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江西珍品款小茶壶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小壶细盏天地宽——工夫茶茶器文化流变

中国饮茶的历史十分悠久,从早期的生煮羹饮,当作解渴解乏的菜汤食用,到隋唐时期出现明确的品赏阶段,制团研末,开始用心品味,是味觉意识的一大飞跃。自从陆羽、皎然、卢仝等茶人提倡茶器要配合茶道,茶饮的主流变化可以概括为两个大阶段,就是唐宋时期的研末煎点与明清以来的芽叶冲泡。到了明末清初,福建又出现了一种饮茶习惯,开始喝条索发酵的陈茶,先流行于武夷山一带的茶农,逐渐发展到闽粤各地,出现了武夷岩茶、乌龙、铁观音一系。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饮茶风尚的演变,与制茶的技术规范、茶器的形制釉色,是环环相扣、息息相关的。唐代讲究煎茶的汤色与沫饽,就崇尚浙江青瓷系的秘色瓷碗;宋代讲究点茶拉花,就推崇建窑黑瓷茶碗;明代开始品味芽叶新茶,就中意薄胎的甜白釉茶盏与青花瓷杯。锡壶与紫砂壶的普遍流行,以及使用精致细巧的小杯饮酌,是在明代中叶之后,特别适合清初逐渐风行的发酵茶,成为清代闽南潮汕饮茶常设的茶器。

孟臣水平流嘴朱泥小壶

在明末清初的饮茶习俗进程中,茶事发展的新鲜事物,是武夷发酵茶的出现。武夷茶农原先遵循江南炒青绿茶的风尚,后来改为品赏发酵陈茶的浓郁口感。明清两代,一直以江南炒青或蒸青的新茶为尚,讲究的是早春新出的茶芽,在清明与谷雨期间采摘制作,如虎丘茶、龙井茶、松萝茶等,成为茶人的新宠。比较例外的是蒸青的罗岕茶,但也是初夏的新茶,保有新鲜的春天气息。到了清初的武夷山地区,却在全国流行鲜嫩新茶的氛围中,发生影响近现代流行的饮茶方式,开始喝陈茶,饮用发酵过后的茶叶,有的是轻微发酵,有的重发酵,有的则是完全发酵。在世界饮茶史上,由此而出现了著名的武夷岩茶、乌龙茶、铁观音,以及红茶、普洱茶,许多都在十七世纪以后成为外销茶的主力,对全球饮食文明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于武夷发酵茶的出现,比较早的记载来自明末清初的周亮工(1612—1672),他在清初顺治年间担任过福建按察使与布政使,写过《闽小记》一书,记载了明代武夷地区采制茶叶,本来是学江南绿茶的做法,以新茶为贵,后来则着重发展陈年发酵茶。书中所录《闽茶曲》,也见于他的《赖古堂集》(南京图书馆藏清康熙刻本),其中有这么一首诗:“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难除莫近唇。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同时还有自己的注:“上游山中人类不饮新茶,云火气足以引疾。新茶下,贸陈者急标以示,恐为新累也,价亦三倍。闽茶新下,不亚吴越,久贮则色深红,味亦全变,无足贵。”明确指出,武夷地区茶农不喜欢新茶,在贩卖茶叶时,还要特别标明是陈茶的品类,以别于新茶,因为发酵陈茶的价钱是新茶的三倍。

与饮用发酵茶相应的,是陶瓷茶器使用的变化。闽南、潮汕一带,因为饮茶风气的转变,从尝新(明前茶、雨前茶)转为品赏发酵陈茶,也就选择可以呈现发酵茶浓郁口感的茶器,以紫砂壶与细瓷小杯为主。到了乾隆时代,以宜兴紫砂壶冲泡半发酵叶茶,在闽南与潮汕地区,特别是泉州、漳州、潮州一带,已经形成独特风格,与江南主流品赏明前或雨前新茶的风尚大为不同了。

我们界定工夫茶,首先要注意工夫茶的独特风格。在茶器方面,长期以来使用紫砂小壶与细瓷小杯,所谓“罐推孟臣小,杯取若琛(深)洁”。清末台湾学者连横在《雅堂文集》中说到,“台人品茶,与中土异,而与漳、泉、潮相同;盖台多三州人,故嗜好相似。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深),三者品茗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这段话言简意赅,明确指出清末台湾人喝茶,沿袭闽南潮汕风俗,而“与中土异”,也就是不同于主流喝新鲜绿茶的风尚。工夫茶有三要:茶叶是半发酵的武夷系统的岩茶、乌龙、铁观音;孟臣壶是江苏宜兴的紫砂壶;若琛(深)杯则是江西景德镇出品的细瓷小杯。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武夷半发酵茶是清初出现的制茶法,紫砂壶是明末发明的制壶法,而若琛(深)杯则是清代景德镇制作的阔口小杯。所有的历史证据都显示出,闽南潮汕工夫茶的独特风格,是明末清初之后逐渐成形的。

坊间有潮汕工夫茶始自宋代之说,并随意引述苏东坡贬谪到惠州,称赞当地的茶品,还说苏辙诗句“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可以作为宋代已经出现潮汕工夫茶的证据,其实大谬不然,完全昧于宋代茶饮崇尚点茶拉花的情况。为宋人称道的建州龙团茶,是用来研末煎点的,与清代工夫茶使用冲罐泡叶茶,其间有巨大的差别。何况宋人讲究的茶具,是建窑黑釉茶碗(日本茶道称之为天目碗),在碗中击拂茶末成为沫饽,日本抹茶道沿袭至今。工夫茶使用明末才发明的紫砂茶壶,以及细白瓷的小杯,冲泡半发酵的叶茶,是明清时代雅俗共赏的后起风尚。

还有些研究潮州工夫茶的学者,为了提升工夫茶的文化意涵,开启工夫茶的哲思空间,追溯工夫茶历史到唐代的陆羽,以显示工夫茶源远流长,有着超过千年的历史传承。他们的理由是陆羽《茶经》展示烹茶要有茶具、有茶仪、有仔细的程序与步骤,所以,工夫茶源自陆羽。这种说法,完全昧于陆羽喝的是茶铛烹煎的末茶,强调最好的茶器是浙江的越窑青瓷碗,与工夫茶的品赏过程,风马牛不相及。清代乾隆末叶的俞蛟,在《梦庵杂著·潮嘉风月·工夫茶》中说道:“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其实只是打个比方,说品饮工夫茶有道,与陆羽茶道在精神上一脉相承,不是说唐朝就有当今工夫茶的品饮方式。

工夫茶最有特色的茶器是紫砂壶与细瓷小杯。最早系统记载紫砂壶的,是晚明的周高起,写了一本《阳羡茗壶系》,详细记录了明代中晚期紫砂壶出现的前因后果。书中说到,明代中叶之后,饮茶用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又近人远过前人处也。”特别称赞宜兴紫砂壶的功能,在泡茶的过程中,可以保持好茶本身的色香味,是金属壶不能媲美的。他列出的创始人,是传说中的金沙寺僧,在宜兴发现了可以制造紫砂壶的各类陶土。之后,宜兴人吴仕(号颐山)在金沙寺读书,他的书童供春就偷偷学了老和尚的制陶法,做出了传世的紫砂壶。供春的紫砂壶精美绝伦,成了明代后期的收藏珍品,用周高起的话来说,就是“栗色暗暗如古金铁,敦庞周正,允称神明垂则矣。”简直就是神明的作品,人世罕有。供春的主人吴仕,正德九年(1514)中进士,读书金沙寺的时间当然更早,而金沙寺和尚发明紫砂壶的制作法也应该在此之前。所以,我们可以说,紫砂器的创始,大概是在弘治、正德的明代中叶期间,也就是十五、十六世纪之交的时候,开始风行大约是在万历年间。

供春,亦名龚春,据说是他后人改的,或许因为本来是个书童,地位低下,就像世家巨族的童仆一样,有名无姓。后来成了一代名匠,也就配上了适当的姓氏。供春之后,有所谓制壶四家:董翰、赵梁、玄锡、时朋。有趣的是,这四个人的名字,有三个都有不同的写法,即:赵良、袁锡、时鹏,也反映了他们是工匠出身,由于口耳相传,当时的人也搞不太清楚,记下的姓名只是谐音的字。这个时鹏有个好儿子,成了一代制壶大家,就是誉满乾坤的时大彬。

明末清初陈贞慧的《秋园杂佩》(1648),提到时大彬壶:“时壶,名远甚,即遐陬绝域犹知之。其制始于供春壶,式古朴风雅,茗具中得幽野之趣者。后则如陈壶、徐壶,皆不能仿佛大彬万一矣。一云,供春之后四家,董翰、赵良、袁锡、其一则大彬父时鹏也。彬弟子李仲芳。芳父小圆壶李四老官,号养心,在大彬之上,为供春劲敌,今罕有见者。或沦鼠菌,或重鸡彝,壶亦有幸有不幸哉。”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也说:“时大彬,号为山。或淘土,或杂碙砂土,诸款具足,诸土色亦具足。不务妍媚,而朴雅坚栗,妙不可思。初自仿供春得手,喜作大壶。后游娄东,闻眉公与琅琊、太原诸公品茶施茶之论,乃作小壶。几案有一具,生人间远之思,前后诸名家并不能及。遂于陶人标大雅之遗,擅空群之目矣。”

时大彬作的紫砂小壶,创造了紫砂茶壶的典范,后来发展出更为纤小的孟臣壶。紫砂壶以小为贵,是闽南潮汕工夫茶的三宝之一,所谓孟臣壶、若深杯、武夷茶,让中国近代饮茶在东南滨海地区展现了独特的光彩。

俞蛟《梦庵杂著》,提到“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重点则是细述工夫茶用宜兴紫砂壶,用小杯,用福建茶,讲的是清代工夫茶的烹治法。我们不知道俞蛟是否清楚中国历代饮茶的习俗演变:唐代喝的是茶饼研末烹煮的末茶,宋代沿袭研末点茶之法,明清的主流饮茶法则转为芽叶冲泡,明末清初出现发酵的岩茶乌龙系列,才是工夫茶的滥觞。陈香白在《中国茶文化》中特别标出俞蛟的“重大贡献”,是“在于他能以锐敏的眼光审视自唐以来的中国传统茶艺,洞察潮州泡茶法与陆羽煎茶法之间的传承关系,一语中的”,就未免有些误导。该书又把潮州工夫茶的“工夫”与陆羽的“工夫”对比,未免混淆了历史事实与哲思想象了。

清末以来的闽粤茶人,指出工夫茶必备的茶器“四宝”是:孟臣冲罐(小紫砂陶壶)、若深瓯(小薄瓷杯)、玉书畏(烧水陶壶)、潮汕烘炉。闽、粤、台茶人对茶壶冲罐排名次有句茶谚:“一无名、二仕亭、三萼圃、四孟臣、五逸公。”但是,排名第四的“孟臣”却是茶人的最爱。孟臣是明末天启年间的制壶名匠惠孟臣,所制的紫砂壶,现今尚有壶底刻“大明天启丁卯荆溪惠孟臣制”字样。《桃溪客语》说:“孟臣笔法绝类褚遂良。”据说孟臣壶有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暑夏不变馊的优点。工夫茶人选购好壶,即以孟臣壶为标准,必须“三山齐”,即把去盖的壶口倒置平桌,壶口、滴嘴、把柄,三点平成一线。茶壶使用愈久,茶锈愈厚,茶味就愈浓,甚至可以不放茶叶而有茶香茶色。若深瓯是清代江西景德镇瓷的名匠若深的佳作,胎薄釉亮,细巧不盈手,杯底书有“若深珍藏”,已是难得一见的珍品了。玉书畏以潮州百年老号“陶圣居”所制为佳,能耐冷热,保温性能特别好。潮汕烘炉,则精选粤东的优质红泥土,烧制成白居易赞赏的“红泥小火炉”。特点是炉身一尺多高,体态颀长美观,炉心深窄,炉火均匀而省炭,设有炉盖炉门,可开可关,通风性能好,又颇为雅致。

此外,如茶洗、茶盘、茶垫、水钵、水缸、砂?,一切与茶饮相关的器具,也都力求细致精雅,以臻工夫茶的境界。茶人试茶,例喜使用四字诀来形容工夫茶器,如茶壶要“小浅齐老”,茶杯要“小浅薄白”,茶盘要“宽平浅白”,茶垫要“夏浅冬深”之类。总之,工夫茶从清代发展到今天,吸取历代饮茶文化经验与智慧,在茶器上讲求精致细巧,在小壶细盏中品味天地之隽永,为中国茶道的发展独树一帜,别有风味。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郑培凯),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器分类以及经典的杯型

“茶滋于水,水籍乎器,汤成于水,四者相顾,缺一则废。”爱茶之人,对于茶器总少不了痴迷。人们自古就把茶器列为饮茶品茗的必要艺术条件,可以映衬其色,馥郁其香,发挥其味,从而得到色、香、味俱佳的茶汤,让人充分领略茗茶的芳香,感受饮茶的意趣。

陶土茶具

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兴紫砂茶具,早在北宋初期就已崛起,成为别树一帜的优秀茶具,明代大为流行。

紫砂壶和一般的陶器不同,其里外都不敷釉,采用当地的紫泥、红泥、团山泥抟制焙烧而成。

由于成陶火温高,烧结密致,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经久使用,还能汲附茶汁,蕴蓄茶味;且传热不快,不致烫手;若热天盛茶,不易酸馊;即使冷热剧变,也不会破裂;如有必要,甚至还可直接放在炉灶上煨炖。

瓷器茶具

我国茶具最早以陶器为主。瓷器发明之后,陶质茶具就逐渐为瓷器茶具所代替。瓷器茶具又可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

1.白瓷茶具

具有坯质致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高,无吸水性,音清而韵长等特点。

因色泽洁白,能反映出茶汤色泽,传热、保温性能适中,加之色彩缤纷,造型各异,堪称饮茶器皿中之珍品。

早在唐时,河北邢窑生产的白瓷器具已"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如今,白瓷茶具更是面目一新。

白瓷以景德镇的瓷器最为著名,其它如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安徽祁门的茶具也各具特色。

2.青瓷茶具

青瓷茶具晋代开始发展,那时青瓷的主要产地在浙江,最流行的一种叫鸡头流子的有嘴茶壶。宋朝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达到了鼎盛时期,生产各类青瓷器,包括茶壶、茶碗、茶盏、茶杯、茶盘等,瓯江两岸盛况空前,群窑林立,烟火相望,运输船舶往返如梭,一派繁荣的景象。

3.黑瓷茶具

始于晚唐,鼎盛于宋,延续于元,衰微于明、清,这是因为自宋代开始,饮茶方法已由唐时煎茶法逐渐改变为点茶法,而宋代流行的斗茶,又为黑瓷茶具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宋人衡量斗茶的效果,一看茶面汤花色泽和均匀度,以"鲜白"为先;二看汤花与茶盏相接处水痕的有无和出现的迟早,以"盏无水痕"为上。

福建建窑、江西吉州窑、山西榆次窑等,都大量生产黑瓷茶具,成为黑瓷茶具的主要产地。黑瓷茶具的窑场中,建窑生产的"建盏"最为人称道。

4.彩瓷茶具

彩瓷茶具顾名思义是运用彩绘瓷器制作而成的茶具,彩瓷技法多样,因而彩瓷茶具的品种花色很多,釉下彩、釉上彩及釉中彩、青花、新彩、粉彩、珐琅彩等茶具丰富多样,其中尤以青花瓷茶具最引人注目。

青花瓷茶具,其实是指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瓷胎上直接描绘图案纹饰,再涂上一层透明釉,尔后在窑内经1300℃左右高温还原烧制而成的器具。它的特点是:花纹蓝白相映成趣,有赏心悦目之感;色彩淡雅幽菁可人,有华而不艳之力。加之彩料之上涂釉,显得滋润明亮,更平添了青花茶具的魅力。

5.玲珑瓷茶具

玲珑瓷是在瓷器坯体上通过镂雕工艺,盛行于明代,器物成型后在坯上镂雕透空花纹,再用釉将透雕花纹填平,雕镂出许多有规则的“玲珑眼”,然后以釉烧成,烧后镂花处得以墁平花纹清晰可见,具有玲珑剔透、精巧细腻的特色,十分美观,被喻为“卡玻璃的瓷器”。

玲珑瓷茶具即为运用玲珑瓷制作而成的茶具。

玲珑瓷往往与青花相匹配,而有青花玲珑瓷,而在创新技法上,将玲珑眼与青花图案进行有效结合,与一般的规则对称的玲珑眼相比,更灵活而有趣味。

景梅文化瓷青花玲珑瓷的创作就是这样,将玲珑镂雕与青花山水、花鸟、图案相融合,达到一种赏心悦目的效果。

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始于清代,主要产于福建福州一带。福州生产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有宝砂闪光、金丝玛瑙、釉变金丝、仿古瓷、雕填、高雕和嵌白银等品种。

采割天然漆树液汁进行炼制,掺进所需色料,制成绚丽夺目的器件,这是我国先人的创造发明之一。

福州生产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有宝砂闪光、金丝玛瑙、釉变金丝、仿古瓷、雕填、高雕和嵌白银等品种,特别是创造了红如宝石的赤金砂和暗花等新工艺以后,更加鲜丽夺目,逗人喜爱。

玻璃茶具

玻璃,古人称之为流璃或琉璃,实是一种有色半透明的矿物质。

用这种材料制成的茶具,能给人以色泽鲜艳,光彩照人之感。我国的琉璃制作技术虽然起步较早,但直到唐代,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多,西方琉璃器的不断传入,我国才开始烧制琉璃茶具。琉璃茶具唐代已经起步,在当时堪称珍贵之物。

金属茶具

金属用具是指由金、银、铜、铁、锡等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器具。

它是我国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早在公元前18世纪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纪前的1500年间,青铜器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世80年代中期,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的一套由唐僖宗供奉的鎏金茶具,可谓是金属茶具中罕见的稀世珍宝。但从宋代开始,古人对金属茶具褒贬不一。

特别是从明代开始,随着茶类的创新,饮茶方法的改变,以及陶瓷茶具的兴起,才使包括银质器具在内的金属茶具逐渐消失,尤其是用锡、铁、铅等金属制作的茶具,用它们来煮水泡茶,被认为会使"茶味走样",以致很少有人使用。

但用金属制成贮茶器具,如锡瓶、锡罐等,却屡见不鲜。这是因为金属贮茶器具的密闭性要比纸、竹、木、瓷、陶等好,具有较好的防潮、避光性能,这样更有利于散茶的保藏。

因此,用锡制作的贮茶器具,至今仍流行于世。锡罐多制成小口长颈,盖为筒状,比较密封,因此对防潮、防氧化、防光、防异味都有较好的效果。

唐代时皇宫饮用顾渚茶,金沙泉,便以银瓶盛水,直送长安,主要因其不易破碎,但单造价较昂贵,一般老百姓无法使用。

搪瓷茶具

搪瓷茶具以坚固耐用,图案清新,轻便耐腐蚀而著称。

它起源于古代埃及,以后传入欧洲。明代景泰年间,我国创制了珐琅镶嵌工艺品景泰蓝茶具。我国真正开始生产搪瓷茶具,是本世纪初的事,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

在众多的搪瓷茶具中,洁白、细腻、光亮,可与瓷器媲美的仿瓷茶杯;饰有网眼或彩色加网眼,且层次清晰,有较强艺术感的网眼花茶杯;式样轻巧,造型独特的鼓形茶杯和蝶形茶杯;能起保温作用,且携带方便的保温茶杯,以及可作放置茶壶、茶杯用的加彩搪瓷茶盘,受到不少茶人的欢迎。

但搪瓷茶具传热快,易烫手,放在茶几上,会烫坏桌面,加之"身价"较低,所以,使用时受到一定限制,一般不作居家待客之用。

竹木茶具

隋唐以前,我国饮茶虽渐次推广开来,但属粗放饮茶。当时的饮茶器具,除陶瓷器外,民间多用竹木制作而成。

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开列的28种茶具,多数是用竹木制作的。这种茶具,来源广,制作方便,对茶无污染,对人体又无害,因此,自古至今,一直受到茶人的欢迎。

但缺点是不能长时间使用,无法长久保存,失却文物价值。

只是到了清代,在四川出现了一种竹编茶具,它既是一种工艺品,又富有实用价值,主要品种有茶杯、茶盅、茶托、茶壶、茶盘等,多为成套制作。

竹编茶具由内胎和外套组成,内胎多为陶瓷类饮茶器具,外套用精选慈竹,经劈、启、揉、匀等多道工序,制成粗细如发的柔软竹丝,经烤色、染色,再按茶具内胎形状、大小编织嵌合,使之成为整体如一的茶具。

这种茶具,不但色调和谐,美观大方,而且能保护内胎,减少损坏;同时,泡茶后不易烫手,并富含艺术欣赏价值。因此,多数人购置竹编茶具,不在其用,而重在摆设和收藏。

经典的杯型

宋代黑釉茶盏

▲盏:饮茶用器。敞口、斜身、深腹、圈足,体略小。宋代有黑、白、酱、青、白和青白釉茶盏,以黑釉为贵。

事实上,从宋朝开始,盏成为喝茶的专用器具,也意味着喝茶这件事开始从生活层面进入到了精神享受层面。

永乐青花压手杯

▲压手杯:口平坦而外撇,腹壁近于竖直,自下腹壁内收,圈足。握于手中时,微微外撇的口沿正好压合于手缘,体积大小适中,分量轻重适度,稳贴合手,故称“压手杯”。以明永乐青花压手杯最为著名。

▲敞口杯:

口略往外撇,腹微敛,滚圆圈足。胎薄,胎质细润,这个形状也是最常用和最常见的,茶汤入口的圆润度高于上一个,但比较真实和正常,聚香和聚味的程度高于上一个,总体感觉比较自然和真实。

▲“折腰”杯:

是用作屈身事人的典故,出自于《晋书`陶潜传》。在此以后,“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为有骨气的代称。折腰杯高度大小适中,聚香,聚味,也贴合手部曲线。

▲六方杯:

任何一个喜欢收藏汝窑口杯之人,应该对六方是没有免疫力的。形状大小适中,杯型耐看,六方形,造型挺拔,线面清爽,棱角分明,施以汝釉,用起来更加圆润。六棱流直而上翘,方中带曲。

▲莲瓣杯:

施以汝釉,区别于撇口杯杯型是杯口点缀的小小莲瓣,宛如新生。古朴典雅、光润有度、实用大方。杯体开片如鱼鳞、蝉翼状,久用之后,茶色会上着于裂纹处,形成变幻莫测、美丽绝伦的花纹。

▲斗笠杯:

斗笠杯造型如蓑翁之斗笠,口部大,底足小,取其怡然自得之美,线条简洁优雅,烧成难度高,于简洁中见大智,尤显珍贵。

▲圆融杯:

肚子略外鼓,口径略内收,但也比较真实和正常,但其聚香和聚味的效果明显更好一些,综合口感是最好的。这个杯子好,大肚能容。

▲方斗杯:流行于明代嘉靖时期的一种杯式,因形似方斗而得名。古时制作方形器,不似圆器那样能利用陶车的旋转,直接拉坯而成,其工艺比较特殊,需要将坯泥制成片状粘接而成。

由于工艺复杂,技术局限,嘉靖时期方斗杯多不规整。清康熙时期,出现一种提梁式方斗杯。杯内有一横梁,将两侧内壁连接起来,由此加强了方斗杯在烧制过程中的强度,使器形十分规整。

鸡缸杯

敞口,浅腹,卧足。杯上以斗彩绘画雌、雄鸡及雏鸡,间以山石、兰草、牡丹,故名鸡缸杯。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曾名噪一时,清代各朝都有仿造,尤以康熙、雍正时所仿最佳,几可乱真。一只杯子好几亿哦!

雍正胭脂卧足杯

▲卧足杯:是明、清时期流行的一种杯式,因杯底无圈足,呈内凹的卧足而得名。有白釉、青花、五彩、粉彩、墨彩等品种。雍正审美的代表作!

▲铃铛杯:

也称仰钟杯、金钟杯、磐式杯,流行于明清时期。杯口外撇,深腹,圈足,倒置似铃铛,由此而得名。明成化、嘉靖、万历时期有白釉、斗彩、青花等品种,发展到了清康熙、雍正时则有青花、五彩等。这种杯子目前在市场上也是最多见的了。

▲马蹄杯:

流行于明清。敞口,斜削腹,内凹底小平底,官窑器底大多有年款,形状倒置似马蹄。明代以回青、洒蓝、孔雀蓝、白釉等品种为常见。清代雍正年间较为流行,多作斗彩,以腹部饰四团花者为常见。

▲孔明碗:

由两只碗粘合而成,两碗间中空,外碗底心有一孔,故称孔明碗,亦称诸葛碗。始于北宋龙泉窑,明代景德镇有烧制。现在隔热杯的结构就是从这来的。

花神杯

源自康熙时期的“十二花神杯”型,原是画花卉,后根据这种杯型,陶瓷工艺师傅用各种釉水制瓷,并画出各式的纹路。杯壁上的花纹皆是手绘师一笔一划在素胚上画出来,属于釉下彩。花纹清晰,简约大气。

高足碗

造型与高足杯相同,略大。元代龙泉窑、景德镇窑盛烧,明清继续烧造,品种有青釉、卵白釉、青花、釉里红等。大的叫碗,小的叫杯。

爵杯

仿青铜器造型,口沿外撇,圆腹略深,前尖后翘,下承三高足,口沿两侧有对称的立柱。明、清两代均有烧造,有青花、白釉、蓝釉及粉彩等品种。

高足杯

因杯身之下有高足,故名。口微撇,近底处丰满,下承高足,高足有竹节形,圆柱形、四方形等。明、清两代均有烧造,品种有青花、斗彩等。

卧足杯

卧足杯是明、清时期流行的一种杯式,因杯底无圈足,呈内凹的卧足而得名。有白釉、青花、五彩、粉彩、墨彩等品种。

罗汉杯

创作灵感来源于传统罗汉缸,以佛教十八罗汉为主题,采用纯手工拉坯制作,并独创性地将粉彩工艺手法与釉下五彩工艺相结合,使之既具有粉彩细膩,粉润、柔和的画面效果,又具有釉下五彩晶莹光亮、润泽饱满的水份感以及安全无毒、永不褪色的特性。因而是集观赏、收藏与实用为一体的艺术珍品。

宫碗

口沿外撇,腹部宽深丰圆,造型端正,多为皇宫用器,故名。明正德时烧制最为著名,有“正德碗”之称。

茶杯,自品茗伊始,自甘成为配角,或形单影只,或成双成对,环绕在壶与茶器周边,或因如是“不起眼”而身处于茶器中的细微末节。然而,杯小却藏无尽之美,是与我们生活最贴近的用器!

小小的茶杯,蕴含着无穷的奥秘。

它是不可或缺的茶器之一,赋予品茗之时的美感与趣味,是与我们生活最贴近之用器,茶杯与茶汤的交融,藏无尽之美,让爱茶之人在把玩杯器之时,别有一番兴味。

来源:泽青茶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舌尖上的中国茶叶,潮州工夫茶艺

潮州工夫茶艺是流传于广东省潮汕地区的一种茶叶冲泡技艺,它始自宋代,至清代中期已蔚然成风,甚至流传到东南亚各地。潮州工夫茶的冲泡有其一定的程式,主要由茶具讲示、茶师净手、泥炉生火、砂铫(煮水器具)掏水、榄炭煮水、开水热罐、再温茶盅、茗倾素纸、壶纳乌龙、甘泉洗茶、提铫高冲、壶盖刮沫、淋盖追热、烫杯滚杯、低洒茶汤、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敬请品味、先闻茶香、和气细啜、三嗅杯底、瑞气圆融等多个环节组成。除冲泡独特外,潮州工夫茶艺另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以乌龙茶为主要茶品。

潮州工夫茶艺是潮州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民俗学、潮学、社会生活史等方面的研究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大多数年轻人对工夫茶已不甚了解,传统潮州工夫茶技艺为简化的冲泡程式所取代,潮州工夫茶技艺呈现出衰退的趋势,亟待保护。

表演茶具

工夫茶最讲究的第一是茶具。它之所以和其它喝茶方法有别也在于茶具。据说陆羽所造茶器,凡二十四事。潮州工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种。这就是:

一、茶壶

潮州土语叫做“冲罐”,也有叫做“苏罐”的,因为它出自江苏宜兴,是宜兴紫砂壶中最小的一种。选择茶壶,好坏标准有四字诀,日:“小、浅、齐、老。”茶壶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等的分别,以孟臣、铁画轩、秋圃、尊圃、小山、袁熙生等制造的最受珍视。壶的式样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六角形、栗子形……等等,一般多用鼓形的,取其端正浑厚故也。壶的色泽也有很多种,朱砂、古铁、栗色、紫泥、石黄、天青……等等,还有一种壶身银砂闪烁,朱粒累累,俗谓之抽皮砂者,最为珍贵。但不管款式、色泽如何,最重要的是“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因为大就不“工夫”了。所以用大茶壶,中茶壶,茶鼓,茶筛,茶档……等等冲的茶,那怕是用一百元一两的茶叶,也不能算是工夫茶。至于深浅则关系气味,浅能酿味,能留香,不蓄水,这样茶叶才不易变涩。除大、小、深、浅外,茶壶最讲究的是:“三山齐”,这是品评壶的好坏最重要标准。办法是:把茶壶去盖后覆置在桌子上(最好是很平的玻璃上),如果壶滴嘴、壶口、壶提柄三件都平,就是“三山齐”了。这是关系到壶的水平和质量问题,所以最为讲究。“老” 主要是看壶里所积成的“茶渣”多寡,在前面巳经说过了。当然,“老”字的讲究还有很多,例如什么朝代出品,古老历史如何,什么名匠所制成,经过什么名家所品评过……等等。但那已经不是用一般茶壶的问题,而是属于玩古董的问题了。

冲工夫茶除了用“冲罐”之外,有时客人多时,也可以用“盖瓯”。在潮州菜馆中每吃一道菜后就必定上来一巡工夫茶,那就是用“盖瓯”冲的,这是为了适用于人数较多的场合,一次可以有十怀至十二怀。但毕竟盖瓯口阔,不能留香,气味比使用冲罐就差得多了。不过,只要冲茶的人“工 夫”好,用盖瓯也可以冲出好工夫茶的。

二、茶杯

茶杯的选择也有个四字诀:小、浅、薄、白。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衬托茶的颜色;质薄如纸以使其能以起香。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蓝花、底平日阔、杯底书“若深珍藏”的“若深林”为珍贵,但已不易得。江西景德镇和潮州枫溪出品的白瓷小杯,也是很好的,俗称为“白 果杯”。

至于有的人还讲究什么“春宜牛眼怀,夏宜粟子杯,秋宜荷叶杯,冬宜吊钟怀”,这又未见讲究太多了。不过,用喇叭杯、牛乳杯……这些作为工夫茶的茶杯,都是不很合适,有失“斯文”之道了。

三、茶洗

形如大碗,深浅色样很多,烹工夫茶必备三个,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个用以浸冲罐,一个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过的茶叶。

四、茶盘

茶盘是用来盛茶杯的,也有各种款式,圆月形、棋盘形……等等。但不管什么式样,最重要也是四字诀:宽、平、浅、白。就是盘面要宽,以便就客人人数多寡,可以放多几个怀;盘底要平,才不会使茶杯不稳,易于摇晃;边要浅,色要白,这都是为了衬托茶杯、茶壶,使之美观。

五、茶垫

比茶盘小,是用来置冲罐的,也有各种式样,但总之要注意到“夏浅冬深”。冬深是因为便于浇罐时多装些沸水,使茶不易冷、茶垫里还要垫上一层“垫毡”,“垫毡”是用丝瓜络按茶垫的形状大小剪成的,所以要用丝瓜络而不用布毡者,为了不会生异味,垫毡的作用是为了保护茶壶,工夫茶在洒茶后还要将茶壶倒置过来,以免壶里积水,一点点的水,也会使茶味变苦,原因是单宁酸溶解了。

六、水瓶与水钵

作用一样,都是用以贮水烹茶的。水瓶,修颈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最好。也有一种束颈有嘴,饰以螭龙,名叫螭龙樽的也不错。(螭龙,潮州土话叫做“钱龙”,潮州话是双声叠韵的,钱、螭就是叠韵字,即是壁虎。)

水钵,也是用来贮水以备烹茶的,大小均相等于一个普通花盆,款式也很多。明代制的“红金彩”,用五金釉,描金鱼二昆在钵底,舀水时水动,好像金鱼也泳跃欲出,这是很少见的珍品,一般的多见素瓷青花,置于茶床上,盖上朱红的木盖,舀水时用的是椰子壳做的,椰瓢当茶未煮,主人启盖舀水时,“工夫茶”之工夫已经不饮而使人信服矣。

七、龙缸

大龙缸类似庭中栽种莲花之莲缸,或较小些。用以贮存大量的泉水,密盖,下托以木几,放在书斋一角,古色古香。龙缸也多是素瓷青花,有明宣德年造的,但很难见到。康熙乾隆年间的产品,也 已极为珍贵。用近代制品,只要色彩大小调和,也就很好了。

八、红泥小火炉

“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可见古人是用红泥小火炉温酒的,自然那是在北方。至于“寒夜客来茶当酒”,这时是否用红泥小火炉煮茶,煮的茶是否像现今的潮州工夫茶,像喝酒一样喝茶,诗人们并没有说明.不过我想大约应当是如此,不然寒夜之时,一大碗一大碗的喝茶,岂不令人小便频频,坐立不大?那个客人早就拔腿跑掉了,谁还能坐下来细谈。所以,我想这个“寒夜客来茶当酒”的茶,应当相等于今日之工夫茶才是。

红泥小火炉,潮安、潮阳、揭阳都有制作,式样好看极了。同样有各种形式,特点是长形,高六、七寸,置炭的炉心深而小,这样使火势均匀,省炭,小炉有盖和门,不用时把它一盖一关,既节约,又方便。小炉门边往往还有一副很文雅的对联,益发增添茶兴。小火炉是放在精制的木架上面的,木架像塔形,下大上小,上面一格放炉子,刚好一伸扇子便是炉门。中间一格,是放扇子、钢筷等物。下面一格放木炭或榄核炭,或引火之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这样的设置,煮茶自然是很方便的。

九、砂跳

“砂跳”,潮安枫溪做的最著名,俗称“茶锅”,是用砂泥制成的,很轻巧,水一开,小盖子会自动掀动,发出一阵阵的声响。这时的水冲茶刚刚合适。至于用钢锅,铝锅来煮水冲茶的,虽然也无不可,可是金属的东西,用以煮水冲茶毕竟要差一些,不算工夫了。

十、羽扇与钢筷

羽扇是用以煽火的,煽火时既须用劲,又不可煽过炉门左右,这样才能保持一定火候,也是表示对客人的尊敬。所以,特制的羽扇不但有利于“工夫”的施展,而且一枝用洁白鹅翎编成的扇,大不 过掌,竹柄丝穗的精雅,衬托着红、绿、白……各种颜色的茶具,加上金紫色的浓茶,自然别有风趣。钢筷则不但为了钳炭、挑火,而且可以使主人双手保持清洁。

以上,虽然还不够陆羽所规定的二十四式茶具的规格,但也已经洋洋大观了。如果还要再说些,那么二十四件也不为多,例如装茶叶的锡罐,就以潮汕造的为最上品。还有茶巾,专门以净涤茶具。茶几,用以摆设茶具。茶担,可以贮藏茶器,春秋佳日,登山浮水,临流漱石,林墅深幽,席地小坐,烹茗啜饮,自然又是人生一乐。

功夫茶独成一格,如果烹茶没有功夫,那也是不能叫做功夫茶了。所以功夫茶之收功全在烹茶,冲茶之法。

欲饮功夫茶,须先有一套合格的茶具。茶壶(潮州人称“冲罐”)是陶制的,以紫砂为最优。壶为扁圆鼓形,长嘴长柄,很为古雅,有两杯、三杯、四杯壶之分。将壶倒置桌上,其口、嘴、柄均匀着地,中心成直线的,为茶壶之优者。优者若置水中,平稳不沉。精巧别致、洁白如玉的小茶杯,直径不过5厘米,高2厘米,分寒暑两款。寒杯口微收,取其保温,暑杯口略翻飞,易散热。盛放杯、壶的茶盘名曰“茶船”,凹盖有漏孔,可蓄废茶水约半升。整套茶具本身就是一种工艺品。茶杯、茶船有釉上彩或釉下彩绘。茶壶最贵重,一把古老名贵的茶壶,就是件可供鉴赏的古玩,有的嵌镶一层镂刻精美的白银或黄金花纹图案,便成了少有的传家宝。茶壶里的茶锈不可洗去,越多越珍贵,可保茶的韵味 。

表演步骤

潮州工夫茶表演用具:茶,以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为好。器,能容水3~4杯的孟臣罐(宜兴紫砂壶)、若琛瓯(茶杯)、玉书碾(水壶)、潮汕烘炉(电炉或酒精炉)、赏茶盘、茶船等。

(一)鉴赏香茗:主泡师用茶则从茶仓中取出一壶量的茶叶,置于赏茶盘中,助泡接过赏茶盘,让客人鉴赏干茶,并介绍所用茶的特点。

(二)孟臣淋霖:用沸水浇壶身,其目的在于为壶体加温,即所谓“温壶”。

(三)乌龙入宫:将茶叶用茶匙拔入茶壶,装茶的顺序应是先细再粗后茶梗。

(四)悬壶高冲:向孟臣罐中注水,水满壶口为止。

(五)春风拂面(刮顶淋眉):少壶盖刮去壶口的泡沫,盖上壶盖,冲去壶顶产泡沫。淋壶可冲淋壶盖和壶身,但不可冲到气孔上,否则水易冲入壶中。淋壶的目的一为清洗,二为使壶内外皆热,以利于茶香的发挥。

(六)熏洗仙颜:迅速倒出壶中之水,是为洗茶,目的是洗去茶叶表面的浮尘。

(七)若琛出浴:用第一泡茶水烫杯,又谓“温杯”,转动杯身,如同飞轮旋转,又似飞花欢舞。

(八)玉液回壶:用高冲法再次向壶内注满沸水。

(九)游山玩水:也称运壶,执壶沿茶船运转一圈,滴净壶底的水滴,以免水滴落入杯中,影响茶之圣洁。

(十)关公巡城:循环斟茶,茶壶似巡城之关羽。此番目的是为使杯中茶汤浓淡一致,且低斟是为不使香气过多散失。

(十一)韩信点兵:巡城至茶汤将尽时,将壶中所余斟于每一杯中,这些是全壶茶汤中的精华,应一点一滴平均分注,因而戏称韩信点兵。

(十二)敬奉香茗:先敬主宾,或以老幼为序。

(十三)品香审韵:先闻香,后品茗。品茗时,以拇指与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称三龙护鼎。品饮要分三口进行,“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动心”,茶汤的鲜醇甘爽,令人回味无穷。

(十四)高冲低筛:冲泡第二泡茶,重复第八步动作。

(十五)若琛复浴:手法同若琛出浴。

(十六)重酌妙香:重复第九、十、十一步动作。

(十七)再识醇韵:重复第十三步动作。

(十八)三斟流霞:冲泡第三泡茶。铁观音等乌龙茶,内质好,香气浓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美称。因是表演,故只冲泡三次,希望能为来宾带来美好的回味。

(十九)完成整套潮州工夫茶的冲泡程序。

来源:茶艺师网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