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福鼎国营茶厂历史

找到约51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福鼎白茶人推荐:张时定传

“榜样茶人”张时定

生平简介

张时定先生1937年出生于福建福鼎白琳茶叶世家,其祖父、父亲是白琳工夫茶的著名制茶工匠、出口商。1959年毕业于福安农业专科学校茶叶专业。此后一直从事茶业相关工作,至今已60余年。其工作经历及其对福鼎茶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具体如下:

上世纪60年代初与江孝喆等多名茶叶科技工作者在福鼎县政府创办的白琳翁江国营茶场开办福鼎县茶叶研究所,进行茶苗短穗扦插技术、茶叶加工等综合研究,为福鼎白茶、福建雪芽、白琳工夫红茶、毛峰绿茶、太姥莲心茶等名茶的良种化做出巨大贡献。80年代初,改良后的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经农业部茶叶研究机构认定评为国优良种,即“华茶1号”、“华茶2号”,从此为白茶和福鼎其他茶类的开发掀开新的篇章。

在茶科所期间,还配合福鼎市茶叶局实行旧茶园改造,推广免耕密植技术,解决了旧茶园茶树下易杂草丛生且茶树高、枝干散不易采摘以及产量低等生产难题。在翁江茶场做试点并全面推广,形成了现在茶园一垄垄免耕密植的景象。由此全市茶树种植面积大大增加,产量大幅增长,为茶叶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材料,促进福鼎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1980年分别担任国营福鼎茶厂白琳初制厂车间主任、副厂长。期间制作的“白毫银针”、“白牡丹”、“鼎琳花茶”荣获省优产品称号。

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9年由宁德地区评审委员会确认为“工程师”职称,是我市改革开放之后的首批制茶工程师。

1990年被评为全县先进工作者。

1991年担任磻溪湖林国营茶厂厂长。

90年代由于茶叶生产快速发展,手工制作已适应不了生产的要求。福安社口茶科所研究以机械来代替手工生产。鉴于张时定同时具备扎实的制茶技术以及娴熟的泥水匠技艺,受福鼎市茶叶局派遣到福安社口茶科所学习两项新技术:即从单锅手工杀青改为单锅机械杀青,再发展为双锅、三锅、滚筒式机械杀青生产;将原有的炉管灶改造为无烟灶和锅炉。学成回来后,由福鼎市茶叶局招集各镇农机人员和泥匠集中在翁江茶场和翠郊茶厂传授技术并全面推广。新技术的推广有效地提高了茶叶加工的效率,产量大幅增加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在这期间还曾受沙县茶叶局聘请到该县指导改造无烟灶。

1996年退休后,受广西横县花茶加工厂聘请,到横县窨制花茶。两年后回来,先后在福大茶叶公司、北京茶叶公司(承包梨湾茶场茶厂)、福鼎白茶公司(福鼎硖门瑞云)、宁德赤溪茶叶公司等指导福鼎白茶、工夫红茶制作。

2008年受贵州省石阡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聘请,到该县指导培育无性繁殖短穗扦插苗230亩,并指导工夫红茶制作,使久已失传的黔红恢复了生产。

2010年制作的“白琳工夫”荣获宁德市第四届茶王赛红茶类金奖。

2018年3月被福鼎市白琳茶业协会授予“终生茶人”荣誉称号并聘为技术顾问。

2019年被聘为中华封茶祈福大典评审委员会专家顾问。

2020年设立张时定工作室,为白茶、白琳工夫红茶工艺继续研究探讨。同年被福建省大学生创业扶持促进会聘请为创新创业导师。

清代至民国,闽商、广商齐聚白琳收茶,卖茶。白琳因茶而兴,俨然是福鼎最繁荣城镇,福鼎周边乡镇的人来此谋生,或经商、或因公务,或以手艺,或直接以制贩茶为生。从管阳、磻溪、泰顺、柘荣、平阳等地纷纷来白琳落户。

上篇

管阳碧峰张氏是当地望族,张时定的祖籍就在碧峰西山村。曾祖父张筠斋是痒生(痒生在清代是秀才的学名),年轻时经营茶叶,加上勤劳节俭而发家致富,在旧屋旁三罗天建有广厦(谱牒有记载);其祖父张达卿行武出生,张达卿奔着白琳强大的商业气息而去,在白琳经商和制茶、卖茶,为子孙在白琳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传到张时定的父亲张岳如,继承了祖、父辈做茶卖茶的衣钵。民国10年,张岳如与人合伙经营“普后馆”(相当于当今的茶叶公司,现下蔡厝对面)。张岳如师承祖辈制茶技艺,加上在白琳浓厚的茶氛围,练就了一手制茶好手艺。“普后馆”茶馆经营白琳工夫红茶、白毫银针、莲芯米绿茶等,张岳如经常到宁波、上海一带卖茶。

碧峰张氏宗谱

张岳如夫妇共生下5个子女,2女3男。张时定出生于1937年,兄妹排行第4,家道中兴,其乐融融。因为母亲是点头柏柳村人,外公和舅舅都是从事茶叶生产制作与经营,从小在自家与外公家耳濡目染长辈们的茶叶加工,是一个从小在茶区长大的人,注定一生要与茶叶打一辈子交道,命运悄悄地决定着他会成为一个地道的茶人。

张时定童年在白琳文昌阁学堂愉快地度过,勤奋又好学,因此学业优异,小学毕业时,仅有夏品金、张时定等6个学童。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母亲方桂英在张时定小学毕业那年抱病撒手人寰,他与年幼弟弟在父亲与2个姐姐看护下长大。

1947年,张岳如在一次外出销售茶叶被土匪作为人质遭遇绑架,需要4000大洋的赎金,家中倾尽全力拼凑3500大洋把他赎回,再加上1949年茶叶销售出去后,钱款无法收回;持续不断家中出现变故,一下子,使原本小康之家步入家境窘迫。因为父亲张岳如在民国政府任过职,土改期间,张时定的家庭经济已经属于贫困阶层,但还是评为地主成分。张时定还是依靠2个姐姐的赞助,才在福鼎一中完成了初中的学业。

1951年,张时定参加白琳业余京剧团的训练。在闭门排练的初始阶段,进行舞台基本功训练,起早贪黑,风雨无阻,不分严寒与酷暑。经过年少时的历练,成就了张时定吃苦耐劳的优良品格。

福建省福安农业学校毕业证书

195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福建省福安农业学校(简称福安农校,现为宁德职业技术学校)。时福安农校校长任益民,是一位资深的茶叶专家;农校设有农作物栽培、茶叶专业、畜牧兽医等专业,从白琳茶区走出去的张时定义无反顾就选择了茶叶专业。

福安农校集中了大量优秀茶学教师,有喻立景、郭佩珍、潘崇环等一批优秀的教师,除了学习高中教材,专业课程有茶树栽培学、茶叶病虫害防治、茶叶加工、生物化学等科目;更重要的是农校有将近200多亩的茶园基地,供学生学习栽培、育苗等,为日后学生学成后马上能投身生产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在农校学习期间,张时定学习刻苦认真,只有生物化学一门4分,其它学科全部5分,张时定还担任团支部书记、学生会主席等职,学成3年后于1959年毕业,原本分配南平地区,恰值宁德地区需要大批茶业专业毕业生,到福鼎农工部报到时,因家庭成分不好还差点安排不了工作,几经周折,张时定分配到福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福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与国营翁江茶场同一块牌子,两个机构。1959年夏,张时定与茶叶专家江孝喆、郑秀娥,福鼎的杨祖镇、马坚忍等多名茶叶科技工作者,在翁江茶场创办福鼎县茶叶研究所,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茶苗短穗扦插技术为课题进行全方位研究与实践,开辟茶树品种园进行茶树品种品质比对,开垦茶山种植茶苗改良原有茶园,起示范推广作用。

1958年成立的国营福鼎茶场隶属于省农垦厅,属地区农业局直辖,是正科级单位。设立国营茶场的目标任务就是大面积繁育国优茶树品种,并加以推广。之前,茶树短穗扦插育苗在福鼎县桐山玉塘老区农场实验获得成功,短穗扦插育苗在福鼎境内的茶树栽培技术上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原来的茶树都是用压条繁殖和种子繁殖育苗。

压条繁殖俗称“炉”苗,即在母树身上的枝条通过环状剥皮后,埋在土壤里生根而进行无性繁殖新的茶树,用这种办法繁殖的茶树,比用种子繁殖的茶树性状稳定,茶叶品种与产量也有保证,但最大的缺点就是茶苗繁殖速度慢,茶苗供应量严重不足;种子繁殖虽然较便利,但繁殖速度较慢,更重要的是茶树性状、品质变异大。利用茶叶短穗扦插育苗成功后,就能大量培育“福鼎大白茶”“福鼎大白毫”,又能保持茶树的优良性状。

张时定任工程师资格证书

最早的茶树扦插技术,扦插的枝条长达7寸,而短穗扦插的枝条只有一片叶一个芽,长1.2寸左右,这对繁殖“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这2种茶树在全县植株数量有限,如果能把接穗从7寸降低到1.2寸,就可以节约大量的茶树枝条。

初期短穗扦插育苗,扦插前插条还要用白糖蘸,并且要在苗木上方覆用茅草遮荫,过程十分繁琐;而且产量低,亩产只有7.5万株,远远满足不了原定目标和大面积推广茶树的需要。江孝喆与张时定等人反复进行实践、研究再实践,省去了白糖用料;用当地盛产芒萁草遮荫,既简单又便捷地培育茶苗,短穗扦插成活率大幅提高,亩产达到28万株左右。

扦插的产量上去了,究竟哪种茶树品种更优,品种选育也是重要课题。国营翁江茶场从翁江涝旱洋(又称劳改洋)划出土地120亩,供扦插育苗科研用,福建省政府农业厅也派茶叶技术员到场部指导交流指导。张时定与江孝喆、郑秀娥等人开辟品种园,种上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歌乐茶、早逢春、菜茶等当地茶树品种,引进福安大白茶、 政和大白茶、云南大叶种、铁观音、毛蟹、金观音、梅占、奇兰、佛手、浙江本山等茶树品种15个做对比试验。经过对比试验,选出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最适合福鼎土壤气候生长。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不仅产量高,生产的红茶、白茶、绿茶质量好,因此,福鼎县政府大力在全县进行全面推广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

那个时代农业机械运用几乎为零,尤其在用土方面,整理苗床需要用到大量的黄壤土。每个茶树品种扦插都需要5畦长长的苗床,需要大量的黄壤土供应。怎么才能节约大量劳力运送黄壤土?张时定开动脑筋,发明了空中运土的技术,轰动一时,后经不断进行改进,把对面山上大量黄壤土运到苗圃进行耕作、整畦、扦插。

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苗年产从原来只有几十万株,上升至几千万株,福鼎的茶园改造也用福鼎大白茶替代了菜茶,全国各地也纷纷到福鼎引种,媒体、报刊纷纷报道了国营翁江茶场培育茶苗成功经验,吸引了全国茶叶专家的关注。

1965年,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苗被全国茶树品种研究会确定为全国推广良种,并列为全国区试的标准对照种。1985年,国家茶树审定委员会认定福鼎大白茶为华茶1号,福鼎大毫茶为华茶2号。

下篇

上世纪60年代,茶叶的生产量需要大幅度的提高,原有的茶园、茶树产量很低,全县必须要进行旧茶园改造。在翁江茶场瓜园山配合茶业局进行旧茶园改造,将原来单丛茶园(2米×2.5米一丛),杂草多,产量低的茶树进行台刈拼行,新垦茶园茶树0.5×0.5米两行条栽,形成免耕密植茶园作为示范推广茶园。同时与翁江茶场的本杉、光辉、祖额等人到外宅马仙宫北山测量,开垦荒山200多亩发展密植免耕茶园。

1969年,张时定受家庭成分的影响,被剥夺了在茶树研究所工作的权利清退回家。为了生计,张时定只能放弃了深深酷爱的茶业专业,跟随师傅学习泥工活,学艺3年,1972年,好学的张时定很快成为娴熟的泥水工,成为白琳有名气的工匠。

张时定

上世纪70年代,恰值福鼎的茶叶加工生产快速发展,茶叶手工制作已适应不了生产的要求。福安社口茶科所研究以机械来代替手工生产。张时定因同时具备扎实的制茶技术以及娴熟的泥水匠技艺,受福鼎市茶业局夏品恭副局长的推荐,派遣到福安社口茶科所学习两项新技术。

从单锅手工杀青改为单锅机械杀青,再发展为双锅、三锅、滚筒式机械杀青生产;将原有的炉管灶改造为无烟灶和锅炉。张时定十分认真的学习,学成归来后,由福鼎市茶业局招集各镇农机人员和泥匠集中在翁江茶场和翠郊茶厂进行传授技术并全面推广。新技术的推广有效地提高了茶叶加工的效率,茶叶产量大幅增加满足了时代的要求。

这期间,张时定还曾受福建省沙县茶业局聘请,到该县指导改造无烟灶。沙县生产茶叶的炉灶技术一直没能掌握,得知他是福鼎炉灶改进专家,专程邀请他到当地去指导,很快就查找出炉管模型密封的原因,经过张时定指导后,技术得到改进,茶叶产品质量得以提升。

张时定红茶工艺讲授稿

1979年,福鼎组织部落实党的平反政策,张时定不公正待遇得到平反。他被分配到福鼎茶厂白琳初制厂重新工作,正式成为茶叶工人,他感觉焕发了第二个春天,认真投身制茶工艺学习。1980年后,分别在茶叶初制、精制、茉莉花茶担任车间主任。

白琳茶厂刚分配许多茶校的毕业生,跟随他学艺,他十分严格管教,教育他们要做茶,先学会做好人。许多青年爱留长头发,穿流行服装,他要求手下年轻人必须一律按车间要求,不许蓄长发,穿戴工人服装上班。在生产技术上,他毫无保留地向年轻人传授各种技艺技能。

在茶叶加工生产方面,他向白琳茶厂领导建议,恢复已经停制多年的白琳工夫红茶,使历史名茶的加工不至于断层。在制作茶叶技术方面精益求精,每次选送的白毫银针、鼎琳茉莉花茶、白牡丹都荣获省优产品,白琳茶厂在福建省茶行业名气也因此越来越大。

1985年,身兼白琳茶厂副厂长和茉莉花茶车间主任的张时定,一心扑在工作岗位上。在茉莉花茶叶加工季节,每天休息不到几个小时,与工人们打成一片,一天茉莉花收购量达3、4万斤,只有16个工人的车间,工作超负荷运转。精制茉莉花茶工作经常要抢时间,争取在茉莉花开时把香气完全留住。普通的茉莉花茶需3窨1提,高等级的需要6窨1提,茉莉花茶茶生产既繁琐,又精细,他每年都能带领工人们超额完成生产任务,最多年份生产9千6百担茉莉花茶。

他在白琳茶厂期间,不断虚心向老一辈茶人学习各种制茶工艺,绿茶、红茶、白茶、茉莉花茶等,成为全能的制茶师。他又发挥匠心精神,投身茶行业,以厂为家,生产季节,置身第一线;妻子与大儿子张忠勇部队复员后也成为白琳茶厂的工人。1986年,张时定在白琳茶厂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党员。

1989年,因工作需要,张时定调任国营湖林茶厂任厂长。主持湖林厂工作期间,详细向工人们了解工厂情况,工厂存在哪些问题,走群众路线。湖林茶厂的茶叶资源丰富,有过剩的产能。在完成上级下达的生产烘青绿茶和其它生产任务,开辟生产白毫银针、新工艺白茶等,为茶厂创收资金。根据湖林茶厂的情况,把结余的经费用于改善国营湖林茶厂的设备设施,同时建设会议室和托儿所,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工人的待遇与福利,多年后湖林茶厂的老工人依旧感怀他为民办事的故事。

全县先进工作者荣誉证书

1990年,他因工作突出,被评为全县先进工作者。同年,由宁德地区评审委员会确认为“工程师”职称,成为改革开放之后的首批制茶工程师。

1996年,从茶厂退休后,拥有一身制茶技术的张时定,受广西横县花茶加工厂聘请,到横县指导当地工人窨制花茶,在当地培养了一大批制茶师。

回到福鼎后,福鼎的白茶还没有兴起,他先后在福大茶叶公司、北京茶叶公司(承包梨湾茶场茶厂)、福鼎的白茶公司(福鼎硖门瑞云)、宁德赤溪茶叶公司等地,培养、指导工人生产白茶、工夫红茶、茉莉花茶等,传承制茶技术。其中,2010年在福大茶叶公司制作白琳工夫红茶荣获宁德市第四届茶王赛红茶类金奖。

2010宁德市第四届茶王赛红茶类金奖奖牌

2008年,受贵州省石阡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聘请,到该县传授培育无性繁殖短穗扦插苗230亩,并指导工夫红茶制作技艺,使久已失传的黔红恢复了生产。

2009年,儿子张忠勇创立“金山堂”茶叶公司。他专门指导他们制作福鼎白茶技术,使白茶传统的日光萎凋、炭火烘焙等制作白茶技艺得以传承。每年在管阳碧峰故里,生产制作一批福鼎白茶,成为“金山堂”的白茶拳头产品。

张时定早年茶叶科班毕业,是福鼎为数不多的资深茶人。他一生事茶,兢兢业业,种茶、制茶的理论扎实,各种茶类的制作技术娴熟,年逾8旬,仍思维敏捷,为人谦虚,诲人不倦,品德高尚,是一位专注茶叶科研的老茶人。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为福鼎的茶业默默做出贡献。

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的培育与推广离不开他的辛勤耕作;70年代,茶叶加工机械化茶业大发展,离不开有他带头学习机械化生产的技艺进行传授推广;在国营白琳、湖林茶厂担任厂长期间,其制茶技术日臻成熟,为年轻一辈的茶人进行传、帮、带;退休后依然活跃在生产、制茶第一线,在福鼎白茶尚未兴起就传承传统制作白茶工艺。

张时定与其徒弟

如今,他为白琳工夫红茶的复兴不停地进行探索,为了寻找适合制作白琳工夫茶的茶叶不辞辛苦爬上一座座茶山;为提高新一代茶人制茶工艺多次亲临各个大小茶厂车间作现场指导并传授白琳工夫茶的制茶技术;亲自整理原来的手工抄写白琳工夫红茶的资料,参与到制作红茶中来,不断进行实验,审评,努力恢复白琳工夫红茶最佳时期的口味。他大力支持白琳老街“茶旅”复兴项目,携众徒将茶饼拍卖所得11.4万悉数捐赠予老街复兴项目,反哺这方水土。

2018年3月,张时定被福鼎市白琳茶业协会授予“终生茶人” 荣誉称号,2019年被聘为中华封茶祈福大典评审委员会专家顾问, 2020年,在福鼎玉琳古街茶业公司设立工作室,为白茶、白琳工夫红茶工艺继续研究探讨,被福建省大学生创业扶持促进会聘请为创新创业导师。

他不愧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榜样茶人!

张时定与其徒弟

来源:福鼎市茶文化研究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三代林丽丽:90后创业女郎,旗下品牌广福心道荣登中国白茶十强!

  从象牙塔走向社会,丽丽与其他年轻人一样,有过憧憬,也经历过迷茫。常萦绕在她记忆里对家乡的茶叶情结,萌生出她创立福鼎白茶品牌、传播福鼎白茶文化的想法。

  心道先锋榜·品牌创始人林丽丽从度过最初创立广福心道时内心的不确定,到越来越坚信品牌与自我的发展定位。2019年,我们看到高效、高频的广福心道,也看到这位90后茶人不断实现价值的成长历程。

  展望未来时,从结缘老厂到坚定使命,我们也会回溯品牌最初的源流,探寻创始人内心的故事。本期心道先锋榜,就让我们专访广福心道创始人——林丽丽。

  丽丽来自福鼎磻溪古井村,离福鼎国营茶厂不过几百米路。她对国营老厂的印象,不光是学到各类茶叶知识的场所,更来自父辈讲述的一个个关于感恩的故事。


  原1957年福鼎国营茶厂福鼎国营茶厂是福鼎磻溪当地的茶叶初制所,每年会应季节向周边村落采购茶原料。一批批茶青入厂,换来茶农一家老小的基本生活来源。当地许多茶农,把国营茶厂视为守护者、救助者。丽丽一家也深受茶厂庇护,令她与国营茶厂结下了缘分。

  丽丽时常翻阅国营茶厂的历史资料,她意外的发现,自己熟悉的国营茶厂,竟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它就像一位老爷爷,每一道皱纹都有它的故事”,国营茶厂的砖瓦承载了厚重的历史底蕴,却无法自己述说。


  因此,在投身茶行业时,丽丽也怀有强烈的使命感。她希望能将国营茶厂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将福鼎白茶带到全世界。身为90后,丽丽带着外贸专业的毕业证书,也带着年轻人的迷茫与憧憬进入社会。

  比起不少同龄人可能沉沦一世的浑浑噩噩,她迅速清醒过来,循着内心的声音,追溯家乡茶山、茶海的情怀,凭借着对茶叶的热爱,创立福鼎白茶品牌。


  丽总家乡:福鼎磻溪古井村“源于广福,心之向道”是品牌最初的宣传口号,代表了丽丽不变的白茶初心。广福心道既承载了国营茶厂、广福茶业长期深耕福鼎白茶的精神内核,也始终秉承初心,以高效的规划与行动走出一条创新之道。

  同时,“道”字还暗合了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至理,寓意了创始人们对广福心道从无到有,不断完善优化的大愿景。

  广州茶博会开幕式上的丽丽品牌刚成立时,她也常扪心自问:做这么多究竟有没有意义?到底值不值得?但随着她下达一次又一次的品牌决策、参与一场又一场的品牌活动、推出一款又一款的品牌产品,疑惑逐渐被对勇往直前的坚定所取代。


  受邀广东电视台采访的丽丽她开始觉得,自己和品牌越来越默契,融合为不可分割的一体。2019年,广福心道以高频、高效的姿态在全球范围亮相。十三场茶博会、百场大型品鉴会、十八款产品;走遍中国三十多个省市,开设超过300家加盟门店,让人们认识这个不拘一格的福鼎白茶品牌。这一切都归功于丽丽与决策管理层对市场动向的敏锐把控。


  最初,广福心道以“白茶界的黄埔军校”为名,深挖自身传统,致敬老厂厚重的文化底蕴。

  随后,丽丽拉起一支年轻有活力的团队,“白茶界的新派力量”开始崭露头角,在创新活动形式、强大执行力、灵活调控的背后,是品牌掌舵者的英明决策。


  面对2020年,丽总说道:“走过丰收、充实的2019年,我们不会因此骄傲自满,广福心道将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寻求突破与变革。继续挖掘自身文化底蕴,用更深入人心的方式讲好福鼎白茶与国营茶厂故事,立志成为福鼎白茶的中坚力量。”

  优质的企业必有优质的领导者,广福心道林丽丽,会继续发扬她鲜明的领导风格与个人魅力。引领品牌前行,迈步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来源:广福心道茶业

福鼎白茶史:古代白茶与贸易

福鼎白茶公共品牌是近年来风靡全国的小众茶类,白茶与福鼎白茶的历史有各种说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梳理。

1979年,陈椽教授根据茶叶的发酵程度区分度把茶叶分为六大茶类,分别为红茶、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在此之前,白茶早就存在了,而且白茶的历史悠久,甚至可追溯到远古时代。传统白茶的主要产地以福鼎和政和为主。

2007年,福鼎市委市政府以福鼎白茶做为公共品牌进行打造,在此之前,偶尔也出现“福鼎白茶”这一名词。

古代白茶

福鼎的白茶出现很早。太姥娘娘用白茶治疗小儿麻疹的传说流传已久,说明了古老白茶可饮用、可入药。陆羽《茶经》:“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茶业专家陈椽、张天福等确定白茶山即太姥山,证明隋唐前在福鼎就有白茶了。

在福鼎民间,很多农民都能用晒制中药的方法来晒茶叶的青叶,晒制后的茶叶悬挂在厨房的梁上,因为每天锅灶的使用使得茶叶周围的环境干度符合茶叶的存放标准,这些晒干的茶叶供一家人日常饮用。如果这些茶叶存放时出现异味,他们会在锅灶里用微火进行烘焙。福鼎民间还流传着用陈年白毫银针治疗感冒发烧、咽喉疼痛、牙疼以及水土不服等疾病。

福鼎的古官道每5华里都有一个过路亭,亭里常有善心的家族设置大茶缸,族中有专人烧水,并用土法晒制的茶叶来泡茶,供来往的人止渴、歇息。

明代地方文献《太姥山志》里多处记载太姥山产茶。由于当时六大茶类还没有明确区分,太姥山所产的茶叶究竟属于哪一类茶叶,有待进一步探究。

但是,在1538年,明代嘉靖版《福宁州志·食货·贡》载:“芽茶84斤12两,价银13两2钱2分;叶茶61斤11两,价银1两4钱7分9厘。”难得的志书上关于茶叶价格的记载,把制作白毫银针的芽茶收购价格与制作白牡丹的叶茶价格区别开来,表明明代茶叶早已进入贸易时期。

1554年田艺蘅《煮泉小品》赞道:“芽茶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生晒茶沦之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尤为可爱。”田艺蘅所描述的正是福鼎的白茶最早制法——生晒。

1655年周亮工《闽小记》载:“太姥山茶,名绿雪芽。”《闽茶曲》:“太姥声高绿雪芽,洞山新泛海天槎;茗禅过岭全平等,义酒还应伴义茶。”绿雪芽在明代就是名茶,今呼白毫,即白茶。

02

白茶贸易阶段

清中叶,白茶的贸易进入盛期。《闽海关年度贸易报告》《福鼎县志》《福鼎县乡土志》和许多文献都记载白茶的贸易。

中国著名茶学家张堂恒《中国制茶工艺》载:“1795年福鼎茶农采摘普通茶树品种的芽毫制造银针。”1795年即乾隆六十年,这是银针由福鼎首创的文字记载。

1869年卞宝第的《闽峤鞧轩录》载:“福鼎县,物产茶。白琳地方为茶商聚集处。”白琳已经有很多茶商设点收购茶叶。

古官道

1865年《闽海关年度贸易报告》 “福宁府产红茶和银针白毫……还有一种绿茶和桔香白毫。”1889年的报告:“各地功夫茶的情况如下:白琳地区功夫茶,质量上好,加工精细,冲泡后香醇味浓 ……白毫茶产量极少,质量好。”

1906年《福鼎县乡土志》:“白、红、绿三宗,白茶岁二千箱有奇,红茶岁两万箱有奇,俱由船运福州销售。绿茶岁三千零担,水陆并运,销福州三分之一,上海三分之二。红茶粗者亦有远销上海。”明确白茶用船运输,通过福州再销往国外。

03

白毫茶

白毫银针因其成品芽头肥壮,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故名为白茶。福鼎的方言中,白毫茶或白毛茶就是指白毫银针。白毫茶也是文献中出现最多的茶类,清末至民国时期白毫茶专指白茶类。

《福鼎县乡土志》载:“茗,邑产以此为大宗,太姥有绿芽茶,白琳有白毫茶,制作极精,为各阜最。”白琳制作的白毫银针是全国最佳的品类。

1917年的《福建全志》(日文):“福鼎县的茶有白毫茶、红茶以及绿茶,白毫。茶以桐山、白琳产为最出名,与武夷山有并称。作为名茶位于大姥、小姥二山产的最佳……”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白茶茶盒1933年《京粤线福建段经济调查》《民国史料丛刊》371册,铁道部业务司闽浙赣经济调查队编《京粤线福建段沿海内地工商业物产交通报告书》:“福鼎农产以茶为大宗,每年产量三万五千担……若白茶 (即白毫) 则以产于福宁属之白琳者称上品,次为政和各地所产。……红茶、白茶多运销于国外,以英、荷、德、俄四国为最多。”

1940年《茶讯》第二卷《福鼎茶区概况》:“第一区以桐山为中心,桐山为福鼎县城,北出分水关而通浙,其南水流美距沙埕港约六十余里,民船六小时许可达,交通咸称便利,二十八年该处设有红茶号两家,因此毛茶偷运过浙境者甚多。福鼎茶叶走私之炽,诚为本省业管理上之严重问题。第二区以店下、巽城两地为中心,巽城产制以工夫为主,店下则工夫、莲心、白毛猴以及白毫均有,……白毫茶以银针为上,土针次之,普通白毫以银针七成土针二成匀堆而成,莲心及白毛猴专销安南暹罗等地,消费者认有固定商标,故为二三茶号所专制。莲心以清明前采制者为优,大面多用广泰、金泰、宁泰等花色。”

《太姥山全志》:“绿雪芽,今呼白毫。香色俱绝,而犹以鸿雪洞产者为最。惊性寒凉,功同犀角,为麻疹圣药。运售国外,价与金埒。”以上的文献都有白毫茶的记载。

04

白茶

1957年福鼎茶厂湖林初制厂照片

新中国成立后,白茶依然是福鼎生产的传统茶类。计划经济时期,国营福鼎茶厂负责茶叶销售和收购,相继在白琳、湖林建设茶叶初制厂,在产茶乡镇设立茶叶收购站,负责毛茶的采购;按上级的计划进行收购、加工茶叶,统购统销,出口创汇。

在上世纪50至60年代初期,生产白琳工夫红茶为主,白茶的产量偏少。60至7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红茶滞销,全面进行“红改绿”,以生产烘青绿茶为多,但白茶依然做为出口创汇的茶类;白茶白毫银针由各茶叶收购站收购,国营茶厂进行精制加工销售。

1976年的白琳茶厂照片

1963年,国营白琳茶叶初制厂专门负责生产白茶的加工收购。随着室内热风萎凋的加工方式应用,白牡丹、寿眉等白茶因此产量提高。1968年新工艺白茶的发明成功,白茶总的销售量大幅度增加了。

值得一提的是,1966年李得光先生首提“福鼎白茶”这一名词。时为福建省农工党组织部长、点头人李得光撰写《福鼎白茶——太姥白毫银针》,见于《福建文史资料》第十二集。文中从“白茶的发现与繁殖”“ 白茶的制法和特性” “资本主义国际市场和白茶销路的关系” “茶商对茶农的残酷剥削” “白茶改制红茶的经过和前景”等5个方面叙述福鼎的白茶。

室内萎凋

1985年,福建省茶叶进出口公司为稳定白茶口感和质量,提升白茶出口量,邀请省计量局热工专家林升泉,省茶叶公司技术员梁利俊和福鼎茶厂方守龙和张肖共同设计,对白琳茶叶初制厂的大型晾青场所进行改造,成为加热型白茶萎凋车间,就是现在被广泛使用的“加温萎凋房”工艺的前身。加温萎凋房后经不断改进,成为更佳节能,更为科学的生产白茶车间,而且品质更佳。

1999年后,福鼎茶业进行改制,福鼎茶厂、白琳茶业初制厂、湖林茶业初制厂宣布正式破产,福鼎茶厂和茶业公司破产后的职工安置和新的茶业机构建立。白琳初制厂改制职工组成私营企业,继续生产白茶,为外贸公司提供白茶。从全市茶叶品类来看,白茶占据还是很少,只占百分之几的份额;品牌上看,没有大的茶叶品牌了。

1999年-2003年,以叶梅生为分管茶业副市长开始注重茶业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有提出发展白茶的理念。全市范围开展无公害茶园培训和建设工作,重视无公害茶园和生态茶园建设,注重全国性茶叶展销会,组织茶企抱团发展,在福鼎举办全国性的茶业会议,成立首届福鼎市茶业协会,举办首届太姥杯茶叶品质大奖赛等,开创性引领茶叶塑品牌工作。

2003年-2006年,福鼎市政府推出以“福鼎大白茶”为白茶公共品牌向全国推广。在2004年的全市茶业工作会议上,时任福鼎市副市长蔡梅生在总结报告中提出:“今年来我市茶业工作所取得的成就……2003年我市又被农业部确定为创建无公害茶叶基地示范县(全国16个,福建2个),福鼎白茶、绿茶等7项产品获国家原产地标记地理标志使用权,8项茶叶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权,5项茶叶产品获有机食品标志使用权,无公害茶园建设已走在全省的前列。……先后制定了《白琳工夫茶标准》《茉莉花茶标准》《绿茶标准》《白茶标准》《乌龙茶标准》”再一次提出福鼎白茶。2006年,福鼎市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白茶之乡”称号,已经开始掀开白茶品牌的塑造了。

2004年全市茶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05

福鼎白茶时代

2007年4月,福鼎市委常委会研究成立福鼎市茶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陈兴华担任组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市长、政协副主席,市委办、政府办、宣传部、茶业局、茶业协会、工商、质监、农业、供销等涉茶部门组成领导小组成员。

2008年1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纲领性文件,即人称“白茶复兴20条”,提出了打造“福鼎白茶”特色公共品牌的茶业发展思路。以茶叶专家张天福教授书写的“福鼎白茶”商标品牌,开始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推介。

2007年至今,利用各类茶事活动推介,举办专项茶事活动,福鼎白茶开茶节等,央视广告、动车冠名以及全媒体宣传,福鼎茶企共同推介“福鼎白茶”公共品牌,企业宣传其子品牌,以各种创新拓展的方式广泛宣传推介福鼎白茶公共品牌。

经过十年磨一剑,福鼎白茶的品牌价值2019年达到44.96亿元,位列茶叶品牌第四,荣获最具品牌带动力、最具品牌经营力的品牌。品品香、绿雪芽、六妙、誉达、广福、鼎白、瑞达、大沁、顺茗道、芳茗、裕荣香、纪生缘、万氏留香、奇古枝、康来颜、莲峰、东南白茶、天健、方守龙等耳熟能详的白茶品牌。福鼎白茶从原来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一族,转变为墙内开花墙内、墙外都香的局面,福鼎白茶已成为福鼎的金灿灿的名片。

如今福鼎白茶已经赋以新的品类: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紧压白茶、新工艺白茶等。福鼎白茶具有地域唯一性、工艺天然性、功效独特性的特征,福鼎白茶可收藏、可煮着喝等属性让老白茶成为茶界新宠。

来源: 华茶号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9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