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叶机械厂家

找到约66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及茶机标准化建设探析

  茶叶作为食品行业中的一个特色产业,又系一个民生经济,而茶叶收获和加工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存在劳动强度高、效率低、占用农时多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茶产业进一步发展。因此,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对茶叶生产机械的研发,实现茶叶生产机械化,使茶叶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不仅是提高茶叶品质、实现茶叶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而且有利于提高生产率、节约劳力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我国茶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村建设、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结构性短缺的情况下,发展茶叶生产机械化,不仅意义重大,而且非常紧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实现茶叶机械化,首先要加强和完善茶叶机械标准化建设,改变茶叶机械质量参差不齐、科技含量低、热能利用低等一系列问题。这是提高茶叶加工机械科技含量、食品卫生安全、建立集约型社会的要求。

  茶叶生产机械化与茶机标准化之间存在互相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茶机标准化建设对茶叶生产机械化的促进作用,茶叶生产机械化是实现茶叶生产标准化、清洁化的前提,茶叶生产标准化是提高茶叶在市场上竞争力的有力保障。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我国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现状及其发展瓶颈,研究影响茶叶生产机械化进程的茶机标准化建设问题,这对于研究和发展我国茶叶生产机械化,提高我国茶产业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我国茶园管理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1.1先进国家和地区的茶园管理机械化进展茶园管理包括机耕、机采、机剪、喷灌、植保、运输等机械作业。日本及台湾地区茶园管理机械化值得借鉴。日本茶叶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标准化生产:茶园管理和采摘日本茶园管理机械多采用乘用式,配备田间铁轨,通过不同的配置可完成深耕、修剪、施肥、喷药、植保、采摘等多种栽培管理作业;为了防霜,日本茶园大多配置了防霜风机,通过搅动气流,可保证茶园温度升高3-4℃,从而促使茶树芽叶生长,提高鲜叶产量l毡重视鲜叶运输环节,运输工具均采用厢顶覆盖金属膜的微型货车。台湾茶园管理机械在方便操作、灵活轻巧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如气压式深层松土施肥机、坡地多用途作业机、深层多用途施肥机等l引。

  1.2我国茶园管理机械化的发展现状

  茶园管理是茶叶生产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茶叶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茶园管理机械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在提高茶园管理水平,促进茶叶生产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时效,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

  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茶园实现机械化修剪、大宗茶机械化采摘和茶园除草方面,每年可节省成本40万元左右。

  茶园耕作机械是替代手工劳动,从事茶园深翻、中耕除草、施肥等作业,要求耕作适应性强和质量好,性能稳定,价格合理。目前已有C12型茶园中耕机,采用履带行走方式,以马力柴油机为动力,但因价格较高,推广使用受限;ZCJ-150-1型茶园中耕机,其结构简单,运转灵活,维修方便和价格适中等特点,解决了个体茶农和小型茶场茶园耕作作业需要。

  茶叶采摘需要劳力大,时效性强,因此,发展茶叶采摘机械一直为各产茶国所关注。机械化采茶具有工效高、采摘及时,质量好,节约劳力和采摘成本,增加鲜叶产量、提高茶叶质量等优势,受到茶区的普遍重视。我国在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基础上,研发了适合我国的修剪机和采茶机。如浙江川崎茶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NV45型单人平形采茶机和PHV100型双人弧形/平形采茶机、宁波电机厂生产的4CSW1000型双人弧形采茶机等。目前除没有适应深修剪作业的专用机型外,轻修剪、重修剪、台刈以及修边均有专用机械。我国目前采用的茶树修剪均为往复切割式。

  灌溉是茶叶大幅度增产的一项积极措施,并是茶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茶叶灌溉的方式有以下4种:浇灌、流灌、喷灌和微灌。微灌,可比喷灌节水12%~25%,系统T作压力低,地表湿度小,可防止杂草生长和病虫害,并可实现水肥一体化。

  目前我国茶树病虫害防治常用手动喷雾器与背负式喷雾器(也称“气力式喷雾机”),前者常用于常量喷雾作业,后者是目前我国农村中最常用的植保机具,其占国内植保机械市场份额的80%以上,担负农作物70%以上的防治面积,而静电喷雾机目前在茶园施药上较少使用。

  1.3我国茶园管理机械化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

  我国目前适用于茶园栽培管理的机械严重缺乏,特别是缺乏名茶及高档茶的采摘机械,还没有一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采茶机和茶树修剪机生产企业,采茶机、修剪机主要零部件还是靠国外厂家供应。因此,应当集中科技力量,采取机械T程和栽培技术相结合的研发

  模式,开发具有我国知识产权的茶园作业机械。在茶园耕作机械方面,国内主要引入国外研发制造的微耕机,进行消化、吸收、改良试制,以适合我国茶区应用的茶园动力机及其配套农具,但都还难于满足茶区需求。需要加强深度开发和研制,从而缓解农村劳动力紧张,提高效率。

  二、我国茶叶加工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2.1国外茶叶加工机械化进展

  日本绝大多数生产青一色的蒸青煎茶,按照制作工艺的成套设备已相当成熟。较为熟知的茶叶机械生产企业有日本寺田株式会社,其主营茶叶初加T机械设备;山益公司主营茶叶精加工机械;日本落合公司主营采茶机、修剪机等。在技术优势上体现在茶机电路设计能力强,引进其他机械行业的先进技术,如红外线鲜叶品质检定设备。实现茶叶加工生产过程工业化管理,最新型的煎茶生产线体现在高度自动化、智能控制,茶叶在线水分监测、设备模块化等方面,实现清洁化生产,保证茶叶产品卫生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日本蒸青煎茶的精制T艺与我国炒青绿茶精制工艺类似,其中特色较凸显的是复火机械和茶叶色选机,复火加热形式有远红外、热传导、热空气、微波四种,而在精制厂中大量推广使用的是远红外一传导滚筒复火机,与我国有差异的是其导叶板螺旋角很小,滚筒轴线处安有一棒型燃气远红外发射器,下设有石油液化气加热炉具;目前采用色选机拣剔茶梗在日本茶叶精制厂已得到广泛使用,新研制的CCD(电荷耦合图像传感器)茶叶色选机,承载着更先进的高新技术。

  2.2我国茶叶加工机械化的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生产大宗茶为主的初、精制加工机械迅速得到发展,茶叶机械品种多,型号多样,初步满足了各类茶叶产品加工,促进了茶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茶叶加T机械在性能和配套机种的研制上得到不断的改进和补缺,以名优茶加丁机械发展最快并在生产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近年来,高新技术在茶叶生产加工上不断获得应用,同时也存在挑战。微波加远红外加热杀青干燥技术配套使用,生产加工出的茶叶产品,香高味醇品质佳。蒸汽与热风相结合的杀青机的研发,不仅保持了绿茶色泽绿翠,

  而且香高味醇效果良好,但是由于在实践应用中,存在杀青蒸汽温度和脱水t艺较难掌握等技术瓶颈,从而限制了在一些特种茶和保健茶类加工领域的应用前景;热风杀青作业杀青匀、透,杀青叶含水率亦低于一般传统杀青形式,成茶品质良好,但由于杀青时间短,对生产工艺的掌握严格,同时对热风炉的设计、制造提出了较高要求;电子计算机等检测和控制技术不仅在单个茶叶加工生产机械中得到应用,而且随着名优茶等连续化生产线得到推广与普及,开始应用于芽形名茶加T全过程的参数检测和程序控制。

  多功能集成茶机机种、新机型不断涌现,不断解决名优绿茶加T制造工艺,鲜叶摊放工序及其在制叶快速冷却等问题。研制安全化、清洁化和连续化茶叶加T设备提上了日程,如目前在国内属领先水平的一条名优绿茶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其对设备原材料严格要求,加工精度、美观程度和加T规范,形成了茶机机电一体化工程和示范,值得提倡与推广。

  2.3我国茶叶加工机械化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

  我国茶叶加T机械除了约100家茶机制造企业较规范,注重研发外,其余均为规模小,生产条件差,制造水平低,研发和设计能力薄弱。往往在市场出现较新颖的机器,很多厂家进行仿制,不注重研究和解决与制茶质量有关的品质和茶机使用安全问题。

  发展茶机是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大整合“产学研”科技力量,增强扶持力度,注重茶叶食品安全和茶机操作安全,组建茶叶机械研发中心,对茶机领域重大技术难题进行攻关研究(如茶机结构性能、配套设备和操作工艺等),形成规模化、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发展模式,实现最大限度地提高茶叶品质和节约制茶劳力。

  三、开展茶叶机械标准化建设

  3.1开展茶叶机械标准化建设意义

  茶叶生产离不开茶叶机械化,开展茶叶机械标准化是市场竞争的技术规则,是科技成果转化为劳动力的桥梁,是产品质量的保证,是通向新技术与市场的工具,是节省投入提高产{比的途径。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潮中,茶叶机械标准化是促进茶叶生产向优质、高效、低成本、名品牌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茶叶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强茶叶机械标准化建设,制定和完善茶叶机械的标准,加大新型科技含量高的茶叶机械的研发力度,对于促进茶叶加T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2我国茶叶机械标准化建设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加强茶叶加T机械标准化建设是提高茶叶加工机械科技含量、食品卫生安全生产、茶叶机械行业进一步发展、建立节约型社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要求。目前茶叶机械与其他食品工业机械相比其生产和使用存在以下问题产品质量差,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对茶机厂的监管不到位,造成了国内市场上茶叶机械产品存在着一些先天不足,主要表现为:原材料以次充好、产品粗制滥造、质量低劣,机械安全性能差;茶叶行业的技改和研发投入不足,不能紧跟国家政策变化和市场需求,及时设计和生产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茶叶加工机械,造成了目前茶叶加T机械落后于茶叶加工工艺和生产要求的现状;茶叶加工机械在研制上基本上是模仿手工制茶,忽略节能,导致热能最大利用率在60%左右;茶叶损耗高,不能较大的保留有效营养成分;我国茶叶加工机械的标准化建设起步晚,客观上造成机械加工产品型号多、类型多、质量参差不齐、难以配套的现状。如果将市场上所有的茶叶加T机械应用统一标准,使茶叶加工机械模块化,量化,这样茶叶加工厂家就能非常简单的根据自身的茶叶特点和产量量身定做,配置到合适的生产线。

  3.3茶叶机械标准化建设发展趋势

  茶叶机械标准主要包括茶园管理机械、初加工、精加工等成套设备术语和定义、产品型号表示方法、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牌、包装、运输和贮存、产品使用说明书,从而体现茶叶产品质量。在茶叶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推行标准化,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合理的生产秩序,减少废品和次品,减少其他事故,从而稳定和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创造新的经济附加值。为了进一步做好茶叶加工机械标准化建设,应明确茶叶加工机械归农业部门管理,强化茶叶加工机械的标准制定和改进,加强茶叶加工机械产品的质量监督,才能做到与之相配套的物流标准、生产。

  (资料来源:天骏茗风)

中国茶叶机械化,到底差在哪?

在茶机界和茶叶界的一致努力下,中国茶叶机械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先进国家、中国农业机械化整体发展水平和茶叶生产需求相比,尚有差距,亟待赶超和改进。

纵观茶叶机械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茶叶机械生产企业规模小全国约300余家茶机生产企业,除为数不多的几家 较大型企业外,70%以上厂家为100名职工以下的小型企业,注册资金多在500万元以下,茶园作业机械企业未做过统计.就茶叶加工机械生产企业而言,销售金额接近于1亿元的厂家仅有3~5家,70%以上的企业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下,研发力量薄弱。

2、设备制造水平低中国茶园耕作机械尚处起步阶段,多数产品还在完善和成熟中。采茶机和茶树修剪机国产化进度不快,国内使用机型还主要为日本机械所垄断。茶叶加工机械,生产中应用的单机不少还是老型号,加工水平低,科技含量不高,能耗大,安全防护等标识设置不完整。目前已推广使用连续化生产线智能化水平还不高,而设备生产企业的宣传又往往过分,造成一些生产线,安装后在生产中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个别甚至闲置。

3、茶园作业机械特别是机械化采茶普及仍缓慢由于业界对当前茶产业发展出现的新常态和茶叶生产用工缺乏严重性认识尚不足,不少茶叶生产企业还停留在追求高档名优茶生产上,未深刻认识到市场消费重点已转向大众消费型的中档名优茶产品为主, 过分强调采茶机在高档名优茶细嫩鲜叶采摘中的应用,客观上阻碍采茶机械化的推广普及。同时,目前对茶园作业机械化特别是采茶机械化发展的议论多,实际工作深入少, 对机采技术推广而需进行的茶园基础改造畏难情绪严重,加之茶园作业机械研制开发严重落后,生产制造企业缺乏,故造成茶园机械化特别是采茶机械化普及发展缓慢。

面对中国茶叶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中国茶叶机械发展将面临以下趋势:

1、吸引更多资金和大型企业进入茶机行业随着茶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不少资金开始向茶机产业转移,如近几年具有较强实力的浙江红五环制茶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丰茶叶机械有限公司等,均是从矿山、建筑等行业转型而从事茶叶机械生产的,这些大型企业的进入,将有力增强茶叶机械行业的活力。预计这种趋势还会继续, 将有更多有实力的行业和资金投入茶园作业和茶叶加工机械的研制开发和生产,促进茶机行业做大做强。

茶叶揉捻机

2、茶叶加工新型单机开发将更加注重提高产能和科技含量新常态下,针对大众消费型中档名优茶加工量的增加。茶叶加工单机的开发将更注重于高产能、低能耗、连续化。茶叶机械的发展,将更加重视诸如冷冻、膨化、热管、微波、远红外、生物颗粒燃料、自动化控制等高新技术在茶机领域的应用,强化新型制茶原理的研究,提高茶叶加工品质,方便茶农使用、节约人工,促进 “机器换人”,为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线的研发奠定基础。

3、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线开发仍是当前茶叶加工机械研发的重点 规模化加工是茶产业近阶段发展的重点,故茶叶加工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线的研发进程将加快。重点将是更加重视和追求茶叶品质,提升机械产品制造质量和智能化水平,降低造价,在各类茶叶产品标准化不断提高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各类茶叶加工生产线的定型和系列化,促进茶叶机械产品和生产线的标准化制造,更好地满足茶产业发展需求。

4、采茶机械化将成为茶叶机械化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据统计,中国城市人口现已超过农村。2012年大陆15~59岁劳动人口,比上年减少350万人,2013年全国60岁老人比上年增加850多万人,已占总人口15%,超过2亿。劳动力缺乏和成本高,茶树鲜叶老在树上,已是制约茶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如前所述,选择性采茶机在生产中应用近期很难实现,为此目前只能在推广切割式原理采茶机基础上,实现机械化采茶, 今后将把实现机械化采茶重点放在中低档大众消费型名优茶鲜叶采摘上。手工采茶劳力日趋严重缺乏,将会使政府、茶业界和茶机界对茶园作业特别是采茶机械化发展引起高度重视,上下共同努力,支持和加强国产机型的研发和推广,加快采摘基础条件改造和树冠培养,在机械、农艺和茶叶加工工艺技术不断融合的条件下,可以预见采茶机械化的步伐将加快。

本文节选自《中国茶叶机械化技术与装备》,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数字茶业:基于SSM框架的条形绿茶加工装备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茶叶加工装备是制茶业的基础。随着我国茶业的蓬勃发展,茶叶加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茶叶加工装备制造业也在快速发展。我国茶叶加工装备大体分为初制加工机械、精制机械、再加工机械和深加工机械等。据测算,目前全国茶叶机械厂家约500家左右,茶机生产能力已达10万台以上,茶机保有量约达100万台,涉及近百个种类,约300多个型号。我国主要茶类加工装备的规模、总量,尤其是初加工、精加工设备较为成熟,以龙头企业为主的茶叶机械行业格局基本形成,大宗茶叶加工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名优茶机械化加工水平也已达到80%以上。热风杀青、计算机控制、光谱成像等新技术在茶业机械中被不断应用,加之新机型、新机种的涌现,极大推动了我国茶叶加工装备向着清洁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目前,中、大型茶加工企业的连续化生产线方案设计、设备选型多委托茶机制造商完成。对于半手工、半机械化加工的小型茶加工企业甚至家庭作坊式生产者而言,在原有的茶叶加工生产流程中,不同程度存在单机设备购置及部分单元设备增配的实际需求。茶机制造企业快速增长,但不同企业生产的茶叶加工机械所执行的标准不尽相同,在单机命名、型号、规格标注等方面一定程度上缺乏统一的标准,给茶机终端用户及科技人员带来不便,难以对市场上众多茶机进行各项参数的横向深入比较,进而在个性化的单机选配或生产线优化配置上造成不便,构建能够管理茶叶加工机械的信息系统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研究从条形绿茶加工入手,使用集成开发环境IntelliJ IDEA(Integrated Database for Easy Access),采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MySQL),针对性开发茶机信息管理系统,将条形绿茶加工过程中涉及到的通用单元设备进行广泛采集、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实现茶加工装备的快速检索、选型及生产线模拟组装。

本系统主要面向具有单机设备选型及生产线选配设计的小型茶加工企业、个人用户及茶叶机械科技人员,可让用户快速查询、比较各类设备的详细参数,从而根据需要做出合理选择,节约工作量,提高效率。

▲ 浙江春江茶机烘炒青绿茶清洁化生产线

01

条形绿茶加工装备行业需求分析

绿茶按外形特点可分为扁形、卷曲形、条形、针形和颗粒形等多种形状。条形茶外形条索紧直、呈条状,产区广泛、种类丰富,其基本初制工艺为:摊放、杀青、揉捻、做形、干燥。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研制了一大批适合行业需求的各类机械设备,形成了多样的条形绿茶的机械。在机械化基础上,借助中央控制系统将单机或机组进行连接,形成连续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成套设备生产线是未来茶叶加工的趋势。目前,我国各大茶叶机械生产厂家分别研制开发了各具特色的绿茶连续化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如由电磁内热杀青机组配的可生产直条形和曲毫形绿茶清洁化生产线;由理条机、压扁机组配的针、扁两用自动化生产线等。

条形绿茶加工装备主要由杀青机、揉捻机、理条机等核心设备及鲜叶摊青机、输送机等配套设备组成,各单机作业设备种类繁多、型号多样,统一的行业规范尚欠缺,不同茶机厂同类机械产品难以进行性能测试和比较。随着茶叶加工机械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连续滚筒杀青机、链板式连续烘干机和连续理条机等单机作业装备逐渐应用于制茶行业。部分小型茶加工企业在进行生产线组配时,需要面对种类繁多、规格多样的单机装备,缺乏一个高效的装备信息管理平台,限制了单机装备的优选。基于此,茶加工装备标准化信息管理可满足单机设备比较及生产线科学组配。基于开源框架(Spring+Spring MVC+Mybatis, SSM)软件开发的茶叶加工装备信息管理系统,整合了单元设备、茶机制造商、茶机标准等信息,不仅服务于小型茶加工企业及个人用户,也为茶机制造商的产品展示提供公共平台,同时也为茶叶机械领域的科技人员提供资源检索服务。

0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本系统为web应用程序,整体采用B/S架构。使用IDEA作为开发平台,后端使用SSM框架,前端使用layui框架,数据库使用MySQL。系统整体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该系统后端SSM框架基于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Model-View-Controller, MVC),使得系统具有很好的可维护性与扩展性。其中,Spring的核心是IoC以及AOP,IoC用于存储项目涉及的所有对象,AOP通过Spring控制service层事务。SpringMVC可以与Spring整合为控制层提供解决方案,实现控制请求的转发与请求的响应。借助MyBatis可以直接通过配置XML里的映射关系来操作数据库,通过java类对象与数据库表的映射关系实现程序与数据库之间的交互,为数据持久化提供了便捷的解决方案。系统前端使用layui框架,支持提供美观的前端界面以及快速的数据表格渲染,支持分页、检索的数据表单只需配置即可自动渲染。

03

系统分析与设计

1、系统需求分析

为获取系统需求,采用了面谈、原型等方法,最终以用例对用户需求进行组织,系统用例如图2所示。系统用户分为普通用户、企业用户、专家用户和系统管理员用户。普通用户通过系统可查看和检索设备、制造商及设备相关标准信息。设备生产或者销售企业用户可以维护设备及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员用户可对设备信息、制造商信息进行维护与审核,对相关设备标准信息进行维护。专家用户依据加工流程对加工流程设备进行选择,通过展示功能,普通用户可获得专家用户的选型方案,方便普通用户进行设备优选。

2、系统数据库设计

根据业务需求,进一步收集了业务中的原始单据,包括制造商信息、标准信息和各加工单元的设备信息等原始单据,并对各数据项进行了定义。文章以核心杀青设备中的滚筒杀青机及辅助输送设备为例,对需采集的参数以单据表形式定义如下表1、表2所示,原始单据数据项的详细说明如表3、表4所示。

根据业务需求与对原始单据的分析,本系统分析了主要实体之间的关系,图3展示了设备、制造商、标准三个实体的关系。

在实体关系图基础上设计数据库表的初步整体结构,如图4所示。

考虑到设备的类别以及随着功能的迭代,需求会有变动的情况,系统最终采用的设备表设计如图5所示。此设计将所有类别设备的共有属性抽取出来,作为一张表,名为spu表,再将设备的其余私有属性表存储在另一张表中,spu表的主键作为外键存在于该表中,并且每张私有属性表中都有预留字段。结合业务需求,预留字段的个数为5个。该设计的优点是使用了预留字段,并且结合实际情况预留字段个数确定,不会造成系统资源的浪费,同时将设备共有属性抽取为spu表,则spu表中的设备可以与制造商表、标准表关联,逻辑清晰,实现简单。

3、界面设计

软件界面是人机交互重要部分。为提升软件的易用性,开发中采用了mockups低保真原型设计工具进行界面设计,并与用户就人机交互细节开展多次讨论、修改,直至确认。

4、系统核心模块的实现

(1)设备检索模块

设备检索是本系统的核心模块。该模块设计条件选择及条件输入两种方式,均可快速定位到满足要求的设备列表,界面如图6所示。此外,还可以点击设备右侧的详情按钮,以便进一步了解设备的制造商,设备满足的标准等信息。

(2)生产线组配模块

用户可以根据本系统中收录的设备进行自定义生产线组配。系统允许用户按照加工流程依次选择输送设备、摊放设备、杀青设备、揉捻设备、理条设备、干燥设备。当选择任一设备时,系统会根据选中设备的台时产量自动过滤出大于该台时产量的设备,帮助用户快速筛选,从而快速组建流水线,界面如图7所示。

(3)制造商信息管理

通过检索功能可快速检索到想要了解的茶叶机械设备制造商,也可以按省份来快速定位到想要了解的制造商,也可通过编辑功能维护制造商的信息。

(4)信息审核

为保证信息录入的合规性,管理员可以对用户修改的设备、制造商等信息进行审核。信息审核包括两个部分:制造商用户修改本制造商基本信息以及制造商用户修改本制造商设备库信息,在管理员的编辑制造商界面以及编辑设备界面存在审核结果下拉框,管理员用户可以在此给出审核结果,并且当选择审核不通过时,需要给出不通过理由。

(5)茶机标准管理

管理员用户除了能维护设备库和企业资源外还能够根据类别维护茶叶机械的相关标准,普通用户可根据需要浏览相关标准的信息,包括标准编号、标准名称、类别、发布日期、发布日期、标准的状态,为选择符合标准的机械提供参考。

04

SSM框架技术在茶叶加工应用展望

信息化正在影响茶叶企业的管理、生产、流通等各环节,“互联网+”正在加速行业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为企业获取多元化数据、利用数据和分析数据迈向更高的决策智能化成为可能。软件技术在信息化乃至智能化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互联网的web系统可服务多类型企业的需求,更广泛的收集行业数据,且易于部署和维护,有望成为茶叶加工行业信息平台开发的主流应用模式。SSM企业级应用框架通过集成Spring、Springmvc、MyBatis简化了基于互联网的Web系统的开发,具有轻量,高速和高效的优点,有助于减少茶叶行业信息平台类软件的开发时间、质量,使应用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移植性,加速茶叶加工行业数据的汇集、管理及智能化应用。

文章基于SSM框架设计并开发了条形绿茶加工装备信息管理系统。采用软件需求工程中面谈方法与涉众沟通,深入了解茶叶生产的业务流程、设备选型等业务问题;采用原型需求获取方法,在开发初期以可视化的形式将系统功能及交互过程展现给用户,通过征求用户意见,从而明确无误的确定用户需求。获得用户需求后,进行数据库设计与优化,最后基于SSM框架实现后端逻辑,完成设备信息入库、设备数据检索、行业标准管理、制造商信息管理,信息审核,生产线组配等主要功能。最终实现应用SSM框架减少了项目在开发过中的耦合度,提升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应用原型设计改善了人机交互体验。

目前,该系统1.0版本已经开发完成,入库茶机制造商396家、录入各类设备300余件、茶加工及茶叶机械相关标准信息72项。后继将持续开展系统优化、升级及数据采集入库等工作。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为条形绿茶及其他茶类加工的装备选型、生产线组装提供了借鉴。

来源:中国茶叶加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4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