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九曲红梅茶用什么装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从喝到吃 从清饮到“出圈” 看茶企多场景开发新式茶饮

交易量、交易额均创下历史新高。5月25日,一场茶界的“华山论剑”落下帷幕,从5月21日起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成果丰硕。

中国是产茶大国,世界上每两杯茶就有一杯来自中国;中国也是茶叶消费大国,饮茶之风源远流长持续至今。但是,品类繁多、品牌难做,地域性强、知名度低,同质化高、场景单一……传统茶企如今面临的烦恼也不少。就在他们向消费者推销他们的茶园和鲜叶时,城市街巷里的新式茶饮早已把年轻人的口味牢牢抓住。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认为:“我们不能把喝茶变得太难,不能把年轻人拒之门外。”过去专注“摆弄那两片叶子”的传统茶企,也开始尝试拿出玩茶的心态,在同质化竞争中寻找破局。浙江茶企引进和培养的第一批调茶师,口中说着“场景化”“新零售”等新词汇,走上探索新式茶饮的道路。

新赛道茶企进军新式茶饮

只需一秒钟,纯净水就可以变茶水。茶博会上,记者见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一款新产品。

“我们把它叫做瓶盖饮料。”该所茶深加工与多元化利用成果转化负责人陈建新告诉记者,这个瓶盖里装的是一种冷萃速溶茶粉,平时是不接触水的,只有在按压和摇晃后,茶粉会迅速释放并溶解在水中,尽可能还原茶原本的味道。  

在浙茶集团九宇有机食品的展位前,簇拥的人群后是一个类似奶茶店的柜台,翠玉鲜牛乳、玉露香橙、焙茶鲜乳三款新式茶饮备受欢迎,前来品尝的不仅有年轻人,也有老茶客。“这款玉露香橙酸甜爽口,既有茶香又有果香,很适合夏天喝。”一位逛展的顾客告诉记者,他爱喝茶,做茶的企业做茶饮品,让他觉得很新鲜也很期待。说着,他又走向袋泡茶等衍生品展台。

茶博会上,浙江茶企带来的不仅有喝茶的体验,更有吃茶的新鲜劲儿。“尝尝这款抹茶冰淇淋。”九宇有机食品工作人员直接把冰淇淋机搬到了现场。茶客手拿冰淇淋边吃边看,走累了就喝点茶水歇歇脚,不失为一种有趣的逛展体验。

相比传统中国茶品牌多而不强的状况,新式茶饮品牌在新消费群体中掀起小旋风,喜茶、奈雪的茶、乐乐茶等品牌迅速抓住了市场,切入茶饮赛道。什么是新式茶饮?业内的定义是,新式茶饮主要是采用优质的茶叶、新鲜的水果和鲜奶等丰富的配料搭配在一起制成的中式饮品。

据中金公司调查,国内现制饮品市场规模约1300亿元,其中,现制茶饮规模约700亿元;据《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数据显示,新式茶饮消费者规模突破3.4亿人,并且在持续高速增长。“过去,中国茶企的所有努力和精力都放在那片茶叶上,现在我们发现要让这片叶子对消费者、对饮茶人负责,产业才有未来。”一位茶产业的创意人士告诉记者。

作为年轻人接触茶的一个重要入口,浙江茶企纷纷切入这条新赛道。喝茶总被认为是一种有仪式感的行为,而浙江茶企正放下身段,让大众以更便捷轻松的方式喝茶。此次茶博会上,杭州天香牌九曲红梅茶业带来了冷泡茶。公司总经理包兴伟是九曲红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紧细弯曲如鱼钩,色泽乌润,九曲红梅经过揉捻制成,茶叶的细胞是破碎的,水可以快速浸出它的味道。”在包兴伟的演示下,把矿泉水倒入装茶的玻璃瓶,仅仅两分钟瓶身就呈现清透黄亮的色泽,细品起来也是鲜甜爽口。 

很多消费者围在包兴伟演示台前,惊叹于传统的茶还可以这样来泡。他们说,如果不是亲眼看到这样简单易得的冷泡茶,竟不知产自杭州的这款红茶还能有这样的喝法。

茶博会现场,“茶+”还有更多想象空间。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茶叶中这些健康的成分,制成的牙膏、面膜、香皂。无论是喝茶还是吃茶,浙江特别是杭州的企业在茶加工、茶泡制、茶应用等方面已捷足先登,在茶饮料、茶日化用品、茶食品研发等领域长袖善舞。

新职业调饮师提升产业链

喜欢喝咖啡的人一定对“萃取”这个词非常熟悉。而如今,茶叶萃取技术的提升为茶衍生品提供了更多可能。

今年春茶季时,“九宇”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某酒店用品展,他们推出了龙井鲜乳茶,用的便是一个叫bkon的机器萃取出的龙井茶汤。这款bkon便是近两年在市场上新出现的专业用于各种茶叶萃取的设备。

如果留心,茶博会企业的展台上,还多了一些原来只在咖啡店见到的“家伙”——胶囊茶机、制冰机,这些围绕着新式茶饮出现的小家电,才是保证乳茶、水果茶随时供应的“法宝”。

而像咖啡师一样站在展台后的,则是一群拥有新职业的“奶茶小哥”——调饮师。就在不久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第四批共18个新职业,其中就有调饮师。新式茶饮受新生代青睐,调饮师就应运而生,这既满足了整个社会的需求,也满足了行业人才的核心需求。

“九宇”展台前的金金正是一名属于调饮师职业中的调茶师,站台上的3款产品便是他的得意之作。来“九宇”前金金已经在一家头部茶饮企业工作了5年,有着丰富的调饮和门店经营经验。

金金告诉记者,每一位调茶师都必须经过所有岗位的学习,最终根据其擅长领域分配到相应工作岗位,而每个岗位都有严格标准。金金举例说,比如煮波波,需要精准把握煮制时间,确保不粘锅、不粘成团、糊状、不可夹生;不同类型的茶叶,煮的时间、温度以及焖泡时间都不同;处理水果的工序也很复杂,比如葡萄,每一粒葡萄都要手工剥皮去籽,果肉要戳成直径基本相同的个头,“初入职要剥上3天葡萄,剥得手都在发抖了。”

“新茶饮是个新赛道,自然需要相对应的新职业、新人才。”农业农村厅首席茶叶专家罗列万介绍,浙江在新茶饮的开发上有很好的人才基础,比如浙江树人大学,已经设立了专门从事新式茶饮的专业。“单靠一杯茶,已经很难获得消费者长期的支持。”杭州茶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沙建国深耕茶产业多年,不仅开发茶含片,也开始进入新式茶饮市场。

用什么样的茶叶产品来获得年轻人的喜爱,是沙建国一直思考的问题。2012年起,市面上抹茶产品日益流行,沙建国得到启发,多次前往日本考察抹茶生产的制作工艺。很快,他决定利用抹茶的制作形式,以西湖龙井为主进行衍生食品的尝试。最受年轻群体喜欢的抹茶拿铁、西湖龙井拿铁、龙井饼干等诞生了。

“做茶的衍生品,把茶做进人们的生活中,单靠一款茶是实现不了的,背后是一个产业链,一个生态圈。”沙建国说,今后家家都卖鲜叶、卖干茶的现状要改变,有的工厂生产茶点专供体验店、4S店等,有的工厂制作茶叶,有的工厂制作茶底,这些茶企相互依赖,每家都形成自己的优势。

而在茶饮江湖里,除人才外,科技也是行业硬核竞争力所在。一排排紫色易拉罐包装堆叠,拉盖即饮的茶饮体验让人觉得新鲜。品尝后发现,深褐色的饮料中藏着淡淡的普洱茶香。这是来自云南大益的一款新式普洱茶产品——益元素,因浓浓的科技感而备受关注。“2013年10月,我们以大益博士后项目为基础,成立了微生物研发中心,研发推出了首款高科技发酵熟茶益原素。说是高科技,主要是因为它采用了2016年大益独创的第三代发酵技术(微生物发酵)。”益元素负责人刘彬球说,目前公司已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云南省普洱茶发酵工程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平台。

新机遇浙企发挥自身优势

庞大的消费者体量和高速增长的市场规模,给茶饮市场带来繁荣,让资本看到大好“钱”景。如今去各地茶饮店看一看,无论北上广深,还是二三线城市,见到的总是一样的门店,喝到的总是相似的产品——跟风、同质化,正在让新式饮品业变得千篇一律。

消费者的需求、口味已经被养得更加挑剔。因此,即便是这个市场的“巨头”,如今也还没能找到真正的“舒适区”。而这无疑给起步晚了的传统茶企提供更多的机会。

“传统茶饮要创新,新式茶饮这个市场,早晚都要进去。”包兴伟认为,传统茶企有新式茶饮企业不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对茶园的管理、对制茶的专注和对茶文化的传承。“用健康的土壤生产健康的产业,用安全的方式生产最优的产业。”绿色发展正成为中国茶农和茶企的新追求。茶博会上,西湖龙井、安吉白茶、开化龙顶等浙江名茶发布杭州宣言,携手推进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茶文化的推广上,传统茶人也更有优势。目前,新茶饮依然和快消费文化、快消费品绑定在一起,发展至今依然鲜少看到新茶饮文化的说法。“新式茶饮可以与传统茶文化相辅相成。”罗列万说,随着年轻人对新式茶饮的喜爱,茶文化也会逐渐渗透到他们的生活中,他们也会逐渐成为下一代传统茶的消费者。

其实,品类繁多的中国茶开始备受市场青睐,新式茶饮的头部企业在传统茶企中寻找优质茶基底。火遍广州的“丘大叔”,正是用“鸭屎香”征服了消费者。“丘大叔”在试过国内外多种茶叶之后,将茶底集中在中国茶。这款茶基便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凤凰单纵茶。

沙建国坚持“本地的就是最好的”,先后开发出20多种茶叶系列产品,并以杭州好茶配上杭式点心的创新融合概念,引来杭城老字号“楼外楼”的牵手合作。如今,沙建国开出“嗏玛道”现代茶空间,让“煮一壶清茶,配一款茶点”成为年轻人的消费选择。

而头部企业为了不断有新产品吸引市场,也开始四处寻找新的中国茶基底。“新式茶饮想要打开市场,单靠一杯茶难以获得消费者长久支持。”罗列万说,新式茶饮带来的是包括产品、配搭、空间、营销等一整套改变,背后则是包括产品品类的延伸、品牌的影响力、供应链、系统、组织力等等。新式茶饮品牌想走得长远,这些都是必修课。

竞争很激烈,难免有人会急着想要占领市场。对此浙江优秀茶企保持着一份清醒。“无论怎么玩,都要牢牢守住茶基底的优势,我们不用品质换流量。”“九宇”采购部经理王琼琼说。

来源:浙江新闻,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业如何拥抱数字未来?推动茶叶全生命周期数字化 茶产业沙龙在杭举行

茶业如何拥抱数字未来?

6月9日,由浙江省浙商研究会与腾讯·大浙网、西湖区茶文化研究会、杭州茶都品牌促进会联合主办、浙商研究会新经济委员会承办的“拥抱数字未来?——从茶文化到茶产业沙龙在杭州举行。

在浙杰出茶企新生代掌门人和茶行业领导专家等30余人济济一堂,深度探索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之道。

在乡村振兴、国茶振兴,杭州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的背景下,本期“青云说”,聚焦“茶行业”+“数字经济”的建设性观点。

本期青云说探讨的话题:茶业如何拥抱数字未来?

现场照片

黄幼钧|西湖区茶文化研究会会长

弘扬茶文化,讲好茶故事

我们要在在大力发展茶产业、弘扬茶文化的基础上,发力茶科技,积极拥抱数字化。让茶插上腾飞的翅膀,让“数字”播向千家万户,走向世界。

另外,希望我们茶人和茶企一定要考虑茶文化。茶如果光就健康饮品这个角度还不够,一定要有文化的功能,所以希望大家在策划茶营销的时候,一定要把文化元素植入进去。讲好茶故事,才能卖好茶价格。  

商建农|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会长

推动西湖龙井茶全生命周期数字化

如何做好茶行业的数字化拓展?我认为:首先正如西湖区委提出的,要实现“西湖龙井茶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应用,我们把原来的已经产生的一些数据集中起来,包括茶园安装探头系统,无人机飞行系统等,搜集的茶各数据都协同起来,有效确保我们西湖龙井茶质量安全。第二是品质提升。数字化改革,就是要关注消费者需要什么,他们需要我们正宗的西湖龙井;作为茶企,我们就需要采购到高质量的茶叶原料,并生产出好的茶叶并销出去。要构建好溯源体系,实现安全茶、品质茶。

王岳飞|杭州茶都品牌促进会会长

茶叶+数字,大有可为

茶行业的发展无疑到了最好的时代,茶行业、茶科技、茶文化协同发展是茶行业数字化发展的需要,同时还需要更精准的数据做支撑。

比如:既然茶味国饮,那么我们能否搞一个茶馆指数,了解中国包括杭州到底有几个场馆,在场馆里消费的有多少人?消费了多少茶?成本多少?了解中国的茶馆对中国这个茶产业做出了多大的贡献?我们能不能把杭州打造成无人不茶的城市?

另外,很多乡村把茶产业作为主要产业,数字经济赋能下的茶行业,对实现乡村振兴、对推进共同富裕是否能有更好的效果?所以茶业+数字,我觉得后面我们很多事情可以做。

戚冬杰|杭州茶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品牌要接近用户的心思

“平仄”希望做一个以产品来说话的品牌,价格厚道、感动人心,更直接的说法就是“茶叶中的小米”。

我们不止关注企业与用户的接触面,而更看重品牌对用户带来的价值。我们给用户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茶叶产品,也不只是一个品牌溢价,而是一个消费品——这个茶叶好看、好喝、特制、干净还便宜。

我们认为企业营销的最小单元不是每一笔订单,而是每一个用户。品牌要接近用户的心思,用户如果认可这个品牌,就会在这个平台上持续地产生销售额。

戚英杰|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

积极探索数字化应用场景

我们这几年也做了大量的数字化投入和规划。生产环节数字化上比如在自有茶园建立数字化监控管理系统,可实现实时监控和全过程溯源。

销售环节数字化上,我们除了入驻一些网上商场,还开发了小程序和微信商城,在上面可以全面展示我们的茶故事、茶数据和茶园的实时管理情况。

另外,我们在建的杭州西湖龙井茶博物馆,也有数字展馆,包括三维建模展品等,让观众了解西湖龙井更加方便、更加直观,也能互动。数字化有很多的应用场景,值得主动探索。

余伟永|杭州狮峰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

“阳光工程”外还要有“数字销售”

我们这样的老牌企业,往往缺少数字化这一块。我觉得数字化一定是方向,谁也阻挡不了。现在政府政府牵头了“阳光工程”,给工厂装上摄像头、在生产端实行数字化管理等,会有效提升公司品牌形象。数字化也要进一步体现在茶业销售的管理,我们在7年前就将数字化软件与中石化等央企同步用于销售管理上,减少了7个人工环节,并能做到实时正确,提前享受到了数字化的红利、包括线上销售数字化等。通过数字化突破,茶业发展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另外,在积极发力线上销售同时,也要设好西湖龙井价格门槛,不能恶性竞争、低价竞争,一定要保护好西湖龙井这块金字招牌。

陈瑞鸿|杭州龙冠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最核心的是如何去应用数据

我觉得数字化,首先上游端核心是把我们原有定性的一些分析或者管理更加定量化,第二个核心是要思考:我们现在做了很多动作,只是开始数据的收集沉淀,而可能未来更要解决,我们怎么去分析数据,分析完以后最核心的就是如何去应用。

我认为,数字化不一定能提升我们茶的单价,但一定有助于我们去精准管理,提高我们的综合效益,深度促进茶产业发展。

胡飞|杭州顶峰茶叶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做好茶产品,探索数字化营销

我大学学的专业是学计算机,软件就是0跟1,就是数字,那么如何用“数字化”这个技术,让一个产业从零往一走下去?这是需要一个不断学习、探索、前进的过程。茶行业非常传统又有文化厚度,但是也要不断创新。顶峰茶业在做好茶产品的基础上,一直积极拥抱现在的数字化,可以与腾讯一起探讨数字化营销。

包兴伟|杭州九曲红梅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

一品一码溯源系统赋能营销

九曲红梅与西湖龙井,一红一绿相得益彰。我们在生产上探索标准数字化生产。因为红茶的生产过程很长,从茶叶鲜叶下来到发酵干燥等,多个工序里面有很多差别,产生繁复的排列组合;每种变化对最终的九曲红梅产品的形态品质都会形成差异,所以我们准备引进优化的新型生产线,其实就是实现生产的标准化、数字化,固定产品最优生产品质。

与此同时,产品溯源上,我们实现了一品一码溯源系统,反馈的大数据有效赋能我们营销。比如分析当年数据来计划第二年的相关生产数据。身处数字化浪潮,要积极拥抱数字化。

倪铭峰|浙江兴合茶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分析人群画像,进行精准推送

兴合茶业专注的是茶叶的延伸领域,从茶到茶食品,我们在数字化尝试上,发现从不同等级的农产品到标准化的工业品,数字化、清洁化的透明工厂应该成为标配。

同时,在茶的数字化营销上,考虑到中国地域广、茶类多,要根据不同地域的饮茶习惯,以及积累沉淀的销售大数据,分析人群画像,进行较为稳定、精准的推送和引流,这是一个品牌突围的很好方向。

施小云|浙江狮峰茶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提升茶品牌力,让茶销售往中高端转化

从整个市场来说,茶消费属于慢消费产品,茶产业数字化成本偏高,品牌力不强。导致茶产业的市场的体量和规模有限,支撑不了茶企探索全面的数字化建设。

基于此,茶产业数字化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希望政府支持,不仅在生产端,而且在营销端数字化上为茶企助力;另一方面需加强运营。是否可以把我们传统茶叶往相对往中高端的市场去做引领?而不是一味打低端市场甚至打价格战。希望依托腾讯生态运营,提升茶品牌力,让茶销售往中高端转化。

祝敏娜|杭州龙井茶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打造线上线下协同的数字化

目前数字化营销主要是为了尽快达到信息透明化,深化服务,提升供应链效率,资源合理配置等目标。但茶产业比较特殊,需要考虑人口老龄化的国情,一个是老茶客,一个是老茶农,数字化过程中需要包容老龄化人群,这个年龄段人群虽不是线上销售的目标人群,但却是靠时间积累下来的老茶客,通过数字化达到线上线下协同、科学地发展才是真正的茶之道。

胡璧如|杭州正浩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

数字化仍要永葆温暖初心

再多的数据,比不过制茶人对制茶当日气温的感知、拿捏;比不过制茶人对制茶原料的挑剔、品鉴;比不过制茶人对茶叶本身的理论、认知。

同样的,再华丽的数据,比不上对消费者现场品饮的洞察,比不上对消费者完成购买后露出的微笑,比不上消费者给你留下一张发自内心的字条。

因此,用心去做茶,用心去感受消费者。在大数据时代拥抱数字化的同时,我们仍然要坚守初心:做有温度的茶企。

刘一鸣|杭州万虎茶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数字化赋能品牌魅力

数字化是实现从产品到市场、销售、服务及新的商业模式等各个领域与数字化技术应用相关的变革。对于茶企来说,从传统走向全面数字化,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全新里程碑。优秀的茶叶品牌应具有茶文化高度,并且不断塑造品牌独有的个性和魅力,在新时代数字化赋能的机遇下,提升品牌溢价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何立华|杭州龙坞茶镇茶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各级政府通过数字化赋能,在提升西湖龙井茶品质,保护西湖龙井茶品牌方面开展了很多工作。在此背景下,我公司作为一家国有独资企业在西湖龙井茶的种植、生产、销售方面积极引领,开展全流程数字化管理。通过西湖龙井茶协会的“茶标”管理、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出的“浙食链”赋码管理等实现了西湖龙井茶从青叶采摘到生产、包装再到进入消费市场的全流程可追溯可查控。

刘建平|杭州侣云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

数字化应用于茶空间服务

我们通过十年时间,走出了茶+空间+茶园+文化的生态体验式经营模式,区域深挖,以点连线,拓展推广。茶产业数字化是必然趋势,茶产业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同时面临着小农式经营、老龄化生产、农特产属性式销售等问题,急需运用数字技术来经营管理茶企,把数字化技术应用到茶产品和茶空间服务中去,引导青年人体验茶,培养中年人习惯茶,服务老年人康养茶。

马小燕|腾讯·大浙网总裁

设计更贴合潜在用户交易需要的链路

很多茶企反馈:通过腾讯广告等实现了线上获粉,但是粉丝要真正成为交易用户,链路还有点长。

我觉得可能不是链路长,是不是这个链路还没有设计好,导致它比较长?希望我们一起来把设计这个链路,让它更贴合我们潜在用户交易的需要。

李喆|腾讯广告食品饮料行业总监

打造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

在白酒等快消行业,如何防伪、引流、获客等我们积累了长足经验,而对于茶的数字化赋能我们也非常重视。基于大家不同的业务形态,自身企业架构等,我们很愿意去帮助大家打造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

陈旭|腾讯茶叶行业营销负责人

拥抱流量同时保持品牌初心

效果交易与品牌从不割裂。既要学会拥抱流量,同时保持品牌初心,更重要的是培养、延续、开拓中国下一代茶业环境,打造名副其实的茶叶大国。+互联网更多的是顺势创新,腾讯现在更多地把自己定位为工具和助手,让各行各业来+我们。

陈骏|腾讯·大浙网运营部总监

打造茶的“私域流量”

从实体门店(以“场”为连接),到平台电商(以“货”为连接),到私域崛起(以“触点”直连用户),移动时代,零售逐步回归以人为本,推动品牌直连用户,完成全渠道数字化加速。

卢恩伟|浙商研究会副秘书长、

浙商新经济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记者观察

茶为国饮,杭为茶都。今年是乡村振兴元年,国茶振兴正当时;在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茶企拥抱数字未来正当时;而这两年防疫常态化环境下,线上流量与大数据对于茶营销越来越重要,茶企数字化转型也迫在眉睫。

茶企如何拥抱数字经济?茶产业沙龙应运而生。现场汇聚了茶研究领导专家、在浙头部茶企掌门人或二代以及腾讯数字营销方面代表,多方聚力,通过鲜活案例、专业理论和有效探讨,积极探索未来。

以上“青云说”观点,也正呈现了这三类参会者以其自身及自身平台为基础所做的建设:茶业发展的政府端、战略端、宏观性的意见,茶业经营的实战性、微观性、产业化探索,对茶业数字化的赋能和建议。

提炼总结而言:茶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其理想正如商建农会长所说的实现茶叶“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而这个理想正一步一步成为现实。

生产的数字化,比如茶园的监控系统、打造“智慧茶园”,在生产环节上“工业互联网”等,这已经基本实现。而在产品的数字化、流通渠道的数字化,还有营销的数字化等方面则有更多的探索空间。

所以由协会和媒体搭建该沙龙平台,一是美美与共,尤其是各优秀茶企分享数字化经验,携手发展;二是跨界整合,尤其让在腾讯系与茶企业实现面对面交流,互通有无。

希望“茶为国饮,杭为茶都”,不仅在茶文化,而且在茶产业能真正掷地有声。愿同心聚力,让茶产业的发展,成为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的一个数字经济新亮点。

来源:腾讯大浙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新茶饮启迪,看茶企的新品之道

前言

随着5月份在厦门、杭州举办的两场茶博会落下帷幕,我们能清晰感受到传统茶叶市场对新式茶饮赛道的关注和投入。新兴茶饮的崛起不仅为传统茶博会注入新生力量,开辟出独立的展会版块,而且吸引更多传统茶企躬身入局,进行多元化产品开发。所谓新式茶饮,业内定义,采用优质茶叶、新鲜的水果和鲜奶等丰富的配料搭配在一起制成的中式饮品,实际上在新的语境下新式茶饮还包含更丰富内容。

中国是产茶大国,也是茶叶消费大国,但是,品类繁多、品牌难做,地域性强、知名度低,同质化高、场景单一……传统茶企如今面临的烦恼也不少。在传统茶企向消费者推销他们的茶园和鲜叶时,城市街巷里的新式茶饮早已把年轻人的口味牢牢抓住。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认为:“我们不能把喝茶变得太难,不能把年轻人拒之门外。”过去专注“摆弄那两片叶子”的传统茶企,也开始尝试拿出玩茶的心态,在同质化竞争中寻找破局。实际上只要认真盘点下,你会发现,近年来传统茶企试水新式茶饮的也不少,如大益的“茶庭”、天福的“放牛斑”、山国饮艺的“一日一茶”...

新赛道,传统茶企开发新式茶饮

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浙茶集团九宇有机食品的展位前,簇拥的人群后是一个类似奶茶店的柜台,翠玉鲜牛乳、玉露香橙、焙茶鲜乳三款新式茶饮备受欢迎,前来品尝的不仅有年轻人,也有老茶客。一位逛展的顾客告诉记者,他爱喝茶,做茶的企业做茶饮品,让他觉得很新鲜也很期待。

一杯冷泡茶足以挑动夏日清凉味蕾。在杭州天香牌九曲红梅茶业总经理包兴伟的演示下,把矿泉水倒入装茶的玻璃瓶,仅仅两分钟瓶身就呈现清透黄亮的色泽,细品起来也是鲜甜爽口。“紧细弯曲如鱼钩,色泽乌润,九曲红梅经过揉捻制成,茶叶的细胞是破碎的,水可以快速浸出它的味道。”

只需一秒钟,纯净水就可以变茶水。同样在这场茶博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带来一款新产品——瓶盖饮料。这个瓶盖里装的是一种冷萃速溶茶粉,平时是不接触水的,只有在按压和摇晃后,茶粉会迅速释放并溶解在水中,尽可能还原茶原本的味道。

在厦门,国际新兴茶饮产业展一开始就备受业界关注。这里堪称新茶饮的“创造营”,六大茶类品牌茶企主动研发新口味,除了传统茶之外,还带来拼配茶、风味茶、代用茶、即饮茶等全新展品,迎合更多年轻群体的选择。

深耕传统茶文化11年以来,之然茶第一次作为新茶饮参展。“想喝什么自己摇!”、“我想多加点奶盖!”在“之然茶”的展位上,一种“DIY”奶茶的新玩法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体验。不同于传统的奶茶店,“之然茶”展位的奶茶操作台面向顾客,从右至左依次罗列着小料、加奶、加糖、加茶汤等一系列工序,顾客只需扫码下单,便可根据自己喜好,在店员的指导下制作一杯自己的“独家味道”。

也有不少茶企深入加工领域探索,带来潜心研发的新工艺、新产品,用科技赋能茶叶,让古老的茶饮守正出新。与前面提到的“瓶盖饮料”相似,只要将“茶粉”倒入水瓶中,轻摇一下,立马变成一杯颜色“很可乐”的茶饮,不同的是这款茶饮有着更深的“健康奥秘”。这是来自厦门荷蓬生物的一款药食同源的功能性食品——荷蓬茶源素,因浓浓的科技感而备受关注。“我们还与厦大生科院合作成立了荷蓬茶源素研发中心,进一步研究荷蓬茶源素对人体健康带来的更多可能性。说是高科技,主要是因为它其中是以茶色素为主要成分,而这在目前茶叶深加工技术中还难以大规模量化生产。”荷蓬生物现场工作人员介绍。

两场茶博会上,茶企带来的不仅有喝茶的体验,更有吃茶的新鲜劲儿。有的企业直接把冰淇淋机搬到了现场。茶客手拿冰淇淋边吃边看,走累了就喝点茶水歇歇脚,不失为一种有趣的逛展体验。

相比传统中国茶品牌多而不强的状况,新式茶饮品牌在新消费群体中掀起小旋风,喜茶、奈雪的茶、乐乐茶等品牌迅速抓住了市场,切入茶饮赛道。据中金公司调查,国内现制饮品市场规模约1300亿元,其中,现制茶饮规模约700亿元;据《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数据显示,新式茶饮消费者规模突破3.4亿人,并且在持续高速增长。“过去,中国茶企的所有努力和精力都放在那片茶叶上,现在我们发现要让这片叶子对消费者、对饮茶人负责,产业才有未来。”一位茶产业的创意人士告诉记者。

作为年轻人接触茶的一个重要入口,一些茶企纷纷切入这条新赛道。喝茶总被认为是一种有仪式感的行为,而有的茶企正放下身段,让大众以更便捷轻松的方式喝茶。茶博会现场,“茶+”还有更多想象空间。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茶叶中这些健康的成分,制成的牙膏、面膜、香皂。无论是喝茶还是吃茶,浙江的企业在茶加工、茶泡制、茶应用等方面已捷足先登,在茶饮料、茶日化用品、茶食品研发等领域长袖善舞。

新机遇,发挥传统茶企自身优势

庞大的消费者体量和高速增长的市场规模,给茶饮市场带来繁荣,让资本看到大好“钱”景。如今去各地茶饮店看一看,无论北上广深,还是二三线城市,见到的总是一样的门店,喝到的总是相似的产品——跟风、同质化,正在让新式饮品业变得千篇一律。

消费者的需求、口味已经被养得更加挑剔。因此,即便是这个市场的“巨头”,如今也还没能找到真正的“舒适区”。而这无疑给起步晚了的传统茶企提供更多的机会。

“传统茶饮要创新,新式茶饮这个市场,早晚都要进去。”包兴伟认为,传统茶企有新式茶饮企业不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对茶园的管理、对制茶的专注和对茶文化的传承。“用健康的土壤生产健康的产业,用安全的方式生产最优的产业。”

而在茶文化的推广上,传统茶人也更有优势。目前,新茶饮依然和快消费文化、快消费品绑定在一起,发展至今依然鲜少看到新茶饮文化的说法。“新式茶饮可以与传统茶文化相辅相成。”农业农村厅首席茶叶专家罗列万说,随着年轻人对新式茶饮的喜爱,茶文化也会逐渐渗透到他们的生活中,他们也会逐渐成为下一代传统茶的消费者。

其实,品类繁多的中国茶开始备受市场青睐,新式茶饮的头部企业在传统茶企中寻找优质茶基底。“新式茶饮想要打开市场,单靠一杯茶难以获得消费者长久支持。”罗列万说,新式茶饮带来的是包括产品、配搭、空间、营销等一整套改变,背后则是包括产品品类的延伸、品牌的影响力、供应链、系统、组织力等等。新式茶饮品牌想走得长远,这些都是必修课。茶饮市场竞争很激烈,毫无疑问,传统茶企进入新式茶饮领域,最占优势的就是茶底成本与品控。因为大多数茶企都有相对固定的上游茶叶资源,对于茶叶的收购和制作成本具有非常大的优势,而且品控也可以得到极大的保障。

传统茶企无法俘获年轻人的芳心吗?其实未必!至于结局如何,我们只能静观市场风向。

文章综合@浙江新闻、@人民政协报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