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艺专业现状

找到约217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晓起"约架":中国茶艺的现状与未来

11月11日,正是全国的“剁手党”在网上血拼狂欢的时刻,却有一群这样的“傻子”,聚会在江西婺源“傻教授”晓起皇菊的诞生地——上晓起村,集体约架,为“中国茶艺的现状与未来”进行思想交锋!

从现场的气氛看,虽不能说是刀刀见血,但真知灼见的交锋不时出现!

贯穿其中的是与会行业人士对茶艺爱深恨切的情真意切!

寂静山村,激情在古屋中燃烧!

冬雨迷蒙,思路在辩论中明晰!

“晓起约架”是怎么来的?

研讨会的前一天,中国茶文化学首倡者与理论奠基人、著名茶文化专家余悦,在其微信中以“民间约架,不怕事大!”为题,为研讨会直播做了第一波宣传。

上午十点,在上晓起村江姓祠堂的百年老屋中,主持人中华茶人联谊会副理事长、泊园品牌创始人张卫华宣布研讨会开始。作为主办方代表,中华合作时报社《茶周刊》副主编赵光辉首先发言,介绍了这次“约架”的由来。

今年9月初,作为下一届亚运会主办城市的浙江杭州在互联网上推出了“西湖水,龙井茶”的会徽宣传片。2分多钟的宣传片中,仅仅几秒钟的茶文化元素展示,就出现了茶艺师倒持茶夹拨茶这样的画面。这个大失水准的茶艺表演画面,一时间成为茶艺界乃至茶界讨伐的焦点!

9月13日,在其微信公众号上推出《当代茶艺表演彻底“演砸”》一文,对茶艺界的乱象,从表象到根源,进行了深度剖析和反思,成为引发行业讨论的导火索。短短两周时间,茶周刊该文阅读和转载人数近30000;在阅读后面,跟随着大量言辞激烈又观念对立的留言;茶艺界、茶界很多重量级人物也纷纷发声,用自己的观点和文章参与其中……

当代中国茶艺的是是非非,直搅得茶界沸沸扬扬!

于是,同样有话要说、不吐不快的中华茶人联谊会副理事长、泊园品牌创始人张卫华就联合中华茶人联谊会和茶周刊,组织发起了这场茶艺界、茶文化界的“民间约架”。

“晓起约架”都约到了哪些战将?

为将这一场聚焦中国当代茶艺现状与未来的大讨论做出水平,取得实效,泊园品牌联合中华茶人联谊会、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精心邀请了各路大咖,以求议出究竟,论出成果。

一直到11月10晚上,各路人马才聚齐到江西婺源上晓起村。我们来看看研讨会的阵容: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浙江农林大学文化学院名誉院长、著名茶文化专家王旭烽,中国高等院校茶文化教材编委会主任、西安六如茶文化研究所所长林治,中国茶文化学首倡者与理论奠基人、著名茶文化专家余悦,中华茶人联谊会副理事长、泊园品牌创始人张卫华,中华合作时报社《茶周刊》副主编赵光辉,“潮州工夫茶艺”非遗传承人、“潮州单丛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叶汉钟,《老茶鬼》品牌创始人徐盛伟,广州斗室茶生活馆创始人、文化旅游专家瞿逢,真如堂品牌创始人、洵堂主人伍一洵,江西省茶叶协会会长黄光辉,江西省茶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程叶红,南昌大学茶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齐玲玲,中国孔子基金会茶文化推广大使、国家一级评茶师戎新宇,作家、茶文化学者《中国白茶》、《美人诗里的中国史》作者周滨,素业茶院创始人、浙江大学茶艺教练、中国大学生茶艺团团长陈燚芳,贵州茶馆业协会会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王怡灵,重庆江风茶道创始人兼掌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茶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魏自建。

晓起村之夜,静谧中酝酿着明天的战斗!

“晓起约架”战况如何?

11月11日上午十点,考虑到人数众多,议题丰富,张卫华宣布了研讨会议程和规则:“中国茶艺现状与未来”研讨会以辩论的方式展开,大家围绕“什么是茶艺”、“怎样才是合格的茶艺师”、“茶艺表演要不要存在”和“茶艺培训该怎么进行”这四个议题,有序讨论。

讨论一开始还相对温和,但很快就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会场的火药味逐渐升温。以致于王旭烽以老大姐的身份提醒大家:要一边发言,一边思考怎样优雅地表达观点!

“什么是茶艺”这个议题上,大家的观点比较接近。都比较认可茶艺是一门以泡好茶、让消费者享受到好茶的生活艺术。

但到了“怎样才是合格的茶艺师”、“茶艺表演要不要存在”这两个环节,大家的意见开始出现分裂和对立。林治认为:茶艺表演的提法是不准确的,茶艺师资格的认证也大可不必。因为茶艺的存在不依赖于所谓的茶艺师培训和发证。

这个观点也得到了现场嘉宾和观众的认可。一位来自北京的观众在现场发言中说:她是抗癌多年的人,对茶艺情有独钟,但现在的茶艺太混乱,也严重脱离了群众。

赵光辉认为:如果不是这样大量的理论认识、实践教学的混乱存在,一个“文化事故”般的低级失误不可能在拍摄、制作、修改、审片之后,竟然通过层层把关,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因此行业需要深刻反省和改进!

重庆江风茶道创始人兼掌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茶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魏自建则明确反对茶艺中表演的成分。他说:茶艺中的“装”是最要不得的!林治针锋相对表达说:茶艺作为一门生活艺术,是需要从装到自如的学习、提升过程的!

围绕“茶艺培训该怎么进行”这个议题,大家的观点交锋依然激烈。林治认为现在对丰富多彩的茶艺制定所谓的标准,都是僵化、无用的。中国茶品种如此丰富、消费者又如此有差异,茶艺用标准来规范和衡量是无法做好的。

中国茶文化学首倡者与理论奠基人、著名茶文化专家余悦则多次提醒:从事茶艺行业的人有多少人读过关于茶艺与茶艺师的行业标准和要求?又有多少人还记得这些标准?他表示,茶艺行业的混乱不是标准多、不是标准无用,而是行业从业者良莠不齐,大家没有学习掌握和运用这些标准!

“潮州工夫茶艺”非遗传承人、“潮州单丛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叶汉钟认为:潮州功夫茶的标准工作已经得到落实和推进。茶艺的培训和教学都离不开标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传承才能实现,创新也才可能!

赵光辉说:对一个即使有很多细分层级的茶艺市场,也需要从标准入手,规范发展,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做出个性、做出创新、做出风格。对广大的茶艺学习和从业者来说:练好十年功才是正途。正楷没写好,直接奔狂草,是缘木求鱼。

“晓起约架”未来还约吗?

实际上,由于茶艺涉及的内容和领域比较多,大家的交流和交锋,已经超出了这四个议题的范畴。

中国孔子基金会茶文化推广大使、国家一级评茶师戎新宇就在讨论中呼吁:如何将茶艺的标准和文化最终落地,这是当代茶艺需要认真思考的:如何面向未来?如何面向年轻群体?

 

作家、茶文化学者《中国白茶》、《美人诗里的中国史》作者周滨很认同这个观点。她说:市场统计数据已经说明,九零后市场已经开始登上舞台,他们是我们不该忽视的。这个市场还对茶艺的年轻化、时尚化具有重要意义!

广州斗室茶生活馆创始人、文化旅游专家瞿逢说:我是茶界外的人,从我们土家族的茶俗看,茶艺的存在是生活需要和决定的,是历史形成和传承的。那些标准和培训于我何有哉!而且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对老年人茶艺文化与生活的需求,才是我们不应该忽视与遗忘的!

贵州茶馆业协会会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王怡灵从自己的茶艺馆经验经历中总结说:茶艺是技艺,又需要大量知识和修养。你可以不去表现茶艺;但当需要的时候,就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否则你无法推动茶文化。

真如堂品牌创始人、洵堂主人伍一洵从自己海外考察的收获中提醒大家:中国当代茶艺需要开放需要学习,但要全面了解学习对象的完整情况。否则就会像瞎子摸象一样陷入片面和幼稚。比如对日本茶道,我们就要了解它的真实生存状况。他说我了解,在日本很多很多人并不知道茶道,甚至一生也不会有一次机会去体验茶道。所以我们不要把有些很小众的文化当做大众文化去推,然后又很困惑。

素业茶院创始人、浙江大学茶艺教练、中国大学生茶艺团团长陈燚芳,南昌大学茶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齐玲玲,从自己多年的茶艺茶文化教学实践和感受出发,抒发了对茶艺的热爱。她们表示:很多茶艺爱好者和年轻学子从茶艺中学到了很多,对他的生活与品质、气质与人生、就业与发展都带来很多益处。因此茶艺师不仅不能取消,还要加强,还要做到更好。

一天的“约架”在意犹未尽、依依不舍中接近了尾声!

除了通过网络直播进行现场直播,现场的几十位观众也自始至终参与进来,通过现场抢麦和网络发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行业观察者说:大家围绕当代茶艺的重点问题和焦点议题,从不同的专业角度、从不同的从业经验,充分发表了意见,进行了深入讨论。实现了发现问题、增进交流、探索途径、推动发展的讨论初衷。

晓起皇菊年年黄!明年论剑在何方?

 

针对当代茶艺的探讨交流,这只是个开始——开启了茶艺建设在反思中前进的新旅程。

有了这个第一次,中国茶艺界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回答标题的提问:中国茶艺的现状与未来,谁说了算?

市场说了算!我们的真诚与努力说了算!

当代茶艺发展方向研讨会,中国茶艺下一个五年会怎样?

伴随着“十三五”逐渐远去的脚步声,中国迎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新的征程!

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大健康、大休闲、大时尚背景下,中国茶艺发展如何与时俱进?茶文化教育如何对接未来?

在未来的十五年内,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将为中国茶艺发展提供怎样的动力和引领?

这些吸引人的热点内容,都成为11月7日在京举行的“当代茶艺发展方向暨实践创新研讨会”上热烈讨论、意犹未尽的话题。

当代茶艺发展方向暨实践创新研讨会现场。

关键节点的“及时雨”

11月7日,深秋的北京,秋高气爽。“2020北京国际茶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

由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天津市茶叶学会、河北省茶文化学会、深圳市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联合主办,2020北京国际茶产业组委会协办,新中式袋泡茶“他山集”品牌支持的“当代茶艺发展方向暨实践创新研讨会”,成为茶博会上一大亮点:行业人士将它称为中国茶艺领域的“及时雨”。

一是目前正处在茶艺师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朝着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方向改革的关键时期。二是茶艺系列论坛紧扣行业需求,提供及时、有益的关键信息。

9月5日,当代茶艺发展研讨会暨茶艺师未来职业规划论坛在河南郑州举办。

9月5日,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在郑州策划组织了聚焦茶艺师物群体的“当代茶艺发展研讨会暨茶艺师未来职业规划论坛”,引起良好反响;

今次“当代茶艺发展方向暨实践创新”针对茶艺师教育培训机构,邀请到国内长期关注茶文化教育的专家、学者和京、津、冀、鲁地区知名茶文化教育机构教师,以及茶艺人员的用人单位(如茶馆)、茶企负责人,还有部分茶艺专业毕业的优秀学生代表共计近200人,大家济济一堂,共同探讨茶艺人才培养,聚焦实践创新。

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张素娟,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中国茶叶学会茶艺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沈冬梅,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优质茶叶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宁波,天津市北方茶文化艺术中心理事长王梦石,北汽技师学院教务科副科长 刘永利,北京市茶业协会副秘书长马宽磊,北京市茶业企业商会执行秘书长孙永伟,天津市北方茶文化艺术中心主任张娜,济南茶叶批发市场质检中心主任、茶艺师、评茶员培训讲师薛德全,北京清香林茶楼总经理刘毅敏等,作为特邀嘉宾莅临研讨会。深圳华巨臣实业集团副总裁向飞和主、承办单位领导出席研讨会。

茶艺必定会与时俱进

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 舒曼

研讨会上,首先由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舒曼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词。他认为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茶文化复兴至今,我国茶文化已经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茶艺就是中国茶文化的重点,是一种心灵语言与肢体语言对话形式,必定会根据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与时俱进。

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张素娟代表吴甲选赠字。

当代茶圣吴觉农之子——93岁高龄的吴甲选老人,听闻本次会议召开,虽年事已高不能亲临会场,特书写一副字以示祝贺,并请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张素娟莅临赠字。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主编安明霞代表主办单位接赠。

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茶文化学院教授、茶文化学科带头人、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主任王旭烽发表演讲。

在主旨演讲阶段,首先由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茶文化学院教授、茶文化学科带头人、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主任王旭烽,发表题为《当代茶艺发展的实践创新》的演讲。

王旭烽认为茶艺是中华民族内在精神与外在呈现的一种体现,要不断创新挖掘。一是标准茶艺要坚持,将传统茶艺作为主流和基本精神,二是发展探索综合型的艺术表现,三是概念茶艺,把中国文化的符号、乃至哲学的表达放进去。能够为农茶利益和文化传播带来好处的,都鼓励尝试!

北京天下名山咨询公司创始人、中国茶叶行业“小产区”理论与实践的首倡者邓增永发表演讲。

接着,北京天下名山咨询公司创始人、中国茶叶行业“小产区”理论与实践的首倡者邓增永,做了题目为《当代茶艺如何更好服务茶产业?》的分享。

邓增永说:我们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当代茶艺如何更好服务茶产业,重点有十个方面的问题要解决。他认为发展当代茶艺,融入茶企经营,更好服务茶产业是方向,最终要助力美好生活。

《当代茶艺教育现状暨未来发展报告》发布。

研讨会还发布了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编制的《当代茶艺教育现状暨未来发展报告》。

据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副主编赵光辉介绍,这个报告汇集了媒体十多年的积累,从历史维度总结了当代中国茶艺复苏、复兴和繁荣的脉络;又用调研汇总的数据,对整个茶艺教育、培训的结构做了量化呈现,便于大家准确把握茶艺教育历史和现状。

在研讨会的对话环节,嘉宾围绕两大主题展开深入、务实的讨论,为当代茶艺教育发展提出了很多切实的建议和意见。

第一组主题对话。

第一个主题:茶艺培训机构如何应对未来市场

在主持人天津市茶叶学会理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国赛精选茶艺项目裁判员郝连奇带领下,北京东方国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熊志惠、东方茶仪女子学堂创办人安香主,河北省茶艺师协会会长、石家庄悠哉茶学院副院长郭耿珠,学广艺院(天津)培训学校校长张学广,太极茶道第七代传人、吴德泰布茶总师银汉晴等五位嘉宾,各自分享了他们的培训经验和发展建议。

第二组主题对话。

第二个主题:茶艺人才培养之难点与对策

由《茶艺实践指南》作者、北京茶艺专业创建者之一陆尧担任主持。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研究室主任、小茶人俱乐部负责人霍艳平,北京商贸学校副校长、茶艺指导教师、北京市商业服务业(茶艺)技能大赛裁判长尹世庆,北汽技师学院茶艺专业学科带头人于影,中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北京王府茶楼董事长王晓芳,云南双江勐库立元号茶叶公司总经理刘元龙等五位嘉宾,分别从自身的茶艺培训发展历史、人才使用、发展前景等方面,总结了成功经验,提供了真知灼见。

研讨会上,由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茶文化学院带来的创新茶艺《清贫——可爱的中国》和《国际茶日——国际杯》两个创新茶艺,不仅让与会嘉宾看到了茶艺创新的成果,还为当代茶艺发展带来许多启迪和思考,令人久久难忘……

在历史与现实、实践与创新的交汇处,“当代茶艺发展方向暨实践创新研讨会”凝聚业内精英,聚焦茶艺教育未来,大家相信在下一个五年、十年,中国茶、中国茶艺的明天会更美好!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总监制 / 赵光辉 监制 / 陈 浩 制作 / 王 璟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当代茶艺教育现状暨未来发展报告》出炉!

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及大健康、大休闲、大时尚背景下,中国茶艺发展如何与时俱进?

11月7日在京举行的“当代茶艺发展方向暨实践创新研讨会”上,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发布了《当代茶艺教育现状暨未来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茶艺发展的黄金期,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茶艺蓬勃发展,不仅是享受茶艺的人多,各地的培训也是争奇斗艳,为这个报告的产生提供了一个土壤。另一方面,近十年,中国茶艺在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探讨中国茶艺如何健康有序地发展。

作为中国茶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媒体,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从两个角度编制了这个报告。一是历史维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茶艺发展的大体脉络做一个梳理。另外,从现状发展角度,茶周刊今年对全国茶艺教育培训机构做了一个调查,通过数据呈现给大家,使大家更方便把握这个行业的现状。

茶艺发展三阶段

要想了解当代茶艺教育现状,首先需要了解一下“茶艺”一词的由来:“茶艺”一词最先见诸胡浩川1940年为傅宏镇辑《中外茶业艺文志》一书所做的序里。20世纪70年代,中国台湾民俗家娄子匡提出“茶艺”,茶艺一词才被倡导并流传。整体来看,中国茶艺经历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是茶艺复苏期,即1949年到1979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大陆因长期受到极左路线的影响,茶文化低迷。期间,只有在福建武夷山和安溪地区、广东潮汕地区,传统的工夫茶艺尚能维持。当代茶艺复苏始于台湾地区。

第二阶段为茶艺复兴期,即1980年到1999年。

1980年,蔡荣章在台北成立陆羽茶艺中心,开始茶艺教育的推广,并陆续在台湾陆续有一批茶艺书籍出版。1988年,范增平到上海等地演示现代茶艺。1989年,台湾天仁集团陆羽茶艺文化访问团李瑞贤、蔡荣章等一行访问大陆,先后到北京、合肥、杭州演示交流茶艺。以此为发端,现代茶艺在大陆各地逐渐兴起和流行。1996年,童启庆《习茶》出版,这是大陆第一本茶艺著作。

第三阶段为茶艺繁荣期,即2000年至今。

茶艺馆成为当代茶产业发展中的亮丽风景。2001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国家职业标准·茶艺师》,2018年,颁布《茶艺师技能等级标准》。无论是茶艺理论还是茶艺实践,都成绩斐然:1、一大批茶艺方面的著作出版。2、全国各类茶艺赛事活动频繁。全国性茶艺职业技能大赛已举办过四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茶艺大赛已举办过四届,家庭茶艺赛、少儿茶艺赛也时有举办。今年12月在广州举办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茶艺列入。其它一些全国性和地方性的茶艺竞赛更是经常举办,这些茶艺赛事扩大了茶艺的社会影响,有力地促进茶艺技能水平的提升和茶艺的传承与创新。

当代茶艺教育现状

当下茶艺教育的现状有三个特点。

一是,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双管齐下,齐头并进。

学历教育中,中高等职业教育中设有茶艺专业;一批中专、中技院校开设了茶艺专业。1999年,全国最早开办茶艺教育的南昌女子职业学校开办了中专的茶艺专业,北京外事职高、北京商贸学校、北京汽车工业技工学校也开办了茶艺专业,目前,全国已有几十所开设茶艺专业的茶学中职、高职院校。

本科教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茶学高等教育进入全面发展期。同以前侧重以茶科技为主的自然科学教育相比,21世纪的茶学高等教育,茶文化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得到迅速发展,茶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齐头并进。在本科层次的茶学专业中,普遍开设茶艺课程,部分高校还设有茶艺或茶文化专业方向,2012年,安徽农业大学开设了茶文化与市场营销专业,成为大学本科首设茶艺专业的本科院校。在一些大中城市的中小学课外活动中,少儿茶艺蔚然成风。

二是,各级茶艺赛事推动了茶艺技能水平和创新发展;每年国赛、省级赛、地区赛此起彼伏,全国茶艺职业技能大赛已经举办了四届,今年还首次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国赛精选茶艺项目。各省、地区、各大茶博会也纷纷开展茶艺大赛。全国高校大学生茶艺大赛、老年人茶艺大赛、家庭茶艺大赛、少儿茶艺大赛更是如火如荼。

三是,2000年以来,一批社会茶文化培训机构兴起,对推动茶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前茶艺教育培训机构现状

当下茶艺教育的主体为学科教育和社会培训机构,其中社会培训机构占有较大份额。今年3月,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对我国目前开设茶文化专业的学科教育和社会培训机构做了问卷调查,现状如下:

培训机构性质占比图

培训内容范围示意图

学员年龄范围占比图

学员构成分析图

授课方式

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

茶艺教育未来发展方向

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思考茶艺教育未来有哪些方向。首先,要明确茶艺教育的贡献:一是,为茶行业培养了大量的一线人才,促进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二是,为中国文化“走出去”作出了重要贡献;三是,让“茶为国饮”落到实处。

其次,再分析茶艺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学科教育中主要存在理论大于实操、综合知识与产业融合不够、创新不足的问题;在非学科教育中的问题则为教学师资质量良莠不齐、教学内容设置系统性不足、教学研发能力较弱。

最后,茶艺教育未来发展方向一定是在大健康、大休闲、大时尚的时代背景下,在茶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茶产业在第三产业中比例的提升,以及六茶共舞的行业背景下不断进步,逐渐发展为茶艺教学内容专题化、茶艺教师队伍名师化、院校和培训机构品牌化、教学方式多元化、学习人群广泛化,使得茶艺教育更好地服务于茶产业的发展。

原标题:【报告】《当代茶艺教育现状暨未来发展报告》出炉!

注:内容来源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13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