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临沧茶区之勐库十八寨

找到约70条结果 (用时 0.016 秒)

勐库十八寨:坝糯藤条茶,苍劲霸猛、香高味厚甘润、充满阳刚之气

临沧茶区盛传“勐库十八寨,寨寨出好茶”,而在勐库的十八寨中,最为有名的当属冰岛五寨,除此之外,在这名山名寨众多的勐库大叶种茶中,有一个独特的存在。

坝糯,其味苍劲霸猛、甘润质厚、充满阳刚之气。

这里的茶又被称之为:“手指尖上的艺术品”!

“坝糯藤子茶”,它曾经是头人、土司与贵族的专供茶,历代是进贡茶的首选。

坝糯,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下的一个村寨,因为这里有其独特的藤条茶,而名声大出于普洱茶圈。

作为临沧勐库东半山的代表,是爱茶之人最为熟知的勐库十八寨之一,据记载,现今树龄最大、最古老的藤条茶王树就在坝糯,又有茶人称其为“藤条茶之王”。除了代表树龄较大之外,还有另一层含义:即如同勐海老班章茶一般浓郁霸气茶味的代表。

坝糯种茶历史悠久,树龄超过百年的藤条茶树较多,一棵树上有几十根上百根藤,最长的藤可达三四米长,树生“藤”、“藤”缠“藤”。

1500多亩连片的藤条茶古茶园,是如今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藤条茶古茶园,因而这里又有被称为“藤条茶之乡”的美誉。


坝糯,海拔1900米左右,占据着勐库东半山的最高点,与西半山无遮无挡的对望,站在坝糯可将西半山的公弄、三家村、豆腐寨、小户赛、大户赛全都览尽,站在坝糯看西半山,西半山是一幅巨大的屏画。

大自然赋予的,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造就了坝糯古茶树茶的优良品质。相对而言,海拔高,更容易受到较多的阳光关照,茶叶内的营养物质更加丰富。位于阳面,饱含阳刚遒劲,一身正气。

海拔高,昼夜温差。夜晚,气温较低,正是茶树休养的时机,其内的营养物质较少的被消耗,更能累计丰厚的内质。也使得更加充沛的芳香物质在茶叶内慢慢沉淀,最终转化为高扬浓郁的茶香。

加上独特的“藤条”式采摘养护方式,更有利于茶品质的形成。


“藤条”奇观是千年古法传承的结晶。在陈宗懋《中国茶业大辞典》里介绍了此种采养方式叫“留顶养标”,又叫“留采法”。

著名茶叶学者詹英佩女生赞誉“坝糯的藤条茶树堪称天下一绝,其茶树形态之美令人称奇。“

藤条茶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可以追溯到清朝以前,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做“坝糯藤子茶”,是皇室进贡和当地土司用茶的首选,每片茶叶都凝聚着古代人的智慧和岁月的精华,是一棵棵活着的历史。

它并不是当下市场炒作的产物,而是一种“古老的新事物”。

说其“古老”,是因为这种茶树采养方式已经在云南存在数百年,从清末民国便得到大规模推广,成为当时云南一种主流的茶园培植方式。

说其“新”,是因为解放后云南茶产业走向与现代丰产茶园接轨的道路,云南传统茶叶种植模式被抛弃,藤条茶被归为落后的生产方式而被忽略甚至遗忘。

后来,随着生态健康观念的兴起,普洱茶声名鹊起,老茶园重新受到人们追捧,于是那些被历史掩埋的藤条茶园再次荣耀回归。

而对于很多第一次听到、见到藤条茶的人,会认为藤条茶是古茶树中的特殊品种,其实不然,藤条茶只是一种采养方式,它的树种还是属于勐库大叶种茶。

藤条茶的长成、留养而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数十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培育才能慢慢形成。

“枝如藤,形如辫,韵如柳”。

它与传统普洱茶“一芽二三叶”的采摘法不同。

采用的“去顶养标”(留采法),一种高级的培植法。

茶叶最精华的部分只留在芽尖和头四叶,去掉多余的叶子,相当于把养分集中输送到头几个叶片上,形成顶端优势。

这种“顶留叶、侧修枝”的采摘方式,可增加叶片厚度,加快扩大树冠,获取更丰富的营养物质,慢熟精养,品质较普通茶树更为优异。

这一采摘方式呢,不仅保证了茶树生长疏密得当,能够让同一棵茶树上的每一根枝条都能得到充足的养分供给,也使茶树上的枝枝叶叶都能获得足够的光照,充分吸收营养和进行光合作用,最终形成枝杈呈长藤状,并有柳树般飘逸姿貌的藤条茶树,既便于采摘,又便于茶树向上生长,也提高了茶叶品质。

因此,坝糯藤条茶质更为刚烈,茶汤充满阳刚之力,滋味甘甜质厚,气足韵长。

坝糯藤条茶,采摘下的鲜叶,芽头滚圆肥壮,绒毛浅绿密厚,制成毛茶后肥硕宽厚,色泽墨绿,白色茶毫密布。

做成饼茶条索硕长且清晰,茶香高扬浓郁,花蜜香馥郁,又带有些许兰香,冲泡后杯底留香持久,醇厚饱满,回甘生津强烈,气足韵长。入口后,喉咙中茶香随呼吸喷薄往上。

藤条茶向来以口感苍劲霸猛著称,坝糯更是藤条茶中的王者,浓甜甘冽中含着缕缕的清苦,茶汤中蕴含的茶香,层次丰富,气韵足。

冲泡之后,黄亮透澈的茶汤,浓醇的滋味激荡着味蕾,带着高海拔缔造下的独特甘冽清凉感。

澄澈的明绿黄色茶汤,细品,汤水又有勐库西半山茶的柔细腻和甜润感;生津迅疾炽烈,在喉咙处回旋,再而后是满口甘甜,又如饮下一杯透心凉的山泉水一般,喉韵旷凉感十足、通透舒爽。

来源:茶百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勐库十八寨与冰岛五环:因顶级名寨而兴的人与茶

如今的冰岛茶,早已是勐库茶区,乃至整个临沧茶区的一张名片,在冰岛的名茶效应下,懂过、小户赛、地界、磨烈、正气塘等诸多千里马逐渐被伯乐们所共识,整个勐库茶区的茶叶价值、生态价值、地理价值也正不断被发掘与展现。

这篇专题文章,就让我们聊聊那些因冰岛而兴的人与茶。

勐库十八寨

认识勐库茶区,可以先从“两山夹一河”开始,其中两山是马鞍山与邦马山,这时两座南北走向的大山,夹在中间的,则是当地人称勐库河的“南勐河”,在这条河流上修建起来的南等水库,现在也称为“冰岛湖”,而整个勐库茶区,也被南勐河分出了两个部分,这就引出了我们要介绍的重点——勐库东半山和西半山。

在地理划分上,勐库人习惯上以南勐河为界,管河东的的马鞍山叫东半山,管河西的邦马山叫西半山,很多初来乍到的游客玩家经常搞不懂方位,于是又有了“从勐库开车往冰岛走,在车头朝向冰岛行政村的情况下,右手边是东半山,左手边是西半山;当勐库河在左手边时,车就在东半山,当勐库河在右手边时就在西半山“等实用口诀。

而在勐库东半山和西半山上,集中分布着双江茶区8成以上的古茶树资源和人工栽培型古茶园,其中东半山是勐库茶的典型代表,就像麻黑代表易武一样,这里日照充足,茶树向阳而生,茶质阳刚,茶香浓郁,滋味饱满;而西半山的茶叶则更加阴柔,涩不凝滞,苦不淹留,回味绵长,余韵无尽。

在以前,东半山茶要更加出名,如坝糯、糯伍、那赛等大寨,都是过去的勐库茶代表,实际上两山的茶品并无太大差异,主要原因是东半山的位置更加便利,而离这里很近的博尚,从90年代开始就是临沧的晒青毛茶集散地,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东半山,在这点上与靠近国道的南糯还有些相似,都是占了交通的便利。

而随着交通的逐步改善,以及冰岛茶的强势崛起,西半山成为了近年来的勐库茶主角,茶界耳熟能详的冰岛、南迫、地界、懂过、磨烈、小户赛等名寨,基本都来自西半山。

早些年间,茶界根据勐库茶区的茶寨名气和产量,还诞生了“勐库十八寨”这一说法,其中东半山占据8席,分别为忙蚌、坝糯、那焦、帮读、那赛、东来、忙那、城子,西半山则占10席,分别为冰岛、坝卡、懂过、大户赛、公弄、帮改、丙山、护东、大雪山、小户赛。

不过这份榜单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大雪山”并不是寨子,而是一片大茶区,再比如最近几年风头正热的磨烈、地界、正气塘,因时间差并未入榜,而且整个勐库茶区有16个行政村,多达102个寨子,如今的勐库,也不太需要这份榜单来做宣传,因为这里出现了堪比老班章的顶级名寨——冰岛。

冰岛的名茶效应

在一些老茶客心中,勐库东半山的茶香气高扬,但茶气稍弱,而西半山则正好相反,而位于南勐河畔的冰岛茶,则兼具东半山和西半山的特色,可谓集勐库茶区优秀品质于一身的极品好茶。

冰岛一词,可以说是业界皆知,但冰岛茶的定义却是可大可小,它可以是那不到200棵的古茶树,可以是冰岛老寨,可以是冰岛五寨,也可以是整个勐库茶区,如今更是衍生出了大冰岛,真冰岛,泛冰岛,冰岛五环等概念,原因也很简单——冰岛的名茶效应和毛茶价格实在太过惊人。

冰岛,原名“扁岛”或“丙岛”,本是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的一个高山傣族村寨行政村,下辖冰岛、地界、糯伍、坝歪、南迫这五个自然村(当地称自然村为寨子),早年冰岛名声不显时,几个寨子还存在“串料”现象(即混采混销),冰岛茶一飞冲天后,人为的区分以及商业宣传下,逐渐出现了以下概念。

其中冰岛自然村通常被称为“冰岛老寨”,也有商家称其为“真冰岛”等等,而冰岛行政村,则称为“冰岛五寨”、“大冰岛”等,而泛冰岛,则是将勐库东半山和西半山里生态好、古茶树多、茶叶品质高的寨子全部涵盖其中。

面对纷纷前来认亲的各茶寨,又有了仿照北京五环而诞生的“冰岛五环”说法,其中一环自然是冰岛老寨,二环是地界、南迫、坝歪、糯伍这其余的冰岛四寨,三环则是小户赛、磨烈这两个茶价较高的寨子,四环则为大忠山、正气塘、包麦地、小荒田等小有名气的寨子,除此以外的茶寨,也都在五环以内。

众多概念中,陆离认为“冰岛五环”是最为形象和便于理解的,纵观五环内的各个茶寨,有韵味足的地界、茶气强的南迫、滋味饱满的坝歪,甜度怡人的糯伍,“赛冰岛”小户赛,“小冰岛”正气塘等等,这些茶寨,都或多或少地与冰岛老寨茶有相似之处。

而众多茶寨之间的品质高低与口感差异,在茶价上也有所体现,比如在头春古树茶毛茶的价格上,冰岛老寨与其余四寨的价格相差4~10倍,而“三环”外的寨子,茶价差异则更加悬殊,当然这其中也有物以稀为贵,价高者得和炒作等因素,不过也能让茶友们对各茶寨有个初步印象。

这些概念虽多为包装宣传目的,也为茶友们的理解造成了一定困难,但客观来说,冰岛茶范围的不断扩大,其实是行业发展的正常现象,且不论老班章和薄荷塘等茶区都存在这种现象,也不说“古树茶”、“八八青”“大白菜”、“五星孔雀”等概念兴起后,业界遍地的低价仿品,单是跳出普洱茶行业外,也有飞天茅台、苹果手机等众多案例,可以说“名人效应“无处不在,无可避免,而这方面,还有一个值得普洱茶行业参考的,——“龙井”。

之前家里老人去杭州跟团旅游,提到在龙井村时,导游说西湖龙井不算正宗,这几个村子里卖的才是真龙井。实际上龙井茶分一级、二级两个产区,其中一级产区是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除此以外,西湖区所产的所有龙井茶都为二级产区。

不过,龙井茶的泛产区可不止一个西湖区,还有钱塘产区和越州产区,其中西湖区仅占龙井茶总产量一成左右,在武夷岩茶、武夷大红袍等商业模式较成熟的沿海名茶产区,也都存在类似现象,茶客茶商也都习以为常,参考这类模式,对普洱茶产区进行级别划分,不失为一个良方。

因冰岛这座顶级名寨而兴旺的,不只是勐库茶,还有这里的人民,如今贵为冰岛五寨的南迫老寨,当时只是一个极端贫困的高山拉祜族寨子,以至于在2000年左右,整座寨子都不得不搬迁到公路附近维持生计,而在冰岛崛起后,越来越多的茶农又从南迫新寨回到老寨定居,不光是因为这里有能长出“金叶子”的古茶树,更是因为他们的根在这里,同样的案例,在地界、坝歪等寨子上都有发生。

从世代清贫的山民到生活富裕的茶农,从昔日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到今日名声显赫的大叶英豪,从曾经闭塞落后的东西茶山,到如今茶界皆知的冰岛名寨,在普洱茶产业发展,古树茶价格攀升,和冰岛茶的推动下,勐库茶的故事仍在继续...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勐库茶区及勐库古树茶特点

  勐库是临沧最主要的茶区,勐库的范围非常大,位于临沧双江县,我们今天说起双江好像没很深的印象,说起勐库就心神荡漾,勐库镇位于双江北部,面积475平方公里,地形崎岖,山高路远,生态环境好。

  勐库最主要产茶区是东半山和西半山,大名鼎鼎的“勐库十八寨”就分布在这里,其中有耳熟能详的冰岛,也有以藤条茶独树一帜的坝糯,还有懂过,小户赛,南迫等等非常有名的茶区。

  而所谓的勐库十八寨包含东半山的:忙蚌、坝糯、那焦、帮读、那赛、东来、忙那、城子;以及西半山的(十个寨子):冰岛、坝卡、懂过、大户赛、公弄、帮改、丙山、护东、大雪山、小户赛,东半山的茶条索紧结显毫,汤亮色金黄,香气强烈特久,生津回甘佳,经久耐泡。汤质充满阳刚之气,香气浓郁、回甘明显、滋味饱满、口感丰富、气足韵长。

  而西半山的茶口感厚重浓烈,苦涩较为平均,香气饱满丰富,持久度好,汤质稠厚顺滑是勐库茶的特点,尤其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陈化,汤质表现尤其好!

  西半山与东半山仅一河之隔,相对东半山而言,西半山则披洒着较多的夕阳。东西两半山,皆紧靠着北回归线。是太阳在北半球所能涉足的最北之地。西半山的茶清香,条索清晰,芽尖肥厚多毫,叶片壮实完整,滋味柔顺,醇厚浓郁,回甘生津迅速,喉部非常舒服,尾韵足,耐泡,二十泡后,仍留有香甜滑柔感,水浸出物丰富。

  勐库的地形为两山夹一河一坝,两山指邦马山与马鞍山,一河指南勐河,一坝指勐库坝。邦马山与马鞍山对峙,南勐河流经两山之间,勐库人习惯上以南勐河为界,将南勐河东边的称为东半山,南勐河西边的为西半山,马鞍山在河东,勐库人称为东半山,邦马山在河西,勐库人称为西半山,这就是东西半山的来历。(来源:云采尖,图来源:茶友网)


找到约70条结果 (用时 0.01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