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茶胡要来带大家了解的就是东莞的一个专业仓,近期小茶胡专程深入茶仓拍摄了一些图片和视频,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给大家聊聊专业仓。
2006年以来,普洱茶界形成了老茶与新茶两个截然不同的市场,前者属于不可复制的稀缺性资源,大多掌握在香港、台湾等地的老一辈普洱藏家手中,并日益向极少数人享用的奢侈品市场挺进。2006年以后,随着普洱茶的兴起,产量激增,且看一组当年的普洱茶产量数据:2004年2万吨——2005年5.2万吨——2006年8万吨——2007年9.9万吨。这是普洱茶产量突飞猛进的三年。
2005年之后,普洱茶进入了干仓时代。干仓是分两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2005到2008,这是通风透气存放阶段,大家都在探索干仓存茶,交了许多学费,属于非专业干仓仓储阶段。第二个阶段是2008至今的干仓2.0,也就是专业仓阶段,干仓进入了专业化仓储阶段。干仓发展到专业仓,表明其已经拥有一套较成熟的专业仓储体系。
接下来我们看看普洱茶专业仓的一些基本要求:
- 专业仓的基本要求 -
一、仓储环境要求
1.茶仓平均温度在20℃至30℃之间为最佳。温度过高会使茶叶氧化加速,部分有效物质减少,从而影响普洱茶的品质;温度太低不利于化学成分的转化。
2.茶仓湿度保持在60%至70%之间,才有利于普洱茶形成良好的品质。普遍认为干仓茶好是因为储存环境空气干燥,其实干仓也有一定的湿度要求,否则会抑制茶叶转化,而湿度偏高容易滋生细菌,造成茶叶劣化;
1.进入仓库之前的风淋系统是为了仓库环境更加洁净无异味。
2.每年定期翻仓管理(仓库堆放的茶上下位置要调换腾挪,以此让茶品陈化更加充分)。
3.定期抽选产品审评,监控茶品含水量及陈化口感变化的一些量化指标。
优质的原料、精湛的工艺、科学的仓储是形成优质普洱茶的必要条件。一饼普洱茶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变化,这正是普洱茶最为令人着迷之处。仓储现在已经成为普洱茶流通环节中重要的一环。好的仓储,才能让普洱茶有更具潜力的转化空间,促进普洱茶的价值提升。
更多老茶知识,欢迎茶友关注小茶胡原创公众号【老茶资讯】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