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绿茶叶底

找到约3,542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如何辨识中国六大茶类的叶底?丨知识

鉴品上,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常会被遗漏,这就是对叶底的关注。叶底会直接告诉你茶叶的品质,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叶底主要靠视觉和触觉来判别,根据叶底的老嫩情况、均乞程度、色泽好次、整碎程度和开展与否等来评定优次,同时还应注意有无其他掺杂。


  叶底也并非要泡到最后一道才能看,其实从冲泡一开始就可以关注它。那么下面我们大致来看看中国六大茶类的叶底何如?

  六大茶类之绿茶叶底


  鲜亮:色泽新鲜明亮。多见于新鲜、嫩度良好而干燥的高档绿茶。


  绿明:绿润明亮。多用于高档绿茶。


  柔软:细嫩绵软。多用于高档绿茶。


  六大茶类之红茶叶底

  鲜亮:色泽新鲜明亮。多见于新鲜嫩度良好的高档茶。


  柔软:细嫩柔软,多用于高档红茶,如一级祁红外形细嫩,叶底柔软。


  单薄:叶张瘦薄,多用于生长势欠佳的小叶种鲜叶制成的条形茶。


  叶张粗大:大而偏老的单片、对夹叶。常见于粗老茶的叶底。红匀:红茶叶底匀称,色泽红明。多见于茶叶嫩度好而制作得当的制品。


  摊张:摊开的粗老叶片,多用于低档毛茶。


  猪肝色:偏暗的红色,多见于发酵较重的中档条形红茶。

  六大茶类之白茶叶底


  对于新白茶而言,叶底的颜色是嫩绿、浅杏黄或是浅黄绿,呈现的是一种鲜活,润泽、饱满的状态。若是老茶冲泡后的叶底,那其整体的颜色就会偏向于深沉,老茶的颜色是棕褐色、黄褐色等,便是正常的白茶叶底。


  六大茶类之黄茶叶底


  黄茶的叶底以嫩黄为主,黄中带绿或黄中带白,是所有茶类中相对叶底不怎么复杂的茶叶。


  六大茶类之青茶(乌龙茶)叶底

  彤色:标准铁观音的发酵特点,绿叶红镶边


  缁色:此处发酵程度更高,转化强所形成的紫红色。


  乌金:或许是因为叶片鲜嫩,这片茶叶才泛黄。


  缃色:茶叶的脉络把叶片撑出了不同的色调,缃色似乎就在脉络处较多。


  六大茶类之黑茶叶底

  茶色:发酵程度较高的黑茶,会呈现出红色系的效果。


  秋香:会泛绿是因为发酵不均匀,但从色系来看挺美。


  琥珀:偶尔一片没被捡出的黄片,却反倒成为了颜色中的焦点。


  煤黑:发酵程度较高的叶片部位,尤其在茶汤覆盖后更深,下次记得叫它煤黑色。


  以上就是中国六大茶类的叶底,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能鉴别茶叶的品质,但不能完全以此来作为评判的标准,因为中国六大茶类的品鉴标准是由多方面综合而成的,以单一的一方面有失偏颇。

整  理丨茶 小 小

摄 影丨西 卡(部分)

茶百科手把手通过5方面教你清晰看懂单丛茶叶底及品质

  叶底,顾名思义,就是茶叶冲泡结束之后,杯中剩下的茶叶,说的更通俗一点就是—茶渣。

  看凤凰单丛茶的叶底其实就是将泡过的茶叶倒入叶底盘或杯盖中,通过视觉、触觉、嗅觉等来观察、感受其嫩度、匀度、色泽和香气,以及其他方面的特征,来大致判断单丛茶的品质。

  而评判的标准,一般有以下5个方面。



色泽


  凤凰单丛茶泡后的叶底色泽明,有亮度,有润度,且色泽均匀一致,说明当天采摘时,天气好。


  只有天气好、无阴雨天,茶鲜叶含水量低,后续制作才能更好的晒青、晾青、走水,滋味不会闷浊,汤感无不讨喜的水味。


  天气好,有很好适宜的太阳光线及温度,晒青更有利。“日生色”,有了太阳晒的恩泽,凤凰单丛茶才能更好的出现色泽和香气,滋味汤感才更顺醇。目前已经出现的制作机械设备,无论如何都模拟不出有太阳晒青的茶品质。


  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嫩度


  凤凰单丛茶的采摘是否标准,是否及时,是否粗老过度,是否夏暑茶,是否雨水茶等等,都能通过泡后的叶底嫩度来感知到。


  嫩度好的单丛茶,叶底匀整,大小长短宽窄基本一致。用手指或手背去触碰叶底,非常柔软细腻,叶底如果展来贴在平面上,会较好的贴附平整,不会硬挺干刺扎手。


  当然凤凰单丛茶属于乌龙茶类,乌龙茶采摘讲究一定的成熟度,开面采,不能过粗老,也不能过于嫩,不然不能很好的制作出色香味形。如果单丛茶的叶底里有不少芽头,基本也可以判断,采摘不标准,茶的品质也不高,因为不均匀,不利于晒青、不利于做青,更不会出好的品质。




匀净度


  好品质的凤凰单丛茶叶底,叶底净度高,少黄片、少长梗、更不会有茶之外的杂质。


  净,不止是整体叶底上没有杂质,不花杂、少劣质拼配,还包括着下面要表述的香气无杂味。




香气


  优质的凤凰单丛叶底,在刚泡后是还有开水泡过的温度时嗅香,是有木质味、棕叶味、苔藓味、熟花果木香,说明山场好、树丛树龄老、制作工艺到位,无过度的酵气、也无做青不到位的青涩气,更不会有吸附的杂味、保存不当的霉味。


  待叶底完全冷下来,再嗅叶底香味,是清新、凉凉的甜感、熟果味、持久而存的花香味、甚至奶香味、乳香味等等。说明这样品质的凤凰单丛茶山场好、工艺好、保存好。




红边


  标准的凤凰单丛高山茶,叶底是绿叶红镶边,三红七绿。红边或红点明亮、并且均匀分布,不会过度全红、也不会太多的全绿,整体是均匀的红边内绿叶。


  实际上是叶脉浅黄、叶的中央浅黄绿、叶缘红边现。红点也不都在边缘、也有在叶面上,关键在于是否分布均匀,红的程度恰到好处。


  这样叶底的单丛茶,说明制作工艺到位,晒青充分、做青良好、焙火恰当。自然茶品质优异。



文 / 茶百科贾留华

图 / 茶百科张依然

茶品 / 茶百科芝兰王竹叶单丛


专业审评茶叶是怎样操作的?

方法步骤,茶叶审评的操作流程:取样 →外形 →称样 →冲泡 →沥茶汤 →评汤色 →闻香气 →尝滋味 →看叶底

(3)光糙度:嫩叶的细胞组织柔软且果胶质多,容易揉成条,使条索光滑平伏。而老叶质地硬,条索不易揉紧,条索表面凸凹起皱,干茶外形较粗糙。

2.条索(叶片卷转成条称为“条索”。各类茶都具有一定的外形规格。)

(1)长条形茶的条索比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如茶条细紧,体积小为好;条索浑圆挺直为好;芽叶肥壮、叶质厚的鲜叶有效内含物含量高,制成的茶叶条索紧结重实。

(2)扁形茶的条索比规格、糙滑。如龙井茶条形扁平挺直,形似碗钉。大方茶条形扁直,稍厚,较宽长且有较多棱角。

(3)圆珠形茶比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颗粒紧结、重实匀正为好。

3.色泽(评比茶叶色泽的深浅、枯润、匀杂。)

(1)深浅:首先看色泽是否符合该茶类应有的色泽要求,对正常的干茶而言,原料细嫩的高级茶颜色深,随着茶叶级别的下降颜色渐浅。

(2)润枯:“润”指茶叶表面油润光滑,反光强,表示鲜叶嫩而新鲜,加工及时合理,品质较好。若枯暗则反映鲜叶老或制工不当,茶叶品质低劣。

(3)匀杂:茶叶色泽一致均匀则茶叶品质较好。若色泽不一致,茶叶中多黄片、青条、焦片等则说明茶叶色泽杂乱,品质较低。

4.整碎净度

“整碎”指外形的匀整程度,毛茶要完整,精茶要拼配比例恰当。

茶叶中的夹杂物可分为两类,茶类夹杂物和非茶类夹杂物。

茶类夹杂物如茶梗、茶籽、茶末、毛衣等。非茶类夹杂物指如竹屑、杂草、砂石等。

净度越高,茶叶品质当然越好。

看完茶叶的外观,我们可以开汤。仔细品鉴茶叶的香气、汤色、滋味及叶底,也即茶叶的湿评。

审评的冲泡:

不同的茶类冲泡时的茶水比不尽相同,绿茶、黄茶、白茶、红茶、黑茶的茶水比为1:50,如3g的茶叶,150ml的水;青茶的茶水比则为1:22。

此外冲泡时间也有所不同,一般紧压茶的冲泡时间应长些,定为6分钟,其他茶则为5分钟。

冲泡结束后使茶水分离,尽量沥尽茶汤,因为最后一滴茶汤的浓度较高,对茶汤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5.快看汤色(之所以要快看汤色,是因为溶于热水中的多酚类物质与空气接触后很容易被氧化而使汤色变深暗。汤色的审评主要从颜色、亮度和清浊度三个方面评比。)

(1)颜色。是否为茶叶所具有的正常色:如绿茶绿汤,绿中带黄;红茶红汤,红艳明亮;青茶橙黄明亮;白茶浅黄明净;黄茶黄汤;黑茶橙黄浅明等。看茶汤是否有劣变色:如绿茶干燥炒焦,汤色变的黄浊;红茶发酵过度,汤色变深暗。看茶汤是否为陈变色:如绿茶的新茶汤色绿而明亮,陈茶则灰黄或昏暗。

(2)亮度。亮度越好,茶的品质越好。如绿茶看碗底或杯底反光强说明亮度好;红茶可以看茶汤的液面沿碗边的金黄色的圈(称金圈),有金圈,且金圈亮且厚,说明茶叶品质较好。

(3)清浊度。指茶汤清澈或浑浊的程度。如发生酸、馊、霉、陈变等劣变的茶叶,茶汤多浑浊不清。杀青炒焦的叶片,干燥烘焦或炒焦的碎片,冲泡后进入茶汤中产生沉淀,使茶汤浑浊不清。但要区别红茶茶汤的“冷后浑”现象,红茶冷后浑是品质好的表现。

6.嗅香气(闻香气一般可分为三步,分别为热嗅、温嗅和冷嗅,分别是在刚倒出茶汤茶叶还较热、稍温以及稍有余温的时候闻茶叶的香气。注意,茶叶审评中茶汤倒出来后,茶杯的盖子一直是盖着的,嗅香气是把盖子打开一点去闻。)

(1)热嗅。热嗅主要是确定茶香型的纯异。香气纯正即为某种茶叶所具有的茶香。如绿茶的清香、熟板栗香等;黄大茶的锅巴香;黑茶、小种红茶的松烟香。异气指茶香不纯或沾染了外来气味。异气主要有:烟焦、酸馊、陈霉、日晒、水闷、青草气等。

(2)温嗅。确定香气的高低,可从六个方面评判,即浓、鲜、清、纯、平、粗。

(3)冷嗅。审评香气的持久性,香高持久的茶品质较好。

7.尝滋味(确定滋味是否纯正。纯正的滋味可区别其浓淡、强弱、鲜、爽、醇、和,不纯的可区别其苦、涩、粗、异。)

“浓”说明茶汤的水浸出物丰富,有厚(粘稠感)的感觉。

“强”指茶汤喝入口中感到刺激性或收敛性强。

滋味不纯正如酸、馊、霉、焦、苦涩等。

要区别对待的是苦涩味,茶汤的苦是由于咖啡碱的作用,如茶汤入口微苦后回甘,则说明茶叶品质较好;

先有涩感后不涩是茶汤滋味的特点,若吐出茶汤后仍有涩味则品质较差。

8.评叶底(即审评冲泡后剩下的茶渣。审评叶底主要有三个指标,分别为嫩度、色泽和匀度。叶底最能反映出茶叶品质的高低。)

(1)嫩度。叶质的老嫩可以从软硬度和有无弹性来区别:手指压叶底时柔软,放手后不松起则嫩度好;质硬有弹性,放手后弹起表示粗老。叶脉隆起触手的为叶质老,叶脉不隆起平滑不触手为嫩。叶边缘锯齿状明显的为老,反之为嫩,叶肉厚软为嫩。叶的大小与老嫩无关,叶片的大小常与茶树品种有关。

(2)色泽。如绿茶叶底以嫩绿、黄绿、翠绿明亮为优;深绿较差;暗绿带青张或红梗红叶为差。红茶叶底以红艳、红亮为优;红暗、乌暗花杂者为差。

(3)匀度。主要从老嫩、大小、厚薄、色泽和整碎去看。上述因子都接近,一致匀称的说明匀度好,反之则差。

以上即为茶叶审评的常见因子。

有时候茶叶的品质的影响因子很多,同一指标对于不同茶类的重要性权重可能略有不同,具体到某个茶类又是千差万别,因此茶叶审评不必僵化,需要侧重处理。日常审评中,多记录,多比对,不时听听茶友们或者茶叶审评行家们的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施兆鹏,黄建安.《茶叶审评与检验》.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杨亚军.《评茶员培训教材》.金盾出版社.2011


鸣谢: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在此表示感谢!

找到约3,489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