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畈灵山茶:何令通种茶金竹峰

婺源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境内山峦起伏,溪涧横斜,终年雨润风湿,云雾袅绕,是中国绿茶之乡,也是产茶历史悠久的千年茶乡。据唐代陆羽所著《茶经》记载:“歙州茶生婺源山谷”,宋代婺源的“谢源茶”被列为优质散茶之一;明代,婺源已有“四大名家”茶:溪头梨园茶、砚山桂花树底茶、大畈灵山茶、济溪上坦源茶。而其中的“大畈灵山茶”产于灵山之上的金竹峰,源于南唐(937-975年)国师何令通在灵山开园种植,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灵山位于婺源东北部,风景秀丽,因形似芙蓉,所以原名“芙蓉山”。这里四季云雾缭绕,风光旖旎,是礼佛悟道的好地方,南唐开宝乙亥年(975年)有昭明禅师由南泉来到芙蓉山,静心潜修,弘扬佛法。

何溥(922-1019年),字令通,号潜斋,晚号紫霞老人,是唐代益昌县令何易于的第五代孙,生于后梁均王龙德二年(公元922年)壬午三月三日子时,祖上从庐江迁居河南颖阴县,何令通试礼部第一名,仕南唐史院编修。后遇异人传授,钻研堪舆秘术,言祸福屡中,特拜南唐副国师。后因言牛首山陵不利,贬谪出京,到海宁(今安徽休宁)当了县令。在任期间,何令通勤政爱民,发挥自己堪舆术之长,为当地百姓服务,并传授堪舆之术。《休宁县志》称:“凡徽人葬地之善者,多为何国师所扦。”何令通的堪舆术后来一直在徽州传承。

后来,南唐被宋所灭,何令通也得到解脱,无意官场,决意归隐山水,他挂印而去,与友人结伴南行。当他来到婺源东北部的芙蓉山,见此处风光秀丽,山上有禅师传授佛法,于是决定隐居芙蓉山,拜昭明禅师为师,改名慕真,潜心修道。

在芙蓉山,何令通一边修道交友,一边改善生活环境。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何令通在芙蓉山上建“碧云庵”,广招弟子,传道堪舆,香火极盛。当时,饮茶逐渐成为人们待客之道。何令通发现这芙蓉山上有不少野山茶,他为了接待来庵中上香求佛的客人,使僧人坐禅修行时能够止静敛心,专注意境,他决定采制野山茶,供待客和自饮。芙蓉山上金竹峰云雾缭绕、山茶品质很好,用山泉水冲泡,香气四溢,滋味清醇,提神醒脑,深受来客和僧人的欢迎。

随着碧云庵的兴旺,来客大增,每年茶叶不够饮用。为扩大茶叶的产量,何令通决定人工种植茶树,他发动山上僧人,四处搜罗、挖来野茶树,移植于寺庙周围及金竹峰,开辟出一片片茶园,扩大了茶叶产量,保障茶叶的供给。在何令通灵山种茶、制茶、饮茶的带动下,附近村庄的百姓也纷纷种茶、饮茶,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

日常,何令通还通过饮茶,广交朋友。他结识乡人萧江六世祖江文寀,成为好友,常常邀请江文寀来芙蓉山上饮茶对诗,自得其乐。何令通还运用自己堪舆术的特长,为江文寀择地云湾(今江湾村),江文寀由旃坑马槽坞迁至云湾后,果然家族兴旺发达。江文寀为答谢老友,为何令通在芙蓉山扩建了碧云庵,并捐田六十亩,助庵资用。通过种茶、饮茶、交友,何令通将芙蓉山经营得风生水起,碧云庵名声大震,香火旺盛。

何令通卒于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己未十月十八,享寿九十八。据《婺源县志》记载:何令通圆寂之日,友人江文寀、叶文义来到碧云庵拜访何令通,见他正席跌坐,忽然火从心出,顷刻焚化,其徒收舍利为塔葬之。何令通在芙蓉山圆寂坐化后,人们尊称他为“何大真仙”,简称“何公仙”,塑像供奉在碧云庵,远近善男信女多来参拜,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碧云庵一时香火鼎盛,凡有祈求祷告,多有灵验,因此芙蓉山就在信众中得名“灵山”,一直延续至今,而何令通当年在芙蓉山上种茶传统也得到延续和光大。

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家住灵山东麓大畈村的汪鋐在京任吏部尚书,他归家省亲时,把经过历代僧人长期精心培育的灵山茶献给明世宗皇帝品尝。世宗见该茶色泽翠润,汤清味甘,问及缘由,龙颜大悦,当即钦赐“金竹峰”金字匾额,差人送至灵山悬于“碧云庵”大门上,并降旨定“金竹峰茶”为贡茶。从此以后,每年灵山金竹峰茶开园采摘时,地方官员都要来灵山举行隆重仪式,然后把细心掐采下来的幼嫩芽叶,精心培成贡茶快马送京,灵山茶也因此名扬天下。


来源:茶乡婺源→千年婺源 作者:吴精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