,做到及时预防、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同时,建立了集镇区、行政村、自然村3级阐释展示系统,设置近200块保护牌和说明标识牌,对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情况和价值进行阐释宣传。

糯干老寨作为景迈山列入遗产要素的9个古村寨之一,是唯一分布在山间小盆地,传统古建最为集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传统傣族村寨,也是向心式布局最为集中的寨子。“虽说糯干完好保留了传统傣族村寨特色,但这里的村寨环境、传统民居和生活其中的人,不是一成不变的。房子不仅是房子,更是生活的地方。”景迈村村委会主任岩赛乱解释说,由于气候潮湿,干栏式建筑一般在30年左右就需要更新置换。在修缮之前,寨内的干栏式传统建筑往往存在梁柱倾斜、木构件糟朽、瓦件酥裂残破等问题和安全隐患。

让岩赛乱欣喜的是,2015年国家文物局下拨了糯干古村寨保护资金,用于传统民居保护利用、消防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如今的糯干老寨,文物建筑得到有效保护,生活其中的村民乐业安居。

糯干老寨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余剑明介绍,2015年以来,在遗产区9个古村寨开展了文物建筑修缮、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一般建筑整治、景观绿化、道路治理、展示利用等分项工程,有效保护了传统村落的空间肌理和整体风貌。编制实施《景迈山建设活动导则》,对景观范围内村民和村集体的日常建设活动进行管理,保证了建设活动规范有序。在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充分考虑居民生活改善的需要,在保护传统民居建筑特征和风貌的前提下,对传统民居建筑进行适应性改造和性能提升,为村民带来更多便利,得到村民的充分认可。

为最大限度减少人类活动对古茶山的干扰,张丕生介绍,以古茶林为核心,山顶严格保护水源,山中限定区域集中建设村寨,山脚发展生产,实施翁基、糯干、芒景等14个古村落整体资源和环境保护利用工程,人茶林和谐的空间生态关系更加巩固。

“在申遗工作中,我们还充分发挥社区居民主体作用。”张丕生说,通过制定管理规划、村庄规划,出台建房导则和茶树管理规范,并在村规民约中进一步细化管理,形成了社区参与的良好反馈与治理机制,形成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社区共治机制,并形成“政府、社区、宗教、老人”协力共管机制,山上村民自觉遵循村规民约、长者带头参与治理村庄公共事务、宗教对茶文化信仰的传续,对古茶林保护传承和传统村落社会治理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多年的有效保护管理,目前遗产区内的5片古茶林、9个古村寨格局保存完整、3片分隔防护林生态系统稳定,遗产价值载体保存完成,古村寨景观风貌保存良好,古村寨和民居建筑有机演进的进程真实、完整。

茶林航拍图 摄影:贾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符合世界遗产标准ⅲ和标准v,反映了传统茶祖信仰基础之上,政府管理与基层自治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古茶林保护管理体系。这一体系充分尊重了当地气候条件、地形特征和动植物种群,实现了对文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展现了山地环境下布朗族、傣族等世居民族人民对自然资源互补性利用的独创传统,而遗产构成要素中的村寨与传统民居建筑在选址、格局和建筑风格方面,也体现了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利用。

一切从茶中来 文物助力乡村振兴

一切从茶中来。

景迈山世居民族在漫长的历史生活中与茶相伴,以茶为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包括种茶、制茶等生产文化,食茶用茶、民族习俗、民居建筑等生活文化,品茶咏茶、民间艺术、宗教信仰、民族精神等精神文化。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遗保护中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通过民居保护、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使景迈山各民族的生活质量、生活环境、文明程度得到显著提升,保护景迈山茶业原始业态得到有效保护,实现了景迈山古茶林申遗保护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惠及广大百姓。

玉洪是翁基村村民,她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们一家共有三口人,家里有40多亩茶地,主要在家里制茶,每年大概的收入是在10多万元左右。”

采茶 摄影:苏锟

陈耀华介绍,景迈山茶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景迈、芒景两个村寨90%劳动力从事与茶产业相关的工作,诸如种植、茶园的维护、茶的制作、加工、储藏及贸易等各个方面,茶叶收入占村民总收入的90%以上,遗产地居民收入远远超过所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带动了遗产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促进了古茶林的保护。

保护与发展良性循环、相得益彰,使得这一古老的遗产,经久而不息、历久而弥香。如今,因茶而生的物质、精神文明依旧饱满鲜活,为世界提供了一份真实完整的茶文化遗产,彰显了景迈山古茶林强大的生命力。

制茶

在景迈山采访多日,回想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和谐。在糯干老寨,发现很多人家都在一楼设有专门的茶室,并在桌上摆有食物水果等。“几乎每家都有茶室,这里的百姓淳朴善良,喝茶是不要钱的,不管认识不认识,都可以走进去喝茶,不管买不买茶,老百姓都会很热情地接待。”岩赛乱介绍说。

在翁基小广场,发现很多小店铺比邻而立,但却无人看守,熊登奎解释说,“老百姓只是在旁边标注上价钱,贴一张收费二维码就放心做他们的农活去了。他们相信,人与人的关系亦如茶一般,简单、干净,彼此需要的是一份用心、懂得和信任。”

如今的景迈山,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生活创业,1994年出生的芒景村村民岩砍,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创业。

问到为何选择回来,岩砍告诉记者,“我想起小时候,当时都是泥路,没有电,当时的梦想就是好好学习,走出这座大山。后来,我成功地走出大山,去到首都北京。一开始几年还不错,可是到了后面,总觉得生命里缺点什么,很难看到生命的意义,于是我选择回到了家乡。”

景迈山云海 摄影:胡里城

翁洼观景台是岩砍最喜欢的地方,“每每站在这里,我都会无比感动,从这里望去犹如一幅壮丽的山水画。每一秒都在不停地变化着,早上这里云雾缭绕,中午这里山清水秀,傍晚这里彩云满天。如果要说哪里离天堂最近,那么就是这里了。”

回到了家乡,仿佛充满了能量,岩砍说,“现在我与朋友一起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开启景迈山探索之旅,致力于景迈山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非常有意义。”

申遗成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司长邓超表示,国家文物局将继续指导云南省、普洱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贺信精神,“本着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不断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打造“活态”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案例”,向世界讲好茶文化遗产的“中国故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贡献“中国力量”。

2022年9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马龙·马丁从普洱带回一粒古茶种子,今年他短信告诉同行的中国人员,“带回的种子发芽了!”

人在草木间,白驹忽过隙。传承千年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改变的是走出大山,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而不变的是,人茶共荣的文化景观仍将生生不息,传承千年。

来源:茶贵人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申遗之云茶产业观察

近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这一话题燃爆全网。在云南,以申遗成功为契机,景迈山茶产业乃至云茶产业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申遗成功是一次国际化、标志性的茶文化传播重大事件。借助申遗成功的契机,透过“世界级光环”,全世界将再次感知云南茶、中国茶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何在发展中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原生态”,让景迈山古茶林永久留下来、让云茶产业“活”起来?光环之下,云茶人欣喜之余,也更多了一分思考。


大平掌古茶林


为世界认识云茶打开一扇门

名山古茶林就是云南的一座座“金矿”。一山一韵,百山百味。优越的古茶树资源为云南普洱茶走向世界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云南是茶树的起源和多样性中心、种质资源宝库,也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古茶园保存面积最大、古茶树保存数量最多、种质种类最丰富的省份,素有‘古茶树王国’之称。全世界茶组植物共有31个种和4个变种,中国共有30个种和4个变种,云南就有23个种3个变种,占全世界比重的74.3%。”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何青元说。

近年来,我省得天独厚的茶资源正逐渐被全球越来越多的爱茶人认识。业内人士纷纷表示,此次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让茶成为云南农耕文明的鲜活代表和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媒介,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功申遗将加速云茶推广的脚步。

云南省现代农业重点产业(茶叶)专家组组长吕有才坦言,申遗成功有助于人们对遗产地多元价值的重新认知、传承延续与再创新,同时对于弘扬普洱茶文化、讲好民族茶故事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大事件。

谈起景迈山古茶林和云南名山名茶,人们总是滔滔不绝。在他们看来,申遗成功能让世界看到云南远不止古茶树资源丰富。


采收秋茶


“今天我刚刚上架了景迈山的螃蟹脚,我们茶农定期采摘茶叶和伴生的螃蟹脚等产品,能有效控制茶树的长势,避免寄生植物破坏茶树营养。林子里的古茶树遮挡了强阳光直射,落叶又为土壤提供养分,野生菌、水果、药材等都能和谐共生。这种模式不仅给我们茶商带来好产品,更为各茶区提供了一个发展思路。”普洱圣润茶业负责人苏晟说。

走进景迈山古茶林,村落坐落在连片的古茶园之中,森林环绕,农田散布。人地相协,复合型生态景观,有效改善了山地区域小环境,这样的茶园可持续发展模式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何青元表示,可以预见的是,申遗成功将大幅提升云南茶的价值,进一步擦亮普洱茶的金字招牌。通过景迈山的茶恋上云南茶、爱上中国茶。树立起景迈山古茶林这个典范,对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有益,让大家都来爱护珍贵的古茶树资源。与此同时,随着影响力的提升,云茶高端化、品牌化、绿色化方面也将得到提升。

“申遗成功为世界认识‘云南茶’打开了一扇门,使云茶产业的认知度、影响力不断增加。云南茶品牌和地位得到提升,将有力持续推进云茶产品市场拓展,促进云南茶叶大省向强省跨越。”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王兴原说。

近几年,我省关于茶的文化遗产,包括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种类型,成为深化“大文化遗产”观的典范,也为新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带来启发。

2022年11月,44项“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有来自云南的红茶制作技艺(滇红茶制作技艺)、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普洱茶制作技艺(大益茶制作技艺)、黑茶制作技艺(下关沱茶制作技艺)、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和茶俗(白族三道茶)等6项茶技、茶俗入选。

为传播中国农耕文化、茶文化,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持续加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截至目前,农业农村部已认定了6批13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列入其中,普洱古茶园系统同时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手工制茶


做足“茶文章”做活“茶经济”

在申遗之路上收获的成果,是世界对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的认可,更是云南向世界做出的文化传承的承诺。

如何写好景迈山古茶林、云南茶产业保护与传承这篇文章,云南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

近年来,我省坚持以茶文化铸魂、以茶科技驱动、以茶产业富民,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政策激励与市场激活双轮驱动,扎实推进云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先后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云茶产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云南省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等政策文件,持续对茶产业绿色有机基地建设进行奖补。全力实施《促进农业市场主体倍增培育计划》等抓实云茶产业主体培育。通过“10大名茶”评选表彰等抓实品牌打造。遴选勐海县、思茅区、双江县开展“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等活动,典型引路助力云茶高质量发展。

数据看成绩。2022年,云南茶园面积795.5万亩、茶叶产量53.4万吨,居全国第一位;云南绿色有机茶园244.7万亩,居全国第一位;普洱茶越陈越香,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滇红茶汤润色亮,蜚声海内外;农业产值229.2亿元、加工业产值80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1%、13.2%;茶农来自茶产业的人均收入达5187元,同比增长10.2%;云茶产业规模大、地域分布广、涉茶人口多、带动能力强,正在成为边疆地区富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保护文化遗产,既不能过度开发,亦不能“关起门来”。正如不少网友所说的,鼓浪屿的文化遗产,不止于菽庄花园的“藏海”和“补山”等有形物,还在于街角一位老人向你娓娓道出家族闯南洋的故事。

云茶产业早已突破种茶卖茶的局限,一片叶子的故事正延伸到二产、三产领域。

经过多年的布局发展,景迈山走出了一条“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共融”的乡村振兴路。在保护中发展,满山绿叶变“金叶”。景迈山柏联普洱茶庄园内,茶叶生产过程在透明的厂房里展现出来,茶元素扎根在庄园运营的每个环节里。

未来,景迈山古茶林也将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游客们可以领略云茶文化的魅力。景迈山古茶林也将推动普洱市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

吕有才认为,申遗成功后“享云南生活,品云茶魅力”或将成为时尚,有利于“三茶统筹”思想的践行,使高原特色茶产业的民族性、生物多样性、经济性、社会性、科学性有效统一。借此机遇,利用云南丰富的自然资源、特色民族风情,打造一批特色茶庄园、美丽茶村、秀美茶园,家庭茶苑,以特色小镇、美丽乡村、茶叶庄园为载体,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开发“茶+N”的特色茶旅精品线路;依托独具特色的民族茶文化资源,编撰一批茶文化作品,讲好云茶故事,增强软实力,提高茶效益,有效推进云茶产业与新兴业态融合发展。

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是云茶传承和保护的新起点。保护遗产、赓续文脉,云茶产业必将焕发新生机。

销售古茶


云报全媒体记者王淑娟

景迈山大金塔本版图片均为云报全媒体记者 陈飞 摄

自2010年6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启动以来,普洱市人大常委会、澜沧县人大常委会相继颁布实施了《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或自治县单行条例,逐步建立起了与遗产保护管理相匹配的法律法规体系,为规范景迈山保护,推进景迈山申遗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景迈山申遗成功,让世界聚焦普洱。如何守护住这份独特的世界文化遗产,成为历史交给普洱的一道重要课题。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普洱市人大常委会将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人大在地方立法中的主导作用,用立法的形式为遗产保护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普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鸿说,千年景迈山,13年申遗路,终于结出硕果,这是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也是法治护航景迈山高质量发展的普洱实践。

李鸿介绍,在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13年大事记中,有四个法治建设重要节点。一是2015年7月1日,《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保护条例》正式施行,通过民族立法,将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林作为世界独一无二的、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划为一级保护区,进行严格的保护,景迈山古茶林保护机制不断完善。二是2017年10月25日,《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保护条例实施办法》正式颁布施行,对以景迈村、芒景村为核心的山脉,总面积为38661公顷区域采取一系列保护行动和措施。三是2018年7月1日,《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这是普洱市自2016年8月获批地方立法权以来的首部地方性法规,为包括景迈山古茶林在内的全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四是2023年1月1日,《普洱市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明确职责,助力申遗,对加强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保护、管理,促进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景迈山申遗成功,影响力不断扩大,未来到景迈山生产、经营、游览的人员会日益增加,对景迈山的保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鸿表示,确保遗产要素保护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未来将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提高政治站位,从“世界遗产”的视角出发,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将景迈山文化景观保护纳入法治化轨道;二是凸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用好地方立法权,加强景迈山生态文明建设;三是抓牢新修订的《立法法》赋予设区的市在基层治理方面的权限,积极探索景迈山政府管理与群众自治方面的经验,为推动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出积极贡献。

云报全媒体记者沈浩胡梅君

茶是事业也是爱好

“糯岗”在傣语中即为“马鹿饮水的地方”。据说,这里曾经有成群的野鹿经常来饮水,因此而得名。糯岗古寨四面群山环绕,周围峰峦叠嶂,中间为开阔的盆地,百余户傣族村民世代生活在这里。这里不但是整个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区内景观特色最鲜明、保存较为完整的傣族文化和原始古村落原貌的傣族传统村落,更是景迈山茶文化代代相传的美丽缩影。

守护:不只是一代人的事

“我们的祖先发现了茶,为人类生存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产茶制茶人的后代,我们也不能吃老本,也要为人类作出新的贡献。”布朗族老人苏国文说。

苏国文的父亲苏理亚是景迈山布朗族的最后一位世袭头人。苏国文的人生与景迈山紧密相连。布朗族以茶为信仰,他便传播开发茶树历史,激发年轻人产生情感认同,让年轻人了解景迈山茶,从而知茶、爱茶、保护茶。

“景迈山的茶,我们要守护好,这不只是一代人的事。”苏国文说。

推广:直播带货拓展市场

“我叫仙金,是景迈山糯岗古寨原住民。刷到我的新朋友、老朋友,可以在我的直播间稍作停留……”在千年古寨景迈山糯岗古寨的晨光中,22岁的傣族姑娘仙金开始她一天的工作。

一周休息一天,每天直播4小时,从最初直播景迈山的风景,到现在线上销售自家生产的优质茶叶,直播间的人数不断增加,每场直播的收入也越来越多,让景迈山的茶走出大山,进入更大的市场。

以茶为生的传统早已根植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心里,仙金曾去过深圳、昆明学习茶艺,但最终仍然决定回到自己最熟悉的山林。她说:“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我们要利用好,才能守护好。”

随着直播带货的兴起,仙金和姐姐开始了第一场直播。虽然也曾因流量少而沮丧过,因为辛苦而抱怨过,但对景迈山深厚的感情和对景迈山茶叶品质的信心让她们坚持了下来。

“在我国的西南边陲,有一个漂亮的碧水古村落,欢迎各位朋友在喝到我们家茶的同时,也能来到我们景迈山,呼吸弥漫茶香的空气,欣赏茶山美景,品味我们民族的茶文化。”每次直播的时候,除了卖茶,向直播间的朋友介绍自己的家乡也是仙金的一大乐事。

对仙金而言,茶是事业,也是爱好,更是一份责任。

探索:让景迈山茶永葆青春

糯岗村里的另一位傣族年轻人岩烈有些腼腆,但今年30岁的他和村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把茶叶和自己的人生绑定在一起。

岩烈希望能继承好父辈传下来的茶产业,不辜负生养自己的茶山茶林。除了积极参加培训,了解多样化的网络销售模式外,他更希望能在茶工艺方面出新出彩,让景迈山的茶叶可以保留最佳风味。

景迈山传统手工制茶技艺历史悠久,有史料依据的传承关系,可追溯到唐朝。景迈山的传统手工制茶,要经过采茶、摊凉、杀青、炒茶、揉捻、晒茶、拼配、筛分、压制等多道技艺,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度及要求之高,需凭制茶人自身悟性和长期实践才能掌握。

要守护好景迈山的茶,除了传承好传统的制茶工艺外,岩烈认为还应该结合市场需求,跟上制茶技术的发展。

“我们是要世世代代做茶的,我想探索出最符合景迈山茶特色的茶工艺,让景迈山茶永葆青春。”他说。

见习记者段冯媛

林茶共生人地和谐

9月18日,景迈山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清晨,古茶树的花叶还挂着露水。站在景迈大寨大平掌古茶林的山头,景迈山从脚下绵延而去,因晨雾缭绕变得美轮美奂;视线尽头,随着太阳慢慢探出头,浩浩的云海被红光侵染,色彩斑斓。

穿行在茶林间,记者遇到了上山采茶的景迈大寨村民岩俄怕。“我们景迈山人生在茶林里、长在茶树下。”岩俄怕介绍着眼前的古茶林:“古茶树的年龄不是通过高矮来判断,你别看眼前这些茶树不高,但最少也有一两百年……除了有茶树,我们还有‘螃蟹脚’。”岩俄怕耐心地解释,螃蟹脚是一种附生在古茶树上的植物,因为长得像螃蟹脚而得名。岩俄怕一边介绍着外观特点,一边教众人怎么寻找,生物多样的景迈山就是这么神奇。

岩俄怕口中的日常,包含了“林下茶种植传统”的多个要素:这一种植方式利用森林系统创造适宜的茶树生长环境,并利用生物多样性预防病虫害、促进授粉并提供天然养分,持续生产出高品质有机茶叶,显示出对当下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态伦理和智慧。

世居民族延续至今的社会治理体系,实现了人与茶、人与自然的高度精神联系,保证了这种传统延续千年并依然充满活力。“除草不打农药、不专门挖根”“植物之间的分层,是会相互保护的。”……岩俄怕说,父辈从祖宗那里传下来的文化,是让景迈山的每一种植物都有生存空间。我们这样听,也这样做,以后,孩子们也会这样学。

原文标题为:共享人类瑰宝 云茶万里飘香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申遗之云茶产业观察


来源:云南网 云报全媒体 记者 郑海燕 邢路扬,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共品“世界的普洱·中国的茶”普洱景迈山效应闪亮第十五届云南茶博会

10月13日上午,以“绿色云茶·天下普洱”为主题的第十五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茶博会”)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后,普洱市组织71家茶企参加茶博会,其中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茶企有21家。一缕缕来自普洱的茶香引得各界人士前来,共品“世界的普洱·中国的茶”,普洱景迈山效应持续释放,成为本届茶博会的一大亮点。

专场推介:释放景迈山效应

10月13日上午,茶博会开幕后,普洱市作“世界的普洱·中国的茶普洱市暨景迈山茶产业”专场推介。

推介人指出,茶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第一健康饮料,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普洱市的茶树天然根植绿色基因,蕴含山水之灵,形成茶在林中,林在茶中,茶林相间的美丽风景。近年来,普洱市委、市政府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持续稳步实施生态茶园改造、有机茶园建设、初制所规范提升等工程,不断推进有机茶种植、管理、加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从源头确保每一杯茶都是名副其实的生态茶、健康茶、放心茶。目前,全市获得有机茶认证企业295户证书384张,认证产品687个,认证基地面积56.3万亩,认证企业数和认证证书数均居全国第一。全市有机茶产量达1.8万吨。普洱已成全国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申遗,填补了世界遗产中没有以“茶”为主题的文化遗产的空白,这不仅是景迈山的骄傲,普洱的辉煌,中国的荣光,也是世界的幸事,更是世界茶界的盛事,必将引领普洱茶产业发展走向新的高地,也将为世界遗产保护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普洱将把握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的重大机遇,全面推进目标市场开拓、名企名牌培育、有机茶园建设、茶旅融合发展“四大战略”,做强做优做大普洱茶产业,特别是在茶旅融合上发力,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这颗绿色明珠为圆心,以茶马古道串起洒落在普洱大地上的民族“茶”文化、非遗“茶”文化、“茶”历史遗迹等一颗颗翡翠,成为熠熠生辉的茶旅绿色廊带,打造茶文化空间和茶生活空间,构建以茶元素为主题,茶基地为载体,茶科技为引领,茶文化为灵魂,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茶产业发展新格局,让全世界再次感知普洱的普洱茶和普洱深厚的茶文化底蕴。

专家学者:共话景迈山茶香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是本届茶博会上茶界专家关注的话题。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这是很了不起的成绩,为中国茶产业带来了福音,令人振奋。一方面说明景迈山古茶林历史悠久保护得好,人、茶、林和谐共处,另一方面说明景迈山古茶林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丰富。”对今后如何利用好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促进茶旅融合发展,王庆建议,不仅要做好一个详细的规划,规划落地的方式还要结合实际,并形成茶企茶农上下的联动,有序利用有序开发,把景迈山古茶林做成一个千年产业,持续发展下去。

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陈耀华在茶博会上对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价值认知进行推介。他从景迈山古茶林的世界遗产价值认知和时代价值认知两方面,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世界遗产的概念和标准、景迈山古茶林的突出普遍价值、景迈山古茶林的千年传承机制、基于国际比较研究的景迈山古茶林特点,以及景迈山古茶林彰显出的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生态优先、实施严格保护、探索创新发展的时代价值。

陈耀华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中国西南地区世居民族延续至今的林下茶种植传统的典型例证。这一种植方式利用森林系统创造适宜的茶树生长环境,并利用生物多样性预防病虫害、促进授粉并提供天然养分,持续生产出高品质有机茶叶在当今世界规模化台地茶种植园主导的背景中十分独特,显示出了对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态伦理和生态智慧。”

“普洱景迈山上布朗族与傣族群众与茶林和谐共生,形成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保护古茶林智慧。景迈山古茶林是云南古茶林的杰出代表,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是云南对古茶林保护一个重要成果的展示。全省要借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遗产保护形成的好经验好模式,结合当地实际,在古茶林保护上进行推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江用文说。

茶企茶人:打响景迈山品牌

10月13日至14日两天,普洱各茶企参与茶博会的展位上,吸引着不少爱茶人士前来了解、品饮普洱茶。

“此次茶博会我们带来10多款茶,生茶、熟茶都有,我们要把景迈山的好茶、好景色、好形象、好日子展示出来。”澜沧景迈布朗公主茶厂负责人金小华说,景迈山申遗成功了,越来越多人认识到景迈山,走进景迈山,购买景迈山的茶,我们要更加用心保护景迈山,更加用心做出高品质的普洱茶,古茶园要保护好,文化更要代代相传,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我们从红河州上来,参加茶博会就是为了品尝普洱景迈山上的茶。”在澜沧景迈布朗公主茶厂展位上,品茶的祝丽平对记者说,她们下个月准备去景迈山,要好好看看申遗成功的景迈山。

同样爱好普洱的普洱茶的还有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Buck。他在中国朋友陪同下也来到澜沧景迈布朗公主茶厂展位品茶。聊天中记者了解到,Buck在美国经营着一家茶馆,此次到茶博会就是为了寻找合作伙伴。Buck品饮了普洱的熟普、生普,他表示口感都非常好,他非常喜欢。“在加利福尼亚州越来越多人士喜欢中国风、喜欢品饮中国茶。在中国提到茶,避不开普洱茶,而普洱又是以茶命名的城市,这个太神奇了。现在,景迈山又是世界文化遗产,非常期待去普洱、去景迈山看看。”Buck说。此外,Buck加了澜沧景迈布朗公主茶厂的联系方式,准备与其深入探讨合作事宜。

当前,茶博会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普洱的普洱茶企茶人与爱茶者、茶商的故事还在精彩继续中......

作 者丨臧灵/文 臧灵 吕禾 卢磊/图

来源:普洱发布,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831条结果 (用时 0.012 秒)
找到约2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找到约68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