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叶制作名词

找到约128条结果 (用时 0.012 秒)

星球测评 | 何为岩韵?怎么买到高性价比岩茶?



上期我们从“挑选男朋友”的角度向朋友们分享了“水、肉、大”的岩骨花香的“基本身份特征”——

比如原生家庭:树种

性格:滋味

特长:产量高,名声大

加分项: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送礼不过大红袍!


这期我们来探讨一下啥是岩韵,这似乎是一个很中国式的审美问题,其实也不尽然。

“韵”“气”都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审美名词,正气、义气(广州小伙伴过冬基本靠“一身正气儿”)这个"气"如何理解,茶叶中的"茶气"是啥玩意儿,咱们下回再细聊。这期,就先说说“韵”,所谓“岩茶的岩韵”到底是什么意思?


先回忆一下,在你的字典里,何为韵?

很奇怪,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很多人对茶,有一种水很深、很玄的误解呢?

同样一个常见字,比如,你放到聆听一首音乐、品尝一款美食、欣赏一种艺术,你不会吐槽,为啥这个"韵"字前面加一个茶,大家就觉得茶人在故弄玄虚了呢?

说回"韵",我们恐怕从小学就会开始接触到,比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是音乐的韵,“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是诗词歌赋的韵,还可以用来形容舞蹈、摄影、美术甚至是建筑,当代世界著名小提琴家谢林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尤其是建筑,它的韵律美表现在重复上,是一种间距、形状等有逻辑的“搭建”,就好像一组完美的五线谱。

我们会为一首歌潸然泪下、会为一幅画驻足、会深深的记住小蛮腰(广州塔)的样子,会觉得它们很"有韵味",你感受到这些美好事物背后的共通点了吗?

对,这就是

因为它们都会给你留下“记忆点”,以它们各自独特的方式。

当你再次听到这首歌、看到这幅画,你会有联想,甚至有“回到从前”的错觉。

这就是韵的体现方式,有喜有悲,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共鸣。

如果说“味”只是感性世界里的那些一般性的感官体验,那么,对于那些特别深刻、美妙而持久的体会,我们便可称之为“韵”。

所以,一款好茶,就和一道怀石料理、一首经典歌舞、一部经典电影、一幅经典绘画一样。。。。。。当茶汤在口腔回荡,直接刺激你的口鼻,当然也会有让人油然而生美好感觉的"韵"。

那么,回到具体的岩茶,其中所指"岩韵"又是什么呢?

当我们在"韵"字前面加一个岩字,这又是一种什么感觉呢?


何为岩韵?


喝茶大都是愉悦的,因为茶叶中的氨基酸会刺激我们大脑释放多巴胺,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有的人说喝茶有“恋爱的感觉”了。而茶的韵味,就好比我们听了一首动听的旋律,听完还会回味,茶汤也是。

最重要的感觉就是,当你喝到一款有韵味的茶,它会让你安静下来、停下来、吸引你的注意力,所以“岩韵”首先说的就是这款茶对你很有吸引力,你很喜欢。

所以,好茶就像一首好歌、一部好电影、一篇好文章,能唤起人的好心情。

那武夷山的岩茶之韵,又有怎样的风味特征呢?

如果你去过武夷山国家5A级名胜风景区,看着眼前一座座山峰俊秀,置身氧气森林无敌胜景,你会很自然的产生"美好如斯"的感叹。

生于斯、长于斯的武夷岩茶,正是合了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茶"的特点。

正岩茶特色——甜——氨基酸含量高

这与武夷山独有的生态环境有关,来来来,我们先看图~

丹霞地貌,奇峰突兀。武夷山的山体属沉积岩,相对疏松,镁、铁、锌、钾等矿物质丰富,生长在这么有营养的环境下,茶叶的内涵物质当然丰富啦,香气滋味那是棒棒哒;

光照以漫射光为主。丛林植被茂盛,直射光少漫射光多,坑、涧地处低,光照不会太强,而有些人以浓、强度判别是否为正岩茶,是有偏颇的。正岩茶有浓强度高的,但浓强度高的不一定就是正岩茶,这点很重要,要记住哦~

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沉淀,这个道理你肯定懂,想想为啥吐鲁番的葡萄为什么那么甜;

水雾丰富,雨后湿润的空气被锁在山涧的小环境里,不易散去,负氧离子丰富,氨基酸含量高。其中,奇丹的氨基酸含量最高可达16%(绿茶的氨基酸含量通常在8%-9%),这个数据一出来令很多专家惊叹呢~

韵——全方位的感觉

这里的觉不只是味觉,还包括嗅觉、体感、精神层面享受记忆


如何体会岩韵?

啜吸法品饮茶汤,慢咽(正如清代袁枚所说的“不忍遽咽”)。喝茶时,一边吞咽一边呼气,体验喉部清凉、润甜的舒适感,茶香从口腔连接到鼻腔直至头顶,似通窍之感(像是吃了淡淡的薄荷糖),齿颊留香。

袁枚,清代文学家、评论家、诗人、美食家。他之于武夷岩茶品饮之道的最大贡献在于:以美食家的角度品评茶味,并且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茶诗文。

乾隆四年,70岁的袁枚来到武夷山,游览了幔亭峰天游寺,在《随园食单》中的茶酒单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以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

“我震其名愈加意,细咽欲寻味外味。杯中已竭香未消,舌上徐停甘果至。叹息人间至味存,但教鲁莽便失真。卢仝七碗笼头吃,不是茶中解事人。”在他看来,岩茶之味是茶中的人间至味。


如何选择性价比高的岩茶?

根据小伙伴们的行为习惯,我们做了两种攻略:


自主学习型:适合有时间,求知欲更强的朋友


1.多读一些岩茶书籍(如《武夷岩茶百问百答》),了解科学、正确的岩茶知识,学会区分不当言论;网络上的不当言论有很多哦,比如:武夷山海拔越高的茶越好;焙火越重茶汤越浑浊;焙火越重品质越高。

2.多喝、多买、多入坑(交学费),喝茶用脑,实践出真知(嗯,喝懂茶真得靠智商)


喝茶时注意四点:

①看干茶、闻干茶

看干茶:干茶粗壮、紧结、乌润。如果有黄片(粗老大叶)干茶会比较松散、不成型。

闻干茶:干净、无异味

②看汤色:干净、透亮,即便用“破坏性”方法进行冲泡(100℃水闷泡1-3分钟),也只是颜色加深,茶汤依旧透亮。

③观察身体感受:茶汤喝下去的舒适感,香气、滋味是否令你愉悦。不好的茶身体会有排斥的反应,难以下咽,不想再喝。



④看叶底:鲜活、油亮、肥厚柔软有弹性

你学会了吗?

被动学习型:适合“拿来主义”,有啥喝啥的人群


这类朋友可以多看以“客观、真实、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的测评类文章、视频,比如茶叶星球(没错,这是广告,哈哈);或者选择则专家推荐,优中选优,少入坑。


价格入门:多少钱一斤起步?

品质过关的岩茶是有基础价格的,因为岩茶的产量少,你知道吗?正岩茶只有72平方公里~(内心苦涩,不知喝了多少A货正岩茶o(﹏)o)

而且岩茶的制作成本很高,比如,茶园养护成本、人工采摘、人工挑拣的成本,而且岩茶需要反复焙火,制作工期长(6个月),制茶经验丰富的师傅费用也高,这些环节都表明了岩茶不可能便宜!!!

ememmmm,入门级岩茶起码是400/斤起

另外,喝茶也是一个晋级的过程,就像打小怪兽一样,随着经验的积累,你对茶叶等级会有更高、更深的认识,最终打爆大BOSS。

重点来啦:所有的茶都可以用“破坏性”(审评)冲泡方法来判别,多数时候都不会吃亏,因为我们的味觉、身体不会欺骗我们!

“破坏性”(审评)冲泡方法:高温+坐杯(100℃闷泡1-3分钟)


为啥岩茶这么好喝?有啥秘诀吗?

为啥?因为制作工艺呗~大师和大厨一样,工夫很重要!岩茶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制作工艺:做青、焙火

做青:这是非常漫长的过程,根据茶叶的状态做青数次,从下午6点左右到第二天凌晨3、4点。我喜欢把乌龙茶叫做“熬夜茶”,制茶真的是熬心血,每到茶季,制茶师傅们的生物钟都混乱了,好辛苦。

什么是做青嘞?它有两个工序:碰青晾青,并且交替进行。碰青——茶叶相互碰撞的过程中,茶叶外缘的细胞壁破损,形成绿叶红镶边的状态,芳香物质不断释放、变化的过程;碰完之后晾一会,让受损的地方“自我修复”一下(主脉的水分流向叶缘,补给受损地方,重新舒展)。

是不是有点像我们的人生?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

焙火:更是漫长的过程,岩茶要至少三道焙火,从4、5月到10月,半年的时间,根据茶叶的状态进行焙火(焙火越重、存放时间越长,茶叶越黑)。但并非越黑越好,要做到“焙熟、焙透、不伤茶”,让茶叶始终保持活性,吐纳呼吸。(焙火是啥?请看下面的“茶叶星球の秒懂百科”)

另外,根据岩茶的制作工艺,要在秋冬季才能喝到当年的新茶。有些茶焙火重,需要放置1个月,退火后再喝滋味更佳。所以,岩茶不像绿茶,追求“绝对新鲜”。

PS:岩茶油润度好并非高品质岩茶的重要标准,有些茶需要放置一段时间,其油润度才会慢慢展现出来。


茶叶星球の秒懂百科

①岩茶客们常聊到的「蛤蟆背」是什么?

焙茶的时候,火温和时间达到一定程度,茶叶受热膨胀鼓起来,表皮和叶肉分离形成的气泡点,如蛤蟆的背部一样,这个就被人俗称“蛤蟆背”。But,这个不能作为评价岩茶品质的标准。

你听说过铁观音的“蜻蜓头”吗?未来某期告诉你~

“焙火”是啥?

你是不是以为把茶叶放在火里“烧烤”?NoNoNo!

焙火类似于烘焙蛋糕、咖啡豆(有些重焙火的岩茶闻起来与咖啡熟豆相似,就是这个原因啦~属于“火攻香”),主要目的是把茶叶里的水分、青气蒸发掉,干燥是所有茶叶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焙火是干燥的一种方法),只有水分达到一定标准后(通常是6%以下)才可以长期贮存。传统的烘焙(碳焙)是把茶叶放在焙篓上,下面用炭火的热量慢慢烘干茶叶,有点像广东人煲靓汤“文火慢炖”

岩茶的焙火非常讲究,其他茶叶焙火1-2次,而岩茶焙火至少3次,甚至5、6次,从四五月份采摘鲜叶,到最后一次焙火,要经历6个月之久,做到“焙熟、焙透、不伤茶”,让茶叶始终保持活性,吐纳呼吸。

焙火工序非常考验制茶师傅的技艺和经验,这就是上一篇文章开篇讲到,为啥传承技艺那么重要,为啥有那么多非遗传承人了。


②为什么没有老丛肉桂?

答:肉桂是近几十年的优良品种(有好种、好养、好活、产量高、抗病性强等特性),最老的肉桂有50余年。而水仙是老树种,有百余年,所以称为百年老枞。通常80岁以上称为“老枞”,不到80岁但树龄比较高的叫做“高枞”。



下期预告


写在后面的话

茶为国饮,什么是国饮?老百姓喝得起,可以天天喝、门槛低、味道好、对身体好的才能称为国饮。但很多人不喝茶,为什么?

水太深、不会选、不会泡......那么多的条条框框,茶叶把年轻人拒之门外。作为不年轻的90后、00后,我们要为茶叶发声!茶,并非玄学!它喝起来真真切切。“一片树叶落入水中,改变了水的味道,从此便有了茶。”至于茶艺、茶道等我们老了,自然有所体会。我们想做的是:让你爱上这杯茶。

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评测同类茶叶,以直观的视频、图片分享每款茶的品质特征,帮小伙伴们挑选适合自己的茶,然后,爱上茶!


茶叶中那些容易混淆的易错字,你都用对了吗?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不经过几年的苦学精进,很难成为高手。有些在茶圈混迹多年的朋友,也会经常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盘点一下,茶叶中容易混淆的「易错字」,了解其正确读法和释义。

对号入座,看看这些知识你是否也错了好几年呢?

01

窨,到底是“yìn”,还是“xūn”

花茶制作过程中有一道特有工序——“窨制”,很多人,甚至很多专业茶人把它读成“yìn”。但“窨”运用到加工茶叶上,更为准确的读法应该是“xūn”,也就是“窨制”,要读作“xūn zhì”。

你可能会对这个读法有所质疑,毕竟很多人读“yìn”制读了半辈子了。不着急,且坐下喝杯茶,听我慢慢道来。

“窨”是个多音字,据新华字典释义,当读“yìn”时,它意为地下室。而读“xūn”时,新华字典释义为:同“熏”,用于窨茶叶,把茉莉花等放在茶叶中,使茶叶染上花的香味。

02是“凤凰单丛”,还是“凤凰单枞”

在解析它的正确读音与用法前,我们不妨先分别看看“丛”、“枞”分别所指代的意思。在汉字中,“丛”指的是密集生长在一起的草木,如灌木丛;而“枞”(cōng)指的是松叶柏身的常绿乔木,又叫冷杉。

从茶树的属性上来说,一般茶树都是小乔木或者灌木丛,这都符合“丛”这个字,因此凤凰单丛的的正确用字与读音应是“丛”,读作“cóng”。

六安瓜片中的“六”读“lù”还是“liù”

很多人都会把六安瓜片中的“六”,读作“liù”。

其实这里的“六”并不是数字上的陆,而是“六安”这个地方。在古代“六”和“陆”是通假字,从语言上来讲,又是一个多音字,既有“liù”的读音,也有“lù”的读音。但是,六安是个地名,因此,六安瓜片应该读作“lù”。

04是“炭”焙,还是“碳”焙

在乌龙茶的茶叶制作工艺中有“炭焙”的环节,很多人却将“炭焙”误认为“碳焙”。两者发音均为“tàn”,这也导致了目前市场和网络上出现了两者混乱的情况。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难,我们从字面上就可以完美的解决。

按照新华字典指出:“炭”,意为把木材和空气隔绝,加高热烧成的一种黑色燃料。组词:木炭,炭笔、活性炭等;而“碳”,则指的是,一种非金属元素,无臭无味的固体,存在于自然界中。无定形碳有焦炭、晶体碳有金刚石,煤、石油、沥青、石灰石和其他碳酸盐以及一切有机化合物的成分。

由此可见,“炭”是一种物体,其本义为木炭,是用木炭烤焙茶叶。而“碳”为非金属元素,与焙火茶叶没有一点关系,也无木碳之说法。综上所述,正确用法应该是“炭焙”。

05是“潮州工夫茶”,还是“潮州功夫茶”

正确的写法应该是潮州工夫茶。《说文解字》云“工,巧饰也,像人有规矩也”;“功,以劳定国也”工和功意思有明显区别,工夫茶不能写为功夫茶。

工夫茶一般指泡茶的技法和品饮的工夫。在潮汕则一般指对精制的茶叶、考究的茶具、优雅的冲沏过程,以及品评水平、礼仪习俗、闲情逸致。

民国翁辉东在《潮州茶经.工夫茶》中云:“洒茶即毕,乘客人各一杯饮之。杯缘接唇,杯面迎鼻,香味齐到,一啜而尽,三嗅杯底。味云腴,食秀美,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吻。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境界至此,已得工夫茶三味”

通过今天的盘点,相信大家对以上茶叶中较为容易混淆的茶叶「易错」字和名词,都有了一个全面且正确的认识。

那么,您在实际习茶、饮茶的过程中,还遇到过哪些较为生僻且易错的茶叶名词呢?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分享,让更多茶友能够从中获得正确的用意和用法,丰富大家习茶乐趣以及见识见闻!

来源:茶艺大师工作室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茶书网:《经典普洱名词释义》

编号:GDZPS0252
书名:《经典普洱名词释义》
版别:云南科技出版社
作者:石昆牧著
书号:ISBN 978-7-5416-2408-7/S·3888
定价:36.00
出版日期:200608
内容简介
    普洱茶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因最早的集散地为普洱府而名扬天下。其实普洱茶是以云南一定区域内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制作而成的后发酵茶的统称,有生、熟、渥堆区分,因陈放环境不同,分为干仓和湿仓。常见的品种有七子饼、砖茶、沱茶、散茶等。因陈期的差异,汤色红黄鲜亮,香气纯正,滋味醇厚,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饮之清凉解渴,帮助消化,祛除疲劳,提神醒酒。
    三百个经典名词诠释普洱,引领您进入普洱大千世界! 普洱茶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以其集散地与原产地之一的普洱命名之。本书是一本介绍普洱茶相关用词的专著。全书配以多幅精美的图片,生动地叙述了普洱茶的种类、产区、制作加工等内容,是你了解普洱茶不可或缺的工具。
目录
云南
普洱茶
六大茶类
白茶
 黄茶
 绿茶
 青茶
 红茶
 黑茶
四大严区
 保山市
 临沧市(地区)
 恩茅市(地区)
 西双版纳地区
茶区
 下关茶区
 勐海茶区
 易武茶区
 六大茶山
主要茶山简介
 慢撒
 易武
 依邦
 革登
 莽枝
 蛮砖
 牧乐
 巴达
 布朗
 到王章
 南糯
 勐宋
 景迈
 勐库
 景谷
 金竹山干家寨
 镇沅
 邦崴
 无量山
 江城
紧压茶
茶马古(商)道
 江内
 江外
茶种与生长形态
 云南大叶种
 乔木
 灌木
 野生茶
 野生型野生茶
 栽培型野生茶
 台地茶
 野放茶
 群体种
 良种茶
 紫娟
 螃蟹脚
 猛库种
 景谷大白茶
茶性分类
 生饼茶 
 熟饼茶 
 卺羽压茶 
 边境茶 
 春茶 
 谷花茶 
 雨前茶 
 雨水茶 
制程 
 杀青→揉捻→晒干 
 杀青→揉捻→后发酵→晒干 
 杀青→初揉→后发酵→晒干→复揉→晒干 
现代普洱茶制作加工 
 茶菁级数 
 青毛茶收购 
 来料加工 
 委外加工 
 拼配 
 萎凋 
 杀青 
 揉捻 
 复揉 
 解块 
 日西青毛茶 
 筛分 
 滇绿 
 茶叶发酵 
 洒水渥堆发酵(热发酵) 
 制前发酵(冷发酵) 
 后发酵 
 蒸压 
 铁模 
 石模 
 成品干燥 
 成品日晒干燥 
 烘焙 
 金玉天 
 疙瘩茶(茶头) 
 焦心 
 烧心 
 碳化 
普洱茶评鉴(重手泡) 
 取样 
 评鉴茶具 
 冲泡方式 
 评茶方式 
 叶底 
 评鉴用水  
口感 
 茶性 
 茶质 
 香气 
 苦涩 
 青味(菁味) 
 甘韵甜质 
 层次感 
 烟熏味 
 烟焦味 
 樟香 
 兰香  
 参樟香 
 枣香 
 龙眼味(桂圆味) 
 荷香 
 参香 
 木质化 
 锁喉 
 仓储环境问题 
 制程高温干燥 
 成品日晒干燥 
 不当拼配 
 收敛感 
 汤氲 
 茶菁外型 
 紧压外型 
 茶菁色泽 
 汤色 
 叶底 
 白霜 
 仓味 
 醒茶 
 斗茶  
仓储 
 入仓茶 
 未入仓茶 
 番羽仓 
 退仓 
 衣鱼(蠹虫、银鱼) 
 茶虫 
 个个壳虫 
 瓮 
 高温高湿 
 高温低湿 
 低温高湿 
 低温低湿 
 通风 
 压力 
 光线  
包装及特征 
 件 
 筒 
 竹壳包装 
 竹篾 
 牛皮纸包装 
 大票 
 直式大票 
 横式大票 
 外包纸 
 筒票 
 内票 
 内飞 
 草纸 
 厚棉纸 
 网格纸 
 手工薄棉纸 
 机器薄纸 
 外包薄油纸(黄、白) 
 薄油纸细字内飞 
 朱砂红 
 尖出、平出 
 美术字内飞 
 粗字体繁体厂内飞 
 简体厂内飞 
 傣文内飞 
 小七(丁勾七)、大七  
紧压茶型 
 龙团凤饼 
 沱茶 
 七子饼茶 
 紧茶 
 砖茶 
 四喜方茶 
 方砖 
 茶膏  
古董印级茶 
 古董茶 
 八中茶 
 印级茶 
 红印 
 无纸红印 
 甲、乙级蓝印
 大字绿印
 小字绿印
 蓝印铁饼(绿印铁饼) 
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茶品
 云南七子饼茶
 唛号
 753
 754
 858
 750
 757
 745
 859
 726
 756
 758
 73青饼(小绿印)
 红带七子饼
 特殊标记
 七子黄印
 黄印沱茶
 七子铁饼
 文革砖
 中茶简体字
 大口中
 雪印
 商检
 88青饼
 92-7524
 92方砖
 大益牌
 紫天
 橙印
 紫大益
 玫瑰大益
 绿大树
 宝焰牌
 松鹤牌
 松鹤牌一级沱茶 
 南诏
 甲级沱茶
 大理沱茶
 中茶牌乙、丙级沱茶
 销法沱
 泡饼、铁饼
 865
 866
 885
特殊与订制茶
 云海圆茶
 真一淳雅号
 华联青砖
 老树圆茶
 1997香港回归纪念饼(砖)
 云南紧茶
 水蓝印
 鸿泰昌
 禾U兴隆
 鑫昀晟
 茶品天下
 易昌号
 白版茶
 普洱茶柱
省茶司
 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
 中国12产畜产进出口公司
 云南省分公司
国营厂
 昆明茶厂
 国营勐海茶厂记事
 国营下关茶厂记事
 黎明茶厂(黎明茶厂)
民营厂
 昌泰集团(昌泰集团)
 南涧茶厂(南涧茶厂)
 澜沧裕岭一有限公司(101公司)
普洱茶与保健
 多酚类(Polyphenols)
 儿茶素(Catechin5)
 茶黄质(Theaflavins)
 与茶红质(Thearubigins)
 叶绿素(Ohlorophyll)
 叻口啡因(Caffeine)
 月安基酸(Aminoacide)
 矿物质(灰分)
 渥堆与微生物
 日光臭(5unlinqflavour)
 油耗味(Rancidodor)
 金花
 浸出物
 水分含量
 血月旨
 EGCG
 二甲氧基苯
 茶醉
 酒与茶
其他紧压茶
 广云贡饼
 安茶(六安龙团)
 六堡茶
 重庆沱茶
 千两茶(花卷)
 茯砖
 青砖
 米砖茶
 康砖
 龙珠茶
推荐普洱茶书籍
 《普洱茶》
 《方圆之缘》
 《当代普洱茶》
 《下关沱茶复刻版专辑》
 《云南普洱茶》
 《2002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云南省下关茶厂志》
 《普洱茶·续》
茶与人生

大量批发或经销商面议。
茶书网中国区北京经销商:感德真品茶业机构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6号北京国际茶城三楼西北角F3-19号
客服:010-63433810
详见:茶书网(www.culturetea.com)说明

找到约126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