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与人生英文

找到约42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报人与茶(十)萧乾:人生下午茶

笔下有乾坤 壶中见精神

——报人与茶的风云际会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面对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有些人直接拿起了武器,而报人们则挥动起如椽大笔,一篇篇振聋发聩、激昂慷慨的文章见诸报端,成为唤醒民族灵魂、沸腾爱国情怀的利器。

提笔落墨之际,茶始终是报人们的精神伴侣。作为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茶历史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中华茶道一以贯之、传承有序。中华报人更是将茶道精神演绎得分外瑰丽,茶香不仅滋养了报人精神,他们还以茶为笔写春秋。笔下有乾坤,壶中见精神,报人的笔端汹涌澎湃的不仅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更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翘盼。

萧乾(1910—1999年)

萧乾(1910—1999年),北京八旗蒙古人。中国现代记者、文学家、翻译家。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长等。

1931~1935年间,萧乾和美国人埃德加·斯诺等人编译了《中国简报》《活的中国》等刊物和文学集。

1935年,他进入《大公报》当记者。1939年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师,兼任《大公报》驻英记者,是“二战”时期欧洲战场中国战地记者之一。

萧乾一生,在文学、翻译等领域均有杰出贡献。年轻时他是二战时期欧洲战场上的中外闻名的战地记者,晚年萧乾又是著名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

萧乾,原名萧秉乾,1910年1月27日生于北京一个汉化的蒙古贫民家庭。他在那篇知名的《茶在英国》文章中写到:“我虽是蒙古族人,一辈子过的却是汉人生活。

初抵英伦,我对于茶里放牛奶和糖,很不习惯。茶会上,女主人倒茶时,总要问一声:‘几块方糖?’开头,我总说:‘不要,谢谢。’但是很快我就发现,喝锡兰红茶,非加点糖奶不可。不然的话,端起来,那茶是绛紫色的,仿佛是鸡血。喝到嘴里则苦涩得像是吃未熟的柿子。所以锡兰茶亦有‘黑茶’之称。”

少年的萧乾读的是教会学校,一边读书,一边在学校开设的工厂里劳动,一直念到中学。

1926年,萧乾考入北新书局当学徒。

1929年,萧乾考入燕京大学国文专修班,在杨振声、沈从文等人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1930年,萧乾转入辅仁大学英文系,仍靠半工半读维持大学生活。

1931年6月1日,他与美国青年威廉·安澜创办了一份文摘性质的英文周刊《中国简报》(China in Brief)。

现存的《中国简报》第一至八期中,刊载有鲁迅、郭沫若、茅盾、郁达夫、沈从文等人著作。

1932年,萧乾将田汉《湖上的悲剧》、郭沫若《王昭君》、熊佛西的《艺术家》等话剧作品翻译成英文,发表于英文月刊《辅仁杂志》。

1933年,萧乾考入燕京大学英文系,后又转到新闻系。沈从文带他到林徽因的太太的客厅,进入那时候大师云集的时空。他记录那时候的茶会:“林徽因的健谈是有学识、有见地、犀利敏捷的批评……她从不拐弯抹角,模棱两可。我常常折服于徽因过人的艺术悟性。”

1935年4月,杨振声将萧乾介绍到《大公报》工作。1939年10 月, 萧乾受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邀请前往任教。同时,他继续为《大公报》撰写新闻通讯。

1940年,伦敦遭到德军轰炸,萧乾也看到了有绅士精神的伦敦人在死亡面前的镇定,秩序感,而且依然保持着该有的幽默,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他。

英国贵族妇女的下午茶会

他写到这时候英国人仍然离不开茶,“从二次大战的配给,最能看出茶在英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英国一向依仗是庞大帝国,生活物资大都靠船队运进。

1939年9月宣战后,纳粹潜艇猖獗,英国商船要在海上冒很大风险,时常被鱼雷击沉。因此,只有绝对必需品才准运输(头6年,我就没有见过一只香蕉)。然而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居民每月的配给还包括茶叶一包。

在法国,咖啡的位置相当于英国的茶。那里的战时配给品中,短不了咖啡。1944年巴黎解放后,我在钱能欣兄家中喝过那种‘战时咖啡’,实在难以下咽。据说是用炒橡皮树籽磨成的!

然而那时英国政府发给市民的并不是榆树叶,而是真正在锡兰(今斯里兰卡)生产的红茶,只是数量少得可怜。每个月每人只有二两。”

1946年,法国哲学家萨特和妻子波伏娃在一起喝茶

1941年,萧乾在东方学院任教期间曾开办过一个短期的训练班,为支援中国抗战的英国公谊会青年补习中文,介绍有关中国的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他出版陆续了五本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著作,即《千玄琴》《苦难时代的烛刻》《中国而非华夏》《蚕》《龙须与蓝图》。

在那个年代难以喝到的上等的茶与中国文化有着微妙的关系,他说:“那些年想喝杯地道的红茶(大多是‘大红袍’)就只有去广东人开的中国餐馆。至于龙井、香片,那就仅仅在梦境中或到哪位汉学家府上去串门,偶尔可以品尝到。那绿茶平时他们舍不得喝。待来了东方客人,才从橱柜的什么角落里掏出。边呷着茶边谈论李白和白居易。刹那间,那清香的茶水不知不觉把人带回到唐代的中国。”

1942年,他辞去了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教职,进入剑桥大学王家学院英文系读研究生,主修文学。东方学院提到萧乾:“他对中国学科的贡献,对中英文化关系的发展做出的努力,其实并不亚于他的学术研究和文学成就。他的这些努力和成绩,会使我们久久难以忘记他。”

他记录那时候的剑桥的茶会,“茶会也是剑桥大学师生及同学之间交往的主要场合,甚至还可以说它是一种教学方式。每个学生都各有自己的导师。当年我那位导师是戴迪·瑞兰兹。他就经常约我去他寓所用茶。我们一边饮茶,一边就讨论起维吉尼亚·吴尔夫或戴维·赫·劳伦斯了。那些年,除了同学互请茶会外,我还不时地赴一些教授的茶会。其中有经济学大师凯因斯的高足罗宾逊夫人和当时正在研究中国科学史的李约瑟,以及20年代到中国讲过学的罗素。在这样的茶会,还常常遇到其他教授。他们记下我所在的学院后,也会来约请。人际关系就这么打开了。”

1944年6月,萧乾放弃了剑桥学位,成为《大公报》驻英特派员兼战地随军记者,这是西欧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他随英军几次横渡过战火纷飞的英吉利海峡,到达过美、法占领区,进入柏林。他在《大公报》上开辟“话说当今英格兰”专栏,介绍英国战时生活的各个领域。

他记录英国人的顽强,茶会给人们的慰籍。“这里就表现出英国国民性的两个方面。一是顽强:尽管四下里丢着卍字号炸弹,茶会照样举行不误。正如位于伦敦市中心的国家绘画馆也在大轰炸中照常举行‘午餐音乐会’一样。这是在精神上顶住希特勒淫威的表现。另一方面是人际关系中讲求公道。每人的茶与糖配给既然少得那么可怜,赴茶会的客人大多从自己的配给中捏出一撮茶时和一点糖,分别包起,走进客厅,一面寒暄,一面不露声色地把自己带来的小包包放在桌角。女主人会瞟上一眼,微笑着说:‘您太费心啦!’”

1945年3月到10月,他先后报道了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会议以及纽伦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在此期间,他写出了《西欧堡垒观察哨》、《南德的暮秋》及《美国之行》等优秀特写。

他记录英国那些爱茶的“瘾君子”。

“北方人常说,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倒着。英国人在生活上最大的享受,莫如在起床前倚枕喝上一杯热茶。40年代在英国去朋友家度周末,入寝前,主人有时会问一声:早晨要不要给你送杯茶去。

那时,我有位澳大利亚朋友——著名男高音纳尔逊·伊灵沃茨。退休后,他在斯坦因斯镇买了一幢临泰晤士河的别墅。他平生有两大嗜好。一是游泳,二是饮茶

。游泳,河就在他窗下。为了清早一睁眼就喝上热茶,他在床头设有一套茶具,墙上安装了插销。每晚睡前他总在小茶壶里放好适量的茶叶,小电锅里放上水。一睁眼,只消插上电,顷刻间就沏上茶了。他非常得意这套设备。他总一边啜着,一边哼起什么咏叹调。”

1946年6月,萧乾回到中国。1948年8月,他加入了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的《大公报》起义筹备工作,并一起编辑中共地下组织的对外宣传刊物英文版的《中国文摘》,与左翼文化界同仁一起,致力于建设一种属于新中国的文化。

1949 年后,萧乾担任了《人民中国》的副主编。1951年初,萧乾参加了湖南省岳阳县筻口乡异常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并写出了英文长篇通讯《土地回老家》,曾载于英文版《人民中国》。在此期间,他也将一些西方现代文学作品介绍到中国。

文革结束后,他多次出访欧美及东南亚国家参加国际作家聚会,进行文化交流活动。1979年8月,萧乾应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作家创作计划”主持人聂华苓夫妇的邀请赴美,进行巡回讲学、参加文化团体座谈。1990~1994年,他与妻子文洁若完成了《尤利西斯》的翻译工作。

萧乾晚年写出了达五十余万字的散文、回忆录,出版了十余种著作,表达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沉的爱,对自己七十年生涯认真的思索。萧乾一生笔耕不辍,直到1999年初离世。

萧乾对中国文化的译作让西方人对中国有了更新的认知,他又将西方文艺作品传播到中国。他自称是“未带地图的旅人”,他在战火中体验多种多样的人生。

萧乾借用诗人的语言表达他对茶的推崇。“18世纪以《训子家书》闻名的柴斯特顿勋爵(1694~1773)曾写道:‘尽管茶来自东方,它毕竟是绅士气味的。而可可则是个痞子,懦夫,一头粗野的猛兽。’这里,自然表现出他对非洲的轻蔑,但也看得出茶在那时是代表中国文明的。以英国为精神故乡的美国小说家亨利·杰姆士(1843~1916)在名著《仕女画像》一书中写道:‘人生最舒畅莫如饮下午茶的时刻。’湖畔诗人柯勒律治(1875~1912)则慨叹道:‘为了喝到茶而感谢上帝,没有茶的世界真难以想像——那可怎么活呀!我幸而生在有了茶之后的世界。’”

为此,萧乾特别指出:“关于中国对世界的贡献,经常被列举的是火药和造纸。然而在中西交通史上,茶叶理应占有它的位置。”

来源:茶道CN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经》(汉英对照),让中国茶走向世界

《茶经》(汉英对照)

[唐] 陆羽 著,邱贵溪 译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点击封面立即购买

译者简介

Autumn

邱贵溪,男,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英语)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专家库入选专家,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在《中国翻译》《中国科技翻译》和《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若干篇有影响力的论文,主编《英汉双向法律词典》1部、《商务英语写作》及《WTO基础知识选读》教材2部,担任《茶知识100问》英文审校。在国际知名律师行孖士打律师行(Johnson Stokes & Master)工作1年,出访过近60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专事研究中华经典专著外译。

内容简介

Autumn

本书是唐代陆羽《茶经》的汉英对照本。本书按照原文、白话文译文和英译文编排,主要是方便读者阅读。《茶经》一共分为三卷十章,分别是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以及十之图。译者查阅了大量资料,对原文每个字句反复推敲,可谓精雕细刻。本书可以供茶文化研究人员、翻译人员、大学教师和学生,以及对茶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阅读。

目 录

卷上

Part One

一之源

Chapter One The Origin of Tea

二之具

Chapter Two The Tools for Tea

三之造

Chapter Three The Processing of Tea

卷中

Part Two

四之器

Chapter Four The Utensils of Tea

卷下

Part Three

五之煮

Chapter Five The Boiling of Tea

六之饮

Chapter Six The Drinking of Tea

七之事

Chapter Seven The Legends of Tea

八之出

Chapter Eight The Plantation Region of Tea

九之略

Chapter Nine The Omission of the Tea Tools and Utensils

十之图

Chapter Ten The Graphic Description of Tea

附录一《茶经》 中计量单位和换算表

Appendix 1 Units of Weights and Measures in The Classicon Tea with Conversion Table

附录二 唐代的十“道”和十五“道”一览

Appendix 2 A List of Ten“Dao” & Fifteen“Dao” in Tang Dynasty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序 言

Autumn

在中华民族1万年的文化史和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茶的发现和使用几乎可以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相比肩。每当我们看到“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和世界、禅茶一味”“中国茶,世界香”等表述时,我们知道中国茶不仅是一款饮品,更是承载了深厚中国文化底蕴的文化产品。饮茶是一种生活方式,茶道更是一门深邃的哲学。

唐代陆羽撰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这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世界的茶文化经典。《茶经》是一部茶学的百科全书,原文虽然只有9042字,但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植物学、史学、文学、药理学等学科。《茶经》不仅是一个研究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更是一把品味东方智慧、体验生活艺术的珍贵钥匙。然而,对于非中文读者来说,通过这扇窗口,探索并理解这部茶学经典却显得困难重重。虽然,之前有国外学者尝试翻译过《茶经》,但都不是全译本。今天,我高兴地看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邱贵溪先生历时3年,独自一人完成了这部巨著的英文翻译工作。邱贵溪先生有较深厚的英文语言专业功底,曾经主编过《英汉双向法律词典》,从事国际交流工作近10年,出访过近60个国家和地区,对中西方文化差异以及目标读者如何理解《茶经》有比较清晰的把握。邱贵溪先生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对原文每个字反复推敲,可谓精雕细琢。这一点,我们从《茶经》的英文书名、《茶经》10章的目录标题以及大量排比句的翻译可见一斑。

《茶经》译著的出版可以让非中文读者感受到这部经典著作的魅力。读者能够通过字里行间触摸到《茶经》的灵魂,深入理解其中的精神内涵,就像品味一杯香茗,让我们从喧嚣的世界里品味到生活的宁静、人生的深度和广度。

愿这部译著能在东西方之间搭建起桥梁,促进文化融通,促进民心相通。

刘仲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

2023年秋于湖南长沙

写在《茶经》(汉英对照)出版之际

邱贵溪

让我们把时间定格在2023年11月8日,因为这一天,本人翻译的陆羽《茶经》正式付梓了。我要特别致谢刘仲华院士为该书作序,两位书法达人袁雪山先生和蒋敏先生为该书题字。封面设计和腰封设计也是经过反复讨论并征求对色彩有研究的专业人士的意见,最后确定了用胭脂色和黄色,一改过去茶书封面“老三样”(茶树、茶器和茶叶)的设计模式。回想起来,真的是历经四年啊。

2019年5月,当时我校与上海市茶叶学会策划一个”名茶进名校”活动,其中的一个表演节目是七位学生集体朗诵卢仝的《七碗茶歌》,我想如果是中英文朗诵,那不是更有特色吗?于是就着手要翻译这首最有名的茶诗了。构思了很久,最后完成翻译是在一个上午,记得翻译的时候还再现了卢仝写这首茶歌的情景的。

9月28日的活动很成功,上观新闻记者的报道是以中英文朗诵卢仝七碗茶歌开篇的。后来湖南茶频道制片人吴怡霏和我聊天时说:“您既然能翻译茶诗,为什么不翻译《茶经》呢?”于是乎,做了文献检索,发现国外有人翻译过,但都不是全译本,国内也有人翻译过,看了一下书名和目录的翻译,觉得好像翻译得不够味,便萌发了翻译《茶经》的念头。

到了2020年初,武汉疫情爆发,大家都被封控在家,碌碌无为了好几天,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事,应该做点有意思的事情,于是启动了翻译《茶经》的工程,说工程一点不为过,因为后来经过的很多事情,真的像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考书健教授所说:“你是为了吃个樱桃,结果种了一片樱桃园。”

但愿读者在12月初拿到这部《茶经》时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因为这是第一部文言文、白话文、英文分段对照的《茶经》译著,也是一部值得读者收藏的《茶经》。

来源:茶频道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报人与茶(九)林语堂:向英语世界阐述中国精神

笔下有乾坤 壶中见精神

——报人与茶的风云际会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面对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有些人直接拿起了武器,而报人们则挥动起如椽大笔,一篇篇振聋发聩、激昂慷慨的文章见诸报端,成为唤醒民族灵魂、沸腾爱国情怀的利器。

提笔落墨之际,茶始终是报人们的精神伴侣。作为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茶历史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中华茶道一以贯之、传承有序。中华报人更是将茶道精神演绎得分外瑰丽,茶香不仅滋养了报人精神,他们还以茶为笔写春秋。笔下有乾坤,壶中见精神,报人的笔端汹涌澎湃的不仅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更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翘盼。

林语堂(1895~1976年)

林语堂(1895—1976年),福建龙溪(今漳州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

曾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等,曾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林语堂谈到的中国茶,有很多经典流传的名句,“只要有一把茶壶,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捧着一把茶壶,中国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这是一个真正沉浸在茶中的行家观点。

林语堂于1895年出生在闽南的漳州平和县,这里出产白芽奇兰,一种有特殊兰花香的乌龙茶。自小沉浸在龙江之畔、漳州港与这块中国工夫茶发源之地,他对于茶有着他人不能比拟的深度领悟。

作为那个时代的文化精英,林语堂开明而达观,犀利又温和,这样的性格或许正得益于茶的滋养。

漳州平和县林语堂故居

林语堂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等校任教,1966年定居台湾。他因《京华烟云》一书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这是一位著作等身的文人、报人,是痴茶人,也是一位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

林语堂将英文里的Humor音译成“幽默”,然后写下《幽默杂话》《论幽默》等篇章,他认为“没有幽默的文学和文化,思想和生活必将干枯和固化”,这是一个深远的观察。

他是一位生活艺术家,真实而达观,经历风雨的年代,却不世故老成,始终留赤子的天真。

聊到茶的时候,他风趣地形容“中国的烹茶饮茶方法不像日本那么过分严肃和讲规则,而仍属一种富有乐趣而又高尚重要的事情。实在说起来,烹茶之乐和饮茶之乐各居其半。正如吃西瓜子,用牙齿咬开瓜子壳之乐和吃瓜子肉之乐实各居其半。”

年轻时候的林语堂文字犀利,和鲁迅、周作人都是《语丝》上的主要写手。在鲁迅写《为了忘却的记念》之前,他就写下了《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所以这时候他的茶应该是他所说的“洁净”为第一义,在茶上的洁净,正反映了心灵的洁净。

他说到,“有茶癖的中国文士都主张烹茶须自己动手。一切手续都须十分洁净,茶杯须每晨洗涤,但不可用布揩擦。童儿的两手须常洗,指甲中的污垢须剔干净。”

“茶味娇嫩,茶易败坏,所以整治时,须十分清洁,须远离酒类香类一切有强味的物事,和身带这类气息的人。”

“因此,茶是凡间纯洁的象征,在采制烹煮的手续中,都须十分清洁。采摘烘焙,烹煮取饮之时,手上或杯壶中略有油腻不洁,便会使它丧失美味。所以也只有在眼前和心中毫无富丽繁华的景象和念头时,方能真正的享受它。”

林语堂和妻子一起喝茶

林语堂是一个乡村牧师的儿子,又一直上的教会学校,之后留洋读硕士、博士,在欧美住了几十年。他用英文完成了卷帙浩繁的著译,用西方的语言介绍中国的文化,为中国与欧美世界架起一座桥梁。

1934年《吾国与吾民》在美国出版,成为当年美国最畅销的书之一。一个中国人的著作,列入了年度十大畅销书榜单,可谓无人能出其右。

1937年11月,林语堂发表了《中国人与日本人》,他说了日本人的劣根性,在文章最后说日本已陷入了自我毁灭的无望战争中。

1938年,他又写下《美国与中日战争》,他批评了美国的所谓“中立”政策,其实是为日本人输送利益。他还写了《日本必败论》。在海外华侨的募捐活动中,每一次都少不了林语堂。多数美国人通过林语堂了解了中日战争。

1938年1月,林语堂编写了《孔子的智慧》。1942年,他著述《中国与印度智慧》。1948年,他又编写《老子的智慧》。林语堂还翻译和介绍了中国古代小说名著《老残游记》以及宋代话本小说和明清小说。

就像纽约艾迈拉大学校长说的:“林语堂——哲学家、作家、才子,是爱国者,也是世界公民,您以深具艺术技巧的笔锋,向英语世界阐释伟大中华民族的精神,获得前人未能取得的效果。”

林语堂有很多朋友,胡适、鲁迅、郁达夫,也有著名的女记者史沫特莱、诺贝尔文字奖得主赛珍珠。

林语堂在《茶与友谊》中说,“一个生活的艺术家所最坚持的第一点,便是凡希望要享受生活的,其必要条件,便是必须去寻找一些情投意合的朋友,而且要不殚麻烦地去增进友谊,保持友情,像一个妻子拉住她丈夫一样,或像一个高明的棋手跋涉千里去访另一棋友一样。这样的心旷神怡,周遭又有良好的朋友,我们便可以吃茶了。因为茶是为恬静的伴侣而设的,正如酒是为热闹的社交集会而设的。茶有一种本性,能带我们到人生的沉思默想的境界里去。”

“一个人在这种神清气爽,心气平静,知己满前的境地中,方真能领略到茶的滋味。”

林语堂在厦门鼓浪屿的故居

1933年至1936年是林语堂文学高产时期之一。除了撰写《吾国与吾民》一书,他同时还创办了三份中文刊物《论语》《人间世》和《宇宙风》。

他写下了知名的《中国新闻舆论史》,他称这是“公共舆论和威权在中国如何竞争、争斗的历史”。他把期刊的作用看得非常重要,认为“期刊是一个国家文化进步最好的迹象。”

文学的普通化是林语堂本人致力的目标,这就要求风格的简朴、口语化和充实。林语堂讲新闻的法则与法度,他记录的闽南工夫茶也是这样——根植大众却又足够精致。

“真正鉴赏家常以亲自烹茶为一种殊乐。茶炉大都置在窗前,用硬炭生火。主人很郑重地扇着炉火,注视着水壶中的热气。他用一个茶盘,很整齐地装着一个小泥茶壶和四个比咖啡杯小一些的茶杯。再将贮茶叶的锡罐安放在茶盘的旁边,随口和来客谈着天,但并不忘了手中所应做的事。”

“他时时顾着炉火,等到水壶中渐发沸声后,他就立在炉前不再离开,更加用力地扇火,还不时要揭开壶盖望一望。那时壶底已有小泡,名为‘鱼眼’或‘蟹沫’,这就是‘初滚’。

他重新盖上壶盖,再扇上几遍,壶中的沸声渐大,水面也渐起泡,这名为‘二滚’。这时已有热气从壶口喷出来,主人也就格外地注意。到将届‘三滚’,壶水已经沸透之时,他就提起水壶,将小泥壶里外一浇,赶紧将茶叶加入泥壶,泡出茶来。”

林语堂深谙烹茶饮茶的三昧

从这片土地出发,故乡的芬芳始终在他的心怀。林语堂既用他的眼睛观察、记录这个世界,用他的文字介绍中国,他对故土充满深情,他徜徉在草木之间,“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的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

来源:

茶道CN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1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