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福建茶学院

找到约290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福建安溪茶学院争创国内知名茶学院校

  近日,安溪县委书记高向荣、县长吴毓舟带队到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调研。县领导廖皆明、庄稼祥、陈友爱、丁建铭一同参加。

  在茶学实验中心,高向荣、吴毓舟一行认真听取实验室建设、科研成果、人才团队引进等情况介绍,叮嘱学校要把科技研发、学科建设与安溪县茶产业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加快促进高校科研成果在安溪县转化,提高产品附加值,并形成产业。

  走进学院VBSE实践中心,高向荣、吴毓舟一行详细了解中心硬件设施建设、教学特色等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安溪茶学院有关工作汇报,并协调解决人才住房、建设用地等问题。

  围绕茶学院下一步发展,高向荣要求,要把好方向,立德树人。要聚焦根本任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明确办学目标,铸魂育人,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全过程,努力培养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守正创新,做强特色。要加大科研力度,不断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加快实现创新链与茶产业链精准对接,做深做足“惠茶”“强茶”文章;要立足安溪茶产业发展特色、优势,抓住重点、培育亮点,坚持走特色化办学之路,全方位提升学院的办学水平。

  高向荣强调,要校地互动,服务发展。要继续深化合作,办好乡村振兴学院,积极培育新型农民,为安溪茶产业发展培养一批优秀的领军人才,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各级各有关部门也要主动对接,进一步落实人才配套政策,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学校办学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共同打造地方支持高校发展、高校助推地方建设的典范,力争将茶学院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茶学院校。

  安溪茶学院自2012年办学以来,共有来自全国26个地区的15950名学生到安溪学习和生活,约15000人次参与当地各类企事业单位志愿服务和文化下乡实习实践活动。办学8年以来,培养了6届毕业生共2650人,约400人扎根在安溪乃至泉州地区就业创业。目前学院共设有茶学、商务经济、管理科学、财务管理等专业,在校本科生1984人。学院分别于2018年获21世纪全国茶叶界唯一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19年获全国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国家级一流课程等荣誉。

  注:内容源自安溪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蓝城茶学院落户龙坞小镇

2020年1月16日下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杭州龙坞茶镇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杭州龙坞小镇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蓝城茶学院正式成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姜仁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茶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主任、中国茶叶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周智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办公室副主任高菁,蓝城房产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蓝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执行总裁阳作军以及杭州龙坞茶镇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玲玲、副总经理胡江等出席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上,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姜仁华、蓝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分别致辞,表示对未来的合作充满信心和期待,双方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设好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蓝城茶学院”,培养茶业人才,弘扬中华茶文化。
蓝城房产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蓝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
宋卫平董事长在致辞中提到茶作为生活中重要的日常饮品不单单是要发挥基本的饮用功能,更要发挥其在文化、艺术、科技上的作用。茶需要被认真的发扬光大,也需要认真的用科技去支撑茶产业的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蓝城茶学院的建立是从科技、艺术、文化全方位对产业发展起到支撑作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姜仁华

姜仁华书记也在致辞中提到茶产业既是富民产业、绿色产业也是文化产业、健康产业,在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健康中国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中茶所作为中国唯一一所国家级综合性茶叶科研机构,以科技支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以科技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蓝城集团近年来致力于农业产业、健康养生、文化产业特色小镇的建设,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与良好的成就。此次双方的合作能够为中茶所有效的拓展办学渠道、提升办学能力、深化办学模式;蓝城茶学院的建立也将不断提升龙坞茶镇的知名度、影响力,成为实现“杭为茶都”的重要抓手;通过双方的合作也可以为社会爱茶人士提供更多、更专业、更权威的茶科技和茶文化知识,共同传播专业知识、传递积极信号。
图片描述
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陈国送,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王小玲,中国茶叶博物馆副馆长朱珠珍,浙江经贸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丁勇,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龙井茶品牌管理办公室主任陆德彪,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和新闻媒体朋友及有关在杭的中茶所培训学员等共同见证了签约仪式。

强强联合,打破空间限制,提升培训条件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联合中国茶叶学会常年开展茶业人才培训,累计培养茶叶人才逾4万人次,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而今,“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蓝城茶学院”的成立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打破场地空间等条件限制,在全国乃至世界开拓培训点,实现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为核心的“1+N”培训模式的第一步。同时,与蓝城集团的强强联合,为茶叶人才的培养以及茶叶科技的落地转化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活力。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蓝城茶学院”,是由全国唯一一所国家级综合性茶叶科研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力求打造“中国第一茶镇”的蓝城集团·杭州龙坞茶镇联合打造的集茶业人才培养、研究推广、交流合作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设立有专业的茶艺、审评等培训教室和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施,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科学和文化技术力量为支撑,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系列茶事活动。 师资团队,保障培训质量,引领茶业培训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联合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茶叶科技社会团体——中国茶叶学会,汇聚了国内外优秀培训教师200余名,包括由茶学界仅有的两名工程院院士陈宗懋研究员、刘仲华教授等领衔的理论教师团队,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研究员和中国茶叶学会茶叶感官审评与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刘栩副研究员领衔的茶叶审评教师团队以及由国家级茶艺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周智修研究员领衔的茶艺教师团队等,涉及茶学、食品科学、茶文化、茶业经济、音乐、插花、国学、美学等多个领域,为培训的有序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自2015年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以茶艺、茶叶审评师资队伍的培养为重点,迄今为止培养了师资储备力量300余名,分布在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及马来西亚、韩国等地区,成为了当地传播茶知识,弘扬茶文化的中间力量。 多元课程,满足大众需求,丰富人民美好生活
以师资人才培养为核心,做好人才培训的顶层设计。开展不同层次的茶艺师资、审评师资、少儿茶艺师资等培养,为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中国茶和茶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储备良好的师资力量,规范茶业培训市场。
专业知识更新研修,满足一线茶叶工作者的知识需求。针对新形势、新需求、新业态,开展茶叶品质评鉴类研修、茶叶生产技术类研修、茶业经营管理类研修、茶叶前沿科技进展类研修等,为不同层次的茶叶工作者、爱好者提供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
水平评价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双管齐下。新的一年伊始,立足当前国家“放管服”改革,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将积极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开展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同时,建立科学化、多元化的茶叶人才水平评价体系,自主开展中国茶艺、茶叶感官审评、茶叶加工等多方面专业人才评价。
定期开展“名师讲堂”或沙龙研讨等公益活动。邀请知名的茶叶专家、学者,深入浅出地解读大众关切的茶叶科学和文化知识,充实大众的精神和文化生活。通过交流和探讨,让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激发茶行业的创新创造活力。
附:202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学会茶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类型项目内容项目名称时  间  师资培养茶艺师资2020第六届茶艺师资培训学制1年,面授5期,每期8-10天需提前面试审评师资2020第三届茶叶审评师资培训学制1年,面授6期,每期8-10天需提前面试提升研修全国少儿茶艺教学能力提升研修7月11-17日
茶席设计与茶艺创作高级研修8月18-21日
器与茶高级研修9月15-18日江西景德镇专业知识更新研修茶叶品质评鉴类研修第八届龙井茶品质评鉴研修班4月21-24日
第七届普洱茶品质评鉴研修班4月26-30日云南昆明白茶品质评鉴研修班6月2-5日(基础班)福建福鼎10月13-16日(进阶班)第二届广东乌龙茶品质评鉴研修班6月16-20日广东潮州第五届闽北乌龙茶品质评鉴研修班6月29日-7月3日福建武夷山茶叶生产技术类研修叶色变异茶树品种生产技术高级研修班6月29日-7月2日浙江宁波茶业经营管理类研修茶业经营管理与产业升级研修班8月4-7日
茶叶技能培训审评系列中级评茶员2月18-25日
5月25日-6月1日7月18-25日9月11-18日高级评茶员(审评师资预科班)11月14-21日
评茶师(审评师资预科班)10月27日-11月4日
高级评茶师10月17-27日
茶艺系列中级茶艺师(茶艺师资预科班)4月11-18日
中级茶艺师(茶艺师资预科班)6月13-20日
中级或高级茶艺师(茶艺师资预科班)10月10-17日
茶艺技师或高级茶艺技师(拟)11月6-14日
备注:1、具体开班时间以文件通知为准;未特别标注的培训地点设置在杭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内或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蓝城茶学院;评茶员茶艺师是否开班以国家政策为准,或者按中国茶叶学会水平评价技术规程进行测试考核。

福建安溪铁观音:千年茶乡,福满人间

在安溪县委常委肖印章从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手中接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书前后,“茶和天下”·雅集活动美国专场、安溪铁观音“‘香’约罗马 共享农遗”等活动轮番亮相,被誉为能喝的“香水”的安溪铁观音,顶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人类非遗的“双世遗”光环,一片绿叶化身金叶造福人间的福茶故事再次享誉世界。

安溪茶起源于唐末,由安溪铁观音衍生出来的生态系统、生产系统、文化系统,组成了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成为茶叶农耕文化的典范。

造福80多万人的一片叶子

6月5日,是80后“福茶姑娘”何环珠值得纪念的日子。当天,她穿上了神圣的蓝色硕士服,从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导师手中接过硕士证书。

成长于茶乡、因父母耕耘茶叶从小耳濡目染的她,从QQ卖茶到经营茶业连锁店,屡获茶王赛金奖,到如今的1977茶云故事馆主理人、安溪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安溪铁观音女茶师非遗传习所创始人、科技特派员等,这位女性创业者、致富带头人和茶文化传播使者,成为茶业新生代的励志偶像。

何环珠的身上,有着许多安溪女性的身影。

“种植茶叶能为女性带来福祉,也能为茶产业带来正效应,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女性的特殊作用”耶鲁大学Nancy Qian阐释了女性与茶叶的关系。在我国历史上女性对饮茶起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近现代茶叶生产领域撑起了半边天。作为其中典型,安溪从事茶产业工作的女性不低于十万人,占遗产地总劳动力的44.6%。

2019年在何环珠的牵头下,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安溪县妇联联合成立全国茶叶领域第一个以女性为主体的传习所——安溪铁观音女茶师非遗传习所。通过筛选女性致富带头人“传帮带”,举办茶园管理、茶叶制作、茶文化创新创意竞赛, 开展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培训,助推茶产业发展,传习所成员达433人。

“发挥女性细腻、执着、坚韧的先天优势,提升文化素养,提高技艺创新创业,实现自我价值,推动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在参加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线上考察答辩,回答联合国粮农组织科学咨询小组主席八木信行教授的“妇女在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起到什么作用”提问时,何环珠如是说。

在安溪,茶叶改变上百万人的命运。

1999年,退伍青年温文溪回乡时就业迷茫,对茶叶一窍不通的他白手起家承包村里十几亩茶园,从门外汉到茶农们公认的“大师”,到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优秀农民工、非遗传承人。茶业不仅改变了他的人生,还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共同致富。

从入选农民讲师团为茶农传授制茶技艺,到成立铁观音制作技艺传习所,开展培训带徒授艺,培养56名高技能人才,再将自己探索的“茶经”编成乡土教材,出版《茶叶基础与茶文化》。在他帮扶下,100多户低收入茶农收入翻番,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成员和残疾人脱贫致富。今年3月,温文溪成立福建双遗茶业有限公司,从铁观音到福茶、中国茶,带动更多茶农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以茶脱贫”, 2019年底,全县7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5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从“全省最大国定贫困县”化身“全国百强县”。202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支持福建省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发展案例”荣获第三届全球减贫最佳案例。

在安溪,80%的人从事茶相关产业,遗产地农民人均收入的72.6%来源于茶产业。2022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万元,112万安溪百姓因茶奔小康。安溪茶行业总产值320亿元,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以1432.44亿元连续8年位列全国茶叶类首位。安溪综合实力提升至全国百强县第53位,走出了一条以茶兴乡的安溪路径。

每年120万“铁粉”的安溪茶文旅生活

“屋在云中建,开门茶里香。”在铁观音发源地西坪镇,碧水蓝天下的德峰茶庄园,游客纷纷打卡,观茶山落日、品铁观音茶餐、体验茶山观景大床房。

山、水、林、茶、草和谐共生,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慕名而来,茶文旅融合新业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每年120万人次以上的“铁粉”来安溪体验,年旅游收入12亿元。

△受访者供图

安溪通过创新“现代农业+文旅”模式,在全国率先发展茶庄园业态,建成39座特色茶庄园。“海丝茶源·茶旅圣地”线路入选中国美丽乡村旅游(秋季)精品线路,以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乡村游为主题的茶旅线路入选“农遗良品”十佳旅游线路。

面积8700多亩的德峰茶庄园,建成红心歪尾铁观音茶保护区、传统铁观音安全生产示范区、茶主题特色民宿区、铁观音非遗传习所示范区等“七区”,与茶业科研试验基地、新型职业农民及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二基地”,成为集茶叶生产、科研、教育、示范、休闲、茶旅游娱乐于一体的7+2模式综合性休闲茶庄园。

安溪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德峰茶庄园董事长王辉荣介绍,德峰推行“龙头+合作社+农户”模式,与周边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通过品牌营销,大幅提高农户收入。100多户社员年收入从过去的3万元提高到十万左右,还带动周边数百农村就业。

安溪现有茶叶专业合作社1613个,家庭农场822家,58%农户加入合作社或进入企业务工。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家庭农场、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收益倍增。

茶文旅融合的业态不断升级,有力推动乡村振兴。

△受访者供图

地处尚卿乡的安溪誉丰国心茶业公司国心绿谷茶庄园,还依托境内的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列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文化遗产,结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人类非遗三世遗优势,推进研学等茶文旅创新融合发展。

公司投入近2亿元完善景区建设,精心布局农事文化体验中心、网红民宿等文旅项目,建成国心堂(茶文化馆)、非遗制茶体验室、制茶观光工厂等,形成集“自然、生产、休闲、康乐、教育、文化”为一体的现代休闲文化农业综合体。先后获国家AAA旅游景区、国家农耕文化实践营地、福建省级养生旅游休闲基地、泉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荣誉。

“在不受疫情影响的2019年,庄园与茶相关的研学人数约3.7万人次,旅游人数21.2万人次,民宿与酒店收入约215.34万元。”福建省誉丰国心茶业公司总监、支部书记周有民说,公司还探索“村企一体、农旅融合”模式,与庄园所在的黄岭村结对共建村集体,村民通过资金、土地、项目入股,走出乡村振兴新路。

走向世界1000多年的中国“tea”故事

英语“tea”的发音来自泉州方言“茶”的发音。在宋元时期,安溪茶从泉州港出发、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传播世界。安溪通过多种方式推动茶文化保护传承,讲述铁观音故事。

近年来,《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保护发展规划》(2022-2030年)、《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保护管理暂行规定》陆续出台。全县开展茶史迹调查,挖掘史料、古建筑、古茶园等涉茶文化资源,推动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农遗景观提升,活化利用铁观音农遗系统,重塑安溪“世界乌龙茶发源地”形象。编排创作《铁观音》《古厝听茶》等茶文化情景剧,以歌舞、戏剧、南音等多种形式,演绎铁观音艺术形象。出版《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等,撰写论文书籍,系统总结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丰富内涵。

“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中国制茶大师、安溪铁观音大师等领军人才传帮带作用,深入实施茶业人才‘十百千万’工程,推动铁观音大师赛、茶业万人培训工程、非遗技艺传习所等人才队伍机制建设,茶叶人才储备充足、接续有力。”安溪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农业区划中心主任张长水说。

安溪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四级体系建成,形成全链条“传帮带”机制。目前安溪共有传承人231名,其中国家级2名,省级7名,市级19名。

值得一提的是,安溪县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办学,建立了全国唯一的涉茶全产业链本科院校—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目前,已评选铁观音大师8名,名匠26名,中国制茶大师20名。福建省安溪华侨职校副校长苏世海介绍,从2006年起至今,学校共开展与茶相关培训300多期、20000多人次。

“坚持以‘三茶’统筹发展为引领,从安溪县域资源禀赋出发,全力‘稳一产、强二产、优三产’”安溪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小鹏表示,下一步将全力打造茶文化旅游中心、茶业制造中心、茶叶交易中心、茶配套生产中心、茶业数字中心、茶业科技创新中心、茶业金融中心,建设现代茶业强县。

来源:中国文化报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88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