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昌宁茶庄园建设推进

找到约17条结果 (用时 0.013 秒)

昌宁翁堵:整体推进茶旅融合“一镇一品”建设

茶叶是翁堵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农民致富重要经济产业。近年来,翁堵镇按镇有产业、有企业,村有合作社、初制所,基地有茶庄园的思路,着力打造“干净好喝的富硒茶”,整体推进茶旅融合“一镇一品”建设,所有村(社区)先后被列为保山市“一村一品”专业村(茶叶),翁堵镇被列为2022年度保山市茶叶“一村一品”专业村(镇)。

富硒茶园显雨林有机优势

翁堵镇位于生产优质茶叶的黄金纬度(北纬24°)线范围内,境内平均海拔1600米,年均气温18.7℃,年均降水量1200毫米,森林覆盖率达73.5%,末春直至初秋每逢有雨必起雾,土质肥沃,含多种微量元素,且显酸性或微酸性,无论是气候还是水土,都非常适合种植茶叶。全镇有茶园3.83万亩,涉茶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90%以上,2021年干茶总产3850吨,实现茶叶综合产值2.85亿元。

近年来,该镇着力打造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有机化茶园,茶叶品质得到质的飞跃,越来越受茶叶加工企业和消费者欢迎。连续6年通过国际雨林联盟认证,全县2.98万亩认证面积中翁堵就占2.5万亩。土壤天然富硒,茶叶中硒元素含量较高,深受各地茶商青睐。2021年启动2万亩茶园有机认证,从茶园到茶杯的品质安全得到保障,逐步构建起3.8万亩茶园质量追溯体系。

“几年前,就在茶园里种植水冬瓜树、山樱花作为覆荫树。”翁堵镇项目办负责人赵乙骏介绍,今年来,依托沪滇项目启动千亩智慧化示范茶园基地建设,提升改造茶园水利设施、茶园生产道路,安装智能水肥系统、远程虫情测报、土壤墒情监测仪等,通过智慧化手段提升茶叶品质。

党建引领“沏”乡村振兴味

在翁堵,从一片清香扑面的茶园走出,就能走进一家茶叶加工的企业,喝上一壶热气腾腾的浓茶。“这茶是自家种植、自家制作的茶叶泡制而成。”种茶、制茶多年的普靖富介绍,不同于从前人工炒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如今置办起先进的茶叶加工机器,制茶工艺也在显著提升。

“全镇像他家这样从事茶叶加工的企业90家,有茶叶专业合作社8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周永兴介绍,前几年,通过“支部+协会”的产业发展模式,由当地致富带头人普靖富牵头成立“两新”组织党支部,同时成立种植协会,将党组织的核心优势与协会的技术优势、市场探索等方面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带领群众发展茶叶产业。近年来,又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入昌宁红茶集团、昌宁遐尔茶品有限责任公司在翁堵建设分厂。

“坚持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覆盖到哪里。”翁堵镇党委书记伍婕介绍,镇党委主动服务,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优势,将党组织领办的专业合作社嵌入到产业发展中,打造“绿色金叶”党建品牌,推动茶叶产业化发展,真正实现了“一茶五利五增”,即:通过“绿色金叶”模式,村级党组织组织力得到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增长,助推群众持续增收,企业实现降本增效,茶叶品牌影响力增大。预计今年翁兴、翁堵两个村(社区)村集体经济在村企共建中收入将分别达到25万元和10万元,预计群众人均增收达3500元,“村企共建”车间建成后,遐尔茶厂干茶产量预计增200吨,综合产值增2500万元左右。

茶旅融合“延”茶叶产业链

“为提升翁堵茶的知名度与品牌影响力,做大做强做优茶产业,我们通过‘以节兴旅、以节富民、以节引商’,推动茶旅产业融合发展。”镇宣传委员赵帏说。

赵帏介绍,近年翁堵镇先后成功组织了“醉美翁堵”摄影大赛、先后成功举办了三届“富硒杯”斗茶大赛,今年成功承办了“相约千年茶乡·寻味昌宁红韵”茶叶系列宣传周的开幕式等多场茶文化旅游推介活动,茶旅融合发展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打造集美丽茶园观光、采摘鲜茶、炒茶制茶吃茶、茶艺欣赏、科普宣传、运动养生为一体的综合性茶旅融合基地。”赵帏介绍,该镇正积极在茶旅融合、茶产业研学等方面开展探索实践,进一步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其中依托杞木林智慧化示范茶园基地实施的富硒茶庄园项目建设,将杞木林茶园提档提标建设成富硒茶庄园,配备茶博馆、展演馆、展示馆、民宿、小茶屋、健身步道等功能,穿点成线打造党员教育实训基地、茶文化研学基地、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一步拓展延长茶叶的全产业发展链条。

茶山更美、茶叶更香、茶农更富,眺望翁堵的绿水青山,一幅美丽“茶图”正逐渐变成现实。

来源:昌宁发布  茶潇琦  刘飞,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昌宁30余万亩春茶迎来采收季

进入3月下旬,素有“千年茶乡”之称的保山市昌宁县,31万亩生态茶园长满了新芽,古茶树上涌出了新绿,清新的空气里到处都洋溢着新茶的清香。在这春风送暖春茶飘香的美好时节,当地人喜滋滋地走进茶园开始采收今年的第一茬春茶。

温泉古茶冒新芽

昌宁县温泉镇新河村小羊圈村民小组的古茶树群落里,大多数茶树还是刚刚“睡醒”的样子,两棵“早起”的古茶树格外醒目,新芽已长到了最适宜采摘的五六片叶长。茶树主人刘成芬邀约了一个姐妹,正一边舞动十指采摘茶叶,一边说说笑笑憧憬着新一年的丰收。


“这种古树茶我们都是要让它长到五叶左右才采摘,因为收购的人说要这样的茶加工出来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刘成芬说,“我们这个地方古茶树相当多,以前没有人知道所以不值钱,现在外地的人知道我们有古茶树后,许多人都来买,茶叶越来越值钱了,古茶树真正成了我们的摇钱树。我家有20多棵古茶树,一年收入10多万元。”


据新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登武介绍,新河村有6800多株古茶树、9600亩生态茶,户均达到6.6亩,去年茶叶户均收入达到45000多元。“这几天我们每个村都去看了,整个镇的茶叶情况基本就是新河的这样,预计3月底全镇茶叶将全面进入采摘。”温泉镇宣传委员禹志勇介绍,温泉镇茶叶总面积达100624亩,有古茶树74148株,共有10个村168个村民小组6047户涉茶种茶,茶农户均拥有茶园13.76亩,人均拥有茶园3.8亩,2021年茶叶产量达936万公斤,总产值达8.2亿元,其中农业产值4.28亿元,2021年11月被国家农业农村部命名为全国“一村一品”(茶叶)示范村镇。今年,温泉镇将围绕“云南红茶原料生产第一小镇、滇西知名康养度假小镇、茶旅融合发展示范小镇”的定位,重点在生态、质量、品牌、市场、融合上着力,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让“千年茶乡第一乡”更加名副其实。

土司贡茶名远扬

勐统镇地处昌宁县南部,独特的山坝结构与亚热带季风气候造就了勐统镇夏热冬温的气候条件,高度的森林覆盖率和年均19℃的气温为勐统镇保留了大量的古树茶资源,同时起自明洪武年间的土司贡茶也为勐统镇奠定了浓厚的文化基础。


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初年,为加强贸易来往发展经济,维系和加强自己的政权统治地位。各地土司发展茶叶,使茶叶能在民族地区发展起来。相传,有一年,皇帝要举行庆典,土司精心挑选茶叶进贡,皇帝喝后赞不绝口,赐名“湾甸茶”(即勐统镇青龙山古树茶)并定为贡茶。一时之间名扬四海。岁月变迁,但是千年前的贡茶茶树依然生长在勐统镇。


云南省顺昌古道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永生介绍说,在勐统镇现存的7147株古茶树中,占地150余亩的土司贡茶庄园内就有3000多株,并且树龄均在600年以上。“土司贡茶庄园从2017年开始建设,2019年2月建成,2022年12月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为保留古树茶特有的茶香与茶气,我们遵循传统制茶工艺打造了从采摘到制作的一体化流程,通过传统工艺制作的古树茶茶性阳刚、香气高扬、茶汤入口甘甜,轻柔如蜜汁,甜润舒爽,算得上茶叶中的上品,如今土司贡茶不仅在国内销售,更是走出国门,远销海外。”张永生介绍说,除茶叶销售外,土司贡茶庄园也在积极推进茶旅融合项目,打造特色茶园旅游点,并于2021年成功创建AAA级景区,成为保山、临沧等地游客出行的好去处。


据勐统镇一名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勐统镇还将深挖土司文化和本地的民族资源,通过摘鲜竹笋、品土司宴打造勐统美食体验区,以及开展民族文化体验区和赶摆广场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来展现勐统特色风采,在深化游客旅游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云雾茶海助发展

“翠叶云中隐,茶海雾中现”。拥有30多年历史的“云雾茶海”茶园位于距勐统集镇7公里的勐统镇板家寨村,茶园面积占地500余亩,核心区域200余亩,是勐统镇茶旅融合促乡村振兴的重要示范点。


“1986年是关键一年,那一年我们开始农业转型,开垦山地,停种甘蔗、玉米等作物,改植茶树。1990年补植结束,茶园初具规模,2007年又再次扩种茶树,扩大茶园范围,2022年茶园正式命名为云雾茶海。”鲁孝是板家寨村的原住民,今年59岁的他已有30多年的茶树种植与管理经验。如今,他家有茶叶种植地20余亩,谈起种植茶叶给村民生活带来的改变,鲁孝由衷地赞叹道:“好!去年一年,我家仅仅依靠茶叶的采摘和售卖,收入就超过了2万元。现在机械化的农业运作模式普及,我们村基本每家每户都有1—2台采茶机,相较于手工采茶,机器采茶不仅不会对茶叶品质造成损害,而且采茶更快更方便。在茶叶的采摘季,我一个人一天就能采300—400公斤的鲜茶叶,收入600—800元。同时,镇、村两级党组织引入华龙公司按2元/公斤的保护价统一收购群众鲜叶,最大限度保证我们茶农的利益,让我们能够安心种茶。”


“2022年,勐统镇通过投资200余万元,建设了步行栈道、观景台、休息凉亭,同时配套完善了特色小店、停车场等相关设施,已成为周边乡镇乃至相邻县市群众休闲游玩的热门选项,节假日平均每天游客量不少于600人。接下来,茶旅融合项目还将进一步推进,我们将计划投资350万元,继续完善云雾茶海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包括提升改造生态有机茶园400亩,提升改造茶园示范样板园200亩,硬化鲜叶运输道路及配套相关附属设施建设,新建采茶人行栈道850米,鲜叶暂存间50平方米,硬化自然村内道路及配套相关附属设施建设,栽植绿化树345株,栽植绿化地被1000平方米,购置安装照明路灯30盏,安装栅栏800米,畜禽粪污治理30户和家禽圈舍规范改造100平方米等项目。”勐统镇组织委员胡家琴向我们介绍说,“云雾茶海”正朝着将茶山变金

山,茶树成为茶农增收的致富树和摇钱树的方向努力。“未来,茶园还将建设500m3蓄水池,配备水肥一体化设施,预计能实现每亩增产鲜叶约200公斤,在帮助茶农每亩增收约400元的同时让集体经济每年可实现收入5万元以上。”

和温泉镇、勐统镇一样,现阶段,昌宁县31万亩茶园、20余万株古茶树已春芽初萌,茶农茶企正一边开始采摘加工早发的茶叶,一边备战即将到来的春茶季。据了解,昌宁将聚焦基地建设、龙头培育、品牌打造、市场拓展、融合发展,做强做大昌宁红茶品牌,推动茶产业转型发展,让老茶乡如春天的茶树般焕发出新生机。

来源:春城晚报 崔敏 金健楠,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庄园化或成云南“山头茶”发展方向

普洱茶是云南的名片之一,2022年普洱茶产值占到云南茶叶总产值的近一半。由于云南的普洱茶大都分布在大大小小的山头,因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头茶”。“红酒论酒庄,普洱论山头”,随着喜爱普洱茶的人群增加,普洱“山头茶”的概念也一步步增强。“每个山头的茶都有不同的风味,且普洱茶越陈越香,因此类似法国葡萄酒庄园化的发展方式或是‘山头茶’的未来发展方向。”北京云南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兰峰在日前接受记者采访谈及“山头茶”时如此表示。


庄园化发展

带来细分市场

“前几年,消费者对茶叶农残安全问题比较关注,而古树茶由于质量比较好,具有生态、安全的特性,同时内涵物质比较丰富口感也较好,因此渐渐被市场认可并发展起来。其实,随着这几年各地生态茶园的推广,茶叶几乎不用担心农残问题了。”兰峰表示。

云南的古树茶大都分布在不同的山头,提起“山头茶”就离不开“古树茶”,这两个概念相伴而生,相互成就。云南“山头茶”经土壤、气候和树种三者的有机组合,会呈现出多元化风格。如果从香气表现的角度来理解,云南“山头茶”正是“地域香”“品种香”和“工艺香”特征的集大成者。

“像老班章茶的苦涩味重、回甘效果持久,冰岛茶有冰糖味,这些一山一味的‘山头茶’彰显出了独特魅力。”兰峰介绍,相比于国内其他茶产区,普洱茶的独立山头大概有250多个,名称也繁多,纵观全国名优茶的命名方式,基本上都是地域+品种,比如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等,既有产地,又有品种。普洱茶的命名实际上也是如此,不过普洱茶更多的是强调山头,而不是强调茶叶品类。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日前发布的《2023中国春茶产销形势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春茶总产量在140万—150万吨;产业规模不断扩张,产能过剩的风险日益加剧。在市场逐渐饱和的情况下,“只有走差异化、品牌化,企业才能有利润,如果同质化严重,企业缺少故事,茶就卖不上好价。”兰峰认为,所有茶类里普洱茶一山一味的特性也适合庄园化发展,比如班章和冰岛可能会发展成名庄园,逐渐分化发展,产量少的生态更好的“山头茶”未来或更受欢迎,普洱茶的故事才会越讲越好,受到人们的喜爱。“像班章茶,由于风味独特,消费者会对其味道产生记忆,也因为茶的风味特色让这个地名也可以被传承下来。”兰峰进一步补充道,此外,庄园化发展不仅可以保护环境留住绿水青山,同时也可以带动区域旅游资源发展,进一步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据了解,早在2010年,福建省提出茶庄园应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模式,将精细化农业引入茶产业,并结合名山名茶、地域文化挖掘等,实现差异化竞争、个性化发展;同时,提出品牌化、个性化、高端化、体验化等茶庄园发展建设思路,将茶庄园打造成为像拉菲葡萄酒庄一样具有高认知度和辨识度的产品和品牌符号,并陆续启动茶庄园建设试点工作。随后的十年间,闽南、闽东、闽北等产区陆续建立了30多个较高水平的茶庄园,还有一些大大小小具有茶庄园发展理念的生态茶园基地。近年来,云南省也陆续开始建设茶庄园,截至今年4月,普洱茶核心产区普洱市已初步建成45个茶庄园。

制定标准

规范茶业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众多的“山头茶”也会给消费者带来辨别、选择困难,乃至产生消费者信任危机。对此,兰峰表示,不同的“山头茶”价格差异也较大,除了个别风味特色明显的茶易选择辨别外,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可能需同时品鉴多款茶,在产生对比的情况下才能品出差别。但是不对比时,既辨别不出差异,也记不住味道。

兰峰同时表示,冲泡时长会影响茶的味道,茶叶制作时杀青等过程也会影响茶叶的质量乃至口感,这些因素最终都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和选择。

兰峰也向记者透露,因普洱茶是后发酵茶品,具有越陈越香的特性,相对来说容易规范化发展,许多企业和研究单位也在制定相关标准,目前由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牵头研究的相关课题正在采集各个“山头茶”样本,做DNA数据分析,一方面为制定相关标准做准备;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分析DNA数据设定检测数值,或许不久通过试纸检测就能鉴定“山头茶”的产区。

从文化入手

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袋泡茶行业产业运行与消费洞察大数据研究报告》显示,袋泡茶在日常生活场景中脱颖而出,成为年轻女性用户偏爱的选择。其中40.8%的受访用户每天消费一次袋泡茶,超六成用户表示未来的消费频率会上升,年轻用户群体逐渐成为袋泡茶的重要消费力量。

谈及如何用产品和年轻消费群体沟通对话时,兰峰表示,首先要从文化上不断吸引年轻群体,同时,现在普洱茶也在尝试做一些茶膏或者速溶产品,解决冲泡过程烦琐问题,进而培养年轻的消费群体,也从产品的品类上满足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

近年来,云南省政府越来越重视普洱茶产业。作为云南特有的文化名片,也是云南省的核心资源,普洱茶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兰峰介绍,目前云南直接或间接从事普洱茶产业的有千万人,尤其像“山头茶”所属的每个村有上千口人,每人每年能有多则几十万元、少则几万元的收入。

今年2月,云南省发布的《云南省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提到,深入挖掘云南丰富的民族茶文化资源,创作一批特色鲜明的茶文化作品。积极开展评茶员、茶艺师、茶叶加工等技能大赛。鼓励各地举办各具特色彰显民族风情的斗茶、评茶、茶节日等茶事活动。传承弘扬特色民族文化,提升云南茶文化软实力。

该方案还提到,提升改造勐海产业园区、凤庆产业园区、思茅产业园区,发挥产业聚集和产业链耦合效能。围绕产业发展布局和企业分布,强化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保山产业园区等功能,积极推进双江、昌宁、永德茶叶加工园区建设,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

“这些文化的输出和园区的打造,也将让普洱茶渗入到云南4800万人口中,也会让年轻消费群体越来越喜欢普洱茶。”兰峰表示。

详见《中国食品报》(2023年8月3日7版)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7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