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普洱茶数据

找到约3,126条结果 (用时 0.018 秒)

你所不知道的普洱茶定律

有人说,我把普洱茶玩坏了,我把普洱茶说成是万能的,实在是太夸张,没人会相信,而且不现实。其实,很多人的确认为是不现实,首先我说它可以是药,很多人认为就是吹牛,即使医书中写着,人们仍然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我们现代人只会认为是——故事,一种文化,一种传说。

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权,我只是把我实践出来的真相,公布出来,我吹不吹牛,由芝麻信用做背书,没有其他。我的技术由高级健康管理师,高级营养师做背书。专业技术有高级评茶员证书。我的选茶的技术有视频展示《喝懂普洱茶能分品质以及让人健康的秘密》。作为效果,我的体检报告放在了网上,没有运动,没有节食,没有吃药,喝新茶生茶肝指标下来了,这些数据都在百家号以往的文章中一一体现。另外还有各种认可图,问题是不便于发,但不代表没人学会喝茶。我对平台以及自己负责,如此而已。普洱茶是不是万能的,我可以说,只要你入门,你会觉得真的是万能的,它就是一把尺,衡量你身体健康的尺。今天的文字比较长,眼睛看累了,可以试试用百度浏览器选择语音播放,这样比较省力。

真正的普洱茶,就像一个定律,它包括了所有科技的定律,你没看错,是所有。今天的生物科技最前沿,创造了数码生命,因此作为传统的自然来说,它们本来就是存在,我们科技只是在不断模仿。那么普洱茶定律到底包含了什么呢?


1,药食同源,万病之药,这些理论我们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了,而作为现代理论“营养学”,我们总会用到中医调理的范畴中,营养,营养素,能量是食物常用的理论之一。食物,药物的成分,也就是说我们现代科技,把传统“药食同源”用科技的方法换了一个名字“营养学”。而中医又承认的是药食同源理论,它到底好不好,今天的疫情,我们看到了效果,当然,我们必须明白一件事,在我们承认中医之后,我们继续逆推中医的起源——巫医,它有两个,一个是草药学,一个是祝由术,后来还有针灸,按摩,推拿等等。而“毉”,这个字便是“医”的繁体字。那么中医的原型我们也就有了初步理解。

在荣西禅师的时代,茶为万病之药,为末代仙药,这些有了记录,那么这些是不是传说?我们今天的疫情,通过东方草药学与西方的化学药已经看到了结果,是否还需要怀疑我们几千年前的文化是迷信吹牛?关于草药学,我们现在知道了今天的中药,而关于祝由术,或许很多人难以接受,因为,祝由十三科属于符咒,关于符咒的问题,我们更是不会信。因为,它挡不了子弹,而且我们目前科技也没有办法证明这个的真实性。但我们没有看到科技最前沿的东西,符咒不一定有人懂,但科技可以证实,它们真实存在,怎么证明呢?

要证明祝由十三科的真实性,我们的认知,思考需要重新走一遍,因为双缝实验的诡异性已经证明了科技的缺陷。而普洱茶定律是走捷径的方法。那怎么走呢?需要先入门普洱茶,而且只需28小时。它是可以证明符咒真实存在的最快捷径。当然,想使用,就必须承担后果,因为我只是证明它确实存在。如果科技实力允许,我们可以做得比尼古拉斯特斯拉还要好,因为我们知道哪些能量是适合我们生存的,哪些是美好的。


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它能提高我们整体的生活质量,而且成本很低。除了健康关系,还有我们认知的关系。我们吃的食物可以潜移默化改变我们的思维,这在我的专栏《营养师解密普洱茶》中有过一些描述,它们是一个体系出来的,很多人以为我说的话太扯了,但是就我2021年1月5日的预言,是否你能明白这个世界上真有灵的存在呢?如果你能认真从头到尾去看我的动态,你会发现,2019年的10月份开始,我就已经不停地说这些了。

但是到今天为止,我发现,这一年,做得有点跑题,因为我做的是普洱茶各类解决方案,不是做预言预警的。但喝懂了普洱茶之后,可以和这个世界自然的“灵”产生某种联系,所以会有这样的信息产生。所以我们需要真正的传统普洱茶来实现。而它体现了中国传统天地人三才的“灵”是真实存在的,如果要用到祝由术,我们首先要理解“灵”的一些知识,因此,我们的中国文化传统不是迷信。以上是从食物的角度来说明的,接着要说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2,翻开一些书页,今天二进制语言为什么叫自然语言?二进制是莱布尼茨创立的,而他创作的时候,与中国官员白晋是有联系的,随便去百度,我们就可以找到一些内容。还有玻儿的测不准定律,这些是历史的事实,它们都与中国的《易经》有关,我们虽然可以为之自豪,但我们不能重复炫耀“四大发明”,不思进取的老路。为此,我用普洱茶做了定律,它可以帮助人们美好,通过每个人的健康,它可以破解普洱茶的庞氏骗局,证明炒作不是骗人,还能让每个人都生生不息。怎么证明这些呢?从测不准定律变成“测得准”。从“上帝投掷的筛子”到这些“筛子”都意味着给我们的爱与光。或许很多人认为我很疯,那么下面举几个例子让我们明白一些不争的事实。

我们用现代科学技术,提供我们生活的丰富与便捷。我们用药物来治疗疾病。还有食物,还是我们自己。有没有发现,一切的一切,我们都在为自己所用?西方人喜欢用“我”,中国人喜欢用“我们”,在最原始的祝由术或者佛学面前,都是“我”的一个众生相。当把“我”变成了“我们”,我们会发现,资源从有限变成无限。我们会感受到美好由此逐步健康,而不是身体氧化变质。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认为,我们的中国文化是吹牛迷信的?中国人的理念,是天生万物,但我们眼睛看到的资源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普洱茶的定律来帮助我们感受有无的认知。


科技是用于人的,原始的巫医也是用于人的,有没有发现?我们所有理论,技术,文化,文明,都是用于人的?科学的终点与“祝由术”的初心,都希望世界美好,这点是相同的。
区别在于:
科学寻找的是一种精确的物质或几种物质来解释。所以会有“名”。
祝由术与其相反,没有“物”这么一说?用符咒画一下,就可以用了。祝由用了什么?在原始社会,这些主要用于人体健康。由于年代久远,我们最多只是明白祝由术或者说“符咒”像是我们写的小说故事变化多端,神秘莫测,他到底存不存在?我还是那句话,你需要先体会到“灵”,它们是有生命的,会跟我们心灵沟通,你说这些是迷信,你可以对自己说“我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感觉下自己内心,当然,做的时候用心静心来明白“自己”,但是不要多次尝试。
祝由告诉了我们什么?它告诉了我们有规则与无所谓规则的一种规律。为什么呢?我们知道时间与重力,但是在某些条件达成后,他们也就没用了。就像时间,地球转得快,我们的时间会怎么样呢?理论上如果以数学计算,我们会以某种比例去换算,来达到精确。但是我们的生理结构会怎样?我们不得而知,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实也证明,今天我们这个世界,地球的转速有些不稳定,这是谁造成的?是宇宙?还是因为我们破坏自然形成的?我们又不得而知。因此,科技是有缺陷的,当我们精通真正的数学后,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科技的缺陷,但通过数学可以补充我们物质,理论,知识,应用的需求,但没有办法让我们达到更高的层面。
祝由术,为我们打开了这一功能,它超越了科技的范畴,就从人体健康开始,祝由术用的不一定是药物,这个认知告诉了我们,我们可以不借助药物,仪器来给自己治病,让自己健康。这就是说,中医学中的经络,冷热虚实理论,都可以无所谓。有意思的事,它又是有实体的,实体是我们的健康。通过祝由术这一理论,就好像任何东西都可以使用,又都可以不用。这个可以说明四个字,无中生有,它的特点是,没有实质,也没有“名”。


这就成了尼古拉斯特斯拉那时候的理论,能量是形成物质的根本。但通过研究发现有些能量形成的物质是好的,有些对我们是不好的。比如,对我们好的叫细胞,不好的我们叫病毒。所以科技的顶端,会去发现哪些能量对我们好,哪些不好的等等,这些东西它们有“剂量”,当能量达到了某些条件会变质,而人体接受了这些,有些无害,有些到了一定剂量,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很多能量,我们认为重量是微乎其微的,而且有很多能量,我们无法掌握到,于是科学家们有了——薛定谔的猫假设。
普洱茶定律,其实就可以破解“薛定谔的猫假设”以及说明量子纠缠的真实性,当我们入门普洱茶体会到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量子学就在我们身边时时刻刻围绕着。而祝由的发现,无所谓好与坏,它的作用在于人是否安全健康的标准为前提,在网络上,祝由还提到了禁咒,这些副作用很大,为人们要引以为戒,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用。是为人们健康所用的危险法则。可以推论的是,这些东西因为太多,所以无法给予名字,但可以给我们带来健康的,就直接用了。比如茶,茶的内含物质我们以前不知道怎么命名,所以统称为茶,功能也知道。


科技发达后,我们慢慢对茶的内含物质有了各种命名,这样的目的是研究方便,但我们始终喝的是茶。问题在于,现在的茶是我们研究出来产生的,所以很多东西外形对了,内质却偏离了原先的轨道。所以真正的普洱茶定律就相当于一把尺。这把尺的法则或者说定律,就是包括了所有科技在内的顶尖技术以及我们古老的传统技术。因此,普洱茶定律与其说是一个定律不如说,它把所有的法则,规律放在了这一个空间内,而且是适合我们人生存空间的法则,因此,佛会说一花一世界,一茶一世界,空有不二。道家也用有无,像老子《道德经》那样说“无为”。
那么,怎么展示普洱茶的定律呢?要展示它的定律,我们需要用以上证明普洱茶品质的方式来做演示,这个视频可以几乎用到了所有我们可以适应生存的能量,只是我们看不见。当我们入门普洱茶之后,结合《一句话入门普洱茶》,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除了光与热,其他的比如时间,人体经络等是变成实体规则的一部分,而基因这些命名,以后可以用其他的名字来替换,因为我们在这个世界的认知,思想,行动,身体内外的维持,其实都是能量组成的实体影响着我们,任何元素成分都可以在以后技术层面得到替代,迭代等。


比如多巴胺,以前有些激素叫荷尔蒙等等,它们都有类似的功能,而最原始的东西,是食物,是五谷,它给我们身体思考,让我们有满足感,有行动力,提供热量等等,然后通过研究给了个新名字,碳水化合物泛指糖类,后期我们通过研究又有了替代,叠加,但民以食为天这个理论,我们会仍然继续下去。因此,学会普洱茶定律,也就是了解整个世界,它是衡量我们在这个世界,是否健康生存的一个标准,所以佛家会说禅茶一味,荣西禅师会说茶为万病之药。而科技,由于目前有了商业形式的参与,所以要找到那个标准很难,而“灵”这个东西,就像双缝实验诡异性那样,时有时无。所以我们需要普洱茶的定律来说明这个世界的准确性。

小青柑占普洱茶全网销量60%,我们到底在震惊什么?

  原文标题:独家观点|小青柑占普洱茶全网销量60%,我们到底在震惊什么?


  根据2019上半年天猫数据统计

  小青柑的销售量占了普洱茶全网销量60%

  这个数据,让吉普号从上到下震惊不已

  是行业低迷还是日常品饮回归?

  我们邀请茶行业权威媒体人

  知名茶行业学者一起探讨

  小青柑爆红背后的普洱茶营销之路


  小青柑占全网60%的销量

  我们到底在震惊什么?

  普洱茶十年营销历程中,我们看到热门产品从老茶到山头茶,从古树到单株,又到如今占据全网60%销量的小青柑。
  在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选择中,我们不禁提出一个问题:像小青柑这样的爆款,是分走了传统饼茶的一杯羹,还是日常品饮的回归?抑或是营销的成功?

  消费风潮的改变

  让方便好喝成为唯一标准
  吉普号CEO:小黑

  我先讲一下数据,接近60%的销量是淘宝全网,包含天猫。这个数据我具体拆分一下,是从去年7月份到今年2月份的全网的普洱茶数据。小青柑的销售占比是50%多,接近60%,饼茶是24%,老茶头大概是6%,还有其他的大概是6%。

  我们看到数据的时候有被吓到,因为吉普号每年的销量饼茶比例是挺高的。然后没想到从去年7月到今年2月的比例,小青柑在全网居然是饼茶的一倍多。
  在这个数据背后,还有一个很可怕的一个细节,饼茶的24%有很大一部分是双11卖出去的。如果抛开双11和11月份饼茶的销量的话,我们做一个粗略的估算,得到一个很可怕的结论,就是小青柑去年7月到今年2月日常的一个销量,大概是饼茶的5到7倍。

  从09年到10年期间,普洱茶市场上的产品呈现是怎么样的?现在是怎么样的?差异已经非常大了。十年前的技术和现在的技术其实没什么区别,技术还是那个技术,更多的是消费风潮的改变。
  小青柑现在占据普洱茶销售主力的位置是怎么形成的?其实就是它回归到了最简单的冲泡方式中,我们很多用户就是用马克杯在办公室泡茶,一粒小青柑可以泡一上午,甚至是泡一天。

  它的冲泡方式和品饮方式,回归到了茶的生活化的共同记忆中。
  另外一个原因是小青柑确实好喝,每个人肯定是喜欢入口好喝的东西。如果非要说功效怎么样,我很坦诚地说,我首先是想喝它,然后才会有兴趣了解功效,希望有某种功效去喝某种茶,那为什么不喝药呢?所以回归核心原因,起点的原因不是功效。

  小青柑能够在今天占据到普洱茶这样的份额,说明绝大部分人更喜欢小青柑,对好喝方便的饮品接受程度更高。

  多少消费者愿意把绿茶替换成普洱茶?
  云南知名营销人:楼哥

  我本身也是云南人,很惭愧的是接触吉普号之前,我对普洱茶的认知就是个小白。很多云南人对普洱茶的认知,也几乎是小白。

  对于小青柑的这个数据,我没有什么太大的惊讶,尤其是基于我对消费品、快消品的理解。小青柑为什么获得这么一个数据?我认为只有两个字——好喝。所有的解释都会回落到这个点上来解释,其实小青柑就可以用还原论来给他肢解一下。
  小青柑背后不只是用炒作这么一个简单的理由就可以解释。但是我们可不可以找到一种更简单的思考,或者说观察它的角度。

  一款饮品,我们看重它什么?饮品的东西,特别要进入快消,要面对那么多的消费者,从口感上来说就众口难调,首先做到大部分消费者觉得好喝是根本。
  营销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产品。其实产品的价值才是营销的启发点、出发点,和它的深化点,产品没有价值,谈营销,它就是假营销,或者说是另外一门学科,不是营销学。
  小青柑对整个普洱茶行业而言最大的启示是怎么把大做小,把重做轻,把慢做快,这个才是快消的逻辑、消费品的逻辑。普洱茶总体来说就是圈内热闹,圈外的消费端,多少人把普洱茶作为自己的日常饮品?有多少消费者把之前的绿茶替换成普洱茶了?

  小青柑成功,

  是形态改对了,还是消费场景对了?
  中国普洱茶网CEO:付颖

  2010年之前,我认为茶行业是没有营销的,它只有消费者对传统的认同,在2010年之前,不管是炒作也好,不炒作也好,对于终端来说,对于消费者来说,凭什么买,凭什么喝,只是因为一个品牌有卖,我们才来买的。

  2010年以后,我认为是普洱茶的二次复兴,基本上每个品牌都有不同,比如说有些是从茶庄历史去打造,有的是从山头概念去打造,其实打造的逻辑是一致的。
  小青柑占普洱茶全网销量的60%,说实话我不意外,普洱茶以前的消费,本质的逻辑是一个“圈子逻辑”,它还没有走向普通用户。买小青柑我觉得很简单,就是从专业消费圈层行为,到相对普通大众型的消费节点。

  普洱茶做过很多形态的改变,像龙珠是一种试探,还有一些比如像茶膏的这种改变。这些改变,它是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大的消费场景和消费认知。消费者没消费场景和消费认知的话,这些产品形态的整个消费体系就很难去构架。
  小青柑给行业带来的启示是这样的,也许它是普洱茶跟其它产品的融合,也许是消费场景的融合,也许是通道的融合,也许是文化上的融合,甚至说是跨业态的融合。我觉得从这点来看的话,它能撬动后面一些普洱茶的营销新思路。

  小青柑是难得的

  不需要学就会喝的茶
  中国普洱茶网主编:刘宗敏

  作为用户而言,我们如何去选择一款产品?无外乎就是我先认知到,感兴趣了,然后通过各种途径去做尝试,可能是买样茶,也可能是在哪里喝到,我尝试之后才会产生偏好,最终才会反复购买,我觉得所有产品都是这样的逻辑。

  普洱茶行业就像刚刚付总说的它算圈子文化,它的认知门槛是很高的,我要认知这个有什么途径呢?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找一个认识的朋友,还有就是我们看一些网站的信息,在论坛上了解一下,包括像吉普号会有大量的内容、视频在传播。

  但是这个过程总体来说是比较漫长的,而且我们会被困在影响整个行业传播的困局里边——我总是会想:怎么泡、怎么喝、我喝不喝得懂、我会不会上当?
  从认知开始,整个行业门槛就已经很高了,然后再到决策,决策的时候门槛就更高,为什么?因为要基于我喝得懂的前提,我才知道值不值这个价。所以这个行业一定程度上是没有走向大众认知的。我觉得小青柑成功是因为选择的人多,它解决了好几个门槛,降低了好几个门槛。

中国茶叶薪酬数据自相矛盾,新茶饮业务或在上市后推出

近期,市场上关于A股“茶叶第一股”将花落谁家的讨论不绝于耳,在调查过程中,《红周刊》记者发现,在几家申报IPO的公司中,中国茶叶目前正在试水零售业务,其门店售卖的绿茶、黑茶等产品打折力度很大,但新式茶饮产品目前还处于展示状态暂不公开售卖。

记者在与相关人士沟通时了解到,新式茶饮产品暂缓销售很可能与实控人中粮集团旗下代理的可口可乐业务有关,IPO申报期,为避免外界过多的猜疑,很可能暂缓推出这一新业务。

此外,记者发现,中国茶叶招股书披露的信息还存在多处异常,譬如员工薪酬在不同报表下出入较大;此次IPO募资投向之一是普洱茶新增产能,但公司的普洱茶采购数量和价格却存在诸多蹊跷,其对外和对关联公司的采购价格有较大差异。

新式茶饮业务延迟上架

在招股书中,中国茶叶表示,规划期内将实现全门店升级为新零售门店。而事实上,记者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中国茶叶也确实在积极拓展零售和新式茶饮业务,通过各大地图导航软件可查询到的北京地区中国茶叶门店,可发现有数家门店名称后面就标注体验馆或新零售体验馆一说。

譬如在北京朝外大街的中粮福临门大厦附近,就新开张了一家旗舰店(中国茶叶新零售体验馆)。此前这里是一家健身房,该门店开张仅两个来月。《红周刊》记者注意到,上下午门店的客人并不多。

图片来源:《红周刊》记者拍摄

《红周刊》记者发现,该门店的优惠力度是很大的。据店员介绍,“绿茶、黑茶,买二送一。另外买任何茶叶都赠一包调味茶”。普洱茶的价格普遍贵很多,有茶饼重量不足500克,价格在万元以上。不过,该员工推荐了一款相对有性价比的普洱茶产品,全价2000多元,“但实际买的话,打折力度也比较大”。

调查过程中,记者发现,中国茶叶亦开发了不少新式茶饮产品,比如冰激凌、果茶、奶茶、奶盖系列,价格与喜茶差不多,其中双色冰激凌9.9元/支,浪漫葡萄芝士35元/杯,焦香普洱奶茶30元/杯。有意思的是,目前上述产品只做展示,并不售卖。这是什么原因?

图片来源:《红周刊》记者拍摄

经记者咨询,这一策略可能与公司实控人有关。中国茶叶的实控人为中粮集团,而中粮又是可口可乐在国内的主要合作伙伴,旗下的中粮可口可乐公司负责可口可乐在中国的装瓶工作。或许是为了避免在IPO申报期间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特意低调处理新零售业务。事实上,从招股书披露的有关业务发展目标来看,也仅只有一句:“公司将不断优化渠道结构和布局,增加对门店渠道和电商渠道的资源投入,在规划期内争取实现全部门店升级为新零售门店,重点布局华北、华东、华中及华南区域市场。”此外,并无其它内容。

对于公司推出的新式茶饮产品,记者在咨询中了解到,“待公司上市后才会正式售卖这些产品”。

预期最快7月或过会

近年来,我国茶叶生产平稳发展,茶类结构持续优化。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等机构发布的2019年统计数据:当年全国茶园总面积同比增加近202.3万亩,增长率为4.6%;全国干毛茶产量为279.34万吨,比上年增加17.74万吨,增幅为6.78%。在产量增长的同时,我国茶类结构变化较小。另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2019年绿茶、黑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产量分别为177.29万吨、37.81万吨、30.72万吨、27.58万吨、4.97万吨和0.97万吨,占比分别为63.47%、13.54%、11.00%、9.87%、1.78%和0.35%。其中,绿茶、乌龙茶产量占比较去年有所下降,白茶、黄茶产量增长较快,较上年分别增加47.41%、22.56%。

因我国茶叶行业集中度低,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以中小、私营企业为主,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而上市的企业则更少。目前来看,在港上市的茶企有天福(06868.HK)、龙润茶(02898.HK)、坪山茶业(00364.HK)三家公司,其中坪山茶业在上市后高调转型区块链概念,改名区块链集团,如今总市值仅1亿港元;龙润茶营收也萎缩明显,最近4年的业绩持续亏损,股价跌成了仙股。唯有天福表现尚可,2017年以来股价涨幅超两倍,但总市值仍不足百亿港元。

相较在香港上市茶企,A股市场至今还尚未有一家茶企类上市公司,目前处在申报阶段的仅有中国茶叶和另一家茶企。

那么,中国茶叶何时能上市呢?对此,中粮集团旗下员工乐观地表示,“中国茶叶最快7月份就能过会”。

员工收入数据存在异常

在查看中国茶叶招股书时,《红周刊》记者发现该公司对于员工薪酬数据的披露是存在一定瑕疵的。

譬如,该公司披露的2017~2020年上半年的研发技术人员薪酬均值分别是17.89万元、17.55万元、19.35万元、8.47万元,研发技术人员数量由期初的237人增至期末的282人。若以2017年的研发技术人员的人均薪酬为基数,计算得知当年研发技术人员年的总薪酬应为17.89×237=4240万元,而当年“研发费用中的薪酬”却仅为1087万元;2019年,研发技术人员平均薪酬×员工人数=5224万元,但2019年“研发费用中的薪酬”却仅有1645万元。

同样,在管理人员的年度总薪酬上,2019年管理人员为506人、人均薪酬18.83万元,全年总薪酬9528万元,但2019年的“管理费用中的薪酬”却显示为13109万元。

当然,若依据“员工人数×员工平均薪酬”计算出的年度总薪酬数据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生产成本”中的薪酬,销售人员和生产人员的费用差别却是不大的。譬如,2019年生产人员为925人、人均薪酬8.34万元,全年总薪酬7714万元,而当年生产成本中的薪酬为7715万元;当年销售人员576人、人均薪酬15.43万元,全年总薪酬8888万元,而当年销售费用中的薪酬为8890万元。

那么,为何研发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年度总薪酬从不同口径能出现不同结果?哪一个数据才是真实可信的?对于这点,需要公司解释。

募投项目欠缺合理性

招股书披露,相比营收,中国茶叶的存货增速明显更快。2017~2020年上半年,公司的总营收分别为12.29亿、14.9亿、16.34亿、7.71亿,对应期末存货却从6.6亿增至9.4亿,占总资产的比例也从期初的38.3%一路增至期末的45.6%。

存货增长过快,也拉低了存货周转率。据招股书,2017年底~2020年6月底,中古茶叶的存货周转率从1.23下降至0.49。对于自己高企的存货,中国茶叶在招股书中坦言,“公司存货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司的存货跌价风险和资金占用压力。如果未来茶叶市场需求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可能导致公司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降低,公司将面临存货跌价损失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存货大幅增加或与其普洱茶存货持续增长有关。记者了解到,在符合标准的贮存条件下,普洱茶可长期保存,适当的存货规模也有利于普洱茶企业降低自然和其后变化导致的风险,但持续大量增长,过高的存货也会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公司的流动资金,导致资金周转存在压力。

有意思的是,或是中国茶叶觉得普洱茶是未来茶文化的中心,其仍觉得现有普洱茶加工产能不足,寻求扩张普洱茶的生产规模。招股书披露,此次募集资金中拟划拨2.9亿元投向云南普洱茶产能建设项目,完善普洱茶的自有产业基地、提高产能。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普洱茶,近几年中国茶叶的采购规模是明显下滑的。2017年,公司采购了2678万元的普洱茶,2018年采购了271万元,2019年仅采购了33万元,2020年上半年干脆没有公布普洱茶的采购金额。相较普洱茶采购的下滑,同期绿茶的采购规模却是有所上升的。对此,发行人解释称,公司近几年调整了采购策略,对外采购转向绿茶、调味茶等产品。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与同行业相关公司对比,中国茶叶的普洱茶毛利率还是偏低的。如在2017~2020年上半年期间,中国茶叶的普洱茶毛利率分别为39.94%、42.89%、45.89%、41.16%,而澜沧古茶同期的普洱茶毛利率分别为66.49%、65.77%、63.49%、75.81%,八马茶叶的普洱茶产品毛利率也在60%以上。

换言之,中国茶叶此次IPO募资投向普洱茶是否有必要性,是需要企业做出进一步解释的。

另外,中国茶叶对外和对内采购的普洱茶数据也不匹配。2017~2019年,中国茶叶对外采购的普洱茶单价为10.63万元/吨、19.36万元/吨、8.19万元/吨,采购价格波动明显。而从关联公司云南茶厂采购普洱茶的价格却是一路下行,且价格极度偏低。据招股书,2017~2020上半年,发行人从云南茶厂采购的普洱茶单位成本为5.15万元/吨、2.79万元/吨、2.13万元/吨、1.83万元/吨。其中,2018年从云南茶厂采购的普洱茶价格仅为外采的1/7。

虽然对于如此悬殊的价格差距,招股书解释为“向云南茶厂采购的普洱茶均为较低档次的茶叶,其整体价格偏低”。但问题在于,在对外销售过程中,消费者购买的普洱茶有多少是公司高价采购来的,又有多少是关联公司提供的呢?销售过程中是否存在以次充好、存在欺诈消费者的可能性呢?对于所售茶叶品质好坏,谁来做信誉背书?

(本文已刊发于6月19日《红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来源:红周刊 记者 | 惠凯,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032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9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