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字分解

找到约177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茶的前世今生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国不可一日无君

君不可一日无茶


01、茶之起源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传说炎帝神农氏曾亲尝百草

一次考察休息时用釜煮水

恰巧有几片叶子飘落进来

使釜里的水变成黄绿色

神农氏不以为意

饮后惊觉这水味道清香

这种叶子竟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药材

随着时间的推移

神农氏发现这种植物

具有解渴生津、提神醒脑

利尿解毒的作用



至于“茶”的名字的来源

也和神农氏有关

传说神农氏长着一个

玻璃一样透明的肚子

但凡吃进肚子里的食物

他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

这也是他多次中毒不死的原因

他喝了黄绿色的水之后

看见这种水在肚子里流淌

所到之处,把肠胃擦洗得干干净净

于是他就把这种植物叫做“擦”

后来就慢慢演变成现在的“茶”



02、茶之历史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茶的历史也并非一二句能尽述

神农时代把茶叶拿来当药用

两周时期开始把茶叶当菜食

秦代开始当茗饮,调煮,羹饮

汉代茶开始商业化,开始制作茶饼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

唐代积淀下来的成果

在宋代完成了升华

宋代点茶法盛行

斗茶成了一种风潮




北苑团茶《中华遗产》2016年05期 绘画/马翊涵

元代开始出现散茶

开始出现泡茶方式

即用沸水直接冲泡茶叶

为明代散茶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清代以后中国茶风靡世界

独步世界茶市


03、茶之类别


因为制茶工艺的不同

导致了茶叶的发酵程度不一样

至此形成了绿茶、黄茶、白茶、

青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

那么这六大茶叶种类,

都分别产自于什么地方呢?



一张图了解各类茶的分布

不难看出

绿茶的产地分布最广

几乎覆盖了我国一半的地域范围

1959年评选的“十大名茶”中

绿茶占了六席,分别是:

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

庐山云雾、信阳毛尖、六安瓜片

霸道霸道

然后便是风靡全球的红茶

发源地是福建省武夷山桐木关

最早的红茶为小种红茶

它不仅是中国红茶的始祖

也是世界红茶的始祖



乌龙茶也叫青茶

属于半发酵茶

兼具绿茶的清香和红茶的醇厚

乌龙茶由宋代贡茶

龙团、凤饼演变而来

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

最为知名的品种有

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

广东凤凰单丛、台湾的

冻顶乌龙和青心乌龙



其中武夷岩茶近几年异常火热

其中以大红袍、肉桂、

水仙最为知名

除此之外,

还有水金龟、铁罗汉、白鸡冠

等上百个品种



04、茶之误读


茶文化博大精深

但你可能对茶有些误解

大红袍不是红茶

铁观音也不是绿茶

著名的大红袍和铁观音

其实都属于乌龙茶



安吉白茶不是白茶,而是绿茶

用绿茶加工工艺制成,属绿茶类

其白色是因其加工原料

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



洞庭碧螺春的产地不是湖南洞庭湖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

吴县太湖的洞庭山

(今苏州吴中区)一带

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black tea 不是黑茶,是红茶

为什么红茶叫black tea呢?

一种说法是因为在红茶加工过程中

茶叶的颜色越来越深

逐渐变成黑色

另一种说法

则是因为在17世纪英国

从福建进口茶叶时

在厦门收购的武夷红茶茶色浓深

故被称为Black(黑)茶

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西方人

相对注重茶叶的颜色

因此称之为 “Black(黑)”

而中国人相对注重茶汤的颜色

因此称之为“红”



饭后马上饮茶不能消食

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单宁酸

饭后马上喝茶,会使胃中

未来得及消化的蛋白质

同单宁酸结合成一种

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质

而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更重要的是

茶叶妨碍了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

长此以往,甚至引起缺铁性贫血



05、茶之隐喻


古人赋予“茶”字很多美好的含义

以“茶”字象征长寿

“茶”字的草字头与“廿”相似;

中间的“人”字与“八”相似;

下边的“木”则可分解为“八”和“十”

将由“茶”字分解出来的

“廿”加上“八”再加“八十”等于108

因此,古代文人把108岁的老人

称为“茶寿老人”



另外以“茶”字倡导回归自然

“茶”字可分为草字头

以及“人”和“木”三个部分

“人”在草之下,木之上,即为茶

爱茶人将其解为:

人在草木间,孰能不饮茶

同时也有倡导人们

回归自然的意味



如今对中国人而言

茶不仅是一种饮料

更多的是一种清静

静心的精神象征

茶味,就像人生

万般磨砺千般苦

苦过后更加清

万般过去亦无味

但有领悟留下


来源:最农蓝翔

本文仅作分享、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08岁“茶寿”马识途,“子弹”还在飞

农历辛丑年腊月初三,祥云瑞彩。今天是2022年1月5日,是马识途先生108岁生日。也就是说,马老迎来他的第9个本命年,正式走进“茶寿”。

下午3点,原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雅安地委书记)谢世杰和夫人熊慧玲、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西南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孙前、天下茶友网CEO杨健代表全国茶人前往马老住宅祝贺“茶寿”,并送上2022年新春的美好祝福!

谢世杰和熊慧玲夫妇首先为马老送上38朵红玫瑰、百合、康乃馨组合的精美花束,寓意:身体安康,阖家欢乐,也代表天下女茶人对马老“茶寿”的祝福。谢世杰书记非常关心马老的身体状况,当看到马老身体依然硬朗、思维依然敏捷的时侯,他代表巴蜀大地的宾朋故旧,敬仰马老的后学之人亲切地送上祝福,衷心地祝贺马老生日快乐!幸福安康!

谢书记高兴地说,德高望重的马老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岁月,您是从战争年代打拼过来的革命前辈,始终心系祖国,追求理想,执笔不辍,关注社会,关心年轻后学,不愧是四川的文化巨匠,巴蜀文化的‘活化石’,值得我们敬佩。

孙前先生代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香港)对马老108岁“茶寿”表达了衷心的祝福,并高度赞扬了马老具有的“俭、清、和、静”的中国茶人风范,是茶人的楷模。感谢马老对推动中国茶文化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四川和蒙顶山茶文化的建设做出的卓越贡献。随后,谢书记和孙前向马老献上全国茶人精心准备的寿礼:

青铜器工艺制作大师胡煥平特制(附拓片)的蒙顶山“中华茶祖宝鼎”(缩小版)“马识途108诞辰宝鼎”

雅安市兄弟友谊茶厂、非遗传承人甘玉祥董事长特别定制的“贺马识途先生108诞茶寿”茶饼

雅篆创始人、中国漆画工艺大师司徒华先生书“茶寿”斗方

著名书法家、汉画砖研究权威高文大师书“茶和天下”

满屋茶香,谢书记和孙前同马老交流了许多关于四川茶文化建设和川茶发展方面的情况,马老表示一定继续支持四川茶文化和四川茶产业的蓬勃发展。马老还说,作为四川老茶客,非常感谢组织上的关心和全国茶人的关爱,会坚持生命不息、探索不止的茶叶人生!

马老签捐赠协议(马老家人供图)在前一日(1月4日),“马识途文学奖”捐赠签约仪式在四川大学江安文科楼举行。据悉,在此次捐赠签约仪式上,马老把今年6月书法展所得50万元全额捐出,再次助力同学们的文学梦。至此,“马识途文学奖”由马识途先生个人捐款部分达到386万元。“马识途文学奖”设立以来,已经奖励扶助了153位川大学子。

据了解,马识途大师曾经写过一篇散文《四川的茶馆》,书中对四川茶馆的历史文化、功能作用和它的发展变故做了细致、深刻的描绘。2010年发表在《茶博览》第9期。马识途作品《夜谭十记》中《盗官记》(曾被改编为电影《让子弹飞》)六子吃凉粉的那段,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四川故事,便是取材于茶馆龙门阵。及续作《夜谭续记》仍援原例:内容为四川十来个科员公余之暇,相聚蜗居,饮茶闲谈,摆龙门阵,以消永夜。由此可见马识途大师对四川茶和四川茶馆文化的了解与钟爱。

2009年,雅安市政府邀请马识途先生为蒙顶山茶题字,作为“蒙顶山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马识途先生用隶书体所题的“蒙顶山茶”四个字,稳重大气,体现了蒙顶山茶悠久的历史和发展潜力。

马老题“千山都看霜叶红,独有蒙顶一片金”

马老为宽和茶馆题“宽和”

马老为成都著名茶庄题字“榜上有名”

题孙前著《英茶行日记》扉页

马识途老先生的名字,源自成语“老马识途”,是著名作家、革命家、书法家、诗人。1915年生于四川忠县;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国文学系;历任鄂西特委书记、川康特委副书记,四川省建设厅厅长、省建委主任,中国科学院西南分院党委书记,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四川省人大副主任,四川省文联主席,四川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理事等职;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清江壮歌》、《夜谭十记》(电影改编成《让子弹飞》)、《沧桑十年》,纪实文学《在地下》,短篇小说集《找红军》《马识途讽刺小说集》等,2020年、2021年还连续出版两本新书《夜谭续记》和《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

108岁为何称茶寿?

古人将“茶”字趣解,赋予其美好吉祥的含义。“茶”上中下三部分可分为草字头、“人”、“木”,三部分,人在草之下,木之上,为“茶”,爱茶人将其解为,人在草木间,孰能不饮茶,也是倡导回归自然的意思。用“茶”字象征长寿,“茶”的草字头和“廿”相似,中间的“人”和“八”相似;下面的“木”可分解为“八”和“十”。将“茶”字分解出来的“廿”、“八”、“八十”,加起来是108,古代文人便把108岁的老人称为“茶寿老人”,久而久之,“茶”字被用来代表长寿的意思。

来源:天下茶友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什么要多喝茶,看看"茶"字就知道了

茶,人在草木间,是最方便接近自然的方法。也是人与自然最完美的结合。

自“茶”字被普遍使用后,古代文人便对“茶”字有了不少趣解。

古代“茶”字都是写为“荼”。何时少了一横的呢?

那是在唐代开元年间编的一部《开元文字音义》,由唐玄宗作序,书中改“荼”为“茶”。

皇帝代序的书有字为证。经过一段混用时期,“茶”便完全取代了“荼”字。陆羽撰写《茶经》时,一律写作“茶”。

“茶”字,它有使人回归自然之意。

“人”字在草字头之下,“木”字之上,意为在草木之间,表示人类本是自然中的一部分,应回归自然。

明代著名画家唐伯虎对此理解颇深,在他以谜会友的趣闻之中,有此记载。

一天,祝枝山刚踏进唐伯虎的书斋,就要品茶猜谜,唐伯虎笑着说:“我这时正巧做了四个字谜,你要是猜不出恕不接待!”

说完,徐徐吟出谜面:“言对青山青又青,两人土上说原因;三人牵牛缺只角,草木之中有一人。”

不消片刻,祝枝山就破了这谜,得意地敲了敲茶几说:“倒茶来!”

原来这四个字谜正是:“请坐,奉茶。”

更为有趣的是,相传古代江南一座寺庙住着一位嗜茶如命的和尚,与寺外一食杂店老板是好友,平常喜欢咬文嚼字,以谜会话。

忽一夜,老和尚茶瘾、谜兴齐发,就遣哑巴小和尚穿上木屐,戴着草帽去找店老板取一物,店老板一看小和尚装束就迅速取茶叶一包叫他带去。

原来,这是一个形象生动的“茶”字,头上戴草帽暗含“艹”,脚下穿“木”屐为底,中间加上小和尚“人”,组合即是个“茶”字。

以此故事形式诠释“茶”字之谜引人入胜,加之巧构的悬念,更令人兴味盎然。

茶使人健康,茶使人长寿。

国人因而一直以“茶”字作为长寿的象征。巧合的是茶字以草字头,与“廿”相似,中间的“人”字与“八”相似,下部“木”可分解为“八十”。

“廿”加“八”再加“八十”等于一百零八岁。所以把一百零八岁的老人称为“茶寿老人”。

久而久之,许多人便将“茶”字代表长寿。

来源:莫道茶事,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72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