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介绍传统中国茶

找到约4,609条结果 (用时 0.039 秒)

中国茶股姗姗来迟:中茶股份和澜沧古茶,两家茶企冲刺上市

  陈刚的院子里有两个制茶厂房,在安吉这样的小镇,山上几乎种满了白茶,陈刚与妻子、两个兄弟共同承包了五十亩荒山,在村里相熟的村民帮助下栽种茶树。

  茶山的养护并不占用太多时间,因此除去采茶季,一年中的十一个月陈刚都有另外一个身份——电焊工。在这个村里,百分之九十的茶农都只把茶厂当作副业,尽管茶叶收入达到了全家收入的六七成。

  由于白茶的存放时间短,茶叶采下后需立即制成干叶并卖出,因此采茶季时,大量的外省采茶工会来到这里,茶叶经销商们也几乎在同时赶到用于白茶交易的“茶叶市场”。所谓的“茶叶市场”只是当地每年临时用大棚搭起的、用于茶农展示茶叶的简陋空间,但交易量并不小。早在白茶开采的前一周,来自广东、江西、江苏等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就会陆陆续续赶来。

  陈刚是当下最典型的中国茶农,自己种植、采摘、进行简单加工后售卖。多个陈刚叠加在一起,便勾勒出了中国茶叶制造销售行业现在的样貌:行业集中度低、企业数量多而分散、整体规模不大且以中小、私营企业为主,同时,多数企业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理念,未能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家庭式、家族式管理较多。

  7月初,伴随着中茶股份和澜沧古茶招股书的先后披露,中国A股茶企空白终于要被改写的讨论再度热闹起来。

  作为拥有饮茶习惯的国家,为什么中国茶企上市公司姗姗来迟?

  中国茶业商学院执行院长欧阳道坤对本报记者称,工业化是限制茶企冲刺A股的重要因素;茶是一种提升生活品质的产品,需求没有那么刚性,中国茶业没有完成标准化集中度的改造,经营单一品类的茶企有可预见的天花板,传统茶企没有找到快速增长的商业模式;另外,茶叶还有较强的农产品属性,企业的产业链较长,管理上的规范难度很大。他称,行业的进步是一个过程,初步实现工业化,茶行业可能还需要五到十年。

  两家茶企冲刺上市

  7月3日,中国证监会接连披露了中茶股份和澜沧古茶的招股说明书。

  招股书显示,中茶股份的前身系成立于1949年的中国茶叶公司,曾在计划经济时代统一经营全国茶叶的收购、加工、出口和内销业务。发展至今,中茶股份已经成为一家定位于全品类、一体化运营的品牌茶消费品公司。目前,公司的直接控股股东是中粮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而中茶股份现为中粮集团下集中从事茶叶业务的专业化公司。

  2019年,中茶股份营业收入16.28亿元,净利润达1.66亿元。2017年-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15.11%,综合毛利率从39.56%上升至41.25%。在收入构成中,乌龙茶和普洱茶两种产品便贡献了公司50%以上的营收。此外,花茶、红茶、六堡茶、白茶等其他几类茶品分别占据了公司5%-11%的营收份额。

  中茶的业务分为品牌茶和原料茶两部分。前者以经销为主,旗下包括核心品牌“中茶”及“海堤”“猴王牌”“蝴蝶牌”“百年木仓”等子品牌,渠道包括传统渠道、门店渠道、电商渠道、商超渠道以及特通渠道。原料茶则以直销为主,根据下游客户需要提供茶原料,主要客户包括统一、农夫山泉、三得利、今麦郎等国内外饮料生产企业。

  来自云南普洱市的澜沧古茶是一家民企。1966年,坐落于云南省普洱市的澜沧县茶厂正式成立在国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澜沧县茶厂在1998年宣告破产。作为澜沧县茶厂员工,杜春峄带领部分职工成立了古茶公司(澜沧古茶前身)。目前,杜春峄依旧是澜沧古茶的实控人之一和董事长。

  自成立以来,澜沧古茶的产品一直以普洱茶为主。2017年-2019年,澜沧古茶营业收入分别为2.5亿元、2.99亿元和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3.42%;净利润分别为0.59亿元、0.76亿元和0.8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6.96%。

  两家公司都对上市寄予厚望。

  中茶方面称,募投项目实施后,预计可实现紧压茶加工产能3000吨/年,小包装普洱散茶加工产能500吨/年,滇红茶加工产能250吨/年,快速提升公司普洱茶及滇红产能和市场占有率,同时将增强品牌的认知度和影响力,强化公司的销售渠道、网络建设、品牌形象。而澜沧古茶此次计划发行不超过2000万股,拟募资6.28亿元,其中普洱茶技术及仓储中心建设项目拟投资1.32亿元、全渠道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拟投资2.79亿元,另计划以1.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性资金。

  行业也对A股能有茶企这件事非常迫切,希望能以资本的力量促进古老行业加速发展。此前新三板有几家挂牌茶企,但由于资金流动性问题,七彩云南、八马茶业等相继摘牌,港股上市的茶企目前有天福集团。

  茶企为啥难成规模

  从茶业的生产流程可以看出,茶业公司受上游影响较大。茶业的上游主要为茶叶种植业,为生产提供相关的原料。

  中国茶叶在招股书中称,茶行业涉及茶叶品类众多,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且茶叶鲜叶产量受气候变动影响较为明显,倒春寒、冰冻、高温、干旱等恶劣气候都有可能导致当年茶叶减产,进而导致茶叶价格上扬,而茶叶原料成本占营业成本的比例较高。

  茶叶种植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着茶叶原料的供应数量、质量和采购价格,对精制茶加工业的产品产量、质量、成本及盈利状况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精制茶加工业与茶叶种植业关联紧密。

  这也成为茶企规模化发展路上的屏障。目前我国茶叶行业集中度低,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以中小、私营企业为主。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茶叶企业发展报告》,2017年我国茶叶企业总数约为6万余家,其中规模企业为1600余家,仅87家企业总资产超过1个亿,6家企业总资产超过10亿。

  规模小也就意味着抗风险能力弱,这在今年疫情中表现的格外明显,受到国内外疫情及防控措施实施的影响,居民的工作、餐饮和聚会等经济社会活动均大规模减少或延迟,并对消费场景、销售渠道、产品动销等带来了一定不利影响。

  陈刚介绍,小茶农们早在去年就提前预定好了今年的采茶工人,“但路都封住了,采茶工怎么进来?”这个问题的阴霾从大年初一就笼罩在陈刚头上。之后,安吉县负责统筹白茶产业的“茶叶站”出动,针对采茶工、银行信贷、防疫物资等问题着手进行解决。

  茶采完了,接下来要怎么销售呢?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梅宇对经济观察报记者称,今年春茶销售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线下销售渠道不畅。按照往年经验,大部分春茶是通过线下渠道来销售的,但在疫情期间,各地的茶叶店铺、茶叶市场无法正常营业,各产区茶叶节会也无法在线下开展,采购商流动受阻,直接导致成品茶线下销售困难。春茶特点决定了电商短时期内尚难以补齐线下短板;二是由于我国大部分茶区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物流供应链受阻;三是市场不振,疫情与早春茶生产及春节假日消费旺季重叠,且疫情期间消费者购买力相应下降,茶叶作为非必需品,直接导致消费者消费意愿减弱,消费市场不振。

  欧阳道坤则对记者称,事实上茶产业本身也长期存在诸多挑战。中国的茶叶加工方式仍然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等弊端;其次,中国茶的冲泡方式也过于繁琐,而现代人生活节奏快,要满足不同人群在不同场景的需要;再次,中国茶叶总体上依然处在有品类无品牌状态。消费者可能都知道铁观音,龙井茶,佛手茶等品类,却不知道这些茶类中有哪个比较知名的品牌,同时,单一品类茶的产地集中,产量、品质和价格受气候影响较大,其中的企业增长天花板可见。

  生产与品牌的两端改变

  一些头部茶企都在尝试改变国内茶行业现状,针对是茶行业“有品类、无品牌”的问题,一些企业选择从品牌入手创新。

  创立于2014年的小罐茶因为高频的营销而被外界所熟知,从它的路径看,小罐茶以终端营销来改变传统中国茶在消费者心智印象,从而倒推上游产业链的变革。

  该公司对记者介绍,小罐茶的营销方式是从高端破局,一开始先推出金罐系列的高端产品,之后再推出适用于不同场景及人群的产品。每个品类适应不同的人群和饮用场景,比如高端系列主要针对待客用茶场景而打造,是茶行业高端产品的标准化解决方案;多泡装主要针对主流消费人群的自饮场景而打造,是茶行业主流消费市场的标准化解决方案。据了解,今年小罐茶公司针对年轻消费群体茶饮社交场景而打造的彩罐产品正在市场测试中。

  另一家八马茶业在打造品牌时着重于传递有效的产品品质和便捷的渠道,目前它的产品已涵盖中国六大茶类,连锁店已超过1800家。

  以喜茶、奈雪的茶为代表的新式茶饮和以小罐茶为代表的新零售茶品牌,正在改变茶行业的生产营销方式。喜茶方面称,一直在做各种新产品的尝试,奈雪的茶称目前公司的重心在都在产品研发、供应链加码以及推动数字化进程等方面。

  欧阳道坤称,作为一个提升生活品质的消费品,可以看到消费者对于消费茶的热情在增长,需求会催生茶行业在供应端出现一批新产品、新的商业模式,包括加快产业链分工,升级营销方式,迎合大众喜好,让消费端拉动供应端,同时供应端促进消费,才能形成正循环。

  生产端的改变也正在发生。

  赖建红是安吉县负责统筹白茶产业茶叶站的职工,她最近正在积极推进“机器换人”的理念。2020年,安吉县的总人口为46万,但采茶季需要的采茶工多达26万,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因此采茶女渐渐换成了劳动输出大省的妇女。可这一代妇女也正在老去,有多少年轻人会青睐这类辛苦的体力劳动?赖建红并不乐观。

  “机器换人普及后,不仅可以解决白茶产业的劳动力缺口问题,还可以提高品质、降低成本。”赖建红对此报以期望。

  炒茶早于采茶,已推行标准化工序。赖建红透露全县已铺设了五十余条智能化生产链,总造价超过五千万。一条智能化生产链能将车间里的工人数量缩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一天便能完成2000多斤干茶的炒制工序,而如果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炒茶师傅,连续工作十小时,也最多只能得到200斤左右的干茶。

  本文来源:经济观察报

中国茶如何与年轻人共情?

茶饮从出现开始,到被消费者广泛接受,并迅速成长为整体规模超过3000亿的大市场,其本质是以“茶”为显著标识物,创造了一个新的消费品类,填补了市场空白,并做到了融合传统中国茶以及茶的年轻化,所以茶饮的根子在茶,否则与甜品等其他饮品并无二类。

我们欣喜地看到,近来,越来越多的品牌更多关注于茶,试图从茶的方面深挖潜力,做更好的茶文章。比如奈雪、喜茶,比如蜜雪、茶百道、古茗、益禾堂、山住茶等等。

是的,全球四大饮料,咖啡凭借品牌效应、好的故事、与年轻消费者的共情传播,以及技术和工具的赋能,已经盛行天下,走到了前面,有许多值得茶饮学习的地方。

大会现场

随着消费者的不断迭代,传统中国茶也需要从形式和内涵上与时俱进。中国茶如何与年轻人共情?7月7日,在2023中国(深圳)国际春季茶产业博览会开展期间,#茶有饮力·2023新茶饮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深圳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大会联动国内知名茶产业链专家、新兴茶饮品牌企业代表、品牌茶企代表、投资企业代表,从科研技术、品牌塑造、市场营销、投资战略、供应链等全产业链视角出发,共同探讨新茶饮的产业新形态与发展新趋势,旨在创造更好的茶“饮”力时代。

大会现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深圳市意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创始人叶志荣,桑植县党组书记、主席程持恒,铜仁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生态茶专班班长陈廷相,中国国家地理出版公司总经理、地道风物CEO陈沂欢出席了本次会议。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茶深加工团队首席科学家、国家茶产业体系茶饮料与食品加工岗位科学家尹军峰,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蜜雪冰城集团副总裁白砥,宁德师范学院教授、品品香茶产业学院副院长蔡烈伟,茶里CMO胡懿,国茶实验室创始人、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专家委员会特聘全球风味茶专家罗军,宸睿资本创始人、董事长胡维波,新荣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供应链部总监钟青等作了精彩分享。

大会现场

本次大会由中国茶叶学会茶饮料茶食品专委会、深圳市华巨臣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饮品快报联合主办。

会后,并就《现制茶饮》团体标准的制定进行了内部研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宁德师范学院、奈雪的茶、蜜雪冰城、古茗、茶颜悦色、深圳市意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水木生长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茶里集团有限公司、大闽食品、深圳市深宝华城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茗皇、华巨臣、中国饮品快报的代表参与了活动。相关成果将择机公布和发表。

01■

未来5年行业的创新趋势在哪里?

尹军峰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茶深加工团队首席科学家

国家茶产业体系茶饮料与食品加工岗位科学家

尹博士在分享中指出,茶产业作为中国的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支柱产业,也是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民生产业。但传统茶产业存在产大于销、产业内向竞争、茶区用工紧缺等问题。

尹博士倡议:首先应树立大茶叶观,打破传统茶思维,在创新上取得突破。

在原材料上,可以采用“茶+”融合的模式,全方位、多途径利用资源,比如说传统茶很在乎茶的叶底、茶的外观,但是新式茶不在乎,完全可以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可以发挥出完全不同的产品,花色、品种繁多的产品;另外茶又可以和食用的药材、食用的花草等等通过叠加创新,形成特殊的风味、特殊的功能和特殊的外观。

大会现场

再比如,传统茶叶正在走向智能化定制。市场需要什么样的香型?需要什么样风味?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把不同地域、不同品种、不同季节、不同嫩度的标准的茶叶,通过建立数据评价和物化库进行数字化的设计与加工,最后实现特色功能茶的定向制造,这个是未来5年、10年甚至20年行业要做的事。

在技术上,完全可以突破传统采鲜叶加工成初制单茶再加工成速溶茶的过程,直接形成速溶茶;可以把低端的茶通过微生物的改造,以消费的目标导向反向研究,实现定向的设计,形成好的产品。

创造新场景,实现茶饮的多元化产品开发,从热饮到冷饮,从冲饮到直饮,从喝茶的吃茶,从品茶到吸茶,满足不同场景、不同人群的需求。

比如原液冷泡,技术已经逐成熟了。采用一些特殊的高保真的制备技术,可以实现90%复原性的精致的茶粉,5秒钟就能实现一瓶饮料的展示,这对年轻人来说吸引力是巨大的。

另外通过自动泡茶机,创新实现茶的快捷、方便、优质和时尚,解决了年轻人在家庭和办公场所优质地喝茶。

在分享的最后,尹博士表达出对中国茶产业的希冀,他希望将“打通产业链,构筑新赛道”作为中国茶产业新发展的切入点,采用高质化策略、终端化策略和专业化策略推动茶饮食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茶从传统红海走向未来蓝海,引领茶叶世界风!

02■

什么茶更适合做调饮?

蔡烈伟

宁德师范学院教授

品品香茶产业学院副院长

新茶饮离不开茶。中国茶与新茶饮互为表里,密不可分。蔡教授提到了奈雪推出的鸭屎香系列饮品,因为这款调饮,让经典的鸭屎香茶进入年轻一代视野。

“什么茶更适合做调饮,做水果茶用什么好,做奶茶用什么好……”能否用理化分析来找到其间的规律,而不仅仅是靠似是而非的经验论,这是蔡教授时常思索的问题。

蔡教授指出,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以肉桂、奇兰为基底调制的奶茶更受欢迎,矮脚乌龙、黄玫瑰、金牡丹、雀舌、水仙、奇丹、黄观音等评分依次下降。

嘉宾分享PPT

奶茶香气、滋味得分与茶基底茶多酚、氨基酸含量呈正相关。适制奶茶的原料:香气成分中呈烘烤香的吡嗪、吡咯、呋喃类物质和糠醛、5-甲基糠醛含量较高。在传统茶加工中,茶叶品质好坏会受火功的影响。通过高温焙烤的实验,火重的茶更适合做奶茶。

花香绿茶、名优绿茶、闽南乌龙、闽北乌龙、贡眉、白牡丹、创新红茶、传统红茶,哪一种调制的水果茶更受欢迎?茶基底中多类酚的含量与水果茶品质有密切联系。适制水果茶的原料:香气成分中呈花果香的吲哚、苯乙醛、2,4-庚二烯醛、芳樟醇、橙花叔醇、α-法呢烯含量较高。闽南乌龙最适合做水果茶。

蔡教授说到,类似的茶实验一直在做,试图通过实验结果找到新茶饮的加工规律,打破传统茶加工和新茶饮工业化加工需求间的差异,努力将传统原料茶加工与新茶饮专用茶加工的偏差变得越来越小,打通新茶饮专用茶的可获得通道。

03■

做茶文化走向世界的创新者与推动者

彭心

奈雪的茶创始人

2015年成立至今,近1200家直营门店、小程序注册用户和交易用户超7000万、私域用户近1个亿……成绩斐然。

奈雪创始人彭心说,“我为什么会创立奈雪品牌,就是希望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爱上中国茶,就是希望做茶文化走向世界的创新者和推动者。”

做思想的传播者。做茶饮空间,更是做一种生活方式。奈雪为整个茶饮行业打开了全新的消费人群和品类印象,成为都市白领、城市青年的社交平台,给茶饮行业带来了活力。

做标准的制定者。推动茶饮行业团体标准的制定,以卓越的品质、绝佳的味道、无限的创意给顾客完整的体验,像星巴克把咖啡带向全世界一样,将中国茶饮和中国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带向世界。

大会现场

做品牌的树立者。坚持做优质、时尚生活的新茶饮品牌,为顾客提供了解茶,品鉴茶、探讨茶的创意性服务。此外,结合数字化的内部智能管理,做到品牌内部效率的提升、出品的稳定。内外兼顾,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奈雪品牌。

做产品的保障者。是否能够成为一个百年品牌,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就是产品。作为奈雪研发部的负责人,多年来彭心坚持到产地选好茶、寻找茶品的创意灵感,因为只有茶好,才能做出好喝的奶茶和水果茶。

做健康的推广者。奈雪联动阿胶品牌推出的联名款奶茶,搭配老白茶、红枣和罗汉果汁打造“中国式养生”。产品上线当天,微博热搜话题讨论度超过7亿。

04■

怎样让年轻消费者爱上茶?

胡懿

茶里集团CMO

胡懿在开场白中提到,茶里多年不忘的初心与使命,那就是——“选择一款好茶,采取标准化的方式,推动消费升级,为年轻人带去好喝的茶。”

中国茶如何以新一代风貌与年轻人共情?胡懿认为,风味轮是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它不是教学,而是一张简单清晰的‘菜单’,帮助年轻人快速地在种类众多的中国茶中,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那一味茶。

这种适合,不仅仅是口味的偏好,还可以与消费者个性、喝茶场景、当下心情相匹配,将消费者与中国茶之间关系从味蕾上的共情延伸至情感上的共鸣。致力于中国茶年轻化表达,和年轻人一起‘简单喝好茶,品味世间美好’是茶里的一直以来坚持的初心和使命。”

地道中国茶 红茶风味轮

据了解,在当天的茶博会现场,茶里携手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共同发布了中国首个基于消费者视角下的红茶风味轮。

通过感官定量分析和理化研究论证将中国红茶73个常见风味标准化描述,以信息可视化轮盘图的形式呈现,打造权威、科学、易用、年轻化的中国茶赏味指南。

旨在标准化红茶语言体系,打破年轻消费者与茶行业的沟通壁垒,帮助每一位想走近茶的人简单便捷地喝懂一款红茶风味的美好,也有助于将中国茶推向更广阔的国际视野。

地道风物创始人、CEO陈沂欢介绍,“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地道风物将继续构建绿茶、乌龙茶等各类风味轮,为产区、品牌和消费者提供有效的工具、建立权威的标准,共建一个属于中国茶的全新宇宙。

05■

新茶饮的中国形势及茶叶风味应用

罗军

国茶实验室创始人

九十年代至今,我国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情况、人均茶叶消费指数变化情况、新茶饮数值波动变化情况……完整的时间线索搭配精准的数据,罗军为现场观众梳理出中国茶与茶饮清晰的时代发展脉络。

可以窥见新茶饮正在逐步撕掉固有标签,以崭新的方式走向世界舞台。

原料是奶茶的关键。伴随古茗、喜茶、茶颜悦色等新茶饮品牌的诞生,坚持用真奶成为行业共识。新茶饮,离不开茶。关注茶原料,将茶视为茶饮的“总导演”,并且控制好它的风味基底和适好性,必将事半功倍。

一个成功的原料有时会成就一个品牌。例如瑞幸所使用的生椰乳原料,打破业内只强调浓郁椰乳香的传统,实现了消费者在新茶饮中品尝到椰子新鲜风味的梦想。

嘉宾分享PPT

行业新大陆被发现。奶茶新大陆的发现以新鲜水果茶和酸奶的加入为标志。2015年,“一只酸奶牛”品牌在重庆和西在开始使用酸奶,仅用了4年时间就达到了1000家店。2022年底有378家门店,一年新增720家门店,平均每一天新增6家门店。

罗军提出,新茶饮已进入百亿赛道阶段,希望各新茶饮品牌能够把握趋势,抓住机会,乘势而上。

产品迭代是一场大秀。在新茶饮行业“双轮驱动”的现状下,产品的快速迭代能够实现它与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接近,吸引消费者关注的同时提升品牌竞争力,带动整个行业效率提高,实现新茶饮由生产端推动的时代转化到由消费端拉动的时代。

06■

新茶饮如何实现持续“输血”?

胡维波

宸睿资本创始人/董事长

咖啡与茶水乳交融,伴随连锁业态、加盟模式在中国的快速兴起,泛茶饮、泛咖啡赛道受到各界投资方的关注。2023年上半年,新茶饮品牌茶百道拿到业内最大单笔融资额——来自兰馨亚洲领投——10亿人民币。泛咖啡赛道同样受到了投资方的青睐,2023年第一季度,咖啡赛道有13起融资事件。

胡维波认为,对于连锁赛道而言,永恒不变的底层逻辑,总结为三个关键词是: 快速、标准化、可复制。

嘉宾分享PPT

可能很多朋友会疑惑,资本选择投资标的的标准是什么?对资本而言,不同阶段项目判断的维度是不同的,项目本身分为早期、中期、后期。而对连锁企业而言,重要的是形成强大的品牌力(品牌力由产品力、渠道力、营销力三个部分组成)。

把握资本的底层逻辑,兼顾利润和估值倍数,将利润做扎实,关注外部市场情绪,合理规避风险。

在分享的最后,胡维波提出,“新茶饮已经进入4.0全要素竞争时代。产品创新、渠道扩张、管理营销,缺一不可。祝愿大家扎扎实实练好内功,共同促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07■

新式茶饮产业的供应链支持与挑战

钟青

新荣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供应链部总监

钟青在分享中表示,新茶饮行业经过激烈的竞争及淘汰之后,可以说,行业正处于成熟期上半段,目标客户整体渗透也已达到一定程度。虽然,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整体的门店数、市场规模相比于前几年爆发式增长已经双双放缓,但在下沉市场依然存在可增量空间。

基于新茶饮产业的发展现状,头部品牌发力抢占市场规模。为后端供应链市场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对供应链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供应链”的重要性,钟青用了一个词:灵魂。供应链就是加盟品牌的“灵魂”,未来的新茶饮竞争就是供应链的竞争。供应链决定了新茶饮最终的产品及性价比,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水平。

大会现场

总的来看,茶饮供应链的价值体现在:

一,全球采购,获取全球范围内的最优方案。

二,全品类供应资源,能够帮助客户,实现从新品研发到产品落地全过程。

三,整体规模优势带来高溢价能力以及产能保障。

四,质量体系及供应链网络能够有效保障客户货物前后的稳定性。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新式茶饮产业上下游的联动会更加紧密,品牌方会走向上游,产区的企业会走向品牌方,全产业链的降本增效不是遥远的梦想。我们已经迎来中国茶的缤纷时代!”

08■

蜜雪冰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企业?

白砥

蜜雪集团副总裁

26年时间,蜜雪冰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企业?

深耕。1997年至今,“让品牌更强大,让伙伴更富有,让全球每个人享受高质平价的美味”,是蜜雪冰城的使命;“简单专注做受人尊敬的百年品牌”,是蜜雪冰城的企业愿景;“近者悦,远者来,以奋斗者为本,以顾客为中心”,是蜜雪冰城的经营理念;“真人真心真产品,不走捷径不骗人”,是蜜雪冰城的价值观。

连锁。在加盟过程中,不花一分钱做加盟广告,只用口碑和红火的生意做宣传,打造多样化的产品,不断升级,保证不同客户群体,不同地域、不同季节之间对于饮品的差异化需求,使得加盟商的利益有保障。

目前,蜜雪冰城加盟店的雇佣员工在15万左右,加上供应链端以及上下游支持人员,间接带动近50万人就业。

大会现场

供应链。蜜雪冰城的供应链分为七大项:糖、奶、茶、咖、果、粮、料。

多年来坚持用最简单的营销逻辑,打造不同季节、不同温度、不同种类的好茶饮。截止目前,蜜雪冰城的全智能化仓库在国内已有20多个,冷链全覆盖20000多家门店所在地区,大大提高了货物配发运输的效率的同时,降低人工成本,满足智能化发展新趋势。

中国茶文化出海。今年五月,在文旅部统筹安排下,蜜雪冰城作为河南企业代表亮相以色列、埃及举办的“茶和天下·雅集”活动。

当地人对来自中国原创的新式茶饮十分认可,包括驻埃的大使和埃及的前总理都亲自品尝到现制的茶饮。目前,蜜雪冰城已走出国门,分布在印尼、越南、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总计门店超3000家。

“让品牌更强大,让伙伴更富有,让全球每个人享受高质平价的美味”,是蜜雪冰城不变的坚持于坚守!

更多现场图片

来源:中国饮品快报,文章:饭饭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探访“中国茶都”——安溪

历史是鉴往知来最好的教科书。党的精神,始终铭刻在日复一日的实践里,彰显于久久为功的行动中。中共萧氏集团委员会为实现湖北茶产业更好更快更高质量发展,赴福建“学党史,践初心”的探访学习之行迎来新启程。

“安溪竞说铁观音,露叶疑传紫竹林。一种清芬忘不得,参禅同证木犀心。”

福建安溪县是世界名茶铁观音发源地,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产茶历史悠久,全县茶园面积约60万亩,年产茶叶6.2万吨,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重点产茶县第一位,涉茶年综合产值250亿元。安溪民谚说:"四季有花常见雨,严冬无雪有雷声"。这里群山环抱,得天地之灵气,非常适宜于茶的生长。

中国茶都:一业兴,百业旺

此次学习团第二站,抵达福建安溪,在萧氏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肖勇的带领下探访“中国茶都”的奥秘。中国茶都党委书记、安溪中国茶都集团董事长陈加勇热情接待学习团一行。

一业兴百业旺。陈加勇董事长介绍到,以茶产业为核心、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安溪中国茶都,一直积极适应区域内发展结构、组织结构和群体结构的新变化,把“红色基因”注入“绿色发展”中,探索创新“混合式”党建模式,以混合联动形式统一管理“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区域”的多类型党组织,让党员、人才等“红色细胞”在“摇青”碰撞、“包揉”联结中,迸发出党建与发展、党建与文化交汇融合、共创共赢的持久“音韵”。

据工作人员介绍,安溪中国茶都拥有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交易市场。其占地面积250亩,商户1800户,常住人口7000人,有两个交易大厅,3000多个交易摊位,每年春茶和秋茶上市的时候,市场总是挤满了从各地前来批发茶叶的客户。学习团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参观了茶文化博览馆,详细了解了安溪茶文化的发展历程。

据悉,安溪中国茶都的成立和中国茶都的迅速崛起,为安溪茶商、茶农提供了广阔舞台,为安溪茶叶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载体。同时,由于中国茶都集团的规范和引导监督,中国茶都持续健康快速繁荣发展,为安溪铁观音品牌扬名于世提供了展示平台,为安溪铁观音诞生和创造一系列令人叹为观止的纪录提供了强力支撑。

(学习团一行实地考察交易市场)

在茶都的平台支撑及各大企业与茶农的共同努力下,安溪已形成以铁观音为核心,与茶机械、茶包装、茶器具等产业一起形成了宽阔的产业链,更大力发展了茶用品、茶电商、茶旅游等涉茶行业,使茶业从“一叶”变“大业”。这让来自中国名茶之乡的萧氏集团党委学习团一行也看到了精研专业的广阔前景。目前萧氏集团正在主导打造的三峡(二期)、襄阳两大国际旅游茶城也正在如火如荼加紧建设中,对于未来发展,此次安溪之行带来了最直观的效果,也增进了湖北茶人的信心。

生态厂区,还看八马

“鸾辂驻跸,八马戏芝田”。

八马茶业是一家集茶园基地、生产加工、连锁、出口为一体的大型茶叶企业。也是本次学习团安溪之行第二站。

据了解,八马源于百年前名扬东南亚的"信记"茶行,掌门人王文礼先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铁观音代表性传承人,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会长,是铁观音发现者王士让的第十三代传人。

八马茶业的品牌定位为商政礼节茶,目标消费群为成熟成功人士。在八马专营店,学习团一行深刻体会到了八马倡导健康饮茶的生活理念,以及致力于为客户创造清新舒适的茶叶购买体验。与传统茶企偏好古风茶韵不同,八马更趋向于现代简约茶风,明亮简洁的陈设与灯光相得益彰,开阔舒适的饮茶区域与售展区域动静线分明,目之所见既是风景,又是情怀。引得学习团一行纷纷留影。

探访八马龙门工厂,从厂区入口至工厂之间是偌大一片生态林。穿行其中,随处可见古木参天,奇花异草与世无争的静默分立。智能茶园遍植国内优秀茶树良种,降雨量、风速、土壤温(湿)度等各类传感器遍布林间。据介绍,八马茶业在全国参与管理的茶园基地80000多亩,现有西坪和龙门两大加工厂,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年加工能力6000吨,其中龙门加工厂拥有国内最具现代化的乌龙茶铁观音精制生产线。在国家非遗铁观音技艺馆,学习团一行还积极体验了铁观音制作工艺。

学习团一行对八马茶业的智能化现代化发展思路并不陌生,但与之相比,萧氏茶业更偏重于产业集群化发展,对延伸产业链及革新智能化加工工艺更有心得。

后记——

学,然后知不足,然后笃行之。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的执政使命要靠千千万万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愿景越光明,使命越艰巨。我们更要不断深入学习,准确把握“学”“做”实践,坚持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用实际行动去努力践行“兴茶富农”的使命初心。

来源:茶信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547条结果 (用时 0.01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6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