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字圆形图片

找到约16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美猴乾坤:裤子都脱了就给我看这个?

友情提示:

我的内容普遍很长,本文篇幅3000字,需要花点时间。

本期的内容本来在昨晚已经写的差不多了,结果回家发现断网了,所以只能再次跳票到今天。赶上元旦假期,停更了5天,还是6天。居然有人问我是不是悄悄干牛饼去了,本来是有这个打算,随着牛饼公布发售规则,前晚本人一度想在5.5左右杀入市场,奈何因为各种原因错过了。目前属于两袖清风的状态,也能保持相对客观的视角去关注市场的走向。截止发稿前,各位大佬都陆续推出了许多牛饼的内容,可以看看。结合目前的信息,暂以一句话总结这次的牛饼:骚是真的骚。

不过今天的主角还是美猴乾坤,本着好茶不怕晚的原则,力开天地的内容会在下下下下下期推出,十天期之前应该会追上大进度,如果不出意外的话。

开坑生肖系列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的阅读量,(反正都没有了,请大家允许我装一下)更多是希望在互联网上留下一些内容,耕耘未来,只是与日俱增的搜索阅读,证明了我的尝试暂时是正确的,换句行业内的话,我的内容,志在长线,坚信当下的每一个字,都会成为历史价值的一部分。不然换个角度,日更千字,狂舔牛饼,应该也能博一个相对不错的数据。

可以,但没必要。

元旦假期已经结束,思来想去,还是应当保持佛系,继续回到内容创作上。所以,今我们书接上文,将焦点拉回猴饼上。如果你还沉得住气的话……

在中国,只要扯到跟猴相关的话题,那第一个映入脑海的只能是孙悟空了。得益于《西游记》几十年来的文化输出,孙悟空与猴子形成了强关联,强到在猴饼问世前,版面上的悟空元素就已经达成了众所周知的秘密。最终呈现的结果,算是众望所归,而在这一份众望所归下,猴饼的设计又多了一分惊艳。

从猴饼开始,大益的设计又换了一个新的风格。

若隐若现的猴首顶着紫金头冠,翎羽呈圆形盘旋在版面上,品名跃居其中。色彩搭配和谐,主次颇有章法。我奶奶都知道猴饼上的形象是孙悟空无疑,但是结合孙悟空的生平,我们不难发现,美猴乾坤的版面上是齐天大圣孙悟空,而非自东土而来的和尚孙行者。齐天大圣,蕴含着“老子天下第一”的狂放与不羁。相比一味在视觉上体现齐天大圣的好战属性,美猴乾坤的版面以静制动,又多了一层思考,动静结合间,是不可明说的取舍,也是版面设计师的造诣。

个人认为,美猴乾坤的标准版可能是整个生肖系列最好看的设计,如果,没有凰后的话。

但是在用料上,猴饼就有点拉胯了,沿用了蛇饼的用料——澜沧江流域大树茶,颇有一种裤子都脱了就给我看这个的尴尬。阔别三年,新老茶人再次以茶负体,魂游澜沧江。就目前的市场反馈,烟香较蛇饼会浓一点,苦味淡一点。

·数据源自大益行情网

可以说,猴饼在设计上,是有过思考的,但是在用料上,又有所克制,我猜,也许是为了鸡饼(凰后)憋大招?这个猜测,我会尝试在下一篇内容尝试去论证下。

猴饼更是破天荒的推出了三款产品,除了效仿马饼的珍藏版以外,还推出了一款100g的熟茶——悟空,不过我始终搞不清楚,为什么悟空的版面搞得像一个未成年的唐僧一样。与三款猴饼一同推出的,还有大益益友会会员增值服务系统,这个系统以“惜茶爱人”为宗旨,以互联网思维为依托,为全球茶人茶友提供茶产品、茶器具、茶空间、茶会、茶道课程等全方位茶生活方式的打造、交流、分享、互动、定制和购买服务平台。通过势不可挡的互联网经济发展带动实体经济深化,携手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当然,以上都是官方说法。

时至今日,简而言之,我认为就是一个“人种分类计划”,商业说法叫市场细分。作为益友会的“护航佳品”,猴饼也将购买权下放到官方的益友会商城,这里是指的电脑端网页。

回看益友会的诞生,就不得不追溯到2105年,羊饼发售之后……

2015年,大益再也无法逃避的一个词——互联网。互联网是一股从未停下的风,随时等着企业上车。这一年,大益重心都在互联网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也有理由去猜测,关于互联网的布局,也可能会更早,只是前期所有的统筹与计划,都在2015年迎来了实质性的动作,这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北京益友会科技有限公司,在羊饼发售后不久,吴老板动身北上,来到了京城,4月15日,大益集团旗下以“定义互联网+时代茶生活,打造全球第一茶人聚合平台”为宗旨的北京益友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成立,核心产品为“益友网”和“吃茶去”,两款APP同日上线试运行,如今,两款产品都已经不再更新,而是保留下了与公司同名的APP——“益友会”,我们可以假设,益友网与吃茶去就是益友会的父母。保留了两者的部分功能,并且逐渐迭代创新,最终形成了现在的益友会。

如今我们再打开益友会的官方资料,不难发现其实就是一个卖货的平台,与十二年年前的快乐品茗差异不大,但是因为有了自己独有的“人群分类计划”,让APP的用户有了三六九等的区别,对于大益而言,可以因材施教,因地施肥,面对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产品与服务。至于APP内置的社区系统,因为用户互动量不大,属实还撑不起社区的属性。如果将百度贴吧的内容比作一个国家,那么益友会的内容仅仅就是一个家。

那么益友会成功了吗?我觉得如今益友会依旧存在,并且成为期货交易中的热词,从这个角度来看,益友会本身,乃至背后的“人种分类计划”,是成功的。

图片描述

图片描述

· 屡试不爽的人种分类计划

另一头,大益处心积虑的「益巴克」计划,即大益茶庭,在韩国开业仅一年后,也迎来了强劲的搅局者——皇茶ROYALTEA,如果你对这个名字不是很熟,我们可以记住2015年后的名字——喜茶,时至今日,搅局者还没有开始搅动,喜茶和大益尚未有过正面冲突。作为快消品,定位“新茶饮”的喜茶与大益暂时保持着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各自耕耘自己的市场。但是大益是一家历经80年风雨的老牌企业,是一家国企改制的民营企业,背后的使命可能是扛起茶文化的传播者,相比茅台中华两位烟酒行业的大哥而言,大益的普世度还不够,2020年12月发布的g各省十强企业里面,大益也没有上榜。

在广东云南以外的地区,以及年轻人的市场中,大益知名度可能还不如小罐茶。因此,进军线下的快消品是必然的,提高关注度的同时,还能进一步增加品牌曝光。而如今,国内线下茶饮的王者,非喜茶莫属。在很早以前,大益便已是普洱茶当之无愧的霸主,因此,大益的假想敌应该没普洱茶什么事了,应该上升到茶业,甚至是饮品这个类目,放眼望去,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喜茶必然是一股强有力的竞争者,甚至有可能直接与大益茶庭正面抗争,假以时日,两个企业的交锋将成为两个世代的竞争,也是一次60后与90后的正面对抗。其热闹程度堪比20年前我妈用拇指宽木棍对我一顿毒。

如果将大益比作茶界的詹姆斯,常年笑傲茶圈,那么喜茶可能就是茶界东契奇了,前途不可限量。既然拼多多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决策获得了成功,那么对于喜茶而言,线下反攻线上也不应该是天方夜谭,大益若不能在线下称王,那么赶超立顿的口号,就规划给快乐品茗的一个亿一样,也只是一个口号。甚至在若干年后,可能会成吴老板的遗憾。

有人可能会说大益的金融属性能够支撑自己的半壁江山,喜茶小儿,无所惧矣。那我真的笑笑,有被射到。随着“盲盒”的兴起,鬼知道哪天喜茶出个周边盲盒系列,诚邀各位来拆盒,网红再带一波流量,虽然单价不高,但是顶不住数量大啊。说到盲盒,我一度认为牛饼会以盲盒的形式发售,拉低门槛,提高参与度……玩法大概就是5000一提,开到牛饼笑嘻嘻,开到马饼MMP。想想就刺激到我合不拢腿。结果现在的散提玩法公布之后,你要不玩大益,你都不知道普洱茶可以这么骚。

那有没有可能两者强强联手,抱团收割?本来我也这样想的,但是在知道喜茶机智的避开云南,在贵州开起了茶园之后,大概能断定,喜茶就是东契奇,不是杜兰特。

还是互联网,大益继2014年折戟双十一之后,2015年卷土重来,这一次,大益以“爆款”思路为主,大益在2015年以单品低价的策略来促成更多的成交。靠着7572以及醇品普洱两款低价的熟茶产品,最终以斩获以1500万的销售额问鼎2015年双十一销冠。不过我觉得这个销冠是比较水的,主要是曾经的竞争对手,2014年的销冠艺福堂不进反退,大益即使躺着不动,复刻去年的套路,也能拿下全品类的第一。但也正是从这第一名开始,大益在后续的双十一摧枯拉朽般拿下了六冠王。

跳出牌zi3,看看圈子,这一年最轰动的事情,可能就是沈培平了。

在【大益茶史05】的故事里面,我们回顾了由胡明方组织的马帮进京的故事,但是那个时候的胡明方,无论是年纪还是资历,都还不足支撑他成为整个营销活动的决策人,胡明方担任的角色,更多是一个总执行人,那么背后的大佬又是谁呢?就是我们这一段要提的沈培平

沈培平,1962年生人,曾在保山任职20余年,任过保山地委副秘书长、保山市委常委等职。非常喜欢喝普洱茶,马帮进京的活动,受到了沈培平的大力支持,除此之外,思茅改名普洱市,也是源自沈培平对普洱茶深入骨髓的喜爱。在15年以前,沈培平的新闻大多与普洱茶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说吴老板作为大益掌门人的身份,让他的“文化”言论还带有一点点的商业属性,那么沈培平先生推广下的普洱茶,就有了政府背书的意义。

2014年8月,沈培平因涉嫌重大违纪被捕,中纪委通报称,沈培平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贿赂;金额达到1615万元,并爆出与他人通奸。直到2015年12月,沈培平的贪污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一审宣判,坐实了受贿行为,成人人喊打的大老虎。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没收个人财产200万元。宣判后沈培平表示,服从判决,不上诉。如今,59岁的沈培平同志,依旧还在监狱中悔过自己的罪行。

你说吴老板不认识沈培平,那肯定是不可能的,政商一家亲的年代,两人社会地位也相似,二人相谈甚欢的次数也不会少,关于普洱,关于未来,关于脱离低级乐趣,以及各自的人生抱负,把茶言欢间,是老男人的浪漫。但是这一切,随着沈培平的锒铛入狱,吴老板终究还是错付了。同时,作为普洱龙头企业的大益掌门人,每当回忆起与沈培平这位老朋友的故事,必然也会「感慨万千」,吧?

8582的“天”字号传奇

在普洱茶的“江湖”里,8582仿佛一个身怀绝技的隐士,其威名如雷贯耳,世人却难见其本尊,但是只要他一出场,绝对气场满满,懂行者都可以一眼认出他来,因为他身上有独一无二的印记——“紫天”。

8582与其同宗兄弟8592,均于1985年出生。在云南七子饼茶中,他们俩是特立独行的。与常规出口产品7542、7572相比,他们虽然都出生于勐海茶厂,却专属于香港一家头盘商——香港南天贸易公司,属于定制产品。因在绵纸包装上加盖了紫色“天”字印章,这在当时茶品中都是绝无仅有的,因而俗称“紫天饼”。

如今的紫天饼已经卖到10多万元每饼的天价,而与此相关的各类五花八门的说法更是让人莫衷一是。近期,本刊编辑部采访了亲历紫天饼8582\8592诞生与出口香港的老茶人——原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特种茶部经理昌金强,听他讲述关于紫天饼8582\8592的那些传奇往事。

8582/8592始末

图片

紫天饼8582\8592的诞生与南天贸易公司密不可分。南天贸易公司为周琮先生所创,周琮先生祖籍云南腾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去香港做事,后来自己创办了南天贸易公司。20世纪70年代末,周琮先生受父亲影响回云南做生意,开始涉足普洱茶行业。

1979年,在云南省外贸局的协调下,周琮先生去到勐海茶厂,与当时的厂长邹炳良共同研究改进普洱茶的发酵技术。周琮先生以他了解的香港市场所需普洱茶的口感、品质需求,与勐海茶厂交流,不断改良普洱茶的发酵技术,这在那个年代实属首次。就连邹炳良老厂长至今回忆起,还赞许南天公司对云南普洱茶的贡献不小。一开始南天公司只做散茶,散茶专供酒楼且消耗得快,勐海茶厂生产的7、8、9、10级散茶,以及云南其他生产普洱茶的茶厂所有的级外茶都被南天公司包揽,很快南天公司的业务遍布全港。

当时出口香港的饼茶主要是7542\7572,但南天公司是不要的。到了1984年,应香港市场的需求,南天贸易公司向云南方面提出要定制一批饼茶,并为此来到云南,希望能亲自挑选原料并制定配方。昌金强受云南省茶叶公司委派,带着周琮先生再次来到勐海茶厂,与厂长邹炳良一起研究如何拼配这批定制茶。经过反复的试制、评鉴,终于确定了配方,唛号定为8582,85代表1985年的配方,8代表综合原料等级8级,2代表勐海茶厂出品,同期配制的产品还有熟饼8592,用料比8582还要粗老。

1、1988年,昌金强(左)陪同香港茶商周琮(中)与勐海茶厂原厂长邹炳良(右)查看紫天饼产品质量。

2、1979年,周琮先生到云南洽谈普洱茶业务。照片中左一:邹家驹,左三为原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宋文庚,左五为原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调拨供应科科长敖奇富,左六为周琮先生。

3、1994年,昌金强在香港与南天贸易公司周琮先生全家用餐。

4、1993年,周琮、邹炳良、昌金强在勐海茶厂留影。

供图:昌金强

最初,这两款茶的产量并不高,8582(青饼)大概30吨、8592(熟饼)大概40吨。当时出口香港的7542的出口价格是18块港币每公斤,8582因比7542用料粗老,价格为16.8港币每公斤。可恰恰就是由于原料粗老,8582\8592口感醇厚、茶气霸道且价格优惠,在香港市场很受欢迎。市场需求也逐渐增多,8582\8592产量逐年增加,最多的一年两种饼一共出口了300吨,再加上每年1000多吨的散茶,南天贸易公司逐渐成了香港普洱茶市场的NO.1。

虽然销路很好,可是因为那时候从云南外销的所有出口唛号的饼茶外包装都是印着“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茶叶分公司”,外观都一样,而出口唛号又不印在外包纸上,不同茶号的饼茶在市场上很难识别。1988年,周琮先生为此专门到云南商议此事,双方最终决定,在所有南天贸易公司的货物上都盖上紫色“天”字印章,不仅是8582\8592,连散茶的外包装上也有紫色天字标记。而并非坊间传言,只有8592才有紫天章。

1996年,国内对香港出口茶的配额制度取消了,很多香港的茶商可以自行到云南购买茶叶,香港原有的普洱茶传统进货规则被打乱,南天贸易公司的优势不再,逐渐走向低迷。

由于周琮先生身体状态不佳,周太太后期接手了一阵子普洱茶的业务。但是1996年以后,昌金强调往沱茶部,不再负责普洱茶的业务,双方多年默契的合作关系也终止了。周太太只好另寻其他茶厂供货,但也只坚持了两年就放弃了,到1998年,南天贸易公司已经基本处于歇业状态了。

江湖隐士紫天饼

图片

周琮先生于2004年末去世,在他的弥留之际都还没有看到普洱茶在内地的全面复兴。不知他是否能够料到,就在他去世几年后,普洱茶的旋风从香港、台湾刮进内地,并逐渐席卷大江南北。他曾经在香港卖十多块钱一片的8582,成了市场上抢手的普洱老茶,价格也水涨船高,从几百几千涨到上万甚至十多万。8582的市场价格普遍高于同时期的7542,一方面是由于8582选料精良,用料粗壮,适合存放,陈化效果好,滋味和口感俱佳;另一方面是由于8582的市场存量相对7542少得多,物以稀为贵,一个是常规大宗货,一个是定制产品,存量可想而知。因为8582\8592当年在香港非常受欢迎,南天贸易公司的货一到香港,买家就直接到火车站提货,根本不会进南天贸易公司的仓库。

以至于多年后大家在市场上寻找8582的时候,找到南天贸易公司,想着他们肯定有货,但是遗憾的是,没有!昌金强也曾打电话给周勇,问问他们有没有存货,最后周勇从公司的样品柜里找到仅存的一片盖着紫天印章的8582。

从美国回归的紫天饼

图片

昌金强给我们展示了他从美国带回来的8582紫天饼,茶饼装在一个看起来很有年代感的圆形纸盒里,盒子上方为黄底,画着傣族少数民族的生活场景,棕榈树、傣家竹楼,两个骑自行车的傣族小伙子,后面跟着三个挑着担子、穿着筒裙的傣家少女,背后是连绵的茶园。下方印着“云南”的拼音大写字母“YUN NAN”空心字,打开第一层盒盖,里面还有一层内盖,书有“云南七子饼”,下面是拼音字母。这就是当年出口美国的8582的原装纸盒。

从美国回归的8582紫天饼。

说起这批茶,有个小故事:1989年,美国一茶商找到省茶叶公司,想要一批8582\8592,因为这是南天公司的定制品,不能随便卖给别人,于是昌金强致电周琮先生,得到同意后,昌金强给美国发了3吨货。因为普洱茶传统的竹箩、笋壳包装是不能出口美国的,只能改装外包装,需要拆开笋壳包装,将每一片茶用纸盒单独包装,也就是眼前这个充满民族风情的圆盒子,圆盒再装入大纸箱。由于美国海关没有“七子饼茶”的进关产品编码,箱子外面只能统一打“中国茶CHINA TEA”方能出口美国。这批茶到了美国据说也不太畅销,卖了好多年都没有卖完,也幸好能够留了下来,其中的极少一部分才可以在20多年后远渡重洋,从美国旧金山回到云南故乡,实现它们的作为普洱老茶的最大价值。

紫天饼的关键信息

原料:粗壮、滋味醇厚

图片

8582最初的配方也是颇费周折的。1984年,在去云南前,周琮就让公司的经纪人去买市场上的号级茶来研究,发现号级茶的用料都相对粗壮,等级较低。去到勐海茶厂后,邹炳良提供了很多拼配样,周琮都不太满意,后来他提出:我需要的饼茶一定要像过去的号级茶那样,有云南味(晒青毛茶的太阳味),既要有苦涩味,但不能过,喝了以后人体会发汗。后来,邹炳良用西双版纳六大茶山的毛料打了好几个样品,可是周琮都觉得劲道不够。反复多次调整配方后,周琮还是不甚满意。一方面觉得细嫩茶芽比重太大,另一方面觉得茶底不够劲道。他又提出能否加入一些其他茶区的原料,在调配了临沧茶区的一款在滋味醇厚、茶气劲道方面都比较理想的原料以后,周琮觉得终于找到他要的感觉了。

周琮拿到样品后,拿给他的买家们品鉴,之后提出意见,再次调配、打样。如此反复了几次,终于确定了这款茶的配方。8582原料综合等级在8级,都是相对等级较低的原料,8592的原料综合等级在9级,更加粗老。所以,如果拿到一饼洒满芽头的茶,基本可以断定不是紫天饼。

1989年,省茶叶公司曾经出口了3吨8582到美国,美国海关不允许用笋壳、竹箩包装,只能拆开,每一片茶用圆形精装纸盒单独包装。

印章:紫色“天”字

8582\8592的紫天章是1988年以后才盖上的,由此也可以判断,有紫天章的茶是1988年以后的。紫天章的位置并没有特别固定,因是手工盖印,时常会有偏左偏右、偏上偏下的情况,甚至紫色印油的油墨也不是很统一,有时候深一点,有时候浅一点,这是视所购买到的印油情况或印油开盖几天没用完印油挥发所造成。但是紫天章的“天”字和外面的圆圈却是固定的,大致与棉纸上“八中茶”商标的内圈大小一致。

反面包装:一把抓

和同期的7542\7572一样,8582也是绵纸包装,而且很有可能他们会共用一批棉纸。坊间常有所谓“薄纸8582”“厚纸8582”的分别,昌金强介绍,当时工厂拿到什么纸就用什么纸,薄纸、厚纸并不能成为年份的判定标准,更与茶品的品质无关系。而茶饼的反面包装是传统的“一把抓”,就是把棉纸抓成一团压进茶窝里。整整齐齐的“领带”包法是近十几年的事,八九十年代及以前普洱茶不值钱,工人为求效率,包茶都是一把抓,所以这也可以成为鉴定老茶的一个小窍门。

1989年,出口美国的8582外包装,因为“云南七子饼”没有进关产品编码,只能统一贴上“中国茶”。(供图:昌金强)

饼型:饱满松泡

8582的饼型比起7542更加饱满,因为用料等级低,茶饼的紧实度也不如7542,显得更松泡一点,所以整个饼面外观看起来比较大。

有关“紫天饼”的江湖传言还在四处传播,我们通过这些亲历者的口述了解了紫天饼茶的传奇故事,希望能够为市场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当然,每一个人的记忆和视野都是有限的,即使是亲历者也未必能够完全还原历史的全貌,我们也期待广大的读者们能够补充更多的资料和信息,让我们共同组合出一个相对完整和真实的普洱茶历史。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18年10月刊

【茶人茶事】范仲淹与武夷山茶情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脍灸人口,在古代茶文化园地里占有一席之地。


 

这首诗是范仲淹应和曾任苏州知府的章岷从事(从事,官名)的斗茶诗而创作的。主要结构分为三部分:制茶,斗茶和品茶。北宋时代的武夷岩茶以九曲溪两岸的为好。当时的北苑贡茶茶场位于福建的建州(含武夷山),制作的是饼茶。而以产于武夷山九曲溪两岸的尤其好。每年早春时节,大概惊蛰前后,把数量极少的茶芽采来(也许一天还采不了一围兜),经过蒸青,捣成糊状,叫研膏,装入方形或圆形的印模,方形如美玉,圆形如圆月,在其面上按等级的不同分别印上喜鹊,凤,龙,或密云龙等图案,成型后烘干称为焙乳。



作为上供皇宫的贡茶,必须先经过斗茶比美。斗茶时采用的器具及其讲究,最为考究的是:用河南首阳山的铜制作的茶鼎来煮扬子江的江心取来的被陆羽称为天下第一水的中冷水,用黄金做的茶碾来碾碎茶饼,用碧玉茶盏来盛茶(至于民间,多用兔毫盏等建盏)。茶汤的味道似乎比醍醐更轻柔,比兰芷更芬芳。众目睽睽之下,斗茶是严格公正的,得胜者象得道成仙的人一样喜悦而飘飘然,输的人就像战败的俘虏十分丢脸感到可耻。而天赋之产,被称为石上英的武夷岩茶,其功用不输于尧帝时夹阶而生的瑞草(蓂)。可以升清降浊,解除千日之酒醉。可以用它招来屈原的魂魄,可以象雷声一样把醉酒的刘伶唤醒。卢仝有知,不可能不颂扬;陆羽有知,不可能不写入茶经;在庄严肃穆的大自然中,怎能说没有茶星。陕西商县的商山丈人知道了一定会停止饮山泉,食灵芝;首阳山的先生知道了也会停止采薇而食,他们都会来寻觅武夷奇茗的。武夷岩茶可以使长安饮酒的人减少,酒价一路下滑;可以使成都生病的人减少,使成都的药店门可罗雀,没有生意。为什么要喝酒吃药呢,来到福建的武夷仙山,喝着武夷岩茶,您就会象得道的仙人,乘着和风飞往天堂。由于武夷岩茶十分珍贵,君子们不要以为采茶女采茶时好像在花草间嬉戏,她们事实上从茶丛花草丛中获得满怀珍宝而回……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制茶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斗茶

 

北苑将期献天子,天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期间品第胡能期,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品茶

 

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蓂。 

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似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 

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 

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

赢得珠玑满斗归。




往期精彩回顾

【茶文化趣史】茶是怎样入药的?

【茶人茶事】茶圣陆羽在上饶隐居的那十年

【茶人茶事】皎然与茶的故事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转自“世界茶文化图书馆”





END

余悦教授

著名茶文化专家、

民俗研究专家,

“中国茶文化学”首倡者与理论奠基人,

“悦读茶书会”倡导者与推动者。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

中国茶文化重点学科带头人,

《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总主笔、

全国《茶艺师》培训鉴定教材主编,

中国民俗学会茶艺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

万里茶道(中国)协作体副主席,

江西省民俗与文化遗产学会会长,

硕士研究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悦读茶书会

悦读茶书,悦读好书,悦读社会,悦读世界。

欢迎关注!

六悦河



↓ 扫码关注【六悦河茶学堂】扫码关注【六悦河茶书房】


坚持茶学正道,传授茶艺真知。

"悦读茶书会"活动基地,

全国茶人和各界人士交流场所,

让爱茶人爱读书,让爱书人爱喝茶!

识别图中二维码,观看精彩直播!

找到约15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