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字的匾额

找到约25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赵州法语“吃茶去”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

(《吃茶去》杂志)日本最早记录“吃茶去”公案的大概是道元(1200-1253)的《正法眼藏》。《正法眼藏》是道元讲经说法的论集,是日本曹洞宗最重要的经典。原著共95卷,是日文和汉文交错的文体,其《家常》篇曰:

赵州真际大师,问新到僧曰:“曾到此间否?“僧曰:“曾到。“ 师曰:”吃茶去!”又问一僧:”曾到此间否?“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院主问师:”为甚曾到此间也吃茶去,不曾到此间也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

这段公案中,赵州从谂禅师说了三次“吃茶去”,故又称“赵州三吃茶”,也称“赵州吃茶去”,在日本禅界、茶道界流传十分广泛。

但是,对“吃茶去”三字的解释,历来有较大的分歧。意见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对“去”字的理解上。我们不妨比较一下几部较有权威的辞典的解释。

《角川茶道大事典》(角川书店出版)和《茶席禅语大辞典》(淡交社)认为,“吃茶去”的“去”是加强语气的助词,没有意义。《原色茶道大辞典》(淡交社)也认为,“去”是构成命令形的助词,因此“吃茶去”就是“お茶を召し上がれ”,即中文“请用茶”之义。

《禅语辞典》(思文阁出版)等辞典把“吃茶去”的“去”解释为“ 离开” 的意思,因此把“吃茶去”三字解释为“お茶を飲んで去れ”,意即“吃了茶退下吧”。也有人把“吃茶去”解释为“お茶でも飲んで行け”,相当于中文的“吃了茶去吧”。

松村明编《大辞林》第三版(三省堂出版)则把“吃茶去”解释为“お茶でも飲みに行け”,译成汉语应是“去吃吃茶啥的吧”。显然,这种解释比较符合中文的原义。

这里的不同解释,存在吃茶场所的问题。按照前边两种解释,说话和喝茶可以在同一地点。而若按《大辞林》的解释,说话的地方和喝茶的地方应该不在同一地点才讲得通。究竟赵州和尚要人何处“吃茶去”,成了许多日本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问题。因此,日本茶道文化学会会长仓泽行洋先生在拜访柏林寺拜见净慧法师时,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吃茶去’,是指两位新到的在现场品茶,还是说到另外一个茶寮去品茶。”(见《禅》2004年第五期)净慧法师的回答也颇有禅意:“来和去并不一定代表空间的转移,而是代表一种心态的转换,从分别心转到无分别心上来。”净慧法师的回答让仓泽先生非常满意。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吃茶去”三字本身并无难解之处,但仓泽先生却说为这三字“曾经多少年来苦于不能理解”,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日本人历来对“吃茶去”的“去”字存在不同解释的缘故。

(图注:京都的茶饮店“吃茶去 京极”,是日本煎茶道二条流的教学点)

日本人对“吃茶去”字面的解释虽有分歧,但对“吃茶去”公案的禅意的理解却基本上是一致的。例如《茶席禅语大辞典》解释说,赵州和尚说的“此间”,字面上好像是指赵州所在的场所,但实际上是指一种“觉悟的境界”。赵州和尚对已到这种境界的和未到这种境界的都同样说“吃茶去”,体现的是赵州和尚不分贫富贵贱、圣俗贤愚,都一视同仁的“平常心”,蕴含的是“日常即佛法”的禅机。“吃茶去”的这种精神在日本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图注:静冈县挂川城二丸茶室,是市民茶道活动的场所)

日本的茶道家认为,千利休的茶道思想和“吃茶去”的精神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日本茶道圣典《南方录》云:“须知所谓茶汤,无非就是煮水、点茶、饮茶而已。”千利休的这种茶道思想被认为“恐可合乎赵州之意味”。因此,日本茶室内经常用“吃茶去”三字作为“一行物”挂轴的禅语。比较有名的有京都大德寺聚光院所藏的临济宗禅僧传外宗左(1608-1675)所书的“吃茶去”挂轴。尤其是煎茶道,不仅有在茶室内挂“吃茶去”挂轴的,还有在门口挂“吃茶去”小匾额的。京都宇治黄檗宗万福寺内的有声轩是全日本煎茶道联盟的茶室,门上小匾额的“吃茶去”三字是黄檗山第21代管长中村弘道所书;大阪府吹田市中西大庄园内的煎茶室拱形门上的“吃茶去”小匾额则是黄檗山第54代管长林文照的墨宝。“吃茶去”似乎成了日本煎茶道的一张名片。

(图注:黄檗山万福寺有声轩是全日本煎茶道联盟专属茶室)

“吃茶去”法语在日本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茶道界,还涉及到各种行业。一些茶饮咖啡馆的店名往往会冠以“吃茶去”三字。例如东京日本桥人形町有个咖啡馆名叫“吃茶去快生轩”,店里店外多处挂有刻写着“吃茶去”字画或小牌匾。著名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在小说《新参者》中写到了一个名为“吃茶去”的咖啡馆,根据该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曾在这里取景拍摄,使这家创业于大正八年(1919)的老字号咖啡馆进入了全国的视野。东京车站的“吃茶去万历龙呼堂”是一家日本料理店。新潟县有家食品公司生产的羊羹被取名为“禅味吃茶去”。有的陶艺作坊、和服沙龙也取名为“吃茶去”。冈山县有个瑜伽道场叫“吃茶去”,还有个为残障人士服务的机构也以“吃茶去”冠名;琦玉县某高中同窗会以《吃茶去》为其会刊的刊名。“吃茶去”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茶饮的范围。

经历过经济高度发展、物质极其丰富而精神相对贫乏的社会病折磨的日本人,在痛苦的探索中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法宝----“吃茶去”。这和事实上喝不喝茶没有关系。在许多日本人的心目中,赵州法语“吃茶去”代表了一种平常心的生活态度和slow life(慢生活)的生活方式,他们把成为生活禅的实践者作为自己的生活理念和人生目标。把“吃茶去”三字用于店名、刊名和食品名等看似和修禅、饮茶无关的各种名称,正是他们倡导生活禅、追求赵州法语“吃茶去”的崇高境界的一种表达方式。

【摘自2016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曹建南(上海)】

拜山崆峒,最后还是为了让我知道这座山的茶故事

35.56° N, 106.53° E甘肃平凉崆峒山Thursday.April.11

第一次听说崆峒山这个名字是在金庸的《倚天屠龙记》里面,金庸的作品我原著看得少,拍成的电视剧倒是全部刷完了的。影视作品往往要更加突出主角光环,所以为了突出主角,很多名山大派都被演绎成了陪衬。还记得崆峒派里面那个练七伤拳的老头,败在了张无忌的七伤拳下,之后张无忌将拳谱的核心机密当众朗诵了出来。这对于一个老江湖而言,简直是无地自容的。金庸虚构的武侠世界里得罪了不少西部名山,峨眉、青城被黑得够呛,后来他为了还原真相,为这些名山先后题写了不少正本清源的条幅。此前我在网上见过他老人家给崆峒的题词——“崆峒武术,雄峙西陲”。从平凉上崆峒路途不那么遥远,今天上山的目的也很纯粹,不带任何目的,就是闻名而去,看看崆峒的风貌。


崆峒山道上


平凉市区的人口并不是那么密集,这个季节也不是拜山的最佳时机,所以去往崆峒的一路上,我没有遇到别的什么人。到山门售票处的时候视线里空空如也,工作人员关着玻璃窗在里面打瞌睡。我找不到上山的路,于是只能选择乘坐缆车。在缆车上,邂逅了一对银川过来的情侣,他们是专程到崆峒旅行的,男的是个飞行员,喜欢户外和出行,聊起草原和雪域,他就特别来劲儿。但此刻,他们和我一样,感觉崆峒是个异常神秘的所在,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塔寺,塔顶长青松


从缆车上下来,过塔寺,没几步路就到了中台。塔寺以一个古塔为中心,古塔顶部竟然生长着一棵松树。站在塔下仰望,蔚为壮观。中台是整个崆峒的中心广场,有商贩,有舞台,有服务中心,还有可以直达山下的摆渡车。围绕广场两边,商贩设置了可供游人休息的区域,桌子上摆放着方便面和八宝茶。平凉人喜欢用盖碗冲泡八宝茶,八宝茶的配方很简单,红枣、枸杞、冰糖之类的,装在盖碗里用保鲜膜一包裹,你要喝,拆开了给你冲上水就行了。这种八宝茶在平凉很常见,所以难怪最近在城里遇见很多副食店大门上都写着出售“糖茶烟酒”的字样,在内地我们见得更多的是名烟、名酒、名茶。甘蔗、茶叶、烟叶乃至在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已经被禁止了的鸦片罂粟,这些植物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并且一度影响着世界格局。


山中休息处的方便面与八宝茶

平凉城里的糖茶烟酒副食店

在东部地区,大家不会刻意的去强调糖的摄入了,因为日常生活里摄入糖的机会太多了,以至于现在很多人的身体还需要有意识的去控制糖的摄入。我点了一杯八宝茶,坐在海拔1880米的平台上,西风干冷,早春里虽然山花已经盛开,但林木与裸露的山脊难掩苍凉的本色。一杯八宝茶,容纳着黄土高原上的孕育,暖暖的,甜甜的,确实很惬意。在中台广场边,金庸题写的那个条幅被刻成了碑,立在那里。碑的背后就是崆峒山的腹地,从那里进去,可以进入古建筑群,可以攀援顶峰。


中台金庸题字处

山门

上天梯


从中台进去,穿过朝天门,连续攀爬几个“之”字形的山梯就抵达了上天梯,那是上山的一条必经之路,直线距离很近,但坡度很大,很多人站在山下望了一下就却步了。从山上下来的人也是双手紧紧拽着铁链,步履随着阶梯小心谨慎的移动。尽管如此,但选择上去的人依然还是很多。因为在天梯的中部,有一个让崆峒引以为荣的所在。传说,当年赢得天下的黄帝曾经造访崆峒,并且在那里问道广成子。华夏文明的始祖在那里留下了痕迹,后来的秦皇汉武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纷纷登上了崆峒。司马迁为写《史记》也专门跑了一趟崆峒,那里还留存着中华民族早期的记忆,所以当年左宗棠在朝堂上的坚持是正确的。


茶路行者在黄帝问道广成子处

危崖处的崆峒山古建筑

崆峒的建筑都在危崖险峰处,醒目,壮美,在云遮雾绕之间沾染着仙气。山上的古建筑很多,以明代的遗迹为最。牌坊碑刻,木楼城堡,往往依山开凿的时候将山石崖洞巧妙的融为了一体。山上有修行的道家人,心气平和,仙风道骨,望着登山客疲惫的倦容,他们安然自适,仿佛与世俗生活在两个世界。上天梯的顶部有所谓的皇城,其意涵是明朝的天启皇帝赐了一块匾安放在这里。


崆峒道人

天启皇帝赐匾处


过皇城后走3公里左右的山路,有崆峒山地质博物馆。岩石、植被、水源,那些比人类历史悠久得多的遗存被人类定义之后陈列在里面。展馆里介绍了崆峒的各种矿藏,最吸引我的还是一个玻璃容器里装的水,前面牌子上写着地热水。左宗棠在柳湖发现的那口三九天不结冰的暖泉大概就是地热水吧!


崆峒山地质博物馆

博物馆里展出的地热水


至此,崆峒的精华部分已经差不多观览殆尽,但是在景区各要道的全景图上,从中台下去不远处有一个叫“茶庵寺”的地方,既是寻茶之旅,自然是不能轻易放过带“茶”字的地方。于是我放弃了地质博物馆门前乘车的机会,原路返回中台,直奔茶庵寺而去。


茶路行者在崆峒山道上


茶庵寺需要从中台左侧下去,顺着曲折的山道一路前行,下行约1.5公里,在一个无人的山坳里就有建筑物隐隐出现了,我快速冲上前去。山门修缮一新,我没来得及细看,就径直走了进去,里面的空间很大,庵寺里的师父正在做晚课。他见我来,慈眉善目的脸上露出了热情的微笑。我随即便问道:“请问师父,我们这个寺庙与茶有什么关联呢?”


留守茶庵寺的僧人


他一时语塞,但随即又反应了一下说:“这个事,我师父应该知道得更准确更详细一些,这样子,留一个您的电话,等我师父出关,我问了打电话讲给您。”出家人不打诳语,他这种热心审慎的态度让人感动。我围着寺院转了三圈,把每一处有文字的地方都浏览了一遍。佛弟子的捐修功德碑,重修茶庵寺记这些重要的文字里都没有讲明此地与茶有什么关系。于是只能带着遗憾离开,一切等老法师出关以后再详细解开。


茶庵寺

重修茶庵寺记,提到茶庵寺毁于同治年间的兵事


从茶庵寺下山,山道逾3公里,等抵达山麓我才发行,茶庵寺正是步行上山的小道所在。这条道掩盖在丛林里,我上午上山时竟然没有发现。时近六点,早上来的时候瞟了一眼末班公交是6:00,显然是赶不上了。夕阳西下,湖光山色里,就我一个人在行走。山下的道路很宽,随山势蜿蜒,一路走过去,惊扰了很多在路边晒太阳的松鼠。等转过一个路口,遇到一个骑行的女子。她骑得很慢,带着个遮阳帽,帽檐上写着“崆峒山”,我猜测她是景区管理员,于是上前搭讪。


掩盖在林间的山道


她是平凉旅游局的,负责服务崆峒山景区,天气好的时候下班会在这条路上骑自行车玩。几句话一聊感觉挺投缘,于是我又忍不住向她打听起了茶庵寺的来历。没想到,此前她曾从老主持那里听到过。


传说,唐朝年间,有个姓魏的大户人家,生养了6个女儿,前面5个都嫁给了当朝的达官显贵。唯独第6个女儿,生性叛逆,博览群书,看透了世事红尘,慢慢地与原生家庭的那种生长环境越来越疏离。最后她选择了离家修行,经过一路奔波抵达了崆峒山。崆峒山上修行的多为和尚道士,不方便收留女徒,于是塔院的老和尚将她安置在了石月峡的山坳里。正好那里住着一个比丘尼,于是她们两个在那里搭建了草屋,结伴修行。石月峡的山坳是信徒进山的必经之路,每每山上做法事,就有成群结队的信众从这里上山。当走经她们修行的草庵时,人困马乏,于是都会坐下来吃点干粮喝点水。她们俩也热情主动的招呼往来信众,最后还在草庵前提前煮好热茶以供上山的香客饮用。久而久之,石月峡草庵处比丘尼的热茶远近闻名。后来山上为她们两个修建了寺院,他们给山上的老和尚建议新修的寺院就叫“茶庵寺”。山上的师傅同意了这个名字。从此,这个名字就从唐朝叫到了现在。


从外面看“茶庵寺”山门,名字已改为“茶禅寺”

从里面看依然是“茶庵寺”


现如今,山上没有修行的比丘尼了,所以茶庵寺山门向外的匾额改成了“茶禅寺”,但里面依然还保留着茶庵寺。那位姓魏的比丘尼叫魏静,民间宗教往往口口相传,很多信息都湮灭在了时间里。但“茶庵寺”这三个字没变,依然还可以引发人的联想。我一开始很自觉的将其与茶联系在了一起,看来是没错的。现如今,在崆峒山上,每到一处可以让游人休憩的地方,都会有小摊贩摆出八宝茶迎客,虽然是付费,但价格公道,冥冥之中感觉大家还依然传承着茶庵寺的古风。幸而崆峒山并不产茶,不然魏静肯定会被封为“茶神”。


崆峒山下蜿蜒的公路


与那位女子一同走到山脚,夕阳已经在天边留下了一抹绚烂的色彩,一天的时光交给了崆峒。那位热心女子担心我没法回平凉,于是陪我一起等车。空荡荡的站台上,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原,在太阳落山之际,山间的风异常阴冷。崆峒距平凉十多公里,我尝试用了所有的打车软件,几乎都没用,在滴滴上给出租车司机发50块钱红包都没人接单,宽阔的公路上空荡荡的,没有一丝汽车马达的声息。那女子说陪我到崆峒镇上去看看,正说着一辆公交车从远方驶来了。是进城的车,我问司机还走吗?司机说当然要走。牌子上所谓的末班车其实是城里发车的时间,最后一趟其实是7:00。


夕阳黄昏,可以看见远方的平凉城


旅途中就是这样,有些朋友刚认识就要说再见,不过每一次相遇都像似有上天的刻意安排。那个面容姣好,带着大西北淳朴气质的女子在今天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出现,其实就是为了让我知道茶庵寺,让我这个茶路行者明白,崆峒山与茶的那些故事。只是故事里的情节和湖南安化茶亭以及风雨廊桥上发声的事很像!



祝福在路上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与宣传部部长助理 董俐妤:背上行走的勇气,带着千万事茶人的梦想,踏上万里茶路。放眼望千年,梦回那朝夕,待归来时,杭州约茶。

湖南高马二溪茶业有限公司湖南省张家界市总代 王明福:祝万里茶路行圆满成功,收集更多黑茶文化对群众生活的影响,祝参加此次活动的工作人员安全健康完成任务。

安化归来茶舍二当家 刘凤莲: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四川省蒙顶皇茶茶业公司副总经理 龚开钦:盛世壮举,重塑辉煌。

成都花茶研究会会长 林明:祝福洪漠如先生行走万里茶路,传播中华文明,茶香飘世界。

《茶神传奇》读后:执着茶事的制茶工匠

  刚翻《茶神传奇》,原以为随便浏览一下即可。然,读完小说前面的序之后,我开始认真起来。读着读着,我被书中茶神张廷晖执着茶事的精神感染了。掩卷沉思,我又被《茶神传奇》一书无形的文化自信的力量潜移默化了。

  我非常赞同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会长陈绍军在《茶神传奇》一书序中写到的那句话:“北苑,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茶神传奇》一书,志高先生围绕皇帝笔下的建州北苑御茶园这一特定地域为写作背景,写出了茶神张廷晖志存高远、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制茶工匠形象。作者把唐宋多位皇帝和数百位顶尖文化名人点赞北苑辉煌而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张公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读之,给人的第一感觉便是作者对其家乡有着一种极高的文化自信和爱恋之情。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正需要有更多这样的作者去发现、挖掘地方的历史文化来提振民众的自信心,以正能量去助推地方经济的发展。

  茶神张廷晖,子承父业,开拓进取。933年,他将凤凰山方圆三十里茶园献于闽王,闽王封他为“阁门使”。在官方扶持下,张廷晖在蒸青碎末茶向研膏茶、蜡面茶演变发展中做出了诸多贡献。宋咸平年间督造官茶的漕官褒念张公献山建园,制焙御茶功绩,奏请颁诏在御茶园内立庙祭祠张公。于是,朝廷加封已故百年的张廷晖为“美应侯”,赐匾额曰“恭利”,勅令建“恭利祠”祀之。后累加“效灵润物广佑侯”,进封“济世公”,封张廷晖妻范氏为“协济夫人”。然岁月无情,在历史的更迭中,张公形象在人们记忆里渐次模糊。吴志高先生倾三年心血,史海钩沉,民间采访,以时间为顺序,以同行打压、政局动荡、土匪侵扰及开拓茶叶贸易为焦点,以张公种茶焙茶讲茶售茶事迹为明线,以缠绵悱恻的爱恨情仇为暗线展开故事情节,通过复杂的矛盾冲突,全方位多角度反映茶神的历史功绩。正如《茶神传奇》一书背面所言:“为利忙,为名忙,忙里偷闲情断北苑凤凰山,情燃烧,悲欢聚散人生路,有情有爱有担当,强欢成爱,爱过恨过,随缘了,伴平生;天下乱,黎民苦,夹缝求生半儒半商亦艰难,济苍生,铁蹄底下寻茶路,一芽一叶总关情,春来秋去,匠心独运,换来了,蜡茶香。”作者还运用想像和推理,演绎张公志存高远、执着茶业、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半儒半僧、半官半商和关爱茶农的形象,完成了这部长达近36万字的长篇小说——《茶神传奇》。

  传记文学注重求实的科学精神,她必须以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描写对象,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必须符合史实,不允许虚构。虽然在局部细节和次要人物上可以运用想象或夸张,作一定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也必须符合人物性格和生活的特定逻辑。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以虚构为主的小说。所写的人物生平经历必须具有相当的完整性。《茶神传奇》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不是纯粹的人物传记。但志高先生却能本着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和写作的严谨性,在“虚”与“实”的处理上,达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

  《茶神传奇》极富知识性和故事性,极富历史感和时代感,是一部文学性和学术性并重的作品。书中人物塑造活灵活现,并将知识性与故事性融于一体,让读者在阅读中跨越时空神游唐宋时期古建州美丽山川。正如《茶神传奇》一书背面文字所言:“如果你想了解华夏茶文化,你不能不了解北苑茶文化,因为北苑御茶园辉煌历史长达458年。《补茶经》:‘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如果你是爱茶人士,你不能不了解茶神张廷晖,因为茶人死后称之为神,有名有姓有号,有朝庭授勋,有皇帝敕令建祠,有庙宇留存,有民间祭祀膜拜,张公可谓是千千万万茶人之翘楚。”其实,我以为还应补上一句,“如果你想了解古建州文化,你不能不读《茶神传奇》,因为书中大量介绍了古建州的美丽山川、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及文化特质。”值得一提的是,也许志高先生擅长散文写作(2016年10月他曾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过散文随笔集《老调子.老故事》)。因此,作者在介绍古建州时,多以优美的散文笔调描述,给人以阅读散文体小说的独特美感。

  “北苑,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张公既是制茶工匠更是百姓心目中的茶神。志高先生以其敏锐的眼光,在联合国大会宣布每年5月21日为“国际茶日”的次年将茶神张公事迹写成长篇历史小说,这对宣传中华茶文化和助推中国茶产业大有裨益。目前,全球产茶国和地区已达60多个,饮茶人口超过20亿。但愿《茶神传奇》一书能带给国内外读者更多的茶香。

  (作者为建瓯宣传部副部长,著有《神往建州》等。)

  来源:东南网

找到约21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