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喝茶喜欢吃茶叶

找到约1,817条结果 (用时 0.016 秒)

喝茶还要吃茶渣,你要有多节省?

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在喝茶时有些人会将杯中喝剩的叶底一同吃进口中,咀嚼吞食。也许你会很惊异:喝茶连茶叶渣都不放过,有这节省的必要吗?其实,喝茶吃茶渣的行为并不奇特,很多人都坚持这种健康的习惯和方式。

 

吃茶,即喝茶。在华东一带盛产品质好的茶叶,所以华东地区的人们喝茶时,不小心把茶叶喝到嘴里,是不会吐出来的,而是把茶叶嚼碎,吞入腹中。吃茶即喝茶一义由此而来。在婚俗中,“吃茶”意味着许婚,即旧时女子受聘于男家。

实际上,这种喝茶的方法古已有之。《清稗类钞》中便有记述:“湘人于茶,不惟饮其汁。辄并茶叶而咀嚼之。人家有客至,必烹茶,若就壶斟之以奉客,为不敬,客,启茶碗之盖,中无所有,盖茶叶已入腹矣。”而今天的湖南等地的一些地区,仍有这种嚼食茶渣的风俗习惯。

吃茶叶不浪费


之所以很多地区历来都有吃茶叶的习惯,是因为吃茶对人体有很大的好处。茶叶中含有的物质分为水溶性物质和脂溶性物质,水溶性物质可溶于水,在用热水冲泡的时候就能随茶汤进入人体;但是脂溶性物质不能溶于水,依然会遗留在茶叶内,比如维生素(A、E、D、K)、钙、镁、铁、硫、铜、碘、叶绿素、胡萝卜素、纤维素、蛋白质等,不能被人体吸收,造成了浪费。


吃茶叶好处多多


近几年在医学研究上,发现茶叶含有大量的抗氧化成分儿茶素,和能使肌肤洁白的维生系C,以及防止皮肤粗糙的维生素A。泡茶时,由于维生素A及抗老化的维生素E不溶于水,有时必须靠“吃”茶叶才能补充到这些营养素,如果每天吃三克的茶叶,不仅有助于预防消化道癌,同时还可养颜美容。


吃茶叶拒绝简单粗暴


饮茶吃渣不仅有字面上简单粗暴的方式,在实际生活里有更多更好的方法来带给人美妙的感受。


比如老百姓都喜欢的茶叶蛋、茶粥,还有著名的杭州名菜“龙井虾仁”,红绿相间、味美可口,可连同茶叶一起吃下去。

传承自中国宋朝“点茶法”的日本茶道,在饮用时会将茶粉一同食用。日本人根据流传下来的饮茶习惯,发明了抹茶,即将茶叶磨成极细的粉末,调入其他食品中食用。这种方法在全世界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茶叶通过煎煮烹炸的料理方式,不仅在味道上提升了菜肴的香美,在色泽上也有很好的搭配,最重要的是将茶叶内的物质释放出来,使之得到最大程度地利用。


如何吃茶更健康


茶叶的食用虽然好处很多,但是也要讲究恰当的方式方法。


春天温度低,各种农业害虫还未从冬眠中大规模苏醒,茶农们基本不会喷打农药。再加上春茶基本上都是采摘刚长出的鲜嫩芽叶,因此春茶中令人担忧的“农残”问题得到了根本上的解决。


另外一点,粗老的叶片由于成熟度高,茶叶内含有的粗老纤维过多,嚼起来口感也不如鲜嫩芽叶好。


因此,如果想吃茶叶,建议选择新春采制的细嫩芽叶与菜肴一起烹饪,会带给你更美好的享受。

【结语】

原来喝完茶后留下的茶叶渣,吃下去竟有如此多好处。以后喝茶的时候,你是不是也要多吃点茶呢?

把茶叶做成鲜香咸辣的美味小吃,看缅甸人独特的食茶文化

作为中国的邻邦,具有丰富茶文化的缅甸在整个东南亚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独特的代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都很喜欢喝茶,可是在缅甸,当地人别具一格地喜欢吃茶叶。可能你会有这样的疑问,茶叶的味道有些苦涩,如何吃呢?在刚刚过去的国际茶日,记者来到缅甸仰光的一家老茶铺一探究竟。今天,记者就从这家茶铺说起,和大家来聊聊缅甸独特的食茶文化。

缅甸仰光一家名为米雅的茶铺

在仰光的市场里,这家名为米雅的茶铺已经经营了二十余年,老板是一位大学刚毕业不久的年轻姑娘,名叫玛漂散兑。因为担心父亲年事已高,家里的其他年轻人大多在外地求学、工作,玛漂散兑便从父亲那里接手了茶铺经营。米雅茶铺经营的,不是我们传统印象中用来泡水喝的茶叶,而是用来凉拌的茶叶。没错,就是用来吃的!

来选购伴茶小吃食材的顾客

玛漂散兑告诉记者,缅甸拌茶小吃已经流传了很久,是当地最有名的传统小吃之一。古时在缅甸的农村地区,人们干完了一天辛劳的农活,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沏上一壶茶,再做上一份拌茶叶小吃。家人朋友围坐在一起,聊天、吃茶,是一天中最休闲惬意的时刻。这样的习俗也延续至今,在现代缅甸家庭中,拌茶小吃同样备受青睐,无论是招待家中来客,亦或是作为休闲零食,甚至在婚礼、葬礼上都是必不可少的传统食物。

制作伴茶小吃的过程并不简单

那么,茶叶究竟怎么吃呢?过程其实并不简单。首先,茶叶被清洗干净后要用大量的盐来腌渍,经过一段时间的腌渍发酵后再进行水煮,煮熟后的茶叶一部分被磨碎,制作成茶酱,另一部分会保持茶叶的原状。制作的时候把全部茶叶混合在一起,再放上青辣椒、炸蒜片和炒豆等配料,最后来勺花生油拌一拌,美味就完成了。

伴茶小吃中的各种配料

茶叶经过了腌渍和水煮等步骤,明显减轻了它自身苦涩的口感,再配上辛辣的辣椒、蒜片和炸炒过的蚕豆、花生等,最后入口的味道可以说是咸辣鲜香,别具特色。随着当地美食的不断创新,拌茶叶小吃衍生出了很多新菜式,比如茶叶拌饭、茶叶拌玉米、拌海鲜等,深受当地民众喜爱。

漆器制作的盛装拌茶小吃容器大有讲究

吃上一道拌茶小吃,除了过程复杂之外,盛装拌茶小吃的容器也大有讲究。当地人多会选择一种漆器制作的盒子当作容器,这种盒子被分为多格,可用来单独盛装茶叶原叶、磨碎的茶酱、辣椒、大蒜以及各类炒豆等。而且盒子还一定要注重美观,全手工打造,外部颜色以暗红色或黄色为主,盒身还会被手工绘制一些大象、农村劳作景象甚至佛经故事等图案,十分精致精美。当地人认为,用这样的盒子来盛装拌茶叶招待朋友,才更能体现对客人的尊重。

缅甸独具特色的伴茶小吃

说起缅甸人爱吃茶叶,其实跟中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缅甸跟中国云南、西藏等地接壤,边境线长达2000多公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南方丝绸之路沿线上的重要国家。古时中国的马帮队伍,驮载着茶叶、丝绸等商贸用品,从中国云南的腾冲、瑞丽等地出关,经过缅甸通往印度、西亚等地区。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当地人在喜爱喝茶的同时,自创出了吃拌茶叶的方式。据说在古时候,发酵的茶叶还是缅甸各交战地区之间和解的信物,当冲突得到缓解时,双方就会互送发酵茶叶,因此它“和平”的象征意义一直保留至今。

仰光超市中售卖的各种伴茶小吃茶包伴手礼

如今,缅甸的拌茶小吃除了在菜市场、餐馆里能够买到之外,还走进了各大商场、超市,包装成精美的伴手礼,更加方便本地和外国游客购买。

以上是记者林曦在当地的观察。

来源:央广网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你心目中的好熟茶是什么样的?|“哇塞”瞬间的回忆


10月23日晚,茶叶进化论如期举办了第二场熟茶沙龙,主题为:聊一聊你心目中的熟茶。

 

参与沙龙的茶友们讲述了自己对于熟茶的审美标准,也听到了许多行业内人士与熟茶多年的故事。从第一次接触熟茶,到熟茶让茶友们“哇塞”的惊艳瞬间,我们为什么爱熟茶?我想这篇迟来的沙龙回顾文能让我们找到答案。


以下是沙龙的重点回顾。

(为了保持开放性,本文没有做总结性描述。)


  1. 你心目中的好熟茶是什么样的?

  2. 茶叶进化论的熟茶审美框架

  3. 把熟茶做一个类比,你觉得像什么?

  4. 熟茶给你的“哇塞”惊艳瞬间



1

你心目中的好熟茶是什么样的?



中琦:我们的主题其实就是想聊聊熟茶审美。你心目中的好熟茶是什么样?你喝熟茶喝的是什么?

 

李珊珊:我觉得好的熟茶有高级感,成团感更明显,能让我联想到很高级的食物,比如鹅肝,鱼子酱,好的汤熬出来的过桥米线等。我不能很具体化的描述,更多的我是用感性选择,给我画面感很强。理性也有,理性判断可能就是价格了。


我更关注的可能是当下触到我的点,我们去评价熟茶也许会从香气、汤色、甜色入手,调动系统思考,但我觉得这更适合审评,我更喜欢茶给到我的整体感受。喜欢熟茶的温和,像年纪大的温和老者,来的慢但是来的深。

 

李珊珊


石云春:我觉得喝熟茶是不分时间没有限制的,你起床空腹也可以喝,饭前饭后也可以喝,睡前也可以喝,男女老少都可以喝。熟茶通过发酵,其实很多物质对我们身体和肠胃的刺激感已经减弱了。

 

我最大的感慨就是,前几年做名山纯料的时候,真的是不要命的喝(生茶),当时脸色都是那种铁灰色。别人都会说我这是要钱不要命。但我当时想着,这毕竟是我的事业和工作,觉得喝的多是无上的光荣。以前会很骄傲自己一天喝二十几种毛料,自己在店里是卖家,但在山上是买家,觉得花了钱反正就自己也要喝回来。但现在也是因为健康关系,对熟茶是很依赖的,成为我的口粮茶了。

 

对待好熟茶的标准我也是比较感性的。可能香的、醇厚的、茶汤漂亮的、滑的、润的、细腻的,回甘比较明显的。可能很感性的需要一个唯美的茶,我也曾经喝过,03年的开第二个店的时候有朋友曾经送我92年的一公斤的勐海茶厂的五级茶,那是我喝过最好喝的熟茶,又滑又细又软又绵就像一团米汤。


我现在也知道,一杯熟茶要具备所有完美的优点是很难的,即便你用很好的原料去发酵,也很难满足所有人对熟茶的幻想。我现在对好熟茶的标准就是干净,健康,相反现在不怎么挑了,以前一根筋的就想要老的、贵的、有名气的,现在就觉得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挑适合自己口感的就好。

 

左:李建会   右:石云春

李扬:虽然史姐讲她不挑什么的,但一讲起熟茶什么好,关键的都有,什么回甘、厚、滑、黏等,这些都是一些好熟茶的要点。而且史姐讲到自己喝的最完美的茶是92年的勐海茶厂的五级茶,这是很有历史依据的,因为92年是勐海茶厂的一个坎儿,92年之前的茶都非常好。


这是因为在87年的时候邹炳良号召茶厂工人去开辟万亩茶园,开始到92年之后产量就出来了。本来92年之前茶厂附近这些坝区的茶园,比较标准的茶园,这些茶园因为是好茶就会拿去做红茶和绿茶,而山上这些茶农的料就拿来做普洱茶,用我们今天的标准看,那些茶不就是古树茶。所以92年之前的茶就比较好。

 

 李扬

金乔:我想分享一下我刚接触熟茶的感受。我当时喝茶的时候我是觉得熟茶在几大茶类里是很不一样的。我一直觉得茶就是水水的,但是熟茶我觉得它是汤,是能让我喝饱的东西,不论是在颜色还是质地上都是很有存在感的。那个时候最喜欢什么样的熟茶呢,首先一定是长久喝的,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其次是没有口厌感,不能说喝几口我就腻了;再者就是我不能被约束,想喝的时候就喝。

 

孙涛;第一次发现熟茶好是在勐海,喝了一个陈了十年以上的,水路细、滋润、有米汤感,有一次喝到比较好的是熟茶有奶香味,觉得这个滋味很神奇,熟茶是有无限可能和空间可以发展的。可能客户喜欢的熟茶点在于减肥,很多女性客户更关注减肥,经常会问什么茶减肥。

 

孙涛

中琦:

现在我是在做茶,曾经有段时间我对熟茶是没有审美的。


我第一次买熟茶是大三。那会爱喝滇红,买的时候顺带下单了一个普洱熟茶,那是第一次喝熟茶,我现在不记得什么味道了,但是霉味特别重,很难喝。但是我没有把它丢掉,为什么?我平时特别喜欢喝牛奶,奶制品,我的胃胀气特别严重,但一喝完那个熟茶我的胃胀气就好了,所以每一次发现肠胃不好就喝。就当做健胃消食片来喝,比健胃消食片还来的灵敏一点。


毕业后做茶,每天喝很多。学口感、挑毛病,但是到底什么好喝?很多人做茶也会有这么一个阶段,你不会单纯去欣赏它哪里好喝。你会把茶分解成很多个点,缺点多少、优点多少,但整体系统的框架是什么、好不好喝,已经没有感觉了。


第三个阶段,我开始跟李扬老师学习的时候,学会系统喝茶,能够知道一个茶整天怎样、现状怎样。但是有段时间我会陷入一种很无聊的阶段,就是你知道这个茶会达到什么样子,只要时间到了就行,你的好奇心就会没那么强了,然后我就进入一个反叛期。


前几个月我就觉得我天天喝熟茶好烦啊,我的身体每天要灌进多少茶水,我就觉得我要断一下,不想喝茶了。


我们为什么要喝茶?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喝熟茶?开始尝试不喝茶以后,每天忍不住要点喜茶喝奶茶,都要吃辣。很多人的嘴巴其实是有瘾的,比如男生抽烟女生吃零食,没事干的时候必须嘴巴上有个东西,而我喝茶的时候其实就把那个瘾满足了,但是没有茶的时候你就会找零食、喝奶茶。


但喝几天奶茶以后肠胃胃胀气又来了——我以为我的肠胃已经好了,但是那段时间开始不喝熟茶以后我的胃胀气就开始犯了。最后我认命了:


我对熟茶是有瘾的。心里的瘾有替代,但肠胃的瘾没有。


 主持人中琦


2茶叶进化论的熟茶审美框架



中琦:

刚刚石姐说的一点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是“她现在已经没有偏好了”,我在平时接触客人的时候我发现大多数人是有偏好的,比如说你喜欢勐库种的香、清爽的茶,你给他喝勐海大叶种他觉得香气不够。喜欢喝勐海大叶种的人,你给他喝勐库大叶种他觉得不够厚重。

 

很多人是有偏好的,大多数人在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之前都有自己的感觉。比如说我看到一个杯子,看到一个人,看到一款茶,每个人都有一个比较在意的点,他可能被这个点带领着就会有情感偏向。

 

我们茶叶进化论讲的是什么?

 

我们首先讲的是一个好茶的标准是什么,标准上面再讲偏好。我们会怎么说?

 

这个茶的活性怎么样?水平在哪?然后再说风格怎样,最后再说喜不喜欢?这么一条路来的,这个是因为喝了太多之后你要摒弃一些东西,谈到喜好是永远是没有高下的。你喜欢吃辣,他喜欢吃甜,你看关于甜粽子和咸粽子哪个更好吃都存在长久的争论。对应到茶方面,他喜欢喝香甜、润的熟茶,他喜欢喝又苦又浓的,这也是没有高下的。

 

我们讲什么样的熟茶是好熟茶,实际上说到好坏他必定要有一个标准,世界上任何一个东西没有标准的时候是没有好坏的。比如我拿出一个老班章熟茶和台地熟茶,这两个对比好坏,其实它是不存在好坏的,除非你有一个标准。比如你以贵为标准,那就是哪个贵哪个好,或者你以干净为标准等等。我们茶叶进化论他会有一条线,这条线有没有活性,能不能越陈越香,这条线有了以后我们再谈风格和喜好。

 


李扬:

我们喝茶喝一个什么?刚刚我们也听了很多茶友的观点,比如喝健康、喝喜好等。我说一个我个人的一些分享。


就像刚刚孙涛说的这个,你的喜好会有一些特征性,有一个问题就是他这个标准的客观性何在?包括在沙龙开始之前,我们也在讨论,两个茶你要比一个高下的话,孰高孰下,或者哪个好?


首先我们要讨论的就是什么是好,好的标准是什么?当你开始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会陷入一个非常大的悖论,你会发现实际上没有一个客观的好,所有的好都是主观的。所以说没有任何两个茶我们能够在不加任何前提的条件下说出哪个比哪个好,我们只能在一套规则下进行讨论。那我实际上是在这个基础上开始思索我要做什么茶。

 

我自己在看一些历史,包括我们根据普洱茶和其他茶类的比较当中,你会发现普洱茶有一些特殊性。而这个特殊性,就是一个落脚点,你只要找到这个落脚点就能立住自己的观点。


白灵

那我找来找去发现普洱茶最撑得住的落脚点就是越陈越香。基于这个越陈越香的基础我们再来看,越沉越香同它的口感表现之间会有什么样的联系。在这个基础下,我又继而推出了糖苷物质,也就是活性物质导致的它越陈越香,在口感上就体现出回甘生津清凉感。

 

对于这一点我就延伸出了什么样的茶是好茶?什么样的茶是能够越陈越香的茶?什么样的工艺能够保证他有更多的糖苷类?我们的熟茶应该用怎么样的工艺去做?这一系列推论,实际上我就是这么得出来的。完全基于一个没有任何个人偏好在其中的,是纯粹的一个理性思考导出的一个结论。

 

经常有人问我喜欢喝什么样的茶?你看我喜欢喝的这些茶,实际我真的没有任何偏好,但是我只喝一两个茶,为什么?那两个茶绝对是活性物质最高的两个茶。我的审美和我要讲的理论,是完全契合的。

 

在这个基础上,我就不会出现中琦说的什么反叛期或者茫然期。因为我喝到一个茶,就能感受到它的活性,能感受到它将来越陈越香的这种潜力。这个东西我就觉得它很好,我就不会想其他更多的复杂的延展东西,我就想这一点。

 

所以我做的茶也非常简单,就是基于这一点去做,所有的茶都朝着这个目标去做,这也是为什么不管什么时候任何一款茶我们一喝,哎这个就是茶叶进化论的茶。这个茶的目标和审美就有一个统一性。





3把熟茶做一个类比,你觉得像什么?

中琦:如果你把熟茶作一个类比,你会觉得它像喝什么,比如有些人比喻,生茶就像牛奶,而熟茶就像酸奶,也有人比喻豆腐和臭豆腐等等。就是如果你打个比喻,你觉得熟茶是什么?

 

李建会:我觉得熟茶像一碗汤,每天都会想喝的一碗汤。就不管你煲的鸡汤也好,什么汤也好,反正你就是想喝那么一碗汤。饭后半小时,必须要喝个熟茶,就像饭后一碗汤。特别像我们做了很多年茶的人,肠胃其实已经千疮百孔,喝生茶已经不行了,特别树龄小一点的,浓一点的,胃真的一点也不舒服。现在知道只要喝熟茶就会好很多,去哪都会带着一些。

 


孙涛:我觉得喝生茶就像是刺激一点的极限运动,可能年轻人蹦迪,或者篮球啊这些运动,而喝熟茶就更像打太极这样的比较舒缓养生的运动。

 

李建会:我觉得喝茶更多的还是年龄段的划分会比较明显,基本上就是35岁或者40岁以后的人他们喝熟茶或者老生茶会比较多一些,年轻一代20几岁的,他们就爱喝红茶、绿茶这些比较适口的。然后30来岁的人就比较喜欢喝生普,喜欢有饱满度有冲击力的,到了40岁左右的话,大家基本都磨的差不多了,就还是想找点这种温和的,其次你的胃也需要保养。

 

小魏:如果生熟茶去比较的话,生茶可能喝起来更有特点,就像吃东西,香的辣的就有明确的口味,但我一般吃饭的习惯就必须要有蔬菜,我觉得熟茶就是蔬菜,相比之下可能特点没有那么鲜明,但是一种你需要长时间吃缺不了的东西。

 

苏奎

中琦:我觉得生茶和熟茶就像吃鲜肉和火腿,其实都是吃鲜,但是是两种鲜。就我看过一个美食家讲肉类的话,日本最厉害的是牛肉,他能把牛肉的风味发挥到极致。我们中国把肉类发挥到极致的,其实就是火腿,我们可能觉得火腿咸,但火腿在中国各大菜系里被看重的是鲜,厨师都会用火腿放到汤里,提高汤的鲜味。就我们看那种做出来好几年的火腿,而且是在那种比较冷的地方做出来的,它不仅不咸还有奶香味。


说到这个鲜,生茶是茶氨酸的鲜,熟茶是发酵过后带来的更复杂的鲜。我们的喉韵是需要鲜的,只是不是茶氨酸的鲜,需要更复杂的鲜才有喉韵。要不然,为什么龙井没有喉韵?




4

熟茶给你的“哇塞”惊艳瞬间

金乔:你经历了什么事让你对熟茶的看法产生改变?

 

苏奎:就是那种“哇塞”的瞬间吗?


我是一开始用盖碗泡,用紫砂壶泡,很普通的熟茶,没有感受到那种“哇塞”的瞬间。后面喝到用保温杯闷的熟茶,一下子就好惊讶,竟然还有这种存在。

 

李建会:我也跟你一样觉得“哇塞,闷出来的熟茶怎么那么好喝”,泡的话就感觉出不了那种滋味。

 

孙涛:我小时候刚喝熟茶时,感觉那个时候的熟茶都有股仓位或者堆味,后面自己开始做茶,喝到那种没有味道的,就会觉得这个“哇,很干净”

 

李建会:其实我最开始来你们这里上课,抱有的是一种学习理论上的知识,看能不能结合我们实际的操作。然后我记得那时候上课,天气有点冷,然后你们就有给每个人倒杯保温杯闷的熟茶喝,当时喝的时候真的被惊艳到了。“哇塞,真的很不错。”


我当时就一下子对那么好喝的熟茶产生了兴趣,包括它的原料工艺什么的。后面我做熟茶也一直是以这个标准来找感觉,原料上肯定有所差异,但我觉得能找到那种感觉在我这里就是过关了。我给别人喝你们的熟茶,也被称赞这个茶好甜啊,怎么能够那么甜。

 

李建会



中琦:

根据我自己与熟茶的经历,我也总结出我对熟茶的“哇塞”瞬间了。


第一个“哇塞”瞬间,“哇塞,熟茶怎么这么难喝,对肠胃这么有效,简直是健胃消食片加强版。”


第二个“哇塞”瞬间,当时刚毕业喝熟茶的时候,其实也没什么感觉,我有个同事当时给我了一泡茶,说这个茶差不多一万多,后面我自己偶然间喝了,就感觉嘴巴里有一种丝滑感,像一片丝绸一样。有一点像德芙巧克力的广告一样,让我很有画面感。我现在也不觉得那个熟茶有多好喝了,但是当时给到我的惊艳是真实的。


第三个“哇塞”瞬间,我当时天天在勐海山上,天天去泡茶,然后自己去买,都没什么感觉。那会儿我喝李扬老师的熟茶,滋味比较清爽比较甜,我觉得挺好喝的,但我又不知道好在哪,他大致说了一下,可又不是像现在教学一样说的那么明显。


那时候我就天天喝,突然有一天我就懂了。原来一个茶除了风格以外,还有回甘生津清凉感,而且感觉很强,口腔里不断地滋润不断地凉,一下子我就打通了,原来喝茶就是要喝活性。


第四个“哇塞”瞬间,我度过关于熟茶的那个叛逆期后,就发现自己不喝熟茶真的就不舒服,不喝就会一直想吃零食,我已经对熟茶成瘾了。


编辑|高雯、小魏




|茶叶进化论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向客服申请并获得授权

找到约1,731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8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