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福建茶区

找到约3,365条结果 (用时 0.025 秒)

从贡茶到号级茶:国内国际双循环带来的产业崛起

  普洱茶火了,许多不懂历史与时代背景的人,就以为普洱茶的祖上有多荣光,在做一个天大的产业。其实历史不可细读,普洱茶虽然贵为贡茶,但长期产业化水平极低,其政治地位与产业经济地位极不相称。这是由于普洱茶原产地——滇西南地处边疆,清朝长期以维稳为主,云南参与国内、国际贸易双循环程度低,没有大市场的支撑,带不来包括普洱茶在内的云南茶产业大发展。

  云南茶真正纳入国内国际贸易双循环是杜文秀起义被镇压以后,普洱茶由贡茶进入了号级茶唱主角的时代。这标志着云南茶产业的真正崛起。我们也要看到,云南茶虽然纳入了东南亚——大西南——华南贸易大循环,但喝普洱茶的人口有限,导致清末民国普洱茶的产销量不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出口热,普洱茶虽然销往香港、日本、法国、德国、比利时、台湾、韩国与马来西亚等众多海外国家与地区,但消费普洱茶的人并不多,导致普洱茶的年生产量才几千吨。

  因此,我们要知道普洱作为历史名茶,其带来的辉煌长期仅是政治与文化意义的,比如作为边销茶稳定藏区民族团结,作为满清皇家贡茶,作为民国政府抗战的战略物资,作为建国后出口创汇的特种茶,但改变不了普洱茶在2003年之前市场容量与产销量低的事实。普洱茶真正大产业化发展还是2003年以后的事,国内大市场的激活推动着普洱茶产业的狂飙突进,在某种程度上实践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思路。

  从产销量来讲,80年代是属于滇红的,90年代是属于滇绿的,普洱茶在产销量方面只是配角。为什么云南人在2000年不认识普洱茶,是因为云南人喝滇青的传统,在80年代被大渡岗绿茶、90年代被临沧蒸酶茶所改变,老一辈喝滇青三春茶的记忆,已经被70后、80后只喝绿茶所改变。这就是“云南人不喝普洱茶”说法之由来!

  在云南绿茶的黄金时代(1993——2002),我们不会正眼看一下勐海茶与勐海茶厂,当年勐海茶拉到思茅五一停车场交易是低端茶的代名词。这世界变化快!

  2003年之前,普洱茶的产量少得可怜,从来没突破一万吨。八十年代,一年能出口两三千吨就觉得自己很牛了,而且这是1985年才实现的。99年销量因台湾与德国市场引爆而剧增,许多人98年99年2000年淘到普洱茶第一桶金,然后成为什么普洱茶教父……

  一个几千吨的小市场小产业,被过度包装成大经典大神话,浪费了多少祖国宝贵的纸张。

  然后说民国、清朝有多牛,这么火,为什么茶叶种植面积、产量、运销量这么低!为什么低?因为种多了卖不掉!说老字号有多牛,我跑到易武见那些老字号的老宅,很小家子气,证明当年不会做太大生意。商人、文人为名利喜欢拔高历史,但我们要尊重历史……

  本文将首次从国内国际贸易大循环的角度讲云南茶的历史……

  解释一下,为什么普洱茶贵为贡茶,在有清一代种植面积、产量与运销量又那么小?这种产业化规模小,是与福建茶区、两湖茶区、安徽茶区与江浙茶区相比较的,云南边地茶与内地主产区的产业化程度不可同日而语。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历史上宁洱不产茶(困鹿山原属景谷,不能证明宁洱产茶),其实道理很简单,茶叶种多了卖给谁?没有大市场支撑,宁洱人种茶动力不足。以普洱茶为代表的云南茶产业,在清道光年间以前形成商品化的产茶区很少,以思茅厅古六山最为出名。道光以后,尤其是杜文秀起义被镇压以后,商品化茶叶种植基地才开始遍及澜沧江中下游两岸,与之对应的是民间私商茶叶经济的兴起,普洱茶由贡茶时代进入了号级茶时代,才真正使云南茶在清未民国进入了规模产业化时期。翻历史资料,云南许多产茶县,大面积种茶都在光绪年间到民国,赫赫有名的老字号,大都成立于1870年之后。

  云南茶产业不发达,首先是远离销区,云南多山,产业效率极其低下的马帮运输极大阻碍了云南茶的产业化进程。内地的福建茶、两湖茶、皖茶、江浙茶,不但处于内销腹地,而且纳入了国际贸易大循环,而且可以利用江河湖海搞低成本的内河与海洋运输,在运输效率与大市场接轨方面,是云南茶不可想象的。

  茶马古道,其实是云南古代近代的商路,茶叶运输量其实很小。比如,滇缅贸易量最大的商品——棉花,许多搞茶文化的都不知道……

  云南的茶文化就是,当代普洱茶荣光,祖上就一定无限荣光。云南的茶走山路,靠马帮,运输成本高,影响了大规模商品化。看看两湖江浙安徽福建茶区,全部是江河湖海运河运输,水运比马帮运输成本低多了,茶叶商品化远超云南,而且福建、两湖、安徽、江浙茶区纳入了国际贸易,而云南……

  看下古代近代中国茶叶主产区发达的通航水系。以武夷茶为例,到广州,到福州,到上海,除走一小段陆路外,全是水路……

  在中国东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全部被支流与运河连通,成为一条河。所以,中国有古代世界最发达的农业与繁荣的工商业。一条被黄河夺道消灭的古济水,从北到南,将黄河与淮河连在一起,加上吴国开邗沟,连通江淮,这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江淮黄河已沟通成一水。

  四川雅安茶虽然也是人背马驮,但其离藏区比滇西南、滇西产茶区近得多,故以雅安茶为代表的川茶输藏量远超云南茶,以至于今天雅安茶被称为“藏茶”。

  云南周边长期没有茶叶销售的腹地,要超远距离拉到藏区卖,这是清朝严控边疆产业与贸易政策造成的。

  宋元以降,明清两朝不以贸易立国,相反对海疆与边疆的对外贸易极为警惕,比如东部沿海走私集团带来了倭寇,出身海盗的郑成功父子长期盘踞台湾,所以朝廷要海禁,生意只能到广州十三行去做。清朝的中缅关系决定了朝廷对滇西南的开发极为保守,以稳定为主,不出乱子就好,发不发展关系不大。

  明代,前有“三征麓川”,后有缅甸东吁王朝的崛起。乾隆年间,爆发了中缅战争,虽最终和平解决,但中国吃了大亏。云南的西部与西南部边疆战乱不断,经常出现危及国运的大事件。中缅边境有明遗民问题——桂家、敏家集团,朝廷担心,内地汉人跑到边境土司地开矿垦殖,会形成数万人聚集的大银厂,这些武装银厂再跟缅甸、边境土司与明遗民勾结起来造反或武装割据,成为大清国的边患,故只主张在边地实行有限度的拓植。桂家首领宫里雁在缅甸木邦开发波龙银厂,石屏人吴尚贤在葫芦王地开发茂隆银厂,成为聚众上万,与缅甸及边境土司的关系盘根错节,有雄厚财力支撑的政商军事集团,为朝廷所忌,最终想方设法除去,以消弭边境心腹之患。

  古六山允许发展茶叶经济,是因为江内改土归流,江外宜土不宜流,古六山属江内(澜沧江以北),在雍正朝改土归流,朝廷有统治基础,可以大力发展茶产业,而不担心汉人来多了,与境外势力勾结生乱。不过总量还是要控制的,可以发展,但不能太过于发展,以至于尾大不掉。中缅关系紧张,加上边境土司与明遗民问题复杂,清朝将滇西南视为严格控制开发的地区,云南与东南亚没有形成繁荣贸易的条件,云南茶除了本省消化以外,只能远距离卖藏区。交通不便,没有深入参与国内市场大循环,更没怎么参与国际贸易大循环,导致云南茶发展缺乏大市场驱动,长期产业化水平低。

  接下来,讲讲清朝中叶的人口大爆发、杜文秀起义与中缅棉花贸易圈对云南茶规模产业化的决定性影响。

  我们知道,康雍乾盛世也是中国人口爆炸性增长的一百多年,到了乾隆晚年中国内地已经人满为患,越生越穷,过剩的人口就向人口少的边地移民,甚至移民东南亚与美州。清廷在人口压力下,也只好松驰边地严控移民的政策,对大规模的自发移民睁只眼睛闭只眼睛,只要不太过份,保持容忍态度。于是,从18世纪晚期起,出现了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而云南内地也“穷走夷方急走厂”,出现了石屏人大规模向滇西南移民拓殖——走西头。古六山的茶叶经济,就是石屏人拓植的一个重镇,通过小本经营完成原始积累后,纷纷开茶庄办商号搞多种经营,从而将普洱茶从贡茶时代推向号级茶时代。

  乾隆晚年兴起的边地大移民过程中,汉民不敢过多深入持敌意的边境土司地,但杜文秀起义造成的战乱将边地土司政权摧毁,汉民随汉军与流官政府深入边地——夷方,在汉文化的推动下,澜沧江中下游两岸纷纷种茶,云南茶产业在光绪年间进入了产业化大开发时期。杜文秀起义军多回民,回民善贾,起义失败后杜部回民大量逃往边境与缅甸、老挝、泰国,这些会做生意的人牵扯了一张东南亚与云南乃至大西南的庞大贸易网,其中茶叶是重要商品。这样一来,云南茶除藏销与瑞贡京城外拥有了东南亚——云贵川藏统一大市场,这对云南茶在1870年以后的崛起功不可没。

  1885年,英国攻占上缅甸,吞并了整个缅甸,缅甸以殖民地经济的形式纳入了全球产业分工与贸易。缅甸掸邦高原产棉花,但缺生丝,云南产茶,四川产丝,但缺棉花,于是以中缅棉花贸易为主的“缅甸——中国西南贸易网”形成,云南的大商号,比如永昌祥、茂恒等,到缅甸进棉花卖给四川,将四川生丝卖给缅甸,再顺手将云南茶卖到云南内地、四川、贵州、西藏、广东、香港与东南亚。这样一来,云南茶就纳入了国际国内贸易双循环。

  滇西南第一次淘金热,是盐银,带动了澜沧江下游古六山的兴起。这是石屏帮的贡献。第二次是中缅棉花贸易的淘金热,云南的腾越帮、鹤庆帮、喜州帮、玉溪通海帮,乃至四川商帮参与,以棉花纺织业构建了西南三省之商业贸易版图。

  这些商帮除了经营棉花、棉布、丝绸之外,也做茶叶、玉石、毛皮、大烟、日用品、土特产、五金生产生活工具等赚钱生意。为什么西南三省喝不发酵的沱茶、方砖、散茶,就是这些商帮的功劳。从缅甸进口棉花,川销滇茶,缅销川丝,是当时一些大商帮的经营重点。

  下关沱茶的创始人为大理喜洲“四大商帮”之首的严子珍(镇圭),他于1902年与江西商人彭永昌、北城商人杨鸿春合资创立了“永昌祥”商号。在国内主要做滇藏、滇川贸易,在国外主要做滇缅、滇印贸易。其经营方针是:滇茶销川藏、川丝销缅、缅棉销滇、滇藏药销川。主要靠长途贩运,调剂余缺获利。

茶界资讯播报第九期:2021国外5大茶产业趋势(二)

茶界资讯播报第九期(二):饮茶静人心,听茶观天下。大家好,茶友网给您带来最新茶界播报。

  近年来,白茶逐渐从六大茶类中脱颖而出,以福鼎白茶和政和白茶为代表的福建白茶迅速占领市场,成为消费者的宠儿,在全国各地涌现白茶热潮,产品品类不断丰富、白茶竞争优势逐渐显现。在本次中国白茶推介会上,来自福建、云南、湖北、湖南的白茶将纷纷亮相,通过现场展示与品鉴,更加直观让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企业与白茶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和体验。本次推介会将会进一步促进产业的合作交流,推动白茶产业发展。

  文旅+茶旅福建武夷山写出“乡村振兴”好文章

  福建武夷山自古以来就是著名茶区,全市从事茶产业的人数有12万人,超过当地一半的人口。1999年开始,武夷山依托“科技特派员”制度科学种茶,不断提高茶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近年来,武夷山力推茶文旅融合,积极发展茶文化旅游新业态。茶企和茶农不再守着一亩三分地,而是以“茶”为媒,深度挖掘“沉浸式”的观光旅游产业,共同踏出了乡村振兴的好路子。

  如今,在武夷山茶叶主产区,茶旅馆、茶演出、茶庄园、茶博园、茶主题公园等遍地开花。茶文旅融合,不仅让茶叶销售走出了传统市场的困境,旅游市场也因茶园美景和茶文化而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本期播报到此结束,感谢大家对茶友网的支持,我们下期再见。

书写春茶故事,谋划茶乡振兴!第10届四川国际茶博会4月29日在蓉启幕!

《亚太茶业》全媒体讯:4月16日下午第十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蓉隆重举行。茶是世界三大健康饮料之一,是世界卫生组织首推的绿色食品。四川是茶叶大省,是茶树的发源地和茶文化的发祥地,是国家规划的长江上中游名优绿茶和出口茶优势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川茶产业发展,把精制川茶作为“5+1”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把川茶作为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优先发展,提出了建成“千亿茶产业强省”的战略目标。

为进一步提升四川茶叶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搭建四川与国内外茶业经贸交流合作平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由省农业农村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政府驻重庆办事处支持,中国茶叶学会、省市场营销协会、省供货商商会主办的第10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将于4月29日至5月2日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本届茶博会呈现出七个特点和亮点:

一是规模持续扩大。布展面积达到7万平米,共设7个展馆,其中:省内名茶馆2个,省外境外名茶馆2个,茶器茶具馆2个,产业融合馆1个。比上届茶博会增加1万平米,已有1200余家企业确定参展。我省11个主产茶市、32个茶产业优势县全部参展;甘孜、凉山、南充、德阳、攀枝花、内江等非主产茶区企业也积极参展。参展产品包括绿茶、花茶、黑茶、红茶、黄茶、白茶等各类茶系。云南保山、普洱,甘肃陇南、陕西安康、广东江门、贵州遵义、福建福鼎、湖北赤壁及重庆永川、大足、荣昌、秀山等10余个省外政府组团参展。截至目前,已有俄罗斯、法国、日本、阿联酋、尼泊尔、斯里兰卡、越南、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以及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确定参展。

二是突出产业深融合。本届茶博会全新打造产业融合与国际贸易、非遗及文创等特色展馆展区,整合川酒、川水、川烟、川竹的产业资源,挖掘我省非遗、文创、旅游的地域优势,打造茶+竹、茶+酒、茶+烟、茶+水、茶+文创、茶+旅游等多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水井坊等川酒,蓝剑、农夫山泉、峨眉山等川水积极亮相,突出氛围融合、渠道融合、产品融合、品牌融合、产业融合。探讨成熟市场渠道“一店多用”、“多店共享”合作模式等。

三是打造西部茶器具第一展。全国产业基地、各品类茶叶、茶机械、茶包装、交易市场、经营主体、金融、文创机构等全链条资源积极参展,优势互补。较去年组织了更多的个性工匠、特色器皿、工艺师作品参与展示,定瓷、钧瓷、汝瓷、龙泉青瓷、德化白瓷、景德镇陶瓷、宜兴紫砂、建水紫陶、建阳建盏等特色品类均组团参展。未名窑、细工坊、道道一壶、朋涛窑、新铜器时代、王振宇官窑、物隐集、五色土、铜话、寸彦伟、世福堂、善竹工坊、北川名阁等品牌茶具参展。茶器具展区面积比上届增加5000平米,达到20000平米,努力打造西部茶器具第一展。

四是精制川茶整齐亮相,阵容强大。本届茶博会雅安、宜宾、乐山、成都、泸州、广元、绵阳、自贡、达州、巴中、眉山等11个主产市悉数亮相,集中展示天府龙芽、蒙顶山茶、峨眉山茶、宜宾早茶、米仓山茶、巴中云顶茶、纳溪特早茶、万源富硒茶、蒲江雀舌、雅安藏茶、邛崃黑茶、犍为茉莉茶等区域品牌,以及竹叶青、川茶、川红、早白尖、跃华、文君、花秋、巴山雀舌、罗村、瀚源等企业品牌。规模最大的市州展团是雅安市,组织了名山区、雨城区、荥经县企业参展,展位面积超过1800平米,重点展示推介中国名茶品牌“蒙顶山茶.甘露”。成都展团展位面积接近1000平方米,组织了邛崃、蒲江、大邑、都江堰等市区县茶叶龙头企业参展。宜宾市展位面积超过1400平米,组织了翠屏区、珙县、叙州区、高县、筠连县、屏山县、兴文县、江安县等重点茶企企业参展。乐山市展位面积超过1200平米,组织了犍为县、夹江县、峨眉山市、沐川县、马边县等40多家企业参展。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也组织了50家“天府龙芽”地标企业产品参展,并对今年评选的“四川十大名茶”进行集中展示。

五是突出品牌展示。“天府龙芽”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及峨眉山茶、蒙顶山茶、米仓山茶、宜宾早茶、巴中云顶、万源富硒茶、纳溪特早茶、犍为茉莉茶等省内地方知名区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永川秀芽、赤壁青砖茶、陇南绿茶、安康富硒茶、贵州绿茶、遵义红茶、湄潭翠芽、安化黑茶、福鼎白茶、新会陈皮等省外地方知名区域公用品牌纷纷设立特装展位,展示区域文化、产品特色。竹叶青等绿茶品牌;中茶、大益、陈升号、澜沧古茶、勐傣、书剑古茶、滇南古韵等普洱茶;品品香、绿雪芽、六妙、白大师等福鼎白茶;白沙溪、湘益等安化黑茶;武夷星、山尔堂等大红袍;羊楼洞、赵李桥、川字牌等青砖茶,300多家省内外茶叶品牌纷纷设立了品牌形象展位,充分展示企业文化产品。

六是线上线下融合办展。本届茶博会以线上线下双线融合模式举办,线上交易平台已于3月中旬开放,截止目前,已有100多家企业上线,提前入驻,展示品类1000多个,部分产品已实现了成交。会期无法到场的观众可以搜索微信小程序-四川茶博会,到线上茶博会参观或下单采购。既为线下展预热,又为茶企、消费者创造了新的消费场景。

七是会期茶事活动十分丰富。会期将举办自贡主题市活动、精制川茶高质量发展论坛、“茶+”创新创意大赛暨“茶+科技消费”论坛、四川茶业十强县名茶品鉴推介会、雅安蒙顶山茶招商推介会、成都茶业产销对接推介会、广元黄茶专场推介会、福鼎市福鼎白茶成都推介会、安康“富硒茶·陕茶一号”茶产品专场推介会、毕节高山生态茶推介会、大益茶新品发布会、达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巴山食荟专题推介会、尚好桑茶招商推介会、静和茶道体验·茶歌舞演出、中华花艺插画展示、孝行天下亲子茶会、茶驼纷尚成都站茶行业经营者交流会、全民泡茶节免费学泡茶等40余场茶事活动。

4月29日-5月2日,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欢迎参观第10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约香茗、选茶器、观茶艺、学泡茶。为满足家庭、单位等团队品茶需求,组委会专门开通了团队约茶热线028-86618176,为团队品茶提供免费的专场接待服务。

找到约3,313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