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与人韧

找到约117条结果 (用时 0.014 秒)

干货:口粮茶选择宝典

  

江西宁都的窨制荷花茶

中国茶就如中国菜一样,品类繁多、众口难调。虽称宝典,其实也只能是一些经验之谈。

如何选择口粮茶,对于老茶客来说如同自己要穿多大的衬衫喜欢什么样的内裤一样娴熟。

而对于那些一只脚刚踏入门槛说起茶还一头雾水、一脸懵懂的茶小白们;或者那些装了半桶水到处摇晃遇到棘手问题还要靠百度的茶小红们。如何选好口粮茶对他们来说很重要,毕竟茫茫人生总是波澜不惊,还要靠茶续命。

口粮茶口粮茶,入口之粮,内涵第一。选口粮茶不是选女(男)朋友,颜值并不是最重要(当然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谁都喜欢)。

选择口粮茶的第一要素,就是选择自己喜欢喝的。选择自己喜欢的香气,选择自己喜欢的滋味,最后还要掂量一下自己的钱包。

选喜欢的女(男)朋友我们要选有气质与品味的,选茶也一样,茶叶一定得有“气质”与“品味”,“气质”是香气,“品味”是滋味。

就是选择自己喜欢的香气、自己喜欢的滋味。

定好“择偶”标准后,我们再理一理很容易犯的错误。

黄山猴坑的猴魁

1、一般来说便宜没好货,但也不绝对。按市场照角度来说成本越低卖价才越低,但不乏在市场源头遇到一些质优价廉的好茶,市场信息总是不对称的时候多,很多源头好茶经过一层层流通环节才能到消费者手里,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如果你掌握了源头信息,就有可能找到便宜的好茶。

2、一般来说贵的一定是好货,但也不绝对。茶叶的贵分为两种,一种是物以稀为贵的原料贵;一种是获过XX奖、XX十大名茶之一等外在荣誉与知名度的高附加值的贵。两者商品价值都有泡沫,但前者毕竟是有贵的理由,后者只是拿个茶样去参赛,获奖了与他家其他茶品无关,但他家出厂的都会打上“获得XX大奖"等字样。

3、相信原产地,但不迷信。我以前总感觉只有重庆的火锅最好吃,出了重庆哪里的都不地道;现在去吃海底捞感觉哪里的都一样。谁都知道龙井要选西湖龙井、毛峰要选黄山毛峰、岩茶要选武夷山正岩、单从要选乌岽山、普洱茶要选知名山(寨)。没错,这些地方都出一流的好茶,但并非一定全都是最好的茶。如有新昌产地的龙井胜过西湖产区的、有祁门产区的毛峰胜过黄山风景区的、我喝到过比同级别岩茶品质更好的邵武岩茶、好喝的鸭屎香雪片乌岽山上根本没有、很多产地不知名的普洱茶与知名山(寨)茶不相上下........

4、跟对人,多喝茶。小时候跟乡下的土拳师学武,当时对他们佩服得五体投地,长大后才知道他们太三脚猫;小时候只认得家乡的龙井茶,以为天下只有这种茶是最好喝的,以后才知道天下好喝的茶多了去了。跟对人是让你能够喝到更接近高品质的茶,不至于尚未入门就被带歪;多喝茶是为了增加你的视野和经验,不至于坐井观天、牖中窥日。

有人问,口粮茶有价位区间吗?其实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人分三六九等,各有喜好恶憎。年薪百万的跟年薪十万的消费观肯定不同、我和杰克马的消费水准肯定不同。所以,口粮茶也应人而异,应口感喜好而异,应财务自由程度而异,应各种条件影响而异。

以当下的物价指数和普罗大众的消费水平来看,只要每市斤售价在100到1000之间的茶叶我们都可以将它纳入口粮茶范畴。当然,如果你是996,也不妨碍你去买30一斤的茶;如果你是高富帅,也不阻挡你喝3000以上一斤的茶。

所以,什么价格区间的茶算口粮茶其实是没有绝对定义的。

既然说是口粮茶选择宝典,那就得学会认识茶叶,认识的越多选择才不容易出错。万物皆有规律,规律与事物的结果成正比,虽然也没绝对。茶叶也一样,任何茶叶的选择(包括口粮茶)都以季节、产地、品种、工艺这四个标准为参照。

湖北秭归的群体种

一、季节春花秋实、夏茂冬眠,每一种植物生长都有自己的生长时令,茶叶也是如此。我国地域辽阔,从北纬18度到38度横跨几千里间都产茶,最早的海南白沙绿每年腊月间就可以品尝了,传统意义上的春天都没到,当然海南也没有春天;最迟的崂山绿至少要五月初才开采,都到立夏了。

每一个地方名茶都有自己的采收节气,早了或迟了总有不妥和不好的地方。

如西湖龙井群体中正常在三月底清明前几天才上市,如果你三月初就买到了那肯定不对了。

如武夷山正山小种,桐木关上气候寒冷,正常每年的茶青采摘要到五月上旬和中旬,如果清明时节有人向你推销正山小种新茶那肯定是假的了。

如有人跟你说这是乌岽山顶的雪片,那他一定是在撒谎或是无知,乌岽山上的茶树深秋后早就休眠了,哪里还有茶叶可采,雪片只有海拔较低的地方才有。

我们会发现这些年的采茶季节已经变得越来越早,这是因为一些江南茶区的特早生品引种到了西南茶区,如今年立春前就开始采摘的贵州六盘水、立春日开始采摘的四川筠连,都是浙江引过去的乌牛早品种。

请大家记住一点,茶叶的“早”与“品质”未必成正比,每个产茶地都有自己的产茶季节,超出当地正常产茶季节的茶品尝尝鲜可以,但不宜选择作口粮茶。

二、产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茶。农产品讲究道地,茶叶当然也是,所以才有原产地理标志,才有各地名茶的产地特色。

如同样的品种,浙江新昌本地的龙井茶外形扁平、光滑,芽叶粗壮、色泽黄绿,炒豆香明显。而从四川、贵州等地过来的“龙井茶”外形似扁平却不光滑,芽叶略显干瘦,色泽暗淡,香气不显,工艺水准天差地别,放在一起一眼就能看出云泥之分。

浙江新昌的龙井茶

四川名山的“龙井茶”

如桐木关出产的正山金骏眉都是以本地菜茶茶芽为原料,干茶外观特征芽头紧瘦、微微卷曲、黑色居多,一些芽尖上略带金黄、通体油润。而那些全黑、全褐或全金黄的芽茶肯定不是桐木关的。桐木关金骏眉香气为天然的果香、花香、蜜香、玉米甜香,且持久悠长,闻起来是一种让人心情愉悦的感觉。

而仿制的闻起来不是火功香、就是薯香或者焦糖香。不光品质,而且价格也是差的很多,桐木关的金骏眉光茶青就要七八百一斤,四斤多茶青做一斤干茶,成本就要3500多块,高成本就要高利润,一般没有五千来块起是买不到的,不到这个价格能买到的肯定不是正山菜茶品种。

而广西三江产的“金骏眉”都是以福云六号品种为原料,干茶可能一两百一斤都能买到,差别不是一般的大。

但以颜值论茶的小白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会选择下图2金毫满披的“金骏眉”。

600多一两的桐木关正山金骏眉

248一斤的三江“金骏眉”

三、品种有茶友会问一个问题:是不是同一棵茶树上采下来的茶青可以做成任何茶呢?理论上讲是没错的,但是每个茶树品种都有自己的适制性,比如龙井43适合做绿茶;福鼎大毫适合做白茶;柿大种适合做太平猴魁;肉桂适合做岩茶;鸭屎香适合做单从;云台大叶适合做安化黑茶......这些茶树品种的适制性是几百年来各地茶人们摸索总结出来的经验。

所谓一个品种的适制性就是它加工成某类茶的最佳品质表现。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创新茶,反其道而行之未尝不可,但如果难以得到最佳的品质口感,作为口粮茶并非最佳选择。

四、工艺工艺分采摘工艺和制作工艺。绿茶界有个顽固的通病,那就是以貌取茶,不管是制作流通环节、还是消费群体,都是要好看的,芽叶要越小越好,色泽要越绿越好。红茶大多数时候也是芽叶、条索越小越好卖,口感如何再说。

茶乃饮品,要入口的东西肯定是香气和滋味的内涵第一,而非以形和色的外在取胜,当下这种本末倒置的取舍风气或习惯非常不利于茶产业的健康发展,也会让人们在选择口粮茶时产生误区和误导。

如同很多美女的颜值与内涵不匹配一样,很多茶叶的颜值也与内涵不成正比。但凡颜色绿翠欲滴、鲜活漂亮的基本不好喝,又苦又涩又锁喉,空有一副好皮囊。这样的茶基本没有做干,含水量偏高,也不适宜保存。倘若干度做到4%(含水量)以内的绿茶会呈黄绿色或墨绿色,只有这样的干度才能泡出炒青绿茶应有的香气和滋味。

外貌丑陋却兰花香四溢的舒城小兰花

颗颗芽头、绿翠欲滴的名山蒙顶石花,干茶含水量很高,青涩、寡淡毫无品饮价值

最后,讲几点去茶店、市场选购茶叶小技巧:

1、抓一把茶叶哈一口气,立马去闻茶叶有没有香气,如果是绿茶一般做到位的茶叶会有火香、板栗香、豆香、花香等香气,如果能闻到烟火味、馊味、青臭味无需再看。如果是红茶只要原料好工艺到位会散发怡人的花香、果香,一般的泛薯香、薯蜜香,再次焦糖香,如果有酸馊味或者闻不出气味就别再看了。

2、拿起一片(根)茶叶放到门牙上咬,酥脆的合格,外酥里韧的干度还不到,有点韧劲的含水量较高(如上图蒙顶石花,就是典型的金宝其外败絮其中)。这样的茶叶哪怕闻起来有很好的香气也是表香,所以最好还是冲泡一下来确定是否真的好喝。但晒青类茶叶除外(如普洱生茶、晒红这些茶含水量会高一点,达不到酥脆的程度,太干了反而不易转化)。

3、如果干茶闻起来尚有香味,开汤后却香气消失,而且滋味寡淡有水青气、或稍有沤味的则要怀疑是否是雨天采摘制作的,不选择。

4、同样的日期、天气、品种和工艺的茶类低海拔的香气平淡、滋味苦涩或寡淡,高海拔的则香气悠长、滋味甘甜鲜爽。但也不排除用创新工艺提高香气与口感的绿茶和红茶。

以上检测方法适合一切绿茶。

2020庚子年末新会陈皮的“危”与“机”

前言:今年无疑是新会陈皮产业近30年以来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所有成绩可圈可点,而站在产业管理水平来看治理能力却是乏善可陈。

繁荣表象下的危机已经显现,主要有两点,一是柑园源头的传染病已经初现端倪;二是终端市场依旧存在以次充好、无行业标准规范的尴尬局面。

2021年将是关键性的一年,柑园传染病是否能够灭杀、行业标准是否能够制定,关系到新会陈皮这块金字招牌是否能够永葆青春。

万事皆由因果。

没有任何事情是在脱离了本质之后,徒生出外在表象的。

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建立在“根源”以及“过程”的共同因素之下,才会显现结果。

今年的陈皮火了,火的一塌糊涂,火的与三年前的小青柑一样......

芳村市场店铺门口到处都在翻晒或打包陈皮......

全国各地的茶商涌入新会......

河北的一位茶友说,在他们那边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茶叶店都有售卖陈皮,没有存放点陈皮都不好意思开店了......

2003年非典时成就了淘宝京东,成就了板蓝根冲剂和蓝月亮洗手液。

2020年新冠成就了网络直播、线上办公,成就了口罩,成就了连花清瘟。

一场百年不遇的大疫情让人们越来越在乎自身的健康问题。

预兆着大健康时代真的来了......

钟南山院士研究团队2015年开始进行陈皮的保健功效研究表明:陈皮能有效预防和减轻空气污染中有害气体引起的肺部炎症,包括对肺泡间隔的破裂、小气道重塑和粘液高分泌等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这则新闻让身处各地雾霾区域的消费者们看到了福音。

纵使今年的陈皮价格大涨也难掩市场对于陈皮的迫切需求。

往年陈皮(或新皮)每增加一年一般都会增加15%—20%之间(具体看产区和果皮成色),而今年则直接上涨30%左右。在新会站附近梅江产区的圈枝柑报价更是已经高达25元/斤(鲜果)的价格,折合100斤果4斤皮(大红皮折扣率约5斤)的出皮率,2020年的二红圈枝柑新皮价大约700元/斤以上(不过这个产区一直都贵)。

笔者在梅江核心产区调研时发现,果树上的柑果已基本采摘殆尽,也就是说等不到今年的大红皮了,另外产区的一些柑园主说起这段时间的柑果价格几乎每周都在上涨。

看似红火的市场下却埋着一个巨大的“雷”。

如果说这次疫情是导致新会陈皮价格上涨的一个诱因,那么今年新会柑园大面积减产是一个巨大的推手。

今年新会柑为什么会大面积减产?

因为,新会的柑树得病了,除了不正常落果外,还出现了大面积的死亡!

三江、茶坑、深吕、睦州、东甲、礼乐等产地,较往年普遍减产30%—50%。(能保持与往年同期正常产量的柑园可能不足30%)

有当地柑农猜测,“黄龙病”来了,上一次是1990年前后,再上一次是1960年前后。30年一个轮回,今年刚好到30年......

了解过新会柑黄龙病历史的人都知道,如果真是黄龙病来了,那么新会柑树将会“全军覆没”,新会陈皮产业将会有“灭顶之灾”!

那个让新会柑农谈虎色变的”黄龙病“到底有多厉害,我们不妨先来认识一下号称柑橘类瘟疫的——黄龙病。

柑橘黄龙病又称黄梢病、黄枯病,是由亚洲韧皮杆菌所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柑橘上一种的毁灭性病害。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甚至造成柑橘树枯死。世界各国农业部门对柑橘黄龙病的防治都极为重视,大量试验证明,柑橘黄龙病不可治.....

黄龙病的最主要病症是“叶黄、果黄”(上两图)

但从今年的柑园的“病症”来看(下图),并非是黄龙病

大量落果时,树上的柑叶、柑果并未泛黄。

而今年死亡的柑树症状多为:春梢少且差,保果难;落叶、落果严重;叶片有细菌性病害(溃疡病);挂不了果的果树根系褪皮和根腐严重,没有新根白根,与黄龙病症状不符,如果真是黄龙病,那么同属芸香科的柠檬、橙子都会传染,但今年新会的柠檬和橙子都没事。

所以可以排除这场新会柑树疫情为黄龙病。

今年得病后柑树的症状(上图)
看着还有希望的锯掉树干等来年看是否还会发芽长枝(上两图) 

看着没戏的只能忍痛挖掉(上两图) 

据当地业内人士分析:本次新会柑大面积失收和发生病树情况,其原因是复杂的,跟过去的黄龙病等不同,是一个近几年气候反常诱发的综合性病害的结果。受17年“天鸽”、18年“山竹”的台风影响,柑树根部存在被摇松造成向树干输送养分不足,加上这几年小青柑泛滥,柑树留果过多造成柑树营养不良(以往传统种植管理都会打花、疏果,以保证柑果和成皮品质),又遇今年9月份大雨浸泡造成烂根等因素促成了这场“怪病”。

到目前还不确定是果树根部生命力问题,还是水分过多导致柑树的霉菌感染,一切还需要进一步论证。但可以确定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型病害,除了提高柑树自身免疫力,还有科学管理,暂时还没有其他办法......

另据消息人士透露,这次新会柑树遭受“怪病”而导致大面积的减产,使得周边产区(如广西“的”新会柑“)价格也水涨船高。在利益的驱使下,今年必然又会有大量的外地皮冒充“新会皮”流入市场,在此奉劝广大消费者务必要擦亮眼睛,不要贪图便宜而买到”假皮“。

另外,有很多茶友询问,未来几年新会陈皮会不会被”热炒“。我想大概率不会,但未来三五年内大幅涨价已成定局,关键还是要看来年对于此场”病毒“的演变和控制程度。

但相比与”金融普洱茶“的博傻,收藏陈皮的确更物有所值。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一切因果、利弊、得失,均为天意、更在人为。

我们时刻都处在”危“与”机“的乱象之中,是非功过冥冥之中早有定数,何不以一颗平常心看待世间诸事、万物......

——书卷弯刀庚子年11月30日夜于惠州

(文中的一些图片与素材来自于李嘉图先生的《新会陈皮调研手记》,在此深表谢意)

茶 是一种安静的文化

很小的时候,我在茶杯和茶具上看到三个最常见的词:“清心”、“涤烦”、“醒脑”,每当见到它或想到它,就让我反射性地进入了一种氛围:安静。

纵观中华几千年的历史,比较西方而言,中国相对来说还是一个较为安静的东方大国。这是因为在中国人群中数千年占统治地位的儒、佛、道思想里,有一种内敛和安静的文化,它主导着社会的和谐,民众的幸福感,而茶及茶文化就是浮于其表象和世俗的一个代表。

中国的茶文化,主要发韧于道家和禅宗的思想,它对中国人性格的形成做出过重大贡献,“它赋予中国人一种“温润如玉”的谨慎及高雅的能力”(日•冈仓天心)。

中国的茶文化,它提倡人与人之间要平等谦和,反对无休止的斗争;中国的茶文化,它呼唤人的生活要简单俭约,反对向大自然无止境的索取,要尊重和谨守人与自然的比例感;

中国的茶文化,它告诫人们要慈悲宽广,在不失去自己位置的前提下给别人让出空间,让别人也能快乐生长,也只有“万物生长”,一个多样、多元的世界,才能自由美好。

中国茶的最高境界是否可以这样表述:在人生的琐事中发现伟大,认识到凡俗世界和精神世界同等重要。

有趣的是,在一本关于茶的书中,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的《道德经》中发现了对中国人传统性格的描述:他韬光养晦,和光同尘。他“小心谨慎,好像冬天踩过冰河;左顾右盼,唯恐惊动四方邻居;恭敬郑重,好像要去赴宴的宾客;潇洒利落,好像正在消融的冰块;纯朴厚道,好像没有加工过的清香的木材;旷远豁达,好像幽深的山谷;知性丰厚,好像一眼见不到底的涧水”。

从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从本质上看出中国人性格里沉淀的深厚而安静的底蕴。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人的人生中经历了两个最为疯狂的年代,一段是以政治为中心的年代,一段是为物质而疯狂的年代。

在“政治为中心”的年代,一切以人与人的斗争为核心,以阶级分优劣,以权势在握定王寇;而在“为物质疯狂”的年代里,一切以获取财富为标准;以金钱多寡论成败。

其实,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不正常的日子。而正常的日子里,应当是一个安静的中国,博大而深厚的中国。然而万物九九归一,由混沌走向澄明才是事物的必然。癫狂总是暂时的,安静才是长远的。就文化建设来说,当下中国缺少的就是一种称之为“安静文化”的东西。

当然,要让整个社会静下来,回归一种安静的文化,在当代中国并非是容易的事,它必须抛弃工具文化,转而重建“士农工商”各阶层的价值文化。从每一个国民做起,并可以从中国茶的文化来推动……

可喜的是,在当前众声喧哗,物质嘈杂的时代,终于有人在网上说出: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就是什么。

安静并不等于没有力量,中国有两句俗语说:静流必深;于无声处听惊雷;正是这个道理。

来源: 普洱杂志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12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