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湖南安化名人

找到约23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湖南安化黑茶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是茶家族中的中重要的外交代表

中国文明上下走过了五千年,茶便跟着沉淀了五千年。


湖南安化黑茶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是茶家族中的中重要的外交代表。在滚滚历史长河中,茶家族曾派出安化黑茶与多位名人相交,留下了许多人口相传的故事。


文成公主与安化黑茶


藏民们以酥油茶著称,一杯浓郁的酥油茶体现着藏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民族风情。关于酥油茶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在我国唐朝时,汉藏关系和好,边藏安定,这和当时的文成公主远嫁边疆有很大的关系。文成公主去藏时,唐代汉人的饮茶之风已十分兴盛,在文成公主丰富庞大的家庄里,有金银珠宝、绫罗绸缎无数,因为文成公主喜欢喝茶,她便随行带了许多湖南黑茶来到西藏。


文成公主刚刚入藏时,对这里寒冷的气候条件很不适应,尤其不适应藏族人以肉食为主,多腥膳的生活习惯。为此,她常常眉头紧锁,茶饭不思,对于多肉的饭食好长时间都不适应,牛羊奶的气味也是她很不习惯。




后来,她想出一办法,就是早餐时,先喝半杯奶,然后再喝半杯茶,这样感觉会舒服一些。后来为了方便,就干脆将茶和奶放在一起来喝.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一种习惯,在喝茶时加上一些奶和糖,这就是最初的奶茶。


文成公主的这种做法逐渐引起宫中群臣权贵的效仿,文成公主也常常以奶茶赏赐群臣,款待亲朋。从宫中到藏族居住区,人们很快的效仿起文成公主的这种做法来,饮茶之风一时盛行,人们甚至认为文成公主所以如此美丽与饮茶有关。



为了满足宫中及藏民们日益增多的茶的需求,公主还建议用种种西藏土特产如牛羊、毛皮、鹿茸等去内地换取茶叶。在长期的饮茶体验中,人们逐渐体会到饮茶的种种妙处,既可以醒脑提神,又能去除油腻,这对于以肉食为主的藏民们尤为重要。同时,为了增加喝茶的品味和乐趣,文成公主还在煮茶时加入松子仁、酥油等,并根据人们的喜好加糖或盐巴,酥油茶于是而成。



现在,这种喝酥油茶的风气已遍及藏族居住区,只要你来到西藏,在任何一个藏民家,都会看到一套专门的打酥油茶的长筒,都会见到一套精美的茶具。好客的主人会端上香喷喷的酥油茶及香脆的糍粑饼。也许在品尝酥油茶之余,还会听到人们满怀深情的讲文成公主喝酥油茶的故事呢。



朱元璋与安化黑茶


从明朝开始,安化黑茶成为茶马古道上运送的主要茶叶产品。明朝初期,安化茶农对刚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鲜叶进行深加工,开始大批量生产。即使经过长期存放也能保存茶香的安化黑茶它在长途运输后可以维持品质的稳定,特别适合边销。很快就受到茶马古道沿线少数民族的喜爱。


可这些茶农万万没有想到,黑茶的出现,却给当时皇帝出了一道难题。原来为了加强对茶叶市场的控制,明王朝把四川和陕西的茶叶定为专门在边疆地区销售的官茶而其他地区出产的茶叶是不允许边销的茶。



安化县生产出黑茶以后,很快就成了茶马古道上的抢手货。很多人宁愿冒着被砍头的危险,也要贩运安化黑茶,这其中甚至于包括一些皇亲国戚。


公元1379年,大明朝巡检司官员郑公炎上奏,朱元璋的女婿欧阳伦在边疆地区依次就私贩了10万斤安化黑茶,现在已经被抓获归案,这个奏折让年老的皇帝头疼不已。


当时明朝的法律规定,私贩一万斤就要砍头,那次欧阳伦一次就贩卖了十万斤安化黑茶,在甘肃那边被边关的人捉住了,报告了朱元璋,朱元璋依照法律就把欧阳伦砍了,也就成就了中国封建史上唯一的一次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美谈。



但是皇帝女婿的人头,也没能租住西边民族对安化黑茶的需求。公元1490年来自江南的驿卒带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几个西藏的僧人,在朝贡以后回到西藏时,竟然婉拒了朝廷赏赐的茶叶而绕道湖南安化来采购黑茶,这一举动再次引起了朝廷的震惊。


终于在万历23年,明王朝将安化黑茶定为了官茶。


左宗棠与安化黑茶


晚清军政重臣、湘军统帅之一、洋务派首领左宗棠(1812—1885)曾在安化生活八年,熟知安化黑茶。后来他调任陕甘总督,任内曾上奏获准将茶叶经营管理中实行茶票制度,革除了以往茶政之弊。



为了鼓励茶商运茶,他与湖南巡抚协商,凡是领有陕甘茶课的茶商,运黑茶过境,只缴纳税额的20%,其余的80%由陕甘负责补贴。茶商们到湖南安化贩运黑茶,运到陕西的泾阳县,再压制成“泾阳砖”,包装成封,运到兰州销往西北地区。左宗棠这一茶事制度的变革,极大地促进了安化黑茶的发展。


毛泽东与安化黑茶


1917年暑期,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的毛泽东邀了同学萧子升,外出“游学”(社会调查)。在安化县城,只见店铺、茶馆林立,茶商云集,热闹非凡,尤以黑茶馆引人注目。


他们到一家“来去茶馆”,毛泽东出口成章:“有茶有酒,香飘满楼。”两人各来一杯黑茶,闻其香,品上一口,味美香醇,连称:“好,妙!黑茶之乡,名不虚传。”茶馆老板高兴不已,并当场索请毛泽东书写对联。年轻气盛的毛泽东挥毫写就:“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黑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好酒来。”


1951年,安化茶叶试验场的杨润奎仿制蒸青玉露名茶成功,产品敬献毛泽东。毛主席对1917年品尝安化黑茶记忆犹新,马上回信给予勉励,并让秘书按价把茶钱汇去。


又要到冬日严寒来临之际,不管你是得意抑或失意,一杯黑茶在手,总能品出不同的芳香味道来。那缕缕芳香,漂染了岁月和时空之曼,伴随浓浓淡淡、清风滋润的水质,不正是人生的写意么?


凛冽寒风里,一起泡上一杯好茶,滋润我们的身心吧。


中茶 湖南安化黑茶 千两茶礼饼600g 

▲点击图片购买


▌声明:我们尊重原著版权,部分作品来自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直接联系我们删除。(图文编辑:孙沛沛)

湖南安化:退耕还林助力特色茶产业发展

安化黑茶作为湖南安化的一张名片享誉全国。近年来,安化县将茶叶种植与退耕还林相结合,大力发展茶叶与珍稀树种混交林,建成“茶叶+珍稀树种”基地30万亩,加强生态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县域特色产业,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在退耕还林实施过程中,安化县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重点在土壤肥沃地区着力营造茶叶与珍稀树种混交林,以发展和壮大县域特色产业安化黑茶。同时,在柘溪大坝以上地区大力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结合发展一批名、特、优、新水果基地;在大坝以下地区大力营造南竹林;在高山地区主要种植以厚朴为主的木本药材,做大做亮安化“中国厚朴之乡”的牌子。在树种配置上,选择投资少、见效快且适应市场需求的竹、杉、松、茶、厚朴等主要树种,特别加大茶叶与珍稀树种的混交种植。在经营措施上,将商品经济林打造成集约经营水平高、科技含量高的精品工程,实现“退一亩出十亩的效益”。

以清代两江总督陶澍而命名的陶澍村是安化退耕还林的重点乡村。借助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的东风,陶澍村利用地域优势,选择见效快且适应市场需求的茶叶等作为主要造林树种,建设“茶叶+珍稀树种”基地540亩,惠及235户农户、1600多人。茶树种植后,3年进入初产期,5年可进入盛产期。目前,陶澍村每年每亩可产茶叶鲜叶2000—2500公斤,可制作黑茶500公斤以上,每亩年产值达8000元以上。同时,“茶树+珍贵树种”混交模式造林中,珍贵树种楠木、血椆、榉木等40年后达到主伐年龄时,每亩约产木材3立方米,以市场单价每立方米1.5万元估算,则亩产值为4.5万元;珍贵树种紫薇培育10年后,作为园林绿化苗木出售,按每株市场单价1200元计算,则亩产值为2.76万元。

为确保茶园稳产增收,陶澍村与中国工程院陈宗懋院士达成技术帮扶协议,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驻点指导。同时,陶澍村“以茶促旅,以旅兴茶”,大力挖掘清代两江总督陶澍的名人效应,依托“陶澍陵园”,以安化黑茶文化探源体验为卖点,吸引茶客变成游客,深入安化寻幽探奇、品茗论道,实现茶旅品牌的高度融合、相互提升。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温雅莉岳圆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安化与茶知多少

  安化古称梅山,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置县。地处湘中偏北,资水中游,是一个山区大县、林业大县、库区移民大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革命老区县。全县总面积4950平方公里,为湖南省第三大县,辖23个乡镇,总人口103万。

  首先,安化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是一座文化之城。这里历史久远,建县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为古梅山之域,是闻名遐迩的梅山文化发祥地。境内东周古村落与旧石器遗址的相继发现,证明距今1.5万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这里人才辈出,勤劳勇毅的安化人民秉承湖湘学派“经世致用”思想,清代两江总督陶澍、云贵总督罗绕典、著名书法家黄自元等生于斯、长于斯,县内现完好保存有蚩尤故里、文庙、武庙和陶澍陵园等诸多人文古迹。安化是“羽毛球世界冠军的摇篮”,体育界名人唐九红、龚智超、龚睿娜、黄穗、陈琳、田卿、谌利军等羽毛球、举重世界冠军(奥运冠军)从这里走向世界。

  其次,安化生态怡人,山光水色,是一座山水之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安化依水而建、因水而兴,资水明珠璀璨夺目,柘溪水库风光旖旎,雪峰山脉层峦耸翠。县城东坪一水横贯东西,南城绚丽,北城深邃,大有船在江上行,人在画中游之感,素有“小香港”“小外滩”的称赞。全县有林地面积604万亩,森林蓄积量169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6.17%,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境内七十二峰神奇幽秀,四十八水清冽甘香,拥有世界最大、距今六亿多年的冰碛岩层。六步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柘溪国家森林公园、湖南雪峰湖国家湿地公园、湖南雪峰湖国家地质公园、云台山国家石漠公园等相继批准设立。

  再次,安化以茶立县,风景如画,是一座茶旅之城。安化依山傍水,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县。有着“中国最美小城”“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胜地”等称号。茶市斯为盛,人烟两岸稠形象地描绘了安化古茶市往日的繁荣与辉煌。

  安化是黑茶之乡。安化是中国黑茶发源地之一,唐代杨晔(公元856年)《膳夫经手录》是最早记录安化茶叶的文献,所记载“其色如铁,芳香异常”的“渠江薄片”即为安化黑茶。元末明初,安化黑茶开始大规模生产。明万历23年(1595年)安化黑茶被朝廷正式定为官茶,主宰西北茶叶市场数百年,成为边区农牧民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是西北边区牧民的“生命之茶”和“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万里茶路源起安化。明末清初,晋商与安化茶人共同开辟了以安化为起点至中俄边境恰克图的“万里茶路”,是一条纵贯中国、连接欧亚,可与“丝绸之路”媲美的国际商贸大道。随后,晋、陕、甘等地茶商相继来安化,最盛时资江沿岸的十大茶镇有茶行、茶号300余家,呈现“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的繁华景象,造就了大德诚、长裕川、大盛魁等一代晋商巨贾,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安化茶业经济的发展。目前,县境内保存着许多老茶行的遗址,以及风雨廊桥、茶亭、茶钟、茶碑、招牌、茶印板等诸多茶文物,是数百年来安化黑茶发展沧桑历程的历史见证。

  回朔历史,展望今朝,安化黑茶产业在中国茶叶界创造了“安化奇迹”。产业扶贫无缝对接。近三年来,安化县共实施茶产业扶贫项目27个,其他涉茶项目60多个,全县15万贫困人口中因茶脱贫达到9.6万人,确保了安化于2019年如期摘帽。“安化黑茶模式”作为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的成功典范获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湖南卫视、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的推广。

  产业规模不断扩张。2019年,全县茶园面积36万亩,茶叶加工量达9万吨、综合产值220亿元,茶叶行业税收3亿元;年接待游客7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2亿元。连续十一年入选中国茶业百强县前十强,并入选2019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

  行业影响持续上扬。把“品牌战略”作为安化黑茶从产品到产业的根本,持之以恒,牢固坚守。目前,“安化黑茶”在全国大型茶事茶文化活动中屡获多项殊荣,成功创建安化黑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大幅度提升。“湖南安化黑茶文化系统”成功入选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2019年的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正式发布了2019中国茶叶行业调查最终结果——安化县连续十一年入选中国茶业百强县。

  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为提高安化黑茶的科研含量,提升安化黑茶核心竞争力,安化县人民政府聘请中国工程院刘仲华院士为安化黑茶首席科学家,成立安化黑茶学校、安化黑茶研究院等科教机构,培养专门人才,利用劳动技校、农广校等开展茶艺师、评茶师、制茶师等专业培训,科研机构研发能力进一步增强。

  强化监管护航稳行。安化黑茶已制定了从茶园到茶杯的标准体系,先后组织制订并颁布了8项国家标准、17个地方标准。加强“安化黑茶”证明商标及国家地标的管理和保护,对侵犯地理标志、涉外商标、老字号商标行为给予重拳打击,整顿了安化黑茶市场秩序,优化市场环境,维护了安化黑茶企业与消费者的权益。

  茶旅文康融合发展。安化以茶为媒,全力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为契机,立足黑茶特色产业和生态资源,持续推进茶旅产业深度融合,致力打造中国黑茶文化养生休闲度假胜地,突出“安化黑茶”地域特色发展旅游业。目前安化县有国家4A级景区茶马古道风景区,有白沙溪茶厂、梅山生态文化园、龙泉洞景区、黄沙坪古茶市四处国家3A级景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处,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5处,省星级乡村旅游区23处。2019年全县完成茶叶加工量9万吨,实现综合产值220亿元,税收3亿元;年接待游客7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72亿元。安化黑茶特色小镇被评为湖南首批十个农业特色小镇之首。

  最后,安化资源丰富,产业独特,是一座潜力之城。安化除了盛产茶叶,竹木、水果、药材、名优鱼等优质农林产品琳琅满目,境内发现有锑、钨、金、钒等矿种52种,水电装机总容量达125万千瓦,被誉为“中国厚朴之乡”“中国竹子之乡”“湖南有色金属之乡”“湖南水能资源大县”。近年来,安化紧跟时代节拍,内强产业根基,外树发展形象,紧紧抓住“一带一部”、中部崛起的历史机遇,立足安化县情实际,保持生态立县、绿色崛起定力,实施“四轮驱动”战略,加快“四个安化”建设步伐,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脱贫摘帽顺利实现,生态环境不断好转,经济持续健康稳定,乡村振兴有力推进。全面贯彻“一二三产融合,茶旅文康融合,产城融合”的理念,进一步发展壮大优势产业,中药材、油茶、楠竹等特色产业成为品牌,清洁能源产业、多种深加工产品、循环经济产业竞争力逐步增强。

  草木知春来,人间好时节。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安化更是一座充满希望的城市。在时代的热潮中,安化逐步发展成了一座魅力之城、一座崛起之城、一座新兴之城。是一个让你去了还想来,来了不想走的地方,这里既有现代都市的快节奏,又有休闲城市的慢生活,乐观包容和兼容并蓄的城市气度,以他独特的魅力,让五湖四海的人们宾至如归。

  注:内容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3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