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湖南安化景点

找到约50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湖南安化:世界冰碛岩独宠之地孕育了“中国茶文化的化身”——安化黑茶

5月20日,2023年第四届茶乡旅游发展大会在浙江省杭州国博中心举行。大会以“非遗”与茶乡旅游的融合发展作为大会的主题,通过发布“中国茶技·忆之非遗”为主题的茶乡旅游精品线路、“多彩茶乡—特色魅力茶乡”、全国“三茶”统筹发展典型案例以及主旨演讲等环节,推动茶乡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茶文化保护与传承。

本期为您推介“多彩茶乡—特色魅力茶乡”——湖南省安化县。

申报单位:安化县茶旅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旅游月份:3-11月

推荐茶品:安化黑茶

01世界冰碛岩独宠之地孕育了独一无二的安化茶叶

安化地处湘中偏北,雪峰山脉北段,资水中游,位于北纬28°黄金产茶带,森林覆盖率达76.17%,生态环境极佳。

安化山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达81.9%,境内山高坡陡,地势西、南、北三面高,东面低,呈“簸箕”状。最高海拔为南金乡九龙池,达1622米,最低海拔为羊角塘镇善溪口,仅57米。整体地貌以中山为主,次为低山、丘陵,岗地和平原所占比重小。

安化地形地貌可谓复杂多样。安化地处亚热带北端,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总的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严寒期短、生长期长。

由于地形、地势及地理位置诸因素作用,具有低温多雨、日照少及昼夜温差大等山区气候特点。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355.9小时,平均气温为16.2℃。年平均降水量为1687.7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123.2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是茶树生长最佳区域。

安化是全世界冰碛岩最集中的地区,约占地球发现总量的85%,风化土壤微量元素极为丰富,这为形成安化茶叶优良品质提供了不可复制的地理环境。

02

中国黑茶发源地之一的人文魅力

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有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开启了中华民族利用茶叶造福人类健康的历史。安化是中国黑茶发源地之一,历史上为中国黑茶的主要产地。安化黑茶起源于历史长河中茶农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可谓载于唐、兴于宋、贡于明、盛于清。公元856年,唐代杨晔《膳夫经手录》记载的“渠江薄片茶”,运销湖北江陵、襄阳一带,并远达长安,这是最早记录安化茶叶的历史古籍。至1391年起,明朝规定安化年贡“芽茶”22斤。每年谷雨前,在大桥、仙溪、九渡水、龙溪(为今仙溪镇境内的四个乡保)等地由县令监督采制,史称“四保贡茶”。安化茶自此在明代成为皇家贡品,正式定为“官茶”,极大提高了安化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茶业的兴盛,造就了安化独具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象。

自清代以来,晋、陕、甘等地茶商与安化茶人共同开辟了以安化为起点至中俄边境恰克图的“万里茶路”,这是一条纵贯中国、连接欧亚,可与“丝绸之路”媲美的国际商贸大道。随后,晋、陕、甘等地茶商相继来安化兴办茶庄、茶号、茶行,一时商贾云集,最盛时资江沿岸的小淹、江南、唐家观、黄沙坪、酉州、东坪等集镇,茶行、茶号多达数百家,呈现“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的繁华景象。

时至今日,在安化的崇山峻岭之间,很多历史的人文景观仍可寻迹。如今随着安化“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在小淹、江南、唐家观、黄沙坪、酉州、东坪等集镇周围,已经创建成一个个国家级旅游景区,如茶马古道、茶乡花海等。

03

“雪峰胜境”、“梅山文旅”、“茶马古道”相融之地

依托安化梅山文化、黑茶文化、簰帮文化、茶亭文化与陶澍文化等在地人文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特色种植资源,安化旅游发展非常迅速。

安化在“项目为王”、“业态融合”工作理念引导下,多点布局,通过倾力打造融自然观光、休闲度假、工业体验等于一体的“大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湖南省雪峰山文旅融合发展板块及益阳市高等级旅游区创建重要支撑点。在旅游发展的空间分区上,安化旅游开发大致可分为三大区域:

一是西部“雪峰胜境”旅游区。主要围绕雪峰湖这一优势湖泊资源,着重于湖泊休闲、康体养生等旅游产品开发,如民宿旅游(如湖南省五星级旅游民宿斯途·凤凰屿)、绿道旅游(贯连雪峰湖两岸景点)及湖岛观光(如桃花岛、林科所、宝塔山)等。

二是东部“梅山文旅”旅游区。主要围绕文化休闲、民宿体验、茶乡度假这一方向,着重于红色文旅、蚩尤文旅(如蚩尤故里张家仙湖景点)、梅山文旅(如国家AAAA级景区梅山文化园、山地观光景点梅王寨)资源开发。

三是中部“茶马古道”旅游区。该区依托茶业文化、茶业遗产和茶业工艺的保护和开发,通过创新文旅业态,着重打造一个新时期茶旅融合发展的黄金区域。目前已开有茶工业景区(如国家AAA级工业景区白沙溪、中茶安化第一茶厂)、茶旅观光体验景区(如国家AAAA级景区茶乡花海、茶马古道)、茶文化与遗产工艺展示景区(如国家AAA级景区黑茶博物馆、现代农业产业园、三馆一厅)。

04

匠心传承: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作为最具安化特色与茶乡魅力的地方公共品牌,为消费者所推崇,这与其优良种植资源和独特的产品加工工艺密不可分。安化群体品种作为湖南境内茶树地方群体品种的代表,据1935年《湖南茶厂概况调查报告书》中所列当年调查的湖南52个产茶县的茶树品种中,大部分都是“安化种”。安化黑茶的适制品种要求适应性强、抗性好、优质、高产。目前,安化黑茶产区主栽品种为槠叶齐、安化云台大叶种等,都源自安化群体品种。其中,安化云台大叶种是安化群体种的代表,内含物丰厚,滋味浓厚,极耐冲泡,适制黑茶。

在长期的实践中,安化茶人摸索出了一套能够保持茶叶原生态品质的栽培管理技术,同时形成了独特而成熟的安化黑茶加工工艺。安化黑茶以安化云台大叶种、槠叶齐等国家级优良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摊放、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等工序加工成黑毛茶,再经各种不同的精制加工工艺而成成品。

作为一个极具地域特色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安化特有的茶叶种质资源、初精制加工工艺造就了安化黑茶醇厚适口的独特滋味。

2022年,安化黑茶千两茶、茯砖茶制作技艺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05

“中国茶文化的化身”——安华黑茶的活力与前景

随着茶与健康研究的不断深入,黑茶作为一种功能性茶饮,其保健功效已在国内外掀起热潮。在名茶众多的中国,安化黑茶被誉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新希望”,“安化千两茶”更是享有“世界茶王”和“中国茶文化的化身”之美誉。

在中国黑茶家族中,安化黑茶有其独特性,产品种类丰富,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产品种类多达数十种,目前仍在加工生产并有较大量销售的传统的安化黑茶产品主要有:三尖三砖一千两。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近年安化黑茶餐饮茶、砣状茶、颗粒黑茶、袋泡茶等新产品越来越多,智慧茶饮机、黑茶奶茶等新业态不断试水,传统产品新功能得到进一步开发,文创、科创等创新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其中刘仲华院士专家工作站自2020年在安化建站以来,立足产业实际,积极谋划产学研科技合作,有效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安化黑茶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创新活力。

2022年度,安化黑茶位列中国茶业百强县域榜单第三名,已连续十四年进入全国十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安化黑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重新为人们所关注,随着市场的快速扩张,品牌影响日渐增强。

目前,安化全县茶企中有SC认证的142家,授权使用“安化黑茶”证明商标的116家,规模以上茶叶企业72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全县茶叶行业中,有中国驰名商标5个,湖南省著名商标14个、中华老字号1个、湖南老字号7个,为安化茶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此外,安化有近40万人从事茶叶生产,文化加持、科技赋能的安化茶产业已成为关系千企万商、千家万户的支柱产业。随着安化黑茶成功获批中国海关出口HS编码,安化黑茶行业竞争及产业规模化必将迎来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图文版权归安化县茶旅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所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来源:中农促茶产业分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三茶”统筹,美好安化

1月15日,安溪、安吉、安化、澜沧等四个茶业强县齐聚安溪,举办2024年“三安”茶业发展大会。本次大会以“三茶”统筹为指引,以地域交流互鉴为启发,多领域联动,将黑茶、白茶、乌龙茶、普洱茶等品类创新融合,努力将中国茶文化打造成“世界级”“现象级”的文化潮流,因地制宜地将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开拓出一条以“一叶”带动“百业”的高质量发展特殊路径。

2024年“三安”茶业发展大会现场

白沙溪钧泽源有机生态茶园一景

作为全国“三茶统筹”先行县,安化县把茶产业作为区域性支柱产业来抓,在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市场拓展、标准制定、文化挖掘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安化已拥有茶园面积36万亩,近40万人从事茶叶生产,2023年实现综合产值252亿元,税收突破2亿元,获评“多彩茶乡—全国特色魅力茶乡”“中国茶叶流通协会2023年度三茶统筹融合发展县域”。

做优茶产业

安化是中国黑茶之乡,安化黑茶以其独特的工艺而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安化县主动转型升级,巧用“三把钥匙”做优黑茶产业。

高位规划,成立茶旅产业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挂帅全面统筹协调,及时解决产业链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有效推进产业链发展。健全体系,创新安化县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建设,满足支撑安化黑茶企业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服务需求。强化支撑。扎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并与中茶所、杭茶院、湖南农大等院校加强产学研合作,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成立安化黑茶学校、湖南省现代黑茶研究院等机构,加快科技推广应用和科研成果转化。

白沙溪千两茶晾晒场

同时,安化县还积极推动黑茶产业集群发展,黑茶产业成为湖南湖南千亿湘茶的重要支撑和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2022年,安化县黑茶制造特色产业集群被确定为湖南省中小工业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做强茶科技

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品质的提升和市场的拓展,这些都离不开农业现代化技术的支撑。安化县积极发挥茶产业服务中心、黑茶集团、茶业协会“三驾马车”作用,围绕质量、品牌、品鉴、价格“四个体系”,推动安化黑茶实现便捷化、高端化、功能化、时尚化、标准化。


刘仲华院士专家工作站

茶学专家施兆鹏、刘仲华率领研究团队,打开了金花的健康密码,让黑茶从普通茶蜕变成热销的健康茶、时尚茶。

在中茶湖南安化第一茶厂控制室,工作人员通过智能监控,准确掌握生产线的运行情况,生产效率大大提升。目前,全县共有20多家茶企依托安化黑茶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建设集群工业互联网,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有了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技术的加持,安化黑茶全产业链都基本实现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质量可追溯。

小黑砖、小金花等便携包装的应运而生,满足了年轻受众的时尚需求。同时安化黑茶还积极拓展茶叶的消费边界,将茶叶从植物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保健食品、日化用品、功能饮料等。

做深茶文化

安化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曾作为“官茶”远销中亚、俄罗斯和欧洲腹地,形成了著名的万里茶道。安化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茶旅文体康融合讲好安化黑茶故事,做深茶文化。

中茶安化第一茶厂百年木仓

中茶湖南安化第一茶厂,这里既是工厂,也是景点;芙蓉山、高马二溪、云台山等既是茶园,也是公园……优化茶园布局,推动规模化、标准化、景观化建设茶叶基地,全县40余家茶企设置旅游观光专用通道,推动茶旅深度融合。


舞台剧《天下茶道》

舞台剧《天下茶道》以安化黑茶走出的“中蒙俄万里茶道”作为创意主线,展现了湖湘儿女不畏艰难、敢为天下先的拼搏精神,赋予了“安化黑茶”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这条“茶马古道”将安化黑茶带出湖南,也承载了一段段茶历史。刚刚入选第一批省级大遗址的万里茶道(湖南安化段),又为黑茶文化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安化24小时健康茶生活正期待您的加入!

“三茶”统筹,美好中国。未来,安化将继续从产业、科技和文化上发力,推进“茶+”等产业融合,续写“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传奇。

记者:陈月华

来源:安化发布,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湖南安化:梅山资水同筑梦 茶旅文康谱新篇

凤凰岛茶园

安化县旅游优势独特,茶产业特色鲜明。近年来,安化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紧紧抓住“一带一部”、中部崛起和全域旅游发展机遇,加快“四个安化”建设步伐,以“四个一”助推茶旅文康深度融合,把小茶叶做成了大产业,产业融合利好不断释放。

一张蓝图绘到底。2016年县委十二次代表大会,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交通攻坚、产业转型、城镇升级、生态提质的“四轮驱动战略”和建设畅通、宜游、秀美、富裕“四个新安化”的奋斗目标。五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保持生态立县、致力绿色崛起的定力,坚持全县上下一盘棋,按照既定思路和目标,创新产业驱动,注重谋篇布局,构建“茶为基础,旅为融合,文为内涵,康为延伸”的茶旅文康融合发展新模式。在资金投入、基地建设、项目规划、品牌培育等方面强化整体设计,不断优化产业发展路径和政策扶持办法,集中力量发展融合产业。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干到底,久久为功,成就了今天安化茶旅文康融合发展的迅速崛起。

茶马古道

一个核心聚集群。县委县政府坚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为基础,确定茶产业是核心龙头、旅游产业是贯穿纽带、文化产业是灵魂内涵、康养产业是共通焦点的工作思路,将茶产业作为县域富民主导产业来抓,辐射带动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一体化发展,扩大产业集聚效应。坚持以“茶”为引领,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核心产业,以“特色旅游小镇+特色茶旅线路+美丽乡村/特色民宿/茶乡观光休闲景点/森林康养”的方式,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提升文化气质内涵,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和康养产业。树立建链、延链、强链、补链的思想,全面推进“一二三产融合,茶旅文康融合,产城融合”,形成集茶叶生产、加工、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一体化的茶旅产业链,统筹推进茶旅文康融合发展项目,精心打造产业集群,加大品牌建设,鼓励产业“抱团出海”,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茶产业,种植茶园面积达36万亩,完成茶叶加工量9万吨,实现综合产值220亿元,税收2亿元,15万贫困人口中9.6万人因茶脱贫;旅游产业,年接待游客7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72亿元,创建4A级旅游区1个,3A级旅游区4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5个,省级五星级乡村旅游区4个,安化获评“湖南省旅游强县”、“中国最美小城”、“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胜地”,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县;文化产业,全面推进古茶市、茶亭、茶碑以及风雨廊桥等茶文化遗存保护和修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认定县级“非遗”保护项目17个,成功申报国省保护项目3个;康养产业,安化素有“湘中药库”之称,年产中药材6.8万吨,实现总产值22.3亿元,博瑞药业、成大生物、金厚生物等规模工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恒康源、紫薇谷等重点康养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安化成为中国生态产茶第一县、黑茶产量第一县、科技创新第一县、茶叶税收第一县,连续十一年入选中国茶业百强县前十强并名列第一,“三安”经验在第三届中国当代茶文化发展论坛上首次发布。安化黑茶逐步成长为区域内规模大、品牌响、综合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支柱产业和湖南千亿湘茶战略目标的重要力量。

一条脉络讲故事。安化建县于宋,历史悠久,人文厚重。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梅山文化和千年茶文化为依托,大力推进梅山文化“七个一”工程,加强本土文化挖掘,以安化黑茶和梅山文化为背景,编排茶戏、茶舞、茶歌,拍摄电影、电视剧、短视频,举办高峰论坛、黑茶文化节会等活动,提升地方的知名度。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外宣力度,通过打造茶旅品牌、推介旅游线路、推出主题活动做实宣传营销,讲好安化故事,不断升华融合发展的气质内涵。讲好梅山文化的故事,安化是梅山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梅山生态文化园至今流传着蚩尤、张五郎、风雨廊桥的神秘传说,让人津津乐道。讲好茶文化的故事,安化黑茶载于唐、兴于宋、贡于明、盛于清,是“万里茶道”重要起点之一,黑茶文化源远流长,茶马古道记录了茶商来返南北的点滴足迹。讲好“24小时茶生活”的故事,“人们早晨起床用的是茶牙膏、吃的是茶早点;白天走的是茶马古道、游的是茶乡花海、品的是韵味黑茶;晚上观赏的是黑茶印象实景演出,住的是茶园民宿;睡觉前,敷的是茶面膜”已成为安化人民休闲主旋律。讲好中药材养生的故事,立足资源优势,重点发展黄精、玉竹、五加皮、木瓜、厚朴等林下经济,科学开发药食、药膳、药茶等产品,打造“安五味 养五藏”公共品牌,大力提倡健康养生理念,培养正确的健康养生意识和中医药文化认同,激发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产业的文化及商业潜力。

中国黑茶博馆坐落在安化资水河畔

一个共识养生态。县委县政府坚持绿色崛起,凝聚绿色共识,牢固树立“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守护好“三山一水”(芙蓉山系、辰山系、云台山系,资水)美好家园,让群众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厚植茶旅文康融合发展的情怀。一方面,创新建立并全力推广安化黑茶质量溯源体系,建立绿色有机茶园和标准化生产企业,保障安化黑茶产品品质。另一方面,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致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开展环保问题整改和人居环境整治,加强水、土、气“三位一体”立体整治。安化空气质量优良率和地表水、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全县有林地面积604万亩,森林蓄积量169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6.17%,六步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柘溪国家森林公园、湖南雪峰湖国家湿地公园、湖南雪峰湖国家地质公园、云台山国家石漠公园等相继批准设立。

注:内容来源中国周刊,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8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